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銀行職員自己幾乎不買銀行賣的理財產品
雖然說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櫃台就設在銀行營業廳內,但是它跟普通儲蓄業務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說,理財產品跟儲蓄業務分屬銀行的不同體系。所以理財產品不像銀行儲蓄,是可能會產生虧損的。
而很多理財產品的銷售人員為了個人私利,經常向咱們無知的普通投資人推銷高風險的投資產品,這產品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就悲劇了。
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託等業務。有很多小夥伴就上了套,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買成了保險。
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套路二
有些時候銀行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買的其實不是銀行的產品。而風險也不是銀行承擔的。
套路三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並不是到期後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麼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凡是口頭承諾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數都是套路,最好能讓銷售人員把所有的承諾都寫合同,這樣如果有糾紛,也能算個保障。
㈡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銀行的理財產品多的數不清,個人投資理財沒法搞明白, 對於任何一個家庭而言,將余錢儲存起來不該是最終的目的。但是,誰都想將余錢很好的,有效而無任何風險的利用起來,換句話說也就是利用余錢來掙錢。
但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凶涌浪濤的影響下,連老百姓最信任的國家銀行都提出了風險提示,使人們不僅產生了疑惑,還敢投資理財嗎?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如果僅採取儲蓄的辦法,只能得到貶值虧損的結果。因此,參與理財是必須的。建議採用國際流行的三分法,即將要投資理財的錢分成三份:1)買預期年化收益率20%以上的,易通貸類的投資理財產品;2)買預期年化收益率11.5%以上的,信託類的投資理財產品;3)買銀行系統的可保本的定投基金類的投資理財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在獲得較高收益的前提下,可將因投資不當帶來的風險降到最小。
關於具體的更為詳盡的事項上網即刻就會一清二楚了。
為什麼要選擇易通貸類的理財產品呢?因為易通貸類的理財產品屬網路金融,是2011年以來搞起來的新興金融體系,多數的起點為100元,而收益率普遍很高,為安全起見由第三方支付等措施作保障。
為什麼要選擇信託類的理財產品呢?因為,信託俗話說就是信任委託。我國的金融體系就是由:銀行、保險、證券和信託構成的。《信託法》規定: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即當受託人破產時,委託人的財產也不受損失,而且,保證較高的收益。
為什麼要選擇定投基金也稱基金定投呢?基金定投也稱懶人理財,最適用於剛參加工作的上班族,或者預定於某一時段需用一筆資金,以及不能承受較大風險的人。基金定投的特點是:起點低最少的100元建賬,手續簡單,省時省力,定期投資不用顧及時點,有復利效果最高可達20%,風險小,據國外金融系統的統計,有的基金定投10年無虧損。是小額投資計劃,積少錢為多錢的首選理財項目。
㈢ 銀行理財分為哪幾種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一般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根據按照客戶獲取收益方式的不同,理財產品還可以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固定收益,銀行承擔由此產生的投資風險,或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並承擔相關風險,其他投資收益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分配,並共同承擔相關投資風險的理財產品。
非保證收益理財又可以分為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產品。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並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
在銀行推出的每一款不同的理財產品中,都會對自己產品的特性給予介紹。目前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是對本金給予保證的,即使是打新股之類的產品,盡管其本金具有一定風險,但根據以往市場的表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還是較低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有哪些
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不同的投資領域,據此,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資本市場型、掛鉤型及QDII型產品。
債券型理財產品,是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收益的機會。
債券型產品是早期銀行理財產品的惟一的品種。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在付息日,銀行將收益返還給投資者;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者的本金。
信託型本幣理財產品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如一家銀行曾經推出過一隻銀行、信託、擔保公司三方合作的理財產品。產品所募集資金投資於一家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系列證券投資信託計劃的優先受益檔,該信託計劃的主要投資標的為以成分股為主的股票池、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等。與目前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最大不同點在於,該產品在提供100%本金保障的基礎上,可使投資者獲得4.5%的預期年收益率。此外,根據信託計劃的實際運作情況,投資人還可獲得額外的浮動收益。
掛鉤型本幣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收益率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為了滿足投資者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同時通過一定的掉期期權,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消費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匯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恆生、國企指數,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資本市場型的理財產品,其實就是基金的基金。理財產品投資於股市,通過信託投資公司的專業理財,銀行客戶既可以分享股市的高成長,又因擔保公司的擔保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QDII型本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如光大銀行近日發售的「同升三號」股票聯結型理財產品,投資於全球著名的金融公司股票,精選了全球5個金融子行業中市值最大公司,分別為: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高盛集團、匯豐控股、瑞士銀行。理財期限是18個月,同樣保證100%的本金歸還。
雖然銀行理財都會預期最高收益率,但不可否認收益率的實現存在著不確定性。
㈣ 銀行賣的理財產品是銀行自己經營的嗎
這個不一定,銀行有些是基金之類的,這個不是銀行自己的,還有一些是信託產品等等。
㈤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哪幾種
你想做哪一種
㈥ 買哪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好
在眾多的銀行理財產品中,買錯理財產品也會讓你如股市一樣捶胸頓足的懊惱。那麼?這類的問題出現是很多用戶關心的話題,也是網路上各大搜索引擎論壇問問最熱門的問題。下面卡盟網小編跟大家一起分析。
要了解,就要深刻理解理財產品市場。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根據幣種不同可以分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按照客戶收益方式不同可分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和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根據投資不同領域又分為債券型、信託型、資本市場型、掛鉤型及QDII產品。
2011年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仍然是主要風險收益類型,該類型產品發行共計11246款。保證收益型產品發行數量超5000款,較2010年增長1437款。其中,固定收益型產品4803款,市場份額達四分之一,但相比2010年小幅下滑0.34個百分點;而保證最低收益型產品市場佔比由2010年的1.25%上升至2011年的1.62%,發行數量逾300款,這部分產品主要為保證收益型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發行數量為2817款,市場佔比近15%。
哪個銀行理財產品好?以一個案分析一下。王女士是剛剛步入白領一族不久的投資客戶。年輕而又工資充裕的王女士也不必為了房產而苦苦煩惱,因此對投資理財產品產生了興趣。在了解理財產品的各個方面後,王女士開始思考哪個銀行理財產品好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其實理財產品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充分考慮自身情況,王女士選擇了一款人民幣理財計劃。條件為認購起點5萬元,超出認購起點份額的部分應為1萬份的整數倍。王女士認購了7萬元,收益利率在4.3%。最後收益證明,王女士這筆理財產品購買正確了。
盡管各個銀行推出了不同名目的理財產品。其本質都是受委託人的請求經營其資金。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指哪款理財產品適合你。所以在繁雜的理財產品市場,抓住主心骨--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那麼通過理財賺大錢的夢想將會成為現實。
㈦ 銀行經營理財產品的風險
銀行經營理財產品的風險主要體現在,達不到預期收益造成的爭議,因為他們不能提前支取,也有可能和客戶產生沖突。
㈧ 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哪些
對於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而言,也存在一定的 匯率風險。對於銀行保本理財而言,有保本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和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而言,投資者購買後可以保障本金的安全,但是關於產品的風險需要投資者自己承擔。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投資方向是哪個領域呢?其實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的運作方式是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債權或者存款,只有一小部分的資金投資在股票、黃金期貨等領域。由於近年來股票市場動盪不安,投資的難度大大增加了,也就意味著並非所有的投資者投資此類產品都可以獲得一定穩定的高收益。
各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雖然安全性是相當高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潛在風險。在理財的整個過程中,銀行系統扮演的角色較為主動。從客觀方面來看,銀行有調節特定時段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權利,也就是說產品到期超過預期收益的那部分收益,不管是多少,都會全部進入銀行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