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請問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對攬儲有什麼幫助,是如何實現的
首先,銀行為什麼要用理財資金來給企業發放貸款,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銀行貸款額度趨緊,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2)攬儲、倒存貸時點規模(一般結合上面那個原因);
3)客戶項目在合規上有瑕疵,無法授信,但又不想放棄;
4)增加中間業務比例,豐富銀行產品線條,滿足私人銀行客戶需求(也是為了攬儲)。
所以,應當是優質到銀行不想放棄或者因為信貸規模原因無法自己放貸的客戶,才是銀行理財資金放貸的目標群體。
其二,銀行利用理財資金錶外放貸的主要程序,簡而言之就是只要成本足夠,銀行兜底,可以千變萬化,比如信託、有限合夥、聯保、政府引導基金、券商、公募基金子公司、保險、保理等等。
雖然銀監會發了72號文件限制銀行理財資金通過信託放貸,券商開始替代信託做銀行的通道。
1)這是最基本的銀證信通道融資框架,券商資管風控閉著眼睛做,在資金出口(信託端)可以繼續設計直到滿足企業的條件:
總之,銀行願意拿理財資金來放貸的企業,應當是能通過銀行內部授信審批的客戶,其次該企業可以通過表外合作者的風控審批(一般銀行過了,大家都閉眼做啦,反正不承擔實質風險)。
在幾種表外合作者中,信託是最熟練的,融資租賃、保理、基金資管等等規模比較小,按需選擇吧。
2. 開發商以高息攬儲是理財產品嗎
開發商以高息攬儲是屬於
理財產品的一種方式,但絕對不是理財產品之一。
3. 年中銀行攬儲,一年定期存款利率4.15%,5萬起存,靠譜嗎
由於近兩年余額寶等貨幣基金收益率持續下跌,再加上P2P等互聯網理財平台暴雷不斷,大家又開始把存款轉移到銀行,畢竟當前能夠保本保息的產品也就只有銀行存款。特別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讓很多人知道了存款的重要性,導致2020年一季度全國居民存款總額增長了6.47萬億。對於我們儲戶來講,把錢存銀行都想利息能拿得多一些,在存款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想要利息更多,那麼相應的存款利率就要更高。
綜上所述,銀行年中推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4.15%,5萬起存的存款類產品屬於是正常水平,只要在確定是存款類產品的情況下,不超過50萬都可以存,也不要錯過這個機會,畢竟這種不可能是長期能夠存到的利率,屬於是短期性產品。最後還是要啰嗦一下,一定要確定是存款類產品,不要最終存款變保險。
4. 小銀行吸儲利器,高息存款產品腰斬,銀行攬儲還有新招嗎
時間如流水,過的特別快,不知不覺今年一個季度已經過去了,很多方面也迎來了季度盤點總結,居民收入方面,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依然獨占鰲頭,平均月薪過萬。
縱觀這么多家小銀行的經營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它們吸收存款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高利息,也就是靠創新性存款這樣的產品為主,就目前從各家小銀行的官方通道來觀察,現在還沒有推出類似於之前的高息存款產品,大家基本上都是以合規為前提,在小銀行不斷合並,監管力度加強的情況下,估計暫時還沒有銀行敢打擦邊球出奇招。
所以現在想要存款利息更高,只能選擇期限較長的嘍。對於以上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點點關注!
5. 超過三個月挪用公款攬儲並購買理財產品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本來不想回答這種問題的,因為回答了也不會被採納,到頭來影響我的回答正確率。後來想想,算了還是回答吧,省得提問的人迷茫。
你問這個問題就相當於「我把鄰居家的孩子拐帶了並販賣到外地了,是犯法行為么?急!在線等!」答案肯定是明顯的。第一:鄰居家的孩子是人,況且不是你家的。第二:買賣人口是犯法的,即使孩子是你自己的。
同理以上應該可以解釋你的問題了。PS:如果是國有企業的話,關系後台不硬的話,別干這事,和你不和的人知道了,一鬧的話,就算侵吞國有資產。
這么多字,採納不採納就看良心啦,╮(╯▽╰)╭
6. 年12%的理財產品算高息攬儲嗎
算是。但是銀行的不會有這么高的。我做的是天天返利的。年收益百分之十二的,是和銀行實行資金第三方存管的。
7. 銀行5年期的存款理財產品,值不值得關注
盡管當今理財的方式是越來越多,但銀行存款仍然是最主要的理財方式。目前我國居民的存款總額超過了85萬億元,沒有任何一種理財的規模能超過銀行存款。存款作為理財最大優勢為安全性高,劣勢在於利率較低。那麼,如果以存款作為理財方式,要多高的利率才值得存呢?
此外,每半年付息一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產生復利。因為利息到賬之後,還能再存進去繼續產生利息。假如這款產品一直都有的話,用10萬元購買這款產品,並將之後收到的利息都用來買這款產品,那麼5年後的利息,要比利率相同、一次到期還本付息的一般定期存款多2400多元的利息。
總而言之,該存款4.5%利率和半年付息一次的設定,在存款中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如果想以存款作為理財方式的,這樣的存款產品還是值得考慮的。
目前監管層已經明確規定銀行存款不得靠檔計息,這種把5年期分拆成半年期的存款,可以說是在打擦邊球了。可見部分銀行為了攬儲,也是絞盡腦汁。當然未來這類存款會不會被禁止發行也不好說,既然現在還有,那就把握好當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