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險監管的方式
另外對於保證保險來說,保險公司還需重點落實保證義務履行、信用風險管控的主體責任,發揮保證保險產品在社會信用管理中的增信保障作用。
保證保險產品的「審批改備案」,在強化監管的同時也將有力促進創新。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此次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啟示其抓住監管導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面向市場深耕細作。
Ⅱ 保監會對保險公司如何監管
每年會派檢查組下到各保險公司進行檢查;
每年會對各保險公司的年度結算報告進行檢查審核,分紅發布需經保監會批准。
每款產品的上市,需經保監會備案同意。
Ⅲ 行業監管對保險業影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加強保險行業市場監管,制止惡性競爭的措施:一是要繼續完善保險監管方面的立法和保險業務法;二是加快建立保險組織的防範風險和守法內控機制;三是建立和完善保險業統一的自律規則和社會監督機制。
(一)完善保險立法
首先,立法上應當明確保險監管的原則、監管的重點、方式和模式。
確立保險監管的原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在不阻礙保險業務發展的同時,必須維持保險體系的穩定,即保持發展與穩定之間的平衡;二是不要把有效的風險防範與消除風險兩者混淆,就是說,不是通過監管而取消新的保險產品,而是確保這些產品的發展有效的風險管理為基礎;三是避免為監管而監管,而是通過監管遏制保險機構在競爭壓力下採取可能影響保險體系穩定和損害投保人利益的行為。
其次,保險立法要統一機動車輛對第三者的責任強制保險和網上監管。
機動車輛保險,一直是保險監管的重點,而目前雖然已有24個省、市、自治區政府規定實施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但各地規定不一,案件管轄、適用規定發生沖突,因此,亟需頒布全國統一的法規以解決地方規定無法解決的法律管轄權的矛盾,也是進一步完善保險法律體系的需要,為保險業的監管提供實體監督的法律依據;同時,還要加快健全對網上保險宣傳廣告的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鑒於網上廣告傳播快,覆蓋面廣,手段先進,費用低,易於操作等優勢,故網上的保險廣告將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因此保險監管立法也應延伸至這一領域。
(二)加快保險監管機構的建設,有效履行好保險監管的職能
中國保監會作為全國商業保險的主管機關,其基本職能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管全國保險市場。因此除盡快地抓好組織機構和法律制度建設以外,還特別要抓好隊伍素質建設。保險監管人員必須知法、懂法、熟練掌握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法公開、公平、公正地履行職能,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同時要具備敢管、善管,恪盡職守,勇於同一切違法違規行為作斗爭的品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保險監管機構的作用。
(三)加強保險監管的基礎性建設,健全保險內部控制體系
保險公司應按照《保險法》、《保險管理暫行規定》和《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健全保險內部控制體系。這既是保險監管得以實現的基礎性建設,同時也是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
建立和完善保險機構的風險內控機制,必須從保險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出發,以全面、審慎、有效的原則為指導,以規范從業人員業務操作行為為核心,以加強風險防範監控體系建設為重點。
(四)建立保險行業協會,構造同業自律機制,法律應予承認自律規范對其成員的約束力,充分發揮自律機制對國家保險監管的重要作用。
加強保險監管除了完善保險立法,保險監管部門嚴格執法,保險組織依據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內控機制以及保險同業協會制定自律公約以外,還需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法律環境和健全社會監督制度。進行保險法的宣傳教育,使廣大幹部群眾知曉保險法的基本內容,並能自覺守法、護法;有關部門和機關要嚴格執法,嚴格司法使保險欺詐等嚴重違法行為能夠得到及時制止和嚴肅處理,對保險機構、保險監管機構的違法行為建立完善的申訴、控告、受理和處罰制度,這樣就能促使良好的外部法律環境的形成,為社會成員對保險違法行為的監督提供法律依據;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外部保險法律環境和健全的社會監管制度,單有保險監管機關和保險組織的努力,仍然不能達到保險穩定健康發展的目的。
Ⅳ 對保險業監管的目的是什麼
另外對於保證保險來說,保險公司還需重點落實保證義務履行、信用風險管控的主體責任,發揮保證保險產品在社會信用管理中的增信保障作用。
保證保險產品的「審批改備案」,在強化監管的同時也將有力促進創新。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此次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啟示其抓住監管導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面向市場深耕細作。
Ⅳ 監管新規對保險產品形態影響
另外對於保證保險來說,保險公司還需重點落實保證義務履行、信用風險管控的主體責任,發揮保證保險產品在社會信用管理中的增信保障作用。
保證保險產品的「審批改備案」,在強化監管的同時也將有力促進創新。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此次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啟示其抓住監管導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面向市場深耕細作。
Ⅵ 保險業要思考和明確保險監管的哪些問題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近日強調,背離「保險業姓保」後果極其嚴重。要深刻認識保險產品首先是一個消費品而非投資工具。他指出,在消費者和市場主體之間,保險監管要站在消費者一邊。今後保險業絕不允許再出現所謂「特殊公司」。
三是關於補齊短板、化解風險。全系統要堅持「源頭要嚴、糾偏要嚴、執行要嚴」的總體思路,切實推進從源頭強化對保險業的風險治理,防範動機不純的投資人進入保險業。
要深化公司治理改革、深化產品管理制度改革、深化資金運用改革,切實推進行業發展糾偏。要完善監管處罰制度,細化處罰,堅持糾罰並重,切實推進監管從嚴從緊從硬。
要強化外部監管協調。自覺服從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領導及其辦公室的統籌協調,積極配合人民銀行履行好宏觀審慎管理職責,自覺加強與其他監管部門、相關部委以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門的協作,築牢全國一盤棋的金融「防火牆」。
Ⅶ 對保險機構的經營業務監管包括哪些內容
保險業務監管的內容
編輯
1.營業范圍的限制[1]
為了保障廣大被保險人的利益,各國一般都規定,禁止非保險業經營保險或類似保險的業務,禁止保險公司經營保險以外的業務(不包括保險投資)。大部分國家還禁止保險公司同時經營壽險和非壽險業務。如我國《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第6條規定:「保險與銀行、證券分業經營;財產保險業務與人身保險分業經營。」也有允許壽險、非壽險兼營的(如美國)。而英國對保險企業的業務經營范圍基本上不加限制,每個保險企業都能夠自由經營任何一種或數種保險業務。
2.核定保險條款和費率
保險條款是專業性和技術性極強的保險文書,為了保障廣大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保證保險條款的公平性、公正性,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保險監管部門都要依法對保險條款進行審查。保險費率是保險商品的價格,直接關繫到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保險基金的積累、償付能力等。因此,許多國家均規定保險費率的制定須報經主管部門核准始為有效。
我國《保險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關系社會公眾利益的保險險種、依法實行強制保險的險種和新開發的人壽保險險種等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其他保險險種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應當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3.再保險業務的監管
各國對再保險業務都進行監管,這種監管有利於保險公司分散風險和穩定經營,有利於防止保費外流和發展民族保險業。
我國《保險法》第一百條規定:「保險公司對每一危險單位,即對一次保險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范圍所承擔的責任,不得超過其實有資本金加公積金總和的百分之十;超過的部分,應當辦理再保險。」
4.對保險中介人的監管
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證人,各國政府均通過法律明確其地位、資格、執業條件、法律責任等。保險中介人一般均需經考試合格,向保險監管部門注冊登記,並交存規定的保證金後,才能經辦保險業務。
5.精算制度的監督管理
精算是指運用概率論和大數法則進行保險業務數理計算的科學。尤其是人壽保險業務,必須通過精算才能來保證保險公司科學地收取保險費,提取壽險責任准備金。《保險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保險公司必須聘用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精算專業人員,建立精算報告制度。」
精算是一門專業性強、技術含量高的科學,精算人員必須經過精算知識的專門培訓才能勝任這一工作。現在,我國許多高校與國際保險學術機構合作開辦了保險精算師資格考試,1999年我國開始自辦了精算師資格考試,為培養精算人才奠定了基礎。
Ⅷ 保險業的監管內容()
為了規范保險業監管,監管機構在履行監管職責的同時,應當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1.由專門監管機構監管的原則由於保險業務對社會經濟與政治的影響都很大,各國都是加強對保險業務的監督管理;同時又由於保險監管的專業性與技術性較強,為保證監管的效用,大多數國家都是設立專門的保險監管機構來履行監管職責。我國亦然。《保險法》第8條規定:「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部,以依照本法負責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其中的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以前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後來隨著改革深入,自1998年11月開始,已是真正的專門監管機構——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依法監管的原則這是指無論是監管機構,還是監管對象、監管內容、監管方式、監管程序、監管責任等,都必須依法進行;否則,監管無效,並將依法承擔相應責任。3.以事後監管為主,以事前監管為輔的原則根據保險行為是否實施而可分為事前監管和事後監管。由於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保險活動和保險監管都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原則。在政府管理經濟活動方面,市場經濟要求更多的是「行為前立標准,行為後再處理」;因此,保險監管應以事後監管為主、以事前監管為輔的原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為什麼要對保險業實行監管
另外對於保證保險來說,保險公司還需重點落實保證義務履行、信用風險管控的主體責任,發揮保證保險產品在社會信用管理中的增信保障作用。
保證保險產品的「審批改備案」,在強化監管的同時也將有力促進創新。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此次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更啟示其抓住監管導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水平,面向市場深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