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失地保險用支付寶交費需要那些手續
支付寶繳納社保不需要手續費。
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2.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3. 辦理社會保險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4.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5.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企業代理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7. 地稅登記證;
8.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社保卡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9.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10.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11.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份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⑵ 失地農民如何交社保,
失地農民社保繳費條件是人均耕地面積低於0.3畝的農村居民;失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養老保險的居民。失地農民在2018年12月31日前,辦理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10年(120個月)的標准為28187元/人。即:
1、2005年之前繳費年限的,一律按2005年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為最低繳費基數(1048元/月)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費率(20%)計算基本養老保險費。
2、2006年至2010年期間繳費年限的,按同年公布的最低繳費基數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費率計算基本養老保險費。
3、繳費費率為20%,其中8%由被征地農民個人承擔,12%由市、區兩級政府承擔。
在2018年12月31日前辦理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按市區2018年靈活就業人員最低繳費基數1794元/月,繳費費率20%,其補繳資金由本人一次性繳納。對男70周歲以上、女65周歲以上的被征地農民本人需一次性補繳5年(60個月)基本養老保險費,其繳費標准為:21480元/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42條規定,徵收集體土地應該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徵收集體土地,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2)青島失地保險怎麼辦理擴展閱讀: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
1、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2、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
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是專門保障失地農民的權益的,土地沒有被徵收或者沒有被依法徵收,均是不能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而且,隨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逐步試點推廣,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失地農民會因此而受益。
被征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由各被征地村(社區)提供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征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國務院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解釋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按有關規定納入征地補償安置費用,不足部分由當地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解決。
社會保障費用不落實的不得批准征地;土地出讓總價款必須首先按規定足額安排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以及補助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所需要資金的不足。
⑶ 農村失地保險辦理手續所需的照片是一寸還是二寸
2寸的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條件
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導致農民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年滿16周歲記以上失地農民可參保失地養老保險。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材料
1、土地二輪承保合同;
2、征地協議;
3、個人身份證;
4、戶口薄;
5、近期2寸彩照;
6、《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申報表》。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1、符合參保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加養老保險;
2、村委會召開會議表決;
3、公示7日;
4、填寫《申報表》記花名冊(需簽字蓋章);
5、上報人民政府、公安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
6、復核並辦理登記手續。
四、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1、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0元;
2、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2元;
3、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64元;
4、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徵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29元。
⑷ 購買失地農民基本保險的條件是什麼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條件是:
(一)土地被依法批准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農業人口。
(二)失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同時提供能夠證明是失地農民身份的原始材料,包括戶籍、征地協議或合同及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合同書等。
被征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區)提供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征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⑸ 失地保險補繳10多萬要到社保局去交嗎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條件
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導致農民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年滿16周歲記以上失地農民可參保失地養老保險。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材料
1、土地二輪承保合同;
2、征地協議;
3、個人身份證;
4、戶口薄;
5、近期2寸彩照;
6、《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申報表》。
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1、符合參保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加養老保險;
2、村委會召開會議表決;
3、公示7日;
4、填寫《申報表》記花名冊(需簽字蓋章);
5、上報人民政府、公安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
6、復核並辦理登記手續。
四、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1、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0元;
2、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2元;
3、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64元;
4、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徵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29元。
五、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范圍
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享受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利,16周歲以上,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冊農業人員。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幾類人群不在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內:
1、因非依法征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不屬於失地農民范圍;
2、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也不屬於保障范圍;
3、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⑹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辦理程序
參加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且符合辦理規定條件的,按以下程序辦理參保手續。
被征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區)提供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征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已經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轉入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應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辦理終止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手續;
(二)本人提出參加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的申請;
(三)各被征地村(社區)為其辦理增員手續;
(四)個人補繳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費;
(五)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為其辦理參保手續。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關系向外省市轉移應按照以下程序辦理:
(一)由本人提出申請並提供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具的接收證明;
(二)市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為其辦理轉移手續,並將其個人帳戶本息額轉出或一次性退還給本人;
(三)終止其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關系。
參保人員達到享受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年齡時,各被征地村(社區)攜帶參保人員身份證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批、核定待遇。
(6)青島失地保險怎麼辦理擴展閱讀
由於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農民的繳費標准:
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被征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以征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區(市、縣)人民政府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承包土地數量為依據,根據實際失地比例承擔一定數額的費用。
全部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部分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應繳費總額的60%乘以實際失地比例。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家庭人口為若幹人的,按符合參保條件的實際人口計算政府承擔費用。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政府承擔費用全部記入個人賬戶,作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依據;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除政府承擔費用外,其餘部分由個人承擔,應繳費總額的40%記入個人賬戶,其餘60%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一部分劃入統籌基金。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未滿60周歲、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個人選擇的繳費檔次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被用人單位錄用的,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⑺ 失地保險需要哪些手續
什麼是失業和失業保險?
所謂失業,是指在勞動范圍內,有就業能力並且有就業要求的人口沒有就業機會的經濟現象。失業保險則是指為保證失去工作的職工在失業期間獲得一定的收入補償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是怎樣的?
根據國際慣例和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的失業保險是由國家法律規定的,通過建立失業保險基金,使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獲得必要的經濟幫助,保證其基本生活,並通過轉業訓練、職業介紹等手段為其重新就業創造條件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渠道有哪些?
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渠道主要有四種:1.企業繳納的失業保險費; 2.失業保險費的利息收入;3.財政補貼;4.職工個人繳費。此外,其來源還有對失業保險基金進行增值的收入,運用生產自救費開展生產自救活動所獲的純收入以及對未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的單位進行處罰的滯納金收入等。
失業職工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失業保險基金直接用於失業職工的部分包括:1.失業職工的失業救濟金; 2.失業職工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的醫療費、葬補助費,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的撫恤費、救濟費;3.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解決失業職工生活困難的其他費用。除上述可以以貨幣形式得到的保險待遇外,失業職工還可以在參加轉業訓練和生產自救方面獲得必要的幫助,以提高自身素質,盡快實現再就業。
領取失業保險金有什麼條件?
我國《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已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在什麼情況下失業人員不能繼續領取失業保險金?
《失業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並同時停止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一)重新就業的;(二)應征服兵役的;(三)移居境外的;(四)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五)被判刑收監執行或者被勞動教養的;(六)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當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或者機構介紹的工作的;(七)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失業人員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間,情況發生變化,致使其喪失繼續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停止其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⑻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怎麼補交
去當地縣一級的社保局就可以補繳的。現在,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可以向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轉軌。也就是說,到法定退休年齡後,被征地農民只要補足繳費額,就可以像職工一樣享受退休待遇。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繳費標准:
A檔(已取消).
繳費標准(每人):4000元待遇標准(每月):180元
B檔 繳費標准(每人):7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250元
C檔 繳費標准(每人):10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300元
D檔 繳費標准(每人):18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380元
E檔 繳費標准(每人):26000元 待遇標准(每月):470元
如果你已經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想要補繳也是可以的。考慮到參保人員的承受能力,60周歲以上人員一次性補繳的標准適當有了降低。每增加1周歲,一次性補繳標准降低5%,依次遞減到70周歲。補繳後,能領到的退休金大概是1300元上下浮動。
除去取消的A檔,目前共有4檔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加上轉軌後的5檔,一共9種選擇。多繳多得,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選擇。
(8)青島失地保險怎麼辦理擴展閱讀:
社保補繳所需的材料
(1)各地區政策不同,要求的材料不同;
(2)補繳的時間不同,要求的材料也不同。一般來說,補繳的月份越早,所需要的材料越多。
具體所需材料,建議登陸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看,或撥打1233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
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1.《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兩份。
補繳2011年7月(含)以後超過近三個月的需持相關材料先到社保中心業務核查科進行核查,憑簽章後的該表辦理補繳。所需材料為:
①申請補繳人員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復印件;
②補繳期間相應工資收入明細復印件;
③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
④《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結果(另附登錄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系統的申請補繳人員個人查詢密碼);
⑤《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三份)。
2.《北京市社會保險費補繳明細表》(表四)一式兩份。
3.《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補繳情況表》(表十)一式兩份。
4.補繳2011年7月以前或跨此期間社會保險的需同時提供經由朝陽區行政事務受理中心審批的《朝陽區補繳養老保險審核表》及《補繳通知書》。
5.企業版子系統(五險合一)軟體生成個人補繳信息報盤文件。
⑼ 雙戶,一個是自己買的社保,一個是失地保險,只買了養老。我要注銷失地社保,怎麼辦理
1、新農保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不影響買社會保險(社保內容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共五險)。
只要履行了同樣的參保繳費義務,就享有同等的養老保險權益。到達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年齡的農民工,按照與城鎮參保職工一視同仁的原則計發相關待遇:繳費累計滿15年以上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繳費不滿15年的,而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的,由社保機構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及資金轉入其家鄉的新農保制度,按規定享受新農保待遇;沒有參加新農保的,比照城鎮同類人員,一次性支付其個人賬戶養老金。
2、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保)待遇計發辦法是按照養老保險政策有關規定執行,待遇標准相對較高;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較低,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目前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
⑽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如何辦理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指南
一、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條件
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導致農民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年滿16周歲記以上失地農民可參保失地養老保險。
二、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材料
1、土地二輪承保合同;
2、征地協議;
3、個人身份證;
4、戶口薄;
5、近期2寸彩照;
6、《失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申報表》。
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1、符合參保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加養老保險;
2、村委會召開會議表決;
3、公示7日;
4、填寫《申報表》記花名冊(需簽字蓋章);
5、上報人民政府、公安局、國土資源部門審核;
6、復核並辦理登記手續。
四、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領取標准
1、被征地30%以下(不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0元;
2、被征地30%—50%(含3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32元;
3、被征地50%—70%(含50%)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64元;
4、被征地70%(含70%)—100%以下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97元;土地被完全徵收(即100%以上)的,每人每月增發基礎養老金129元。
五、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范圍
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享受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利,16周歲以上,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冊農業人員。
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幾類人群不在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內:
1、因非依法征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不屬於失地農民范圍;
2、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也不屬於保障范圍;
3、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017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
參保對象
失地農民指因政府統一徵收農村集體土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部分土地,且征地時對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經營權的人員。規定年滿18周歲及以上的失地農民方可自願參保,年齡以居民身份證登載的出生日期為准,征地時間以征地批文為准。
養老保險金待遇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政府負擔的部分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再加專項的財政撥款,集體承擔部分從土地補償費和集體經濟積累中提取,失地農民個人繳納的部分每年定期自我支付。具體比例要合理,政府出資應在50%以上,集體出資應在30%左右,個人出資在20%左右,堅持政府保障為主,個人保障為輔的原則。失地農民達到繳費年限後,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
對於男性45周歲以下,女性40周歲以下的失地農民,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勞動力再就業,應從集體獲得的土地補償費中,提出一部分就業培訓專用資金,使失地農民掌握新的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加快就業進程。當這部分失地農民自謀職業後,應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項目,憑借失地農民身份證明,享受一定的養老保險繳費的優惠待遇。同時也應特別注意農村低保人員失地後的養老保險安排,對於失地低保人員,社會保障部門應不分年齡差別,對其實施城鎮最低生活保障。
失地養老保險制度將失地農民全部納入社保,將從根本上解決被征地農民的長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