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保險 > 銀行理財產品成市場新寵

銀行理財產品成市場新寵

發布時間:2021-07-22 00:37:02

Ⅰ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當前,互聯網保險產品雖有不少創新,但真正能夠引起市場普遍關注並形成影響力的產品很少。一些帶有噱頭的貼條險、好人險、戀愛險、高溫險等雖然可以歸結為具有創新元素,但是或有悖於傳統觀念或不利於正能量的傳播,均已被叫停。而我們說真正思維的創新,一是給用戶創造價值,二是讓一切交易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本質,並且圍繞這兩個核心來改造傳統金融保險商品的定價和設計,而不是盲目的去做一些對用戶沒有太多價值的創新。目前來看,基於場景的創新型互聯網保險產品已經相繼出現。例如手機碎屏險、旅遊險、飛機延誤險、個人資金賬戶安全險等等。未來,越來越多類似的需求將會出現,且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使用場景中。
另外,在2016年互聯網人身險保費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理財型產品成為主角。由於超過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2016年萬能險成為理財市場新寵,並成為不少中小保險公司擴張保費規模的利器。一些公司通過負債端期限短、收益高的萬能險搶占市場進行「長險短賣」,而資產端又集中投資於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從而引發期限錯配。萬能險雖是保險,但它帶有很強的理財產品的特點,再加上向銀行借款,這樣一種較為激進的方式去買股票,可能會造成股票的價格波動,給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隱患。這樣的做法也會損害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會讓投保人對保險資金的安全產生擔憂。因此,萬能險在2016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監管新規。當下,保險業應正本清源,不忘初心,注重產品與服務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看來,互聯網銷售的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但多數是傳統保險產品,也就是用互聯網銷售傳統的保險產品。互聯網是渠道,但又不僅僅是渠道。渠道往往是單向的,主動和主導的,而互聯網保險卻可以是雙向的,是交流和互動的。保險公司花了很多渠道成本,獲得的是一張保單,並沒有獲得客戶。為什麼沒有獲得客戶呢?因為沒有和客戶互動。保險投保人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保險產品、保險價格都是不可變更的,投保人被推銷,你就決定買和不買,是被動的。而購買保險之後如果不出險,那就與保險公司基本上沒有接觸(互動)。
可以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保險產品的開發者不一定是保險公司,可以是投保人、保險專業人員等共同商議。保險產品價格可以精算,精算師提供服務。這些保險參與者應該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交流、溝通、互動,使消費者能夠主動參與保險活動,而不只是被動接受。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伴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逐漸放開,保險業務整體穩健發展、監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經濟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將會是互聯網保險市場強勁發展的一年,智能互聯時代,保險營銷模式迫切需要變革。在用戶、購買方式、購買決策以及購買環境更新變化的趨勢下,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第一,保險以人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本身為中心。現在的保險是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真正以人為中心,未來的保險則一定是以人為中心。我國的保險行業正處在發展之中,還有很多人還沒有樹立起保險意識,不明白保險其實是一種保障,而不是電話里的業務推銷員的強推。保險,應該是以人為本,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我們的保險從業者需要切身實地的為我們的用戶考慮,制定合乎個人實際的保險服務,當我們真正的為用戶解決了問題,滿足了需要,才真正體現了保險的價值。保險用戶相互影響,互相討論,險企了解用戶各自的需求,制定私人化的服務,形成一個保險到用戶,用戶到用戶,用戶到保險的完美閉環,促進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傳統經濟正走向社群經濟,社群化下與用戶的動態溝通能夠幫助保險企業了解、預測、創造不同用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傳統營銷中消費者是被動地接受,而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不僅承擔消費角色,還承擔了部分生產者的角色(即出現了產銷者的概念),消費者們的創造力以新產物的形式得到了分享和釋放,讓用戶互相影響,形成良好的保險環境。通過社交媒體的網路口碑效應,近距離促進用戶購買決策過程,實現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動態溝通和良性循環。
第二,保險業不再有營銷員,都變成了經紀人。保險公司的經營,未來不再是人海戰術,而是更精細化的經營。營銷員身份轉變,搖身變成經紀人,進行私人化的服務(類似私人醫生的概念),以形成讓客戶資源穩定的良好局面。經紀人的核心工作是預判風險、進行保險方案設計以及事後的服務。保險不再是賣出去,而是幫助用戶決策風險的處理方式。
今天的保險市場,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更加的理性。保險公司想發展和進步,靠以往以險種的生產和銷售為中心的推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勢必會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環境甚至不同的想法,制定不同的險種,即私人定製保險。經紀人會幫助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年份購買保險制定不同的價格,實現專屬。這個經紀人不光要懂保險,還要懂稅務、法務,需要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服務。保險經紀人只有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真正從用戶的視角考慮對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才能實現共贏。
第三,保險產品的本質是服務而不是保單。保險產品銷售成功,僅僅是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發生關系的起點,售後服務質量對客戶未來的行為(包括口碑傳播)將變得異常重要。消費者需要升級自己的體驗,保險用於消除個體性差異,而不是被強迫,也就是說,服務將成為保險公司制勝的法寶。短時間內,資產類產品會促進消費者意識快速提升,但是終究會最快走向穩健成長;政策類保險會因為新技術而顛覆,比如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被看好,未來車險的承諾會逐步由保險公司變為車商。
第四,互聯網保險不應該僅僅是銷售渠道。今天多數保險公司都將「互聯網保險」看做一個銷售渠道,也僅當作銷售渠道。盡管2016年互聯網保險銷售額再創新高,這也僅僅是多數保險公司通過與各大電商的合作甚至簡單的銷售合作取得的成果,多數保險公司還沒有真正基於互聯網思維進行產品創新,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場景」搭建,沒有基於新生代用戶的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也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獲客」推廣或售後服務,所以傳統保險公司的理念轉變勢在必行。如果保險公司僅根據各大電商平台的需求被動設計並供應產品,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保險公司將有可能淪為保險產品的「單一供應商」,將部分失去或者徹底喪失話語權。看看今天各大電商跟航司合作的情形或者保險公司在航意險方面返還給電商平台的「高比例」技術服務費就應該知道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危言聳聽。

Ⅱ 票據理財為什麼有的收益高,有的收益低

值得注意的是,票據理財能夠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市場迅速掀起搶購熱潮,與當前理財市場整體預期收益率下滑不無關聯。
從近期的情況來看,目前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以及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均徘徊在4.4%左右,與去年年初的6.763%年化收益率相比,收益率縮水近三成;而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大多數集中在5.2%-5.5%,「6時代」漸行漸遠。
正是因此如此,前期培養的互聯網理財用戶們不得不集體「出走」,尋找其他期限短、收益高的替代產品,以E票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票據理財平台,也迅速成為了理財市場的新寵。
不過,票據理財產品是否真的能夠做到「高收益、低風險」?小編認為,票據理財收益之所以這么高,是因為盡管通過銀行提前承兌匯票的貼現,利率相對較低,但銀行提前兌付的周期相對較長,流程較為復雜。因此對於急需資金的融資方而言,通過互聯網平台獲得資金流程簡單,資金到手快,融資企業也會願意多付出一定的成本在互聯網平台進行融資。
但盡管如此,相較於銀行票據過往5%—6%的收益率而言,8%-10%等過高的收益顯然不靠譜。據中國目前的票據市場來看,票據理財的合理收益率會在5.5%-8%之間,而且這將是長期穩定的水平。票據理財過高的回報其實是來自於平台的補貼,為此,這些平台一般會結合線下做其他套利業務,不僅存在不確定性風險,同時這種補貼的高收益率也是不可持續的。此外,一旦票據發行平台出現資金周轉問題,就會導致難以償還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小編最後表示,「投資者應注意切莫被高收益誘惑,一定要注意投資風險。」

Ⅲ 理財平台有哪些推薦一下哪個比較好

度小滿理財(原網路理財)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

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請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以及自己熟悉了解的產品。

Ⅳ 智能互聯時代保險是啥樣

回首過去的一年,互聯網保險實現了快速發展,互聯網渠道保費規模佔比增長迅速,中保協發布的《2016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互聯網保險保費收入在過去4年間增長了40倍。毫無疑問,未來互聯網一定會重構保險行業的新生態。目前互聯網改變了保險業的產品結構和銷售渠道,發展背後尚存在一些問題。
創新不足、重點錯放
當前,互聯網保險產品雖有不少創新,但真正能夠引起市場普遍關注並形成影響力的產品很少。一些帶有噱頭的貼條險、好人險、戀愛險、高溫險等雖然可以歸結為具有創新元素,但是或有悖於傳統觀念或不利於正能量的傳播,均已被叫停。而我們說真正思維的創新,一是給用戶創造價值,二是讓一切交易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本質,並且圍繞這兩個核心來改造傳統金融保險商品的定價和設計,而不是盲目地去做一些對用戶沒有太多價值的創新。目前來看,基於場景的創新型互聯網保險產品已經相繼出現。例如手機碎屏險、旅遊險、飛機延誤險、個人資金賬戶安全險等等。未來,越來越多類似的需求將會出現,且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使用場景中。
另外,在2016年互聯網人身險保費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理財型產品成為主角。由於超過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2016年萬能險成為理財市場新寵,並成為不少中小保險公司擴張保費規模的利器。一些公司通過負債端期限短、收益高的萬能險搶占市場進行「長險短賣」,而資產端又集中投資於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從而引發期限錯配。萬能險雖是保險,但它帶有很強的理財產品的特點,再加上向銀行借款,這樣一種較為激進的方式去買股票,可能會造成股票的價格波動,給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隱患。這樣的做法也會損害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會讓投保人對保險資金的安全產生擔憂。因此,萬能險在2016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監管新規。當下,保險業應正本清源,不忘初心,注重產品與服務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看來,互聯網銷售的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但多數是傳統保險產品,也就是用互聯網銷售傳統的保險產品。互聯網是渠道,但又不僅僅是渠道。渠道往往是單向的,主動和主導的,而互聯網保險卻可以是雙向的,是交流和互動的。保險公司花了很多渠道成本,獲得的是一張保單,並沒有獲得客戶。為什麼沒有獲得客戶呢?因為沒有和客戶互動。保險投保人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保險產品、保險價格都是不可變更的,投保人被推銷,你就決定買和不買,是被動的。而購買保險之後如果不出險,那就與保險公司基本上沒有接觸(互動)。
可以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保險產品的開發者不一定是保險公司,可以是投保人、保險專業人員等共同商議。保險產品價格可以精算,精算師提供服務。這些保險參與者應該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交流、溝通、互動,使消費者能夠主動參與保險活動,而不只是被動接受。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伴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逐漸放開,保險業務整體穩健發展、監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經濟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將會是互聯網保險市場強勁發展的一年,智能互聯時代,保險營銷模式迫切需要變革。在用戶、購買方式、購買決策以及購買環境更新變化的趨勢下,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第一,保險以人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本身為中心。現在的保險是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真正以人為中心,未來的保險則一定是以人為中心。我國的保險行業正處在發展之中,還有很多人還沒有樹立起保險意識,不明白保險其實是一種保障,而不是電話里的業務推銷員的強推。保險,應該是以人為本,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我們的保險從業者需要切身實地的為我們的用戶考慮,制定合乎個人實際的保險服務,當我們真正的為用戶解決了問題,滿足了需要,才真正體現了保險的價值。保險用戶相互影響,互相討論,險企了解用戶各自的需求,制定私人化的服務,形成一個保險到用戶,用戶到用戶,用戶到保險的完美閉環,促進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傳統經濟正走向社群經濟,社群化下與用戶的動態溝通能夠幫助保險企業了解、預測、創造不同用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傳統營銷中消費者是被動地接受,而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不僅承擔消費角色,還承擔了部分生產者的角色(即出現了產銷者的概念),消費者們的創造力以新產物的形式得到了分享和釋放,讓用戶互相影響,形成良好的保險環境。通過社交媒體的網路口碑效應,近距離促進用戶購買決策過程,實現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動態溝通和良性循環。
第二,保險業不再有營銷員,都變成了經紀人。保險公司的經營,未來不再是人海戰術,而是更精細化的經營。營銷員身份轉變,搖身變成經紀人,進行私人化的服務(類似私人醫生的概念),以形成讓客戶資源穩定的良好局面。經紀人的核心工作是預判風險、進行保險方案設計以及事後的服務。保險不再是賣出去,而是幫助用戶決策風險的處理方式。
今天的保險市場,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更加的理性。保險公司想發展和進步,靠以往以險種的生產和銷售為中心的推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勢必會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環境甚至不同的想法,制定不同的險種,即私人定製保險。經紀人會幫助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年份購買保險制定不同的價格,實現專屬。這個經紀人不光要懂保險,還要懂稅務、法務,需要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服務。保險經紀人只有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真正從用戶的視角考慮對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才能實現共贏。
第三,保險產品的本質是服務而不是保單。保險產品銷售成功,僅僅是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發生關系的起點,售後服務質量對客戶未來的行為(包括口碑傳播)將變得異常重要。消費者需要升級自己的體驗,保險用於消除個體性差異,而不是被強迫,也就是說,服務將成為保險公司制勝的法寶。短時間內,資產類產品會促進消費者意識快速提升,但是終究會最快走向穩健成長;政策類保險會因為新技術而顛覆,比如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被看好,未來車險的承諾會逐步由保險公司變為車商。
第四,互聯網保險不應該僅僅是銷售渠道。今天多數保險公司都將「互聯網保險」看做一個銷售渠道,也僅當作銷售渠道。盡管2016年互聯網保險銷售額再創新高,這也僅僅是多數保險公司通過與各大電商的合作甚至簡單的銷售合作取得的成果,多數保險公司還沒有真正基於互聯網思維進行產品創新,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場景」搭建,沒有基於新生代用戶的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也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獲客」推廣或售後服務,所以,傳統保險公司的理念轉變勢在必行。如果保險公司僅根據各大電商平台的需求被動設計並供應產品,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保險公司將有可能淪為保險產品的「單一供應商」,將部分失去或者徹底喪失話語權。看看今天各大電商跟航司合作的情形,或者保險公司在航意險方面返還給電商平台的「高比例」技術服務費,就應該知道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危言聳聽。

Ⅳ 比較好的金融理財平台都有哪些

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是度小滿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

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8%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到您。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請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以及自己熟悉了解的產品。

Ⅵ 炒匯和炒股哪個收益最快也最安全

炒匯好的 兩種方法:
一、中行「匯聚寶」美圓年收益可以達到3%以上。
二、如果你有興趣和時間的話,可以進行中行「外匯寶」交易,獲取價差的收益。

方法二需要較多的外匯知識,建議你選擇方法一。
操作策略:

美元已進入加息周期,加息的頻率可能加快。外匯理財收益被逐漸看好,預計隨後推出的該類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有所提高,理財專家認為,投資者應對美元資產進行相應調整。

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產品收益、期限、貨幣利率的發展趨勢等因素應當是投資者綜合考慮的。考慮到美元利率還在不斷攀升。

如投資一年期以上的品種,資產失去流動性,也就失去了獲取其他更多利益的機會。因此,美元進入加息周期,可以考慮投資美元短線品種。產品多可細挑

目前的外幣投資市場上有兩大類的理財產品,一類是保本型,大多數投資者傾向於穩健、安全的外匯理財產品,保本產品因為其兼顧風險和收益的特點而受到投資者追捧。

另一類是不保本的與匯率掛鉤的期權產品,這類產品期限較短,因此資金流動性高,期權費率高。客戶須承擔本金可能損失的風險。

收益率遞增的外匯理財規避了美國繼續加息帶來的市場風險,成為市場新寵。

這類的理財產品,比如浦發銀行推出的浦發匯理財2005年第二期(B計劃)、民生財富外匯非凡理財六期B計劃。在設計上已考慮了加息因素,專業人士稱其收益率提高的水平大概與美元加息的水平差不多。

但是外匯理財專家提醒,美元加快加息步伐的可能仍然存在,為降低風險,投資者購買外匯理財產品時,最好分批分期購買。

Ⅶ 《理財周刊》這雜志如何

給你轉載個他們主編的話語,自己評價。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站在《北京商報》更名3周年的時間窗口上,回頭看看這三年來我們傾心打造的《理財周刊》,作為她的執行主編,我對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們做《理財周刊》的目的,僅僅是覺得財經新聞中心旗下應該有一個周刊,因為從財經很容易過渡到理財上來。至於能辦成多好的刊,能不能「發光」,我的主編、我以及我的同事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

但是我們經常問自己問題。

比如理財是什麼。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寫稿子,我都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比如我們要給讀者寫點什麼。每一次報選題前,我們財經新聞中的記者們都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再比如我們的文風是什麼。每一次在簽版付印前,我們的主編都會重新問自己一遍。

結果,在商報改版後的第三年,我們的周刊走過了近150期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僅藉助了《北京商報》人性化的發行方式,還藉助於我們成熟讀者的不斷指點,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追求的。在這種與時俱進中,《理財周刊》「發光」了。

我們堅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有錢存到銀行嘛,理什麼財?」即便是到了21世紀第9個年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享受金融業提供的以錢生錢的理財生活。

誠然,靠雙手努力勞動換得金錢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獲得財富也是「人情」。而我們更相信,一個國家的金融業需要人氣,人多了,這個市場才完整。

理財是什麼?這是我們提過的一個問題。在周刊的記者看來,理財就是使你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為精緻的工具。比如有人認為買基金就是理財,用錢買一款基金,基金就能為自己掙錢。其實,買什麼樣的基金、在什麼時候買,甚至在什麼時候贖回,這些都是有據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證指數在沖上4300點後出現回調,《理財周刊》就針對當時一部分投資者的心理,寫了《震盪市 基金是避風港嗎?》這篇文章。文章披露,號稱「理財專家」的基金在調整中戰績各不相同,但進取型基金在市場回調時風險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證指數已經跌到2868.8點,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基金加倉的好時機,但記者在對比後發現,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風險過大,因此寫了《暴跌中選擇中低倉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證指數漲到3000點以上,一時間指數基金這個熊市中的「破落戶」變成市場新寵,記者從指數基金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預期出發,報道了《指數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財方案,同時提示風險。

這是《理財周刊》「解剖麻雀」的一個例子。平時,我們關注各種理財產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普通投資者如何買投連險、退保需要什麼手續、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讀、保本產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銀行理財師的能力怎樣、房貸轉按揭手續費多少、國債提前贖回怎麼算利息、銀行卡手續費如何計算、哪家銀行信用卡積分最值錢、怎樣買黃金最劃算、掛鉤葡萄酒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如何保證……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話題。甚至,我們向讀者傳達這樣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錢,也要計算一下怎樣存是最劃算的。

到了節假日,我們給讀者的理財建議就多起來。比如在今年春節前最後一期周刊1版,我們財經新聞中心12名編輯記者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出發,簡短盤點一年來的理財市場,並對投資者在牛年中的理財生活進行了規劃(詳見本報2009年1月23日理財周刊A1《牛年到 商報祝您Happy牛Year》),這是財經新聞中心記者一次集體亮相,目的是讓讀者看到,平時理財精打細算的這些人,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惟一不同的,是這12個人都戴眼鏡。

我們堅持——

早於讀者發現理財陷阱

《理財周刊》的另一項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財市場,或者是市場中的怪現象,以幫助讀者成功繞過鮮花裝飾的陷阱。

這里要提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團隊中所有成員,對於理財市場的「負面報道」其實都心懷抵觸,原因是作為市場中的一員,我們不願意向讀者傳達過多的負面消息。但有些時候,監管層的觸角無法伸向異常隱秘的地方,這時,我們的筆就變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報《理財周刊》頭版頭條刊登了由現任周刊主編劉傑、商報《老周侃股》專欄作者周科競和那時僅僅是一位新記者的我共同寫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詢機構賺錢伎倆曝光》。這篇稿子一發布,其犀利的語言、獨特的視角以及大量采訪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網路轉載數量上百條,鏈接留言數不勝數,既以內容警示了投資者,也使我們看到了讀者的訴求。這篇稿件後來被評選為2007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一等獎以及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之後,幾乎每隔一個階段,我們都會對理財市場中的黑幕或陷阱進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針對理財產品市場存在的銀行銷售者誤導投資者現象,我報道了《揭秘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該文後來被評為2008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二等獎),直揭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復雜到連金融博士都讀不懂的怪現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訪之後,記者陳潔在周刊發表了《原始股騙局卷土重來》一文,揭露了騙子利用投資者「貪小」的心理弱點騙取錢財的全過程;隨後周刊再次發文《熊市中股民謹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資者切勿上當;今年1月,為提示投資者在進行消費時謹防銀行卡被復制,或者被山寨釣魚銀行網站騙去錢財,我和記者黃競儀寫作《理財消費防騙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針對市場上泛濫的假保險理賠單,記者崔啟斌在周刊發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單」》;4月,A股股指「龍抬頭」,我與記者王丹寫作《股市投資的四大圈錢陷阱》,提示投資者要謹防炒股次生風險;而在信用卡濫發背後,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於今年6月在周刊1版寫作《信用卡「餡餅」背後的六大陷阱》,供投資者參考。

長長的一串稿件名稱背後,是記者們通宵達旦寫作的辛苦。但每當新一期《理財周刊》印製出來,我們手裡的這份報紙帶給我們的快樂都無法形容。

我們期冀——

下一個三年更精彩

過去的三年裡,《理財周刊》循著市場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沿途我們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時不我待。今後三年,我們的目標是在理財行業內部得到更多的認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創新元素外,我們還希望能夠與市場中的各方建立廣泛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題材。

另外,雖然三年來《理財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發展,對市場熱點也能准確捕捉,但並沒有舉辦過任何大型的論壇或者發布任何理財消費指數報告。事實上,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

因此,我們幾位周刊同志都認為,下一個三年,我們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頻率,不僅讓讀者和市場記住周刊,同時也要使大家認識我們,了解我們,鞭策我們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陽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財周刊》執行主編 崔呂萍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產品成市場新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