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險業的著名案例
國內首例102萬大型跨國理賠現身新華保險
2008年12月10日,新華保險功勛總監金愛麗率團緊急奔赴日本東京「癌研有明醫院」,將102萬元理賠金親自送到這位出險的旅居日本的汪先生手中。由此,國內壽險行業首例大額跨國理賠服務在新華保險誕生。
經了解,此位王先生於2006年11月在新華保險投保了100萬保額的「健康天使重大疾病保險」。前不久在日本當地的常規身體檢查中被醫院確診為小細胞肺癌,並在日本東京「癌研有明醫院」接受治療。當新華保險接到這位客戶的跨國理賠申請後,充分考慮保障客戶利益,新華保險功勛總監金愛麗立即向公司報案;尤其在首次進行大型跨國理賠且尚無先例經驗的情況下,新華保險相關部門負責人特批以「理賠綠色通道」推進相關工作。
保險公司跨國理賠案件的處理難度較大,牽扯到眾多方面的問題,在處理時間上往往會拖延很長。由於此次跨國理賠保險理賠額度較大達到102萬元,需要通過再保險公司、國際SOS組織的協作,且在日本醫院不針對保險公司以外機構和個人提供相關資料的情況下,新華保險遇到了跨國理賠手續復雜、信息聯絡不暢等困難,金愛麗總監急客戶之所急,一方面安撫客戶和業務員,一方面積極和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終於在12月10日不顧旅途勞累於當晚趕往日本「癌研有明醫院」,見到客戶核實身份後迅速辦理了全部理賠單證的簽字手續,十分鍾後理賠金即到帳。客戶滿懷感激,「新華保險是世界上最好的保險公司!」
從賠案發生到理賠結束,理賠工作是否及時高效,決定了客戶對保險企業及產品的忠誠度,這更是驗證保險企業業務品質、服務質量、工作效率的最關鍵環節,是保險企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從充分保障客戶利益出發的新華保險,自成立以來堅守「客戶滿意度提升」的唯一評價標准、「客戶價值增長」的唯一服務目標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唯一服務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誠實守信、盡心盡責、方便快捷的服務體驗,堅持搭建優質的客戶服務平台,特別是高品質的理賠服務平台。
對於新華保險此次誠信、高效的大型跨國理賠服務,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表示,「新華保險對待所有的客戶,無論國內國外一視同仁。只要有需要理賠的地方,不管客戶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新華保險都會把理賠金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客戶手裡。新華保險用行動維護了中國保險業的國際形象。」同時,郝演蘇教授也提示民眾,「保險是經濟危機環境下最安全的保護傘。」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院長王穩則表示:「老百姓對保險行業最大的意見就是理賠難,而新華保險一貫重視理賠工作,在新華保險理賠就是不難。希望不久的將來百姓對保險行業有類似的誤解。」
作為中國壽險行業連續三屆全國十大保險明星、北京市保險行業形象大使,一直把理賠工作視為壽險事業最重要環節的金愛麗則建議,「對於這種大型跨國理賠服務,國際理賠手續應盡量簡單化,同時保險行業應建立大額跨國理賠專項工作機制」。
Ⅱ 求,做保險成功人士的案例
保險皇後陳明莉生於台灣,
1982年加入美國(新加坡)友邦保險公司;連續16年獲得美國友邦AIA亞洲區冠軍、全區域冠軍;百萬圓卓MDRT終身會員。
她是世界華人壽險營銷員的驕傲,影響和激勵了整個一代人,曾做為演講嘉賓出席中國平安第二屆(北京)高峰會。2002年1月在深圳成功的舉辦了五千人的大型演講會,反響空前。成功網
從影視人員,到保險皇後,從負債累累,到億萬財富,從陌生拜訪,到萬余客戶,從借衣公主,到十傑女性,從數百第一,到終身會員。…… 憑著強烈的志向,堅韌的毅力和過人的智慧,她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種種障礙,從星光璀燦的演藝生涯,雍容華貴的太太到保險代理人並闖出一片輝煌天地。
1997年她的《借衣公主》一書出版發行,現已被譯成多國語言,並暢銷東南亞各國。
保險皇後 雅君
保險皇後 梁思敏
Ⅲ 保險的案例分析
新的保險法明確規定,投保後兩年後,保險公司不能以不如實告知為理由拒賠。
現在的問題在於新保險法2009年10月1日才生效,這個案子是否可以根據新保險法進行處理,此事涉及專業法律問題,找個律師咨詢下。如果適用新保險法,保險公司一定要賠付的。
Ⅳ 企業家成功案例
與風險資本聯姻被看作是創業企業取得初步成果的標志,創業板的開啟給創業者們更多的想像。如何與風險資本打交道?哪些企業更能吸引風險資本的青睞?跟投資人接觸時有哪些細節應該引起重視?
在藍馳創投合夥人屈衛東主持的「經過風險投資洗禮的企業家」專題論壇上可以找到答案。也許三位企業家成功融資事例對創業者更有吸引力。因此這場論壇成為第十一屆風險投資論壇6日上午平行論壇中最有人氣的一場。
普能公司成立2006年,是俞振華的第二次創業。普能做的是全釩液流電池的應用,尤其是風電相結合的儲能系統。公司獲得兩輪融資,第一次得到天使投資者的支持,第二輪包括德豐傑在內的三家VC 1100萬美金的投資。
俞振華回憶,最早的時候花了4個月時間研究技術,找到行業的專家說服他們進入這個團隊,還說服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還簽下銷售訂單,展示市場是存在的。各個方面做好准備之後,然後再去見投資人,得到了的投資。「我的心得最重要的東西不是技術本身,也不是創意。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對客戶的了解。」
他還拿自己從事這行業舉例,在市場做很多的調研工作,要把不同的客戶區別開來。對耗能企業,電力成本佔有很大的比例,用谷底的電充電幫助客戶解決電力成本,這是普能的方向之一。剛開始發展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是新產品、新技術和可靠性和成本是一對矛盾。在對行業細分了解的基礎上,普能選擇了一個非常小的柴油發電市場,通過儲能做一個混合發電系統。
這就是說,從大的行業形式來看,是有不錯的行業前景,具體到產品的技術水平能否相匹配?進入哪個細分領域、細分市場?只有看透每個細分領域的壁壘,才能與客戶真正匹配,這是一個關鍵因素。在給投資人的計劃中要體現出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到底企業什麼是與眾不同?如何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和長處?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獨特的地位?這是需要進行自我剖析的。
汪溪現在撐控的宜搜並不是其第一家公司也不是第一次拿風險投資。2001年底創立了第一家公司,生存的條件是非常惡劣的,嚴重缺乏資金。銷售、市場、研發、購買東西都是一個人幹了。很長的時間內受資金困擾,靠5、6個人的信用卡來周轉,當時這用信用卡借來10萬元幫助公司度過了最艱難的兩個月,公司緩了過來。2003年底,獲得了I.T(1.44,-0.01,-0.69%)與聯想投資的投資,公司進入了快車道。
2005年成立的宜搜,所做的事情是在未來的無線互聯網上做功能非常強大、對用戶非常有效的搜索引擎。這個搜索引擎可以幫助手機用戶解決生活中、工作中、娛樂活動中的問題。這家公司也不例外也在2006年獲得了風險投資公司的青睞。
多次與風險投資握手,汪溪有一些對VC在公司治理上的獨特體會。VC有一個系統幫助公司完善治理結構,避免家族天下;要避免VC對業務的審視,正規化的財務可以准確把公司的狀況反映出去;一般風險投資者看過很多的行業,跨行業的經驗可以幫助創業者開打視野;在資本層面上幫助企業分析未來的發展途徑等。
華康的目標是成為中國金融零售產品的沃爾瑪,為廣大的金融機構提供龐大的銷售網路,為老百姓提供優質、一站式的保險金融理財服務平台。這位創始人汪振武認為,外資銀行、外資保險公司擁有很好的品牌、很好的經驗、很好的產品,但是產品和經驗很難轉遞給中國3000多個城市的消費者,華康做的事情就是鋪建銷售網路和營銷隊伍,為上游的提供者做銷售渠道,同時為下游數十億的房貸客戶、信用卡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平台。
華康的第一輪投資人是IDG主要看重這個行業,市場前景龐大。目前全中國,人壽保險市場的投保率不超過9%,每一個中國人花在商業保險上的保費比印度、泰國的平均水平還要低,整個保險行業在中國目前開發程度非常低。在保險銷售領域裡面,中國目前的保險銷售都是保險公司直接銷售給客戶,在歐美60%的保險不是金融機構做的,而是由代理公司和中介公司完成的。此外,目前老百姓的真正金融零售服務才剛剛開始。
投資者進入後,華康收購了5家同行公司,在研判、估值等方面投資公司給了很多的經驗。不過,投資者進入和並購都商業行為,用商業思路辦事情,不要對創業者和投資市場寄予太高的期望。「我覺得每個人了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個事情就會比較順利。尊重正在做這件事的趨勢,尊重對方的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是最符合商業行為規律的。」
在投資人屈衛東看來,創業者至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下些工夫,可增加機會。首先,要做好發給投資商的商業計劃書,要一個簡短的PPT。介紹清楚公司做了什麼事情,達到什麼程度,未來准備怎麼做,未來的戰略策略是什麼,競爭對手是誰,與競爭對手比較有什麼優勢,團隊的經驗情況等。
投資人看中的企業會約談,通常給企業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做一個推薦。投資人會有一些問題問創業者,這個過程非常重要。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一定要事先做積極充分的准備。
如果約談交流不錯,投資人會做初步的盡職調查,會有一些提問。這時候也要積極的把投資人的問題積極的准備好,盡快地提供給投資人。
北京普能世紀科技有限公司CEO俞振華的融資經驗,獲得風險投資,除了團隊之外,最重要的是獲得市場、客戶的確認。
深圳宜搜科技有限公司CEO汪溪感受最深的是,以高風險的方式投入企業的資金,避免企業成長過程中純粹靠自我積累方式來實現擴張,風險資本極大的支持各種新創意、新商業模式、新技術的實踐過程,最終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進步,也幫助企業實現高速成長。
廣州華康投資資訊有限公司CEO汪振武建議創業者一定要把投資者當外行,而不是當內行。用最簡潔的語言把想法、模式把問題說清楚。選一個做得大的行業並成為行業的領軍者,創業者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融資就會比較順利。
如果這三步走完,說明已經很順利了,之後投資人會就具體的條件、價格等細節慢慢協商。完成三步,往前推進一步,接下來就是實質的談判階段了。
Ⅳ 保險案例分析
公司不給員工交養老保險本身違法在先,在這種前提下,哪怕簽了公司不交養老保險的合同或約定之類的書面文件,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公司董事長不懂《勞動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吃點虧就算買個教訓吧……
Ⅵ 保險營銷有哪些成功案例
現在產品都是靠營銷才賣的出去,案例很多。不如你使用保保網的微信通,可以將行業信息一網打盡/
Ⅶ 一個關於保險投保成功的案例,讓人感動的事跡。
這不簡單,最近的墜機事件,理賠情況都出來了。
很好的數據。
保險業緊急行動,啟動綠色通道,迅速開展「8·24」伊春飛機墜毀事故保險理賠工作,部分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趕赴伊春空難的事故現場,在第一時間送去保險理賠金並慰問受傷客戶及遇難者家屬。
截至8月26日15時,「8•24」墜機事故遇難人員中已確認有35人在20家保險公司投保了人身險,預計賠付2543.98萬元。目前,相關保險公司已向13位遇難人員家屬支付賠款431.95萬元。
對倖存者的投保排查也已開始,目前已確認21人在9家保險公司投保了27份保單。
Ⅷ 富人為什麼買保險:企業主可用保險工具規避財務風險
在海外,私有企業經營者往往擁有高額壽險保單,在企業經營發生困難的時候可作為向銀行高額借貨的擔保憑證。如果一旦企業破產,變得一無所有,這時候,如果他還有一份不錯的養老保險,那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安享晚年。然而在國內,很多私營企業主由於缺乏風險意識,沒有想到運用保險工具來規避企業的財務風險和個人的人生風險。尤其是現階段,國家尚未開征遺產稅,私營業主的企業保險和個人保險規劃非常必要。 財務分離是穩健保險的前提 國內私有企業目前大多處在第一代創業階段,私有企業所有者也是私有企業的經營者。做大做強的企業目標迫使私營企業所有者不斷追加投入,而融資的困難和稅收政策的束縛,造成私營企業普遍存在個人所得盡量少分紅甚至不分紅,把資金一直留在企業運作。 公司是我自己的,公司的錢就是我的錢,國內私營業主抱有這種「公私不分」的想法的不在少數。然而,他們忽略了企業運營是受諸多環境風險影響,如商業風險、市場環境的風險、政策的風險、甚至國際金融氣候的風險。把本屬於個人的財富並入自己的企業中,就意味著個人財富將承擔與企業資產一樣的諸多風險。 穩健的生活方式需要有科學、理性的個人理財規劃。私營企業所有者首先要把個人財富與企業財富區分開來,按照自己和家庭的中長期生活目標和願望規劃個人財富。 對於私營業主來講,要保持優越的生活質量,擁有充足的應急資金、足額的醫療保障、充裕的養老保障是必不可少,這些個人和家庭的保障都是應獨立於企業財富之外,不受經濟、政策環境所影響,不受市場景氣程度影響的。而保險、信託、個人多元化投資都是建立家庭經濟保障體系的手段。 從保險的功能而言,除了人身保障、財富安全之外,保單的融資功能也不可忽視。保單質押貸款功能,是銀行和保險公司可按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提供應急周轉資金。 遺產稅開征前作好保險規劃 雖然目前中國內地還沒有開征遺產稅,而對於遺產稅的關注已經是部分財富人士的「心事」。據了解,一旦開征遺產稅,那麼繼承遺產多的人,就要面臨大額遺產稅的壓力。為了在短時間內籌措大筆資金,繼承人可能被迫匆匆低價出售部分遺產,造成財富縮水。 在已開征遺產稅的國家和地區,有產階層往往在生前根據對未來應繳納遺產稅額的估計,投保一定保額的人壽保險,當被保險人身故後,其指定受益人(通常也是他的遺產繼承人)就可以立即得到保險公司的身故賠償金,用保險賠償金繳納所繼承遺產應繳的大額稅款後,即可全部保往遺產。 根據國際慣例以及我國法律規定,受益人得到的保險賠償金不屬於被保險人遺產,該部分資金不會被徵收遺產稅。我國法律還規定個人獲得的保險賠償金,不屬於應納稅所得,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運用保險規劃遺產的特點是,利用保險賠償放大的原理,可預先規劃未來大額免稅資金,如三十歲的人投保1000萬保額的終身壽險,只需每年繳納21.5萬元保險費。保險的另一特點是,指定受益人,即當被保險人身故後,保險受益人即可立即得到保險賠償金,不必經過遺囑認證程序。 企業主:你說說看。 企業主:是這樣。 業務員:比如,固定資產風險、企業財產因火災、失竊等原因導致損失;員工人身風險、員工在工作當中發生工傷事故或疾病死亡等。導致發生最終財務風險的因素來自方方面面,都需要經營者加以注意。像您一樣,又要不斷開拓市場,又要防止各種風險。從一個項目的合同簽署就開始可能面臨風險,從進貨渠道,原材料質量和數量保證,到生產加工的工藝及時間要求,到銷售渠道的暢通都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風險本身的定義就是預期結果與現實結果之間產生的差距,差距越大,風險就越大。通常現代企業處理風險都採取什麼辦法,您是否知道? 企業主:你說,我聽。 業務員:三種方法。 一種是忽略不計。對於可能發生的風險因為不會影響企業經營的大局,風險損失程度很小。 第二種方法是自留風險,雖然可能發生的風險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用轉移的方式處理這個風險可能帶來更大的風險,或者花費的成本比這個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的利益還大,乾脆將這個風險由企業內部自行處理了。 第三種方法就是轉移風險。其中購買保險就是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一旦萬一發生風險,由保險公司來賠償損失。當然還有其他辦法,比如在經營一個大型項目過程中,通過簽署合作合同,把經營這個項目的風險部分轉移給合作方,當然利益也要分配給對方一部分。這樣看來,這個犧牲掉的利益部分就相當於支付給對方承擔風險的保險費了。所以說,您經營企業要考慮風險處理的方法。特別是當您確認有的風險足以將企業擊跨,您就必須考慮通過保險來化解這些可能發生的風險。 剛才您說到企業萬一破產的事情,萬一企業破產,除了保單,任何資產都要被凍結,進入破產程序。如果這時您手中有一份保單,就可以通過向保險公司質押換取現金,保留部分資產,幫助您渡過難關。我記得,美國安然公司的老闆就是在被美國政府凍結其財產後,通過保單質押得到了350萬美元。當然這只是保險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起到的一部分作用,不論財產損失,人身傷害導致的風險,保險都不失為您的一種選擇。怎麼樣?您是否覺得我講的這些對您有一些價值呢?3/ 下面是來自成功保險網的一個案例,看看怎樣從企業經營角度與企業主探討風險規避和保險作用的。 不同的人群購買保險的目的是不同的,即使企業主也一樣。不要一看是企業主,就以為是成功人士。其實可以把企業主大概分成三種人,一種人事業正在艱難爬坡階段,生意可能危機四伏,事業尚前途莫測,這種人成則闖關,眼前豁亮,敗則可能負債累累。向這種人銷售保險是用來為其本人和家庭提供保障的;第二種人已度過創業階段的艱難險阻,事業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保險對於這種人既有保障作用,但相對於雪中送炭功能,用保險來理財,達到錦上添花的境界可能更會吸引對方;對於已經功成名就的企業主來說,購買保險主要目的恐怕是為了資產的保全和傳承。因此,交談前了解企業主的當前狀況顯得十分重要,不然你的銷售工作將不會成功。下面我們就第三種情況舉例如下: 營銷員:對於您來說,醫療費一定不是問題,只是這筆費用由您自己出還是讓保險公司出的問題。我的客戶中像您這樣的企業家購買保險的動機和您一樣,主要不是為了解決醫療費或者養老問題,而是另有高瞻遠矚的考慮。 營銷員:第一,財富對於成功的企業家來說是一種數字的積累而已。昨天是一個數字,今天是一個數字,明天或許又是一個數字。這要考慮諸多因素,比如投資決策、政策和市場環境、企業內部的管理等等,企業家天天面臨著兩大風險:一個是人身風險,比如疾病或者發生意外;一個是財富上的損失。這兩個風險能夠同時得到補償的方法就是保險了。保險可以以法律的方式提前確定出補償損失的方式與數量。同時,保險還可以把今天的財富轉移到未來甚至身故以後來體現。也就是說,保險除了風險損失的補償功能之外,作為保全和傳承財富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在免除稅金的前提下,為企業永續經營給私營企業家的後代留下必要的資金。 另外,人壽保險單可以成為保單擁有者在經營合作過程中的重要資信。它體現了一個人的責任、尊嚴、財富和地位。可以讓合作夥伴感受到安全守信和合作到底的決心。舉例說,合作者如果是保單的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他可以以抵押保險單甚至修改受益人為對方的方式,證明自己在合作中維護對方合法經濟利益的誠意。因為,曾經發生過在一筆大宗生意合作過程中,由於合作一方突然死亡而導致另一方蒙受重大經濟損失的事件。當然,我們誰也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 榮先生,企業家都是生意人,生意人在創造財富上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風險看起來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好事,如果我們承認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有的時候甚至不可避免,有的還成了自然規律,比如人早晚會生病和死亡。如果我們能把風險經營起來,通過保險這個工具,透過風險來賺錢,豈不比在風險面前束手無策被動蒙受損失要高明得多。 榮先生:你說的有道理。 營銷員:對於成功的企業家來說,更要精細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為任何閃失都有可能讓我們在財富上出現問題。比如,外出旅遊,全家幾代人同坐在一輛車、一艘船、一架飛機上,萬一出現不測,財富的所有人和繼承人或者保險的受益人同時發生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們說投資也好,做生意也好,掙錢做事業都是在人健康的前提下做的事情,一旦人倒下,可能事業就停滯不前了。最好的境界是,不論人健康還是不健康,不論人活著還是走了,總之,即便發生了風險,也能實現自己的事業財富和事業目標。保險就完全可以協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榮先生:好,我明白了。明天晚上你到我家,我們詳細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