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期貨
所謂期貨,顧名思義,就是規定未來一定時期交貨的商品,但實際上是一種可以反復轉讓、反復買賣的標准化合同。
二、什麼是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是以保證金為基礎,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各種商品標准化合同的交易方式。
三、期貨交易的經濟功能
發現價格、迴避風險、投資工具。
四、期貨交易的目的
套期保值或投機取利。
五、期貨交易的特點
1、商品合約化:期貨交易是合約的買賣,雙方在成交時並非憑現貨,而是通過既定的標准化合約成交,實物商品不直接進出期貨市場。
2、合約標准化:期貨合約是標准化合約,其唯一的變數就是價格,其它要素如:數量、質量、交貨時間和地點都由交易所統一規定。
3、資金杠桿化:期貨交易是以5-10%的保證金作為擔保進行交易,因此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桿作用。
4、交易公開化:期貨交易是在公開場合(交易所內)自由競價進行,不是私下成交的。
5、交割票據化:期貨交割就是賣方交付倉單,買方交付付款憑證的過程,兩者均是法律認可受之保護的商業票據。
六、期貨交易的運行機制
1、競價制:期貨市場是一個規范化的市場,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數量優先」的原則公開競價成交。
2、保證金制:保證金是期貨交易所結算部門的一種財力保證,分初始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初始保證金一般僅占成額的5-10%,這個比例一般與交易風險保持一致,以保證合約的履行。客戶出現虛虧,需交納追加保證金。
3、每日結算制:期貨交易實行逐日盯市結算和無負債制度。即根據每日的成交、平倉、持倉及盈虧情況,按照規定追收保證金,從而保證百分之百的合同履約率。
4、對沖制:對沖即做與原來成交合品種、數量相同而方向相反的買賣,從而了結原來合約的履約責任。對沖的過程實質就是轉手的過程。
5、交割制:交割的實質就是把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結合起來,到最後交易日之前如不將原合約對沖即應交收實物。交割實行票據交換制,規定交割程序,由賣方提供倉單,買方提供付款憑證。賣方會員獲取倉單的方法:一是購買交易所指定的定點倉庫的倉單;二是將自己的貨物事先運抵定點倉庫,由其驗收後開具倉單;三是在交易所倉單拍賣會上購買倉單。
6、頭寸限制:即指買賣期貨合約數量的限制。簡言之就是規定「有多少錢就最多能做多少錢的買賣」。
7、價幅限制:即在前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基礎上上下浮動一個范圍,交易者當天只能在這個價格範圍內交易。
七、誰可以進行期貨交易
參與期貨交易者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稱為套期保值者,另一類稱為風險投資者。套期保值者主要是利用期貨交易來轉移現貨交易的風險,從而達到減少成本、穩定利潤的目的,在時機較好時也會利用實物商品買賣作為「後盾」進行投機獲利。風險投資者則主要利用期貨交易作為一種類似股票、房地產的投資手段,以追求高利潤。
套期保值的參與者可各行業的商品生產者、營銷者、加工者、進出口商、債權者和債務者。
生產者:商品生產需要一個周期,此間價格的變動會影響生產者的利潤。在生產周期內參與期貨交易,可以將利潤事先固定,若時機選擇得當,不僅可以穩定利潤,還可以獲得一筆額外收入。
營銷者:商品從購入到售出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期貨交易既可靈活地選擇購入和售出時機,減少倉儲費用,又可為庫存商品進行保值。
加工者:從購買原料到實際使用需要一段時間,從原料投入到製成產品出售又需要一段時間,無論是原料價格還是製成品價格發生不利變動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明智的加工者需要參加兩類套期保值,即原料的買空套期保值和製成品的賣空套期保值,既可以為所購原料和將來售出的製成品保值,又可靈活選擇原料購入或製成品售出時機,減少兩者的庫存費用。
進口出商:從交貨到提貨需要一段時間,且付款一般發生幣種間兌換問題,貨價或匯率的不利變動都會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雖然在國際貿易中制定了許多迴避風險的措施,如離岸價、到岸價等。但它們很難完全達到目的,且需要反復談判,費時費力。而同時參加貨物和外匯套期保值,既可以穩定利潤,也可以少費口第三者舌。
債僅者和債務者:無論是債主還是欠債人,在債款借出到償還期間,若利率發生波動,兩者之一就會遭受一定損失。若借債和還債還要發生幣種兌換,匯率的波動也會使兩者之一蒙受額外損失。為了迴避這些風險,最好的選擇是參加金融套期保值。
風險投資參與者眾多,任何一個有資本而又想追求高回報率者都可參與期貨交易的風險投資,只不過實力雄厚者可直接參與,資金不足者需參加某項基金來間接參與而已。
參與期貨交易,您會發現它比投資房地產業和股票業更具吸引力,但同時也提醒您注意,參與期貨交易更應具備風險意識,做好必要的必理准備。
Ⅱ 套期保值的企業運用
套期保值案例
大豆套期保值案例
賣出套保實例:(該例只用於說明套期保值原理,具體操作中,應當考慮交易手續費、持倉費、交割費用等。)
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單位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所示:
現貨市場期貨市場
7月份大豆價格2010元/噸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賣出100噸大豆:價格為1980元/噸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20元/噸
套利結果虧損30元/噸盈利30元/噸
最終結果凈獲利100*30-100*3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買鋼樂可以做不銹鋼的套期保值。
Ⅲ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是怎樣實現的
套期保值(Hedging)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套期保值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買入保值和賣出保值。兩者是以保值者在期貨市場上買賣方向來區分的。
(1)買入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以便將來在現貨市場買進現貨時,不致因價格上漲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這種用期貨市場的盈利對沖現貨市場虧損的做法,可以將遠期價格固定在預計的水平上。買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現貨商品而又擔心價格上漲的客戶常用的保值方式。例如,在3月1日,某銅加工廠一個月後需用50噸銅作原材料。當前銅現貨價每噸17000元。為鎖定成本,迴避價格上漲的風險,該廠在當日買進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50噸,價格是每噸17100元。到4月1日時,現貨價格漲到每噸17100元,期貨價格漲至17200元。此時該廠賣出已持有的50噸期貨合約,平倉盈利是5000元,即該廠在期貨市場共賺5000元。同時,該廠在現貨市場買進50噸現貨作原料,而此時的現貨價格每噸已漲100元,所以,在現貨市場又多付出5000元,盈虧相抵,該廠不虧不賺,避免了價格波動的影響。
(2)賣出保值。它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期貨,當現貨價格下跌時以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目的的一種套期保值方式。賣出保值主要適用於擁有商品的生產商或貿易商,他們擔心商品價格下跌使自己遭受損失。例如,某銅冶煉廠計劃在4月份賣出50噸銅錠,當時現貨價格為17000元/噸,由於擔心4月份銅價下跌造成損失,於3月1日以每噸17100元的價格賣出4月份交割的銅期貨進行保值。一個月後,銅現貨價格跌至每噸16900元,期貨價格跌至每噸17000元,該現貨市場發生虧損5000元,在期貨市場獲利5000元,正好抵消。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於迴避價格風險,達到保值的目的,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經濟規律:
(1)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
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雖然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市場,但由於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在同一時空內,會受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而一般情況下兩個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相同。套期保值就是利用這兩個市場上的價格關系,分別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做方向相反的買賣,取得在一個市場上出現虧損的同時,在另一市場上盈利的結果,以達到鎖定成本的目的。
(2)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存在兩者合二為一的趨勢。
期貨交易的交割制度,保證了現貨市場價格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接近,最終合二為一。期貨交易規定合約到期時,必須進行實物交割或差價結算。到交割時,如果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不同,例如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就會有套利者買入低價現貨,賣出高價期貨,以低價買入的現貨在期貨市場上高價拋出,在無風險的情況下實現盈利。這種套利交易最終使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趨於相同。
正是上述經濟原理的作用,使得套期保值能夠起到為商品生產經營者最大限度地降低價格風險的作用,保障生產經營活動的穩定進行。
Ⅳ 期貨類問題
結算是指根據交易結果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對會員交易保證金、盈虧、手續費、交割貨款和其他有關款項進行的計算、劃撥。
結算包括交易所對會員的結算和期貨經紀公司會員對其客戶的結算,其計算結果將被計入客戶的保證金賬戶。
股指期貨是以股票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它的報價單位是指數點,交割是現金交割。
期貨投機交易是套期保值交易順利實現的基本保證。期貨市場一年一個主要經濟功能是為生產、加工和經營者等提供價格風險轉移工具。要實現這一目的,就必須有人願意承擔風險並提供風險資金。扮演這一角色的就是投機者。如果沒有這些風險承擔者,只有套期保值者參與期貨交易,那麼只有在買入套期保值者和套期保值者的交易數量完全相符時,交易才能成立,風險才能得以轉移。但從實際來看,買入套期保值者和賣出套期保值者之間的不平衡是經常存在的。投機者的加入恰好能抵消這種不平衡,促使套期保值交易的實現。由此可見,如果沒有投機者的加入,套期保值交易活動就難以進行了,期貨調規避風險的功能也就難以發揮。
標准倉單是指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在完成入庫商品驗收、確認合格後簽發給貨主的實物提貨憑證。
Ⅳ 利用期貨可以進行套期保值嗎怎樣進行
針對現貨頭寸,在期貨市場相反操作,根據期現同步的原則,最終期現盈虧互補,以規避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買入套期保值:
(又稱多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購入期貨,用期貨市場多頭保證現貨市場的空頭,以規避價格上漲的風險。
例:某鋅合金加工廠於2011年5月份計劃2個月後購進100噸鋅錠,當時的鋅錠現貨價為每噸16500元,7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7000元。該廠擔心價格上漲,於是買入100噸相應月份鋅期貨。到了7月份,現貨價升至每噸17000元,而期貨價為每噸17500元。該廠於是買入現貨,每噸虧損500元;同時賣出期貨,每噸盈利500元。兩個市場的盈虧相抵,有效地鎖定了成本。
賣出套期保值:
(又稱空頭套期保值)是在期貨市場中出售期貨,用期貨市場空頭保證現貨市場的多頭,以規避價格下跌的風險。
例:2011年4月份,某鉛錠貿易商與冶煉廠簽訂9月份銷售100噸鉛錠的銷售合同,價格按市價計算,9月份期貨價為每噸18000元,當時現貨價為17500元每噸。貿易商計價格下跌,於是在期貨市場上以18000元每噸的價格,賣出100噸鉛期貨。到9月份時,現貨價跌至每噸16000元。該公司賣出現貨,每噸虧損1500元;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16500元每噸的價格買入平倉,實現盈利1500元每噸。期貨和現貨市場盈虧相抵,有效地防止了鉛錠價格下跌的風險。
Ⅵ 在期貨市場為什麼投機者承擔了套期保值者所希望轉嫁的價格風險
其實,把他們當作只投資一次,而且只能投資一次的投資者就行了。這樣他們的價格就肯定了,賠了也該變不了,風險是沒有了,贏利也和他們沒關系了。
Ⅶ 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
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
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7)期貨交易參與套期保值者所利用的是擴展閱讀
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確定采購成本,保證企業利潤。供貨方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無需購進合同所需材料,為避免日後購進原材料時價格上漲,通過期貨買入相關原材料鎖定利潤。
2、確定銷售價格,保證企業利潤。生產企業已經簽訂采購原材料合同,通過期貨賣出企業相關成品材料,鎖定生產利潤。
3、保證企業預算不超標。
4、行業原料上游企業保證生產利潤。
5、保證貿易利潤。
6、調節庫存。當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合理需要增加庫存時,可以通過期貨代替現貨進庫存,通過其杠桿原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現金流。當原材料價格下降,企業庫存因生產或其他因素不能減少時,在期貨上賣出避免價格貶值給企業造成損失。
7、融資。當現貨企業需要融資時,通過質押保值的期貨倉單,可以得獲得銀行或相關機構較高的融資比例。
8、避免外貿企業匯率損失。外貿型企業在以外幣結算時,可以通過期貨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鎖定訂單利潤。
9、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期貨市場可以是企業采購或銷售另外一個渠道,等到商品進入交割環節,實現商品物權的真正的轉移,是現貨采購或銷售的適當補充。
Ⅷ 期貨投機者承擔了套期者保值的風險是什麼意思
如下解說:
投機者是期貨風險的承擔者,是套期保值者的交易對手。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交易能夠為生產經營者規避風險,但它只是轉移了風險,並不能把風險消滅。轉移出去的風險需要有相應的承擔者,期貨投機者在期貨市場上正起著承擔風險的作用。期貨交易運作的實踐證明,僅套期保值者之間交易很難達到轉移風險的目的。如果只有套朗保值者參與期貨交易,那麼,必須在買入套期保值者和賣出套期保值者交易數量完全相等時,交易才能成立。實際上,多頭保值有利空頭保值者的不平衡是經常的、圍此。僅有套期保值者的市場,套期保值是很難實現的。投機者的參加正好能彌補這種不平衡,促使期貨交易的實現,在利益動機的驅使下。投機者根據自己對價格的判斷,不斷在期貨市場上買賣期貨合約,以期在價格波動中獲利。在這一過程中、投機者必須承擔很大的風險,一旦市場價格與投機者預測的方向相反時,就會造成虧損,這種虧損正是套期保值者所力求迴避的那部分風險。如果期貨市場上沒有投機者或沒有足夠的投機者參與期貨幣場,套期保值者就沒有交易對手,風險也就無從轉嫁,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迴避風險的功能就難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