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財務管理的五次發展浪潮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財務管理的五次發展浪潮:
1、籌資管理理財階段(二十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 特點:資金市場不成熟,金融機構不發達,籌集資金困難。 理論和方法:籌資理論和方法迅速發展,為現代財務管理理論的產生和完善奠定了基礎
2.資產管理理財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60年代初) 特點:企業內部普遍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內部的財務決策被認為是財務管理的最主要問題。理論和方法:各種計量模型的應用。
3.投資管理理財階段(60年代中——70年代中) 特點:投資管理受到空前重視。
理論和方法:建立了科學的投資決策指標、科學的投資決策方法、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理論。
4.通貨膨脹理財階段(70年代後——80年代中)
特點:大規模的通貨膨脹,使企業資金需求不斷膨脹,貨幣資金不斷貶值,資金成本不斷升高,成本虛降,利潤虛增,資金周轉困難。 理論和方法:根據通貨膨脹的狀況調整籌資決策、投資決策、資金日常調度決策、股利分配決策的方法。
(1)在第一次浪潮籌資管理理財階段擴展閱讀:
成本費用:成本項目。
1、製造成本。製造成本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等。
2、期間費用:期間費用是企業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不能直接歸屬於某種產品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從當期收入中抵消。
3、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研究開發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技術轉讓費、技術開發費、無形資產攤銷、壞賬損失等。
4、財務費用:財務費用是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凈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為籌資發生的其他費用。
5、銷售費用: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包括應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廣告費、銷售服務費用、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和其他經費等。
㈡ 企業籌資管理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1)合理確定資金需要量,科學安排籌資時間
通過預算手段完成資金的需求量和需求時間的測定,使資金的籌措量與需要量達到平衡,防止因籌資不足而影響生產經營或因籌資過剩而增加財務費用。
(2)合理組合籌資渠道和方式,降低資金成本
綜合考察各種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的難易程度、資金成本和籌資風險,研究各種資金來源的構成,求得資金來源的最優組合,以降低籌資的綜合成本。
(2)在第一次浪潮籌資管理理財階段擴展閱讀:
企業籌資可以按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
(一)股權籌資,債務籌資及衍生工具籌資,這是企業籌資方式最常見的分類方法。
股權籌資形成股權資本,是企業依法長期擁有,能夠自主調配運用的資本。股權資本在企業持續經營期內,投資者不得抽回,因而也稱之為企業的自由資本,主權資本或股東權益資本。
股權資本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償還債務的本錢,是代表企業基本資信狀況的一個主要指標。企業的股權資本通過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內部積累等方式取得。
債務籌資,是企業通過借款,發行債券,融資租賃以及賒購商品或服務等方式取得的資金形成在規定期限內需要償還的債務。
衍生工具籌資,包括兼具股權和債務特性的混合融資和其他衍生工具融資。
(二)直接籌資與間接籌資。按其是否以金融機構為媒介,企業籌資分為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
(三)內部籌資與外部籌資。內部籌資是指企業通過利潤留存而形成的籌資來源。
(四)長期籌資與短期籌資。
其他統籌管理:
1、省級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村民承受能力,分地區提出籌資籌勞的限額標准,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2、對經審核的籌資籌勞事項、標准、數額,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在省級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統一印製或者監制的農民負擔監督卡上登記。
村民委員會將農民負擔監督卡分發到農戶,並張榜公布籌資籌勞的事項、標准、數額。
村民委員會按照農民負擔監督卡登記的籌資籌勞事項、標准、數額收取資金和安排出勞。同時,應當向出資人或者出勞人開具籌資籌勞專用憑證。
3、村民應當執行經民主程序討論通過並經縣級人民政府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部門審核的籌資籌勞方案。對無正當理由不承擔籌資籌勞的村民,村民委員會應當進行說服教育,也可以按照村民會議通過的符合法律法規的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進行處理。
4、籌集的資金應單獨設立賬戶、單獨核算、專款專用。
村民民主理財小組負責對籌資籌勞情況實行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督。籌資籌勞的管理使用情況經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後,定期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監督。
5、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平調、挪用一事一議所籌資金和勞務。
任何機關或者單位不得以檢查、評比、考核等形式,要求村民或者村民委員會組織籌資籌勞,開展達標升級活動。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立項或者提高標准向村民籌資籌勞;不得以一事一議為名設立固定的籌資籌勞項目。
㈢ 從籌資方面理解資金的時間價值是理財第一原則
論搶佔先機的重要性。比如,同一個項目需要投入X萬,投入10天為一周期獲得收益y,投資人A籌集資金並投入只花了1天,投資人B籌集資金並投入花了10天。第一周,投資人A
在第11天時擁有了X+Y,投資人B在第20天時才擁有X+Y,第二周期、第三周期、第四周期~,當投資人AB繼續投入時,已經產生等差數列的關系。
㈣ 會計信息化發展經歷了哪三次浪潮
會計信息化第一次浪潮(1979年-1996年):我國會計信息化應用事業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末,1979年財政部撥款500萬元給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進行計算機輔助會計核算試點,開啟了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會計領域的序幕。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改革開放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市場經濟環境促使會計不斷變革,同時也對提供及時、准確、完整的會計信息提出了新的需求。個人電腦和區域網技術的問世,為企業開創會計信息化事業提供了必要的硬體環境,掀起了我國會計信息化事業的第一次浪潮,企業會計信息化事業進入了由單項會計數據處理(EDP)階段到部門級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階段。
會計信息化第二次浪潮(1997年-2007年):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改革開放進入了深化發展時期。在國際經濟舞台上,伴隨著我國加入WTO,企業面臨著全方位的國際和國內市場的競爭,導致企業對管理、決策和市場信息的高度需求,部門級會計信息系統所生產的會計信息「滯後性」和「孤立性」已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企業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信息系統、數字化管理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同時網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問世和應用,為開展企業整體信息化提供了IT環境,掀起了我國會計信息化事業的第二次浪潮。ERP系統席捲了信息化市場,推動了企業級財務業務一體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發展。
作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企業級的會計信息系統在功能、結構和性能上比部門級會計信息系統更加完備和優化。
會計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2008年-至今):本世紀互聯網、移動通訊、物聯網、智慧地球、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催動了網路時代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會計信息化步入了以規范化、標准化、知識化,智能化、互聯化、雲化、社會化、產業化為主要標志的會計信息化第三次浪潮的變革時代。財政部、工信部、國資委等監管部門起到了引領我國會計信息化步入第三次浪潮的作用。以2008年11月12日,財政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國家稅務總局、國資委、審計署、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成立了全國會計信息化委員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為起點,發布了一系列信息化的指導意見、發展綱要、系列標准及其實施通知等,為發展和規范我國會計信息化事業起到了核心作用。
㈤ 求中國理財業的發展史
理財行為人類自古就有,「積谷防飢、養兒防老」就是最為樸素的理財觀念。現代理財觀念起源於金融比較發達的美國,萌芽於20世紀30年代的保險業。
眾所周知,保險規劃是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30年代,尤其是1929年10月美國股市暴跌後,從破產危機中清醒過來的人們逐漸萌生了對個人生活綜合設計和資產運用規劃的需求,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功能使得保險公司的地位空前提高。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保險推銷員在推銷保險商品的同時,也提供一些生活規劃和資產運用的咨詢服務。這些保險營銷員就是理財規劃師——FP的前身。
真正的理財僅有保險是遠遠不夠的,投資才是金融理財的高級形式。理財的真正發展還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馬克維茨資本市場理論和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被提出之後,投資才成為一門科學,建立在金融理論、社會學和投資方法等基礎學科之上的理財也才逐步走向正規。隨著理財成為科學,傳統的保險營銷員式的非標準的咨詢活動已經不再適合理財發展的需要,理財規劃師協會作為培育理財師和維護行業發展方向的標准化組織應運而生。經過20世紀70和80年代這20年的發展,理財規劃師協會不斷摸索出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並初步形成了目前的課程體系。
任何事物的成熟總是與苦難和考驗結合在一起的,理財師行業也不例外。20世紀70和80年代,由於石油危機、美元危機的影響,私人經濟進一步發展,使得個人金融資產膨脹、金融自由化浪潮興起,個人財產管理觀念、金融工具運用的時代背景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方面使傳統的理財手段難以適應需要,同時也促使人們對理財的需求急劇增加。作為社會變革和金融自由化改革所帶來的一個結果,金融商品迅速增加、金融風險加大,個人已經無力自行解決自己的理財問題,人們迫切需要理財師的幫助。這樣就推動了理財業的空前發展,同時理財的內容也從傳統的保險、投資增加了養老、避險避稅的成分,理財師的地位也不斷提升。
20世紀80年代是美國的大變革年,里根領導下的美國經過10年的努力,最終改變了國家的經濟狀況,並在90年代的前5年內收回了過去20年的「失地」,重新確立了經濟上的主導地位。而科學理財也跟隨著美國的發展,最終走向了全世界。美國的理財規劃師協會逐步在全球各地設立分支機構,結合實際情況編寫符合當地實際的理財課程,培養專業化理財師。雖然世界各地均有自己的風土人情,但美國理財業70餘年的歷史還是為世界人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成功與失敗均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CFC作為植根於北美的理財協會,不僅擁有豐富的經驗,並且擁有自己的研究和培訓隊伍,其開設的課程涵蓋了理財發展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的寶貴經驗,非常值得中國這樣的新興理財市場的投資者和理財師學習參考。
賺點分
㈥ 財務管理的五次發展浪潮可分為哪幾個階段
財務管理的五次發展浪潮
1.籌資管理理財階段(二十世紀初——第二次世界大戰) 特點:資金市場不成熟,金融機構不發達,籌集資金困難。 理論和方法:籌資理論和方法迅速發展,為現代財務管理理論的產生和完善奠定了基礎
2.資產管理理財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60年代初) 特點:企業內部普遍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內部的財務決策被認為是財務管理的最主要問題。
理論和方法:各種計量模型的應用。
3.投資管理理財階段(60年代中——70年代中) 特點:投資管理受到空前重視。
理論和方法:建立了科學的投資決策指標、科學的投資決策方法、投資組合理論和資本資產定價理論。
4.通貨膨脹理財階段(70年代後——80年代中)
特點:大規模的通貨膨脹,使企業資金需求不斷膨脹,貨幣資金不斷貶值,資金成本不斷升高,成本虛降,利潤虛增,資金周轉困難。 理論和方法:根據通貨膨脹的狀況調整籌資決策、投資決策、資金日常調度決策、股利分配決策的方法。
5.國際經營理財階段(80年代後——二十世紀末)
特點:國際企業涉及多個國家,要在不同制度、不同環境下作出決策,應解決特殊問題。 理論和方法:國際財務管理的理論和方法迅速發展和應用。
㈦ 在我國,早在什麼時期就滲透著依法理財,客觀恰當的會計職業道德要求
理財行為人類自古就有,「積谷防飢、養兒防老」就是最為樸素的理財觀念。現代理財觀念起源於金融比較發達的美國,萌芽於20世紀30年代的保險業。
眾所周知,保險規劃是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30年代,尤其是1929年10月美國股市暴跌後,從破產危機中清醒過來的人們逐漸萌生了對個人生活綜合設計和資產運用規劃的需求,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功能使得保險公司的地位空前提高。在這種背景下,一些保險推銷員在推銷保險商品的同時,也提供一些生活規劃和資產運用的咨詢服務。這些保險營銷員就是理財規劃師——FP的前身。
真正的理財僅有保險是遠遠不夠的,投資才是金融理財的高級形式。理財的真正發展還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馬克維茨資本市場理論和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被提出之後,投資才成為一門科學,建立在金融理論、社會學和投資方法等基礎學科之上的理財也才逐步走向正規。隨著理財成為科學,傳統的保險營銷員式的非標準的咨詢活動已經不再適合理財發展的需要,理財規劃師協會作為培育理財師和維護行業發展方向的標准化組織應運而生。經過20世紀70和80年代這20年的發展,理財規劃師協會不斷摸索出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並初步形成了目前的課程體系。
任何事物的成熟總是與苦難和考驗結合在一起的,理財師行業也不例外。20世紀70和80年代,由於石油危機、美元危機的影響,私人經濟進一步發展,使得個人金融資產膨脹、金融自由化浪潮興起,個人財產管理觀念、金融工具運用的時代背景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方面使傳統的理財手段難以適應需要,同時也促使人們對理財的需求急劇增加。作為社會變革和金融自由化改革所帶來的一個結果,金融商品迅速增加、金融風險加大,個人已經無力自行解決自己的理財問題,人們迫切需要理財師的幫助。這樣就推動了理財業的空前發展,同時理財的內容也從傳統的保險、投資增加了養老、避險避稅的成分,理財師的地位也不斷提升。
20世紀80年代是美國的大變革年,里根領導下的美國經過10年的努力,最終改變了國家的經濟狀況,並在90年代的前5年內收回了過去20年的「失地」,重新確立了經濟上的主導地位。而科學理財也跟隨著美國的發展,最終走向了全世界。美國的理財規劃師協會逐步在全球各地設立分支機構,結合實際情況編寫符合當地實際的理財課程,培養專業化理財師。雖然世界各地均有自己的風土人情,但美國理財業70餘年的歷史還是為世界人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成功與失敗均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CFC作為植根於北美的理財協會,不僅擁有豐富的經驗,並且擁有自己的研究和培訓隊伍,其開設的課程涵蓋了理財發展所經歷的各個階段的寶貴經驗,非常值得中國這樣的新興理財市場的投資者和理財師學習參考。
㈧ 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歷史
財務管理活動是企業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資金籌集、控制和投放的一項管理活動。在西方,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形成比較規范的現代財務理論,但是財務管理與會計活動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在地中海沿岸的許多城市,以合理預測並有效籌集資本的企業財務管理就開始萌芽。但是財務管理作為獨立的職業是在進入20世紀以後才出現的。
財務管理歷史沿革
20世紀的100年時間里,是財務管理發展的新世紀,經歷了五次飛躍性的變化,我國學者稱之為五次發展浪。
(1)第一次浪潮——籌資管理理財階段
這一階段可稱為「傳統財務管理階段」,這階段財務管理的主要職能是用來預測公司資金的需求量和籌集資金來滿足公司的需要。在20世紀初,由於一些西方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繁榮和股份制公司的快速發展,企業在運營中都面臨著籌集資金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問題。但在這時,市場競爭並不是很激烈,企業只要籌集到需要的足夠資金,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收益,因此各國的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然而當時由於金融機構不十分發達,資金市場也不夠成熟,因此如何籌措滿足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就成了當時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這一階段的籌資理論和籌資方法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發展,為現代財務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第二次浪潮——資產管理理財階段
這一階段又可稱之為「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階段」。籌資階段的財務管理往往只是注重研究籌集資本,忽視了企業內部控制和資金的周轉管理。二戰以後,隨著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西方從事企業管理的人員和財務管理的人員意識到,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財務管理不僅僅局限於籌集資金,更重要的在於管好、用好資金,發揮資金的周轉效率,同時更有效的內部控制對於防範企業風險尤其重要。因此這一階段的財務管理人員高度重視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性較強的科目,比如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科目。這一階段公司內部決策系統中的財務決策被認為是財務管理最主要的問題,資金籌集的事項已經退居二線。各種各樣的決策和計量模型被應用於存貨、應收款項等項目,財務計劃、分析、決策和控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第三次浪潮——投資管理理財階段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運營形式的多變,資金運營和管理日趨復雜,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使得企業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