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本身就是一種轉移風險的方式
你問的有點不清楚
就保險公司來說,轉移超出承保能力的風險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是找一家再保險公司分出
二是找其他保險公司合作,共同承保
Ⅱ 分析你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中,哪些是可以通過保險方式轉嫁
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風險轉移工具,有其獨特性:安全和穩健。保險的核心是保障。我想,世間人無不愛惜自己的生命的,既然是尊重生命,那麼,就有責任為自己和家人投保必要的保險,包括社保和商業保險(人壽保險、車財險等)
至於人生中的哪些風險可以通過保險方式轉嫁,很多啦,例如子女教育金、養老儲備、健康風險、資金累計、資產保全和傳承、婚姻財產的合理分配、繼承權和債券等等。
Ⅲ 怎樣對以傳播途徑為起點的有害生物風險進行分析
以傳播途徑為起點的有害生物風險分析,是指對國際貿易中的商品、科學研究中新的植物種等運輸而帶來的有害生物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即對可能隨這種途徑傳播的有害生物是否是檢疫有害生物及其傳入可能性、定殖可能性和潛在危害的風險進行分析。以澳大利亞對在病害傳入可能帶來的風險分析為例,予以說明。
澳大利亞對進口稻米中夾帶稻穀造成的潛在病害傳入的風險分析是以傳播途徑為起點的PRA定量分析中最詳細的一個例子。該分析由澳大利亞農業資源局完成。水稻上有200多種病蟲害,其中55~60種是種傳的,大部分為真菌病害,而沒有昆蟲和病毒。以種傳病害是否符合以下標准之2或更多的標准而確定較重要的病害。這些標准分別是:①種子感染百分率超過5%;②病害從病種子傳至種苗的百分率超過5%;③種子是初侵染源;④產量損失超過2%;⑤種傳接種源的存活期超過2個月。通過分析確認東南亞各國稻穀可能傳帶的對澳大利亞水稻生產有威脅的有害生物有10種,它們分別是細菌病害2種[水稻白葉枯病(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和條斑病(X.o.pv.oryzicola)]、真菌病害7種[稻痕病(Pyriculariaoryzae)、水稻胡麻斑病(Drechslera oryzae)、藁燒病(Alternariapadwickii)、水稻惡苗病(Fusariummoniliforme)、雲形病(Gerlachiaoryzae)、穎枯病(Phomasorghina)和稻一柱香病(Ephelisoryzae)]及一種線蟲病害[水稻干尖線蟲(Aphelenchcndesbesseyi)]。在10種病害中,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已發生的有5種,昆士蘭發生的有4種,在新南威爾士發生的僅一種穎枯病(Phomaspp.),而新南威爾士的水稻產量約佔澳大利亞水稻產量的96%~98%,且澳大利亞是這些病害(共7種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有發生的記錄)適生的區域。因此,對澳大利亞來說均為具有檢疫重要性的病害。
通過7個步驟的風險評估,包括種子侵染率、病菌存活率、稻穀發芽率、病谷傳病率等,計算綜合的侵染概率。計算侵染概率的公式是:
Q=1-(1-pn)。(1)
式中,Q是n粒穀粒可引起成功侵染的概率;p是侵染概率,n是每千克大米中的帶殼穀粒數。而計算幾種病原真菌的復合侵染率(pc)的公式是:
Pc=1-(1-P1)(1-P2)(1-P3)。(2)
其中,Pc是兩種以上病害的復合侵染率,P1,P2和P3分別代表不同真菌的侵染率。計算結果見表2-2、表2-3、表2-4。根據結果,如果每千克大米中帶殼穀粒為5粒,那麼有12kg大米即可構成一種病害的發生,即已帶有足夠數量的初侵染源;如果帶殼穀粒達35粒,那麼2kg大米就可引起一種病害的發生。
上述結論得出的前提是這些稻穀要直接落入稻田,且是在這種病原發生侵染所需的適宜環境中。但事實是進口的稻米主要作為人類食用,而且經過煮熟至半熟的處理,即用蒸汽蒸5~10min,或在60~70℃熱水中浸2.5~3h,一般可殺死種傳真菌、細菌和線蟲等,這就有效地降低了有害生物的風險甚至到零,而且帶殼的穀粒集中落入適宜病害發生稻田的幾率也很低。但通過分析後,澳大利亞仍建議採用5粒/kg作為稻米中稻穀的污染限量,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檢疫操作和固定的抽樣程序;二是與一些現有的國際標準保持協調。該PRA最後強調,進口的稻米中污染的稻穀攜帶病菌對澳大利亞水稻生產的威脅,從病害傳入的可能性估算,其風險率幾乎是零。
表2-2每粒病谷引起的病害概率(%)分析
表2-3帶病菌的穀粒成功發芽並侵染的概率(%)
表2-4引起侵染需要帶殼大米的數量
Ⅳ 當前金融風險傳導會走什麼路徑
應該看到,實體經濟運行風險向金融領域傳導將會存在很多的具體演化路徑。其中,實體經濟的擔保鏈條和影子銀行領域的剛性兌付則扮演了兩個十分重要的角色。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需要多措並舉,採取綜合性措施,提高金融市場抗風險的能力。
Ⅳ 保險產品如何做風險分析
這個問題太寬泛了,建議先去看看VAR的書,雖然要被淘汰,但是還是可以看看的.
Ⅵ 如何理解保險是一種風險轉移機制
你不介意的話,我舉個例子吧!
根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初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披露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350萬例新增癌症病例,平均下來就是每一分鍾就有6個人確診為癌症,也就是說全國每年在一萬個人裡面會有25個左右會患癌。以目前的醫療水平,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對吧?但看病貴一直是我們醫療系統的大問題,這么重大的疾病沒有個十來二十多萬怎麼行呢?但這樣的費用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好幾年的收入啊。況且在治療期間他還是無法工作的,沒有了工作,收入自然也就無法保證了,是吧?那麼這個人及他的家庭的經濟生活是不是就陷入了經濟困境?如果有了保險,那問題就好解決得多了。我們剛剛說到的,第一萬個人裡面大概每年會有25個患癌,假設他們的平均花費是20萬,那麼25個人總共需要500萬的治療費,對吧?如果這一萬個人都購買了保險,那麼他們每一個人都只需要每年500元就可以將這可能出現的20萬的費用轉移出去,這樣他及其家庭就可以更從容地面對未來,不至於負債累累、生活潦倒了,你說是不是?這就是保險的風險轉移機制:用大部分人繳納的小額保險費賠付少數人的巨額損失。這就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不知道我這樣說,是否說得清楚?!
Ⅶ 保險學中為什麼說保險是風險轉移的最佳方式
首先,保險的起源源自於英國,時代是大航海時代。那個時候,因為航海貿易發達,但風險也很大,為了保障航海貿易發展,為肯能出現的航海風險進行保障,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家近代的保險機構,當時的機構並不是保險機構,而是一家眾籌共濟的機構,即船主在出航前可以購買一份保障,繳納一部分錢,當船舶發生合同約定的損害時,對船隻和貨物,由這家機構進行一定的補償,避免船主的破產
所以,從保險學來說,保險的本質屬性是一種眾籌共濟的保障措施。通過保險的方式,將個體可能承擔的風險分化到大量共濟體內,任何一個體制內出現問題個體,都會受到來自本體制內其他個體的共同幫助。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人有一件古董,價值10萬元,如果他為古董投保,保費是1000元,這時候,和他一樣有同樣古董的人還有1萬人,那麼每人繳納1000元保費,這個保險體就擁有了一千萬元的基礎。當其中某個人的古董因意外而失去時,觸發了保險賠付條件,這時候,他可以獲得10萬元賠償,扣除保費因素,實際上他只支出了1000元,而就1萬人的體制來說,每個人只承擔了10元的費用,就幫助一個個體得到了賠償。
所以說,保險作為一種風險轉嫁的方式,是將個體的風險轉嫁給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內,每個個體都將風險轉嫁給了這個群體,同時也為群體承擔著風險轉嫁的義務,將個人難以承受的風險分散後,變成群體可承受的風險,這樣一來,個體的風險就變得很低,因此說,保險是最好的轉嫁風險的方式。
Ⅷ 保險中的風險累積(risk accumulation)的業務含義是什麼
就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保單進行累積,重新試算,增大分出金額,減少我方的風險
Ⅸ 保險是一種風險轉移,要小心是什麼意思啊
你不介意的話,我舉個例子吧!
根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2013年初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披露的數據,全國每年有近350萬例新增癌症病例,平均下來就是每一分鍾就有6個人確診為癌症,也就是說全國每年在一萬個人裡面會有25個左右會患癌。以目前的醫療水平,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對吧?但看病貴一直是我們醫療系統的大問題,這么重大的疾病沒有個十來二十多萬怎麼行呢?但這樣的費用對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好幾年的收入啊。況且在治療期間他還是無法工作的,沒有了工作,收入自然也就無法保證了,是吧?那麼這個人及他的家庭的經濟生活是不是就陷入了經濟困境?如果有了保險,那問題就好解決得多了。我們剛剛說到的,第一萬個人裡面大概每年會有25個患癌,假設他們的平均花費是20萬,那麼25個人總共需要500萬的治療費,對吧?如果這一萬個人都購買了保險,那麼他們每一個人都只需要每年500元就可以將這可能出現的20萬的費用轉移出去,這樣他及其家庭就可以更從容地面對未來,不至於負債累累、生活潦倒了,你說是不是?這就是保險的風險轉移機制:用大部分人繳納的小額保險費賠付少數人的巨額損失。這就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