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將閑置資金買銀行理財產品,產生的投資收益如何入賬,這個投資收益用交營業稅么,用交所得稅么
企業使用限制資金理財需要從投入金額,理財時間,已經所投資標的的份額大小來對比來區分:
1、金額較少,短期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所得幾張投資收益,按正常交投資所得稅。
2、無公允價值的投資標的,列為長期股權投資。這里的溢價收益列為資本公積。按正常交投資所得稅
3、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算入變動損益,處理時,按照利潤正常交所得稅。
具體分記科目可以我上面三個名詞的會計分錄。再者就不細舉了。
㈡ 企業閑置資金買理財產品要注意什麼
若您開立的是招行公司賬戶,可進入以下網頁鏈接了解招行在售的公司理財產品。如需進一步了解,請致電95555進入人工服務咨詢。(公司業務服務時間:工作日8:30-18:00)
㈢ 【請問】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還是利空需要根據上市公司投資的理財產品的市場行情具體而定。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利好(即利多)時: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
利好(即利多)對多頭有利,它能刺激股價行市上漲,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時: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3)公司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擴展閱讀:
利空與利多,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
㈣ 公司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占公司賬面資金的比例
這個肯定要選短線投資理財品,不能影響到公司的資金流。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周期都會比較長,建議你可以了解黃金白銀這塊市場,交易方式靈活,資金出入也非常快。
㈤ 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對股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不少股民,往往認為上市公司「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行為,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其實,從利潤增長的角度看,上市公司的這類操作,屬於一種相對中性的行為。
正常情況下,上市公司往往都能及時收回理財產品的本金、獲得相應的利息。這類利息收入,最終會被納入上市公司的利潤累積當中。從這個角度看,上市公司的相應理財行為,對股民是件好事。
不過,上市公司的理財操作不應當過於頻繁。如果一家公司頻繁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就說明該公司的生產效率不高,資金大量閑置,而這對於投資者來說並不是個長期的利好。
㈥ 公司用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短期理財產品怎麼做賬
購買時 借:短期投資 xxx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xxx
投資受益 借:銀行存款xxx
貸:投資收益
短期投資
投資虧損 借:投資收益xxx
貸:短期投資
銀行存款
㈦ 國有企業閑置資金可否購買理財產品
投資理財收益還是比較好的,這個具體還是看你選擇怎樣的平台什麼樣的產品,才知道收益怎樣,樂助貸就是一個投資理財的平台,裡面有很多的靈活產品,我們可以購買這些產品獲得收益,收益按月返還,比穩健,而且比銀行的利息率還要高一些,收益還是比較穩定的。
㈧ 公司將閑置資金轉入購買銀行投資理財產品,如何記賬,是否要交稅,交什麼稅謝謝
一、若為保本產品,實則貸款利息(一)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定義:貸款,是指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取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各種佔用、拆借資金取得的收入,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間(含到期)利息(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等)收入、信用卡透支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資融券收取的利息收入,以及融資性售後回租、押匯、罰息、票據貼現、轉貸等業務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以貨幣資金投資收取的固定利潤或者保底利潤,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根據《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第一點:(財稅〔2016〕36號)第一條第(五)項第1點所稱「保本收益、報酬、資金佔用費、補償金」,是指合同中明確承諾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資收益。(二)另外還會涉及企業所得稅(利息收入)、附加稅費,若銷售方具有金融企業資質,還會涉及印花稅(借款合同)。二、若為非保本產品,實則股權投資收益(一)此非增值稅徵收范圍(二)免徵企業所得稅。但若持股不超過12個月,則須繳納企業所得稅。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同時,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三條的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三、賬務處理方面,可視情況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即使非保本性質,通常難以行使股東全部權利,不太可能作為長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