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龍在東西方文化中所表示的不同含義( 用英文表示)
4.龍
龍是現實中不存的動物,但在東西方都有這個虛擬動物的文化表述。
中國文化傳說中的龍具有翅膀及巨大腳爪,能從口中噴出火的怪獸,系寶物及女性貞節等的守護神,在中國古代則常用來做為君王的代表。《周易》上說:「潛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龍是中國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動物神,也是近代社會中華民族自視的象徵。如,龍的傳人、龍子龍孫等。古代皇帝穿龍袍,被喻為真龍天子。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就叫「望子成龍」。在漢語中,「龍」總是用於褒義,例如,「魚躍龍門,神龍見首不見尾」;「龍鳳成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驤虎視」,「龍盤虎踞」,「藏龍卧虎」,「生龍活虎」,「攀龍附鳳」等。
西方人則認為dragon(龍)是邪惡的象徵,龍是兇殘的古怪野獸,是惡的象徵,如果說某個人是個dragon,那是說這個人兇狠。在《聖經》中把與上帝作對的撒旦稱作the great dragon。在西方文學中有許多描寫英雄與龍作斗爭,並最終戰勝龍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Beowulf(貝奧伍夫)。公元7-8世紀之交開始流傳於民間的盎格魯-撒克遜同名史詩中的主人公。在詩中貝奧伍夫與水怪、火龍搏鬥,最終兩者同歸於盡。英語中dragon一詞多與兇猛、專制力量有關,如:Her mother is a real dragon(她母親把她看管得真夠嚴的)。She is a bit of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在這里是一個專橫跋扈的人)。chase the dragon(服用鴉片),dragon's blood龍血(樹脂),dragon's teeth龍牙(一種楔形防坦克混凝土障礙物),sow dragon's teeth(播下對己對人都不利的不和的種子),bank dragon(毒龍)等。
Ⅱ 野獸主義代表人物及其藝術特點
野獸派最主要的代表畫家包括:馬蒂斯、弗拉曼克、德蘭等,他們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間的創作,均具有野獸派的特質,個性的表現極為勇猛。
其中尤以馬蒂斯最足以稱為野獸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畫多以女人作為主題,影響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復畫女人的形體,注意韻律的和諧與優美。《奢侈·靜寂·逸樂》和《裸婦》即為其代表名作。
此外,馬爾凱、盧奧、芒更、卡莫昂、杜菲以及荷蘭的唐元等也都是野獸派畫家。
野獸主義繼續著後印象主義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畫風不再特別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透視與明暗關系,採用更加平面化的構圖、暗面與亮面的強烈對比,純粹的寫實,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在繪畫中注意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
有人把野獸主義看作是廣義的表現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也有人認為,野獸派不是一個藝術運動,只是馬蒂斯等人藝術生涯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特別注意線和色彩表現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縛的階段。
馬蒂斯後來回憶說:「對我來說,野獸時期是繪畫工具的試驗,我必須出一種富於表現力而意味深長的方式,將藍﹑紅﹑綠並列融匯」。
(2)證券之星東方象徵野獸擴展閱讀:
野獸主義是西方20世紀前衛藝術運動中最早的一個派別。他們繼續著後印象主義V.梵谷﹑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他們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在繪畫中注意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
有人把野獸派看作是廣義的表現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也有人認為,野獸派不是一個藝術運動,只是馬蒂斯等人藝術生涯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特別注意線和色彩表現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縛的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野獸主義
Ⅲ 野獸主義的代表畫家是誰
馬蒂斯和安德烈·德蘭
馬蒂斯:野獸派的熱情軀體(組圖)
「直覺就像樹枝,必須經過修剪才能長得更茂盛。」 ——亨利·馬蒂斯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於法國南部勒卡多小鎮。父親是個商人,
母親曾做過陶瓷廠的畫工。少年時代的他在維爾曼杜瓦度過,中學畢業後他遵照父親旨意赴巴黎攻讀法律,完成學業後,他回到家鄉附近的聖-康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當上了辦事員。21歲那年,他患盲腸炎住進醫院,為打發無聊時間,母親送給他一盒顏料、一套畫筆和一本繪畫自學手冊作為禮物。在畫畫當中,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覺到「自由、安寧和閑靜」。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後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是奧古斯塔夫·莫羅(Gustave Moreau,1826-1898),可以說是莫羅塑造了馬蒂斯。莫羅曾對馬蒂斯說過「在藝術上,你的方法越簡單,你的感覺越明顯。」正是這句話引導了馬蒂斯繪畫風格,使他能夠用簡捷的線條和鮮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構想的一切,對他終生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著的窗戶
在1905年的秋季沙龍里馬蒂斯率領野獸派①走上聲名大噪之途,在那次沙龍中他展出了「開著的窗戶」 和一幅馬蒂斯夫人的肖像,題為「戴帽子的婦人」。「開著的窗戶」也許是第一個主題達到充分發展的例子,馬蒂斯的餘生,一直偏愛著這種主題。它只不過是牆面的一小部分,窗戶佔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對著外部世界大大敞開——陽台上擺著花盆,還長著藤蔓,然後就是大海、天空和船隻。這里的內牆和窗扉,是由一條條寬寬的豎條構成,用了鮮艷的綠色、藍色、紫色和橙色;戶外世界,則是一片鮮艷的小筆觸構成的裝飾華麗的圖案。筆觸從綠色的小點,擴展到筆觸更寬一點的淡紅色、白色,還有海和天空的藍色。在這幅畫中,馬蒂斯已經遠遠超過了新印象主義者中的任何人,出現了色彩抽象的細微跡象。
戴帽子的婦人
由於「戴帽子的婦人」在形式上進行了大刀闊斧地舍棄,所以比「開著的窗戶」引起了更強烈的轟動。顏料不分青紅皂白地鋪在畫面上,不僅僅是背景和帽子,還有這位婦人的臉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膽的綠色和朱紅色的筆觸,把輪廓勾勒出來的。
餐桌
馬蒂斯是一個善於吸取各種藝術門類的優點的人,他研究東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發展成一種對現代設計有巨大影響的風格。「餐桌」是他1908年的畫作之一,從這幅作品我們能夠看見馬蒂斯把眼前的景象改變為裝飾性的圖案。糊牆紙的設計花樣和擺著食物的檯布紋理之間相互作用,形成這幅畫的主要主題。連人物和穿過窗戶看到的風景也變成這個圖案的一部分。那位婦女和樹木的輪廓大為簡化、甚至歪曲其形狀去配合糊牆紙的花朵,也顯得完全協調一致。在這幅鮮艷色彩和簡單輪廓的畫中,我們還能夠看出兒童畫的某些裝飾性效果。
舞蹈 音樂
馬蒂斯不僅把東方的技法(毛筆畫)發展到他的創作中來,還利用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元素來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舞蹈」(圖4)創作於1909-1910年,馬蒂斯在創作時,把模特兒帶到地中海岸邊,他認為這件作品跟地中海給他的喜悅情緒緊密相連,畫中背景的藍色,寓意著仲夏八月南方蔚藍的天空,一大片綠色讓人想起翠的綠地,人物的硃砂色則象徵著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體。在這幅狂野奔放的畫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種粗獷而原始的強大節奏所控制,他們手拉著手圍成一個圓圈,扭動著身軀,四肢瘋狂的舞動著。
1910年創作的「音樂」, 近似於「舞蹈」這幅圖的概念,在這幅作品中,馬蒂斯用強烈鮮明的顏色對比,凸顯紅色,每個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間的對應,具有視覺上的連續感與跳動感,因而產生音符流動的效果。「舞蹈」和「音樂」都是用典型的簡單構圖、強烈色彩對比與流動感,達到色彩與音樂之間的關聯性的。
鋼琴課
「鋼琴課」創造於1916年,這段時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殘酷的日子,它是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時期,也是最渴望嚴謹性,最接近立體主義的時期。這個時期之後,他還是遠離了立體主義,回到他快樂明朗的色彩中。 我們會發現這幅畫很富結構性:窗外的花園以簡單的綠色幾何圖形作代表, 除了鋼琴前景的紅色,其它顏色都偏冷暗,彈鋼琴的孩子右臉投下幾何圖形的光線陰影,跟在他前方的節拍器幾何圖形相對應。整幅圖只有窗戶欄桿和鋼琴架上的花飾,是輕松的線條。因此圖中充滿惆悵不安,反應憂郁心情與戰爭陰影。
有小提琴的室內景
「有小提琴的室內景」創作於1917-1918 ,這是馬蒂斯從戰爭的冷峻時期、過渡到珣麗多彩時期的作品,畫中還是有音樂:琴盒打開的小提琴,是畫中主題。這幅畫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了一大片的黑色,馬蒂斯說,黑色是一種本身就 具有最強表現力的顏色,在黑色的對比之下,襯出窗外蔚藍的海的顏色、與白晝亮麗之感,也襯出琴盒蓋的藍色,琴盒中的棕紅色提琴則與桌子互映,於是視覺焦點在這種跳動下,最後集中到小提琴身上。
Beasts of the Sea
馬蒂斯到去世前依然都很活躍,馬蒂斯進入了一個無私慾的時代,在這個時候,馬蒂斯已經太虛弱而沒有辦法站在畫架前,因此他雕刻著色紙,剪出不同的形狀,再把它們拼貼成巨大的圖片,這樣大膽出色的成果是馬蒂斯最接近抽象派的作品。「Beasts of the Sea」完美的呈現了水底魚、海草、海馬、淺水艇在水底自由的感覺,馬蒂斯畫出了一個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去的海底世界。它幾何學與彩色光輝的表現,集合成為畫家的兩項優秀的天賦,由此幅畫可以輕易的看出為什麼馬蒂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色彩學大師,馬蒂斯深深的了解如何使用這些要素,如何把顏色與形狀結合一起而使整幅畫面如此生動,馬蒂斯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完美的契合。
「從沒有能像馬蒂斯那樣嫻熟地運用線條的構想和塑造形體及他所想要的一切,他的線條和色彩技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盡善盡美的境界。如此光彩照人的筆墨告訴我們:亨利·馬蒂斯不愧是畫家之王。」( 《亨利·馬蒂斯傳》 )
注釋:
①野獸派FAUVISM(1905-1910):「Fauvism」是來自法文的「Fauve」(野獸)這個字,怎麼會如此稱呼呢?原來是在 l9O5 年法國秋季沙龍展覽里,育一位藝術批評家發現有一件雕刻作品「小孩的軀干像」擺在一個掛滿了馬蒂斯、盧奧、烏拉曼克等年輕畫家作品的陳列室的中央,這件雕刻作品是以十五世紀的手法製成的,而掛在陳列室四周的這些繪畫作品卻是用色強烈、筆法狂野,兩者之間有很大差異:於是這位藝評家就在一本刊物上寫下參觀感想:「小孩被野獸包圍了!」此後人家便以「野獸派」這個名詞來稱呼這群年輕的畫家。野獸派是二十世紀以後,最早形成的藝術運動之一。野獸派的畫家受後印象主義影響,認為繪畫要表達主觀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現,常大膽地應用平塗式的強烈原色和彎曲起伏的輪廓線,並將描繪的景物予以簡化,畫面頗富於裝飾性。
Ⅳ 東方玄幻小說中最常出現的人物名字和神獸名稱。
盤古 鴻鈞 伏羲 女媧 蚩尤 黃帝軒轅 炎帝神農
中華神獸
白虎【白虎】(báihǔ) 在中國,白虎是戰神、殺伐之神。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 白虎
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中,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從五行中說的了。
編輯本段玄武
【玄武】(xuánwǔ)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 玄武
是相通的。玄,是黑色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 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編輯本段朱雀
【朱雀】(zhūquè) 朱雀
朱雀又可說是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為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為鳥形,亦稱玄鳥。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朱雀。 近代由於受到西方不死鳥(Phoenix)浴火重生的神話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華人在翻譯與認知上也有把不死鳥當成朱雀的情況。事實上,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並無朱雀會浴火重生的說法,鳳凰涅盤也只是郭沫若先生借鑒西方不死鳥的傳說所創作的詩詞而已,同樣,朱雀也不是鳳凰。 玄鳥的說法就是從《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中,就是殷商說的後代說自己的先袓-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建立強大的商朝。因此玄鳥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史記.殷本記》也記了這段歷史:『殷契、母曰簡狄,有絨氐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隨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除了殷商之外,戰國時的秦,滿清的始袓和朝鮮新羅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鳥卵有關的。不論玄鳥或是鳳凰,都是隨道教的發展,而把它由一隻雀鳥,或孔雀或山雞等等...先變成一個半人半禽的、傳人兵法的仙女到完全是人的仙女,都是隨道教的發展的。 而在北京過去就有三座專祀玄女的廟宇,叫九天娘娘廟、玄女廟。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廟。
編輯本段青龍
【青龍】(qīnglóng) 在中國,龍的地位就遠高於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 青龍
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為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又有龍性淫的說法,和牛交時生麒麟、和豬交時生象。又有龍生九子,都不像龍的說法,是這樣的:大兒是叫囚牛:它平身喜愛音樂,故常立在琴頭上。如漢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馬頭琴也可能是囚牛的變種。二兒子是睚毗:它平身愛殺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攝敵軍。同時又用在儀仗上,以顯得更加威嚴。三兒是嘲風:是只獸形龍,樣子有點像狗,它善於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據說可以威攝妖魔、消滅災禍。第四兒是蒲牢:喜歡吼叫,人們就把它安在鍾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據說它是住在海濱的,但卻十分怕鯨魚,一但鯨魚發起攻擊,它就會嚇得亂叫。故人們把木杵造成鯨的形狀,以令銅鍾格外響亮。第五兒是狻猊:形似獅子。是外來品,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所以性格有點像佛。它好安靜、又愛煙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爐上,讓它為佛門護法。第六兒是霸下:又名贔屓,樣子似龜。相傳上古時它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第七兒是狴犴:又名憲章,樣子像虎。相傳它主持正義,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獄門上下、衙門大堂兩則、以及官員出巡時肅靜迴避的牌上端,以維護公堂的肅然之氣。第八兒是負屓:因它喜愛文學,故多安在石碑的兩則。九子是螭吻:又名鴟尾,魚形的龍。相傳是大約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摩竭魚」隨佛教傳入的。它是佛經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故此,螭吻由此變化出來,所以它多安在屋脊兩頭,作消災滅火的功效。
編輯本段勾陳
【勾陳】(gōuchén) 史書上所記「句陳,勾陳,鉤陳」,均為現在所作的「勾陳」。《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均作:句四星。正史中《晉書·天文志》開始作「鉤陳六星」,但是一些保留下來的緯書中已經有作「鉤陳六星」之說,了就是說在後漢時出現六星之說了。 勾陳為田土類:田、土、田園、田產、田地、家、家裡、室內、宅地、住宅、房屋、辦公室、山地等。 勾陳為興土木工程、起造、建造、動土、拆遷、修建墳墓等。 勾陳為農稼物、農作物、五穀、糧、食業等。 勾陳為敦厚穩重:保守、不顯示自已、性頑、規矩、死板、生硬、不動則無轉變、為人多節制、約束力強、但不夠圓滑。性格喜歡安定、安寧、不喜歡變動、或是「拖拉機」,為人多有固定的職業或專業。 勾陳為黑丑而誠實:其貌為揚,黑丑而誠實。老實。 勾陳為隱伏、隱伏不動、或不敢動。不輕易表態。 勾陳為遲緩、行事遲緩、行事拖拉、行事遲滯、行事遲純、行事遲久、時間拖的很久。 勾陳為勾、勾子、勾連、牽連、牽扯、牽掛、人事多纏身、象勾子勾著勾住、主難脫、或因難脫身、牽連、連累而陷入困境。 勾陳為中、中間、中央等。 勾陳為跌倒。 勾陳為腫脹。突出。占病凶則為癌症等。 勾陳為官方牽扯拘留、訟獄之事,如對執、爭訟、詞訟、興訟、捕盜、捕盜為吉不用忙、喻指為警察、公安、官方、衙門、拘捕令、關壓、牢獄、勞改場等等。 勾陳為戰斗、打鬥等。 勾陳為陳、姓名為陳、秀等。
編輯本段螣蛇
螣蛇
【螣蛇】(téngshé)古書上說的能飛的蛇 騰蛇為虛空少實信不真實、狡詐奸詐多憂疑多:多虛假、虛言虛信、虛無難憑、虛情假意、虛詐、主虛空少實信、主不真實、其人虛偽、狡猾、說話不算數。 螣蛇為多用心機, 螣蛇為內心猜忌、擔心、多疑、或非常多疑 螣蛇為憂、憂疑、憂思纏繞、心中煩悶、心中煩躁很不爽快,或心亂如麻。 螣蛇為不爽快、性情善於隱藏而不露真象、善於隱藏而不為人知、不喜歡吐露真象。 螣蛇為蛇、繩子、繩索、帶子之類。其性柔、纏綿難解。 螣蛇為長、長形物體、長而曲。捲曲著、轉來轉去。 螣蛇為難解難分主纏綿、纏住、牽扯住、為人纏勁足、是個難纏的人、很麻煩、抓住不放或八面玲瓏、手腕高明。 螣蛇為丑、醜陋、不好看。外貌不美觀。 螣蛇為光滑、潤澤。 螣蛇為毒、毒素、毒氣、毒液、毒葯等,多發生中毒事件。 螣蛇為毒、狠毒、惡毒。 螣蛇為毒蛇、象徵惡毒之口。 螣蛇為變、多變、多變幻;詭異多端、性情難測難解;怪、怪異、如怪異、奇奇怪怪、妖邪、魔鬼之類。性情善於作怪、作風行事怪異。少見多怪。 螣蛇為驚、吃驚、意外、驚異、驚心、驚嚇、驚駭、驚恐、驚魂;令人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精神不安;心亂如麻。 螣蛇為陰、陰暗、夜裡、陰私、陰邪、防小人暗算。 螣蛇主夢、多夢、怪夢、常在夢中驚醒;主床不安寧、在床不安寧、難睡、難眠、常失眠。 螣蛇為黃色、黑白色。 螣蛇為路
編輯本段鳳凰
【鳳凰】(fènghuáng)
鳳凰(Chinesephoenix/phoenix),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和百鳥之王;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在西方神話里又叫火鳥、不死鳥,形象一般為尾巴比較長的火烈鳥,並周身是火,估計是人們對火烈鳥加以神話加工、演化而來的。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槃」。如此周而復始,鳳凰獲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鳥」的名稱。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因此鳳凰一詞為合成詞結構。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倫,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編輯本段麒麟
【麒麟】 (qílín)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 麒麟,在傳說中被賦予了十分優秀的品質,比如,說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武備而不用,因而被稱為"仁獸"。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 原型是長頸鹿
編輯本段檮杌(tāowù)
【檮杌】 檮杌
原本只是令人害怕厭惡的惡人,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已然是一派怪異扭曲的形象,與其說是魔獸不如說是生化實驗失敗核泄漏的產物。
編輯本段獬豸
【獬豸】 (xièzhì) 獬豸
古代神裁製度下產生的著名神獸,又被稱為「法獸」。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它身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樣貌大致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發,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據傳角斷者即死,有被見到長有雙翼,但多數沒有翅膀。擁有很高的智慧,能聽懂人言,對不誠實不忠厚的人就會用角抵觸。後世常將普通羊飼養在神廟,用來代替獬豸
編輯本段白澤
【白澤】 (báizé) 白澤
黃帝巡遊至東海,遇之,此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軒轅本紀》 、 《抱朴子(極言)》 、 《瑞應圖》有載。
編輯本段鬼車
鬼車
【鬼車】 (guǐchē) 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凶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 、 《嶺表錄異》 、 《正字通》 、 《古風》有載。
編輯本段鑿齒
鑿齒
【鑿齒】 (záochǐ) 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盾(應有一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 、 《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編輯本段橫公魚
【橫公魚】 (hénggōngyú) 生於石湖,此湖恆冰。長七八尺,形如鯉而赤,晝在水中,夜化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食之可卻邪病。 《神異經(北方荒經)》有 橫公魚
載。
編輯本段吼
【吼】 (hǒu) 神獸——吼
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余。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斗,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 形類馬,長一二丈,有鱗片,渾身有火光纏繞;會飛,極其兇猛。與龍相鬥時,口中噴火,龍即不敵。 《述異記》中描寫的是,犼乃是以龍為食,相傳是麒麟的祖宗。
編輯本段嬴魚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嬴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編輯本段重明鳥
【重明鳥】 (chóngmíngniǎo) 重明鳥
在《拾遺記》中說,堯在位七十年,有積支之國,獻明鳥,一名雙晴言在目。狀如雞,鳴似鳳。解落毛羽,用肉翅而飛。能摶逐獸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或一年來數次,或數年都不來。國人都全灑掃門戶,以留重明。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國人或刻木,或造銅像, 為此鳥的形象,放在明戶之間,則魑魅之類,自然退伏。所以到了現在,都刻木像、造銅像或畫圖像,故現在畫雞於門上。
編輯本段畢方
【畢方】 (bìfāng)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海外南經》:「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淮南子.汜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是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文選.張衡〔東京賦〕》中說:「華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袁珂說華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徵。《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
編輯本段饕餮
【饕餮】(tāotiè)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 《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 《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雲:「周期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 《路史·蚩尤傳》 ),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附:狍鴞: 《山海經·北次三經》 :「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郭璞註:「為物貪惏,食人未盡,還害其身,像在夏鼎,《左傳所謂》饕餮是也。」
編輯本段遠飛雞
【遠飛雞】 (yuǎnfēijī) 又名翻明雞、目羽雞。紫色,翅膀下亦有眼睛。日出夕還。 《洞冥記》有載。
編輯本段腓腓
【腓腓】 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養之可以解憂愁。 《山海經(中山經)》有載。
編輯本段諸犍(zhūjiàn)
人面豹身,牛耳一目,有長尾,能發巨聲。行走時銜著尾巴,休息時盤著尾巴。《山海經(北山經)》有載。
編輯本段混沌(húndùn)
【混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 (另有混沌神之說,另行說明,不歸此處) 《神異經(西荒經)》 里的混沌,就是被人類醜化了的混沌。 它把混沌說成是一隻象狗又象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有腿卻不能走,空有一個肚皮卻沒有五脹六肺,且德行極壞,遇著有德行的人,就一股蠻勁去抵。
編輯本段應聲蟲
【應聲蟲】 居於人腹。宿主每發聲,腹中便有小聲效之,且會越來越大。以雷丸可治。 《續墨客揮犀》 、 《隋唐嘉話》有載。
編輯本段慶忌
【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駕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也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編輯本段贔屓(bìxì)
【贔屓】 也稱龜趺。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編輯本段狴犴(bì àn)
【狴犴】 狴犴,又名憲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遺像。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囚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編輯本段貔貅(píxiū)
【貔貅】 貔貅又名天祿、辟邪。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龍頭、馬身、麟腳,形狀似獅子,毛色灰白,會飛。貔貅兇猛威武,它在天上負責巡視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 天庭。 古時候人們也常用貔貅來作為軍隊的稱呼。它有嘴無肛門,能吞萬物而從不瀉,可招財聚寶,只進不出,神通特異。現在很多中國人配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如此。 漢書「西域傳」上有一段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尿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長,獨角者稱為天鹿,兩角者稱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了。 但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到現在常見到的貔貅多是獨角、長尾巴。這種猛獸分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和兩角的,一角的稱為「天祿」,兩角的稱為「辟邪」。後來再沒有分一角或兩角,多以一角造型為主。
編輯本段螭吻(chīwěn)
【螭吻】 也叫鴟吻、鴟尾、好望,等。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相傳漢武帝建柏梁殿時,有人上疏說大海中有一種魚,虯尾似鴟鳥,也就是鷂鷹,能噴浪降雨,可以用來厭辟火災,於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頂之上.
編輯本段椒圖
【椒圖】 形似螺蚌,好閉口,因而人們常將其形象雕在大門的鋪首上,或刻畫在門板上。螺蚌遇到外物侵犯,總是將殼口緊合。人們將其用於門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緊閉之意,以求安全吧。
編輯本段囚牛
【囚牛】(qiuniu) 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
編輯本段蒲牢(púláo)
【蒲牢】 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鍾上,並將撞鍾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鍾,求其聲大而亮。
編輯本段睚眥(yázì)
【睚眥】(yazi) 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這樣,這位模樣像豺一樣的龍子出現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編輯本段狻猊
【狻猊】(suānní) 傳說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編輯本段禺疆
【禺疆】(yújiāng) 「禺疆」為傳說中的海神、風神和瘟神,也作「禺強」、「禺京」,是黃帝之孫。海神禺疆統治北海,身體象魚,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雙頭龍;風神禺疆據說字「玄冥」,是顓頊的大臣,形象為人面鳥身、兩耳各懸一條青蛇,腳踏兩條青蛇,支配北方。據說禺疆的風能夠傳播瘟疫,如果遇上它颳起的西北風,將會受傷,所以西北風也被古人稱為「厲風」。
編輯本段猰貐
【猰貐】(yàyǔ) 又稱為「窫窳」。傳說猰貐曾是天神,被名為「危」的神殺死,後來被復活,但是變成了食人的怪獸。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面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面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如圖)。據說由於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後羿將它殺死。
編輯本段禍斗
【禍斗】 「禍斗」原本是指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的少數民族,但是它被形容為外形象犬的妖獸,吞吃犬糞、並且噴出火焰。禍斗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古人將它看作火災之兆和極端不祥的象徵。也有說法稱禍斗吞食火,並且排出帶火的糞便。禍斗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徵。
編輯本段虛耗
【虛耗】 虛耗是給人招來禍害的惡鬼。傳說虛耗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裡還插有一把鐵扇子。據說唐玄宗曾經在夢中見到一個小鬼偷盜了自己地玉笛和楊貴妃的香袋,玄宗叫住小鬼,鬼自稱叫「虛耗」、喜歡偷盜他人的財物,也能偷去他人的歡樂、使他變得憂郁。玄宗大怒,立即喚人,於是有一個大鬼出現將虛耗撕成兩半吃掉了。大鬼指的是鍾馗。
編輯本段五通神
【五通神】 中國傳說中的五個淫魔,據說在南方作祟,曾經有「北狐南五通」的說法,五通神經常到人家中找尋美貌女子。其實,五通神也被稱為五顯神,是泰山之神的五個兒子。《聊齋志異》中有一些關於五通神的記述,稱一名姓萬的書生斬殺了其中三通,並且重傷了另一通,最後一通被金龍大王之女的丫鬟XX,最後X盡人亡。
編輯本段三足烏
【三足烏】 中國古代的太陽精靈、也被看作太陽運行的使者。中國古代傳說太陽中居住著三足烏,人們敬仰太陽,三足烏也被作為祥瑞的象徵來崇拜。據說由於三足烏一共有十隻,不停地在天空中運轉,導致地上遭受旱災和灼熱的煎熬。堯帝命令後羿將所有三足烏射殺,結果後羿射落九隻、留下一隻,從此太陽只有一個並且在傍晚落下。也有說法稱三足烏是服侍西王母的精靈。
編輯本段化蛇
【化蛇】 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載。
編輯本段英招
【英招】 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人面馬身,有虎紋,生鳥翼,聲音如榴。號稱是替天帝看花園的神,但看起來充其量不過是只神獸而已. 英招參加過幾百次征伐邪神惡神的許多戰爭,是保護世代和平的保護神之一,也是百花之神的朋友。
編輯本段玄蜂
【玄蜂】 其實就是巨蜂,腹大如壺,蜇人,有毒,能殺人。《楚辭(招魂)》有載。
編輯本段青牛
【青牛】 出名主要是作為老子的坐騎。但真正的原形是千年木精(土精成形是玉羊)。《嵩高記》、《錄異傳》有載。
編輯本段呲鐵
【呲鐵】 形狀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鐵為食。排泄物利如剛,可作兵器。《神異經(中荒經)》有載。
編輯本段山臊
【山臊】 山神,人臉猴身,一足,能說人話,而且會變化,特別喜歡吃蝦蟹。 《神異經(西荒經)》 、 《國語(魯語下)》 、 《訴異記》有載。
編輯本段火鼠
【火鼠】 又名火光獸。生活在火山中(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烷布」(如果臟了用火一燒就可變干凈)。《神異經(南荒經)》、《十洲記》有載。
編輯本段商羊
【商羊】 一足鳥,招大雨。 《說苑(辨物)》有載。
編輯本段訛獸
【訛獸】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編輯本段鴖(mín)
【鴖】(此為一字) 嘴為赤色,身為翠色。可御火。《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編輯本段欽原
【欽原】 鳥,形狀象蜂,和鴛鴦差不多大(可能就是一種巨蜂)。蜇獸獸死,蜇樹樹枯。《山海經(西次三經)》有載。 《山海經》:「有鳥焉,其狀如蜂,大如鴛鴦,名曰欽原,蟄鳥獸則死,蟄木則枯。」
編輯本段鉤蛇
【鉤蛇】 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Ⅳ 野獸派畫家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誰
亨利·馬蒂斯,(1869-1954)
法國畫家,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青年時代曾在巴黎裝飾美術學校學習,1895年進巴黎美術學院,從象徵派畫家莫羅學習,後受後期印象派的影響,並吸取東方藝術及非洲藝術的表現方法,形式「綜合的單純化」畫風,提出「純粹繪畫」的主張,1906年後的作品,造型誇張,多用單純的線描和色塊的組合,形成裝飾感的畫風,追求裝飾和形式感,是馬蒂斯藝術的本質。
Ⅵ 野獸派畫家有哪些代表人物
馬蒂斯、弗拉曼克、德蘭等,他們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間的創作,均具有野獸派的特質,個性的表現極為勇猛。
野獸主義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一個現代繪畫潮流。它雖然沒有明確的理論和綱領,但卻是一定數量的畫家在一段時期里聚合起來積極活動的結果,因而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畫派。
野獸派畫家熱衷於運用鮮艷、濃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6)證券之星東方象徵野獸擴展閱讀:
野獸主義繼續著後印象主義梵高﹑高更﹑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畫風不再特別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透視與明暗關系,採用更加平面化的構圖、暗面與亮面的強烈對比,純粹的寫實,加入了自己的情感。
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在繪畫中注意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
有人把野獸主義看作是廣義的表現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也有人認為,野獸派不是一個藝術運動,只是馬蒂斯等人藝術生涯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特別注意線和色彩表現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縛的階段。
Ⅶ 野獸派畫家的野獸派代表人物
亨利·馬蒂斯(1869-1954)
法國畫家,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青年時代曾在巴黎裝飾美術學校學習,1895年進巴黎美術學院,從象徵派畫家莫羅學習,後受後期印象派的影響,並吸取東方藝術及非洲藝術的表現方法,形式「綜合的單純化」畫風,提出「純粹繪畫」的主張,1906年後的作品,造型誇張,多用單純的線描和色塊的組合,形成裝飾感的畫風,追求裝飾和形式感,是馬蒂斯藝術的本質。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現代派雕塑的先驅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簡潔、結實的風格。
Ⅷ 什麼是美術的野獸派代表作品
指的是大膽的運用色彩的繪畫風格。野獸派畫家擅長使用鮮艷的色彩,結合粗放的繪畫技巧,創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
美術中的野獸派又叫野獸主義,這類畫家往往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來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野獸派最主要的代表畫家包括:馬蒂斯、弗拉曼克、德蘭。代表作有《舞蹈》、《Notre-Dame,une fin d'après-midi》、《Green Stripe》、《奢侈·靜寂·逸樂》和《裸婦》等。
(8)證券之星東方象徵野獸擴展閱讀:
野獸派的主要畫作
1、《豪華、寧靜、歡樂》
離開美術學院後,受西尼亞克新印象主義的點彩畫法影響,作《豪華、寧靜、歡樂》(1904),該畫取材於波德萊爾的詩篇《西苔島之游》:"在那裡,一切如此美麗而秩序井然,豪華、寧靜,充滿歡樂。"
此畫表現出作為色彩畫家的馬蒂斯那巨大的構思能力。粉紅色、黃色和藍色的色點的組合,充滿幸福和歡樂的情調。這幅畫使他贏得了許多青年畫家的崇敬。
2、《生活的歡樂》
這幅畫充滿著抒情性,反映了馬蒂斯繪畫的表現主義傾向。馬蒂斯曾說:"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現"。而對所謂的表現,他解釋道:"表現,在我看來,並不是由人的面部表情,也不是通過一個強烈的動態所反映的激情所組成。
我的畫面的整個安排是富有表現力的。人物或物象所佔有的地位。他們四周的空白,比例,都起著作用。所謂構圖就是把畫家要用來表現其情感的各種因素,以富有裝飾意義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藝術。"
3、《開著的窗戶》
「開著的窗戶」也許是第一個主題達到充分發展的例子,馬蒂斯的餘生,一直偏愛著這種主題。它只不過是牆面的一小部分,窗戶佔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對著外部世界大大敞開——陽台上擺著花盆,還長著藤蔓,然後就是大海、天空和船隻。
這里的內牆和窗扉,是由一條條寬寬的豎條構成,用了鮮艷的綠色、藍色、紫色和橙色;戶外世界,則是一片鮮艷的小筆觸構成的裝飾華麗的圖案。筆觸從綠色的小點,擴展到筆觸更寬一點的淡紅色、白色,還有海和天空的藍色。
Ⅸ 誰能給我講一下「野獸主義」的發展
野獸派畫家注重個人的主觀意識和主觀印象的傳達,用大色塊和粗獷豪放的線
條與筆觸表現形象,追求繪畫的稚拙感和原始感,強調色彩的對比關系,常用純色、
原色,限制灰色的使用,使畫面充滿了濃厚的構成與裝飾意味,顯現出較強的形式
美感。
作為野獸派領袖人物的馬蒂斯稱得上是一位「色彩大師」。他在藝術創作中得益
於塞尚「藝術不是直接的描繪,而是自我心靈的創作」這一獨到見解,同時,吸收
東方藝術的色彩觀念,把情感和自我意趣放到第一位,強調強烈的主觀性和表現性。
野獸派經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引起了20世紀初的一場革命性的藝術運動,
他把色彩的新概念帶入20世紀的繪畫,完成了色彩的解放,並使之成為傳達情感的
有力的表現形式。
對於繪畫作品的形式美的分析,可以從構圖、線條、筆觸等角度切入,但是,
由於每一個流派的誕生、發展,都有其特有的理論支持,並且會在繪畫的不同方面
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嘗試,而野獸派對繪畫語言最大的貢獻就是解放了色彩,因此,
本文將從野獸派最鮮明的色彩特點出發,探究作品中色彩的形式美感。
在以往對於野獸派繪畫作品的研究中,多是選取一幅代表作進行分析,這樣就
不能更好的把握野獸派的發展演變脈絡。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選取野獸派不同時期、
不同代表人物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分析,力求能在色彩語言及形式美感方面,
理清野獸派從誕生到成熟再到分離的系列演化。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結合了形式美與繪畫語言的理論,對野獸派繪畫作品進
行了分析、理解,以便能在上下的傳承和同代的對比中更好的把握野獸派的色彩運
用特徵,進而幫助理解、分析野獸派色彩語言的形式美感。
第一章色彩與形式美
第一節形式美的概念的界定
形式美,就是形式本身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並與人的審美心理相互作用,從
而產生的美感,即形式美感。它是由色彩、線條、形狀、筆觸以及這些感性元素之
間的組合規律——形式美法則共同組成的,它具有獨立的審美對象與獨立的審美特
性,是形式本身所蘊含的美感。2
在西方美學史上,古希臘時代就已經產生了形式的概念,如畢達哥拉斯學派發
現了黃金分割率,從數理關繫上證明了和諧是最高的審美理想;之後柏拉圖又提出
了「形式美」的概念,即形與色的美在本質上是絕對美的;亞里斯多德也認為「形
式」是事物的本質定義和存在方式;古羅馬時期,普羅提諾認為美並不在物質之中,
而在於形式之中;托馬斯·阿奎得出了美實際上屬於形式因,形式是構成美的第一
個特徵的結論。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荷加斯開始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去看形式問題,並寫了《美
的分析》進行具體的研究;發展到十八世紀晚期,康德提出形式主義美學,認為由
形式引發的美是自由的,在欣賞藝術作品時,不能受作品本身的主題內容影響,應
只關注作品的形式因素。他的這種觀點,被認為是現代形式主義美學觀念之源。
克萊夫·貝爾進一步明確表示:「把對象視作純粹的形式,就是把它們本身視作
目的,因為盡管各種形式當然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不同部分彼此聯系著的,但是它們
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除了情感之外,它們不是實現任何目的的手段。」
[1]
第二節色彩的形式美感
阿恩海姆曾說:「嚴格說來,一切視覺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產生的。那
界定形狀的輪廓線,是眼睛區分幾個在亮度和色彩方面都絕然不同的區域時推
導出來的。」
[2]
所以說,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繪畫語言。在一幅作品中,色
彩的自身屬性、面積、位置的處理與安排都有著獨立的審美價值。
色彩可以創造氣氛、象徵思想和表現個人情感。如,高更就是一位善用象
征性色彩作畫的畫家,他在追隨印象主義色彩再現中意識到再現自然對個人情
感的束縛後,輕蔑的說印象派在研究色彩的時候,只注意他的視覺效果,不注
重內心的探求,並且還對印象派畫家莫奈等人進行了批評,說:「藝術家(如
果他真的要達到那種神聖的創造行為的話)便不應該如此仰賴自然的元素而臨
摹它,藝術家應該從自然里創造出新的元素」。高更後來的作品所選用的色彩
組合,大都不同於我們在自然界中所觀察到的,他追求的是藝術中的原始、古
朴和象徵意味,在色彩運用上強調純度和飽和度,往往用沒有細微的色調變化
的強烈而鮮明的大色塊兒結合單線平塗的手法創造出充滿原始神秘氣息的新
藝術。他用自然界中罕見的色彩組合,調動觀眾的色彩感覺,用陌生的色彩表
現熟悉的物體,激發人們獨特的情緒。在《天使與雅各的格鬥》(圖1)中,3
他用對比強烈的色彩以及輪廓線明顯
的大塊設色,明確地表達出他豐富的想
象力及敏銳的洞察力。他對色彩的選
擇,不僅表現出繪畫的效果,同時也攫
取了象徵性的意義。在遠處圍繞著幻影
的強烈的紅色色調,充分地表現出拂曉
時分雅各在天國捕捉天使的真實性,同
時也可說是一種格鬥的象徵色彩。
野獸主義畫家受到了高更、塞尚等人在色彩方面
的影響,但是又更前進了一步,他們用不真實的色彩
創造出一種更能表達內心情感的圖像的真實與理想的
意境,如德蘭畫的《舞女》(圖2),就利用了紅綠色
與藍橙色這樣的互補色相,通過簡化與省略的畫法處
理畫面,並運用變形與富有表現力的誇張如眼睛的表
現,從而達到了對於色彩的獨特理解及色彩形式上的
創新。
由此可以說,即使不用色彩來再現具體的對象內容,色彩本身的構成秩序
也同樣能表現主體的情緒和情感。如淺淡、明亮的顏色使人感到愉快或振奮,
而冷的、暗的或陰郁的顏色又會使人壓抑。同時,不同的色相也有著不同的感
情力度和傾向。如,紅色令人愉快、興奮,綠色使人平靜、舒暢,而藍色則具
有莊重、憂傷、嚴肅的感覺。同樣,不同的色彩對比強度也會影響人們的情緒。
如,較強烈的明暗對比關系會使色彩的組合搭配具有活力與直率的特徵,而較
弱的對比則會使畫面顯得柔和與寧靜。我們無法逃避色彩的這些情感因素,因
為它直接訴諸我們的感覺。雖說色彩的首要功能是幫助人們識別物體,但野獸
派的畫家們則更樂意於用其表現作品本身並傳達畫家的情感。馬蒂斯說過「我
們想要重新找到手段的單純」,並說,使他感興趣的是「結構與色塊,尋求最
強烈的色彩效果——而素材是無關緊要的,因為自然印象從屬於圖畫的精神。」
他認為「色彩的主要作用,是為最出色的表現力服務的。」
Ⅹ 「野獸主義」的代表畫家是誰
野獸派最主要的代表畫家包括:馬蒂斯、弗拉曼克、德蘭等,他們三人在1905年至1908年之間的創作,均具有野獸派的特質,個性的表現極為勇猛。其中尤以馬蒂斯最足以稱為野獸派的一代宗匠。他的畫多以女人作為主題,影響他最深的就是女性的美,他反復畫女人的形體,注意韻律的和諧與優美。《奢侈·靜寂·逸樂》和《裸婦》即為其代表名作。
野獸主義(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國盛行一時的一個現代繪畫潮流。它雖然沒有明確的理論和綱領,但卻是一定數量的畫家在一段時期里聚合起來積極活動的結果,因而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畫派。野獸派畫家熱衷於運用鮮艷、濃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以直率、粗放的筆法,創造強烈的畫面效果,充分顯示出追求情感表達的表現主義傾向。
野獸主義是表現主義的一種,得名於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展覽,當時,以馬蒂斯為首的一批前衛藝術家展於同一層廳的作品,引起軒然大波。有人形象地將這些畫稱作「一罐顏料摜在公眾的面前」。而那位後來創出「立體主義」名稱的《吉爾·布拉斯》雜志的記者路易·沃塞爾,則突發靈感地想到了這一恰當也合適的名稱。他在那個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廳中央,發現馬爾凱(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小型銅像,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太羅被關在了野獸籠中!」(多那太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雕塑家)。不久,這一俏皮話便在《吉爾·布拉斯》雜志登出,而「野獸主義」的名稱也很快被廣泛地認同。翌年當「籠子」里的「野獸」傾巢而出,舉行一個接一個驚人的展覽時,野獸主義則已是影響巨增,勢頭高漲了。這一初含諷刺意味的名稱,後來也逐漸失去了它的貶義。
風格特點
野獸主義繼續著後印象主義文森特·梵高﹑P.高更﹑P.塞尚等人的探索,追求更為主觀和強烈的藝術表現。對西方繪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們吸收了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在繪畫中注意創造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的疏﹑簡的意境,有明顯的寫意傾向。
有人把野獸主義看作是廣義的表現主義運動的一部分。也有人認為,野獸派不是一個藝術運動,祗是馬蒂斯等人藝術生涯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特別注意線和色彩表現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縳的階段。馬蒂斯後來回憶說:「對我來說,野獸時期是繪畫工具的試驗,我必須出一種富於表現力而意味深長的方式,將藍﹑紅﹑綠並列融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