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銀行對貸款的風險評估分幾級
下面是美國50家大銀行的信貸風險評級系統簡介
銀行內部評級是在歸納了由於借款人不能履行還款責任而造成的損失風險後特定貸款進行的評級。風險評級是銀行揭示貸款風險的主要指標,一種有效的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多用於信貸風險管理的一個或幾個領域,包括指導貸款的受理、貸款組合和管理報告,呆賬准備金或資本金充足性分析、利潤及貸款定價分折,作為參數來建立正式的貸款組合風險管理模型等。
一、 美國銀行內部評級系統的結構
銀行評級系統結構主要取決於銀行借款人的規模組合以及將定量分析系統用於信貸風險管理和效益分析的程度。在選擇評級系統的結構時,銀行必須決定使用什麼樣的「損失」概念,對應於每個損失概念的等級的數量和含義,以及其中是否包含「觀察」和「應監管」的等級。
(一)損失的概念
貸款信貸風險取決於違約可能性和違約損失。違約損失對於一筆特定的貸款是明確的,因為它是由貸款的結構來決定的。而違約可能性則通常取決於借款人。違約可能性和違約損失都是預期的。貸款的預期損失等於借款人的違約可能性和平均違約損失的乘積。
(二)管理級別
所有美國銀行都為進入「應監管的有問題資產」設立了一個內部的觀察級別,觀察級別的貸款是指那些雖然沒有列入應監管的范圍,但是需要特別關注的貸款。觀察級別和有問題資產是為了識別風險貸款而設立的,這是為了管理的需要,而非單純為了風險控制。對於觀察級別和有問題資產,銀行經常採取特別的管理行為,例如正式的季度檢查和一些特別報告。
(三)風險級別數量
各銀行內部評級的風險級別數量是不同的,同一級別所代表的風險也不相同。在美國50家最大銀行中,可接受風險級別的數量從2到不到20不等,平均為5級。多數銀行的內部評級系統中包括3—4個應監管的有問題資產級別。雖然內部評級系統的級別越多,操作成本越大,但詳盡的分類更有利於分析。
銀行業務組合不同,用於區分不同風險度的級別數量就會不同,主要作大公司貸款業務的銀行用於反映投資風險的級別數相對較多,而在主要做中級市場業務的銀行中,投資級與投資級以下之間的級別數相對較多。
② 美國存款保險制度內容是什麼
存款保險制度是整個金融改革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民營銀行准入門檻的降低乃至放開,利率市場化,銀行破產條例的出台等多項重點金融改革,都急切需要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駕護航。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已如箭在弦、勢在必發了。存款保險制度在中國沒有先例。美國作為世界上金融業最為發達的國家,其存款保險制度經過了80多年的發展運行,是否能給中國一些啟發和可資借鑒之處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市場繁榮,百業興盛,政府放寬了制度,批准許多銀行開業。可是好景不長,1929年股票市場崩潰,銀行首當其沖,紛紛倒閉,產生了多米諾連鎖效應。在1929年以前,美國的銀行倒閉案每年平均只有550家左右,而自1929年到1933年,五年功夫,倒閉的銀行竟達9108家,涉及存款達70億美元。
為此,羅斯福總統於1933年3月下令銀行界休假7天,以進行整頓,同時國會在聽取一系列的聽證會以後,通過了《格拉斯-斯特格爾法案》(亦稱1933年銀行法),開始對商業銀行的業務規定了許多限制,並根據該法第12B條款,創辦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後來陸續成立了聯邦儲蓄貸款保險公司和國家信用協會股份保險基金,分別承保商業銀行、儲蓄貸款協會和信用協會存戶的存款。1950年,上述12B條款由《格拉斯-史特高爾法案》中分離出來,單獨成為了聯邦存款保險法案。
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設理事會作為領導機構,理事三人,除了貨幣監理官為當然成員外,其餘二人經參議院同意後由總統任命,任期六年,三名理事必須分屬兩個政黨,持有受保銀行股票或在受保銀行任職者不得擔任理事職務。
設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目的是,由該公司以聯邦政府機構的身份,對顧客存在受保銀行的存款提供保險。所有參加聯邦儲備系統的會員銀行都必須參加保險,互助儲蓄銀行和州注冊的非會員銀行可自願參加。
如受保銀行倒閉,顧客存在該銀行的存款,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予以賠償。賠償的最高額原來只有2500美元,已多次調整,1980年根據新銀行法規定,將承保最高賠償額由4萬美元提高到10萬美元,但超過這個限額的則不能馬上獲得賠償,而要等倒閉的銀行清算完畢後,再作為一般的債務予以清償。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於2010年7月通過《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以下簡稱《多德弗蘭克法》),將存款保險額度又由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
為了防備萬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基金不足以支付賠款,《格拉斯-史特高爾法案》法案授權該公司可以在任何時間直接從聯邦財政部貸款30億美元,但事實證明,即使在1974年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兩家銀行倒閉時(指紐約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和聖地亞哥的合眾國國民銀行),該公司也沒有動用這個貸款額度。
保險費由受保銀行按其存款平均余額平均每年繳1/12%。由於自從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成立以來,銀行的倒閉率很低,所以這個費率顯得偏高,自1980年起,已降低到1/27%。自1961年起,該公司從投資於政府證券所得的利息已高於保險費收入。根據該公司1981年的年度報告,從1934年起,該公司處理的銀行破產案僅712起,涉及儲戶約400萬人,其中有99.9%根據該公司承保限額獲得賠償,公司為此花費了60多億美元,但公司的賠償基金,到1981年底,有110億美元,這個金額等於從1934年迄今該公司支出總額的一倍,等於支付的賠償金額的35倍。聯邦儲蓄保險貸款公司的賠償基金到1981年末有70億美元。
除聯邦一級設立的三家保險存款公司外,美國的個別州也對銀行存款提供保險。要麼承擔參加聯邦保險公司銀行客戶超過存款賠付限額以上存款的保險賠付,要麼對未參加保險的非會員銀行,承保其全部存款余額。
為了使聯邦保險公司能對參加保險的會員銀行業務經營情況有所了解,並進行必要的監督,法案還賦予該公司一系列權力。如:對受保銀行賬目進行檢查之權;當發現某銀行經營業務有不夠安全穩妥的情況時,有權採取各種措施,自勸告、警告以至停止其保險;對有問題的銀行,有權勒令其停業,由該公司充當清理人對其進行清理,也可以代為物色一家銀行,與之合並或購買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行駛上述權力時,還應該取得聯邦儲備銀行、貨幣監理官以及州及地方當局的合作。
對於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問題銀行」,聯邦保險公司通常在三種辦法中採取抉擇:一是命令該銀行關閉進行清理,在此情況下,存戶的頭10萬美元的存款將立即獲得賠償;二是物色別的銀行吸收這家「問題銀行」,存戶的存款全部歸接受的銀行負責支付;三是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問題銀行」發放貸款,助其渡過難關,或購買其股票,或暫不關閉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予以接管。接管的辦法一般適用於在較小的城鎮只有一家銀行而又沒有別的銀行願意與之合並或購買的情況,接管不得超過兩年,在接管期間還要設法求得其他的解決辦法。通常採用的是第一、二兩種辦法。自1934年以來,在發生問題的銀行中,清理和合並大約各佔一半。一般說,較小的銀行多採取清理的辦法,而較大的銀行則多採取合並的辦法,因為,銀行規模越大,要賠償的存款就越多,對社會上的影響也越大。
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美國的銀行體系因為經濟衰退、企業破產和國際債務危機而受到很大影響,主要原因之一是利率的高漲而不能下降,財務問題嚴重的銀行往往願意支付最高的利率以吸收存款,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據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報告,美國商業銀行的利潤在1981年和1982年兩年連續下滑,銀行倒閉不斷增多。1981年倒閉10家,到1984年增加到80家。雖然倒閉的多為中小銀行,但名列前茅的一些大銀行也不是沒有問題的。
1984年5月間,美國的第8大銀行大陸伊利諾銀行就發生了擠兌風潮,短短幾天內存款大戶向該行提取的存款即達80億美元之巨,後來由聯邦儲備系統、貨幣監理官和聯邦保險公司會同美國28家大銀行緊急籌措75億美元的巨款進行救援,聯邦儲備理事會宣布給該行以無限的備用信貸作支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也打破法例規定的10萬美元保險最高賠償額,宣布對該公司的存款全部負責,危機才暫告平息。這樣一家大銀行如果倒閉,肯定會引起一場大波動,救援行動之緊急與規模之大為美國歷史上所罕見,存款保險制度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
對於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取方法,人們提出一些意見。保險費是按照銀行平均存款余額計收的。平均余額中既包括10萬美元以下的存款,也包括10萬美元以上的存款。但一旦倒閉,馬上獲得賠償的只有10萬美元以下的存款,而超過這個限額的存款,在計收保費時,已經包括在內,這就形成了交了保險費而不能獲得保險的保護,未免有失公允。
而且,按照一般保險的原則,風險大小與保費的高低是成正比例的。通常大銀行倒閉的風險要小於小銀行。對於大銀行來說,他們擁有一批存款大戶,在10萬美元以上的余額在全部存款中所佔比例要大於小銀行,也就是說,按同樣的費率繳費而大銀行存款中受不到保險保護的比例要大於小銀行,義務相等,享受的權利不同,等於由風險小的大銀行來津貼風險大的小銀行,是不合理的。取消10美元存款限額,改為100%承保的呼聲很高。
2008年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於2010年7月通過了《多德弗蘭克法》,對存款保險制度進行了更加嚴苛的完善:存款保險額度由原定的10萬美元提高到25萬美元;存款保險准備金率(即聯邦存款保險基金的資金量/總保險金額)由原定的1.15%提高到1.35%,並取消了原定1.5%的上限;取消了在准備金率高於1.35%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必須向銀行派發紅利的要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不再依據銀行的國內存款總量,而是依據銀行的總體負債來徵收保費。存款保險制度向著對參保銀行更加嚴苛,對儲戶保障能力更強的方向大踏步邁去。
美國幾乎100%的銀行和儲貸機構都加入了存款保險體系,使得大部分存款都受到了有效保護,在銀行發生問題時,儲戶不會著急擠兌,避免了盲目恐慌在銀行業中的蔓延,維持了金融業的穩定和公眾信心。從2008年開始截止到2011年底,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先後關閉了總共414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平均約每三天一家。雖然出現了大規模的銀行倒閉,銀行擠兌現象卻極少發生。絕大多數的零售儲戶並未因為其銀行倒閉而驚恐萬分湧向銀行擠兌。存款保險制度不僅僅保障了存款人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對整個金融穩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③ 美國有哪五大銀行和五大投行
一、五大銀行
1、花旗銀行(Citibank,中文名「花旗」源於上海市民對該行的習慣性稱呼)
花旗銀行是花旗集團旗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並購,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也是一家在全球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2、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NYSE:JPM;TYO:8634)
業界稱西摩或小摩,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總資產2.5萬億美元,總存款1.5萬億美元,佔美國存款總額的25%,分行6000多家,是美國最大金融服務機構之一。
摩根大通於2000年由大通曼哈頓銀行及J.P.摩根公司合並而成,並分別收購芝加哥第一銀行和貝爾斯登銀行和華盛頓互惠銀行。
摩根大通是一家跨國金融服務機構及美國最大的銀行之一,業務遍及60多個國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業金融服務,個人銀行業務等。
3、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NYSE:BAC,TYO:8648)
原中文名「美國美洲銀行」,創建於1968年10月,總部設在舊金山。以資產計是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2006年,根據《福布斯》2000年排名是世界第三大公司。
4、美聯銀行(Wachovia,又稱瓦霍維亞銀行)
於2001年由美聯銀行同瓦霍維亞銀行合並而成,並延用了後者的名字,是向零售、經紀與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最大公司之一,資產總額為5,068億美元,市值達803億美元,截至2005年,股東股本為465億美元。
它的四項核心業務是普通銀行、資本管理、資產管理和公司與投資銀行,主要透過在15個州內以及首都華盛頓的3,277間辦事處為居和企業客戶服務。
5、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創立於1852年,總部設在舊金山,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創始人是HENRY WELLS和WILLIAM FARGO,全球市值最高銀行。
美國富國銀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務的銀行,業務范圍包括社區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財富》雜志於北京時間2017年6月7日晚發布了最新的美國500強排行榜。富國銀行排名25。
二、五大投行
1、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
2、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NYSE:MS)
財經界俗稱「大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有代表處,雇員總數達5萬多人。
3、美林(Merrill Lynch),(NYSE:MER, TYO: 8675)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響叮當的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該公司在曼哈頓四號世界金融中心大廈占據了整個34層樓。
4、雷曼兄弟公司
自1850年創立以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了創造新穎產品、探索最新融資方式、提供最佳優質服務的良好聲譽。全球性多元化的投資銀行,《商業周刊》評出的2000年最佳投資銀行。
整體調研實力高居《機構投資者》排名榜首,《國際融資評論》授予的2002年度最佳投行。北京時間2008年9月15日,在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次貸危機)危機加劇的形勢下,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最終丟盔棄甲,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5、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貝爾斯登公司——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原美國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市,主營金融服務、投資銀行、投資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花旗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根大通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聯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富國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盛集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根士丹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林證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雷曼兄弟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貝爾斯登公司
④ 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有哪些銀行倒閉
有華盛頓互助銀行。
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危機:
1、2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互助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華盛頓互助銀行設立於1889年,涉及資產3070億美金,它的倒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銀行倒閉案。
2、而本輪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則是華爾街所創造的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由此引發了對金融衍生品及其監管的思考。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風險的功能,也有放大風險的作用,極具兩面性。
(4)美國銀行貸款保險擴展閱讀:
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因素:
1、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風險]美國金融危機所引發的金融衍生品全球反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危機 (金融學術語)
⑤ 在美國銀行倒閉裡面存的錢怎辦那保險公司倒閉呢
FDIC 存款保險。到今年年底,每個帳戶25萬美元;如果沒有變化,明年開始10萬。
⑥ 貸款保證保險是什麼
一般消費信貸保證保險,是一次性購買的,你貸款期是36個月,那麼消費信貸保證保險起止期也是36個月,一次性交清保費。
⑦ 美國四大銀行是哪些銀行
美國四大銀行應該是指四大投行。這四個銀行包括美林(Merrill Lynch)、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City Bank of New York)。
根據數據顯示:
美國四大銀行中過去五年平均市盈率最低的是摩根大通12.17倍,最高的是美國銀行21.86倍。
過去五年平均市凈率最低的是花旗銀行0.77倍,最高的是富國銀行1.55倍。
過去五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最高的是富國銀行11.68%,最低的是美國銀行4.11%。
(7)美國銀行貸款保險擴展閱讀:
美林(Merrill Lynch),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作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詢公司之一,它在財務世界裡響叮當名字里佔有一席之地。2008年金融危機被美國銀行收購。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包括證券、資產管理、企業合並重組和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目前在全球27個國家的600多個城市設有代表處。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
花旗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銀行總裁是塞繆爾.奧斯古德上校,他曾在獨立戰爭中與喬治.華盛頓並肩作戰。
參考資料:網路:四大投行
⑧ 美國次貸危機是如何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
1.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2.原因:真正原因是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在這里原創一個例子說明: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3.為何漫延到世界
(1)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相互融合日益緊密,逐步形成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世界經濟運行機制的建立與規范化過程。
(2)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國和地區放鬆金融管制、開放金融業務、放開資本項目管制,使資本在全球各地區、各國家的金融市場自由流動,最終形成全球統一的金融市場、統一貨幣體系的趨勢。
(3) 貿易一體化:在國際貿易領域內國與國之間普遍出現的全面減少或消除國際貿易障礙的趨勢,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統一的世界市場。
(4)生產一體化:生產過程的全球化,是從生產要素的組合到產品銷售的全球化。跨國公司是生產一體化的主要實現者.
4.對我國: 這次金融危機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
⑨ 美國保險業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也稱作《1933年銀行法》,是一部對美國銀行系統進行改革的法律,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是依此法成立的。這部法律的目的在於對投機採取一些控制措施。它是由民主黨參議員卡特·格拉斯和眾議員亨利·B·斯蒂格爾提出的。其內容比如允許聯邦儲備系統調節存儲賬號的利息,被1980年儲蓄機構解除管制和貨幣控製法取消了。禁止銀行控股公司擁有其它金融公司的規定被1999年11月12日生效的金融服務法現代化法案取消了。
1999年被取消的規定,實際上取消了承擔風險的投資銀行與接受存儲的商業銀行的隔離,使得投資銀行家可以成為商業銀行的上司,因此造成利益沖突。
至少從1980年代開始銀行工業開始試圖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87年國會研究服務准備了一份報告探討對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贊成和反對。
贊成保持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理由:
同一機構同時授予貸款(借款)和使用貸款(投資)所導致的利益沖突可能導致產生這個法案的濫用。
金融機構通過控制其他人的錢可以獲得巨大的權力,它們的規模必須被控制來保證投資和貸款市場上的競爭。
保險活動可能危險,導致巨大損失。這樣的損失可能威脅存款的安全。政府必須為存款保險,假如金融機構崩潰的話政府可能必須付巨款。
存款機構的負責人應該盡量減小危險,因此他們不應該參與更加投機的業務。
反對保持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理由:
目前存款機構運行在「無控制」的金融市場上,貸款、保險和存款之間的區別不明確。它們不斷地向保險公司失去市場,因為對保險公司的限制不那麼嚴格,另外外國沒有受到這個法案限制的公司也比較有優勢。
通過立法以及通過把貸款和投資分到不同的分公司去可以防止利益沖突。
存款機構尋求的風險一般都比較小。
在世界其它地區沒有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區分,它們的運行也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