㈠ 我國上市銀行股權結構有什麼不同
我國上市銀行股權結構現狀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市銀行達到14家,國有商業銀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除農行外都實現了上市。由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銀行業的改革發展也具有鮮明的特點,我國上市銀行的股權結構既帶有舊體制的深深烙印,又有不同改革發展階段不斷創新的特點。根據我國上市銀行股權結構的相關數據,現階段我國上市銀行股權結構主要有以下特點。
國有股比例較高,佔有重要地位
股權分置改革後,根據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條件和時間限制,各銀行年報披露的持股數據中,分為有限售條件的股份和無限售條件的股份。根據我國上市銀行2008年底有限售條件的股份中各類型股份所佔的比例可以看出,除民生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沒有國有股外,其他上市銀行均有較高比例的國有股權。其中,國有銀行中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國有股比例超過70%,建設銀行國有股比例(包括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超過50%,處於絕對控股地位。華夏銀行國有法人股比例為34.29%,中信銀行國有法人股比例則高達62.33%,交通銀行、興業銀行和南京銀行國有股比例均超過20%。部分上市銀行國有股比例雖相對較低,但與其他類型股東相比,仍佔有主導地位。
流通股比例逐步提高,股份逐步實現全流通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規定,啟動改革後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十二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因此,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並不代表非流通股立即上市流通,流通股比例是有序的逐步提高,最終實現全流通。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啟動之後,各上市銀行陸續公布了改革方案,流通股比例逐步增加,多數銀行流通股比例都已超過50%,其中民生銀行流通股比例最高,達到95.07%。
股權集中度較高,銀行之間的差距較大
我國上市銀行中,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半數,股權結構高度集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超過了30%,股權集中度較高;民生銀行最低,只有5.9%,其他上市銀行基本在10%~30%之間。總體來看,我國上市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平均值為27.07%,個體差異較大,有的股權集中度很高,有的則比較分散,標准差為19.28%(見圖1、表2、表3)。從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來看,我國上市銀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較高,平均達到63.38%,並且個體差異較大,標准差為22.7%。
㈡ 商業銀行為什麼要上市上市背景是什麼
金融類上市公司市值在美國股市比重超過40%,是權重最大的一類。
至於銀行股上市和中國股市的穩定,個人認為有一定的關系,因為在目前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利潤保持持續較快速增長,能夠體現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好處,而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等相繼在國內上市並占據了較大權重,可以使股市向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方向發展。
一、成效卓著的二十年改革
20世紀80年代以來,受金融自由化、電子化和信息化的影響,全球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和競爭格局一直處於迅速的發展變革之中。與之不同的是,中國商業銀行組織體系的形成、市場化競爭的興起、經營管理方式和競爭格局的演變,則主要是由漸進的經濟金融體制改革所推動的。
80年代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金融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從重建金融體系、實現金融宏觀調控到全面展開金融部門的市場化改革,中國的金融改革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伴隨著整體金融體制改革發展的步伐,中國商業銀行業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和規范,演繹著生機勃勃的改革篇章。
其一,組建「專業銀行」,標志著中國商業銀行體系雛形的出現。八十年代初期,人民銀行「一統天下」、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不分彼此」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由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四大行組成的專業銀行體系,這是中國商業銀行體系的最初形態。
其二,商業銀行概念誕生,四大專業銀行逐步改造成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初期,中國沒有「商業銀行」這一概念。八十年代中後期,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對銀行業和金融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銀行運作中存在不少弊端也逐漸暴露,中國開始考慮建立體制較新、業務較全、范圍較廣、功能較多的銀行,從而出現「綜合性銀行」的提法和「銀行企業化」 口號。而真正形成商業銀行的概念,把商業銀行作為一種分類標准、作為一種體制選擇、作為一個行業來對待是在90年代初期。大約從1994年前後開始,在中國的銀行體系中不再有「專業銀行」這一類別,在中國的銀行體系中起絕對支撐作用的工、農、中、建被改造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其三,設立一批新型商業銀行,豐富和完善商業銀行體系。1987年國家重新恢復交通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一批新興商業銀行隨即產生,到目前為止,已先後設立了10家新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福建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已剔除合並了的中國投資銀行和被關閉的海南發展銀行),十多年來,這些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壯大,現在這10家銀行的總資產已佔全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十分之一以上。
其四,組建政策性銀行,分離商業性和政策性銀行職能。從1993年開始,我國先後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政策性銀行」,從而實現了在金融體系內,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職能的分離,掃除了工農中建四大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方向改革的最大障礙。 其五,突破了地方不能辦銀行的限制,全國各地大中城市分兩步組建了近百家地方性商業銀行。從1995年開始,我國先後將分散的眾多城市信用社改組、合並成城市合作銀行,繼而在1997年之後全部改稱為「某某市商業銀行」。這些銀行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渠道)掌握一部分股權加以控制。另外還有2家住房儲蓄銀行(即煙台住房儲蓄銀行、蚌埠住房儲蓄銀行)和約4500家城鄉信用社。
其六,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從1993年開始,在交通銀行試點進行資金營運制度的改革,導入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制度,到1995年在各大商業銀行全面推廣該制度,從而按《巴塞爾協議》的要求建立了商業銀行穩健、有效運作的制度規范。
其七,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控制。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全面取消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控制。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貸款增加量,從必須執行的指令性計劃改為「供參考」的指導性計劃。這既是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制度與調控方法的重大改革,也是商業銀行按照自主經營、自求平衡、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要求進行新體制運行的必備條件。
其八,初步建立了能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商業銀行風險控制機制。資產質量問題是任何體制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重心,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又是我國商業銀行進入90年代以後面臨的迫切任務。從1998年開始,我國改變傳統的信貸資產按時間分類的辦法,改按國際通行的五級分類制。同時,從更謹慎的原則出發,改革了商業銀行呆賬准備金的提取制度。
其九,強化了商業銀行資本金補充制度。工農中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長期低於8%,這是中國銀行業既要快速又要穩健發展面臨的一個大難題。1998年8月中旬,國家財政部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四大銀行的資本金,使其資本充足率達到國際通行的標准。其他商業銀行也都通過投資者增加註資、定期擴股增資等辦法來解決其資本充足率問題。
第十,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上市步伐。自1991年深圳發展銀行上市以來,銀行上市一直受到嚴格限制,直至1999年末,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為政策解凍後的第一家上市商業銀行。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表示支持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和股票的發行上市,至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以進行國家控股的改造,具備條件的也可以上市。自此,中國商業銀行業掀起了一股上市的浪潮。繼中國民生銀行掛牌之後,招商、交通、光大、華夏、中信實業和福建興業等新興商業銀行都在積極作上市准備工作。 綜上所述,經過二十年的改革發展,我國在建立中央銀行制度的同時,通過「存量改革」和「增量導入」兩條途徑,打破了「大一統」的銀行組織體系,實現了中國銀行業由壟斷走向競爭、由單一走向多元、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功能狹窄走向健全完善的轉變,建立起了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央銀行,以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為主體,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生長點,中資和外資商業銀行並存發展的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銀行組織體系。我國銀行業正向著規范化的商業銀行的國際標准靠攏,銀行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最有力的證據是,在英國《銀行家》雜志的「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按照國際銀行一級資本規模標准,我國商業銀行不僅在數量上呈逐年增多之勢,而且在排名位次上也不斷提升。2000年度,我國已有9家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廈門國際銀行)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之列,較前一年增加了2家。位次排序除了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略有下降外,其他七家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招商銀行上升了78位,名列第222位。這些數據說明,中國商業銀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銀行業二十年的改革發展,不僅增進了我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率,而且較好地適應了宏觀經濟體制改革,滿足了國家經濟發展對銀行業的要求,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隨著商業銀行的服務面不斷擴大、服務手段不斷增加、服務效率不斷提高,全社會所需要的金融服務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由於商業銀行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商業銀行之間的業務競爭以及由業務競爭所派生出來的機構競爭、工具競爭、手段競爭、客戶競爭、人才競爭等已愈演愈烈,其積極結果之一便是服務范圍的擴大和業務運作效率的提高。
同時,中國商業銀行的體制變革對整個國家的金融體制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促成了中國金融體制向現代金融制度轉型。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所進行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探索帶來了中國商業銀行產權制度的變革和內部經營管理體制與內控機制的重大變化,從而引起中國銀行體制乃至整個金融體制的變革,並積極促進整個經濟體制向市場化方向轉型。
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在看到中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商業銀行在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在向現代金融制度邁進和縮小與國外發展比較健全的商業銀行體制之間的差距過程中,還有不少障礙要消除,還有不少瓶頸要疏通。 第一,商業銀行之間發展不均衡,銀行業市場結構呈現比較明顯的壟斷特徵,市場競爭還不太充分。在我國目前的商業銀行體系中,盡管有100多家中資銀行,但能躋身於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只有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極少數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他商業銀行無論是資本規模還是資產規模都普遍弱小。顯然,這種非均衡的銀行體系結構不利於我國銀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就我國進入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銀行數量而言,不僅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無法相比,而且不能與東南亞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甚至比我國的香港和台灣還少。商業銀行之間發展不均衡,使我國銀行業市場上的壟斷一直難以動搖,盡管近年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成長使得高度壟斷的格局有所改觀,但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資產方面仍占據國內銀行業市場90%左右的份額,存款和貸款一直在70%以上。這說明,我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具有比較明顯的壟斷特徵,市場競爭不夠充分。
第二,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不足,商業銀行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相對較弱。從1000家大銀行排名看,我國銀行業在稅前利潤、利潤增長率、資本收益率、資產收益率等反映經營效益的指標排名中都屬於相對較低水平。在國內需求不足仍未明顯緩解、金融開放步伐加快、商業銀行的國內外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績效正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中國的銀行業亟需更深刻的變革。
第三,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目前仍處於傳統金融業務階段,未能完全實現向現代金融業務的轉變。在世界銀行業綜合化經營趨勢不斷強化的助推下,目前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已經實現了從傳統金融業務向融存款、貸款、投資、證券、保險業務一體化發展的現代金融業務的轉移。與之相比,基於歷史原因和體制約束,我國銀行業從傳統金融業務向現代金融業務的轉變可能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有可能進一步拉大我國銀行業與世界銀行業的發展距離,不利於我國銀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當然,在商業銀行發展前沿——網上銀行發展方面,我國銀行業與世界銀行業的差距不太大。招商銀行的網上銀行不僅在國內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某些方面即使在國際銀行業也處於領先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不能實現戰略擴展,那麼我國的網上銀行發展可能只會在低層次水平上徘徊。
總體而言,與發達國家的銀行業比較,我國銀行業整體上呈現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而不強」,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強不大」的發展格局,並存在著許多抑制我國銀行業綜合競爭能力提高的問題。面對世界銀行業的巨大變革並基於我國即將加入WTO這一客觀現實,迅速縮小與世界銀行業發展的差距,加快中國銀行業全面融入國際金融社會的步伐,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改革與發展的重心。
三、發展趨勢展望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和金融自由化國際浪潮的推動下,銀行業正朝著以金融品牌為主導、以全面服務為內涵、以互聯網路為依託、以物理網路為基礎的綜合化、全球化、電子化、集團化、虛擬化的全能服務機構的方向發展。同時也面臨著現代信息技術、客戶需求多樣化、金融風險控制、管理效率、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的挑戰。中國正在向世界敞開開放的大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最後關口已經在望,中國的商業銀行必須放眼全球,認清未來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謀求更大發展而整理思路:
第一、 重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實現商業銀行的均衡發展。
重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實現我國銀行業的均衡發展,是矯正我國商業銀行體系的非均衡結構態勢,造就更多國際化大銀行,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制度轉軌的宏觀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體系重組的基點應定位於金融改革、金融發展和金融開放「三位一體」基礎上的金融制度變遷,其根本目標是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資源配置結構和配置機制,實現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保持金融穩定和良性發展。從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現實及未來趨勢看,商業銀行體系的重組必須實行「改革主體,發展兩翼」戰略。「改革主體」是指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解決發展的體制約束和產權主體缺位問題。同時,要在系統內進行機構撤並重組,實現減員增效。「發展兩翼」是指大力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方合作金融機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其自身的戰略選擇和既定目標下的努力程度,而且從根本上有賴於政府的政策支持。目前,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的現實途徑是通過上市和資本運作,實現低成本規模迅速擴張。 第二,推動我國商業銀行體系的購並重組,提高我國銀行業的御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銀行業呈現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大而不強」,股份制商業銀行「不強不大」的發展格局,不利於從整體上提高我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銀行業並購浪潮啟示我們:提高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的現實而有效的途徑是在商業銀行體系內引入購並重組機制。根據國際經驗,銀行並購的指的是市場化的「效率性」購並,而不是命令式的「行政性」購並。我國銀行業實施「效率性」銀行購並重組應在政策上把握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近期應側重於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的購並重組,以國內市場為主,購並對象主要是其所要涉足地區的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或信託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應在國際市場上尋找購並對象,進行購並活動。其二,銀行業的購並重組不能就銀行購並自身而進行購並,要根據世界銀行業綜合化全能經營這一發展趨勢,積極探索銀行的集團化發展道路。其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正確定位政府在銀行購並重組中的功能角色。其四,健全法律法規,確保銀行購並重組在法制基礎有序進行。 第三,正確把握我國「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政策內涵和國際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發展大勢,根據經濟金融發展的要求,逐步放鬆以至解除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的分業經營限制。
出於分散銀行經營風險、規范銀行銀行運作的初衷,我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對世界銀行業的綜合化發展的潮流,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平等競爭的要求,這一制度已經顯露出其不適應性。盡管政策界已承認我國實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是一種過渡性的體制原則,但至盡尚難看到廢除這一原則的「時間表」。我們必須以發展的觀點來實施「分業經營,分業管理」制度,不能為分業而分業,現在實行的分業,必須為向將來的全能經營創造條件。在最終解除分業限制之間的過渡期間,可以試行混業經營、分業管理的方式,成立以大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集團控股公司。各金融控股集團公司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銀行、證券、保險和資產管理領域開展分業經營,並對其下屬金融性子公司實施統一管理。 第四,建立健全商業銀行資本供給機制,多渠道籌集商業銀行資本金,在實現資本結構合理化基礎上確保商業銀行的資本有穩定廣泛的供給,不斷增強商業銀行的風險抵禦能力。 商業銀行資本供給機制包括外部供給機制和內部供給機制。內部供給機制的核心是關於留存收益的諸多安排。外部供給機制的核心內容是關於普通股和優先證券發行的諸多安排。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政策條件以及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內部供給機制的作用是有限的。現實有效的途徑是發揮外部供給機制的作用,目前較為可性的方式途徑可考慮:一是對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進一步完善新興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擴股增資機制,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商業銀行上市;二是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三是擴大商業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的規模。 第五,加快銀行電子化建設,加速推進網上銀行發展。
隨著網路經濟的到來和互聯網的普及,傳統銀行賴以生存的基礎已經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面對網路經濟引發的銀行業的激烈競爭和動盪,網路經濟時代的銀行家應該具有更加敏銳的目光和超前的思維,必須徹底改變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組織結構以及戰略導向,以適應電子商務的需求、推動網路經濟的發展。在業務體繫上,銀行業必須積極創新,完善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品種,提供「金融超市」式的服務。面對資本性和技術性「脫媒」的壓力,銀行業必須重新構造業務體系,要以網路為業務發展平台,以銀行業務為核心,構築輻射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服務領域的「金融超市」,為「E-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服務。在經營方式上,銀行業應該把傳統營銷渠道和網路營銷渠道緊密結合起來,走 「多渠道並存」的道路。一方面,金融產品日趨多樣化和個性化,銀行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面對面式的互動交流必不可少,而擅長於高效率、大批量地處理標准化業務的網路銀行也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發展「多渠道」營銷方式,不僅可以利用網路化新服務手段維護原有客戶資源,還有助於提高網路銀行的發展起點。在經營理念上,銀行業必須實現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的轉變。傳統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核心是「以量勝出」和「產品驅動」,而在網路經濟條件下,隨著客戶對銀行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和期望越來越高,迫使商業銀行必須從客戶需求出發,充分體現「以質勝出」和「客戶驅動」,為客戶提供「量身度造」的個性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在戰略導向上,銀行業必須整合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爭取成為網路經濟的金融門戶。網路經濟對金融服務業提出了整合和協同的要求,各類金融機構將以建立金融門戶的形式共享資源、提升效率。網上金融門戶是多家金融機構網上服務的結合,與各類金融機構交易系統之間存在直接連接。其建立和經營是各類金融服務機構間關系從沖突到協同的過程,對於中國金融業向綜合化、全能化轉型具有特別的意義。
最後,正視加入WTO以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加強與外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發展新型的夥伴關系。
加入WTO意味著中國商業銀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外資銀行的大舉進入乃大勢所趨,國內商業銀行將迎來全面競爭時代。在大力改革經營體制的同時,國內銀行必須在技術、人才、服務、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迎頭趕上,逐步縮小與國際銀行業的差距,在競爭中壯大規模、擴展勢力。在戰略上重視外資銀行,並積極了解、學習其先進經驗,加強彼此間的合作,也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我國銀行業與外資銀行之間既有競爭,還有相當多的相互補充、相互合作的機會,我們既可以與其展開股權形式的合作,設立中外合資銀行,也可以開展業務上的合作,諸如參與銀團貸款、項目貸款、債券投資等。
㈢ ·麻煩請問大家,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上市後,其股權結構中,國有股還佔多少
你好,目前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持有其17.63%的股份,另外還有部分國有企業持有其股份。
目前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財政部共持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2.471%的股份,另外還有部分國有企業持有其股份。
㈣ 關於銀行股
銀行股一般盤子比較大,若你是穩健收益型的投資者,那就對路了。但是銀行一般是國家進行金融政策的窗口,所以一旦有大的消息傳出,波動也比較大。比如央行預期要加息、增加資本准備金等等。加上最近股市太熱,國家的宏觀調控也日益頻繁,因此我個人不大推薦銀行股。
現在熱門股每周甚至每天都在變。舉個例子,豬肉和糧食的價格上漲,農業股就上來了,前兩天醫葯股全面上漲,所以還是根據國家經濟大勢,靈活調整倉位,選擇方向利好的潛力股才是硬道理。
㈤ 證券的性質、特點和組成要素是什麼
證券的定義: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證券是指用以證明或設定權利所做成的書面憑證,它表明證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權取得該證券擁有的特定權益,或證明其曾經發生過的行為。證券按其性質不同,可分為憑證證券和有價證券。憑證證券又稱無價證券,是指本身不能使持有人或第三者取得一定收入的證券。
證券具備兩個最基本的特徵:一是法律特徵,即它反映的是某種法律行為的結果,本身必須具有合法性。二是書面特徵,即必須採取書面形式或與書面形式有同等效力的形式,並且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進行書寫或製作,載明有關法規規定的全部必要事項。
證券]
是用來證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憑證。如股票、債券、本票、匯票、支票、保險單、存款單、借據、提貨單等各種票證單據都是證券。按其性質不同,證券可以分為有價證券和憑證證券兩大類。
有價證券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1)資本證券,如股票、債券等;
(2)貨幣證券,包括銀行券、票據、支票等;
(3)財物證券,如貨運單、提單、棧單等。憑證證券則為無價證券包括存款單、借據、收據等。
[有價證券]
一種具有一定票面金額,證明持券人有權按期取得一定收入,並可自由轉讓和買賣的所有權或債權證書,通常簡稱為證券。主要形式有股票和債券兩大類。其中債券又可分為公司債券、國家公債和不動產抵押債券等。有價證券本身並沒有價值,只是由於它能為持有者帶來一定的股息或利息收入,因而可以在證券市場上自由買賣和流通。
[證券業]
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服務的專門行業。是證券市場的基本組成要素之一,主要經營活動是溝通證券需求者和供給者直接的聯系,並為雙方證券交易提供服務,促使證券發行與流通高效地進行,並維持證券市場的運轉秩序。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協會及金融機構組成。
[證券商]
是由證券主管機關批准成立的證券市場上經營代理證券發行業務,代理證券買賣業務、自營證券買賣業務及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和支付紅利等業務的金融機構。它主要由法人機構組成。證券商可分兩大類,一類是證券發行市場上的證券商,屬於證券承銷商;另一類則是證券流通市場上的證券商,屬於證券經紀商。證券經紀商又可分為證券交易所的證券商和場外交易市場的證券商兩類。
[證券經紀商]
經營代理客戶買賣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商,是證券投資者參加與證券市場的中介。證券經紀商的利潤來源是向委託證券買賣的投資人收取的手續費收入,稱傭金,各國一般對傭金收入作一定的規定。證券經紀商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證券投資經驗,而且信息來源廣泛,辦事效率高;普通的投資者對證券市場了解少,投資金額小,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市場,通過證券經紀商代理買賣是一條可取的途徑。
[證券市場]
證券商品的交易市場,是股票、公司債券、政府債券等有價證券的交易場所。證券交易通過發行各種證券,組織、吸收長期資金,提供政府和企業所需要的財政資金和長期資金。具體包括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兩部分。從整體上看,證券市場隸屬於長期金融市場(或資本市場),是其構成部分之一。證券市場交易種類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且兩者均由各自的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構成。
[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范圍]
主要包括:
①組織管理上市證券;
②提供上市證券集中交易的場所;
③辦理證券集中交易的清算交割;
④提供集中交易的上市證券的交易信息;
⑤對證券商進行管理,制定上市證券交易規則(採取自律式證券管理體制的國家);
⑥辦理集中證券過戶;
⑦證券市場管理部門許可或委託的其他證券業務。
[證券經紀人]
指在證券交易所中接受客戶指令買賣證券,充當交易雙方中介並收取傭金的證券商。它可分為三類,即傭金經紀人兩美元經紀人與債券經紀人。
①傭金經紀人
傭金經紀人與投資公眾直接發生聯系,其職責在於接受顧客的委託後的在交易所交易廳內代為買賣,並在買賣成交後向委託客戶收取傭金。傭金經紀人是交易所的主要會員。
②兩美元經紀人
兩美元經紀人不接受一般顧客的委託,而只在傭金經紀人的委託,從事證券買賣。
③債券經紀人
債券經紀人是以代客買賣債券為業務,以抽取傭金為其報酬的證券商,另外,債券經紀人亦可兼營自行買賣證券業務。
[證券發行公開原則]
是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發行債券、股票等人價證券所應遵循的基本准則之一。所謂證券發行的公開原則是指有價證券的發行主體在發行證券時,必須按規定將其發行情況及其財務經營狀況等向投資者公布。它的范圍:主要是特定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發行公開原則的確定,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證券發行注冊]
是政府主管部門對公司發行證券的審核和管理制度之一。即發行人在發行證券以前,必須向主管機關申請注冊,並提交公開說明書、公司章程以及經注冊會計師審核的財務報表等文件。經證券主管機關審核債券方可發行的一種制度。在證券發行注冊中,公開說明書是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必須真實並完全公開,否則要負民事或刑事責任。這樣規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公開招股說明書]
公開發行和出售其證券的公司向證券購買人說明該公司財務狀況和發行證券的數量、價格的正式印刷文件。該說明書應當盡可能全面和詳盡,以便投資人能夠對發行公司的情況做必要的了解,並據以做出是否投資的決定,其內容除對發行涉及的基本問題發發行種類、數量、價格、股東權益、起止日期、認購方法等做出明確規定外,還須詳細介紹公司的歷史沿革、組織設置、經營內容、近年的財務狀況等情況。我國《公司法》和《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對招股說明書有明確的內容和格式的要求。
[上市公告書]
是指上市公司按照證券法規和證券交易所業務規則的要求,於其證券上市前,就其公司自身情況及證券上市的有關事宜,通過證券上市管理機構指定的報刊向社會公眾公布的宣傳和說明材料。上市公告書的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①證券獲准在交易所交易的日期和批准文號;②證券發行情況;③公司創立大會或股東大會同意公司證券在證交所交易的決議;④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簡歷及其持有本公司證券情況;⑤公司近三年或成立以來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以及下一年的溢利預測文件;⑥證券交易所要求載明的其它事項。
[證券承銷合同]
由證券發行者與證券承銷者雙方簽訂的、確立各自權利義務須共同遵守的協議。也稱證券承銷協議。其主要內容包括:承銷方式,承銷總額,承銷費用,承銷起止日期,證券交接和款項交割日期,剩餘證券的退還方法,違約責任,其他需約定的事項等。
[包銷]
承銷商與發行公司商定發行底價簽定銷協議書,然後組織力量在證券市場以某種方式進行銷售。如果證券不能全部銷完,所余的未售出部分就作為資產歸承銷者所有或任其降價出售,自行承擔損失。對承銷者來說,包銷所獲豐厚,但風險很大,所以,在新發證券數額較大時,一般由幾家承銷人組成包銷份額、包銷收費水平、承擔風險的方式等有多種確定方式。在國際證券市場中,銀團包銷方式最常見。
[證券市場]
證券市場是各種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等發行和交換的地方。
證券市場對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首先,它能為企業從社會籌集和獲得自有資本以及長期債務提供一種辦法。其次,它能為各種投資提供清償條件,從而鼓勵儲蓄者投資於股票,把資本有效地導向生產領
域。第三,它為股票持有人的膽略提供應有報酬,並使他們的資本轉向新的事業,以促使風險資本工業的發展。第四,證券市場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網羅小額投資者從事經濟發展的投資,有助於在更大的范圍內分
配財富和所有權,以利於經濟的穩定。
證券市場包括:證券發行市場和證券交易市場兩大類。
[證券發行市場]
證券發行市場是發行證券的場所,它為資金使用者提供了獲得資金的渠道和手段。要資本主義國家,新證券的發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籌款公司自行上市發行,只要示投資銀行給予協助,由投資銀行充當發行公司與固體投資者之間的媒價,並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這種發行方式當然可以節省費用,但籌集時間往往較長。另一種是委託一家或幾家投資銀行承購保銷,由投資銀行收取手續費。投資銀行有的是獨立機構,有遙是經紀行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向籌集者建議發行證券的種類,比如,是發行債券,還是發行股票,或發行何種股票;幫助籌資者選擇和確定最佳發行時間,即選擇股票價格上升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內投資者容易接受新股票;幫助籌資者選擇和確定股票的出集團價
格,使其既利於籌資者,又吸引投資者,雙方都有利可嵊。確定合理價格,不僅可以擴大股票的需求,而且也可減少投資銀行的風險,使投資分行能夠在必要的發行時間內全部賣出持有的發行股票。同時,投資銀行本身也認購股票,並將這些股票以高些的價格賣給投資者,從中獲得一定的利潤。這種認購還可以通過幾個投資銀行所形成的投資銀行集團聯合進行,使集團中每個成員都購買一定比例的股票,然後各自分別向公眾出售,賺取買價與賣價之間的差額。委託投資銀行發行股票的做
法,可以使籌集者在較短時間內得到資金。
[證券交易市場]
1、證券交易市場
證券交易市場是買賣證券的場所,它為證券發行後證券所有權的轉移提供了條件。證券交易市場分為兩在類:一類是大型、活躍而有秩序的場內交易,即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交易;另一類是沒有固定地點的場外交易,大多是電話中成交。
股票由發行者推銷出動和股票公開出售並到達投資公眾手中是兩個不同的階段。資本主義國家的證券市場一般分為「一級證券市場」(或稱「初級證券市場」)和「二級證券市場」兩類。在一級證券市場流通
的是企業和國家新發行的有價證券,這里場交易是占統治地位。在二級證券市場流通的是雙前發行或補充發行的有價證券,在這個市場上,交易所起主要作用。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在交易所買賣股票和經紀人必須是交易所組織成員,在交易所內買賣的股票必須是經過批
準的掛牌投票,由於在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費用較高,因而出現了掛牌的交易由非交易所成員經紀人在交易所外從事買賣的渠道。這種在交易所掛牌上市,卻在場外市場交易的股票交易市場,稱為「第三市場」。另外,各種投資公司、保險公司、年金基金、互助儲蓄協會等專業金融機構大量購買和持有股票,成了股票交易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力量。這些大機構和一些巨型公司願出高價購買交易所中的席位,以便更有利地從事各種股票、債券的買賣活動、這種方式的股票買賣已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市場,稱為「第四市場」。
㈥ 一個公司在上市前可以發行股票嗎
公司上市之前可以發行原始股。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原始股的認購:
對有意購買原始股的朋友來說,一個途徑是通過其發行進行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可以採取發起設立或者募集設立的方式。發起設立是指由公司發起人認購應發行的全部股份而設立公司。募集設立是指由發起人認購公司應發行股份的一部分,其餘部分向社會公開募集而設立公司。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三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
另外一個途徑即通過其轉讓進行申購。公司發起人持有的股票為記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一年之後的轉讓應該在規定的證券交易場所之內進行,由股東以背書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轉讓。對社會公眾發行的股票,可以為記名股票,也可以為無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的轉讓則必須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轉讓。一些違規的股權交易大多數是以投資咨詢公司的名義進行的,而投資咨詢機構並不具備代理買賣股權的資質。
㈦ 購買原始股,在股票發行前是否應先拿到股權證
不是;購買股份公司的股權後,就會給你相應的股東卡或者股權證。不是公司股票上市發行前給你股權證。真正要在一年內准備上市的公司的股權,其實不是還有機會購買到的,特殊情況除外。
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購買原始股要先知道什麼是原始股,看它的發行,也就是看收購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由於發起人認購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社會上出售的所謂「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時向社會公開募集的股份。通過上市獲取幾倍甚至百倍的高額回報,很多成功人士就是從中得到第一桶金的。通過分紅取得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回報。
㈧ 銀行能為准備上市的公司(ipo)做什麼在整個上市的過程中和上市後。 公司上市後募集的資金的使用有什麼規
主要是作為直接投資者,起作用的主要是銀行的投行部!
股票發行上市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國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頒布的規章、規則等有關規定,企業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應該遵循以下程序:
(1)改制與設立:擬定改制方案,聘請保薦機構(證券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對改制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對擬改制的資產進行審計、評估、簽署發起人協議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設置公司內部組織機構,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取消了省級人民政府審批這一環節。
(2)盡職調查與輔導:保薦機構和其他中介機構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問題診斷、專業培訓和業務指導,學習上市公司必備知識,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對照發行上市條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准備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文件。目前已取消了為期一年的發行上市輔導的硬性規定,但保薦機構仍需對公司進行輔導。
(3)申請文件的申報:企業和所聘請的中介機構,按照證監會的要求製作申請文件,保薦機構進行內核並負責向中國證監會盡職推薦,符合申報條件的,中國證監會在5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文件。
(4)申請文件的審核: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申請文件後,對申請文件進行初審,同時徵求發行人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家發改委意見,並向保薦機構反饋審核意見,保薦機構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反饋的審核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初審結束後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前,進行申請文件預披露,最後提交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
(5)路演、詢價與定價:發行申請經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後,中國證監會進行核准,企業在指定報刊上刊登招股說明書摘要及發行公告等信息,證券公司與發行人進行路演,向投資者推介和詢價,並根據詢價結果協商確定發行價格。
(6)發行與上市:根據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發行方式公開發行股票,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辦理股份的託管與登記,掛牌上市,上市後由保薦機構按規定負責持續督導。
股票發行上市需要的中介機構
股票發行上市一般需要聘請以下中介機構:
(1)保薦機構(股票承銷機構);
(2)會計師事務所;
(3)律師事務所;
(4)資產評估機構(如需要評估)。
保薦機構主要負責的工作
保薦機構在企業發行上市過程中主要負責以下工作:
(1)協助企業擬定改制重組方案和設立股份公司;
(2)根據《保薦人盡職調查工作準則》的要求對公司進行盡職調查;
(3)對公司主要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等進行輔導和專業培訓,幫助其了解與股票發行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定義務和責任;
(4)幫助發行人完善組織結構和內部管理,規范企業行為,明確業務發展目標和募集資金投向等;
(5)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製作發行申請文件,並依法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進行全面核查,向中國證監會盡職推薦並出具發行保薦報告;
(6)組織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對中國證監會的審核反饋意見進行回復或整改;
(7)負責證券發行的主承銷工作,組織承銷團承銷;
(8)與發行人共同組織路演、詢價和定價工作;
㈨ 麻煩請問大家,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上市後,其股權結構中,國有股還佔多少
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造方案獲批
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獲得國家正式批准。
根據國有銀行改革實行「一行一策」的原則,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造實施的是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按照國家支持與工商銀行自身努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央匯金公司為其注入新的資本金1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240億元),保留財政部原在工商銀行的資本金1240億元人民幣,其餘作為風險撥備。從而使工商銀行的核心資本達到2480億元人民幣。
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說,對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金融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工商銀行現代金融企業建設的重要里程碑。黨中央、國務院適時作出對工商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的決定,表明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金融改革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對工商銀行的充分信任與殷切期望。
姜建清說,實行股份制改造對工商銀行來說是一次脫胎換骨的徹底改造,是一次新的歷史性跨越。他同時表示,這也是一項復雜和高標準的系統工程,是一場「輸不起的改革」,工商銀行廣大幹部員工一定會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現代金融企業建設新階段的目標任務上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以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肩負起股份制改造的歷史重任,開創現代金融企業建設的新局面。在處置不良資產時工商銀行將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防止任何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
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造的總體目標是: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要求,以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公司治理制度為核心,全面加快各項改革進程,轉換經營機制,於200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較為完善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成為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主要經營管理指標達到國際同業中上等水平、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大型商業銀行。
工商銀行在實施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將著力進行以下十項工作。一是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構建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組成的現代公司治理架構,並引入獨立董事制度,在董事會下設立相關專門委員會,實現「三會分設、三權分離」。二是制定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三是建立全新的經營績效考評制度。四是改造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五是完善全面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六是建立審慎、規范和透明的財務會計制度。七是健全資本管理和運營機制。八是建立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的信息披露與報告制度。九是建立市場化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和激勵約束機制。十是進一步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工商銀行成立20多年來為支持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承擔了大量政策性任務和轉製成本,積累了較大風險。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工商銀行從解決質量效益問題入手,推進綜合改革,強化內部管理,加快創新發展,顯著改善了經營狀況。但是資本金不足、不良資產包袱重的問題仍嚴重製約著其進一步改革發展,影響了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這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進行股份制改造,將徹底解決長期困擾工商銀行穩健經營和健康發展的歷史包袱。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股份制改造,啟動產權制度、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有利於加快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根本轉變,有利於整體構建完善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此時,國家合理利用資源對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造進行支持,啟動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條件已經具備。首先,全國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宏觀調控取得成效,國民經濟保持快速良好的發展態勢,國家財政收入和外匯儲備持續大幅增長,這為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提供了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和資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