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凈資本流入對黃金的影響
你好
美國凈資本流入是指減去了美國居民對國外證券的投資額後,境外投資者購買美國國債、股票和其他證券而流入的凈額。被視為衡量資本流動狀況的一個大致指標。 資本凈流入處於順差(正數)狀態,好於預期,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入,對美元是利好;相反處於逆差(負數)狀態,說明美國外匯凈流出,利空美元。
我們是武漢金鱗瑞祥投資管理公司,專誠為從事貴金屬投資的投資者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包括:為投資者免費提供價值1888元的黃金行情分析軟體,免費為投資者提供黃金TD模擬交易軟體,每日為投資者發送貴金屬行情資訊,每日兩條免費貴金屬操作建議,以及免費在線解答投資者的各種疑問,我們所提供的各種服務都是免費的。而且,投資者通過我們和銀行簽約從事貴金屬投資還可以享受在手續費方面的優惠。
B. 美國宣布投資對世界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今天,人類已從工業社會進入信息社會。信息資源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必將成為21世紀國際競爭的焦點。美國柯林頓政府為了爭奪高新技術發展優勢,搶占未來巨大的信息市場,於1993年9月提出《國家信息基礎結構:行動計劃》的政府報告,宣布將投資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建成美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NII),俗稱「信息高速公路」。這一行動在全世界形成巨大的沖擊,引起強烈反響,各國爭先恐後紛紛投入這一跨世紀的工程,形成一股強大的全球信息化大潮。眾所周知,現在的有線電視網是非互動式網路,節目由電視台播出,用戶接收,信息只能單向傳輸。而NII構成的電視網信息可以交互傳輸,用戶不僅僅是被動的接收,用戶需求的信息也可以通過NII網反向傳給電視台,「點播」電視節目。
C. 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證券市場的影響
何看待由美國引發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機遇,還是災難?不同的結論會產生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將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這對正處經濟崛起關鍵時刻的中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4、中國具備龐大的內需市場開拓潛力。對中國的出口會有一定影響,但中國13億人口和龐大的內需市場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即使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雖然美國消費的倒退使得我國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龐大的內需市場一旦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啟動,是完全可以通過內需彌補出口下降的。從投資的角度,中國龐大的城鎮和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大量的項目需要資金,帶動經濟。無論是從資金的供應還是從項目的選擇上,都有較大的潛力。我們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能力是足夠的。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國際輿論普遍把中國當成是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他們普遍希望中國擔當新的領跑者,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站在一起來應對這場危機。一些跨國公司和企業家也把中國當作躲避這次金融危機的避風港和比較選擇後的最佳投資地,他們看好中國,投資中國。與此同時,從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危機必然還會帶來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的分工,中國要從製造業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務業的高端轉型。
綜上所述,這場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對中國而言,不僅不是災難,相反,還是一次重要的歷史性機遇。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二、要異船相幫,不要同舟共濟
當前世界各國都希望我們能夠對美國出手相助,此時我們也應履行大國責任,展現我們和世界主要國家站在一起共渡難關的姿態,把握歷史機遇,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雙贏模式。
雖然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幾乎有一半購買了美國國債和兩房債券,但是,目前中美兩國仍有一些人士認為,中國應該繼續以購買美國國債方式幫美國救市,和美國「同舟共濟」。
以中國現有的國力、財力和外匯儲備的實力而言,要想拉美國「走出泥潭」是不現實的,而且風險很大。希望通過中國增加購買美國國債或者直接運用中投公司類的主權基金來讓中國「上船拯救美國的同舟共濟」模式將會使我們越陷越深。如果美國經濟衰退進一步惡化的話,最終我們會從「局外」人變成同行者,陷入被動,無法脫身。
因此,我們應從戰略高度走出兩個誤區:一是「美國的金融危機是中國的次生災難,因此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誤區;二是「救美國就是要購買美國的債權和股權」的觀點。
面對這場危機,我們應該選擇的不是「同舟共濟」而是「異船相幫」,也就是我們在美國這條船之外,尋找幫助美國和世界經濟走出困境的方式。
三、從振興股市入手,幫外先安內
首先,美國的金融危機並不能否定以證券金融為主導,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現代金融體系的發展趨勢,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將成為推動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如果說,美國這場危機起源於金融衍生品的盲目創新和過度發展,那麼對今天的中國來說,金融業的發展,特別是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發展現狀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中國所處的金融發展階段和美國完全不一樣,必須大力發展。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其次,股市既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政治狀況的晴雨表,也是關乎一個國家社會穩定狀況最敏感的顯示器。面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沖擊,盡管實際上中國的機遇遠大於災難,但為什麼國人卻感覺身在其間?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中國的股市一年來持續暴跌,且下跌幅度遠超美國。為什麼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是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一片綠洲,而中國的股市卻是世界股市下跌中的重災戶呢?
股市這種狀態,從長遠看危害極大。第一,將會連帶商業銀行,單腿支撐社會融資的重任,重蹈2005年銀行壞賬率過高、存在系統性風險的舊轍。第二,股市不振,對我們實體經濟將產生不利影響,這也會在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陸續發生。若不及時採取措施激活股市,有可能導致金融業和其他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進入惡性循環,掉入這場全球范圍的經濟災難之中。
顯然,無論是從美國金融危機的救市角度,還是從中國自身需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需求看,都應從振興股市入手,激活股市,鼓舞信心。從資本市場入手,抓住機遇。只要找到我國股市下跌與美國不同的主要原因,對症下葯,就能事半功倍,迅速走出頹局。
四、走出中國股市下跌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誤區
從去年10月以來,中國股市的暴跌恰巧和美國次貸危機所導致的海外股市下跌在時間上吻合。股市下跌的偶然重合,使得人們往往把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和美國的次貸危機連在一起,造成市場的恐慌。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然而,仔細分析中國股市今年來持續的暴跌和美國股市受次貸危機影響的下跌的原因截然不同。美國資本市場的下跌,是由於美國經濟衰退及金融危機、次貸危機等一系列問題連帶導致的。而中國股市這一時期的宏觀經濟面良好,上市公司的質量和微觀業績面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都得到極大提升,近兩年業績持續以 50%的速度遞增,根本不具備美國股市暴跌的任何基本面條件。同時我國的股市也與美國的股市體系沒有直接相關,其風險並不能直接連帶到A股市場,盡管從表象上看,兩國股市的下跌都是由缺乏信心所致,但美國投資人的信心缺失是由市場自身規律所致。而中國投資人的信心缺失則是由政策人為所致。在中國,政策因素對股市的影響要比市場自身因素的影響大得多。一年來,中國股市不僅和美國股市一樣下跌,而且比美國跌得還厲害,無論美國股市是漲是跌,中國股市都是跌,美國股市的跌幅至今也不過下跌了30%,而中國股市的跌幅超過了65%,因此,必須走出我國股市下跌是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誤區。中國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受美國影響,而是有其特殊的內在原因。
五、導致股市下跌的首要因素是「大小非」和「大小限」
1、何謂「大小非」?
「大小非」產生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由於歷史上中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時招股書上說的是非流通股暫不流通,導致股民高價入市。鑒於非流通股要進入流通狀態,則將會帶動流通股的股價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過對價讓非流通股獲得流通權,而在這一過程中,可能給流通股股東帶來的損失由非流通股股東給予補償。在股改中,由於基本模式採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模式,例如10送3,即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所持有的每10股送3股。送股後,非流通股股東則獲得了流通權。考慮到非流通股股東一送完股就獲得流通權市場壓力大,於是監管部門又頒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鎖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 12個月後,可流通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24個月後,可流通10%,36個月後,才可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總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東被稱為 「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稱為「小非」(小非在12個月後即可100%流通)。這就是所謂的「大小非」。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我國的股權分置改革從2005年6月開始,到2006年底,1360多家上市公司除100多家外,基本搞完。從進行股改公司的總體情況看,在送完股之後,由於「鎖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並不能立即賣出,因此,股市大盤表現為整體的上漲,甚至摸高到6000點。但隨著解禁期的到來,「大小非」呈加速度的方式獲得了「自由身」,給市場造成極大的壓力。
2、關於「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時發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鎖定期,即從上市之日起三年後方可流通。這種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內以增資擴股方式認購的股份,則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後即可流通,鎖定期僅為一年。這樣的流通許可權售股票被稱為「小限」。
目前市場上被大家所稱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年5月新老劃斷後產生的。所謂新老劃斷是以2006年5月18日為限,在此之後,新上市的公司屬於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權分置問題。也就是說,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鎖定期結束,這些股票不用再通過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動流出。因此,股民購買這類股票時,就應考慮這種風險。例如,在海外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IPO發行通常的市盈率在8-12倍之間,價格相對較低。然而,我國股市在股改新老劃斷後,發行的 298隻股票,發行的平均市盈率高達30倍,最高為99倍的中國遠洋(601919,股吧),居然比股權分置時期股票發行的市盈率還高。其原因還是在於我們對「新老劃斷」這一重要的時點沒有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告訴股民從2006年5月18日起買的股票已經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須在購買時就考慮到它一年或三年後將自動流出的風險,不要再以如此高的價格在一級市場申購和二級市場買賣。但由於這一宣傳幾乎就沒有進行,導致可憐的股民在不知不覺中仍在按股權分置時的思維購買股票。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3、「大小非」和「大小限」現實與未來的巨大壓力
在2005年6月股改時,我國1300多家上市公司總股本中的非流通股約為4600億股。而在2006年5月新老劃斷後,新發的298隻股票中,由於像金融、石油和煤炭的大盤股較多,「大小限」竟高達8000億股,是「大小非」的1.51倍。而「大小非」和「大小限」兩者合計竟高達1.26萬億股,比18 年來兩市所形成的6000多億流通股的兩倍還要多。這些股票都是以一元錢左右的成本作價入股的,這和股民在市場上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的IPO價格形成鮮明對比。即使股市跌到1000點,「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潤空間。
迄今為止,解禁的「大小非」只有1100億股,實際賣出的僅有213億股。那麼後面還有1.18萬億股的非流通股的解禁。而解禁的時間也越來越緊迫,市場在下行中感受到了「大小非」的壓力。而「小限」也開始流出,加上對2009年下半年「大限」開始流出的預期,對市場壓力極大。所以這是股市抬不起頭來的最主要原因。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無論1.18萬億的限售股在現實中是否會流出,但投資人在考慮投資風險時就是這樣的思維,因為現實中存在著它們流出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在股市如此暴跌的情況下簡單得出股市越跌,限售股就越不會流出,並得出「大小非」和「大小限」不是當前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那我們就找不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對策,
六、大股東自鎖減持價格 化解限售股壓力的零成本模式
如果我們能夠得出當前導致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是「大小非」和「大小限」問題,那麼,再反思我們解救中國股市下跌的一系列美國式救市政策就會發現,無論是減稅、融資融券,還是注資回購,都沒有對症下葯。中國股市缺的不是由於錢導致的信心缺失,而是政策導致的信心缺失。所以,當前穩定中國股市的關鍵,在於正視 「大小非」和「大小限」問題。
當前,只要在「大小非」和「大小限」是導致中國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上取得共識,就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離解決這一難題也就不遠了。因為從主觀上看,目前中國股市的有關各方,無論是監管者還是股民,無論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還是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都期盼股市實現上漲中的多贏。而從客觀上看,無論是從中國國民經濟的宏觀面,還是從上市公司業績的微觀面,都具備股市上漲的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
具體做法是:通過大股東對限售股解禁後的可流通底價進行自願基礎上的鎖定,把限售股的問題從簡單的時間鎖定風險滯後,調整到用價格鎖定徹底化解。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1、何謂大股東減持價格自鎖。所謂自願的價格鎖定,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自願將所持解禁的非流通股減持的價格鎖定在一個預設的可流通底價上。這一價格是指由大股東自己預設一個可流通的最低價格,其所持股票的價格只有高於這個價位才能售出,而低於這個價格,其所持股份將自動鎖定,不再賣出。這個價格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據本公司實情,並參照大盤在3000-5000點時本公司的股價來確定。假設某一公司的大股東自鎖的可流通底價定在15元,即所持的股票只有在15元以上才能賣出。如果由於其售出,該股票跌到了15元以下,則會自動鎖定。
2、大股東自鎖減持價格的程序
(1)大股東提出自鎖可流通底價的議案。從公司法律上說,任何一個超過5%的股東都可以提出議案,並按關聯交易的法律程序進行表決,而這項議案是對提案人的自我約束,它符合中小股東和整個公司的利益,並無被否決之憂,且在法律上無任何障礙。
(2)該項議案在通過後,要在媒體上公開披露,把大股東自願鎖定的可流通底價公之於眾,該項議案和股東大會的其他議案一樣,一旦通過,即應被遵守。同時由滬深兩個交易所來把關執行。
(3)若公司未來發生送股和轉股,其可流通底價也相應除權下移。
這一議案應是由大股東啟動的、自願為實現股市多贏提出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股東自願的價格鎖定。
3、相應的配套措施
具體做法可以是:充分利用我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的特點,近860家國有上市公司可由國資委倡導,支持上市公司大股東可流通底價的自鎖。而另 800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則可由證券業協會來統一倡導和協調。中國證監會只需在這一過程中對那些通過大股東可流通底價議案的上市公司給予再融資的優先安排。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4、上市公司大股東實施這一方案的可行性
當前中國股市跌到目前的水平,不僅股市的功能喪失,而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功能、增值功能也都無法實現。這是一種多輸的局面。從筆者和十幾家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接觸看,他們願意通過可流通底價的自鎖向市場投資人明確這一信息,打消非流通股隨時會流通出來的疑慮,實現其股價的上漲。同樣,很多上市公司的老總是對其公司有信心的,但在目前的大盤點位下,什麼事也做不了。因此,只要稍加引導,有關各方就能在這一問題上形成共識,因為它符合共同的利益。可流通底價是可以實現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各自頒布了類似的信息,但由於沒有形成群體效應,在大盤的整體下跌中,聲音微弱,沒有發揮出作用。
5、這一做法和股改不是一回事
推進這樣的改革措施需做兩個說明:第一,上市公司可流通底價的自鎖絕不是二次股改。首先,這一措施是大股東自願提出的,不存在政府有關部門強制推行的問題。其次,可流通底價的確定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根據自身的情況在3000點到5000點之間自願做出的,並無一個外部強加的、千篇一律的價格規定。可流通底價定得低,其股價也會低;可流通底價定得高,其股價則會高。因為不到那個點位,股民就無對該公司大股東減持的疑慮。第二,大股東可流通底價的自鎖是一種價格約束,而不是像「鎖一爬二」那樣的時間約束,風險滯後。
筆者認為,如果這種自願鎖定的提案是一種群體行為,而不僅僅是個體行為的話,是可以化解限售股的系統風險,振奮市場信心的。
6、推出這一措施的時間是關鍵
長達一年的股市下跌,盡管其負作用已開始在上市公司顯現出來,但由於總體看我國的宏觀經濟面和上市公司微觀業績面還沒有走壞,我們通過調整和實施大股東可流通底價自鎖的措施,還能發揮作用。若拖到明年,市場和上市公司之間一旦進入惡性循環,即使有好的措施,也將回天無術。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是我們通過政策措施扭轉股市大盤持續低迷的關鍵。
七、異船相幫,首選之戰在香港
我們要履行大國責任,也承諾和發達國家共渡難關,一個創新性的思維,就是要先在世界資本市場普遍下跌的過程中,尋找一個有利的亮點。讓它能夠擔負起資本市場抬頭復甦的使命。而這一點,就中國來說,首選之戰,最合適的地點就是在香港。
香港市場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來自內地的H股公司和紅籌公司,香港的經濟也主要由內地支撐,但是在金融體系、貨幣體繫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國貨幣、金融體系一體化的。如果說在內地市場相對較為獨立的背景下,次貸危機仍然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的話,那主要是從香港傳遞過來的。所以,搞活了香港這個棋子,對外可以帶動美國等國家的資本市場,對內可以和A股產生良性的互動,而不是通過這個管涌,把境外的風險傳遞到境內來。
具體做法可以讓中投公司把戰略重點從美國轉到香港,守住香港這一前沿陣地,用過量的外匯儲備在香港吸納H股,起圍魏救趙之目的。現在中國只要能夠在國際資本市場任何地點進行投入,就會產生巴菲特效應,中國出手了,可鼓舞世人的信心。佔領香港橋頭堡,我們既承擔了大國的責任,答應美國出手相幫,又可實現了一箭四雕之目的:第一,購買H股,化解外匯儲備過高的風險。第二,此時購買已極具投資價值的H股股票,拋出美元,買回本國基礎產業的股權即可保值又可增值。第三,香港市場外聯美國,內聯中國內地。我們投向了香港,把香港帶動起來,就等於從外部對美國進行幫助。第四,香港H股對A股產生正面的拉動作用,守住了這個橋頭堡,就堵住了外界金融危機導入到中國內地的恐慌性的、會導致信心喪失的渠道。
購買H股從香港資本市場上傳遞對海外資本市場出手相幫的舉措。對外,可以拉動其他海外市場的復甦,畢竟在全世界下沉的資本市場中有一個場所 ———香港,已經出現希望。對內不僅不再向A股市場傳遞負面的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而且H股的復甦還能夠帶動A股的上漲。打好香港這一戰,就邁出了盤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總之,把握這次重大的能讓中國歷史性崛起機遇的關鍵是激活內地的A股市場和回購香港「橋頭堡」的H股。
D.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
金融危機爆發就首先反應在證券市場,造成了股票暴跌,債券貶值,投資銀行破產倒閉,商業銀行經營困難,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它波及房地產業、汽車製造業、社會就業等,甚至造成了社會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我也在寫呢,昨天老師布置的,等找到更多地在給你。。。
E.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主要負面影響在我國的外貿出口及金融領域,但從另一個角度,無論是宏觀經濟面還是中小企業發展,此次危機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機遇——逼迫我國出口結構進行升級,這就需要宏觀決策層給我國中小企業還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緩沖的時機。
中國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總部投資經理連傑表示,在中國目前自主動力並不充分的環境下,生存環境愈加惡劣,在產業升級和行業結合的過程中才能誕生出更強有力的企業。
另一個層面,剛性的內需支持的行業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我們現在內需增長並不快,但是這種增長基本是剛性的,不會突然變成負增長,比如農業、快速消費品,這些都有很好的投資機會。
(5)證券投資對美國的影響擴展閱讀:
美國金融危機對全球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是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風暴,它導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危機。美國次貸危機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到2007年8月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
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通常採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即購房者在購房後頭幾年以固定利率償還貸款,其後以浮動利率償還貸款。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級抵押貸款的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級抵押貸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進而引發「次貸危機」。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其次貸危機的爆發瞬間就影響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邊國家,其范圍也遠遠不僅僅是次貸危機方面,而是蔓延到整個金融行業。
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佔GDP約6%,因消費的產品遠多於其生產的產品,美國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極大得影響了其他地區的經濟,一度造成世界各國的恐慌。
F. 美國股市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肯定有影響從現在來看長期來說是負面的影響. 客戶向證券公司借資金買證券叫融資交易.客戶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叫融券.該消息初期對入市資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後走上正軌後(可能在3年以上),規模才可能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且通過國外市場顯示,融資融券發展到相對平衡後有助漲助跌的左右,但不會改變大趨勢,如果在牛市中該消息是利好,因為會放大上漲的勢頭,而在熊市中該消息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利空,因為下跌趨勢也可能被放大,該政策是把雙仞劍,在不同的趨勢中作用正好相反,由於該制度涉及業務擔保品、保證金強制規定、強行平倉制度、結算風險基金、信用等級制度等,必須要注意因杠桿投資帶來的遠超過以前的投資風險。 當然作為想出貨的機構,就算是利空,機構、股票和媒體也會忽悠個人投資者一直看多該利好政策,並認為該政策是實質性的利好,當然他們只想讓個人投資者這么認為,他們心理很清楚,該政策可能幾年內對股市都不會產生什麼利好,甚至可能因為熊市中的助跌作用是股市跌得更厲害,而借所謂的利好出貨,個人投資資金接盤的意願更大,說到底和印花稅政策一樣的是掩護機構出貨的遮羞布。 中國股市的不理性再次上演,投資者也不在意所謂的利好是否真的具有支撐大盤的左右,近期從機構到媒體再到股評一邊倒的噴多,感覺以前的大小非、中國經濟經歷的全球性危機似乎根本沒存在過一樣,對投資者來說也再也不是威脅了,只要未來繼續出「所謂」的利好那投資者就會瘋狂的介入搏殺,而利好的真實性和水分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去驗證真假,只要出就是利好,匯金公司增持200萬股就成了重大利好(散戶比它買得多多了),中國石油公司22日增持6000萬股的消息就沒人去關心該消息的全部真實性(當天大單買入一共才4100萬股,加散戶買入的所有買入也才5100萬股,這6000萬股怎麼買的?)增持現在還只是個象徵性的動作而且裡面充滿的虛假數據,只不過已經被大盤漲得沒股可買這種心態左右的散戶會去關心這些數據中存在的貓膩嗎?美國降稅在中國也成了重大利好(美國股市因為該消息而連續下挫),成了炒作理由難到投資者沒想到美國之前承諾的7000億救市資金降稅後從哪裡來本來還可以通過提高稅來抽取(現在是降稅)。而美國最新的國會表決結果是該7000億救市提案雖然最終通過但是失常卻給了該救市措施最直接的答案,美國股市沖高回落高達100多點.這其實反應了該7000億救市資金在風暴面前杯水車薪(最多隻算短線利好).如果無法在現在將風暴剎住車,像雷曼這類超大型巨頭破產可能也只是開始而已(美國已經暗示一家國際性保險巨頭正准備申請破產,已經把這7000億基本上抵消了). 首先救市就需要錢來救而這最基本的東西做為世界第一富裕的國家美國卻出現了很尷尬的事,欠的外債數十萬億沒法還完的情況下經濟又出了問題美國是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個可以靠強大的內需度過經濟危機的國家但是這次正好出問題的是內部問題而不是外部問題,所以這和上次的東南亞經濟危機不可同一而語如果這次危機在美國捉襟見肘的救市資金下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那可以毫不避諱的說美國可能經歷超過5年的經濟衰退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在中國肯定不可能獨善其身現在的沖擊只是開始而已,並不像中國政府安慰中國民眾的豪無影響,後續負面影響必將陸續顯現出來,中國擴大內需的策略也是刻不容緩. 而既然這次危機才開始破產公司的步伐就不會到這里停止後面可以預期還會有很多美國的經濟巨頭紛紛倒下美國哪裡來這么多錢救市??所以中國政府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當然對中國股市的考驗也才開始希望中國股市能夠頂住大小非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吧. 在機構給散戶描繪美好未來時讓散戶去抄底時,機構在干嗎? TopView數據顯示,與游資的堅決做多形成鮮明對比,上周五大盤漲停當天基金買入36.832億元,賣出70.692億元,凈拋出資金33.861億元,而凈買入最多的一類投資者為散戶;周一,機構一天凈流出資金隨著大盤放巨量的同時放出天量,佔主動拋盤的絕大部分。而QFII所在席位營業部竟全部為凈賣出! 機構機構這么看好後市干嗎在鼓勵散戶大膽抄底的同時自己卻瘋狂減倉,現在只能夠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了。一波波的拉高出貨再配合一個個新的利好謠傳(市場謠傳節後將推出融資融券及T+0)(我反復給中小投資者提過,國家真的要出政策的時候是偷襲不是提前讓社會知道,有哪次不是這樣?回憶下吧!也就是說該謠言可能和前期謠傳了利好一樣說不準全都是機構造出來配合出貨的而謠言的結果都這只有一個,如果節後無法兌現那等待中小投資者只有風險)7、8月份利好滿天飛了2個月都沒出來可能還記憶憂新吧謠言利好的時候可能就沒利好,當利好謠言破滅消失市場跌出恐慌來了沒人相信利好了,可能利好才會出來,永遠站在大多數瘋狂投資者的對面可能也是理智之舉!在大多數人瘋狂失去理智和判斷力的時候保持一份警惕心沒有壞處。稍微理智清醒的基金經理很清楚現在世面上的所謂利好都是可有可無的,不影響大局的所以出利好就是堅決減倉,不過他們做得絕的是把不影響大局的利好做得像實質性利好給了個人投資者太多希望。 匯金公司持有工、中、建行股票所以該公司這次在二級市場象徵性買入股票有托股價的嫌疑,因為該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銀行為例如果現在不託股價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國銀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時候可能還會被腰斬的可能,那該公司的利潤可能繼續大幅度縮水到成本價附近那該公司的戰略投資就可以算是失敗了以3塊為例該公司如果不託股價,任由股價跌到2元那現在的3540億市值可能縮水為2360億,而這和該公司在股價最高時的10000億比已經損失到無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價是為了在解禁期到期後能夠以更高的價格拋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數人考慮的看好後市長期投資,這也是被市場逼的,而且股價也不會回到大多數人被套的位置,因為該公司就是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級大非」老百姓的錢繼續被吸進去填補央行對國有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天文數字注資損失,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用於國有企業因制度和機制的原因產生的虧損也遭到部分學者專家的質疑。)<該消息短線是利好但是如果解禁期到後,該公司不承諾不拋售股票並長期持有,那該消息在未來可能成為重大利空,因為該公司可能給股市帶來近8000億左右的拋壓盤,股市能夠承受得起嗎?大小非問題不解決破1800隻是時間問題同樣也不會是最低點. 而2270是這次反彈的第一壓力位(已經突破),2500是第二壓力位,如果在該點位大盤就突破不了開始扭頭向下了。見好就收吧。 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足夠消滅主力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大規模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G. 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證券的影響
9月16日,由於受嚴重財務危機所迫,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宣布將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五大投資銀行中繼貝爾斯登、美林之後倒下的第三個投資銀行,目前華爾街僅存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兩家投資銀行。在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下,雷曼兄弟今年第二季度的損失高達39億美元。此前,雷曼兄弟曾表示,計劃出售旗下投資管理部門大約55%的股份,這些股份的市值可能價值80億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雷曼兄弟共管理著2730億美元資產,其中也包括雷曼兄弟在中國投資的資產。
雷曼兄弟的破產將進一步惡化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而對中國經濟也將帶來一定的影響。
首先是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國內幾大銀行總共購買了美國證券業價值約200億美元的證券產品。在美國金融業面臨巨大困境的今天,雷曼兄弟的破產無異於把華爾街向地獄又推進了一步,而國內金融機構購買的證券產品也面臨著巨額貶值甚至清算的噩運。例如華安基金已於9月16日在其網站上貼出醒目告示,提示旗下QDII產品「華安國際配置基金」的投資風險,由於雷曼兄弟下屬的雷曼兄弟金融公司為華安國際配置基金所持結構性保本票據的保本責任人,雷曼兄弟特殊金融公司為保本票據之基礎資產之一的零息票據的發行人,因此在極端情形下,華安國際配置基金將無法開放正常贖回業務,而且華安國際配置基金也有可能需參與破產清算而無法全額收回,甚至連該基金的存續也將出現問題。而中行曾經放給雷曼兄弟的貸款也可能遭受巨大損失。國內金融機構是繼續持有這些證券產品保持觀望等待市場的變化,還是將手中證券產品套現以求止損,這是我國國內幾大銀行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抉擇。
其次,是對我國外貿業的影響。我國近年來GDP能夠保持高速增長,離不開出口、投資和消費三駕馬車的拉動。美國經濟的疲軟、金融形勢的持續惡化,再加上雷曼兄弟破產起到的加速作用使得今天的美國金融業更加風雨飄搖。而這勢必對我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沖擊。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我國出口增長幅度為21.1%,不僅低於上個月和去年同期的水平,而且是今年以來最低增幅。另外工業企業利潤增幅繼續下降。今年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為20.9%,增幅同比下降21.2個百分點。而這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雷曼兄弟破產造成的影響會如海浪撲岸般一波一波到來,相信用不了太長時間,沖擊對於我國出口的不利影響將會更加明顯地顯現出來,區別只是影響程度的不同而已。
最後,是對我國的挑戰也可能是機遇。毫無疑問這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動盪將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世界經濟,正如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所說的,這是美國100年以來遭受的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而當前的金融全球化使得這次金融危機蔓延的深度和廣度都要超過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機。從前擁有著數家世界著名投資銀行、掌管美國金融業16萬億美元資產規模的世界金融中心紐約也很有可能將讓位於倫敦或者東京,可以說世界的金融格局可能正在經受著滄海桑田般的巨變。對於中國來說,國內金融業的全球化水平相對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對較弱,而這既可能是中國被此次金融危機邊緣化的「好運氣」,也是中國金融機構亟待克服的問題。歷史證明,任何一個銀行要成為國際性的大銀行、任何一個金融機構想要成為全球性的金融機構都離不開全球化。中國的金融機構管理者和銀行家們如果能從此次幾大投資銀行的消亡和美國金融危機中吸取經驗教訓,深化改革、加強監管,相信中國金融業在全球化的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H. 簡述美國金融危機與證券的關系
從金融發展的路徑來看,經濟貨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便是金融證券化的蓬勃發展,即通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的比重相對下降,而利用發行可對第三者轉讓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對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機構直接或間接地進入有價證券市場,通過發行各種證券籌集和融通資金。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銀行在整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中所佔比重逐步下降,而同時,非貨幣性金融機構在全部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中所佔比重則相應上升,最後超過銀行資產。這背後的原因就在於,股票、債券、商業票據等有價證券市場的發展,使得經濟體系內各經濟體互相融通資金的能力不斷增強,造成對銀行信貸需求有所減弱,從而導致貨幣存量的增長速度、銀行在整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中所佔比重和貨幣化指標的逐步下降,而同時非貨幣銀行金融機構資產所佔比重則相應上升。
中國的經濟崛起取決於歷史性機遇的出現和抓住機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美國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一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國比任何國家和任何時候都更具備抓住這一機遇的能力,對此,我們應保持清醒認識。
一、是機遇而不是災難
1、中國的貨幣體系、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體系相對獨立。縱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由於發達國家金融一體化的特點,美國的危機使得歐洲、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無一倖免。中國是不多的受危機影響較小,相對置身於美國金融危機之外、並能在這場危機中能夠掌握主動權的大國。
由於中國在貨幣體系、資本市場體系及商業銀行體繫上都相對獨立,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直接相關,這使得我們的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並未受到美國次貸和金融危機過多的影響,從而免受「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這些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2、中國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基本面尚好。無論是在改革開放的30年,還是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勢頭並沒有因為近年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經濟的衰退受到影響。即使是在美國飽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宏觀經濟的增長和國內企業微觀面的業績增長仍然是良好的。所以被人稱為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的開拓能力和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3、我國目前的財政和金融狀況良好。和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遇到金融危機的特點不同:從銀行的資產狀況看,我們有46萬億元的銀行儲蓄總資產,其中居民儲蓄近18萬億,存貸差約12萬億,資金相對充足。今年以來,雖然企業的資金普遍緊張,但那是由於雙緊的宏觀政策決定的。一旦我們為應付金融危機採用寬松的政策,就會具備流動性充足的特點。同時,經過2005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的上市,治理結構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銀行的資產質量也是比較好的。從外匯儲備看,1.8萬億美元的儲備也使得我們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應對能力。從國家財政收入看,2007年高達5.1萬億的財政收入,能使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在這場危機中保護自己。
4、中國具備龐大的內需市場開拓潛力。對中國的出口會有一定影響,但中國13億人口和龐大的內需市場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即使在美國發生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雖然美國消費的倒退使得我國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龐大的內需市場一旦通過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啟動,是完全可以通過內需彌補出口下降的。從投資的角度,中國龐大的城鎮和城市的基礎設施有大量的項目需要資金,帶動經濟。無論是從資金的供應還是從項目的選擇上,都有較大的潛力。我們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能力是足夠的。
正是在這樣的認識下,國際輿論普遍把中國當成是世界經濟衰退「沙漠中的綠洲」,他們普遍希望中國擔當新的領跑者,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站在一起來應對這場危機。一些跨國公司和企業家也把中國當作躲避這次金融危機的避風港和比較選擇後的最佳投資地,他們看好中國,投資中國。與此同時,從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危機必然還會帶來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的分工,中國要從製造業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務業的高端轉型。
I. 宏觀經濟發展對證券投資有何影響
一句最通俗的話,就是宏觀經濟好了,人們就有錢進行證券投資了。
當然,宏觀經濟的發展受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影響,因而,我們從這兩個政策是怎麼影響證券投資的角度來分析宏觀經濟對證券投資有何影響。在財政政策中,稅收和政府的轉移支付(興建一些基礎設施,政府的補貼等)為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通過這兩個手段能夠促進人民進行消費和投資,進而影響就業,從而影響了人民的收入水平,進而對證券投資具有影響。在貨幣政策中,最終影響到的是利率的水平。利率發生變動,第一,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借貸水平,進而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也會對投資行業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第二,銀行間隔夜的拆借利率通常被認為是基準的利率,它的變動對於一些證券的利率具有直接的指向標的作用;另外,國內利率的變動對於國外資本具有很的影響,利率高了,國外資本願意來到我國進行投資,外資的進入通過經常賬戶或者是資本賬戶,從而對國內的證券投資會造成影響(這也是整個世界為什麼這么在意美國的加息,這里不細說)
J. 美國經濟對中國影響有多大
從官方媒體看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有多大影響?
媒體信息之一:
2008年10月04日,中國政府網:人民銀行就美國會通過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答問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國內諸多不利因素,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採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難,保持了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態勢。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經濟持續增長的潛力巨大。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成效顯著,中小金融機構經營機制不斷完善,監管部門加強了審慎監管,各類金融機構實力普遍增強,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提高,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中國金融體系是穩健的、安全的。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充滿信心。
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提高金融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了避免和減少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和有關監管部門已經制定了各項應對預案;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審慎監管和服務,督促金融機構加強自身風險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維護資本市場的正常秩序。中國人民銀行還將繼續與各國中央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密切溝通與合作,共同抵禦金融危機。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中國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媒體信息之二:
2008年10月03日,中國新聞網,實體經濟未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影響
唯一亮點是中國
中新網10月3日電
相關調查近日表明,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歷了難熬的9月份,這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說明實體經濟未能擺脫金融業危機的影響。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從日本、整個歐洲地區到美國,製造業調查結果均較為黯淡,讀數顯示產出在不斷下降;而唯一的亮點是中國,中國的相應調查顯示,在經歷了8月份的疲軟之後,9月份製造業活動出現了反彈。
媒體信息之三:
另據中國之聲(電匣子)廣播分析,中國屬大陸型經濟,只要適當擴大內需,仍可以保持較強的經濟活力!(聽的時候我正在做飯,具體分析及不大清了,大約是今天10:30分左右廣播的)
個人點評:
個人感覺:出於對可能由於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中國經濟發展的威脅的關心,今天相繼訪問了中國官方的「中國政府網」、「中國新聞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除了上述幾篇報道外,幾乎沒有其他任何關於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的報道和分析!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政府已經做好充分的准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性金融風暴!
或許,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願中國能順利度過全球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