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親戚忽悠買了人保福,一年1萬5左右,交了2年,想退保了,該怎麼辦
隨著保險行業的各項產品層出不窮,各種業務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也相對的帶來一個負面影響,保險公司對從業人員的資質標准放得比較低。導致許多從業的保險代理人為了能夠賺取到相應的傭金而選擇“殺熟”。
有一些投保人因為抹不開親戚情面,說不出拒絕的話。架不住親戚的游說便購買了保險,但是時隔一段日子又覺得自己被忽悠上當受騙了。然後又想去退掉保險,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人保福是中國人保推出的一款重疾險,雖然其保障的疾病內容也涵蓋有一定的輕症,而且其比其他同類產品高於百分之三十的賠付率,讓人不由得心動。但是每年需要繳納的保險費用也比較高,在購買時投保人 一定要根據自身經濟實力來選擇購買。
『貳』 保險代理人是保險公司的受害者嗎
某種程度來說是的。很多保險代理人都是被忽悠進保險公司的,然後開始保險知識的培訓,培訓結束就上崗賣保險了。做的好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拿到很高的傭金以及保險公司給的嘉獎,做的不好的人花了時間精力在保險公司,卻沒有任何收獲,自己還要貼補大量的金錢進去。為什麼自己會貼錢?因為保險公司是沒有底薪的,代理人所有的收入來自客戶,沒有客戶就只能自己掏錢買保險,這在保險公司稱作「自殺」,然後是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保險,把他們努力變成自己的客戶,這叫「殺熟」,在這個過程中總要請客吃飯什麼的,開銷還是不小的。搞到最後沒有新的客戶進來,自己的錢也花了,時間也花了,卻沒有賺到多少錢。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保險公司的套路是很深的,而且招人都是利用熟人關系,把自己的朋友同事招進來,變成了新的一波韭菜。說白了,進了保險公司,要麼把保險賣給別人,要麼自己買保險變成保險公司的客戶,要麼給保險公司不斷的招人。真的割韭菜的大軍啊!記得多保魚上面的一篇文章說過這個問題,你可以看看吧。
『叄』 返佣和不返佣的保險代理人,如何選擇
2009年小王去香港給丈夫買了一份重疾險,她聽說一些代理人會給客戶返佣,於是她也和代理人提出返佣條件。代理人同意了她的要求,雙方看似都「賺」了,卻留下巨大隱患。
2012年,這位代理人因為返佣被舉報吊銷執照,小王的保單也隨之作廢。不僅丈夫的保障沒了,重新投保費率比三年前還高,給家庭帶了不小的損失。
雖然內地的處罰沒有香港保險嚴格,但代理人返佣也屬於違法行為。一旦代理人被開除,我們的保單服務會大打折扣。
4、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
返佣是明令禁止的行為,一旦被發現會面臨處罰甚至是監禁。一個代理人為了賣保險知法犯法,對自己不負責,對消費者就更難說了。
而一個保險銷售平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比代理人更多。如果平台縱容代理人返佣給客戶的行為,那它極可能是不可靠的。
無論是代理人還是保險銷售平台,提供保險服務,獲得傭金是合理合法的。
代理人主動要求返佣是觸犯法律的行為,我們消費者也不應該為了蠅頭小利,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肆』 我是被鄰居騙了買了份平安智悅萬能險,有的簽字不是本人的,交了4年了,每年一萬,請問我能退回本金嗎
保險,其實是一個好事兒,但是,保險代理人員,確實 也是一個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殺熟。
現在說說你的這個保險:
一,說騙你買了保險。這需要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如果保險合同上不是你的簽字,這還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我覺得這可能性不大,而你說的有的簽字不是本人簽字,不知道是哪些簽字,最重要 的是保險合同上是不是投保人的簽字。
二,已經交了四年。就算是開始有被動投保的現象,經過了四年,也就是意味著,你對保險合同履約了四年,對四年前的,所謂欺騙行為變成了一種認可,而且按照我現在現在的法律規則,訴訟時效為三年,意味著你如果就這個欺騙行為訴諸法律,法院都無法立案 ,因為超過了訴訟時效 。
三,退保。現在是可以跟保險公司協商退保的。退保的時候,保險公司是按照保單的現金價值計算退保額的,你經過他們的計算就會發現退不回什麼,扣的很多。多數保險公司會建議你通過保單貸款這類的行為解決。總之,一個環和另一個環是鑲套在一起的。
『伍』 什麼樣的保險一看就是坑
第一坑
那麼第一個坑就來了:很多人把保險跟理財混為一談,總是惦記著保險的收益。
很多人把保險當做理財來看,總想著有分紅,有返本,有收益,反正有什麼便宜都占就對了。
可實際上這些所謂的收益率,比如分紅險,最後到手可能也就是4%左右。
所謂的高檔演示利率,稱之為水中月鏡中花,一點也不為過。
關於保險的理財收益,不妨看看之前的文章《能通過保險達到投資理財目的嗎?》
明白了保險理財收益率不高,那為什麼保險公司還賣返還型保單呢?
因為市場上貪小便宜的人太多了,總以為現在交的保費,30年以後還能拿回本金,不吃虧。
但實際上,返還型保單相比於消費型,價格貴了好幾倍,要是差額投資,把多交的錢存在余額寶,30年以後的利息都比返還型的多。
更無語的是,如果保障期內發生風險,返還型與消費型一樣,賠付保額後保單終止,那可真就是花了幾倍的價錢,買的是相同的保障。
那既然保險是保障,自己又想為自己以及家人買份保障,想起身邊不少熟人賣保險的,那就直接找他們不就得了。
第二坑
這就是第二個坑:買保險,線下的熟人肯定靠譜。
找親戚朋友買保險總不至於騙我的吧,大家那麼熟悉,也信得過,不會不靠譜的。
很多人都這么想的,然後很多人就這么踩雷進坑了。
親戚往往就是因為和你熟,「殺熟」就來得更容易,不然保險公司為啥要開拓那麼多線下代理人,而且是你的親朋好友呢?
保險公司大量招人,是想通過代理人的身邊資源來銷售保單的,而代理人只會銷售對應的公司保單,會基於傭金的高低給你推薦產品,那就更不可能給你匹配到市場上的合適產品了。
那如果不看代理人,那就直接找大公司的買就好了。
『陸』 10家平台承諾不用大數據殺熟,不用大數據殺熟靠承諾書可信嗎
其實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可能會應用到互聯網,而且也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都會依賴互聯網的。很多企業可能會讓自己更好地去使用互聯網。
其實我們在這一段時間內是經常聽到一個詞語的,這個詞語就叫做大數據殺熟,這個詞語其實讓我們都感到比較害怕。有很多的網路平台都使用了大數據殺熟,10家平台承諾不用大數據殺熟,不用大數據殺熟靠承諾書可信嗎?我認為不靠譜。之所以不靠譜,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這些平台不會自覺遵守承諾。
其實在我看來,我認為就算是這十家平台承諾不使用大數據殺熟,但是這個承諾依然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些平台不會自覺地去遵守自己的諾言,而且也不會讓自己主動的去信守承諾。這也就是意味著,當很多人都沒有在意這個情況的時候,他們是不會讓自己去遵守這個協議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信守諾言。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
『柒』 保險營業員只有殺熟才能出單嗎
其實也不是了,你也可以不填,但是凡事總是先易後難
親戚朋友至少不會對你怎麼樣
保險畢竟是好東西,只不過一開始你不懂,可能會走些彎路,給他們做的計劃可能不是他們所需要的
入了司以後多問問你的主管吧
『捌』 你怎麼看保險營銷殺熟現象
這也是保險公司大量招人的目的,之前還有很多理財公司也如此,招你進來你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從身邊的人開始營銷,等你的資源消耗差不多了,業績上不來,工資也就沒有多少了,自然也就該離職了
『玖』 親戚是賣保險的,反復向你熱情的推銷保險,看上去真的是為你好,而且不買就虧大了。而我真的不想買,又
前幾天,一個小學同學向我抱怨,最近給自己寶寶買的XX福保險,感覺很不劃算,想退保。
後來了解完才知道,這款保險是她從一位做保險代理的親戚那買的。她說,自從自己懷了寶寶,這位親戚就三天兩頭過來給她推銷保險,本來她就對保險一竅不通,又礙於面子,不想一次次被打擾,最終還是答應買了。
但事後,了解了一些保險相關知識,才發現自己買的這款保險壓根不適合自己,一年那麼高的保費,壓根承擔不起。
相信大部分的保險消費者都有過類似的苦惱,只要某個親友做了保險代理人,自己很難倖免。
但是,小菌今天還是要告訴大家,購買保險時,面對對方的「親情牌」,一定要勇敢說「不」,否則極有可能被「坑」。
隨處上演的「親情戲碼」
相信有親戚做代理人的都有一個體會,打開朋友圈,到處都是他推銷保險的廣告,甚至微信上還時不時會收到他們私發的鏈接,如《身患癌症獲保險公司理賠款60萬,最終克服病痛》、《30歲患病男子因無保險錯失治療時機,一家人陷入絕望》等等,嚴重影響朋友圈的質量,更對他的私信「提心吊膽」,但礙於人情又不能刪除或是拉黑。
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我國目前保險行業的代理人銷售常態就是「殺熟」,即很多人由於業務能力有限,銷售只能從身邊的親戚、朋友下手,希望通過自己的過往關系產生銷售,這個過程就叫做「殺熟」。
並且由於我國的保險代理人實在太多了,我國目前有近900萬在職保險代理人,這還不包括那些「曾經的代理人」,畢竟保險代理人是一個流動性很大的崗位。而且,他們的客源基本上都是來自身邊的熟人,所以我們會困擾於好友的推銷實在太平常了。
面對這么大范圍的「親情推銷」的覆蓋,臉皮稍微薄一點,就會被「親情」綁架,最終買下不適合自己的產品。
為什麼親友推薦的保險往往都很坑?
目前我國保險行業快速發展,消費者從過去的「忌談生死」和一切「圖吉利」,逐漸轉變為理性對待未知風險,保險市場急速擴大,然而,代理人的發展卻沒能跟上,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
▲ 門檻低:保險代理人是一個要求極低的崗位,他對學歷、素質、能力等幾乎「零」要求,所以很多「賦閑」在家的人都以此為副業。
▲專業度不高:很多人對保險知識一竅不通,只是經過簡單培訓就上崗銷售,可能連自己都不是很了解產品,更不要說是保險配置了。
▲以推銷為主:保險代理是一個業績導向的行業,這也就使得很多代理人忽視客觀狀況,只推薦最好賣的,而非最適合你的。
所以說,如果你的親戚代理人只是會背話術、自己都不太了解產品的話,你就要小心防範了,因為他們很可能只是為了有業績、拿傭金,而胡亂的為你推薦了一款產品,甚至是自身一知半解,「自以為是」地給你推薦一些產品,又或是銷售時的一些不正確的操作,最終都可能導致後續理賠被拒,失去抵禦風險的價值。
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其實我們不是不推薦在親友那購買保險,只是保險是一個專業的金融產品,購買時絕對不能因為「面子」、「人情」等非理性因素而沖動的做決定,最終買下不適合自己的產品,或者性價比極低的產品。
1、 買的保險壓根不適合自己:這里指的是所買保險與面臨風險的「錯位」,比如給孩子買壽險,給普通家庭的老人買終身壽險,又或者是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只給孩子買保險或是選擇分紅險等等。
2、 買的產品性價比極低:同樣的保費,保額嚴重不足;或者是保額相同,保費貴出好幾倍;又或者是保費、保額雖合理,但保險條款卻不盡合理……
其實這種因為沒有拒絕親情推銷而買的「人情保單」,導致買錯、買貴的案例有很多,最終不幸發生意外的時候,因為沒有足夠的理賠款而耽誤治療,肯定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該如何解決呢?
可以看得出來,保險值不值得買,取決於保險方案是不是滿足了你的風險保障需要,而不是賣保險的人。
所以,買保險首先一定要了解基本的保險知識和保險配置原則,其次要學會評估自身風險敞口,最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產品。而不是輕信身邊做保險代理的親戚,礙於「情分」而不去拒絕,最終後悔莫及。
想了解更多保險知識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