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華大學女神教授顏寧,「負氣」去美國大學3年,如今怎樣了
對於顏寧這個名字,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沒聽過。有人說, 她是科學界的梅麗爾斯特里普。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對於網上說顏寧負氣去美國的說法完全是杜撰的。
② 2007年回國建實驗室的教授顏寧,再次去美國立新功,後來怎麼樣了
如今的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擁有很高的話語權,擁有的國家實力能夠跟其她國家進行較量,這是因為中國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外國人都希望來到中國留學,同時出國留學的中國人也希望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有一部分人在回到祖國之後,卻再一次去往其她的國家,甚至還拋棄了中國的國籍,成為其她國家的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2017年回國建實驗室的清華女教授顏寧,再次去美國立新功,破解50年世界難題!
很多人認為,顏寧選擇去美國是因為自己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然而有一部分人選擇理解顏寧,因為那一部分人知道中國科學水平並沒有比美國要好,很多設備以及實驗室又或者國家的政策,還有其他之類的資源相比較於美國來說中國確實是有差距的。再者搞科學不應該因為有國界而讓科學也出現界限。最後是選擇留在國內還是國外,其實這是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或許能夠引起那麼大的轟動完全是出於人們愛才的心理,畢竟優秀的人才非常少,更何況全世界各國其實都非常希望能夠有優秀的人才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同時也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結束語:當顏寧進入美國之後,她就有了非常顯著的成功,甚至解決了困擾國際50年的難題,這一項成就其實就是因為她去了美國,擁有了更好的科學條件,又或者是研究環境。在未來,顏寧也會在生物研究系做出更多的貢獻,而這些貢獻是對人類的一種貢獻。顏寧也告訴所有人自己,並不是因為沒有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來去往美國,她去往美國的唯一原因就是搞科研,她的心永遠都熱愛自己的祖國。
③ 顏寧在清華大學10年的任教生涯,為何說停就停了
被譽為清華“最美女教授”的顏寧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一張撥弄試劑的照片讓無數人為之著迷,然而,她為人們所熟知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她的年輕與顏值,更重要的還是她的才華!
因此,網上有很多人開始吐槽我國的院士選拔制度,認為有些在國際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在我國卻不是院士。比如因發現青蒿素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已經90歲高齡,卻仍不是中科院院士,比如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多次競選中科院院士,均以失敗告終。
今年5月13日,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兩篇論文成功在世界頂刊《自然》上發表,再次讓我們見證了她卓絕的科研能力,然而這卻是她在美國取得的成就,許多人非常關心:顏寧還會回國嗎?
在胡筆者看來,顏寧遲早還會回來的!因為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她的根她的親人就在這里,而她也始終保留著中國國籍。此外,她的恩師施一公現在在西湖大學任校長,顏寧的上一次回國就是在施一公的建議下,所以未來在施一公的再次建議下,她還是很有可能會選擇歸來的。
④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顏寧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
其實顏寧自己在博客裡面說得很清楚。科研的三重境界:生計、興趣和永生。這項工作是她進清華開始就想做的,現在做出來了,而且是可以寫進教科書的工作。毫無疑問,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算是有些「永生」的味道了。對於純粹的科學家來說這就足夠了。
⑤ 清華任教10年的顏寧,為何突然遠走美國42歲的她還會回國嗎
被譽為清華「最美女教授」的顏寧我想大家應該都不生疏,一張撥弄試劑的照片讓無數人為之入迷,但是,她為人們所熟知的緣由不只僅在於她的年輕與顏值,更重要的還是她的才氣!這位世界公認的「女神」與她的前輩「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一樣留學美國後選擇回歸祖國,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奉獻本人的力氣,但是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後,顏寧又忽然選擇重返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她這一走終究是什麼緣由惹起的呢?往常顏寧曾經42歲了,將來她還會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嗎?
在胡侃教育看來,顏寧遲早還會回來的!由於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她的根她的親人就在這里,而她也一直保存著中國國籍。此外,她的恩師施一公如今在西湖大學任校長,顏寧的上一次回國就是在施一公的倡議下,所以將來在施一公的再次倡議下,她還是很有可能會選擇歸來的。
⑥ 顏寧在美國和在中國的區別
首先介紹下顏寧老師。
顏寧,1977年出生,2000年獲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士學位;
之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2004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該校接進行博士後研究,2007年博士後出站後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導,其在清華的研究主要致力於重要跨膜運輸蛋白及植物脫落酸受體信號通路的結構與功能機理研究,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及2項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項目。
顏寧回到清華迄今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自2009年以來作為通訊作者在三大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上發表學術論文9篇,成果於
2009、2012年兩次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科學進展」重點引用, 2012年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
⑦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顏寧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
首先介紹下顏寧老師。
顏寧,1977年出生,2000年獲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士學位;之後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2004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該校接進行博士後研究,2007年博士後出站後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為當時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導,其在清華的研究主要致力於重要跨膜運輸蛋白及植物脫落酸受體信號通路的結構與功能機理研究,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及2項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項目。顏寧回到清華迄今發表學術論文30篇,其中自2009年以來作為通訊作者在三大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上發表學術論文9篇,成果於2009、2012年兩次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科學進展」重點引用, 2012年入選中國十大科學進展。
顏寧2005年因為傑出的博士論文研究獲得《科學》(Science/AAAS)和GE Healthcare評選的「青年科學家獎」(北美地區);回國後相繼獲得「貝時璋青年生物物理學家獎」、中國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葯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等獎勵和榮譽。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入選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即「萬人計劃」青年組);2011年,顏寧教授成為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HHMI)評選的首屆28位國際青年科學家之一。2014年被《細胞》雜志選為全球40位年齡在40歲以下的傑出科學家之一。顏寧老師是施一公老師的學生,目前都在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中心擔任PI,在回國的5年裡已經在CNS上發文9篇,在以論文數量排資論輩的環境,這對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可以完爆很多中科院院士。
再介紹一下工作。上面提到,她主要致力於重要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功能機理的研究,而此次發表文章《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1》是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結構。
葡萄糖(D-glucose)是地球上包括從細菌到人類各種生物已知最重要、最基本的能量來源,也是人腦和神經系統最主要的供能物質。葡萄糖代謝的第一步就是進入細胞:親水的葡萄糖不能自由穿透疏水的細胞膜,其進出細胞需要通過鑲嵌於細胞膜上的葡萄糖轉運蛋白完成。
GLUT1是發現最早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幾乎存在於人體每一個細胞中,是紅細胞和血腦屏障等上皮細胞的主要葡萄糖轉運蛋白,對於維持血糖濃度的穩定和大腦供能起關鍵作用。在已知的人類遺傳疾病中,導致GLUT1功能異常的突變會影響葡萄糖的正常吸收,導致大腦萎縮、智力低下、發育遲緩、癲癇等一系列疾病(GLUT1 Deficiency syndrome,又稱De Vivo syndrome)。另一方面,當發生癌變時,葡萄糖是腫瘤細胞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但是腫瘤細胞由於缺乏氧氣供應而只能對葡萄糖進行無氧代謝,同質量葡萄糖所提供的能量不到正常細胞的10%,因而對葡萄糖的需求劇增(這是被稱為Warburg Effect的腫瘤細胞代謝現象),在很多種類的腫瘤細胞中都觀察到GLUT1的超量表達,以大量攝入葡萄糖維持腫瘤細胞的生長擴增,這使得GLUT1的表達量可能作為檢測癌變的一個指標。
癌(腫瘤) 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重要區別是腫瘤細胞主要通過糖酵解Glycolysis獲取能量,對葡萄糖進行無氧代謝,而正常細胞可以通過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氧化磷酸化) 獲得大量能量,由於糖酵解提供能量很少,所以腫瘤細胞對葡萄糖的需求就大大增加,因而能觀察到GLUT1的超量表達。所以總結起來,GLUT1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運蛋白,這也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價值的一項基礎研究,但是距離實際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遠,但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本身就是有區別的,在我看來,基礎研究就是為了探索未知。
該成果在5月18日由《自然》雜志在線發表後,立刻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充分肯定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科學成就。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恩•科比爾卡(Brian Kobilka)評價說:「要針對人類疾病開發葯物,獲得人源轉運蛋白結構至關重要。對於GLUT1的結構解析本身是極富挑戰、極具風險的工作,因此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膜轉運蛋白研究專家羅納德•魁百克(RonaldKaback)表示:「人們終於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膜轉運蛋白在原子解析度水平上的晶體結構,這是50年以來的一項重大成就。」人體GLUT1基因序列鑒定者、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資深教授哈維•羅德士(Harvey Lodish)認為,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並且表示將把這一重大成果加入到他正在編寫的《分子細胞生物學》(Molecular Cell Biology)經典教科書第八版之中。
⑧ 如何看待顏寧對韓春雨研究成果的評價
其實韓老師本人對自己這個項目的評價是非常中肯的,遠比圈子裡一些廣為流傳的評價中肯:他認為NgAgo僅僅提供了基因編輯的一種選擇,並不能取代或超越CRISPR。
⑨ 清華女教授顏寧赴美何時歸
被譽為清華“最美女教授”的顏寧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一張撥弄試劑的照片讓無數人為之著迷,然而,她為人們所熟知的原因不僅僅在於她的年輕與顏值,更重要的還是她的才華!這位世界公認的“女神”與她的前輩“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一樣留學美國後選擇回歸祖國,為祖國的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後,顏寧又突然選擇重返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她這一走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如今顏寧已經42歲了,未來她還會選擇回到祖國的懷抱嗎?
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我們的猜測而已,顏寧選擇離開的真正原因也許只有她自己內心清楚。不過顏寧在擔任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兩年後,順利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因此,網上有很多人開始吐槽我國的院士選拔制度,認為有些在國際上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在我國卻不是院士。比如因發現青蒿素而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現在已經90歲高齡,卻仍不是中科院院士,比如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多次競選中科院院士,均以失敗告終。
今年5月13日,顏寧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兩篇論文成功在世界頂刊《自然》上發表,再次讓我們見證了她卓絕的科研能力,然而這卻是她在美國取得的成就,許多人非常關心:顏寧還會回國嗎?在胡侃教育看來,顏寧遲早還會回來的!因為她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她的根她的親人就在這里,而她也始終保留著中國國籍。此外,她的恩師施一公現在在西湖大學任校長,顏寧的上一次回國就是在施一公的建議下,所以未來在施一公的再次建議下,她還是很有可能會選擇歸來的。
⑩ 顏寧的介紹
顏寧(1977年11月21日-),女,山東章丘人,中國結構生物學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
顏寧主要從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及膜蛋白調控膽固醇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
生平
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取得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導師是施一公),後來留校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博士後。2007年回國擔任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導,成為清華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
至今已在《自然》、《科學》和《細胞》等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論文10多篇,主要科研成果有葡萄糖轉運蛋白的結構與原理等。
2017年,顏寧離開待了10年的清華大學,成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首位雪莉·蒂爾曼(Shirley M. Tilghman)終身講席教授。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的決定,在中國國內引起了很大關注和討論。此前,顏寧曾在博客中批評中國國家自然基金會,稱他們不願支持風險較高的研究。一種普遍的猜測是,顏寧因為在中國學術體制下難以進行自己想做的研究而離開。
然而,顏寧則表示離開是為了換個環境,她認為「改變環境能對學術突破帶來新的壓力和啟發」。
(10)顏寧基金項目擴展閱讀:
榮譽:
1、 2019年,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 2019年,魏茨曼婦女與科學獎,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
3、 2011年,貝時璋青年生物物理學家獎;
4、 2012年,第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5、 2012年,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6、 2012年,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