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保險股的估值標准
股票並不存在統一的估值標准,更沒有所謂正確的估值標准,。中國股市做價值投資的不多,多是投機行為,特別是做短線的,所以股票沒有估值標准,只要有資金進場推動股價,不管什麼垃圾公司的股票價格都能發飆,所以我們小散就不要管那麼多,盡管去找那些有強庄的股票去做。學習資料可以去看看:唐能通著的《短線是銀》,黑馬王子著的《量柱擒漲停》等對初入市者有很大的幫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我去郵政存錢,銀行的人給我介紹中郵保險,一年存一萬存三年,六年取利息是一年620.可靠嗎
中郵保險是正規的保險公司可以相信,保險收益是一個預估值只能參考。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開展保險資管產品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郵政旗下國有全資壽險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注冊資本金215億元人民幣。2009年8月4日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2009年8月18日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登記,2009年9月9日正式掛牌開業。
公司的業務范圍是:人身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2)保險資管產品估值指引出爐擴展閱讀:
保險產品確實具有理財功能,但是本質上仍然是保險,必須與其他的理財產品嚴格區分。有的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單純追求高投資回報,過分看重收益率,陷入了誤區。
在國內現有的保險產品結構情況下,如果要獲得同等保障,純消費型產品20年內累計的保費僅為快速返還型產品保費的5%。也就是說,若要獲得同等保障,購買投資保障組合型產品的成本更高,購買純消費型保險產品的成本更低。
在風險保障尚不充足的情況下,過分強調人壽保險產品的投資功能,這樣的保險消費觀念欠理性。
C. 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如何繳納增值稅
一、根據《關於明確金融 房地產開發 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6〕140號)規定:「四、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
......
十八、本通知除第十七條規定的政策外,其他均自2016年5月1日起執行。此前已征的應予免徵或不征的增值稅,可抵減納稅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增值稅。」
二、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56號)規定:「一、資管產品管理人(以下稱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下稱資管產品運營業務),暫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
資管產品管理人,包括銀行、信託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養老保險公司。
資管產品,包括銀行理財產品、資金信託(包括集合資金信託、單一資金信託)、財產權信託、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定向資產管理計劃、私募投資基金、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股債結合型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資管產品管理人及資管產品。
......
三、管理人應分別核算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的銷售額和增值稅應納稅額。未分別核算的,資管產品運營業務不得適用本通知第一條規定。
四、管理人可選擇分別或匯總核算資管產品運營業務銷售額和增值稅應納稅額。
五、管理人應按照規定的納稅期限,匯總申報繳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增值稅。
六、本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對資管產品在2018年1月1日前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未繳納增值稅的,不再繳納;已繳納增值稅的,已納稅額從資管產品管理人以後月份的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
三、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90號 ):「五、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56號)有關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提供的貸款服務、發生的部分金融商品轉讓業務,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銷售額:
(一)提供貸款服務,以2018年1月1日起產生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
(二)轉讓2017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股票(不包括限售股)、債券、基金、非貨物期貨,可以選擇按照實際買入價計算銷售額,或者以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處於停牌期間的股票,為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債券估值(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提供的債券估值)、基金份額凈值、非貨物期貨結算價格作為買入價計算銷售額。」
D. 「比牛市還牛」 A股保險指數飆漲47%創10年新高
今年來,A股保險指數大漲47%,不僅超越2015年牛市的盛況,還站上十年來的最高點,以至於有業內人士發出「比牛市還牛」的驚呼。歷史上,保險股走勢一直是「慢慢漲,急急跌」,為何今年畫風突轉?本專題從保險業半年成績單的視角,剖析A股上市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的表現。
截至昨日收盤,保險板塊總市值2.3萬億元,保險板塊市盈率22.7,市凈率2.6,A股6家上市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成為首家總市值突破萬億的公司。險指數本年漲幅達47.55%。
「過去8年,我一直在推薦保險股,但總被嘲笑跑輸市場,今年終於揚眉吐氣了。」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
「今年保險是大金融邏輯最強的子板塊。按跌入即買入操作沒有任何毛病。」華泰金融沈娟團隊表示。
早在今年初,國內券商分析師和海外知名投行就密集向機構投資者推薦保險股。保險股凌厲上攻,與機構投資者的熱情參與分不開。近日披露的基金半年報顯示,二季度基金增持比例最大的行業為非銀金融,其中加倉集中在保險領域。
一位保險資管公司權益投資部門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盡管保險股已漲很多,但從長期投資的邏輯來看,估值仍不高。主流券商分析師對保險股仍給出持有或買入的建議。
五大邏輯支撐大漲
多位長期觀察保險股走勢的業內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上半年保險股上漲,主要由五大邏輯支撐:保險市場需求旺盛、保險公司內含價值增長快速、利潤結構調整向好、准備金補提的不利影響見底,以及嚴監管環境下保險投資趨於穩健。
上半年,保險業保費同比增長15%,增速有所下滑,但上市公司的表現要遠好於行業平均。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增速均超平均,同比分別增加32.91%、24.1%、18.3%,新華保險仍是唯一一家上半年原保費負增長的上市險企,同比下降13.8%。
新華保險的業績同比下降,但股價卻創新高,成為分析師口中彈性最佳、推薦最多的保險股。其原因主要是市場認可新華保險的轉型升級,轉型後公司健康險佔比達40%,為內含價值增長持續提供了基礎。
「理財保單新業務價值率一般在20%~30%,而重疾險一般在80%以上。保險公司通過調整業務結構來增加業務價值,效果可見一斑。」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保障型產品大發展,帶來保險公司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的提升。「預計今年保險板塊新業務價值增速35%~45%。」華泰證券沈娟團隊稱。
產品結構優化對保險公司內在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理財型險種的減少,讓保險公司對利差的依賴縮小,轉向費差和死差,將使三差的利潤貢獻更加均衡。
中信證券邵子欽團隊表示,向保障轉型,是提升內含價值可靠性和盈利確定性增長的基礎。「因為當下能夠找到最可持續的利潤來源就是純保障型保單下的死差。以平安為例,存量業務的利潤結構中,長期保障型保單佔比高達69%,折算成死差預計貢獻在60%左右,是可以確定兌現的利潤。」
多家券商認為,長端利率的准備金在移動平均線平滑中釋放利潤,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體現出來。
2016年,上市保險公司因為750日移動平均國債到期收益率的下行而大量補提准備金,消耗掉百億利潤。今年,隨著長端利率的企穩回升,多家券商預計保險公司准備金補提的壓力在2017年二三季度進入尾聲,2018年可能釋放准備金,將對同比利潤產生正面的影響。
去年以來,保險投資成為監管從嚴的重要領域,監管要求保險資金回歸本源,強化資產負債聯動,令保險投資的風險偏好明顯降低。一位保險資管人士坦言,今年業績壓力相比去年較好,主要是因為保險資金偏愛的白馬股今年取得了不錯的回報。
下半年干擾因素隱現
受監管政策影響,去年4月以後,萬能險保費收入明顯下降,壽險行業規模保費的增速下滑明顯。
今年上半年,壽險業規模保費呈負增長,險企、尤其是中小險企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保險市場業務高度集中在大公司,上市公司的保費表現尚可,但下半年即將出台的134號文,對銷售端的影響有多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今年10月1日,《中國保監會關於規范人身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134號文)將正式實施,要求兩全險和年金險5年內不得返還,且對每年返還的金額作了限制,還要求萬能險不得以附加險方式存在,保險產品不得以理財名義銷售。目前各大公司熱銷的快速返還型產品都需要根據新規自查和整改,10月1日後的新產品在銷售端的接受度如何,都值得關注。
長江證券首席非銀分析師周晶晶認為,下半年有公司新單保費增速可能出現負增長,這或將成為股價的干擾因素之一。但也要看到,犧牲規模換來的是業務價值的增長和利潤的改善,因此短期干擾並不改變長期趨勢。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未來750日移動平均國債到期收益率繼續下行的概率不大,但是如果長端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可能令保險公司存量資產的損失吃掉新增利潤,而到期資產再投資風險也會增加。
平安證券繳文超認為,保險利率快速上行或下降風險、市場波動的風險、債券投資信用風險、以及政策趨緊超預期風險需要密切關注。
對於這些觀點,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
E. 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提供的貸款服務、發生的部分金融商品轉讓業務銷售額怎麼定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租入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90號)第五條規定:「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資管產品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7〕56號)有關規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資管產品管理人運營資管產品提供的貸款服務、發生的部分金融商品轉讓業務,按照以下規定確定銷售額:
(一)提供貸款服務,以2018年1月1日起產生的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
(二)轉讓2017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股票(不包括限售股)、債券、基金、非貨物期貨,可以選擇按照實際買入價計算銷售額,或者以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處於停牌期間的股票,為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債券估值(中債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提供的債券估值)、基金份額凈值、非貨物期貨結算價格作為買入價計算銷售額。」
F. 市場風格轉換波動劇烈,選股思路要重視從賺估值轉變到賺盈利
財經新聞精選
全國政協委員周延禮:建議統一大資管稅收優惠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不同資管產品稅收政策未體現公平性,建議統一資管產品投資人、資管產品管理人各稅種稅收優惠政策,確保資管行業公平競爭和良性發展。他表示,保險資管產品無法享受金融同業往來增值稅優惠政策,建議明確金融機構投資保險資管產品獲得的收益可按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予以免徵增值稅。
全國政協委員王濱:建議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研究制定養老保險產品稅收優惠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壽集團董事長王濱將提交關於保險服務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建議。他建議,一是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研究制定養老保險產品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強化三支柱間的銜接轉換貫通。加快構建統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制度,三支柱間共享信息,實現不同層次養老保險產品的便捷轉換和退出。三是引導養老金融產品形成專屬優勢。四是試點先行推進三支柱改革。加快推進業務創新試點,大力發展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養老產品。
外交部: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當前,中國正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加緊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方將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為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投資環境,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
基金重倉股春節後市值蒸發超5萬億
春節以來,基金重倉股大幅回調,數據寶統計,2020年末持股基金數量50家以上的股票有168隻股票,上述股票節後平均下跌12.74%,大幅跑輸同期滬指(-4.15%),合計蒸發市值達到5.14萬億。總市值蒸發超千億有12隻股票,包括貴州茅台、五糧液、寧德時代、金龍魚、中國中免等。假設基金持倉數量未發生變化,則上述個股基金持股市值合計縮水超4300億元。
肖鋼:探索符合國情的注冊制框架,資本市場績差股炒作明顯降溫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表示,注冊制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統一的模式,我國股票市場具有新興加轉軌的特點,必須從我國實際出發,探索符合國情的注冊制框架。肖鋼表示,資本市場績差股炒作明顯降溫,這是市場生態改善的結果,也是市場逐漸成熟的表現。具有穩定回報和高成長預期行業公司的股票受到投資者青睞,是市場正常現象。當然,資本是逐利的,有時也是盲目的,對所謂龍頭股追捧過度時,就會產生泡沫,市場遲早會調節與糾正,這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市場屬性。
(投資顧問:林旭銳,執業證書號S0260615100004)
二、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市場風格轉換波動劇烈,選股思路要重視從賺估值轉變到賺盈利
受美股大跌影響,周四各大股指出現集體跳空低開,全天盤中沒有象樣反彈,呈現單邊回落走勢。截止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503.49點,下跌73.41點,跌幅2.05%。成交額4622億。深證成指報收14416.06點,下跌516.33點,跌幅3.46%,成交額5098億。創業板指報收2851.87億,下跌145.88點,跌幅4.87%,成交額1767億。滬深兩市,個股上漲1258隻,下跌2868隻,當日北向資金共計流出48.61億元。從盤面上看,石油、鋼鐵、煤炭等板塊漲幅居前,種業、白酒、化工等普遍跌幅居前。盤面觀察市場情緒波動劇烈,事實上近期核心資產調整的主要原因是對海外美債收益率上行及流動性邊際收緊擔憂引發,預計大盤急調後有利於高估值板塊整體風險加速釋放,分析認為當前大盤不具備系統性回落大風險,原因是宏觀經濟持續向好是股市最大的支撐。2021年市場將從賺估值轉變到賺盈利,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在延續,未來市場估值大概率將進一步收斂,低估值疊加盈利或將持續改善。市場風格輪換炒作,近期估值從高向低切換。操作上建議不盲目追漲殺跌,強化業績估值優勢選股,盡量配置業績與估值匹配度高的投資品種。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今年航天發射次數將創新高,軍工行業持續高景氣
事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專家姜傑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將超過40次,全年發射次數和數量將再創新高;多型長征系列火箭聯手共同開啟的空間站建設任務,系我國航天史上首次。
點評:航天軍工國企改革有望持續推進,政府加大力度投入,行業整合力度空前,相關公司有望持續受益。未來3年,軍工行業是典型的訂單明確、業績有保障、現金流充足的優質行業。結合前期多家軍工企業發布的年度業績預告,以及近期產業鏈上游配套製造商滿負荷運轉生產情況,行業業績大幅上漲的趨勢明顯,建議可重點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稀土行業:國之重器望價值重估,稀土價格或持續上行
事件:3月1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就工信部起草的《稀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管理條例》「)回答媒體提問,肖亞慶表示,稀土是一個戰略性資源,發布條例主要是根據稀土長期發展的戰略和市場需求,以及我們在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工信部表態顯示出國家對於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管理條例》推進實施的強力支持。
點評:看好稀土幾點主要邏輯:1)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撐,《稀土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政策持續推出,有望保障稀土全產業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2021有望成為稀土長牛元年。2)新能源等下游需求的中長期驅動,高性能釹鐵硼主要稀土原料為輕稀土氧化鐠釹、重稀土氧化鏑及氧化鋱,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風電、節能變頻空調、傳統汽車等領域,我們預計2025年釹鐵硼需求或達3.6-7.2萬噸,將再造一個高性能釹鐵硼市場。3)稀土進入漲價周期強化順周期配置策略。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新股申購提示
2021-03-05暫無新股申購;
三、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G. 近年來中國資管市場發展怎麼樣
2018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8年是資管行業的變革之年。監管體制重大改革紛紛落地,重塑資管行業產業鏈。金融業對外開放重重加碼,內資資管外部強敵環伺,大資管時代即將終結嗎?
答案恰恰相反。大資管的「大」,絕不是僅指規模大,更多樣的產品、更多元的參與者才是名副其實的大資管。大時代的「大」,絕不是金融系統空轉的自繁榮,而必須回歸資管本質、服務實體經濟。大資管時代並未結束,而是破而後立,返璞歸真。
監管體制重大改革,重塑資管產業鏈
1、1、行業規模平穩維持124萬億元。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落地,作為首部由多部門聯合起草、對大資管行業進行統一監管的綱領性文件,它的推出拉開了統一監管的大幕。隨後,一系列配套文件接連出台。
由於市場預期充分,資管規模保持穩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底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約124.03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截止2018年5月,其他截止2018年6月),較2017年底僅略有回落。預計2020年,我國高凈值人群與一般家庭的可投資資產總額將分別達到97萬億元與102萬億元,也就是說每年有1.5萬億的增量。
通道、剛兌、資金池等業務較多的機構規模持續下降,如信託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期貨資管,而主動管理業務較多的保險資管、公募、私募基金規模仍保持增長,銀行理財規模整體企穩回升。
2018年全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統計情況(單位:萬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時代新格局,全產業鏈重塑
(1)資產端:非標受限,標准化資產迎來長期發展機遇。資管新規下,未來機構將增加主動管理業務,減少通道業務,從非標資產向債券、股票等標准化資產轉化將成為長期趨勢,對股票和非上市股權投資的長期需求也會逐漸增加,回表過程也將帶來貸款的增加。
同時,將非標轉成標准化資產也是大勢所趨,無論表內外非標都有轉換成標准化資產的需求,公募ABS、信貸資產流轉迎來發展機遇。
(2)資產管理機構:明確產業鏈戰略定位,打造核心競爭力
資管牌照紅利褪去,以預期收益率為主的機構,要思考如何做凈值型產品;以非標為主要業務的機構要思考非標嚴格受限之後的新方向;而業務本身不受沖擊的機構,也要思考如何面對更嚴酷的競爭環境。
所有思考都是資管機構回歸商業本質之後,對自身戰略定位的再審視。
從海外成熟經驗來看,
「大而全」的行業巨頭通常是早期具備資金端優勢的銀行系資管(如摩根大通、高盛、瑞銀等),或資產端優勢的大型基金公司(如貝萊德等),「小而美」的精品型機構則更為多元,涉及的資產類別或者策略相對單一,多為在特定領域維持高業績並收取高管理費和業績分紅(如橋水、德明信、KKR等)。
也就是說,資管機構根據不同的戰略定位,打造專有核心競爭力等。
(3)資管產品:消除中間冗雜的套利鏈條,嚴控風險
市場環境的變遷無一例外會直接反應到資管產品上。未來資管產品的設計需將圍繞著服務實體經濟、嚴控風險的基本原則,消除中間冗雜的套利鏈條,減少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信用錯配,嚴控杠桿率等。
(4)資金端:資金端需求劇烈分化
打破剛性兌付之後,客戶需要承擔資產本身的風險,對產品未來走勢的預期、流動性預期、風險預期、財富規劃等均將納入為決策要素,資金端將開始更加劇烈的需求分化。資管機構需要密切關注,跟進產品結構調整。已開始募集的養老目標基金,實際正是公募基金應對資金需求分化的率先布局。
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資管正式入局國際競爭
1、改革開放40周年,金融業對外開放再加碼。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金融業對外開放正式進入快車道。
2、市場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成熟
(1)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配置效率。2018年A股市場對外開放放鬆QFII 和RQFII松綁、互聯互通南北向單日額度擴大4
倍、時隔三年重啟新增QDII 額度和QDLP 額度和RQDII
業務、CDR發行制度、放開外國個人投資A股限制等,乃至可期的滬倫通、入富時指數等,外資參與的靈活度和額度均在不斷提高。
目前外資持股比例大約在3%左右,比例不高,但是增速很快,在A股市場情緒極度低迷的行情下,外資的不斷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債券市場也是一樣,可參與的投資范圍也日益豐富,銀行間債市已經基本全面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交易所債券市場除信用債質押式回購之外,國債、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等均已全面放開。2018年3月,彭博將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對外開放對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結構的帶來優化,重塑了市場估值體系,進而提升市場配置效率。
(2)資管市場對外開放:更多元的參與者,更激烈的競爭
中國發展的潛力和開放的決心,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入場布局。
據基金業協會備案顯示,截至7月底,已有橋水、元盛、安中、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縱橫、路博邁、安本、貝萊德、施羅德、畢盛14家全球知名外資機構獲得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共發行產品18隻,相信未來還會引入更多國際知名機構。
除私募以外,截止2018年5月,工銀安盛資管獲批,成為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已有3家外資機構(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摩根大通)向證監會遞交了控股券商的申請,法興銀行也計劃成立持股51%的合資券商。
外資機構入場,將促進資管市場結構多層次發展,豐富資管產品線,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選擇,提升市場活力。但要撼動內資龍頭的地位並不容易,內資機構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學習實際是相互的。
變革之年,迎接真正的大資管時代
對比美國,我國資管機構的滲透率都顯著偏低。以工商銀行為例,中國高凈值家庭所擁有的財富占總體個人財富43%,而工行私行客戶資產規模占整體零售客戶資產規模比例僅10%,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過去,資管行業內存在著大量的「偽」資管產品,事實上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公平競爭環境,也積累了極大的金融風險。
2018年,大資管時代並未結束,而是換場,破而後立,返璞歸真,2019年,大資管將迎來真正意義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