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首先,中國的股票交易制度和美國不同,國內是指令驅動,美國是報價驅動。通俗的理解你可以把中國的證券公
簡單地講,坐市商也稱莊家制度或造市制度,具有活躍市場、穩定市場的功能,依靠公開、有序、競爭性的報價驅動機制,實行雙向叫價,保證證券交易的規范和效率。美國的「全美證券協會自動報價系統」,簡稱納斯達克,實行的就是這種制度。納斯達克擁有的坐席商達到5000個,平均13個坐市商交易一家股票,納斯達克30年的發展和這種坐市商制度密不可分。坐市商制度可以起到坐市、造市、監市三大作用。坐市,指的是當股市過度投機時,坐市商通過在市場上與其他投資者的相反操作,努力維持股價、降低市場泡沫。造市,指的是當股市過於沉寂時,坐市商通過在市場上人為地買進賣出股票,以活躍人氣,帶動其他投資者實現價值發現。監市,指的是坐市商可以行使權利,獲得交易對象的信息以監控市場的異動。這樣做可以保持政府和市場的合理以抵消行政行為的剛烈影響。任何股市,只要有投資者,就會有大小之分,持股量大的就是事實上的莊家,坐市商實際上是一種公開的莊家,進行的是「陽光下的交易」。並非偶然的是,2001年管理層開始給股市擠泡沫,集中打擊莊家操縱股市行為。在喊打聲中,億安科技爆倉,中科創業爆倉,最後連德隆系也爆倉,打擊的行動無異是正確的,但是光打擊不正視的結果就是一批券商也因此而破產倒閉,而其中又以坐莊哈飛哈葯的南方證券為代表,莊家快打沒了,市場也快死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基金公司上演砸盤的「多殺多」慘劇,把市場逼向崩潰境地。適時適地引入坐市商制度,會起到事半功倍、一石多鳥的作用。試行坐市商制度關鍵是要有一批實力雄厚的券商.如果說平準基金是中國股市制度轉換的成本,那麼坐市商就是這種轉換平穩進行的制度安排.
㈡ 美國的證券經紀人是證券公司員工嗎他們可不可以自己炒股
是的
美國的證券經紀人和國內的不一樣
同樣的名字在國內卻不是一樣的職業。但是他們確實美國投資銀行的員工(國外金融業是混業經營,銀行就是證券公司。。)
至於從業人員不能炒股則是國際上一致的要求了。
㈢ 中國 和 美國 股票制度的 差異
美國股市與中國股票市場的重大差異
美國股市與我們較熟悉的中國股票市場至少有下列重大差異,造成投資策略上的差異:
一、市場的整體投資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潤。中國股市以散戶居多,波動幅度巨大,雖然也在大力發展基金業和機構投資者,但相對在發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國市場有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是由機構投資者作長期投資,為股市提供了穩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戶,大多數也進行長期投資。
二、稅制。在美國大行其道的長期投資減低稅賦策略,在中國顯然無用武之地,因為中國沒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在美國非常重要,因為有資本利得稅,故每次賣出股票都必須申報所得稅,故美國公民沒做出賣出操作都很謹慎,但資本所得稅對非美國居民不徵收。
三、股市透明度。雖然美國股市中出現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馬使美國股市備受指責,使你對公司年度報告里的資料心存疑慮,但這也從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政府和證監會對造假嚴懲不貸的態度,美國投資大眾對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腳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價只有幾分錢,絕對不會讓它再起死回生。所以雖然美國企業的財務執行官(CFO)也都盡揀好聽的說,但法律規定某些重要的營運資料必須發布,發布之前也必須經過獨立會計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換會計公司的企業都會受到證管會特別注意,以防企業借更換會計公司來做假帳。美國市場的分析師以及投資大眾因而能夠對公司企業的情況有較正確的掌握。
四、企業資本結構。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沒有國內公司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說,也沒有一股獨大的問題,美國公司的董事長即是大股東,股票價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一但股票跌至投資價值區域,公司領導往往以公司或個人行為來回購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隻股票有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種價格,造成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而引起投資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遠之.
五、政策干預行為。自由市場的觀念已經是經濟主流的共識,美國政府對於股市的干預只限於調整貨幣供應,利率,匯率等幾個方面,而且不是來自於行政部門。反觀亞洲市場,政府出面護盤,關切券商超買超賣的動作時有所聞,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讓股市更難以一般的財務原則來分析。
六、市場自我調節,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常常驚嘆美國法律的復雜,事無巨細,這其實是美國社會不斷改進,長時間下來的結果。美國股市不是沒有弊端,但是一旦發現弊端,市場的討論馬上開始,國會展開聽證,一條新法令又寫進六法全書,避免以後重蹈覆轍。
八、市場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機制。美國市場具有高度竟爭,政府甚至不遺餘力的製造竟爭,衰敗者毫不留情的讓它被市場吞噬。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說,他每天早晨都要問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錯誤方向的那個轉折點?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為公司走向衰敗的轉折點。這種卧薪嘗膽的精神以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認知使得美國公司企業從上到下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競爭力,間接提升國民對於經濟的信心。
種種因素,讓美國股市擁有一個其它市場沒有的特點:長期的穩定成長——每天的道瓊指數固然還是會上下波動,每年的股市成績固然有正有負,長期而言美國股市一定會上漲。由於美國股市的這種穩定性,這種長期的可預測性,我們可以根據它設計出一套及早投資、長期投資、定期投資、分散投資的策略;我們甚至可以大略知道,我投資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會有什麼成果,期限越長預測越准確。 (傲人理財)
美國股市與我們較熟悉的中國股票市場至少有下列重大差異,造成投資策略上的差異:
一、市場的整體投資取向。就是追求短期交易利潤。中國股市以散戶居多,波動幅度巨大,雖然也在大力發展基金業和機構投資者,但相對在發展初期;而相形之下,美國市場有百分之七十的財富是由機構投資者作長期投資,為股市提供了穩定作用,即便是其它的散戶,大多數也進行長期投資。
二、稅制。在美國大行其道的長期投資減低稅賦策略,在中國顯然無用武之地,因為中國沒有資本利得稅,但是在美國非常重要,因為有資本利得稅,故每次賣出股票都必須申報所得稅,故美國公民沒做出賣出操作都很謹慎,但資本所得稅對非美國居民不徵收。
三、股市透明度。雖然美國股市中出現了世界通,安然等的害群之馬使美國股市備受指責,使你對公司年度報告里的資料心存疑慮,但這也從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國政府和證監會對造假嚴懲不貸的態度,美國投資大眾對造假公司的做法就是用腳投票,如安然公司的摘牌價只有幾分錢,絕對不會讓它再起死回生。所以雖然美國企業的財務執行官(CFO)也都盡揀好聽的說,但法律規定某些重要的營運資料必須發布,發布之前也必須經過獨立會計公司的稽核,甚至,突然更換會計公司的企業都會受到證管會特別注意,以防企業借更換會計公司來做假帳。美國市場的分析師以及投資大眾因而能夠對公司企業的情況有較正確的掌握。
四、企業資本結構。公司的股票都是全流通,沒有國內公司還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說,也沒有一股獨大的問題,美國公司的董事長即是大股東,股票價格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一但股票跌至投資價值區域,公司領導往往以公司或個人行為來回購公司股份。不可能存在同一隻股票有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股,H股,B股等多種價格,造成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而引起投資人的概念混淆而敬而遠之.
五、政策干預行為。自由市場的觀念已經是經濟主流的共識,美國政府對於股市的干預只限於調整貨幣供應,利率,匯率等幾個方面,而且不是來自於行政部門。反觀亞洲市場,政府出面護盤,關切券商超買超賣的動作時有所聞,政策往往令行不止或朝令夕改,這些不定的政策因素都讓股市更難以一般的財務原則來分析。
六、市場自我調節,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常常驚嘆美國法律的復雜,事無巨細,這其實是美國社會不斷改進,長時間下來的結果。美國股市不是沒有弊端,但是一旦發現弊端,市場的討論馬上開始,國會展開聽證,一條新法令又寫進六法全書,避免以後重蹈覆轍。
八、市場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機制。美國市場具有高度竟爭,政府甚至不遺餘力的製造竟爭,衰敗者毫不留情的讓它被市場吞噬。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曾經說,他每天早晨都要問自己,今天是不是公司走向錯誤方向的那個轉折點?他一天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那天成為公司走向衰敗的轉折點。這種卧薪嘗膽的精神以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認知使得美國公司企業從上到下展現強大的創造力與競爭力,間接提升國民對於經濟的信心
㈣ 國內外證券經紀人制度建立的差異
中國的監管太差了,制度上不準經紀人自已炒股,可是多數人都違規沒人管啊,國外就不是這樣子!中國股市各方面都不成熟.
㈤ 中國股民和美國股民的區別
中國股民和美國股民的區別:
1、美國人不會在公眾場合大談股票,一隻股票可以藏它幾十年。記者有一位美國朋友,辭了職專心炒股。身邊的親友都很不以為然,甚至猜想他是否在生活上遇到什麼問題,是否精神暫時失常。
2、美國人口3億,股市開戶人數8000多萬,開戶人數占總人口的近27%,這一比率遠遠高於中國。但由此說美國「全民炒股」,卻是一個誤判。「全民持股」不等於「全民炒股」, 美國人持股多半為了養老。
3、美國基民「多於」股民;富裕程度不同,涉股方式也不同。美國公司勞動紀律很嚴,上班時間不能「炒股」。如果有人一邊上班一邊「炒股」,最後的結果,十有八成是被老闆「炒魷魚」。
4、中美兩國股民在買股行為上的差異,還源於對股票功能的不同定位上。中國更多地把股票作為賺錢工具,衍變為類似賭錢的行為。美國股民更重視股票的投資功能。在美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股瘋」,只是那個階段早已過去了。
5、美國的股市仍是目前世界上監管得最好的股市。然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的重點不在於維持指數的穩定,而在於維護股市的公正性。股指的漲落是正常的,關鍵不在於多少人賺錢,多少人虧錢,關鍵在於所有人必須在一個公平、透明的平台上交易。
㈥ 中國證券市場與美國證券市場交易制度的區別
一、美國
1 、法系
在證券立法方面,一些國家將有關證券發行及交易等同的法令匯集而製成專門的證券法或證券交易法,而另一些國家只是在本國的公司法中附帶說明,人們一般將世界各國證券法規體系分成三種:美國式,英國式,歐陸式三大法系。
美國屬於美式法系的主要代表。它歷史最為悠久,完善。由三個層次的眾多法律組成。美國式法系的顯著特點是對證券管理制定有專門的法律,在立法中更注重公開原則。美國各州會也有相當的自治權,這些組織的一些規章和條例也可視同立法實施。美國的證券立法,由於其自身歷史原因,對公開原則及立法層次更為重視,而民間自律也往往成為准立法。
2 、立法原則與監管體制特徵
如前所述,在美國證券立法中,自律管制在監管體制中一直占重要地位。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形成美國證券監管體制的基本特徵,同時,美國又在立法過程中始終貫徹著一個基本原則:對競爭的絕對推崇。基於此,美國的證券立法始終力圖通過「信息公開」的間接管制來達到保護投資者和公正交易的目的。
但政府監管機構也曾經有過一段時期過分強調了對投資者的保護。而使他們的權利及組織不斷膨脹,以至逐漸威脅到了證券經營的穩定,進而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生存與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監管機構又將重心轉移到效率上,使證券業在政府監管的引導下,依靠行業自律,回到「競爭原則」上來。這一原則,集中體現在70 年代後的一系列證券制度改革,其中將在下文中提到的1975 年傭金自由化改革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徹底的改革。
因此,市場競爭原則和行業自律與政府管制相結合的監管特徵貫穿半個多世紀來美國證券立法的整個歷史。
3 、券商管理
眾所周知,美國的券商不僅在本國有著強大的競爭力,而且在國際上也具有強烈的創新沖動,從而保持了全面的攻勢,他們的這種活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有著內在的制度上的原因。
60 年代後期,由於各種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眾多的風險投資基金的出現,機構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日益活躍,逐漸成為市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於他們資金雄厚,交易量大,逐漸成為眾多券商爭奪的對象。伴隨著業務量的飛速增長,投資者對券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大券商在這一競爭中備受青睞,而中小券商也逐步走向聯合,一隻只航空母艦紛紛駛向大洋。另一方面,由於固定傭金制使得機構投資者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隨著大筆交易比率的上升,固定傭金日益成為阻礙市場的絆腳石。為此,1975 年傭金自由化改革最終出台。這一改革最終形成了現在美國券商格局。
(1) 券商紛紛推出金融創新。由於傭金自由化,使券商傳統的利潤之源迅速萎縮,加之行業內競爭的激化,券商只有通過開拓新業務,開發新的金融產品,從而開辟新的財富來源。由於傭金自由化的沖擊,券商紛紛收縮各自的業務,由綜合型轉向專業化。力圖在某一領域保有自己領先的地位,力圖通過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於自己擅長的某一方面業務。從而達到突出經營特點,體現差別的目的。
㈦ 關於中國與美國證券交易員的區別
現在的計算機網路不是很發達了嗎,為啥美國證交所里的交易員還看上去那麼忙,而中國證交所交易員看上去很清閑?
現在都是客戶通過自己的電腦下單,證交所的電腦自動撮合買賣價格了吧?為啥我在電視上看到有些國家,例如美國還保持著以前沒有互聯網時代的那種熱鬧的報價詢價場面?中國的交易員都很平靜地坐在電腦前面。
有沒有達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個問題糾結了很久了。美國佬那麼發達為啥還用人工。。。
㈧ 中國證券經紀人制度產生的原因
證券經紀人制度產生的原因是證券經紀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確;
根據我國證券經紀人制度發展的歷史看,在牛市行情下,客戶數量增加,客戶賺錢、營業部賺錢、證券經紀人發展較快,證券市場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正是這時積累了大量風險,特別是證券經紀人制度發展中的風險,這些風險在行情好時不會暴露,一旦股市進入調整以至於進入熊市,這些風險就會慢慢暴露出來。給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巨大的障礙。
證券經紀人制度是指在規范合法的前提下證券經紀商通過經紀人直接向客戶提供證券交易、證券信息、證券分析、證券投資理財等服務的一種高層次、多功能、專業化的新型服務制度。
㈨ 中國的證券交易所採用什麼樣的制度,和美國的有什麼不同,一定要詳細
無人、無紙、電子化交易,T+0,10%幅度
美國紐約證交所1板市場,有人、無紙、電子化交易,無漲跌限制,T+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