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玲的科研項目
17.2011.5-2012.3,中華慈善總會志願者工作委員會:中國應急志願者管理機制建設研究
16.2011.5-2011.12,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信用檔案管理
15.2011.4-2011.12,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產品風險防範與應急處置機制研究暨風險管理培訓
14.2011.3-2011.12,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風險管理研究(續)
13.2010.11-2011.3,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應急管理概論》MPA課程開發
12.2010.10-2012.12,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課題,《北京應急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11.2010.4-2010.12,北京市頤和園,北京市頤和園風險管理研究
10. 2010.4.6-2010.10.31,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風險管理研究
9.2010.1-12,北京師范大學自主科研基金:災害條件下殘障人群的媒介使用與信息政策研究:以汶川地震為例
8.2009.12-2010.12,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課題,北京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評審掛牌管理辦法研究
7.2009.11-2009.12,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課題,北京市全面加強公共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意見研究
6.2009.11-2010.5,國務院應急辦委託課題,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研究,(項目負責人:閃淳昌,周玲)
5. 2009.7.1-2009.12.31,香港大學,媒體項目——殘疾人災區訪談
4.2009.3.23-2009.8.31,香港大學,四川地震報章新聞分析
3. 2009-2011,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城市公共危機綜合管理研究——子項目:基於應急管理流程的城市多主體決策協同應對機制研究(子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張輝教授,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項目編號:No.70833003)
2. 2008.1-12,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轉型期中國政府應急管理體系中風險管理機制框架研究(項目負責人)。」(立項處: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項目編號: No. 70703019)
1. 2008.1-12,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第42批):轉型期中國政府風險管理中的評估體系研究(項目負責人)。
11. 2010.1-2012.12, 宣明會:從災後社會重建到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的示範項目(負責應急管理培訓部分)
10. 2009-2012, 200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新框架研究——基於汶川大地震的實證研究」(08&ZD001)
9. 2008.12-2009,山東省第十一屆全運會風險評估與預案建設。
8. 2008.7-2009.3,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委員會辦公室委託項目,「北京市領導幹部應急管理培訓教學體系建設研究」。
7. 2007-2008.3,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項目,「北京市奧運期間突發公共事件風險評估實施標准與細則研究」。
6. 2007-2008,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城市綜合風險管理體系設計研究」。
5. 2006-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建立健全社會預警機制和應急管理體系——轉型期中國風險治理框架建構與實證分析」。
4. 2006-今,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委託項目,「國家應急平台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子課題之一「國家應急平台管理機制研究」。
3. 2006- 07,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項目,「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調查評估機制研究」。
2. 2006-07,北京市應急指揮中心委託項目,「從全過程政府應急管理到整合式公共安全治理——北京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框架理論研究」。
1. 2005-07,北京市哲學規劃辦應急基地資助項目,「北京2008奧運安全:體系構建」。
Ⅱ 如何才能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制機制
首先,應急管理體制是經過應急管理實踐檢驗並證明行之有效的、較為固定的方法。任何組織的工作機制,不因組織負責人的變動而隨意變動,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是可以根據個人主觀意識而改變的;
其次,應急管理體制本身含有制度因素,並且要求所有相關人員嚴格遵守,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往往體現為個人做事的一種偏好或經驗。例如監督機制,不僅指人人必須遵守的制度,而且應該包括各種監督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應急管理體制是比一般制度更具有剛性的「制度"。制度雖然要求所有人都應當遵守,但它仍保留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間,或者說,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具有一定彈性。但是,應急管理體制則是一種帶強制性的制度;
第四,應急管理體制是在各種方式方法基礎上總結和提煉出來的,並經過加工使之系統化、科學化的方法。而單純的工作方式方法則因人而異,並不要求上升到理論高度;
第五,應急管理體制一般是依靠多種方式方法共同作用來運作的,而一般方式方法可以是單一起作用的。例如:建立起各種工作機制的同時,還應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動力機制、制衡機制和監督機制來保證工作的落實、推動、糾錯、評價等。
Ⅲ 李季的研究課題
南開大學商學院MBA運營管理課程建設小組及項目管理中心主要成員。主要研究與咨詢方向為企業運營管理(含服務管理、項目管理與質量管理等)。主持或參與了多項課題,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參加的課題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規劃項目、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課題等。主持或參與的課題主要有:
1.主持 加入WTO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製造業生產方式研究;
2.主持 面對危機事件的企業運營策略研究;
3.主持 運營管理課件開發項目;
4.主持 生產管理輔助教學軟體開發項目;
5.SARS的社會經濟影響及應急管理對策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理論與影響深度評估的社會組織治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成員之一;
6.服務企業生產力及其決定因素研究——基於企業—顧客互動過程的生產力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7.中國企業購買行為的實證分析與產業營銷策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員之一;
8.生產管理教材建設資助立項,主要成員;
9.戰略柔性、環境動態和競爭績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10.項目集成管理方法 (教育部規劃項目),成員之一;
11.天津旅遊經濟創新發展途徑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課題),主要成員;
12.參與 山東濟南運輸總公司物流發展戰略項目;
13.參與 山東東大化工集團物流發展戰略項目;
14. 天津市計委《盤活國有資產,搞好天津玻璃儀器廠》項目,主要成員;
15. 天津市政府重點課題——《天津市現代物流發展綱要》,專題組成員之一;
16. 農業品牌戰略與現代營銷管理系統課題,成員之一;
17. 參與 天津市工委人才測評系統課題;
18. 參與 把天津建成北方經濟中心可操作性研究課題;
19. 天津電建修造廠戰略規劃課題,主要成員;
20. 服務情境下顧客—企業認同機理及其過程管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核心成員)
21.項目導向型組織和社會自主創新能力測度方法研究(科技部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核心成員)
22.濱海新區項目導向型組織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7年度資助項目,核心成員)
講授課程
管理學、運營管理、組織與管理及項目設計與計劃等課程。
研究成果
1] 李季,張金成.試論一般生產力到服務生產力的演進與測量.現代財經,2007(10)
[2] 李季. 服務企業生產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南開學報(哲社版),2007(4)
[3] 李季. 關於天津市旅遊服務體系建設的構想. 商業研究,2004(4)
[4] 李季. 製造業企業生產現場管理問題芻議.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0)
[5] 王永貴,張玉利,楊永恆,李季. 對組織學習、核心競爭能力、戰略柔性與企業競爭績效的理論剖析與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3(4)
[6] 知識首腦CKO.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主要編委)
[7]《企業運營管理》,21世紀高等院校經濟與管理核心課經典系列教材之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主編)
南開大學商學院MBA運營管理課程建設小組及項目管理中心主要成員。主要研究與咨詢方向為企業運營管理(含服務管理、項目管理與質量管理等)。主持或參與了多項課題,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參加的課題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規劃項目、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課題等。主持或參與的課題主要有:
1.主持 加入WTO與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中國製造業生產方式研究;
2.主持 面對危機事件的企業運營策略研究;
3.主持 運營管理課件開發項目;
4.主持 生產管理輔助教學軟體開發項目;
5.SARS的社會經濟影響及應急管理對策研究:基於社會資本理論與影響深度評估的社會組織治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應急項目),成員之一;
6.服務企業生產力及其決定因素研究——基於企業—顧客互動過程的生產力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7.中國企業購買行為的實證分析與產業營銷策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員之一;
8.生產管理教材建設資助立項,主要成員;
9.戰略柔性、環境動態和競爭績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要成員;
10.項目集成管理方法 (教育部規劃項目),成員之一;
11.天津旅遊經濟創新發展途徑研究(天津市「十五」社科規劃課題),主要成員;
12.參與 山東濟南運輸總公司物流發展戰略項目;
13.參與 山東東大化工集團物流發展戰略項目;
14. 天津市計委《盤活國有資產,搞好天津玻璃儀器廠》項目,主要成員;
15. 天津市政府重點課題——《天津市現代物流發展綱要》,專題組成員之一;
16. 農業品牌戰略與現代營銷管理系統課題,成員之一;
17. 參與 天津市工委人才測評系統課題;
18. 參與 把天津建成北方經濟中心可操作性研究課題;
19. 天津電建修造廠戰略規劃課題,主要成員;
20. 服務情境下顧客—企業認同機理及其過程管理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核心成員)
21.項目導向型組織和社會自主創新能力測度方法研究(科技部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核心成員)
22.濱海新區項目導向型組織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南開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7年度資助項目,核心成員)
Ⅳ 應急管理機制包括哪幾個方面
應急管理機制包括隱患排查監控機制、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機制、信息報告和共享機制、應急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社會動員機制、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機制。
應急管理的技術支撐體系是應急管理者作出決策的依據來源,同時也是能夠順利實現應急響應聯動的保障。根據應急管理所需發揮的職能,應急管理的技術支撐體系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信息化的應急聯動響應系統、應急過程中的事態檢測系統、事故後果預測與模擬系統和應急響應專家系統。
(4)社科基金應急管理機制研究擴展閱讀:
應急管理作為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具有與其他組織管理職能相同的特徵,又有不一樣的特徵。
1、組織集權化
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破壞性和擴散性,決定了應急管理的主體行使處置權力必須快速、高效,因而要求整個組織嚴格按照一體化集權方式管理和運行,上下關系分明,職權明確,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獎罰分明。強調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的一體化集權管理。
2、職責雙重性
在各國現階段的應急管理實踐中,除了部分應急管理人員從事專業應急管理工作,但大多數應急管理參與主體來自不同的社會領域和工作部門,在正常的情況下,他們從事於社會的其他工作,只有在應急管理工作需要時,才參與應急管理活動,擔負應急管理方面的職責。
3、結構模塊化
應急管理組織中每個單元體都有類似的內部結構和相似的外部功能,是一個獨立的功能體系,由不同單元體系組成的功能體系也具有相似的結構和功能,具有模塊化的組織結構。遇有不同類型、不同級別和不同區域的突發事件時,可通過靈活快速的單元體組合,形成相應的應急處置體系。
Ⅳ 如何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效應對各種
在常態管理中,政府要建立一套危機預警機制,對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預警和監控。完善的公共危機預警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提高全社會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危機管理的起點。危機治理首先必須進行政府觀念的更新,時刻強化政府機構運作中的危機意識,政府應當樹立危機理念,認識到危機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危機不僅僅在資本主義社會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即使在社會主義社會也屢見不鮮難以避免。其次必須加強公務員隊伍的危機管理知識與能力的培訓,危機管理知識在西方發達國家是公務員培訓的必修課程,主要是針對本國或本地區經常發生、曾經發生、可能發生的危機形勢如社會矛盾、自然災害、民族沖突等所採取的緊急應對的法律程序、手段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公務員危機事件的應急能力。再次在我國危機治理中繼續對普通民眾開展危機應對教育,使民眾了解各種災難發生的自然過程,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方法,提高民眾的危機應對技能,從而增進社會整體的抗逆水平。尤其是各級各類學校應該將應急知識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這樣,從上至下建立全民憂患意識,未雨綢繆。
2、做好隱患調查和監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危險源、危險區域進行調查、登記、風險評估,定期進行檢查、監控;所有單位都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礦山、建築工地等重點單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都應當制定應急預案,開展隱患排查;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各基層組織應當及時調解處理可能引發社會安全事件的矛盾糾紛。
3、擬定應急預案。預案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行動方案,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對突發事件的計劃和步驟,也是一項制度保障。預案具有同等法律文件的效力,比如,國務院的總體預案與行政法規有同等效力,國務院部門的專項預案與部門規章有同等效力,省級人民政府的預案與省級政府規章有同等效力。
4、建立應急救援隊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應急資源,建立或者確立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各單位應當建立由本單位職工組成的專職或者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當聯合培訓、聯合演練,提高合成應急、協同應急的能力。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應充分注重發揮軍隊的作用。目前,中國的國防動員體系具有組織領導的層次較高、連接軍政兩大系統、危機管理功能更加強大的特點;而應急管理體系則具有制度建設比較完善、各項保障對象落實、聯動機制相對先進等優勢。兩大體系若能實現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危機管理體系,則勢必能夠實現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減少各自存在的薄弱環節,解決兩大體系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難以解決的其他問題。
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危機管理體制建設的需要,從「雙贏」的角度對兩大體系進行有機整合。當前,應著重加速推進軍隊與國家應急管理工作的法規接軌,盡快將軍隊應急管理工作納入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軌道。軍隊常年備戰,高度集中,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和強大的武裝手段,能夠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控制局勢,發揮突擊救援、維護穩定的作用,滿足處置突發事件時限性強、節奏快的需要。軍隊參與應急管理,不僅是軍事行動,更是政治行為,要堅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央軍委的統一指揮下,依託軍隊應急指揮機制開展行動。軍事機關領導要參加地方政府搶險救災聯合指揮部,負責對部隊搶險救災活動實施指揮控制。處置突發事件是政府職能部門、軍隊和其他專業力量的聯合行動,要保持軍隊和其他處置力量的密切聯系,建立聯動機制,搞好協調配合,在組織指揮、行動方式、後勤保障等方面步調一致,形成快速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5、健全突發事件應對保障制度。這一制度為確保應對突發事件所需的物資、經費等提供了保障。一是物資儲備保障制度。國家要完善重要應急物資的監管、生產、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突發事件易發、多發地區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儲備制度;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與有關企業簽訂協議,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處置裝備的生產、供給。二是經費保障制度。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財政措施,保障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所需經費。三是通信保障體系。國家建立健全應急通信保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與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路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通信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