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期貨市場 > 證券經營機構如何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證券經營機構如何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發布時間:2021-07-14 07:04:51

① 如何提高江海證券公司業務的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

這個有太多內容可以寫了。

為什麼要創新,從大的單方面講,是政策,郭主席的講話明確提出支持和鼓勵證券公司創新(詳情自己),從小的方面來講,是公司生存發展的需要。這里可以自己搜索證券業協會網站的排名(要知道這些排名是和分類監管評價辦法密切相關的,如果不知道啥叫分類監管,繼續之)

江海證券由於業務單一(從公司主頁來看只有代理證券買賣、投資顧問和研究咨詢業務,沒有投行),在傭金普遍降低、允許新開設異地營業部的今天,原有的主要業務來源被其他券商逐漸侵蝕,不提高業務創新能力,生存就會成為一個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至於如何創新,主要是看公司管理層的魄力,因為公司能改,能變動的就是經紀業務。如何增強經紀業務的活力,國內已經有很多公司有範例了,比如國信,比如國泰君安,這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是是否符合公司整體文化、是否符合公司實際的問題。其他的,公司如果能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比如說投行能做個那麼一兩單副主承銷,或者做個再融資、債券類,都是收獲,這點需要慢慢積累;比如說資產管理能否發一個產品,拉個客戶做個定向;不過這些突破的是有沒有的問題,不是創新的問題,因為小學都沒學好,怎麼可能做微積分呢?要創新,就先從公司固有的,有基礎的內容做起,就剛才說的經紀業務。經紀業務也很多,除了營業部管理、渠道管理還有融資融券、IB資格等等。

要如何創新,看看庄心一以前的講話,看看最近新發的創新業務辦法?指引?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市場有需求、公司有動力、風險有控制等5-6項內容吧。簡單的說,就是首先要挖掘客戶需要什麼,給什麼樣的細分客戶提供什麼樣的產品,這種產品能否符合現行的證券法規的需要,公司的風險控制部門是否對這種產品做過研究,是否對產品能做到監控?

② 證券自營業務的風險如何控制

在證券的自營買賣或投資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會使證券公司發生損失,這種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就是證券公司的證券自營風險。券商與普通的社會投資者不同,券商是融巨額資金和專業技能的機構投資者。證券公司加強內部自營業務風險防範和控制,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遵守自營業務的經營原則
自營風險存在於自營業務經營的過程中,因此,防範自營風險的首要前提應是遵守自營業務的經營原則。具體說,證券公司在自營業務經營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一般原則。
①自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分賬經營、分業管理原則。
即證券經營機構同時經營證券自營與代理業務,應當將經營這兩類業務的資金、賬戶和人員分開管理,不得混合操作。
②開設專門的自營賬戶原則。
即將公司證券自營資金設立專門賬戶單獨管理核算。專設或分設自營賬戶是證券經營機構完善內部監控機制的重要措施,同時也為證管機關對證券經營機構的業務審計和檢查提供了便利條件,對於防範和審查內幕交易行為、操縱市場行為、欺詐客戶行為等違規行為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③經紀業務優先原則。
證券商在同時進行自營業務和經紀業務時,應把經紀業務放在首位,當客戶同時做出相同的委託時,客戶的指令應優先於自營業務的指令。'證券商不得損害客戶的利益來為自己謀取利潤。
④公平交易原則。
證券商不得利用特權和進行不公平競爭,不得操縱市場、進行證券欺詐等。在自營業務中,證券商要遵守證券市場的交易規則,參與市場公平競爭。
⑤維護市場秩序原則。
進行自營業務的證券商屬於機構投資者,作為機構投資者要引導市場理性,不允許發生擾亂市場正常交易秩序的行為。
⑥嚴格內部控制原則。
自營業務風險很大,損失要由證券商自己承擔,因此必須實行嚴格的內部控制管理,對自營交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人員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建立健全嚴格的內部監督機制,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和風險防範系統。
⑦利潤最大化原則。
利潤最大化是任何企業的經營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證券商作為一種特殊的企業,其業務經營的最終目標也應當是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這就決定了證券商的自營業務也必須遵循利潤最大化的原則。
⑧加強自律管理原則。
證券商作為證券市場的中介機構,直接參與上市公司的一些內部事務的決策,能從多渠道獲取內幕信息。這就要求證券商必須加強自律管理。參與企業決策人員與自營決策人員要分離,證券自營人員要自覺做到不打聽內幕信息,而要依據公開信息及市場行情做出證券買賣決定。同時要加強員工內部管理,嚴禁從業人員炒買炒賣股票,同時嚴禁為他人的證券交易提供方便。
⑨接受監管與檢查原則。
包括證監會和由證監會授予監管職責的地方證券期貨監管部門的監管與檢查,證監會聘請的具有從事證券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性中介機構的稽核等。
(2)嚴格執行自營業務風險控制的有關規定和比例
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對自營業務做出的比例規定,嚴格執行這些比例和規定是證券公司防範和控制自營業務風險的基本保證。
(3)制定各種量化指標和技術性措施
證券公司在從事自營業務時,應設立公司內部各種防範指標,如對心理賣出點、買進點、止損點、自營資金回報率、自營資金周轉次數、資本金充足率、資產速動比率等指標的警戒指數進行科學設定,並建立相應的監控體系和組織機構。應運用優化組合投資和技術性對沖保值等手段解決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的投資組合,防止單一性投資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
(4)建立健全內部監控體系
為防範自營業務風險,證券公司應建立健全並不斷完善內部監控體系,包括設立公司內部必要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構,建立重大投資活動的集體決策和科學決策制度,防止因為個別領導的獨斷專行和失誤而導致風險的產生。對每一個投資項目都要實行過程性管理,在項目投資前對項目風險進行分析研究,杜絕投資行為的盲目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根據預先設定的目標值進行追蹤,出現偏離時馬上分析原因並及時修正;項目結束後即行總結,去弊存利。
(5)完善自營業務風險防範的外部環境
為了有效防範自營業務風險,僅有證券公司內部的風險防範措施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完善自營業務風險防範的外部環境。
外部環境的完善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是相關證券法規制度的健全;
二是加強對證券公司自營業務的監管
不管是什麼風險,終究還是需要證券人員自律、自覺遵守。自營業務是專業性很強的一項證券業務,它要求必須由專業人員來操作。
參考證券自營風險:http://ke..com/link?url=dUfchX2vILZynu6ur6wc_OytH6hiMpvXt9C6uxLR6qj4szy4_vybgtNSWC4iAUoK_ZOnbWV7-x6-W10oXwIXDK

③ 證券經營機構如何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風險控制是中國券商跨世紀的必然選擇。其要旨是:

●任何一項業務都應避免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包辦到底

●重大業務決策不能由一個部門、一個主管、一支筆全權包辦,應有橫向部門 予以評估確認

●風險控制的核心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發揮社會監管合力是防止「內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作為跨世紀的中國券商,除了擴大資產規模,提高交易水平,研究業務創新之 外,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控制和化解證券經營機構的風險。那麼,建立什麼樣 的內控機制,才能防範風險;建立什麼樣的風險控制體系,才能化解風險呢?

建立風險控制體系 強化內部控制制度

一、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建立風險控制體系

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券商,應逐漸由粗放經營向以風險防範為核心的集約經營 轉變。建立一個系統、高效的風險防範和控制體系,應作為券商的工作重點,常抓 不懈。

在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下,業務的開拓和風險的控制往往依賴於領 導者的素質、能力和覺悟。隨著券商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模式的缺陷越來越 明顯,既不利於業務規模的擴張,也不利於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更不利於風險的防 范。筆者認為,「矩陣型」經營管理體制有助於克服以上弊端。「矩陣型」體制使 各項活動置於業務部門(橫向)和管理部門(縱向)的網路式控制體系之下。既賦 予業務和管理職能部門更多許可權和責任,又強化了對分支機構監督管理和服務指導 的功能。在提高專業化水平和快速發展業務的同時,使監管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 底的效果。

根據我國證券經營機構現階段的特點,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全面、權威、多層次 的風險管理體系。由此設計的一個風險控制體系構架如下:

(1)設立直接向公司最高決策層負責的風險控制機構(可稱作委員會、 總經 濟師室或辦公室等)。機構設有專職負責人,其他專職人員還包括資深會計、法律 和投行專家,以及分析師等,也可以吸收獨立董事、策略專家作為非專職成員。該 機構負責公司風險控制政策的規劃,參與公司業務戰略的制訂,並對業務授權和限 額指標進行審批。如該機構認定某項業務開展的風險超出公司風險承受能力,則可 否決該項業務的實施(還可視該機構人員的組成情況,決定是否實施「一票否決權」 )

(2)機構下設風險管理部。風險管理部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與公司其他業務 管理部門平行運作。其職責是制定風險管理程序,設置各業務活動的風險控制或預 警標准,進行風險檢查、評估與審核,提交風險控制建議和風險控制報告。

(3)依管理職能設若干風險控制小組。 任命相關「風險責任人」(或稱風險 控制員、風險管理員等),協助風險管理政策的實施,將風險防線延伸到每一項業 務中去。風險責任人同時對風險管理政策的效果進行評價。

(4)實行「多線負責制」。風險控制的組織結構按不同業務、不同地區劃分。 部門經理和風險責任人一起監察各項業務活動,只不過部門經理向其上級主管負責, 而風險責任人向風險管理部門匯報。這種多線負責制,有效地制約了領導層一個人 完全控制下級的情況,使領導層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風險控制構架的特點是:風險的監控滲透到每一項業務活動中,各項業務 必須在業務指導部門、管理職能部門和風險控制部門三方的共同協調下開展,與矩 陣式的經營管理體制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多維立體型的組織構架。

有無權威的、專職的風險控制機構和人員,是衡量風險控制力度的重要標志。

當然,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中還必須包括一個高效、安全的計算機網路系 統。而對這些數據的動態監控、分析和反饋,更依賴於一個先進的通信和網路管理 系統,以確保風險控制體系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效聯系和高效運作。

二、加強自律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風險控製作為法人的自律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健全的內控制度。內部控製作為 公司所採取的一套制度,概指公司本身的組織規劃,及其所採取的各種協調方法與 措施。一般而言,各種管理辦法、程序、規章及手冊散見於證券經營機構各部門中, 必須通過內控制度的原則加以貫穿,才能形成一個整體。

從廣義的范圍講,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兩方面:(1) 內部會計控制;(2) 內部管 理控制。前者主要是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提高會計系統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後者 是為了增進經營效率,促進、監督並檢查管理政策的實施,以保證經營活動達到預 期的目標。

內部控制的范疇,涉及證券經營機構幾乎所有的活動,包括公司的政策、計劃、 組織、協調、控制、預算等。其中,會計和財務工作是重點,其它還體現為經紀、 投行、自營、債券等業務活動及投資管理、資金計劃、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與薪酬 管理等,不能存在內部控制的盲點。

內部控制制度從本質上說,是一套制約平衡機制。其基本原則是:a. 對各項 業務根據需要劃分作業流程,在每一流程中,設定若干關鍵點(責任人),負責檢 查該項業務有無錯誤,是否符合規定等,同時予以確認,並負連帶責任。b. 不允 許任何一項業務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包辦到底,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必須受到其他 人對其所履行職責的檢查核對。c. 重大業務決策不能由一個部門、一個主管、 一 支筆全權包辦,應有橫向部門予以評估確認。

以上制約平衡機制可概括為縱向雙人制,橫向雙部門制;重大決策多線負責制。

在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證券經營機構要建 設「每個員工都應承擔風險控制義務」的企業文化,倡導風險控制的全員性。其次, 樹立風險控制制度的權威性。應由公司最高層領導牽頭,進行制度的建立和修訂。 對違規者的處罰應是嚴厲的、制度化的。第三,內部稽核工作要協助調查和評估內 控制度,促進內控制度的改進和完善。

從國內幾家券商的違規事件來看,盡管形式不同、性質不同,但都存在一個共 性,就是在內控制度上出了問題,或在某個內控環節上失控,或在整個內控體繫上 不完善。具體表現為:(1) 分支機構在會計上設立「帳外帳」; (2) 財務和資金 脫離了總公司財務部門的監管,處於失控狀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證券經營機構應著眼於建立一個全方位、多視角, 信息化、網路化,結合現代化技術、群策群力的風險控制機制。在此,筆者依據內 控制度的原理提出如下建議:

1、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授權經營、三權分離原則

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的管理,一直是券商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 券商自身要加大對分支機構的監管力度,對分支機構實行授權經營制度,明確其業 務范圍。同時,對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的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電腦負 責人三個重要職位,從人事組織上進行三權分離,即財務人員、電腦人員實行「委 派制」,行政上分別歸總公司財務部、電腦部管理,實行垂直領導,並直接對總公 司財務部、電腦部負責,其任免、工資、獎金與營業部全部脫鉤。

2、重要崗位輪換原則

部門負責人可以考慮每二年至三年一輪換;財務負責人、電腦負責人也確定二 年至多三年必須輪換;而從立體式輪換看,必須再加設一個制約,即部門總經理、 財務負責人、電腦負責人三人在同一部門中同時任職不能超過一年以上。

這一原則,還適用於其他重要崗位系列,當然,也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在內。職 務輪換在有助於防止部門內部的本位主義和小團體主義的同時,也有助於打破部門 橫向間的隔閡與界限。

作為重要崗位輪換原則的延伸,對某些關鍵崗位可實行「強制休假制」和「一 天休假制」。

3、加大內部稽核審計力度,建立高效的稽核審計體系

內部稽核審計,作為券商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證券經營機構監督系統 的重要組成部分。稽核審計部門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對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 性、業務的合規合法性、內控的完整性及遵循情況進行檢查。

為充分發揮內部稽核的作用,證券經營機構必須建立經常性稽核和專項突擊審 計相結合的稽核制度,擴大稽核審計的頻率和范圍,全面覆蓋內部控制中的關鍵點 和主要風險點。凡是有經營權、財權、物權、支配權的部門,除保證專項稽核外,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常規性稽核。有條件的可進行二次常規性稽核,二次以上突擊性 稽核。有關資料顯示,上海幾十家外資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力度,遠遠超過中資金 融機構。

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稽核審計體系,取決於稽核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故此, 稽核審計部門一般直接向公司最高層負責,也可設立稽核審計委員會。對稽核人員 也應實行定期「崗位輪換制」。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防止「內部人控制」

再好的內部控制制度、風險控制措施,一旦出現「內部人控制」的情況,都將 失去效力。「內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權與控制權兩權分離的情況下,企業經理 人員掌握了企業的控制權,他們的利益在公司的戰略決策中得到了體現。其實質是 「內部人」雖不持有企業的股份,也不是企業法律上的所有者,但已從上級主管部 門的行政性放權中獲得了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其結果往往是所有者權益被「內部 人控制」的經營者侵吞,造成企業資產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法人違規違 法經營活動暢通無阻;另一方面,「內部人控制」容易滋生法人代表及高級管理人 員個人違紀、違法的行為。

信息的不對稱,是造成「內部人控制」的又一個原因。由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專 業性和不確定性,「內部人」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經營成果,而外部人不僅難以 了解經營者的工作能力和勤勉程度,也難以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董事會代表全體 最終所有者,對企業的內部人進行監督和制約,但國有股權過於集中的結構,使公 司難以擺脫行政束縛,往往造成董事會監管動因不足。事實上,有些公司的董事會 日常班子與主持工作的行政領導班子兩位一體,即俗稱的「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使董事會很難履行職責。

筆者認為,加強內部制度建設,以及對風險的控制,必須建立在法人及法人代 表和高級管理人員高度自律管理的基礎上;同時,還應建立券商的現代企業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

按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大會是證券經營機構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 會是對股東會負責的常設決策機構。如果決策權力過於集中於經營班子,決策風險 就會加大,容易造成經營班子操縱董事會,董事會操縱股東大會的情況。建立相互 平衡、相互制約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即「三會」制度),對促進證 券經營機構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意義重大。

一般認為,董事會的作用是制定公司戰略和政策,擔當重要的決策角色。與此 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不可忽略,即董事會的監督執行作用。鑒於此,董事的 作用可歸納為評判、激勵、監督、檢查、橋梁和安全閥等六種。

關於完善法人治理,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1、強化「獨立董事制」

獨立董事,即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 也稱作獨立非執行董事( Non -Executive Director)。獨立董事不能與公司有任何影響其客觀、 獨立地做出判 斷的關系。他既不代表出資人(包括不代表大股東),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層。

在發達國家的董事會構成中,不僅董事長和總經理由二人分任,而且特別提倡 廣泛吸收獨立非執行董事進入董事會。在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有的甚至超過半數以 上。獨立董事對執行董事的監督與平衡,已被發達國家企業確立為一個良好的法人 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則。

2、實行董事會「三三合一制」

我國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股份公司模式,是董事基本上以股東特別是第一大 股東派出的代表為主;另一種模式,是董事大部分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擔任。筆者 認為,這兩者都存在缺陷。前一種會出現「一家說了算」、「一票否決制」的情況, 不利於對董事會的制約;後者則容易產生公司「內部人」代替(控制)董事會的情 況。這兩種董事會模式都不能形成一種制約的、平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一個健全的董事會中,來自出資人的董事必須低於董事總數的二分之一;同樣,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也應低於董事總數的二分之一。同時,董事會中還必 須有一定數量的獨立董事(專職董事),可由資深企業家、公司原經營班子的資深高 級管理人員、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以及社會咨詢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著 名經濟學家等擔任。換言之,董事會應由來自出資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獨立人 士三方面的人員組成,即筆者主張的「三三合一制」。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權利 義務不僅不應減少,在某些特別議案上,反而應授予「一票否決權」。

3、履行「董事連帶責任制」

董事對造成重大損失的錯誤議案,如果投了贊成票,當屬失職,應承擔相應的 法律責任,包括經濟賠償責任。現在的情況往往是,要麼承擔刑事責任,要麼什麼 責任也沒有。與國外很有「身價」的董事相比,中國董事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施 連帶經濟賠償,由此產生賞罰不明、有損不賠的狀況。

4、提高監事會地位,強化監事會職能

《公司法》規定,監事會及其成員履行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長、董事和高級 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等職能,以此對公司的董事和經理層形成一個監督和制約的機制。 一些歐洲大陸國家採用「雙層董事會制」。在這種模式中,代表股東的監事會被提 到高於董事會的層次上,監事會監督管理董事會的工作,甚至可以任免董事會成員 和總經理。

目前,我國證券經營機構的監事會遠未達到法律賦予的職能和股東期望的要求。 在此,筆者謹提出如下建議:

(1)實行「監事資格一席制」。不論出資額大小, 一個股東單位在監事會中 最多隻設一個監事席位,有利於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

(2)監事選舉實行「一人一票制」。 如果依據出資額多少進行監事的選舉, 則大股東代表當選監事較容易。若實行出席股東「一人一票制」,就能改變大股東 「一錘定音」的局面。

(3)監事職能實行「獨立行使監察權制」。監事行使職權時, 可不必經過多 數決議,每一名監事都可獨立行使監察權,可獨立對董事會起訴,要求董事會對公 司進行賠償,從而對股東權益不受損害起到保護作用。

二、發揮社會監管合力,防止「內部人控制」

證券經營機構不是一般的工商企業,它的興衰直接影響到金融市場的安全乃至 社會的穩定。為此,筆者提出以下探索性建議:

1、實行「准入審查制」

在審批證券經營機構時,不僅要審查投資人資信、資本金的來源、高級管理人 員的任職資格,還要將有無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無專職的風險控制部門和基本 的內控制度作為准入的必要條件。

2、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

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已在上海、無錫等地開展試行,財務總監 只對委派人負責。從規范的角度講,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的有限責任制或股份制的 證券經營機構,其財務總監是由第一出資人委派,還是由董事會任命,值得商榷。

3、實行「常年會計審計制」

證券經營機構必須聘請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年報進行審計。審計人員對公 司的財務會計報表逐月初審,全年終審,並對審計結果在法律上負連帶責任。原則 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兩年更換一次。

4、實行「常年法律顧問制」

證券經營機構一般都設有自己的法律事務部門,但並不能完全替代社會律師事 務所的作用。證券經營機構應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不僅對公司章程、董事會議案、 重大經濟合同、股權轉讓等進行審核,還應就公司業務是否合法、合規簽署法律意 見。對由於違規、違法導致重大損失的,法律顧問及其律師事務所也應承擔連帶法 律責任。原則上,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律師也應兩年更換一次。

5、實行「定期與不定期報告制」

證券經營機構應定期向證券監管部門報告公司經營狀況、財務報表及風險控制 情況。如公司經營活動或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應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

6、實行「定期述職制」和「離職審計制」

對證券經營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實行「定期述職制」和「離職審計制」,不能一 走了之,以此鼓勵規范經營,制約違法、違規現象。

7、建立經營者激勵機制

經營者激勵機制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解決好經營者的 利益分配問題,包括實行年薪制、乾股、期權的試點,不僅可促使經營者致力於公 司利益的最大化,也可對「內部人控制」現象,從最高管理層上起到遏製作用。

8、試行「職工持股計劃」

實行職工持股方案,有助於員工建立起對公司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推動形成嚴 格遵循內控制度的企業文化,使「內部人控制」現象從全員性范圍受到制約。

9、開展證券公司上市試點工作

制約與防範「內部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可憑借證券市場對公司經營管理層 的激勵和監督。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來自證券市場的壓力,可對公司經營者形成公 眾的監督,可增強公司經營的透明度。因此,可將國有證券經營機構改組為多元投 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條件成熟的可作公開上市試點。

風險控制,乃證券經營機構永恆的主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 構,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是跨世紀的中國券商所肩負的重任。

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謝榮興

《上海證券報》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六日

④ 如何提高證券經營機構的服務質量不少於800字

如何提高證券經營機構經紀業務的服務質量 如何提高證券經營機構經紀業務的服務質量,就此問題來總結一下。證券經紀業務: 經紀業務是指代理買賣有價證券,賺取傭金,即證券經紀行為的主體,是指在證券經紀活動中,以收取傭金為目的,位促成證券投資者的證券交易而從事證券委託代理業務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近年來,很多券商在發展經紀業務的同時,經常出現惡意競爭,也稱無硝煙的戰爭,傭金價格戰。這些惡意是證監會不允許的行為,即傭金價格戰。我認為券商之間最重要的不是傭金價格戰,而是如何更好的服務於客戶,如何提高證券經營機構經紀業務的服務質量。 首先,證券市場是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遵守客戶意願,無合法依據和正當理由,嚴禁限制客戶轉、銷戶。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券經營機構與客戶參與證券交易活動,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不得自行規定,人為限制、拖延客戶的轉、銷戶申請。客戶需要轉戶,證券營業部及其從業人員應當遵守「自願、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上挽留,同時了解客戶轉戶的原因。以便營業部改進經紀業務的服務質量不足。建立、完善客戶投訴處理機制。證券公司應當明確客戶投訴處理程序,在營業部顯著位置向客戶公示證券營業部和公司的投訴電話,確保營業時間內的投訴有人處理,在證券營業部解決不了的問題,客戶能夠及時向公司反映,證券公司對客戶的投訴應當做到責任明確到人,及時核實、及時處理、及時答復,避免問題積聚和矛盾激化。 其次,進一步規范證券營業部經營行為,加強內部管理。嚴禁非現場開戶;進一步規范營銷人員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業績考核和激勵機制,不應將營銷人員收入與客戶賬戶數量、客戶交易量簡單掛鉤;營銷人員不得干涉或代為決定客戶的開、轉、銷戶選擇;進一步完善客戶回訪制度,及時了解客戶意見和訴求;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和內部責任追究機制。最後,券商營業部需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方式,努力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避免貼錢攬客,強行留客,防止惡性競爭,自覺維護行業有序的經營環境,從而更好的提高經紀業務的服務質量。

⑤ 如何提升it系統對證券業務的引領能力

風險控制是中國券商跨世紀的必然選擇。其要旨是:

●任何一項業務都應避免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包辦到底

●重大業務決策不能由一個部門、一個主管、一支筆全權包辦,應有橫向部門 予以評估確認

●風險控制的核心是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發揮社會監管合力是防止「內部人控制」的有效措施

作為跨世紀的中國券商,除了擴大資產規模,提高交易水平,研究業務創新之 外,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控制和化解證券經營機構的風險。那麼,建立什麼樣 的內控機制,才能防範風險;建立什麼樣的風險控制體系,才能化解風險呢?

建立風險控制體系 強化內部控制制度

一、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建立風險控制體系

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券商,應逐漸由粗放經營向以風險防範為核心的集約經營 轉變。建立一個系統、高效的風險防範和控制體系,應作為券商的工作重點,常抓 不懈。

在傳統的「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下,業務的開拓和風險的控制往往依賴於領 導者的素質、能力和覺悟。隨著券商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模式的缺陷越來越 明顯,既不利於業務規模的擴張,也不利於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更不利於風險的防 范。筆者認為,「矩陣型」經營管理體制有助於克服以上弊端。「矩陣型」體制使 各項活動置於業務部門(橫向)和管理部門(縱向)的網路式控制體系之下。既賦 予業務和管理職能部門更多許可權和責任,又強化了對分支機構監督管理和服務指導 的功能。在提高專業化水平和快速發展業務的同時,使監管達到橫向到邊、縱向到 底的效果。

根據我國證券經營機構現階段的特點,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全面、權威、多層次 的風險管理體系。由此設計的一個風險控制體系構架如下:

(1)設立直接向公司最高決策層負責的風險控制機構(可稱作委員會、 總經 濟師室或辦公室等)。機構設有專職負責人,其他專職人員還包括資深會計、法律 和投行專家,以及分析師等,也可以吸收獨立董事、策略專家作為非專職成員。該 機構負責公司風險控制政策的規劃,參與公司業務戰略的制訂,並對業務授權和限 額指標進行審批。如該機構認定某項業務開展的風險超出公司風險承受能力,則可 否決該項業務的實施(還可視該機構人員的組成情況,決定是否實施「一票否決權」 )

(2)機構下設風險管理部。風險管理部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與公司其他業務 管理部門平行運作。其職責是制定風險管理程序,設置各業務活動的風險控制或預 警標准,進行風險檢查、評估與審核,提交風險控制建議和風險控制報告。

(3)依管理職能設若干風險控制小組。 任命相關「風險責任人」(或稱風險 控制員、風險管理員等),協助風險管理政策的實施,將風險防線延伸到每一項業 務中去。風險責任人同時對風險管理政策的效果進行評價。

(4)實行「多線負責制」。風險控制的組織結構按不同業務、不同地區劃分。 部門經理和風險責任人一起監察各項業務活動,只不過部門經理向其上級主管負責, 而風險責任人向風險管理部門匯報。這種多線負責制,有效地制約了領導層一個人 完全控制下級的情況,使領導層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以上風險控制構架的特點是:風險的監控滲透到每一項業務活動中,各項業務 必須在業務指導部門、管理職能部門和風險控制部門三方的共同協調下開展,與矩 陣式的經營管理體制相結合,形成了一個多維立體型的組織構架。

有無權威的、專職的風險控制機構和人員,是衡量風險控制力度的重要標志。

當然,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中還必須包括一個高效、安全的計算機網路系 統。而對這些數據的動態監控、分析和反饋,更依賴於一個先進的通信和網路管理 系統,以確保風險控制體系各個環節之間的有效聯系和高效運作。

二、加強自律管理,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風險控製作為法人的自律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健全的內控制度。內部控製作為 公司所採取的一套制度,概指公司本身的組織規劃,及其所採取的各種協調方法與 措施。一般而言,各種管理辦法、程序、規章及手冊散見於證券經營機構各部門中, 必須通過內控制度的原則加以貫穿,才能形成一個整體。

從廣義的范圍講,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兩方面:(1) 內部會計控制;(2) 內部管 理控制。前者主要是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提高會計系統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後者 是為了增進經營效率,促進、監督並檢查管理政策的實施,以保證經營活動達到預 期的目標。

內部控制的范疇,涉及證券經營機構幾乎所有的活動,包括公司的政策、計劃、 組織、協調、控制、預算等。其中,會計和財務工作是重點,其它還體現為經紀、 投行、自營、債券等業務活動及投資管理、資金計劃、信息技術、人力資源與薪酬 管理等,不能存在內部控制的盲點。

內部控制制度從本質上說,是一套制約平衡機制。其基本原則是:a. 對各項 業務根據需要劃分作業流程,在每一流程中,設定若干關鍵點(責任人),負責檢 查該項業務有無錯誤,是否符合規定等,同時予以確認,並負連帶責任。b. 不允 許任何一項業務由一個人從頭到尾包辦到底,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必須受到其他 人對其所履行職責的檢查核對。c. 重大業務決策不能由一個部門、一個主管、 一 支筆全權包辦,應有橫向部門予以評估確認。

以上制約平衡機制可概括為縱向雙人制,橫向雙部門制;重大決策多線負責制。

在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證券經營機構要建 設「每個員工都應承擔風險控制義務」的企業文化,倡導風險控制的全員性。其次, 樹立風險控制制度的權威性。應由公司最高層領導牽頭,進行制度的建立和修訂。 對違規者的處罰應是嚴厲的、制度化的。第三,內部稽核工作要協助調查和評估內 控制度,促進內控制度的改進和完善。

從國內幾家券商的違規事件來看,盡管形式不同、性質不同,但都存在一個共 性,就是在內控制度上出了問題,或在某個內控環節上失控,或在整個內控體繫上 不完善。具體表現為:(1) 分支機構在會計上設立「帳外帳」; (2) 財務和資金 脫離了總公司財務部門的監管,處於失控狀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證券經營機構應著眼於建立一個全方位、多視角, 信息化、網路化,結合現代化技術、群策群力的風險控制機制。在此,筆者依據內 控制度的原理提出如下建議:

1、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授權經營、三權分離原則

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的管理,一直是券商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 券商自身要加大對分支機構的監管力度,對分支機構實行授權經營制度,明確其業 務范圍。同時,對營業部(二級公司、分支機構)的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電腦負 責人三個重要職位,從人事組織上進行三權分離,即財務人員、電腦人員實行「委 派制」,行政上分別歸總公司財務部、電腦部管理,實行垂直領導,並直接對總公 司財務部、電腦部負責,其任免、工資、獎金與營業部全部脫鉤。

2、重要崗位輪換原則

部門負責人可以考慮每二年至三年一輪換;財務負責人、電腦負責人也確定二 年至多三年必須輪換;而從立體式輪換看,必須再加設一個制約,即部門總經理、 財務負責人、電腦負責人三人在同一部門中同時任職不能超過一年以上。

這一原則,還適用於其他重要崗位系列,當然,也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在內。職 務輪換在有助於防止部門內部的本位主義和小團體主義的同時,也有助於打破部門 橫向間的隔閡與界限。

作為重要崗位輪換原則的延伸,對某些關鍵崗位可實行「強制休假制」和「一 天休假制」。

3、加大內部稽核審計力度,建立高效的稽核審計體系

內部稽核審計,作為券商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證券經營機構監督系統 的重要組成部分。稽核審計部門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對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 性、業務的合規合法性、內控的完整性及遵循情況進行檢查。

為充分發揮內部稽核的作用,證券經營機構必須建立經常性稽核和專項突擊審 計相結合的稽核制度,擴大稽核審計的頻率和范圍,全面覆蓋內部控制中的關鍵點 和主要風險點。凡是有經營權、財權、物權、支配權的部門,除保證專項稽核外,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常規性稽核。有條件的可進行二次常規性稽核,二次以上突擊性 稽核。有關資料顯示,上海幾十家外資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力度,遠遠超過中資金 融機構。

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稽核審計體系,取決於稽核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故此, 稽核審計部門一般直接向公司最高層負責,也可設立稽核審計委員會。對稽核人員 也應實行定期「崗位輪換制」。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防止「內部人控制」

再好的內部控制制度、風險控制措施,一旦出現「內部人控制」的情況,都將 失去效力。「內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權與控制權兩權分離的情況下,企業經理 人員掌握了企業的控制權,他們的利益在公司的戰略決策中得到了體現。其實質是 「內部人」雖不持有企業的股份,也不是企業法律上的所有者,但已從上級主管部 門的行政性放權中獲得了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其結果往往是所有者權益被「內部 人控制」的經營者侵吞,造成企業資產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法人違規違 法經營活動暢通無阻;另一方面,「內部人控制」容易滋生法人代表及高級管理人 員個人違紀、違法的行為。

信息的不對稱,是造成「內部人控制」的又一個原因。由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專 業性和不確定性,「內部人」知道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經營成果,而外部人不僅難以 了解經營者的工作能力和勤勉程度,也難以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董事會代表全體 最終所有者,對企業的內部人進行監督和制約,但國有股權過於集中的結構,使公 司難以擺脫行政束縛,往往造成董事會監管動因不足。事實上,有些公司的董事會 日常班子與主持工作的行政領導班子兩位一體,即俗稱的「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使董事會很難履行職責。

筆者認為,加強內部制度建設,以及對風險的控制,必須建立在法人及法人代 表和高級管理人員高度自律管理的基礎上;同時,還應建立券商的現代企業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一、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

按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大會是證券經營機構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 會是對股東會負責的常設決策機構。如果決策權力過於集中於經營班子,決策風險 就會加大,容易造成經營班子操縱董事會,董事會操縱股東大會的情況。建立相互 平衡、相互制約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即「三會」制度),對促進證 券經營機構穩健經營、防範風險意義重大。

一般認為,董事會的作用是制定公司戰略和政策,擔當重要的決策角色。與此 同時,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不可忽略,即董事會的監督執行作用。鑒於此,董事的 作用可歸納為評判、激勵、監督、檢查、橋梁和安全閥等六種。

關於完善法人治理,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僅供參考:

1、強化「獨立董事制」

獨立董事,即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 也稱作獨立非執行董事( Non -Executive Director)。獨立董事不能與公司有任何影響其客觀、 獨立地做出判 斷的關系。他既不代表出資人(包括不代表大股東),也不代表公司管理層。

在發達國家的董事會構成中,不僅董事長和總經理由二人分任,而且特別提倡 廣泛吸收獨立非執行董事進入董事會。在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有的甚至超過半數以 上。獨立董事對執行董事的監督與平衡,已被發達國家企業確立為一個良好的法人 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則。

2、實行董事會「三三合一制」

我國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的股份公司模式,是董事基本上以股東特別是第一大 股東派出的代表為主;另一種模式,是董事大部分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擔任。筆者 認為,這兩者都存在缺陷。前一種會出現「一家說了算」、「一票否決制」的情況, 不利於對董事會的制約;後者則容易產生公司「內部人」代替(控制)董事會的情 況。這兩種董事會模式都不能形成一種制約的、平衡的法人治理結構。

一個健全的董事會中,來自出資人的董事必須低於董事總數的二分之一;同樣,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也應低於董事總數的二分之一。同時,董事會中還必 須有一定數量的獨立董事(專職董事),可由資深企業家、公司原經營班子的資深高 級管理人員、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以及社會咨詢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著 名經濟學家等擔任。換言之,董事會應由來自出資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獨立人 士三方面的人員組成,即筆者主張的「三三合一制」。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權利 義務不僅不應減少,在某些特別議案上,反而應授予「一票否決權」。

3、履行「董事連帶責任制」

董事對造成重大損失的錯誤議案,如果投了贊成票,當屬失職,應承擔相應的 法律責任,包括經濟賠償責任。現在的情況往往是,要麼承擔刑事責任,要麼什麼 責任也沒有。與國外很有「身價」的董事相比,中國董事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施 連帶經濟賠償,由此產生賞罰不明、有損不賠的狀況。

4、提高監事會地位,強化監事會職能

《公司法》規定,監事會及其成員履行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長、董事和高級 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等職能,以此對公司的董事和經理層形成一個監督和制約的機制。 一些歐洲大陸國家採用「雙層董事會制」。在這種模式中,代表股東的監事會被提 到高於董事會的層次上,監事會監督管理董事會的工作,甚至可以任免董事會成員 和總經理。

目前,我國證券經營機構的監事會遠未達到法律賦予的職能和股東期望的要求。 在此,筆者謹提出如下建議:

(1)實行「監事資格一席制」。不論出資額大小, 一個股東單位在監事會中 最多隻設一個監事席位,有利於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

(2)監事選舉實行「一人一票制」。 如果依據出資額多少進行監事的選舉, 則大股東代表當選監事較容易。若實行出席股東「一人一票制」,就能改變大股東 「一錘定音」的局面。

(3)監事職能實行「獨立行使監察權制」。監事行使職權時, 可不必經過多 數決議,每一名監事都可獨立行使監察權,可獨立對董事會起訴,要求董事會對公 司進行賠償,從而對股東權益不受損害起到保護作用。

二、發揮社會監管合力,防止「內部人控制」

證券經營機構不是一般的工商企業,它的興衰直接影響到金融市場的安全乃至 社會的穩定。為此,筆者提出以下探索性建議:

1、實行「准入審查制」

在審批證券經營機構時,不僅要審查投資人資信、資本金的來源、高級管理人 員的任職資格,還要將有無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有無專職的風險控制部門和基本 的內控制度作為准入的必要條件。

2、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

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已在上海、無錫等地開展試行,財務總監 只對委派人負責。從規范的角度講,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的有限責任制或股份制的 證券經營機構,其財務總監是由第一出資人委派,還是由董事會任命,值得商榷。

3、實行「常年會計審計制」

證券經營機構必須聘請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其年報進行審計。審計人員對公 司的財務會計報表逐月初審,全年終審,並對審計結果在法律上負連帶責任。原則 上,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兩年更換一次。

4、實行「常年法律顧問制」

證券經營機構一般都設有自己的法律事務部門,但並不能完全替代社會律師事 務所的作用。證券經營機構應聘請常年法律顧問,不僅對公司章程、董事會議案、 重大經濟合同、股權轉讓等進行審核,還應就公司業務是否合法、合規簽署法律意 見。對由於違規、違法導致重大損失的,法律顧問及其律師事務所也應承擔連帶法 律責任。原則上,律師事務所派出的律師也應兩年更換一次。

5、實行「定期與不定期報告制」

證券經營機構應定期向證券監管部門報告公司經營狀況、財務報表及風險控制 情況。如公司經營活動或財務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應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

6、實行「定期述職制」和「離職審計制」

對證券經營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實行「定期述職制」和「離職審計制」,不能一 走了之,以此鼓勵規范經營,制約違法、違規現象。

7、建立經營者激勵機制

經營者激勵機制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解決好經營者的 利益分配問題,包括實行年薪制、乾股、期權的試點,不僅可促使經營者致力於公 司利益的最大化,也可對「內部人控制」現象,從最高管理層上起到遏製作用。

8、試行「職工持股計劃」

實行職工持股方案,有助於員工建立起對公司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推動形成嚴 格遵循內控制度的企業文化,使「內部人控制」現象從全員性范圍受到制約。

9、開展證券公司上市試點工作

制約與防範「內部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可憑借證券市場對公司經營管理層 的激勵和監督。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來自證券市場的壓力,可對公司經營者形成公 眾的監督,可增強公司經營的透明度。因此,可將國有證券經營機構改組為多元投 資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條件成熟的可作公開上市試點。

風險控制,乃證券經營機構永恆的主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 構,加強內控制度建設,是跨世紀的中國券商所肩負的重任。

⑥ 如何加快轉型發展,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一、結合銀行實際,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商業銀行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緊緊圍繞經營效益謀發展,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既要重視利潤規模數量的增長,又要注重利潤結構質量的提升;既要處理好效益、質量、規模和速度之間的關系,又要正確處理好股東、員工和客戶三者之間的關系;既要堅持銀行經營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的統一,又要實現銀行穩定、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以風險控制、資本約束、成本約束為前提,追求發展的質量、規模與速度。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商業銀行深層次矛盾的根本辦法。但發展是有條件的,不顧客觀條件制約硬發展,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是對發展有害的。要明確發展的約束條件,在約束條件下實現質量、規模和速度的協調發展。從經濟角度看,銀行發展的約束主要包括成本約束(含利息費用、稅收、撥備、資本金佔用、風險損失等等)、管理約束、人才約束、法律約束和監管約束。
以結構優化和流程整合為重點,追求發展的效率與效益。在現實約束和競爭壓力下,既要重視利潤規模,更應注重利潤結構和質量。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推動業務結構、客戶結構、區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實現利潤總量增加和利潤結構優化。同時,要以業務流程為依據,按照有利於價值創造和風險控制的原則,建立相互促進和相互制衡的業務流程,實現集約化經營,提高發展效率。
以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的整體推進為目標,追求發展的協調與均衡。在存貸利差不斷縮小、風險控制不斷加強、資本約束不斷提高的市場環境下,銀行在發展資產、負債業務的同時,必須推進業務轉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把中間業務提到戰略高度進行開拓推進,實現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的協調發展,變簡單的借貸信用中介為提供多功能金融服務的機構。
以企業文化和員工隊伍的培育建設為根本,追求發展的和諧與統一。銀行屬智力密集型行業,人力資源是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發展要以人為本。商業銀行的創新源泉和持續發展,關鍵是要抓好隊伍建設,既要加強員工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技術素質,更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從經營哲學的角度錘煉隊伍,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整體合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二、貫徹科學發展觀,要著力增強駕馭全局的能力,遵循商業銀行發展的規律
去年以來,我行黨委結合全行的經營管理實際,先後提出了"實事求是、規范經營"的指導思想、"低風險、快增長、高效益"的發展思路、"轉變經營模式,實施戰略轉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部署,並在全行開展了"管理年"活動和"平安建行"創建活動。全行的業務發展結構、收入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得到優化,資產質量得到好轉,發展潛力得到增強,服務水平得到提高,企業形象得到社會認可。更為重要的是,全行經營理念進一步得到轉變,經營管理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業務發展和轉型的步伐進一步加快,駛入了一條"低風險、快增長、高效益"的"新干線"。
面對當前銀行業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必須遵循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管理的規律性,進一步增強大局駕馭能力,把握發展主動權。
以效益為目標。效益是識別和判斷銀行發展狀況、發展趨勢的標志,追求效益和價值的最大化,是銀行經營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我們的一切經營活動首先都要以效益高低為准繩,以有沒有效益為評價標准。
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也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本質和核心。銀行的發展,客戶的服務,要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僅要不斷提高全行的服務態度、服務效率、服務技能、服務手段、服務質量,而且要為客戶創造價值。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客戶,為了一切客戶,為了客戶一切"。
以管理為基礎。企業的經營關鍵在管理,銀行的業務發展、風險防範、效益的提高,管理是前提、是基礎。強化管理是實現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堅持科學發展觀,就必須以管理為基礎,強化全行的基礎管理、增強全員的合規意識、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不斷提高全行管理水平。

三、著力轉變經營模式,加快業務戰略轉型步伐
轉變經營模式,實施戰略轉型,是適應新的經濟、金融形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戰略轉型的關鍵,是商業銀行改善收入結構、增強盈利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結合我行實際,今年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高度重視投資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溝通資金供求、推動企業並購、促進產業集中和規模經濟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投資銀行業務在新的經濟金融形勢下,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利潤空間。可以說,作為商業銀行,誰抓住了這一發展機遇,誰就抓住了競爭的主動權,搶佔了戰略的制高點。投資銀行業務是關繫到中間業務能否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的關鍵。
加快發展電子銀行業務。由於多種原因,客戶對電子銀行產品的認知度和熟知度還不高,主動使用電子銀行產品的還不多;客戶和員工的服務收費意識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部分行對電子銀行業務還不太重視,主動營銷和宣傳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加快電子銀行發展,必須做到積極創新思路,創新服務,積極營造使用電子銀行產品的氛圍,才能夠快速推進電子銀行發展。
鞏固擴大代理證券業務。代理證券業務、尤其是代理基金業務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更得益於我們觀念的及時轉變,得益於順應資本市場發展採取的積極措施。面對資本市場的快速變化,必須高度重視服務不到位、風險提示不到位的風險,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讓客戶明白投資有風險,把投資的風險告示責任做在前頭,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後果。同時要結合資本市場的發展特點,積極研究市場,及時尋找和發現替代產品,避免業務發展的大起大落。
持續提高弱勢產品的競爭能力。對銀行卡業務,要不斷擴大發卡觸角,提高持卡比例和消費比例。對公人民幣結算業務,要進一步提高收費服務意識,擴大結算帳戶群體和結算收費面。

⑦ 上市公司如何做好規范化運行和風險管理

資本市場是一個信息流動的市場,規范的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具體體現,上市公司所披露的會計信息質量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運行效率.本文 從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不規范現象出發,探尋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成因,從而得出規范化治理的策略.
企業如何把控風險管理
1、企業應該盡量採用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制定規范化的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企業管理者對每個具體的項目,還應根據其自身特點,對涉及監理風險的工作內容,制定較為細致的、有針對性的監理實施細則和風險管理計劃,從而使企業的所有項目均能按統一規定的工作程序、要求、標准去做好監理工作,正確履行監理的各種責任,從而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
2、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在企業經營活動中,企業管理者應根據自身的能力去承接項目,對所承接的項目要進行預評估制度,對經評估確認風險較大的項目要盡量避開和放棄。有多少人接多少項目,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由於人員不到位、人員與投標不符、資質降低等容易受到處罰的風險。此外,不盲目擴大規模,使各個項目均能處於企業管理者的有效管理范圍之內,有效避免因企業管理不到位帶來的風險。
3、企業管理者應建立較為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進行動態管理。企業的各級領導、業務部門要經常到項目中進行檢查與指導,並加強與業主的溝通,聽取業主的意見,及時把各種新的法律法規、內外形勢變化、企業和業主的要求等傳達到項目監理人員當中,並在檢查中及時發現項目監理機構的不足,企業管理者應針對項目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加以處理,使其消失於萌芽狀態,避免風險事故的發生。
4、 組建突發事件公關隊伍,全面應對突發事件。企業管理者為了加強對突發事件的管理與應對,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精幹高效的突發事件公關隊伍是完全必要的。其成員應包括企業最高決策層、公關部門、生產部門市場銷售部門、技術研發部門、保安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相關部門的人員以及法律顧問、公關專家等專業人士。

⑧ 淺談如何提升農商行全面風險管理能力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格局下,如何增強農商行的全面風險管理能力,這是當前農商行面臨一個迫需解決的問題。從國內外成功金融機構的發展經驗看,其培育核心競爭力的策略集中體現為「兩手抓」:一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及產品創新研發能力,另一方面則是構建起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 前者對於金融機構的貢獻較為直觀,因而比較容易為農商行所理解和重視,往往也會傾其全力去提升這種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後者對金融機構發展的支持效應無法直觀地顯現,當風險真正發生時,才能充分顯現其價值,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視。 近年來,隨著農商行的改革發展不斷深入,風險管理的文化培育、機制完善、流程式控制制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由於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起點較低、起步較晚、觀念相對滯後等原因,農商行的風險管理機制建設遠遠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業務需要。在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的同時,一些在經營管理方面容易被忽視的潛在風險問題正在日益凸顯,一旦疏於風險管理,就會導致潛在風險集中爆發,改革發展所積累起來的成果就會毀於一旦。 如何著手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強化全面風險管理理念。銀行經營的風險不僅在資產領域,而且涉及業務經營的全部領域,票據等領域也成為重要的風險源,銀行經營的風險不僅在決策領域,基層營業網點和櫃員也已成為重要的操作風險發源地,銀行經營的風險不僅來自我們的機構和管理能力,而且還源於個別員工的道德缺失。因此,銀行經營風險的管理必須是全面的,就必須做好三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全業務管理,將風險管理寓於業務經營的各個方面,正確處理速度、質量,規模和效益的關系,真正把嚴格防範風險管理的要求作為銀行業務經營的「高壓線」。二是全過程管理,將風險管理貫穿於業務運行的各個過程,全面導入符合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要求的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事前把風險發生的責任部門、責任崗位,責任人員和處罰標准予以明確界定,對出現的各種風險行為和案件,在落實責任追究體繫上按照對號入座的原則,堅持從重懲處。三是全員管理,強化風險管理制度,形成銀行業防範風險動力機制,營造以制度管人,用機制管事的范圍,從而為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奠定基礎。 二、搭建流程化管理模式。搭建流程化管理模式是邁向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一步,具體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嚴防操作風險為目標,努力構建前中後台有效分離和運行高效的業務運營管理機制,盡快建立和完善「前台接單、中台審單、後台下單」的相互獨立、相互約束的內部控制體系;二是依流程定崗、定責、定編建立職責對等,操作規范的崗位責任體系,把崗位責任和風險控制要求落實到具體的工作目標責任之中;三是梳理、優化業務流程及管理流程。明確每項業務及其管理活動的流程操作標准,並通過流程合規及風險控制平台,形成對各項流程持續進行優化、改進的長遠機制,使流程文件管理、風險管理及監督檢查、內控評價逐步向電子化、數字化轉換。四是以流程為基礎,以全面風險管理為目標,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各項業務操作及其運行機制進行有效的風險識別和評估,及時進行風險提示,防範操作風險,道德風險及案件風險等的發生。五是積極推進客戶經理制、風險經理制,專職或兼職合規督導員制度等基本制度以及逐步市場化的薪酬激勵制度等配套機制建設,構建營銷和風險管理兩支管理團隊,以保證流程化管理模式的成功落地。六是穩步推進運營管理機制改革。理順業務處理渠道,提升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專業化業務處理能力,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營成本,逐步完成運營條線的操作風險收口管理。 三、加大制度執行力建設。制度是金融安全的基礎,再好的制度關鍵靠落實。一是抓領導。制度執行得好不好,首先在領導。領導抓落實重在問題的檢查、整改、督辦上要全程參與,親臨現場、親力親為、把握所有的風險點,做到盯得緊、看得住。二是抓重點。嚴格執行櫃員號、密碼口令、授權、印章、印鑒密押,重要空白憑證、現金、賬戶等管理制度,嚴格按規定操作掛失,解掛、止付、凍結、扣劃、抹賬、沖賬等特殊業務,不能任意省程序、逆程序,發現疑點必須深入追責。三是抓追責認真落實。要落實「上追兩級」、「雙線問責」、「一案四問責」等案件責任追究辦法,做到把案件問責向違規問責延伸,實行「硬約束」「零容忍」,堅持保持高壓態勢。 四、加強審計檢查。審計檢查是發現問題的主要防線,許多案件的發生,關鍵是審計檢查敷衍了事,缺乏強有力的縱向監督,審計人員不仔細,不深入,對風險苗頭不重視,對賬工作不對位。因此,必須扎扎實實開展操作行為的審計檢查。重點抓好大額存款變動情況的對賬,積極推進「上門對賬」、「網銀對賬」、「當面對賬」、「交叉對賬」等多種管理方式,對重點賬戶存款和存款賬戶異常變動的財會部門要組織專人逐筆上門對賬,嚴防侵佔客戶資金行為;對印章、支票賬戶,重要憑證要全面檢查,嚴防套取資金的行為發生。同時開展突擊檢查,對基層營業網點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突擊檢查,達到強化執行的目的,還要落實深度排查,認真落實重要崗位人員輪崗、交流、強制休假、親屬迴避等制度。

⑨ 如何提高金融風險管理水平

在普通人的眼中,金融似乎就是銀行、證券公司、信託機構、股票、債券、資產證券化??似乎只有大中企業才會與金融運作有所牽連。相比之下,小微企業通常更關注產品產銷,只要銷量持續增長,收入不斷攀升,就會忽視其他方面特別是金融風險。
然而,一旦企業面臨金融風險出現的問題,就無法立即運用相應的手段化解危機,而蒙受重大損失,甚至瀕臨破產的危險。所以,在金融已經滲透到市場經濟每個角落的現在,小微企業首先要重視金融風險,改變缺乏正確的風險管理意識的現狀。
小微企業面臨的常見金融風險
實際上,金融風險並不是由企業自身決策所決定的,而是企業外部的一種客觀存在,具有普遍性。由於小微企業規模的限制,其中最常見的不確定性企業金融風險,是源自金融市場風險,其主要表現有:匯率、期貨市場變動帶來的原材料成本及市場價格變化,從而帶來盈利能力的風險;資金供應變化帶來的資金問題,從而導致持續經營能力風險等。
在金融風險面前,並非所有的小微企業都會招致厄運,其結構性差異還是較為明顯的。許多資信狀況好、資產收益率高、經營機制靈活的小微企業往往能合理規避風險並不斷發展壯大。以張江高科(6.59,0.07,1.07%)技園區為例,每年都有小微企業由於良好的管理發展並上市,但是每年經過大浪淘沙,也有很多小微企業因為經營不善造成資金鏈斷裂而被淘汰關閉。可見,科學的企業管理才是防控應對風險的王道。
金融風險的控制方法,一般分為控製法和財務法。(1)控製法是指在損失發生之前,實施各種控制工具,力求消除各種隱患,減少金融風險發生的因素,將損失的嚴重後果減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種方法。(2)財務法是指在金融風險事件發生後己造成損失時,運用財務工具,對己發生的損失給予及時的補償,以促使盡快恢復的一種方法。
在金融風險已經席捲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受規模限制,企業缺少差異性和制衡機制,金融風險的控制採用財務法比較恰當。
精細化財務管理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小微企業如何通過財務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來防範金融風險?
首先,要確立以金融風險防範為中心的財務管理目標,突出財務管理的中心地位。在國外,企業已將金融風險控制上升到企業戰略高度,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已逐步發展到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層面,成為體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為此,小微企業的領導者要立足自身實際,大力推行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法,並選擇恰當的財務管理方式促使企業管理邁上新台階。例如,可用現代信息技術或專業軟體實現對財務的科學管理;也可以藉助外力,通過外聘專業財務管理團隊的方式迅速提升管理水平。目前張江高科技園區已有專門為小微企業輸出財務管理服務的公司,助其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其次,要建立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風險評估體系。小微企業中並沒有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使企業金融風險的防範具有連續性和專業性,必須建立系統的企業金融風險評估體系、財務管理體系,包括:風險定量評估系統,實時預警機制,定期報告制度。如:對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上的項目進行分解,挖掘出經營活動各個環節暴露的風險,以及所能承受的風險種類和大小。在這個評估過程中,要考慮四個因素風險的數量和程度、企業自身管理風險的能力和條件、風險管理的外部環境條件及風險管理的成本。一旦發現金融風險,應立即發出預警信號,以便及時採取措施。
再次,建立科學的決策應對機制並採取相應的金融風險管理手段。
在目前金融風險的陰影下,經濟不景氣時期,小微企業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削減成本。但是削減什麼?應該在哪裡投資來增加競爭力並為將來的發展作準備?
可以通過多元化財務管理渠道,採取多管齊下的管控手段。
(一)加強財務管理,多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以增強抗風險能力。
以出口企業為例,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品牌導致的談判能力低下和出口企業的低利潤局面短期內很難得到改觀。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上升,人民幣匯率升值使不少小微企業不堪重負。所以,可以通過合理降低庫存、整合供應鏈集中購買、從企業固定成本尋找壓縮空間、合理部署原材料的購入和投入周期等方式,來達到成本降低和原材料合理供應的目的。
(二)建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的財務管理方法,努力拓寬籌資渠道,並注重自身資金積累、合理分配。
目前不少小微業普遍陷入融資難、收賬難、訂單少的困境,尤其是出口企業的問題十分突出。雖然銀行、財政等均對小微企業有著不同力度的支持,但是融資難的呼聲仍然非常之高。有關數據顯示,小微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65%以上依靠自有資金或原始積累,20%左右通過金融機構借款,而通過企業上市或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的比例還不到1%。為此,小微企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積極爭取銀行融資,不斷改善企業資信狀況,著力開展長期合作。二是積極探討其它融資方式,如股市主板或創業板上市,謀求健康快速發展。也能藉此推進財務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三是尋求民間借貸。這種方式需要小微企業謹慎把握,一般作為短期應急之需,並要求企業財務管理有著非常高的管控水平。四是要把原始積累和留存收益作為企業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嚴格防止將利潤分配於非生產領域。五是要加強企業各個環節的資金管理,努力挖潛增效,減少非生產性支出,爭取使每一分錢都能實現效益最大化。通過節流來積累資金,擴充資產,為企業長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增強財務管理投資分析和決策能力適度控制發展規模。
由於目前國際和國內市場的變化,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均促使小微企業展開投資活動。然而,小微企業規模有限,精力也有限,想在短期內迅速膨脹是不太現實的。在資金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應堅持量力而行,適度控制。要充分考慮主業的盈利情況和所投項目的回報能力,確保企業有足夠的承受能力,不致因投資失誤而把企業逼向絕境。
按照規定程序科學合理地進行決策,是項目投資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小微企業應當堅決摒棄以往靠拍腦門做決策的傳統模式,注重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決策之前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分析,深入開展可行性分析,把風險降到最低,提高投資的成功率。
在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十分艱難的情況下,小微企業必須採取非常措施,創新管理方式,不斷加強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激發企業活力。

⑩ 如何提高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提高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應該提高證券公司的專業化服務能力,只有專業化服務能力提高了,證券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才會上來。

(1)、針對不同的客戶特點和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的風險收益工具或解決方案,由於證券客戶具有職業化和個性化程度較高的特點,所具備的風險偏好程度較高,相應地要求證券公司具有專業的高水平風險管理能力;

(2)、以資本為紐帶和動力,通過資產重組、兼並收購、私募融資等,注入證券公司自身的智慧和服務,輔助企業實現和提升自身價值。


加強風險管理,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審慎性風險管理是現代金融管理的核心。建立由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職能性監管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四級風險管理框架的風險管理組織模式。加強定量風險管理的研究與運用,借鑒和應用國外證券


公司先進的風險模型。規范業務經營,堅決制止以不正當手段爭攬股票承銷業務、違法違規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等不規范做法。


實施以差異化服務模式

證券公司長期以來處於低水平、惡性競爭狀態的主要原因就是業務同質化、缺乏差別服務與特色服務。面對市場化、規范化和國際化帶來的沖擊,券商的高利潤時代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市場化轉


型和更加激烈的專業化競爭。

擴大資本實力和資產規模,提升抵禦風險的能力

國外許多大型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的發展歷史表明,資產重組和兼並對於擴大企業規模和增強企業實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力開展管理創新和業務創新

(1)創新管理機制。完善公司治理機構,確保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之間權責利明確而又相互制衡,優化股權結構與治理結構;按集中統一、分級授權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決策體系,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班子、職能部門等不同層次的決策制度;按統一控制、分級管理的模式健全和完善風險控制和財務監督體系;建立總部統一管理、各部門相互協調的資源共享體系。

(2)創新管理模式。經營管理網路化將是管理模式的一個必然選擇,充分利用網路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構築資源共享平台,優化資源配置。

(3)進行業務創新。網上經紀業務與資產管理業務能夠成為證券公司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要以扎實的業務技能為基礎,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並運用現代營銷策略,樹立公司經營品牌。同時應注意培養新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要積極拓展證券公司的業務品種和范圍,探索在分業經營原則下證券業與銀行業、保險業的合作,加快國際化進程。要拓寬服務對象,今後證券公司的服務對象應包括上市公司、待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而不僅僅是上市公司和待上市公司。

(4)開展國際合作,走國際化之路。積極拓展與國外投資銀行的多種合作途徑,具體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資本合作,二是技術合作。積極探索國際化的可能的、有效的方式,加強同國外券商的交流和合作,通過設立合資的證券經營機構,利用境外券商的先進技術手段、經營理念、管理經驗和業務渠道拓展國際業務,為今後在海外的發展擴張打下基礎。

閱讀全文

與證券經營機構如何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