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舉幾個群體決策的例子
在群體決策中普遍應用的多數規則是:群體中多數人的偏好即為群體偏好。
以選舉問題為例,正相關性條件要求:在兩次投票中,如果所有選民都認為候選人x和y相比第二次不比第一次差,並且其他候選人之間的情況不變,那麼若第一次投票的結果是x優於y,則第二次的結果也應該是x優於y。
無關方案獨立性條件表示:在兩次投票中,若所有選民對任意一對候選人x和y的態度都不變,則他們之間的關系對於兩次投票的結果應是一樣的,即x和y之間的排序關系與他們之外的候選人如何無關。帕萊托原則意即:若所有的選民都認為候選人x優於y,則投票結果應該是x優於y。
非獨裁性條件則要求:在選民中不存在有這樣的獨裁者,即不管其他人的態度如何,只要他認為候選人x優於y,選舉的結果就是x優於y。
群體決策原因
1、決策責任分散。群體決策使得參與決策者責任分散,風險共擔,即使決策失敗也不會由一個人單獨承擔,加之權責往往不夠分明,所以群體決策不如個體決策謹慎,具有更大的冒險性。
2、群體氣氛。群體成員的關系越融洽,認識越一致,則決策時就缺乏沖突的力量,越可能發生群體轉移。
3、領導的作用。群體決策往往受到領導的影響,而這些人的冒險性或保守性會影響到群體轉移傾向。
4、文化價值觀的影響。群體成員所具有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信奉的價值觀會被反映在群體決策中,例如,美國社會崇尚冒險,敬慕敢於冒險而成功的人士,所以其群體決策更富於冒險性。
Ⅱ 哪位仁兄舉例論證下「阿羅的不可能定理」
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
Ⅲ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的主要學術貢獻
在社會選擇理論方面,幾乎所有的問題都是由阿羅提出的,而且阿羅幾乎對所有的問題都做出了創新性的解答。
比較先進的經濟理論學者都主張,各種架構中的經濟行為,都是在有限的選擇方案中從事本質上理性的抉擇。例如,家庭從不同種類的財貨組合中做選擇,這些組合乃是它們在當前的物價水準以及可支配所得下能夠負擔得起的范圍。而廠商方面,除了在固定的產出水準下就各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做出選擇,也要在不同的生產水準間做出選擇。認為選擇行為是理性行為的經濟學者,諸如霍特林、希克斯以及薩繆爾森等都認為,對各種不同的選擇方案,選擇者可以排列先後順序。在一組可供選擇的可能方案中,不論是技術上可行的各種生產方式,還是家庭在預算限制下可以購買的商品組合,從事選擇的人都會從中選出順序最高的方案。
當我們說這些選擇方案是按照偏好排列順序時,其涵義相當明確。第一,任何兩組選擇方案都可以相互比較,選擇的人可能會偏愛其一,或對兩者的喜好程度一致。第二,方案的排列順序有一貫性。假設有A、B、C三種方案,如果對A的喜好大於B,而B又大於C,則我們會認為A與C比較時,必然是A較受青睞。這項特性稱為傳遞性。
雖然這項選擇理論最初是用於經濟分析,但顯然在許多其他領域也都可以應用。霍特林、馮·諾依曼、摩根斯坦以及熊彼特,都曾主張將這套理論應用到政治選擇方面,如對候選人的選擇以及對法案的選擇等等。投票可視為將個別選民對候選人或其政見的偏好加總,而匯集為所謂的社會選擇。 阿羅最初是在經濟架構之中面對這個問題的。阿羅觀察到,大企業並不是個人,而(至少在理論上)應該要能反映出眾多股東的意志。可以確定的是,股東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也就是將利潤最大化。但是,利潤取決於未來的營運狀況,而股東對未來的狀況可能會有不同的預期。假設公司必須從不同的投資方案中做選擇時,每一位股東都會各自根據對利潤的預期而排列各項投資方案的優先順序。不同的股東可能會有不同的預期,因此他們排列出來的投資方案順序自然可能大相徑庭。阿羅首先想到的解決方式,是採用由公司制定的正式投票規則。假如有A與B兩種投資政策,被選上的必定是大多數股東所支持的一種。
但是,在現實世界裡,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碰到兩種以上的選擇方案。為了簡單說明起見,假設有A、B、C三項方案。最自然的做法,就從三者當中選出一個大多數股東認為優於其他兩者的方案。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所考慮的是公司政策,我們也許可以說,該公司能把所有的投資方案排列順序,再選出最好的一項。然而,由於公司的決策不外是反映股東的想法,公司所排出的優先順序,應該是按照某些股東的偏好而建構出來的。假如大部分的股東都支持第一案,而反對第二案,就可以說公司偏好第一案。 後來阿羅發現一種令人困惑的現象。A受到的支持率高於B,而B又高於C,但A和C相比較時,反而是C的支持率比A略高。換句話說,多數決投票,並不一定會具備傳遞性。
在此以選舉為例來說明,假如有A、B、C三位候選人,同時也有三位選民。第一位選民對候選人的偏好順序是A優於B,B又優於C。我們假設個別選民對候選人的順序排列存在傳遞性,則第一位選民偏好是A優於C。假設第二位選民的偏好順序是B優於C,C又優於A,因此他對B的喜好應勝於A。而第三位選民的偏好順序是C優於A,A又優於B。那麼對第一位選舉人和第三位選民而言,都是A優於B,因此在實行多數投票的情況下,A和B之間的選擇將是由A獲選。同樣地,第一位和第二位選民都認為B優於C。如果傳遞性存在,則A應該會勝過C。但實際的狀況是,第二位及第三位選民卻都較偏好C而不是A,所以產生無傳遞性,有時也稱為投票的矛盾。當然,這種無法傳遞的特性不必然會產生,而要看投票人的偏好而定。重點是,兩兩相比的多數決投票制度,並不能保證整個社會能產生出一個排列順序。
阿羅認為這樣的觀察一定也有其他人做過。但不管如何,這種想法確實使阿羅放棄這方面的研究,轉而投入其他的課題。
後來,阿羅又不經意地注意到投票的問題。阿羅發現,在某些特殊但非完全不自然的條件下,阿羅先前發現的投票的矛盾可能不會發生,阿羅認為這值得撰文探討。但阿羅在著手之際看到一本期刊,發現其中有篇英國經濟學者布拉克的文章,提出了和自己相同的想法。其實布拉克和阿羅所發現的結果,在過去的150年來隨時都可能被提出,而他們兩人不約而同幾乎在同時想到,這真有點巧合。
對科學研究者而言,率先發現是一項激勵,反之,結果可預知,則令人泄氣。因此,阿羅再度放棄有關投票行為的研究,轉而探討一些重要但較不具吸引力的課題,不過沒有什麼進展。但是,就在幾個月之後,阿羅偶然被問到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足以顯示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值得重新研究。當時,新的賽局理論被應用到軍事與外交的沖突上。在這項應用中,國家被視為理性的行為者。然而,既然國家是由偏好順序不同的個人所集結而成,那麼上述的觀點如何能成立呢?因為根據個人先前所做的研究,如果採用兩兩相比的多數決投票,那麼根據人們的偏好順序,不一定能導出整個國家的優先順序。 是否可能找出其他的方法加總個人的偏好順序,以形成社會的偏好順序呢?也就是說,在不同方案間所做的選擇具有傳遞性。經過長久深入的思考,阿羅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無論採用什麼方法來加總個人偏好順序而產生社會選擇,而且社會選擇也符合某些非常自然的條件,總會存在一些個人偏好順序,讓社會選擇不具傳遞性,就像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
由於受過邏輯的訓練,阿羅能清晰地闡述問題,避免了不必要的復雜性。不過,阿羅並沒有使用到任何高深的數理邏輯概念。
這項研究成果迅速引起各方注意。另外一項附帶的收獲是阿羅由一些人士來函得知了早期相關的文獻。事實上,多數決投票的矛盾,早在1785年就已由法國人孔多塞侯爵提出,但爾後就不見後續探討的文獻。大約在1860年時,有人曾考慮到投票的矛盾,對如何在牛津辦理選舉提出建議,不過,這些建議方案並未出版。當時一位名為道奇生的數學家曾宣揚過這些方案。
社會選擇理論與經濟選擇理論的平行發展相當重要,但它與過去的研究則甚少直接關聯。一般均衡理論的研究
一般均衡理論所演繹的觀點看似簡單,卻不易理解。在經濟體系內,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後果。這可以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由於得克薩斯州及波斯灣地區發現了石油,油價變得非常低廉,許多家庭在能源的消費上,由煤改成石油,因此減少了對煤的需求,連帶也降低了煤礦工人的就業水準。煉油廠迅速擴張,僱用了更多的勞工。同樣地,由於煉油涉及復雜的化學過程,產生對煉油機器設備的需求,從而又導致對專業化學工程師以及鋼鐵的需求。油價便宜了,汽車的購買與使用也更為普遍。沒有鐵路經過但公路可達的觀光地區,開始湧入大量的旅客,鐵路運輸卻開始衰退。這里每一項變動,都會引發其他的變化,而這些後續的變化又回過頭來影響石油的需求與供給。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上面的例子有其特殊的意義,也就是任何一項產品的需求是受到所有其他產品價格的影響——包括勞動力與資本服務的價格,也就是工資與利潤。同樣地,任何一項產品的供給,包括勞動力或資本的供給,也是受到所有其他商品價格的影響。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各種產品與勞務目前的價格水準呢?在經濟學上常用的假說就是均衡的概念。現行的價格,就是使市場上供給等於需求的價格。這樣的假說,就像經濟學里許多其他的假說或自然科學的假說一樣,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的精準,卻是非常有用的近似說法。如果和那些過分誇大均衡存在的觀點比起來,把這種近似說法完全棄置不顧反倒更背離真實。
經濟上的一般均衡理論,是由法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在1874年率先提出的。不過,當時要運用此理論作為分析工具仍有困難,而且數學訓練不足的經濟學家也很難理解。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學界才重拾這項研究,其中又以希克斯所做的精闢闡釋與推動居功至偉。阿羅於1972年與他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榮譽。
但是,還有一項有待解決的問題。一般均衡理論主張,各項商品的價格,是由解一大組方程式而求出的,每一條方程式都代表個別商品市場上的供給等於需求。然而,這些方程式是否必然有單一解存在?假如沒有,那麼一般均衡理論不可能永遠為真。事實上,在1932年,一些德國經濟學家的研究即指出,這些方程式不一定有一個有意義的解釋。維也納的銀行家史列辛格在大學時主修經濟學,之後也一直對經濟學的發展相當關注,他認為前述的困難主要是源於某項細微的誤解,其實一般均衡的存在應該可以證明。他聘請瓦德這位年輕的數學家來研究這個問題。瓦德提出一般均衡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這些條件並不容易解釋)存在的證明。事實上,對比後來的相關研究,他們設定的條件似乎太過苛刻。即使如此,整個證明的過程仍是相當困難的。 人類歷史上的一場重大浩劫也影響了一般均衡理論的發展。史列辛格原本堅信奧地利不致淪入希特勒的魔掌,等到噩夢成真,他隨即自殺身亡。而瓦德則逃過此劫,並且來到了美國,他的興趣也轉移到數理統計。他正是阿羅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阿羅也不知自己是如何得知一般均衡存在與否這個有待解開的問題。阿羅曾問過瓦德在這個問題上的研究成果,他只說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由於某一領域的發展而促成了另一個領域的發展,在科學的歷史上屢見不鮮。當時,賽局理論正迅速發展。數學家納什證明的一項理論,就與競爭性均衡存在與否的問題有許多相通之處。阿羅借用並修正納什所發展的數學工具,終於能說明什麼樣的條件界定下的一般均衡的方程式組將會有解。
其實,這里頭並不只是數學的問題而已,還牽涉到怎樣更清楚地說明一般均衡系統。正如史列辛格已經做過的部分努力,有必要將所做的假設更進一步地弄清,在這項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
從前面的說明,大家應當可以了解,能證明均衡的存在,是因為經濟學及數學這兩門學科的理論不斷進步發展,而阿羅當然也不是惟一提出證明的學者。事實上,就在阿羅著手撰寫研究成果之際,阿羅得知德布魯——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獨立地獲得基本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於是,他們決定聯合發表研究結果。就在他們的論文公之於世之前,經濟學家麥肯西也發表了一篇論文,走的是類似的但不完全一樣的路線。
在科學的世界裡,重復發現其實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其原因也大同小異。由不同動機所帶動的相關領域發展,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一些困難的問題。這些發展既然公諸於大眾,所以各方學者都能加以運用,重復發現也就不足為怪了。
對於一項新的發現,能夠成為第一位發現者或是躋身首批發現者之列,當然頗令人滿足。不過至少就一般均衡理論來說,即使沒有阿羅的投入,它的發展也不致有什麼不同。
盡管一般均衡的存在理論看來相當抽象化及數學化,但日後卻變得相當有用。除了促成一般均衡理論在特定經濟問題上的應用,也讓大家對所謂「一般均衡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認識到,某一項特定的經濟變動將會造成比最初變動更為深遠的影響。史卡夫更指出,如果把證明的方法做適當的修正,可以找出如何實地求出一般均衡系統的解。這一方法已經被應用到許多不同的政策問題上:關稅、公司所得稅、社會福利措施的改變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等。
Ⅳ 《海底兩萬里》概括人物形象及分析:阿龍納斯,僕人康賽爾,尼德蘭
1、阿龍納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學家。博古通今,性情溫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分析:
從他積極參與政府的遠征考察活動,可以看出他熱愛科學考察事業,具有正義感,希望造福人類;
敢於跟隨尼摩船長乘坐潛艇作海底兩萬的探險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獻身科學的精神、淵博的知識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2、尼德·蘭:他是隨著阿龍納斯教授去捕「巨鯨」的一位捕鯨手,他經驗豐富,百發百中,是一個比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
分析:
加拿大魁北克人,約40歲,是一個野性十足的魚叉手,一個比較原始的人。他也會贊嘆極地的美,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館里的酒,是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
他精通野外生存,曾為大家在一個島上做了一頓豐盛的飯。他脾氣暴躁,受不了被監禁,也受不了在鸚鵡螺號上的與世孤立的生活,總是計劃逃脫。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康塞爾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3、康塞爾:阿龍納斯教授的僕人。他忠誠、老實本分、性格開朗,對分類學非常入迷。
分析:
他願意冒生命危險跟隨主人參與捕鯨行動;看到主人落水後,勇敢地跳下去搶救;在南極缺氧的時候,把最後一絲空氣留給主人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僕人。
從他對各種水生動物進行分類並用專門的本子分類記錄,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著豐富的知識和做事仔細認真有條不紊的人。
(4)阿羅證券例子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主題思想:
《海底兩萬里》描繪的是人們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美妙壯觀的海底世界充滿了異國情調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體現了人類自古以來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夢想。
小說不但能激發人們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贊揚了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的形象,體現了他們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
雖然《海底兩萬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即船長尼摩、生物學家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捕鯨手尼德蘭。
「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法拉格特,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
但是也是通過他們然人們知道在大海里的種種驚險奇遇以及潛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時而險象迭生,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
Ⅳ 資產證券化銷售給投資者的是什麼證券啊,債券還有其他什麼類型的證券存續期多久啊能舉個例子說明么
資產證券化銷售給投資者的是一種具有一個資產池支持的證券,如果資產池裡面主要的是貸款一般就是視為其是一種債券,由於貸款是有時間限制的故此這種證券存續時間是有期限的;如果資產池裡面的資產是房地產投資信託資產,即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俗稱REIT,由於其資產池裡的資產具有一定的現金流,每年都會利用這些現金流向投資者支付相應的股利,如港交所上市的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就是香港房屋委員會(俗稱香港房委會)分拆其商場物業及停車場等資產而成。由於這類房地產信託基金的資產可以用自有資金收購其他與其投資范圍相適應的資產進行再投資的,故此其資產池具有長期持續性質,所以可以是沒有存續期限的(有沒有期限主要是看其募集說明書)。
Ⅵ 證券投資的案例分析,有人幫幫忙啊
小王的舉動過於草率,首先在股票下跌時要分析其原因,宏觀經濟情況的好壞,整個行業的情況,其次是個股。且財報的准確性以及影響利潤的原因是什麼,是否存在或有事項。另外,既然是准備長期持有,不應該只關注短期的收益,更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