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目前各大銀行,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比較穩健啊5%左右的。
其實對於理財產品來說,各家銀行的收益都也差不了多少,穩定性也差不多。信託理財稍高一點,也就6理錢左右。P2P借貸只要信用沒問題是可以投資的,但是高額的回報小心是陷阱,選擇月息1.5%的較為可靠。
B. 現在四大行中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一些
各銀行的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同質化的,收益也是大同小異,主要是看你習慣在哪家銀行辦業務,覺得哪家銀行的服務更好了。如果一定要篩選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可以用理財能力來對銀行做個排行。
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10位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恆生銀行以及江蘇銀行。
本季度招商銀行分類指標測度中,發行能力、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在單項排名位列第二。風險控制能力和理財服務豐富性得分也較為靠前,優秀的單項表現使得該行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位居榜首。
華夏銀行綜合排名第二,主要受益於該行本季度風險控制能力、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表現都較好,此外,在所有銀行的評估問卷中,華夏銀行得分最高。
民生銀行位居綜合排名第三,該行在風險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和評估問卷三個單項排名表現較好,分別居單項的第三、第四和第二。同時,該行的發行能力和收益能力也較為居前,最終以較高總得分進入綜合排名前三甲。
C. 四大銀行理財哪個比較高
其實大銀行理財收益的差別沒有那麼大,因為大家在一個「風險等級」的資產標的上進行「選擇」。
一般來講,小型銀行的存款利率以及理財產品收益會比大型銀行高一些。因為大型銀行有足夠多的網點以及「錢脈」,吸收對公、對私的儲蓄能力更強,成本更低。而中小型銀行,特別是城商行,在對公、對私的吸儲能力較弱,因此只能通過更高的利率、更高的收益去吸引資金。
您也可以關注「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50W以內100%賠付。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滿期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下載鏈接」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D. 四大行理財產品對比
四大行理財產品按受益來分,有以下三類:
1、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不提供本金保護,收益也是浮動的。 一般預期年收益率不高於6% 風險程度:中高等 適合激進型投資者 利:有可能獲得高收益 弊:有可能虧損贖回
2、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是提供本金保護,但是收益是浮動的 風險程度:低 適合穩健略激進的投資者 利:有可能在保證本金的情況下獲得高收益. 弊:有可能只拿到本金。
3、保本固定收益型 提供本金保護,並且保證收益 風險程度:極低 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利:無論行情好壞都保證本金保證收益; 弊:在行情好的時候獲得的收益可能會比前兩者都要低。 手續費和管理費: 手續費按各行的產品來說,有收費和免費兩種 管理費基本上每家銀行的產品都會收取,一般在0.05%-0.2%(年率)之間。 稅費: 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產生的投資收益,如果是個人的,現在是免稅的。 將來如果要交,應該是銀行代扣。現在免的是個人所得稅,只涉及到個人所得稅。
找對自己想要的類型,每種都不一樣。還是看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資金條件狀況,不懂可追問或者看昵稱找到我
E.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哪裡同質化了
你好,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主要體現在:收益方式、投資方向、預期收益率、期限結構、發行幣種等五個方面。
(一)收益方式
根據理財產品收益方式的不同,將其劃分為非保本型、保本浮動型和保本固定型三大類。本文收集 2010 年到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不同收益方式的理財產品數量,從這五年數據中,發現近幾年我國銀行理財產品以非保本型為主,特別是 2013 年推出非保本型理財產品31208 款,占理財產品的 70. 14%。由此從收益方式的角度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同質化趨勢。
(二)投資方向
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可投資於股票、債券、信貸資產、利率、匯率等標的資產,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資產單一,因此,各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收益來源總是相近的。具體而言,分為利率類、混合投資類、融資類和結構性產品。結合2014 年數據,利率類產品佔53. 08%,增長5. 55%;混合投資類產品佔42. 26%,融資類產品有所下降,僅占 0. 27%;結構性產品佔比上升0. 27%。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以利率類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其投資方向具有同質化趨勢。
(三)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資標的資產市場的情況、理財產品設計的收益風險結構以及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決定。按照慣例,將收益率劃
分為(0,2%],(2%,3%],(3%,5%],(5%,8%],(8%,+∞]等五檔。根據2014 年具體的收益率分布,我們發現收益率大多聚集於5%~8%區間內,佔比 72. 13%;其次聚集於3%~5%,佔比25. 33%;收益率大於8%的產品僅佔比0. 62%。因此銀行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方面也具有同質化趨勢。
(四)期限結構
產品的期限越長,未知的風險越多,對於資金管理者的投資管理能力要求越嚴格,因此 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多以 1~3 個月期理財產品為主。2014 年我國商業銀行共發行 1~3 月期理財產品35780 款,佔比54. 9%;3~6個月期的理財產品 1266 款,佔比27. %;1 個月以內、6~12 個月和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分別佔比 1. 94%、13. 83%和1. 73%。單從2014 年的數據來看,1~3 個月期理財產品仍為主流。可見我國銀行理財產品趨於短期化。
(五)發行幣種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人民幣理財產品也在此期間慢慢吞噬外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並取得了絕對支配地位。從2014 年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 63445 款,增長至97. 23。外幣理財產品美元、澳元、港幣、歐元佔比分別為1. 58%、0. 46%、0. 15%和0. 25%,英鎊、加元總和僅佔0. 11%。由此可見,人民幣理財產品在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體現出理財產品幣種發行的高度同質性。
F. 各商業銀行各大類理財產品的佔比
銀行理財收益在8%-12%,第三方理財收益在30%-80%左右,這里推薦香港郎升,其他代理商多些
G.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導致什麼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風險:
1.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 片面誇大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的激增,看似設計「花樣百出」,實則同質化日趨嚴重,且不同銀行間的地盤爭奪戰也呈白熱化。在考核壓力驅動下,部分銷售人員為了提高業績,向投資者片面誇大產品收益,隱瞞潛在風險。
2.小銀行理財產品猛增萬億 整體風險加劇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銀行自行決定,而隨著銀行攬存的競爭加劇。朱夏蓮認為,資產規模較小、抵禦能力較弱的銀行主導理財產品的發售,表明整體的理財產品風險在上升,流動性風險是理財產品面臨的最大的隱患,但產品的信用風險依然不可忽視,她認為,大量的信貸類資產偽裝成非信貸資產的問題仍然存在。
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鮮有5% 長相廝守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