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停售是什麼意思
根據國家政策,某些類型的保險產品受到國家限制,不準出售,例如今年出台新的保險政策:短期即3年內反還型的分紅理財型產品明年很有可能停售。原因是這樣子的,快速反還產品的的出台是各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大部分客戶的喜好,畢竟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但是這種產品對保險公司的持續性發展和良性發展不利。國家保監會為了遏制這種狀況出台政策,限制出售或者停售。
2. 保險停售了還能續保嗎 為什麼保險產品會停售
產品停售了對已投的保單沒有任何影響,任何一份售出的保單都是合同,是經監管單位批准、法律承認的合同。
每年都有正常的產品更迭,不可能因為去年買的產品今年停售就失效。任何一款在售或停售的產品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限制,確保順利理賠。完成保單對任何一家保險公司來說,都是保障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很多人請教學姐,自己想要買保險,也想要了解一些保險知識,希望達到那種自學能夠看懂基本條款的程度,需要掌握哪些內容呢?學姐花了一些時間的整理,把一些基礎的保險名詞解釋和常用術語匯總如下:超全!你想知道的保險知識都在這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購買的是一年期的醫療險、意外險等短期險,學姐建議:如果產品停售,在保單到期前請及時購買替代產品,避免出現保障「真空期」,否則在此期間出了問題而無法理賠,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學姐還是想提醒大家一句,保險停售你的保險是不是白買了?這得看你買的是長險還是短險。
如果你買的是長期險,放寬心。比如我們買了保一輩子的重疾險,不管它是否停售,我們都能享受重疾保障。保險公司停售它,只是下架這款產品,還沒買的人不能買了而已。但對於已經買了的人來說,就算停售了,只要還在保障期內,它就能一直保障我們。
如果你買的是一年期保險,那就要注意了。比如今年2月買的百萬醫療險,到了5月產品停售了。那在產品到期失效前幾個月,就要開始挑選替代的保險產品了。但有些百萬醫療險有「X年保證續保」功能,這種產品,投保後就算停售了,在保證續保期內也還能繼續購買。
3. 哪些 保險 產品 要 停 售
今天起,哪些保險產品要停售
「4月1日前搶到了『利贏』,就是搶到了財富,搶不到相當於錯過了2003年的樓市與2007年的牛市!」「生命表更換後,同樣保額產品,每個月多了幾百塊保費,幾十年算下來多交了好幾萬塊錢呢,還是趕快投保劃算啊!」這是近期常見的以「4月1日停售」或「生命表更換產品大幅漲價」等為口號的保險營銷。
實際上,這是不少不少保險中介代理人等,根據去年9月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件中提到的「要求不符合監管的產品在2017年4月 1日前全部停售」這則消息,把產品「停售」說成是產品「升級」,同時在「生命表更換後產品更新」的促銷搶購說辭下,將產品包裝成性價比高的產品,引導客戶打時間差進行搶購。
哪些產品真的要停售?
去年9月份,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件,對保險產品的設計提出了幾個新的要求,然後從今年4月1號開始正式實行。
這份《通知》中除了提要求,也明確說明了幾種不符合保監會要求的保險產品,也將在今年4月1號前停售。
1.保障水平不達標的,要停售
要提高保險金額與保費的比例下限,相當於提高保障程度,提高杠桿比,這本質上來講是有利於受益人的。因此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保險產品必須在4月1日前停售,而不是所有類型的產品都停售。
2.萬能險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高於年復利3%,不滿足條件的要停售
投資者在銀行買的銀保產品,很多都是這種萬能險包裝的。這類產品給出的收益率都不低,動不動就6%+,甚至還承諾保底利率3.5%。收益高,背後的風險也高,所以保監會為了提高客戶資金安全性,防範金融風險,76號文件限制了萬能險的利率上限,所以4月1號前不符合要求的,停售。
3.提供保單貸款的保險,貸款比例過高的要停售
而對於已經購買了要停售的保險產品,投保人也可以放心,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約定的內容履行條款。也就是說,投保人的權益,不會因為產品的停售而受到影響
生命表更新對價格影響有限
至於今年元旦起就使用的第三套生命表,保險人士表示,第三套生命表的確會導致產品價格發生變化,但上漲的只是一部分。
據悉,在第三套生命表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壽命分別為79.5歲和84.6歲,較此前的第二套生命表數據分別提高了2.8歲和3.7歲。因此,死亡率的改善使得預期余命增加,養老金給付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在同等給付條件下,養老保險產品的定價應該會相對上升。「投保人的平均壽命提升後,險企承擔的保障期間也相應拉長。」保險人士測算發現,30歲的女性而言,同一份養老保險,在第三套生命表下,總保費支出會上漲9.6%。
另一方面,非養老產品的價格會趨於下降。同等年齡條件下死亡概率的降低,使得非養老金類產品保費有降低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健康險及不 包含生存金給付責任的兩全保險、長壽風險較低的年金保險等。但是,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傳統壽險業務的利潤來源,「死差、費差和利差」中的利差對產品定價影響最大,而對於風險保障業務佔比較低的險種,生命表的更新對價格帶來的影響也有限。
4月1號起保險業會有什麼變化?
1.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規模將會縮小,同時萬能險產品的最低保障利率將會下調至3%,過高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將不復存在。此外,保險公司不得將終身壽險、年金保險、護理保險設計成中短存續期產品。
2.可貸款比例下調。4月1號之後,利用壽險保單向保險公司貸款的,保單貸款比例不得高於保單現金價值或賬戶價值的80%。
3.各險企也在謀劃著後續新產品的開發與補充。盡管目前對新產品具體形態還不得知,但回歸傳統保障將是主流。
事實上,保監會早就進行了辟謠:保險公司不得借用自查整改時機,虛假宣傳,採取產品「炒停」等營銷策略違規開展保險業務,違背保險最大誠實信用原則。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應仔細閱讀保險條款,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擇購買,不要輕信網路傳言,相關政策信息應以保監會官方渠道發布為准。
4. 有些保險會什麼會停售
保險會因為各種原因停售,有的不符合社會需要了,有的賠付率高了,有的投保的人少了,總之現階段的保險肯定是跟大家聯系更緊密的,也更符合時代的需要。
5. 保險很多都要停售了嗎
去保監會的官網查了查公告,原來是一個文件被誤讀了。
去年9月份,保監會下發的76號文件,對保險產品的設計提出了幾個新的要求,然後從今年4月1號開始正式實行。
這份《通知》中除了提要求,也明確說明了幾種不符合保監會要求的保險產品,也將在今年4月1號前停售。
也正是這個「停售」二字,開始被保險銷售人員誤讀,比如:
「以後再也沒有返回型產品銷售了,再不購買就沒了」
「如果有代理人推薦你買保險,請不要拒絕,因為這些保險以後你可能再也買不到了」
……
甚至有些保險的公眾號也以偏概全的散播錯誤的解讀,裡面的文件截圖,也刻意抹去了重要的內容,只圈出「停售」的消息:
其實,這么說的目的都是為了刺激你趕緊買,套路啊,套路!
今天,小編索性就帶你正確解讀一下這個去年發布的保險76號文件:
並不是所有返還型健康險、商業養老險都要停售,以下不合要求的保險產品,才要退市。
1.保障水平不達標的,要停售
文件的具體內容如上面截圖所示。意思是說,要提高保險金額與保費的比例下限,相當於提高保障程度,提高杠桿比,這本質上來講是有利於受益人的。因此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保險產品必須在4月1日前停售,而不是所有類型的產品都停售。換句話說,停售的也是那些性價比不高的產品,這樣豈不是更好?
2.萬能險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高於年復利3%,不滿足條件的要停售
投資者在銀行買的銀保產品,很多都是這種萬能險包裝的。這類產品給出的收益率都不低,動不動就6%+,甚至還承諾保底利率3.5%。收益高,背後的風險也高,所以保監會為了提高客戶資金安全性,防範金融風險,76號文件限制了萬能險的利率上限,所以4月1號前不符合要求的,停售。
3.提供保單貸款的保險,貸款比例過高的要停售
有些儲蓄型的保單,可以進行保單質押貸款。此前貸款比例可以是保單現金價值的80%以上,而很多產品的貸款比例高達90%,據說有些甚至超過了95%。而4月1號以後,所有保單貸款比例不能高於80%,違規的都得停售。
舉個例子,保單現金價值100萬,4月1號前你可以貸90萬,甚至95萬,以後只能最多貸款80萬了,相當於資金周轉度降低。那麼對於這類產品,小編覺得,如果你是看中了保單資金周轉的功能,倒可以趁著現在貸款比例高的時候購買,否則,就沒必要為了多貸款而搶在停售前購買這種保險了。
小編覺得,停售的產品其實並沒有宣傳的那樣「超值」、「完美」,遇到「停售」的宣傳也不要盲從,買保險還得根據自身保險需求,從保費、保障水平等多方面來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對於已經購買了要停售的保險產品,投保人也可以放心,保險公司會根據合同約定的內容履行條款。也就是說,投保人的權益,不會因為產品的停售而受到影響。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保險公司產品將停售的
1.外因對保險公司而言,最大的外因就是市場因素,市場上有一百多家優質的保險公司,那些公司一直在研究更適合市場的新產品,所謂優勝劣汰,保民肯定會選擇那些保障范圍更廣,保費更低而保額更高的產品,而那些價格高保障低的保險失去了競爭力,來自市場的壓力逼迫保險公司更新產品,那些無人問津的舊產品只能停售。
2.內因保險公司不是慈善機構,盈利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而保險公司之所以將產品停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賺錢,但因為這個原因停售的其實並不多,畢竟精算師們都在計算著呢。那些沒有賺到很多錢甚至虧順的保險,理賠多並不是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90年代銀行存款利率高達10%,有些保險公司研發的理財險利率比10%要高得多,但當利息開始調整的時候,投資所獲得的利潤減少,但還是需要按照既定的利率給付保民,為了避免更大程度的經濟損失,保險公司只能選擇停售該產品。
有些保民會想,上面所說的都是90年代的事,與相隔甚遠,其實不然,互聯網的發展給保險公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挑戰。有些公司為了口碑,會出一些超高性價比的產品,雖然可以帶來知名度和曝光率,但基本上都是賠錢的,這樣的形式不會延續很久,保險公司會選擇停售此類產品,更新後的產品要不調整了價格,要不調整了保障,性價比上會比舊款的低很多。
有人說,短期的百萬醫療險停售的可能性很大,要是條件允許的話,建議購買一份,雖然沒到買到就是賺到那麼誇張,但性價比還是高於其他同類型的產品。有人也許就問了,那要停售的產品到底買不買呢,其實關注的重點不是該產品是否停售,而是該產品是否適合,適合的話就買,不合適停不停售都沒多大關系。也許該款停售了,但在未來會有保險公司推出比這款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這並不是不可能,未來的保險肯定會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高性價比,日益激烈的競爭必將導致這樣的結果。當然,健康險會越來越貴,因為這是和年齡直接掛鉤的,發生變化的不是價格,而是被保險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