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貨的漲停限制怎麼回事
5-8%
不同公司在交易所手續費上面加的幅度不一樣,有的加幾毛,有的加幾塊
我們這所有的品種都是只加1分
2. 請問一般期貨漲跌停板後怎麼操作
這個得看K線形態,如果形態牌振盪,那麼最好當天平倉,第二天有可能是再拉一把就跌回來,也有可 能是直接低開。如果趨勢好,那麼第二天還是再拉升,看分時圖沒什麼意義。
上海交易所的風控規則是根據風險變化的,現在上海交易所的停板為5%,7%,9%意思是平常漲跌停都為5%,連續同方向(漲停、跌停)第2個停板為7%,第三個為9%,3個停板後休市一天。
期貨交易所實行漲跌停板制度,由交易所制定各期貨合約的每日價格最大波動幅度。當某期貨合約以漲跌停板價格成交時,成交撮合實行平倉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但平當日新開倉位不適用平倉優先的原則。
(2)哪些期貨漲停過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只有會員方能進場交易。那些處在場外的廣大客戶若想參與期貨交易,只能委託期貨經紀公司代理交易。所以,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市場,並且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期貨交易最終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完成。
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也就是說交易者在進行期貨交易時只需繳納少量的保證金,一般為成交合約價值的5%-10%,就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期貨交易的這種特點吸引了大量投機者參與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具有的以少量資金就可以進行較大價值額的投資的特點,被形象地稱為「杠桿機制」。期貨交易的杠桿機制使期貨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
3. 請問國內各種商品期貨的漲跌停板各是百分之幾
上海交易所:
鋁al: 5%
鋅zn: 5%
銅cu: 5%
黃金au:5%
橡膠ru:5%
燃料油fu:5%
螺紋鋼rb:5%
線材wr:5%
大連交易所:
黃大豆a:4%
黃豆二b:4%
玉米c: 4%
豆粕m: 4%
豆油y: 4%
聚乙烯l:5%
棕櫚油p: 5%
聚氯乙烯v: 5%
鄭州交易所:
硬麥WT: 3%
強麥WS: 3%
早秈稻ER: 3%
棉花CF: 4%
白糖SR: 4%
精對苯二甲酸TA:4%
菜籽油RO: 5%
4. 關於期貨的漲停
漲停不是很常見,多少天一次漲停不好預測,隔夜單雖然獲利多,但是風險也大,剛做期貨的新手不建議留隔夜,當天平倉的好。漲停板如果收盤前不打開證明強勢,可以持倉過夜,第二天看情況決定出不出來,若是收盤前打開建議一定要出來~!貨利落袋為安,不可求多,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5. 期貨 滬銅漲停板
你好,滬銅的漲停板幅度不是4%
現在分別是6%-9%-11%
也就是 第一個板是6%,第二個是9%,第三個就是11%
在之後就停盤
做期貨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咨詢
6. 期貨漲停還能掉下來嗎
期貨漲停前 要經歷熔斷點 過了熔斷點後才能漲停 但是漲停後再打開是沒有熔斷點的 也就是說 漲停了 還會掉下來 請採納
7. 期貨中何為漲停:成交量是什麼意思
先來說說漲停板制度:又稱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價格波動不得高於或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超過該跌幅的的報價視為無效,不能成交。期貨漲停是指買方勢力大大超過了賣方勢力使得價格上漲到漲停板。
期貨成交量有以下幾個要點:
1、期貨的基本(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合約,俗稱「手」
2、成交量就是已經成交的合約數量,是(買和賣)雙邊計算的,所以一定是偶數
3、比如甲在1234元的價位上買入10手(10張合約),乙在1234元的價位上賣出10手,那麼他們就成交了,成交量就是20手
4、在行情中,同一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分別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品種的成交量。每日有日成交量、每月有月成交量。
8. 誰告訴我各個期貨品種的漲跌停板
大連的都是5%。不管是第幾個板,連續一個方向板3個之後,強制平倉。
上海的是5%,第二個板則是7%,第三個9%。
鄭州的基本是4%,第二個開始是6%。不過小麥和稻子就是3%,第二個是4.5%。菜籽油5%,第二個則是7.5%。鄭州比較亂。
基本上是這樣的。
其實這些問題,你開戶之後就知道了。不必要關心。
作為學習期貨的人,太多人站在兩個極端,一個是害怕期貨,好像期貨是猛虎!這樣,怎麼能學好,一個是以為期貨就是提款機,結果一來專門輸錢。
任何市場,都是因人而異的。只有也只要你做得好,才能也就能有好的成績。否則,都是要被淘汰的!
無論是在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根本上講是一樣的。
9. 期貨漲停板制度現在是什麼樣的
商品期貨:
漲跌停板幅度一般是4%左右(由於品種較多,而且交易所經常會修改相關規則,以交易所官網公布為准),上市首日是規定漲跌停板幅度的2倍;
金融期貨:
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漲跌停板是10%,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0%。
國債期貨漲跌停板是1.2%,上市首日及交割日是2.4%。
注意:商品期貨價格連續同方向漲跌停都會相應增加漲跌停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