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合格投資者標准: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機構和個人:
1、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機構;
2、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金融資產,包括銀行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份額、資產管理計劃、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保險產品、期貨權益等。】
自然人普通投資者認定條件
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以下標準的個人:
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的個人。
機構普通投資者認定條件
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相關標準的機構: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
自然人專業投資者認定條件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自然人為專業投資者:
①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最近3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
②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歷,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或者屬於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的高級管理人員、獲得職業資格認證的從事金融相關業務的注冊會計師和律師。
機構專業投資者認定條件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機構為專業投資者:
①經有關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等;經行業協會備案或者登記的證券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
②上述機構面向投資者發行的理財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產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產品、期貨公司資產管理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信託產品、經行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
③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等養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會公益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①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於2000萬元;
②最近1年末金融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
③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黃金、外匯等投資經歷。
❷ 個人理財計劃 保險費
保險理財與儲蓄、國債等有很大不同。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
1、安全性
保險是合同行為,客戶的權益受法律及合同的雙重保護。而且,保險合同不怕丟失、損毀、被盜。而鈔票就不那麼安全了,錢在誰口袋裡就是誰的,錢丟了,就等於破財。取錢時忘了密碼,會帶來很大麻煩。
2、長期性
壽險保單期限短則5年10年,長則終身。保單利益常常涉及兩代人。而儲蓄是一種短期理財工具,人們存錢,一是為了安全,二是為了使用,第三才是獲得利息。
3、確定性
確定性是指保單未來收益可以明確的推算出來。例如:終身養老年金保險,如果合同約定自被保險人60歲開始每年領取5萬元,那麼,當被保險人生存到中國人平均年齡71歲時,可以領取60萬元,如果生存到84歲,則累計領取125萬元。
4、強制性
這里所說的強制性不是指政府或保險公司強制人們參加保險,而是說保險對個人而言帶有強制理財的色彩。保費年年交,而養老金或生存保險金只能在約定的若干年後領取,一般不能提前領取。如果沒有強制約束,人們很容易把存摺上的錢取出來以滿足突發奇想的消費或投資。因此,理財的計劃被打破,未來生活保障可能落空。
5、融資性
對客戶而言,保險的融資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風險融資,當被保險人發生風險時,其本人或受益人可得到一筆保險金。例如,對於30歲左右的年輕人,意外傷害保險費率在0.3%左右,每年繳30元可承擔1萬元限額的傷害保障。住院醫療保險費率大致在3%左右,每年繳300元承擔1萬元限額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責任。二是直接融資(指保單質押借款功能)。許多保單都有質押借款承諾,只要保險有效期滿兩年以上,被保險人或投保人即可向保險公司申請借款,期限通常是半年,借款額是保單現金價值的70%左右。
除以上五個特點外,保險還有其他功能,例如合理避稅、保費豁免、保障權益轉換等。
綜上所述,保險是非常獨特的理財工具。如果運用好保險理財手段,將大大提高理財功效,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充分保障人們的經濟利益。
正因為如此,很多西方人都有許多保險,有些人的保險金額高達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美元。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保險看作無味的花費,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理財工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理財和保險有區別嗎
1、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保險產品其主要基本功能是保障功能,如購買保險產品的被保險人在保險期內身故或殘疾,保險公司還要承擔保險責任。
2、經營主體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是銀行經營的業務,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經營的業務。
3、作用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作用是追求資金安全和一定收益,與保險產品相比,二者在預防風險、存取方式和所有權等方面存在區別。在預防風險方面,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都可以為將來的風險做准備,但用銀行儲蓄來應付未來的風險,是一種自助行為,而保險則能把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是一種互助行為。
4、在存取方式上,銀行儲蓄存取自由,提前支取按活期利率計息,本金無損失,而保險產品沒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獲得保險金是不確定的,保險金只有在保障期滿或保險事故發生時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將承擔一定的損失。無論是保險產品或銀行理財產品,都受到大的經濟金融環境的影響,都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保險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比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❹ 買保險還是理財好有何區別
一、一般我們說的家庭理財,其目的是使我們的家庭財產保值和增值,並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我們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人錦衣玉食才覺得舒服,也有人粗茶淡飯就很滿足;前者要追求高回報,後者只要保證資金安全就可以了。所以理財就是根據個人的目標,同時考慮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合理的安排各種投資組合的過程。
二、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工具,是「為無法預料的事情做准備」。有些事情一旦發生,會嚴重危及我們的理財規劃。投入少量資金購買保險,可以在意外情況發生時彌補我們的經濟損失,使理財規劃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所以保險可以說是理財規劃中必備的一項。
三、現在說起「保險理財」,有兩層意思。
1、就是利用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來管理理財過程中的人身風險,保證理財規劃的進行。這一點不僅必需,而且非常高效。比如有一些人不認同保險,同時也知道他們中的很多都持有大筆存款,因為要「以防萬一」,這筆錢既然不敢花,其實就像是自己給自己做的保險。如果他們到保險公司投保,其實遠用不了那麼多錢,就可以得到同樣的保障。多出來的流動資金,可以投入到其他金融產品中去,創造更多受益,這樣不是更有效率嗎?
2、就是保險本身附帶的理財功能。近年來,保險公司還設計出很多新產品,可以在保障功能的基礎上,更實現保險資金的增值。相對其它金融產品,因為其風險很低,所以收益總體來說比不上基金、股票,但是非常穩定。也正因為如此,它特別適合那些對金融市場並不熟悉,或者工作繁忙,沒時間打理自己的投資的朋友。
❺ 2000萬理財計劃 (金融產品,不包括保險) 急
既然你規定金融產品,那就不為你考慮不動產(房地產、古董玉石),只考慮金融資產方面,按照穩健偏進取型思路,我姑且當你是個人家庭資產,那麼2000萬可以按照5:3:1:1的比例搭配,50%購買偏股型(即混合型)基金、30%投資股票型基金、10%購買債券型基金和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另外10%,可以適當給全家人買20-30萬元保險,其餘的作為流動資金170-180萬,購買貨幣基金或者短期理財產品。這樣配置下來,預計每年創造的收益應在8%至15%之間,可以較好地滿足理財和風險控制的需要。
保守型的則配置債券型基金,其它同理。
激進型的則直接配置股票,採取價值投資,長期持有,但是難度很高,不建議。
❻ 為什麼理財規劃一定要有保險
1.家庭保障
2.子女教育
3.養老金
4.應急的現金
5.有計劃的儲蓄
6.財富保全
7.企業減稅與挽留員工
下面就這七點展開與大家講述,首先是家庭保障。
一般來講,正常情況下,一個家庭在一家之主(家庭主要收入貢獻者)的關懷和照顧之下,愛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很舒適。這個時候家人在一家之主的保護之下生活得很好,因為一家之主就是他們的保險。
但一個人無論多有本事也好,有兩種事情是不能控制的,一個是傷殘,另外一個是意外。如果有一天突然一家之主不能照顧他們,對愛人來講,她不僅僅失去了一個好老公,小孩不僅僅失去了一個好父親,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失去了一個持續穩定的收入,家人會失去保障。
但如果您擁有相應的保險規劃,就會保障整個家庭在突然的情況之下生活不受影響。
其次是子女教育金。現在的社會,多讀點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將來小孩子有能力讀大學,但因為經濟的原因使他不能完成學業,以致影響了他的前途,是很可惜的。一個完善的教育基金計劃應該保障小孩在接受高等教育時,一定有一筆錢幫助他完成學業。
目前大學的學費、住宿費等加起來,一個本科生一年需要兩萬左右,四年就要八萬左右。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關鍵是這筆錢是必須准備的。因為教育費用沒有彈性,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討價還價;時間也沒有彈性,到了時間就一定要去,不可以等兩年再說。
所以說為了小孩著想,父母應該盡早做好准備保證將來可以有一個教育基金給他。如果一旦有事發生,而這筆教育基金沒有準備好,就會使得小孩未來的前途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合適的保險規劃就可能保證將來可以有一個教育基金給小孩。
第三個是養老金。人生的旅程會有多長我們大家都無法預測,大多數人未來的收入會隨著經驗和學問一起增加,但到60歲退休的時候,收入可能會大幅減少,甚至為零。其實我們辛辛苦苦工作了這么多年,都希望退休之後可以安享晚年。
而退休之後的收入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就是自己的退休金和儲蓄,第二就是兒女給錢花,第三是社會養老保險。我相信大家也同意,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夠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的。
所以退休時有筆自己可以支配的錢來安享晚年就很重要。現在年輕,有工作能力,沒有錢不要緊,但年紀大了又沒有錢,生活就會很困難。
第四個是應急的現金。我們都從零歲開始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到什麼時候結束我們都不知道。但我相信大家也同意人生會有起有落。順境的時候可能有好的收入,好的投資機會,但如果平常沒有積蓄的話可能機會就會錯過。在逆境的時候,可能因為大病、失業等,也需要一筆錢去應付困難,否則處境會更加狼狽。我相信大家依然會同意,需要用錢的時候,能夠自己拿出來總比跟別人商量要好。一個好的保險規劃基本上提供一筆應急的錢,讓我們可以把握好機會或者應對困境。
第五是有計劃的儲蓄。一般人儲蓄的習慣都差不多,一開始很有決心。但儲到一定程度,就因為想買車、裝修房子等,或者是去一次旅行,就用了很大的一部分。又要重新開始存錢,始終沒辦法達到目標。
但合適的保險規劃,中途如果發生意外的話,也可以保證這個計劃一步一步的完成,甚至乎更加不幸,如果被保險人身故,這筆錢就會作為賠償金送到我們指定的受益人手中。換句話說,這個儲蓄計劃是可以百分之百成功的。
第六是財富保全。在保險法及合同法中有明確規定,指定受益人的壽險理賠金具有專屬性,不承擔債務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於可能存在遺產糾紛的人,通過保險也可很好地將身後資產轉移給想給的人。
我國因遺產問題而導致家庭破裂甚至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被非婚生子分去大部分遺產的事例也時有耳聞。而通過保險指定身故受益人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第七是減稅和挽留員工。通過給企業員工購買人身保險,一方面可以降低企業納稅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員工的忠誠度。
企業主如果能夠合理地計劃分配人力資源成本,在總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利用年金險不但可以降低納稅比例,又可以因年金險的特殊限制而將員工留住。能夠為員工購買保險的僱主,員工自然也願意追隨。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單位都給我買了保險了,我現在不需要買吧。OK,不知你是否同意我下面的觀點:一份工作不一定是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