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是已經過時了,現在受歡迎的理財產品是哪些
現在比較流行網貸啊,p2p啊,不過這些東西危險系數高,利息高有時候會被騙啊。
B. 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理財產品是什麼
現在做理財,收益能趕上通脹的,就期貨、現貨、貴金屬這些,其他銀行、保險的理財產品,雖然年收益有5%,但這個扣掉20%的利息稅(儲蓄免了利息稅,但理財產品有利息稅),實際能拿到收的,跟存銀行的利息差不多。而基金、股票這些,投資收益連續幾年都是為負。 就期貨、現貨、貴金屬來說,期貨和黃金的資金門檻都比較高,一般沒幾十萬,連做散戶的資格都沒有。現貨的品種較多,良莠不齊,資金門檻有高有低,而且是最近幾年才引進的,市場知名度不高。 我做的是同仁堂的中葯材電子現貨,資金門檻低(幾千塊就可以做個小散戶),T+0雙向交易,20%保證金制度,交易靈活,大盤活躍,收益高,風險中,有專業操盤收指導,也可代理操盤。一般代理操盤,月收益能穩定在5%到10%。其他情況,具體可聯系我。
C. 現在的金融市場里哪種理財產品最受歡迎
您好,新融網為您解答:
目前受歡迎的理財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P2P理財
這種P2P理財方式是新出現的,特點是收益高,一般收益在10%-18%,如【新融網】,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18%,投資門檻低,但是有風險,例如P2P平台跑路風險等,所以大家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選正規的平台,例如現在比較出名的人人貸、陸金所、河南融易貸、【新融網】等。
2、進行債券的投資
債券的投資是比較的保險的投資。如國債,收益穩定,但是缺點是收益低。比如2014年發行的某3年期國債,年利率5%,而同期3年期的銀行定期為4.25%。只比同期的銀行定期存款略高一些。如何購買,其實通過網上的電子銀行一般就可以進行認購了。
3、銀行理財產品or海外基金、海外保險
目前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收益在2%-7%左右。如果不局限於國內,實際上,海外市場有很多的投資機會。比如海外基金,海外保險,產品類型更為豐富,也有更大的浮動收益區間和風險。另外,做為全球性的理財產品,跟全球的經濟形勢掛鉤,不受國內的市場上的敏感因素的影響。
4、購買股票
炒股是最大眾化的投資工具,不用特別介紹了。新融網提醒大家的是,炒股不單只是講究如何選股,也講究如何將資金進行科學的配置。另外,注意不要在大方向上選擇錯誤,比如選擇了「夕陽」行業,即使你再有選股眼光,行業整體是一個走下坡路的趨勢的話,你也不會賺到什麼錢。
5、新型的投資工具
去年「比特幣」特別的火,特別是價格漲跌像過山車一樣的驚險,留給人很深的印象。類似的比特幣其實就是一種新型的投資產品。但是風險確實比較大,其本身還極易受政策面因素的影響。如2013年12月5 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就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導致比特幣價格當日暴跌。總體看,目前這類新型的投資工具前景極不明朗,屬於「非主流」,投資需謹慎。
6、外匯、黃金
外匯和黃金是比較老牌的投資工具。新融網提醒投資者,這兩種投資產品有一定的做空機制,因此,不確定也很大。
D. 急問!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和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哪個更受歡迎一些
這個沒有什麼必然結論, 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保險公司的還有基金產品等,和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的內容不一樣,也談不上直接的沖突,針對不同的訴求來設計的。
E. 急問!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和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哪個更受歡迎一些
舉個例子
這就像麵包店
除了銷售麵包糕點之外,
還會代理銷售一些其他飲料、小吃一樣的,
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競爭,
反而是互補性更強一些,
銀行本身的理財產品和代理的理財產品
大多在期限、投資標的、收益區間都有所不同,
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從而吸引和維護更廣泛的客戶群體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哈哈~
希望採納
順便問一下
你這是好奇呢還是寫論文~O(∩_∩)O
F. 理財產品平台中最受歡迎的是什麼平台呢
覺得辨險識財算是挺受歡迎的一個平台了,主要是這個產品好
G. 最近經常聽人提起量化對沖,請問量化投資受熱捧的原因是什麼
量化投資受熱捧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 量化投資產品是一種風險較低同時收益可觀的理財產品。長期來看,年化15%-20%的收益率是可以持續的,而量化投資的最大風險一般在10%-15%左右。量化投資是一種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的盈利模式,而這種盈利能力的關鍵在於量化模型的好壞。可以說量化投資更接近科學的領域而不是金融的領域,量化投資的專家基本都是數理和計算機專業畢業,他們的專長是數理分析和數學建模。
二、 量化投資與股票市場的相關性很低,量化產品可以做到不論牛市、熊市、震盪市都賺錢。傳統的陽光私募,一般只能跟隨市場的節奏,牛市賺錢,熊市虧錢,震盪市看擇時的運氣如何。而量化對沖產品則把市場波動全部利用股指期貨的空頭對沖了。是一種不主動選擇入場時間的永遠滿倉的投資方法。
一般來說,量化對沖策略在熊市和震盪市比較容易賺錢,而大牛市有可能跑不贏指數。也就是說投資量化對沖是一種放棄了部分牛市收益去換取熊市和震盪市也能賺錢的策略。所以量化對沖產品更接近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是一種類固定收益產品,非常適合風險厭惡者和機構投資者。
三、 房地產神話和剛性兌付的打破。在中國房地產自2013年進入大拐點後,不論是買房投資還是房地產信託都不再受投資者的熱捧。10萬億房地產信託資金最少有一半要撤出來,而縱觀所有投資市場,只有二級市場有這個容量能夠容納這么多資金,不然這筆資金流到哪裡都會帶來問題,而買慣了房地產信託的投資者是無法接受二級市場的波動性的,所以量化對沖產品成立最佳的承接這筆資金的投資產品。相比之下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穩定,但是在降息周期中收益率是遠遠落後於量化對沖產品,年化收益大概4%-6%之間,還跑不贏通脹。
四、 機構投資大量涌現。2014年出現了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尤其表現在FOF(組合基金)上。銀行系中,光大銀行2014年7月份成立了第一隻銀行系的組合基金(MOM)產品。目前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也在大力推動FOF業務發展。機構投資者代表最成熟和最理性的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目前主要的資產配置還是以量化對沖的產品為主,機構投資者為量化對沖基金提供了大量穩定的資金,為量化對沖基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