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管要求的明確,未來可能有9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將轉型為凈值型產品。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購買凈值型產品後應定期關注產品的資產配置和凈值變化情況,在最大化收益的同時,防範潛在投資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後,投資者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不能僅僅關注產品本身的屬性,也要更多地考慮銀行的聲譽問題。對於頻頻傳出負面新聞的銀行,投資者的信任程度可能會迅速降低,購買理財產品的動力也會隨即減弱。
銀行系凈值型產品符合低風險投資者需求。對於投資者而言,產品的收益、流動性、風險是否能夠匹配自身需求是決定這類產品是否會受到目標客戶青睞的重要因素。
從收益角度來看,凈值型產品可能會將部分風險讓渡給投資者,促使此類產品的投資空間更大,整體平均收益表現或將呈現多樣化。整體而言,隨著剛性兌付被打破,理財投資風險將逐步轉移至投資者身上,銀行投資的空間將更大,產品收益或將有所提升。
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凈值型產品仍然分為封閉式及開放式兩種類型,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的流動性需求,選擇相應類型的產品。
從風險角度來看,凈值型產品的風險變化主要體現在其估值方式上。由於目前監管層對於資管新規中「公允價值原則」的補充定義仍未出台,因此,攤余成本法仍然是主流的估值方法。基於此方法估值的凈值型產品凈值波動幅度較小,整體收益較為穩定。不過,從監管層打破剛性兌付的決心來看,很可能會限制銀行通過攤余成本法達成產品保本保收益的可能。因此,可以預計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投資模式仍將以穩健為主,整體收益波動不會過大。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理財專家認為,銀行系凈值型產品仍將保留銀行類理財產品風險偏低、收益相對穩定、流動性選擇多樣化的特點,足夠滿足中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需求。
就投資者而言,一方面應挑選具有較好投資管理能力的銀行所發行和管理的產品;另一方面應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管理需求,選擇風險等級和產品周期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需求的產品,切勿被一時的高收益蒙蔽。
㈡ 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有何區別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區別如下:
1、流動性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而普通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
5、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更高,而普通理財產品對投資者教育的要求相對低。
㈢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什麼意思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㈣ 凈值型理財產品會虧嗎
會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最大區別就是不保本也不保息,產品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銀行不會兜底兌付。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再承諾預期預期收益率,但會向投資者公布產品單位凈值,投資者的實際預期收益也由單位凈值決定。
(4)凈值型理財產品低風險擴展閱讀:
購買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注意事項
1、凈值型理財產品的資金流動性較強,在產品封閉期結束後,投資者即可根據產品凈值的變化靈活選擇申購或贖回。
2、凈值只是一種計算方式,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並不等同於高風險產品。實際上,銀行考慮到目標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所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也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
㈤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存在什麼樣的區別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開放式基金,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凈值類產品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
主要是看購買時成交的凈值和贖回時的凈值變動,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如果凈值上漲是賺了,凈值下跌是虧損。
【舉例:購買時產品凈值為1.1,贖回時產品凈值為1.2,在不考慮購買和贖回的費用的情況下,每份收益為1.2-1.1=0.1】
溫馨提示:
1.凈值是未知價原則。
2.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沒有贖回前沒有實際的收益。
若是招行理財產品,不同的產品,計算方式不同,
預期收益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凈值型:到期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具體收益計算需查看各產品說明書。
㈥ 凈值型理財可能損失本金嗎
舉個例子:銀行發行了一款凈值型理財產品,期限是6個月,估值方式是市價法,初始凈值是1,6個月後根據投資結果;
在扣除銀行的管理費之後,產品的凈值變成了1.025,換算成年化收益率是5%。當然如果產品的凈值變成了1.01%,換算成年化收益率就是2%。可以看出,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波動比較大。
預期收益型的理財產品逐漸退出之後,現在很多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以「業績比較基準」來展示,也就是說銀行根據自己的投資方向,已經測算出來一個大概的收益率,最終的投資收益率會在業績比較基準附近上下波動。
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都是存款、債券之類的固收資產,那麼最終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差別不會太大,浮動會非常小。但如果產品的底層資產中配置了少量權益類資產,比如未上市股權、股票、基金等,那麼收益率波動就會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