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讓共享經濟助力中國經濟發展
這一先進的經濟理念和傳統的經濟制度之間的症結該如何解開?在經濟總是快速前進的今天,我們又該如何讓共享經濟助力中國經濟發展?可以說,建設信用體系,完善市場,積極擁抱共享經濟,一個都不能少。不能僅僅因為它會打破傳統就對其避而不見,而是應該引導其價值走向。
政策積極擁抱
就像最初人們覺得互聯網不過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一樣,現在人們對於共享經濟,更多的是認為這不過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或者是一種未來的概念。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朱俊生在接受《經濟》記者采訪時說,人們應該用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共享經濟。那些對於共享經濟下傳統社會保障體制會失效的判斷,也應該換一種方式重新思考。
「這種新的經濟形態肯定和傳統的不太一樣,它其實是比較分散的業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僱傭關系,所以傳統的僱傭合同不一定適用於他們,我們不要用傳統的東西去套這個新的東西,那中間肯定會有偏差的。」在朱俊生看來,傳統的社會保險一開始出來的時候,它適合於工廠這種比較大規模的集中就業,其實在後來有一些非正規就業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大的沖擊。
「像Uber這個共享性的業態,它跟傳統意義上大家理解的那種社會保險不完全一樣,如果用傳統的思維方式理解這種關系,你可能認為它有問題,它違規,因為畢竟按照咱們的社會保險法是強制繳納的,但是如果你把它理解為個人之間的自願聯合,或者說個人和資本之間的自願聯合,它涉及的不是傳統的僱傭合同,所以也沒有必要歸屬為社會保障問題了,這樣的平台給我們帶來了客觀上的便利,打破了一些壟斷的東西,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朱俊生認為,對一些創新的東西都應該有足夠的包容,因為創新的東西有兩種可能性:第一,做好了它將來可能會引起一些商業模式的變革甚至包括生活方式的變革;第二,也可能是曇花一現,後來出現一些問題消亡了,那麼大家擔心的問題也都不復存在了。
朱俊生認為,現在比較重要的是要給予寬松的政策環境。「現在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利益的重新分配,它打破了一些競爭利益的東西,當然大家會有反彈,各種監管部門試圖通過一些政策扼殺它,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這個市場應該讓它自發地去發展,恢復競爭機制。」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創新與風險治理研究中心籌建負責人楊東對此也表示認同,他向《經濟》記者表示,「未來社會保障方面,他能共享就隨時都能獲得幫助,獲得眾籌眾幫,這本身就是一個保障,社會保障本身的作用、功能、價值在未來發生重構或者顛覆也未可知」。
法律嚴格管制
基於互聯網金融浪潮而起的共享經濟,之所以有很多不確定性,就在於互聯網金融本身的不確定性。只有給企業與消費者更多的保障,才能促進市場的正常發展,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而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便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地完善監管制度,靠強制手段單方面處罰企業,強制關停並非明智之舉。
完善法律體系,做好市場監管與宏觀調控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楊東認為,應該注意投資者權益人的保護,平台本身有監管的義務。「對於開車的和用車的,應該與平台的資質有一定的吻合,通過大數據監控那些不規范的車主,發現就應該及時地清除,給他信用降級,將他踢出這個市場,一旦發生問題隨時都能夠找到追究責任的相關方。」
一些嚴厲的管制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認識到共享經濟是未來的大趨勢、大方向,就應該出台一個監管政策或者相關法規,規范這種新的共享經濟模式的發展,避免無法可依的狀況。競爭不公平、失去應有的平衡反而會出現泛濫和一種非正常的、不健康的發展態勢。這既不利於行業的發展,又不利於對消費者或普通老百姓的保護。」楊東認為,面對共享經濟的發展趨勢,應及時出台相關監管措施,不能走極端,「現在不給它法律地位反而發展得很快,你沒法阻止它發展,還不如主動去監管,讓它和傳統行業光明正大地進行競爭」。
而共享經濟涉及的行業跨度很大,那麼在界定的過程中如何進行細致規范?楊東認為,這還是要看具體情況,根據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規則。
建設信用體系
國內公民信用體系建設仍在進行中,共享經濟領域的信用數據仍然較少。「信用度的問題在國內比較嚴重一點,大家缺乏溝通,政府間的數據也沒有做到大規模的鏈接。」貝波網創始人朱泓源說。
以太資本創始人兼CEO周子敬對此也表示認同,「由於尚缺少能快速建立信用機制的基礎條件,普及尚需更多時日」。
「其實陌生人交易的最大問題就是能否實名制。怎麼讓交易變得可追溯?後面必須有一套基於實名體系的交易方法。現在通過在線交易信息,以及電話號碼、身份證號和銀行卡信息的實名認證。」小豬短租CEO陳馳向記者表示,只有依託於現有的公民身份體系實現陌生人之間的閉環交易,才能逐漸打消安全交易。「央行已允許多家第三方民營徵信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意味著未來基於實名身份,可以把每個人在社會不同場景下的信用記錄,如消費、出行、違章、貸款等匯集起來,這會產生更立體更可用的信用記錄。」在他看來,一旦這些成型,國內的陌生人社會信用機制問題會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決。這將有助於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成型。
現在的信用體系建設也需要圍繞著「互聯網+」進行,畢竟這已經是一個大數據迸發的時代。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誠信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陳貴向《經濟》記者分析稱,「互聯網+」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首先要重視市場機制。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互聯網+』行動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移動為基礎的移動互聯時代,也為社會信用體系建立提供了新發展契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頂層設計,需要社會協同和市場機制綜合構建,信用包括經濟、社會、司法、政府公信諸多維度,信用也覆蓋法治與道德和精神文明諸多領域,需要定量也需要定性進行中和評價。」陳貴說,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展是中國信用體系建立的有效路徑。
在他看來,發達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以市場為主導的「自下而上」的私人模式;一種是以歐洲大陸為代表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自上而下」的國家模式。美國模式的優點是市場主導、法治先行、中介發達、行業自律,具有重法治、輕道德、效率高、風險大的體系特徵。歐洲模式的優點是政府主導、政令暢通、監管有力、透明度高,具有重監管、輕規制、效率低、公信差的體系特徵。
陳貴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徵信市場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為防範信用風險,擴大信用交易規模,有必要產生第三方徵信機構,收集交易過程中的各種信用信息,對外提供專業化的徵信服務。專業化的徵信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又促使商業主體基於信息應用加快產品與服務的創新,推動了商業信用進一步蓬勃發展。個人徵信業因信用卡、房地產和汽車按揭貸款等個人信貸消費而興起,企業徵信因上市、發債、信貸等資本市場擴大而興起。」
而市場聯防聯控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有效手段。「構建失信懲戒機制有幾個必備的要件:一是政府和民間的徵信數據對徵信機構開放;二是由專業徵信機構投資,合法採集徵信數據,構築聯合徵信資料庫,並合法公開徵信調查結果;三是由政府倡導建立一個市場聯防機制,由具備監管功能的政府部門、各類授信主體參加,使失信主體不能取得任何方式的信用便利。」陳貴說,企業機構和個人相關信用數據和信息的依法公開、共享、採集、加工和使用必須有法可依,不能有效保護集體和個人的合法隱私,不能清晰界定公開與保護信息的合理界限,社會信用體系就會失去民意基礎和法律基礎,也會失去該體系的正義性和公平性。
只有在信用體系建設上下大功夫,共享經濟才有長足的發展空間。
Ⅱ 保險經紀人怎麼找客戶
做業務剛進公司的頭三個月是考驗業務員能否成功的最關鍵的三個月,這三個月可以說是影響了業務員以後的業務工作的。這之中第一個面對的就是如何找到客戶的問題,關於怎樣尋找目標客戶。一般來說新業務員進到一個新公司後,在熟悉到1個星期左右的產品知識就要自己找客戶去拜訪了。如果開始沒有業務經理或者老闆提供客戶資源的話,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去找客戶。1、黃頁,一般公司都有很多黃頁的,如《深圳黃頁》等。我們可以按照上面的分類等找到我們的原始目標客戶。現在深圳也有好多專業類的行業黃頁,如家電黃頁,玩具黃頁等,業務員最好找到這樣的黃頁來收集第一手資料。這些黃頁在一般大的圖書館都有。可以拿個本子去那裡抄就可以了。2、瀏覽招聘廣告,就象在深圳,《深圳特區報》每天都有大量的招聘廣告,還有《南方都市報》每個星期一都有招聘廣告,我們可以通過閱覽的招聘廣告來獲得我們想要的客戶。我們也可以去附近的招聘市場看看,一般的招聘市場會在門口貼出每天的招聘單位的名稱和招聘工種我們也可以通過他招聘的工種來分析他是做什麼的,這樣就可以找到我們要的客戶了。還有我們可以去一些大的工業區附近轉轉,現在幾乎所有的廠都招工,也可以通過他們門口的招工廣告找到的。我們也可以上網看招聘網站,如卓博招聘網等。從招聘廣告中找的客戶的好處是第一可以找到很多新的客戶,因為有很多新的廠,他或者剛開,或者剛搬過來,如果我們第一個先找到他,那就是捷足先登了。還有,一般有能力大量招工的廠家生意都比較好,對以後業務做成功後的貨款回收也相對有點信心。3、網路搜索。我們可以通過關鍵字去搜索,如在網路輸入我們要找的客戶的生產產品的名字,我們可以找到大把的客戶。我們也可以通過專業的網站來找客戶,如阿里巴巴,如慧聰等等。這樣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客戶的名單了。而且還可以找到老闆的手機號碼和老闆的姓名等。4、我們也要經常上街找客戶,我們去逛商場,我一般會到家電商場去看看,他們都有包裝的,或者有品牌和公司的名稱,我們可以記錄下來,回去上網找就可以了。我們可以通過商場的產品的銷售來判斷一個客戶的經營情況來的。這從側面也反映了他的一個經濟實力。5、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找客戶的方法是通過交際網路的相互介紹來發展客戶。以後做業務講究資源共享的時代。例如你是做電線的,我是做插頭的,他是做ic的。我們同時做一個音響的客戶。如果我們都可以資源共享,把好的客戶都互相介紹,這樣做進去一個客戶就非常容易和省心。而且我們的客戶因為大家互相看著,客戶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大家可以提防,風險不就低很多了嗎。6、還有個最好的辦法是客戶介紹客戶,這是成功率最高的。厲害的業務員在有了幾個原始客戶以後,就會認真服務好這幾個客戶,和他們做朋友。等到熟悉了,就開口讓他們介紹同行或者朋友給你。這時候不要讓他們給你名單就好了,名單那裡都可以找到,最主要是要讓他幫你打個電話。如果他幫你打了個推薦電話,好過你打100個電話。你以後就主要服務好他介紹的客戶,然後也依次類推的讓這個新客戶介紹下去,那樣你就可以很輕松的找到你的客戶網路拉。所以我們是有很多方法來找到我們想要的客戶的,只要我們要用心。業務員的身上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三個東西在身上,除了沖涼的時候,這三個東西是:筆,小筆記本,名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為什麼共享經濟將激活金融業
金融的構成要素有5點:
1、金融對象:貨幣(資金)。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流通具有墊支性、周轉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一般是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的契約文書等;
包括直接融資:無中介機構介入;間接融資:通過中介結構的媒介作用來實現的金融。
3、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4、金融場所:即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
5、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金融活動進行監督和調控等。
Ⅳ 什麼是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是指將社會海量、分散、閑置資源、平台化、協同化地集聚、復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
分享經濟強調的兩個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佔有」(Accessover Ownership)和「不使用即浪費」(Value Unused is Waste)
對該定義做一下解釋。
一是分享的標的物。主要是閑置資源,包括閑置物品、碎片時間、認知盈餘(未被充分使用的知識與專長、技能和經驗、關系與服務)和資金盈餘、閑置空間與公共服務。海量指資源的廣泛性及其龐大的數量,分散指多數來自於未被整合協同的個人資源或者是信息不對稱的沉沒資源。
二是實現的方式。基於互聯網、ICT、雲計算、大數據等,構建平台,形成規模與協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實現經濟剩餘資源智能化的供需匹配。這是分享經濟2.0的核心。
三是實現的結果。分享經濟平台可以使得前述閑置資源實現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創新。過去大量的資源並未進入到價值創造的體系,同時分享經濟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生態、就業、協作、文化等方面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此外,分享標的具有私權或公共服務屬性。
(4)共享經濟保險中介擴展閱讀
分享是未來最賺錢的行業
一、分享是低成本、高回報的事業
傳統生意明明能賺50萬,但投資需要200萬。分享經濟,換個方式消費,就多了一個賺錢機會。和傳統生意不同的是,你無須投入過多的資金、無需為工廠生產操心,只需要以愛為出發點,談好處、談收益、賣效果,就能隨時隨地開展無店鋪經營的事業。
二、分享經濟是復制就能成功的事業
沒資金、沒經驗、沒技巧、沒背景,沒關系,分享經濟的最大魅力就是:簡單、易學、易教、易復制,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復化,重復的事情經常化。學著說、照著做、跟著走,你想不成功都難。
三、分享經濟是永遠受益的事業
從事分享經濟事業就是在經營自己的未來,一個挖井的事業,只要堅持不懈,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清泉。分享經濟,不僅能給自己帶來保障,還能讓你的子孫後代衣食無憂。做分享經濟,一代人努力,三代人受益。
Ⅳ 現在的社會狀態下,共享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
只能在一二線城市才有可能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