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中的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指不是由於簽約前就給定的外生信息分布不對稱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於簽約後交易一方的性為不被另一方准確觀察或者臆測到,從而在最大限度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對這種行為的有效監督並實施的成本是很高的,無法將這些行為的外部性完全內部化.其中的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確定性和契約性的不完全性.例如: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自行車投保之後,就會大大的削弱堤防自行車失竊的激勵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他可能會因嫌麻煩而不給自行車上鎖,或者是把自行車停放在容易被盜竊的堤防.自行車失竊的部分原因在與投保人的不負責任,但是保險公司無法對投保人的這些不負責任的性為進行有效的監督,並設法讓這些缺乏責任心的人承擔完全的或者部分的自行車失竊責任.
針對道德風險,也有一些做法,具體措施主要是如何使保險人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時使被保險人的效益最大.
1、就是在制定契約上必須要考慮的情況比較多,比較嚴格,這樣可以避免一定程度上的損失.
2、可以實行分成制,不如說,丟失了自行車,保險公司只是負責保險一定的部分,不足以是保險人對激勵機製得放棄,也承擔一定的風險.
3、設置某種激勵機制,使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如是自己的自行車不被丟棄,誠實真誠,獲得一部分的獎勵,鼓勵.
同時我們也要說以下,道德風險不僅僅是保險人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於被保險人的代理人,經濟人身上.
1、中介公司或壽險營銷員為個人利益誤導客戶,錯誤誇大或縮小保險產品收益或風險;長險短做或團險單做成個人單,導致本來處於信息不對稱中不利一方的投保人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並因此導致投保人對保險中介的排斥和不信任;
2、假保單導致整個中介行業失信於社會,損害保險公司、投保人、被保險人利益;撕單、埋單,私吞或挪用保費,嚴重損害保險行業信譽,導致嚴重糾紛;
3、造假賠案,助長行業欺詐風氣,導致保險人和投保人、被保險人之間互相不信任,加大取證成本,進而加大理賠成本,導致行業信息失真;
4、個別中介公司哄抬手續費,從中漁利,導致市場價格信號失真;違規退費,賄賂投保人;
5、未經批准私設中介機構或違規代理或承攬業務;故意提供錯誤的評估報告等等。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8/26/78383.html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② 什麼是「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是代理人簽訂合約後採用隱藏行為,由於代理人和委託人信息不對稱,給委託人帶來損失。保險市場上的道德風險是指投保人在投保後,降低對所投保標的的預防措施,從而使損失發生的概率上升,給保險公司帶來損失的同時降低了保險市場的效率。
基於理性人假設,個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由於任何預防性措施的採取都有代價,同時保險公司承擔了保險的全部風險,所以理性的投保人不會在預防措施上投資,這樣增加了風險發生的可能,給保險公司帶來了損失。更為極端的是個人會促使損失的發生,從而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保險公司預計到投保人投保後的這種行為,就會要求投保人交納更多的保險金,這樣降低了保險市場的效率。投保人相對於採取預防措施下的收益也會降低。此外,保險公司為了激勵投保人採取預防措施,可以採用設置免賠額,並且要求投保者也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利益,能夠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什麼是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並不等同於道德敗壞。道德風險是8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或者說是: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
在經濟活動中,道德風險問題相當普遍。獲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險市場時,發現了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一所大學學生自行車被盜比率約為10%,有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發起了一個對自行車的保險,保費為保險標的15%。按常理,這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應獲得5%左右的利潤。但該保險運作一段時間後,這幾個學生發現自行車被盜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這是因為自行車投保後學生們對自行車安全防範措施明顯減少。在這個例子中,投保的學生由於不完全承擔自行車被盜的風險後果,因而採取了對自行車安全防範的不作為行為。而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就是道德風險。可以說,只要市場經濟存在,道德風險就不可避免。
③ 保險市場中,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的含義和關系舉例說明。是不是道德風險導致了逆向選擇
當前,道德風險的普遍存在,仍要求保險公司繼續優化產品設計、完善風險管理。一方面,如何給承包人設計一個最優激勵保險合同、給發包人設計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事關工程保證保險的市場效率,前者需通過激勵機制將承包商一部分損失和利益聯系起來,後者也應通過懲戒機制實現業主行為與信用的直接掛鉤。另一方面,保險公司作為金融機構在工程管理方面仍心有餘而力不足,還需藉助質量檢查機構(TIS)的力量優化資信審查、深化建設檢查、強化損失追償,以增大道德風險被發現的概率並提高相關違約成本,在此基礎上保險公司也能更科學地制定保險費率優惠等激勵措施;此外也可藉助再保公司、共保組織的力量,實現道德風險在多主體間的轉移與分配。
不難發現,工程保證保險在防範建築市場道德風險上大有作為。長遠來看,由於道德風險問題在施工、監理、勘察、設計、建材、機械等建築市場交易中普遍存在,建立健全建築市場信用制度也將成為一種客觀需要。完備的建築企業檔案將有利於保險公司在承保前把握道德風險水平,也能在道德風險行為發生後更新信用記錄,為後續保證行為提供借鑒。
④ 什麼是道德風險
什麼是逆向選擇: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存在著一些和常規不一致的現象。本來按常規,降低商品的價格,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提高商品的價格,該商品的供給量就會增加。但是,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有時候 ,降低商品的價格,消費者也不會做出增加購買的選擇,提高價格,生產者也不會增加供給的現象。所以,叫「逆向選擇」。這是我對這個詞字面上的理解。
「逆向選擇」的含義與信息不對稱和機會主義行為有關,卻絕不是這兩者所能夠涵蓋得了的。所以說胡海鷗講它只能是一種不合理經濟制度下所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扭曲的現象,而不是任何一個市場參與方的事前選擇。
我個人覺得「逆向選擇」是一種現象,包含著不同的參與者。如二手車交易里有低質量舊車的車主,也有高質量舊車的車主,還有買家。不能因為低質量舊車主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把「逆向選擇」這種現象也定義成是種機會主義行為。
講逆向選擇,經常舉的例子就是保險市場。
例子略。
假設漲價所增加的供給量都能賣出去。
因為高風險投保者驅逐低風險投保者。
因為提高保費,低風險的人退出,高風險的人不退。市場會充滿高風險投保者。這樣提高價格帶來的損失更大。一定時間後,供給量不升反降。
模糊、無效和虛假等低質量信息會導致 「逆向選擇」效應,就是講:
假設降價所刺激/增加的需求量都能得到供給。
因為有很多低質量信息,一段時間之後,按平均信息質量開的價就會降低,這樣好的信息就會退出市場,這樣市場上就會充滿低質量信息,消費者獲得這樣的信息顯然是很吃虧的,一定時間過後,需求量不升反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球」和「注意力」也是有限的,而且時間的價值越來越昂貴。越來越昂貴的時間和越來越「垃圾化」的信息之間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必須尋找新的出路和答案。
「Blog」似乎給出了一種出路和答案。相對於盲目堆砌信息的網站而言,「blog」就是互聯網中的信息加工者和知識發現者,就是信息和知識價值的提升者。Blog 大多在信息收集和知識加工方面具有長處,而且具有開放的、樂於與人共享知識的品德。通過blog,信息和知識得以甄別、加工、提純和挖掘,知識得以發現,信息的單位價值得以提升,信息和時間之間的矛盾得以緩解。 http://www.blogcn.com/user23/alex0811/index.html
參考資料:http://gaokao.h-e.com
道德風險是代理人簽訂合約後採用隱藏行為,由於代理人和委託人信息不對稱,給委託人帶來損失。保險市場上的道德風險是指投保人在投保後,降低對所投保標的的預防措施,從而使損失發生的概率上升,給保險公司帶來損失的同時降低了保險市場的效率。
基於理性人假設,個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由於任何預防性措施的採取都有代價,同時保險公司承擔了保險的全部風險,所以理性的投保人不會在預防措施上投資,這樣增加了風險發生的可能,給保險公司帶來了損失。更為極端的是個人會促使損失的發生,從而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保險公司預計到投保人投保後的這種行為,就會要求投保人交納更多的保險金,這樣降低了保險市場的效率。投保人相對於採取預防措施下的收益也會降低。此外,保險公司為了激勵投保人採取預防措施,可以採用設置免賠額,並且要求投保者也承擔一定比例的損失的方式保護自己的利益,能夠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什麼是道德風險
道德風險並不等同於道德敗壞。道德風險是8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或者說是: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
在經濟活動中,道德風險問題相當普遍。獲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險市場時,發現了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一所大學學生自行車被盜比率約為10%,有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發起了一個對自行車的保險,保費為保險標的15%。按常理,這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應獲得5%左右的利潤。但該保險運作一段時間後,這幾個學生發現自行車被盜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這是因為自行車投保後學生們對自行車安全防範措施明顯減少。在這個例子中,投保的學生由於不完全承擔自行車被盜的風險後果,因而採取了對自行車安全防範的不作為行為。而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就是道德風險。可以說,只要市場經濟存在,道德風險就不可避免。
二、商業銀行道德風險的主要例證
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資金的贏利性企業。在經營貨幣資金過程中,商業銀行與儲戶(社會公眾和企業)、與貸款戶(個人和企業,主要是企業)、與它的上級管理部門形成了一連串的資金使用上的委託代理關系。在委託代理過程中,由於擁有不同的信息導致博弈雙方不作為的道德風險。下表列出了商業銀行在上述三對委託代理關系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風險:
⑤ 什麼叫"道德風險」
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存在著一些和常規不一致的現象。本來按常規,降低商品的價格,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提高商品的價格,該商品的供給量就會增加。但是,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有時候 ,降低商品的價格,消費者也不會做出增加購買的選擇,提高價格,生產者也不會增加供給的現象。所以,叫「逆向選擇」。這是我對這個詞字面上的理解。
「逆向選擇」的含義與信息不對稱和機會主義行為有關,卻絕不是這兩者所能夠涵蓋得了的。所以說胡海鷗講它只能是一種不合理經濟制度下所造成市場資源配置扭曲的現象,而不是任何一個市場參與方的事前選擇。
我個人覺得「逆向選擇」是一種現象,包含著不同的參與者。如二手車交易里有低質量舊車的車主,也有高質量舊車的車主,還有買家。不能因為低質量舊車主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把「逆向選擇」這種現象也定義成是種機會主義行為。
講逆向選擇,經常舉的例子就是保險市場。
模糊、無效和虛假等低質量信息會導致 「逆向選擇」效應,就是講:
假設降價所刺激/增加的需求量都能得到供給。
因為有很多低質量信息,一段時間之後,按平均信息質量開的價就會降低,這樣好的信息就會退出市場,這樣市場上就會充滿低質量信息,消費者獲得這樣的信息顯然是很吃虧的,一定時間過後,需求量不升反降。
⑥ 保險中的事前道德風險有哪些
事前道德風險是指投保保險後可能會對被保險人的防損動機產生的一定影響。
如投保車險的人可能比未投保的人開車更莽撞一些,因為他們知道可以獲得賠償。或者投保後更不注意看管財產,比原先更少的注意身體保養等。
⑦ 請解釋保險市場上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的區別。
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兩者之間有3點不同,具體介紹如下:
一、兩者的特徵不同:
1、逆向選擇的特徵:
(1)內生性特徵;即風險雛形的形成與經濟行為者對利益與成本的內心考量和算計;
(2)牽引性持征;凡風險的製造者都存在受到利益誘惑而以逐利為目的行為;
(3)損人利己特徵;即風險製造者的風險收益都是對信息劣勢一方利益的不當攫取,換言之,風險製造者與風險承擔者的不對稱存在。
2、道德風險的特徵:
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機會主義行為,有時候,降低商品的價格,消費者也不會做出增加購買的選擇(因為可能擔心生產者提供的產品質量低,是劣質產品,而非原來他們心中的高質量產品);提高價格,生產者也不會增加供給。
二、兩者的實質不同:
1、逆向選擇的實質:市場的某一方如果能夠利用多於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損,傾向於與對方簽訂協議進行交易。
2、道德風險的實質: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不確定或不完全合同使得負有責任的經濟行為主體不承擔其行動的全部後果,在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行動的現象。
三、兩者的意義不同:
1、逆向選擇的意義:逆向選擇理論深刻地改變了分析問題的角度,可以說給人們提供了逆向思維的路徑,會加深市場復雜性的認識,由此能改變很多被認為「常識」的結論,使市場有效性理念又一次遭受重創。
2、道德風險的意義:由於個人不誠實、不正直或不軌企圖,促使風險事故發生,以致引起社會財富損毀和人身傷亡的原因和條件。如有人對社會或他人心懷不滿,故而蓄意進行破壞活動,比如,縱火、搶劫、欺詐,造成社會財產或他人財產及生命蒙受損失。
⑧ 什麼是道德風險對保險業的影響何在
是指投保人和保險人雙方簽訂保險合同後其行為發生變化的傾向,其後果是導致交易對方的收益減少.不論是投保人還是保險人都存在道德危險問題.
⑨ 舉例說明保險市場中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保險市場中的道德風險:是個體行為由於受到保險的保障而發生變化的傾向。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相對於逆向選擇的事後機會主義行為,是交易的一方由於難以觀測或監督另一方的行動而導致的風險。
逆向選擇:在保險市場上,想要為某一特定損失投保的人實際上是最有可能受到損失的人。因此,保險公司的賠償概率將會超過公司根據大數法則統計的總體損失發生費率,這就是保險公司的逆向選擇。
比如汽車保險業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2011年開始,隨著個人購買家庭轎車的數量逐漸增多,汽車保險業務增長得很快。可是由於車多路窄,新手又多,汽車交通事故比原來增加很多。
這些購買了汽車保險的人由於有了保險,開起車了跟開坦克似的,橫沖直撞,反正汽車壞了有保險公司負責修理。更有人經常酒後開車,把握不住;還有的是開車精力不集中,甚至打瞌睡。結果就是汽車交通事故頻繁發生,致使保險公司收取的保險費不夠賠付汽車修理公司的汽車修理費。(這就是道德風險)
由於保險公司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盡管公司也知道,在它的顧客中有些肯定比其他人具有更低的風險,但它不能確切知道誰是風險低的人。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知道個人之間肯定存在差別,應該努力把他們劃分為較好的和較差的風險類別,並徵收不同的保險費。
但是它做不到,因為它不能知道哪些人是高風險的,哪些人是低風險的。凡是那些積極買保險的人都是容易出險的人,因為他們容易出事故,所以常常渴望購買保險,以便出險之後有保險公司為他們付費。而出險概率較低的人則往往猶豫不決,如果保險價格提高了,反而會把他們首先拒之門外。
這就是典型的逆向選擇效應。提高保險價格導致那些事故傾向較小的人退出了保險市場,而高風險顧客比例的上升直接影響的是保險賠付的上升。
(9)保險重要名詞解釋道德風險擴展閱讀:
道德風險三大特徵
1、內生性特徵;即風險雛形的形成於經濟行為者對利益與成本的內心考量和算計;
2、牽引性持征;凡風險的製造者都存在受到利益誘惑而以逐利為目的的;
3、損人利己特徵;即風險製造者的風險收益都是對信息劣勢一方利益的不當攫取,換言之,風險製造者(Risk——maker)與風險承擔者(Risk——taker)的不對稱存在。
⑩ 人身保險的道德風險
說白了就是業務員騙人
道德風險並不等同於道德敗壞。道德風險是8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提出的一個經濟哲學范疇的概念,即「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的同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動。」 或者說是:當簽約一方不完全承擔風險後果時所採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為。道德風險亦稱道德危機。
在經濟活動中,道德風險問題相當普遍。獲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里茨在研究保險市場時,發現了一個經典的例子:美國一所大學學生自行車被盜比率約為10%,有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發起了一個對自行車的保險,保費為保險標的15%。按常理,這幾個有經營頭腦的學生應獲得5%左右的利潤。但該保險運作一段時間後,這幾個學生發現自行車被盜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這是因為自行車投保後學生們對自行車安全防範措施明顯減少。在這個例子中,投保的學生由於不完全承擔自行車被盜的風險後果,因而採取了對自行車安全防範的不作為行為。而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就是道德風險。可以說,只要市場經濟存在,道德風險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