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管理 > 縣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

縣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

發布時間:2021-07-18 16:11:07

❶ 為什麼2010年1月4號的《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卻是國發〔2009〕44號文件

這個是去年文件。

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44號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5日 08:26 商務部網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建省辦經濟特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但由於發展起步晚,基礎差,目前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是海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對全國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示範作用。為扎實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構建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積極發展服務型經濟、開放型經濟、生態型經濟,形成以旅遊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結構;著力提高旅遊業發展質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旅遊產業體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獨特、社會文明祥和的開放之島、綠色之島、文明之島、和諧之島。

(二)戰略定位。

——我國旅遊業改革創新的試驗區。充分發揮海南的經濟特區優勢,積極探索,先行試驗,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海南旅遊業及相關現代服務業在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充分發揮海南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推進旅遊要素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開發特色旅遊產品,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

——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明發展之路,使海南成為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

——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依託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外交外事活動,使海南成為我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國際交往平台。

——南海資源開發和服務基地。加大南海油氣、旅遊、漁業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海洋科研、科普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資源開發的物資供應、綜合利用和產品運銷基地。

——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使海南成為全國冬季菜籃子基地、熱帶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種基地、漁業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膠基地。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旅遊管理、營銷、服務和產品開發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顯著提升。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8%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以上,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45%以上,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0年,旅遊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准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勝地。旅遊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力爭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嚴格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和遊客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健全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更加嚴格的生態環保標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問責制,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

(五)加強生態建設。繼續推進海防林恢復和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完善海南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機制,2015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0%。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點水源地、重要海域的保護和管理,有序開發利用土地、森林、礦產、海灣、岸線、海島、水域等重要資源,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和效益。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推動生態脆弱地區農村居民向城鎮遷移。將海南作為全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省,加大中央財政對海南的生態補償力度,將9個山區市縣列入國家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將尖峰嶺等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家生態補償試點。

(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嚴格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禁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加大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放和落後產能的力度。加強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工作,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示範工程。大力推進各類減排工程設施建設,增加「以獎代補」專項轉移支付。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農村沼氣、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蔗渣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實施辦法,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國家分解下達給海南省的節能減排任務。

(七)強化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流域和擔負飲用水集中供水任務水庫的水污染防治。加強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強化對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監管。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推行改水改廁,逐步建立村鎮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體系。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費徵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設施正常運營保障機制。開展入海河流、直排污染源和南海海域環境監測,建立環境質量例行監測公報和重點海域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制度。

三、發揮海南特色優勢,全面提升旅遊業管理服務水平

(八)建設富有海南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依託優勢資源,發展特色旅遊產品,進一步優化旅遊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熱帶海島冬季陽光旅遊、海上運動、潛水等旅遊項目,豐富熱帶濱海海洋旅遊產品。積極穩妥推進開放開發西沙旅遊,有序發展無居民島嶼旅遊。積極發展郵輪產業,建設郵輪母港,允許境外郵輪公司在海南注冊設立經營性機構,開展經批準的國際航線郵輪服務業務。研究完善遊艇管理辦法,創造條件適當擴大開放水域,做好經批準的境外遊艇停泊海南的服務工作。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合理開發溫泉資源,發展康體保健服務。積極發展自駕車觀光游、特色房車游和體育休閑項目,完善相關配套服務。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不佔用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有效保護森林和生態環境、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並依法辦理用地手續的前提下,科學規劃,總量控制,合理布局,規范發展高爾夫旅遊。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和民族、民俗風情文化旅遊。

(九)打造精品旅遊景區。科學規劃和布局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優化時間、空間配置,逐步形成區域特色明顯、山海互補的旅遊格局,塑造「陽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整體旅遊形象。進一步完善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區、萬寧興隆溫泉度假區、瓊海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等主要景區景點的旅遊服務功能。高水平開發建設海棠灣、清水灣、棋子灣、尖峰嶺、霸王嶺、五指山等一批精品景區。高標准規劃建設海洋、熱帶雨林等旅遊主題公園。

(十)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推進旅遊服務標准化和國際質量認證,在旅遊餐飲、住宿、交通、景區、旅行社、導游、購物及應急管理等方面,加快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旅遊服務標准體系。加強旅遊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景區門票價格,整治「零負團費」、虛假廣告等,嚴厲打擊價格欺詐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旅遊綜合執法,建立健全旅遊投訴處理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

(十一)加強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依法自主經營的旅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旅遊立法工作,完善旅遊相關法規。依託信息技術,提升海南旅遊管理和服務水平。在交通樞紐、景區、城市廣場等遊客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立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具有宣傳促銷、咨詢、預訂、投訴等功能的綜合性旅遊服務平台,健全旅遊公共服務網路。完善旅遊標識系統。強化管理規范、清潔衛生、方便遊客的旅遊廁所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旅遊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完善應急救援、公共醫療、衛生檢疫防疫等安全救助體系。

四、大力發展與旅遊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轉型升級

(十二)加快發展文化體育及會展產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引進創意產業人才,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演藝娛樂、文化會展和動漫遊戲等各類文化產業,積極培育具有海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鼓勵舉辦大型旅遊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豐富演藝文化市場,支持海南舉辦國際大帆船拉力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高爾夫球職業巡迴賽等體育賽事。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遊體育娛樂項目,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辦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完善博鰲會展服務設施,積極招徠承辦各種專題會議展覽,舉辦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和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培育國際會展品牌。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對入境參展商品依法給予稅收優惠和通關便利。

(十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依託洋浦保稅港區和海口綜合保稅區,大力發展航運、中轉等業務,促進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加快發展。實施國際航運相關業務支持政策,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配套支持政策,打造面向東南亞、背靠華南腹地的航運樞紐、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在完善監管制度和有效防止騙取出口退稅措施的前提下,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積極發展大型購物商場、專業商品市場、品牌折扣店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和經營好免稅店,完善旅遊城鎮和休閑度假區的商業配套設施,逐步將海南建設成為國際購物中心。

(十四)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發展與旅遊業相適應的房地產業,科學規劃房地產業發展的類型、規模和速度,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企業發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質的星級賓館、度假村等房地產項目。加強產權式度假酒店的開發、建設、銷售等環節的規范管理。穩步發展滿足避寒、療養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產。鼓勵發展家庭旅館經營和房屋租賃經營。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逐步改善城鄉居民的住房條件。條件成熟時,在海南開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試點。

(十五)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鼓勵金融機構調整和優化網點布局,完善服務設施。推動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改善結算環境。完善外匯支付環境,開展居民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試點。推動建設農村商業銀行等地方性金融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上市融資。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旅遊保險產品。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試點。

五、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十六)積極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熱帶水果、瓜菜、畜產品、水產品、花卉等現代特色農業。結合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統籌南繁育制種基地建設與管理,做好轉基因生物安全和植物檢疫性防控工作,提高南繁基地育制種生產能力。加強海南動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建立覆蓋全省的農產品(15.73,0.17,1.09%)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標准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精細高效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業的附加值和綜合經濟效益。加強農產品貯藏保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資、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設現代化大型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促進形成熱帶農產品集散中心。加強與台灣的農業合作。積極推動熱帶特色農業與旅遊相結合,制定實施觀光農業、休閑農業支持計劃,建設示範基地,拓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空間。

(十七)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綜合發展條件,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區域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建制設置,加強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促進產業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綜合發展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充分發揮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的優勢,加快發展特色縣域經濟,扶持重點小城鎮發展,著力培育一批海南特色旅遊城鎮。加大對革命老區、中部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就業和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市和城鎮落戶條件。加快推進農墾體制改革,充分發揮海南農墾在國際旅遊島建設中的作用。

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十八)構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進出島交通基礎設施條件,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海口至廣州、至南寧高速公路建設。建設好東環鐵路,適時啟動西環鐵路擴能改造以及洋浦支線鐵路項目。統籌研究海南島西部民用機場布局優化和建設問題,適時建設博鰲機場。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建設,盡快形成功能配套齊全的港口格局,積極推進郵輪、遊艇碼頭建設。加快建設海口—五指山—三亞地方高速公路和萬寧—儋州—洋浦地方高速公路,提升現有國道、省道技術等級,加強通往旅遊景區的交通設施建設,改善農村道路交通條件。

(十九)加強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推進昌江核電項目。積極發展風力、太陽能、潮汐、生物質等新能源。加快推進城鄉電網改造,適時啟動跨海電網聯網二期工程,提高電力保障能力。加快推進洋浦液化天然氣項目,逐步建成連接島內各大城鎮和主要景區的輸氣管網,大幅度提高民用燃氣覆蓋率。大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做好環境影響論證的基礎上,開工建設紅嶺水利樞紐及灌區工程,做好天角潭、邁灣等水庫前期工作,基本解決海南島的工程性缺水問題。繼續實施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防洪、防潮、防颱風設施建設,完善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城鎮和主要園區、景區的供水工程建設。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到2013年全面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二十)加強信息網路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有線和無線寬頻網路,推進數字海南建設,實現高速寬頻無線網路覆蓋全島。積極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加快網路升級換代。大力整合信息資源和網路資源,積極推進海南「三網融合」建設。著力建設有線、無線和衛星傳輸相結合的覆蓋海南所轄海域的通信網路,提升南海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

七、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撐

(二十一)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具有海南特色、為建設國際旅遊島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海南高校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提高海南大學「211」工程建設水平。實施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提升職業院校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水平,大力培養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政策體系。加大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支持海南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開辦旅遊職業院校。加強旅遊教育培訓,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十二)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考慮當地居民與遊客的需求,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進一步完善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設施設備條件,大力加強城市及社區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立公共文化體育機構正常運行的經費和人才保障機制。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數字化步伐,提高廣播電視覆蓋水平。積極開發利用「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開展國家南海博物館、南海水下考古中心項目前期論證工作,加強對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扶持海南建設大型文化體育基礎設施,集中建設一批適合於四季訓練的運動場館。

(二十三)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在海口、三亞等地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健全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建立全省統一、高效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系統。加快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各省(區、市)與海南異地醫保互認制度。

(二十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培育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熱情好客的社會風尚。廣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努力擴大就業,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扎實推進平安海南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努力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型的社會治安防控格局,妥善處理利益關系,積極排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好影響穩定的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和廣大遊客的安全感。

八、充分利用本地優勢資源,集約發展新型工業

(二十五)集約發展新型工業。堅持在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重復建設的原則下集約發展新型工業,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工業擴張。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港口條件和重點工業園區以及開發區,大力優化產業布局,支持海南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發展臨港工業,集約發展油氣化工、林紙一體化、汽車製造、礦產資源加工、農產品加工、制葯等產業,重化工業嚴格限定在洋浦、東方工業園區,其他工業項目集中布局在現有工業園區。培育發展房車、遊艇、輕型水上飛機、潛水設備、高爾夫用具等旅遊裝備製造業。加強研發設計,發展特色旅遊食品、服飾、工藝品加工業。

(二十六)鼓勵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快建設海南生態軟體園和三亞創意產業園,鼓勵和吸引國內外知名信息技術企業向園區集聚,根據國家軟體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基地建設總體布局,積極支持海南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逐步形成軟體產業基地。加快海口葯谷建設,增強南葯、黎葯、海洋葯物的自主研發能力。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實施技術攻關,努力在優勢特色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

(二十七)加快發展海洋經濟。加大海洋石油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提高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服務和加工基地。適時規劃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鼓勵發展商業石油儲備和成品油儲備。高起點、高水平推進洋浦開發開放。支持國內大型企業在海南建設修造船、海洋工程設備項目。加強漁業生產安全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深海養殖業和遠洋捕撈業。加強海洋科技研究,發展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能源利用等新興產業。

九、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二十八)加大政策支持。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政策、資金、項目安排等方面給予特殊扶持。

——投融資政策。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其他有關中央專項投資時,賦予海南省西部大開發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行企業債券。設立旅遊產業投資基金。按照國際旅遊島的總體要求,研究將海南省增列為《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執行省份。

——財稅政策。針對海南的特殊情況,中央財政加大對海南的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同時在其他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特別是革命老區轉移支付、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對海南的支持。中央財政在一定時期內對海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發展給予專項補助。由財政部牽頭抓緊研究在海南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的具體辦法和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報國務院。

——土地政策。科學修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嚴格實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統籌和保障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各類用地需求,推進城鄉土地一體化管理。在不突破國家下達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和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前提下,試行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定期評估和調整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經濟各行業的布局規模、時序的調控。穩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自主開發旅遊項目試點。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島嶼的開發利用,依法加強西沙和無居民島嶼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法進行土地確權登記。科學選劃發展海洋經濟集約用海區域,引導海洋產業相對集聚發展。

——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逐步培育一批旅遊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實行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在海南已有21國免簽證的基礎上,先期增加芬蘭、丹麥、挪威、烏克蘭、哈薩克5國為入境免簽證國家;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遊團組團人數放寬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時間延長至21天。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遊客源地設立旅遊推介分支機構。

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本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在規劃編制、體制創新、政策實施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海南省人民政府要依據本意見抓緊編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後實施,同時進一步編制好相關專項規劃和旅遊區建設規劃,抓緊制定細化方案和具體措施。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定期總結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❷ 劉光溪: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突破

劉光溪: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突破2014年中國金融
—加快外生供給型金融制度安排向內生需求型轉變
雲南省金融辦黨組書記 主任 劉光溪

縣域經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城鄉統籌發展,解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關鍵。中央在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縣域經濟」概念,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決好農業、三農、農民問題,關鍵在於發展和壯大縣域經濟,才能統籌城鄉發展和區域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進一步強化和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定位。
金融是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縣域經濟需要縣域金融提供資金聚集、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成本管理,才能實現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提升縣域經濟增長的活力。2012年1月6日,全國第四次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化三農金融改革,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作用,構建多層次、多樣化、適度競爭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並要求小金融機構立足當地、立足基層,主要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2013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報告提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金融支持。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優化「三農」金融服務,統籌發揮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協同作用,發揮直接融資優勢,支持經中央批準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國家高度重視縣域金融極度薄弱的現狀,這也是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普遍關注的焦點和難點。在過去近30年的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我國金融業形成了中央金融高度壟斷、地方正規金融高度壓抑、民間金融高度脆弱的發展格局[1],而縣域金融改革始終遵循了外生供給型的發展路徑。要正確理解這種制度安排的內在邏輯,需要認真分析、認真研究我國經濟金融制度的演進路徑,尋求縣域金融外生供給變化的動態演化過程,從而正確理解它是如何通過慣性趨勢達到當前狀態,才能實現縣域經濟發展金融瓶頸突破,建立符合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服務體系。
一、縣域金融外生供給型制度安排的內生邏輯
制度演進如同生物進化過程一樣,是一個不斷選擇和發展的連續過程。今天的制度幾乎總是表現出與昨天的、常常是一個世紀或者更早的制度強烈的聯系[2],而未來的制度又是今天制度演進的結果。我國縣域金融外生供給型金融制度的安排,是近幾十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甚至文化制度共同演進的結果。
(一)社會主義改造剝奪了民間金融基本生存權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選擇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主導下,金融國有化成為強制性制度變遷必然選擇。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金融業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應受國家嚴格管理。在此背景下,各種私營金融業不可避免地開始從分散走向集中,進行公私合營的改造。1952年5月,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發出指示,對全國金融業進行全面改造,淘汰錢庄和私營銀行;對實行公私合營銀行進行人員整編、機構合並。中國人民銀行制訂「徹底改造合營銀行,堅決淘汰私營行庄」方針,對私營錢庄實施公私合營,或者自行淘汰;對合營或聯營的大銀行整頓合並為一個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除損益自理外,業務、人事歸當地中國人民銀行管理[3]。人民政府通過沒收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的全部官僚資本,把它們改造成為國營銀行,把全部私營銀行和錢庄改造為在國家銀行領導下的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由國家集中經營銀行信貸、保險業務和黃金、白銀、外國貨幣交易[4]。
金融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迫使各種私營銀行、錢庄、信託公司改造成為中國人民銀行領導下的統一的公私合營銀行,由北京總管理處進行統一管理。1959年,公私合營銀行的各地分支機構並入當地人民銀行[5]。金融業公有制改造制度安排一方面是基於穩定社會、打擊投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為了消滅所謂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借貸制度,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合作金庫、錢庄、典當、各省地方銀行機構、農工銀行、農民銀行、縣銀行[6]等縣域金融機構由於官僚資本、私人資本等性質被終止、沒收與兼並,形成國有的、統一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完全摧毀和剝奪了原來已經存在的、以民間金融為主體的縣域金融服務體系。
(二)高度集中的大一統金融體制剝奪三農金融發展權
1956年,我國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高度壟斷的計劃經濟體制。生產資料公有制占絕對統治地位,無論是企業或者個人的經濟活動均納入了國家指令性計劃,整個社會沒有商品生產與交換,也沒有市場機制,國家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在這種制度安排下,基本上否定了現代金融對經濟增長推動作用,金融機構只是作為國家財政預算的一個核算部門,建立全國統一的高度集中的金融體製成為必然。
實際上,早在1953年,人民銀行開始建立了集中統一的綜合信貸計劃管理體制,通過「統存統貸」的管理辦法把銀行信貸計劃納入國家經濟計劃[7]。1959年以後,公私合營銀行、農村信用社以及其它國有銀行先後並入當地人民銀行,形成了大一統金融體制,其分支式的組織機構分布全國各地,成為國家吸收、動員、集中和分配信貸資金的基本手段。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全國唯一的國家銀行,統一經營各項信貸業務,所有單位和個人只能與國家銀行發生信貸關系,商業信用被禁止[8]。農村信用社被集體化、准國有化後,已經不是合作性質的基層金融組織機構,以利息、租金為基礎的三農信貸交易被全面禁止,錢庄、典當以其它合作性質的金融機構全面停止了經營或者被並入當地人民銀行,三農金融發展權實際上已經完全被剝奪。
(三)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剝奪了三農金融內生需求權
確立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建立現代化工業體系,成為新中國趕超美國等發達國家最主要途徑。優先發展重工業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只有把私營企業改造成國營企業,把多數農民組織到農業生產合作社裡,才能保證經濟剩餘的積累流向重工業部門,擺脫重工業優先發展資源短缺的約束。1956年,我國建立了工場手工業式的農業合作社,這是一種共同勞動、共同所有的人民公社化經營模式,但是一種低級、落後、愚昧和強制性的原始公有制,是中國幾千來農民革命均貧富思想的集中體現,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產業化、機械化和市場化的高級農業合作社。這種農業合作社基本上排斥了商品經濟在農村地區的存在,國家通過統銷統購政策強制性佔有農村剩餘產品。
為了實現農村金融剩餘的集中和農村金融資源轉化為對國有經濟的金融支持,政府通過信貸資金的「統收統支」將農村信用社納入了公有制經濟體系[9]。農村信用社已經不是農民自願入股參與的基層金融組織,更多的是承擔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的政治任務。所有社員不論自願與否都加入了信用合作社組織,並且只有入社的義務,不能享受退社的自由和權利[10]。隨著高級社和人民公社的建立,農村信用社最終被人民銀行合並,成為政府獲取農村金融剩餘的工具。國家通過對農產品剩餘和農村金融剩餘的強制性索取,排斥了市場機製作用的發揮。限制生產要素流動,扭麴生產要素和產品價格,成為重工業優先發展趕超戰略廉價佔有農村剩餘資源的主要手段[11]。農村剩餘資源被強制性剝奪,商業性生產、交換、消費基本上不存在,農村金融內生性需求自然失去了存在的經濟基礎。結果,城鄉二元分治問題嚴重,三農問題代價沉重,城鎮化推進緩慢,農業比較優勢難以發揮,大規模農業人口長期處於貧困之中[12]。
(四)小農經濟長期以來難以形成內生性金融服務需求
我國傳統上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但只存在農民個人佔有,不存在個人所有土地制度[13]。農民只能向大土地所有者或者集體租種土地,主要以實物地租形式繳納,貨幣地租、勞役地租只是部分存在[14]。自給自足小農經濟長期在廣大農村占據統治地位,所要求的貨幣化、商業化、市場化程度較低,只有少量以貨幣為中心的商業性交換。廣大農村生活在這種以傳統為紐帶小農經濟社會里,內部自生性經濟變化只是很小的因素,缺乏足夠的經濟進步[15],基本上延續了父輩的生活足跡,導致農村地區長期以來缺乏內生性金融服務需求。貨幣化支付只是起著非常小的作用,經濟生活貨幣化並沒有占據主導地位,而每一項工作任務都具有貨幣化報酬,是市場經濟社會存在的前提條件[16]。
社會主義農業合作社作為一種低級公有制模式,基本上排斥了貨幣經濟在農村地區的存在,反而強化了原始的物物交換,我國農村地區沒有真正出現現代化農業生產。1979年,我國進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農民主要以余糧的實物形式上繳給國家,通過勞役地租形式相互交換和調節勞動力的使用,這種非貨幣化的生產方式、生存方式普遍存在我國廣大農村特別是山區和落後地區,直到本世紀初才發生根本性改變。實物地租或者勞役地租一方面反映了物資匱乏,另外一方面說明了農戶手中沒有足夠用於交換的資金。工作和生活沒有普遍貨幣化,這意味著生產者普遍缺乏市場,對於貨幣收入只是例外而非常規的社會[17],很難產生內生性金融服務需求。
(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非自由契約的制度安排嚴重地束縛了三農金融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路線,部分省市開始探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扭轉一大二公社會主義實踐造成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的現狀,首先解決廣大農民生存問題。1985年,全國土地經營制度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人民公社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公有制背景下所進行的一種所有權模糊的土地制度改革,不可能突破所謂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制度束縛。土地所有權是國家和集體所有,農戶只能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但這種制度改革適應了我國人口眾多、市場化水平低、財政收入低和經濟落後的基本國情,極大解放了農村社會生產力。

[1]劉光溪,2012.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中國金融[J],第15期.
[2]庫爾特.多普菲,2004.演化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72頁.
[3]張徐樂,2006.生存與消亡:上海私營金融業的公私合營,當代金融家[J],第2期.
[4]劉少奇,1956.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R].
[5] http://ke..com/view, 2012.公私合營銀行.
[6]縣銀行主要由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協助的一種股份公司組織,其本質就是現代村鎮銀行,1947年,全國已經成立縣銀行總數544家。葉世昌,潘連貴,2001. 中國近代金融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第393頁.
[7] http://www.pbc.gov.cn,中國人民銀行歷史沿革,2012.
[8] http://www.pbc.gov.cn,中國人民銀行歷史沿革,2012.
[9]姚會元,陳儉,2008.三農信用制度異化問題探析,學術交流[J],第11期.
[10]何廣文, 2006.三農金融改革與創新的邏輯思路,銀行家[J],第2期.
[11]何廣文,2006.三農金融改革與創新的邏輯思路.銀行家[J],第2期.
[12] http://cpc.people.com.cn,201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張占斌,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政治經濟學解析.
[13]高德步,2001.世界經濟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6-37頁.
[14]厲以寧,2002.資本主義的起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第440頁.
[15]海爾布羅納,米爾博格,2010.經濟社會的起源[M],李陳華等譯.上海馬三聯書店,第8頁.
[16]海爾布羅納,米爾博格,2010.經濟社會的起源[M],李陳華等譯.上海馬三聯書店,第33頁.
[17]海爾布羅納,米爾博格,2010.經濟社會的起源[M],李陳華等譯.上海馬三聯書店,第33頁.
[18]林業、草地、海灘等公共資源都是採用承包責任的使用方法,其產權歸集體所有.
[19]中國銀監會,關於調整放寬三農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三農建設的若干意見》,銀監發〔2006〕90號.
[20]劉光溪,2012.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中國金融[J],第15.
[21]王軍,2011.縣域經濟創新發展的體制支撐[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64-265頁.
[22]溫鐵軍,2008.三農合作基金會的興衰史.中國改革[J],第8期.
[23]楊德平,2011.我國二元經濟轉換中的三農金融,博士論文[D].中國人民大學.

❸ 2019年以來安徽省保險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安徽推動保險業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本報訊近日,安徽保監局聯合省政府金融辦出台《保險業支持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保險業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意見要求,轄區保險業要切實把服務示範區建設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積極圍繞皖江示範區建設需要,深入推進保險創新,著力擴大保險服務領域,著力提高保險服務質量和水平,努力為示範區建設提供全面、系統、高效的保險支持。
第一,發揮經濟保障功能,分散轉移皖江示範區重點產業承接中的風險。一是大力推進重點項目保險。加快發展企財險、工程險等業務,提高對裝備製造、原材料、輕紡等傳統優勢產業、技術改造型產業的風險保障程度;擴大對重點基礎設施、新引進大項目等在建工程的承保面,爭取將相關保費支出列入工程預算范圍;積極開展廠房與設備搬遷保險;鼓勵為產業集群提供一攬子保險保障。
二是穩步發展新興產業保險。擴大科技保險試點區域和業務范圍;鼓勵發展面向技術型、成長型、外向型中小企業的保險業務,加強對服務外包企業的保險服務。
三是積極發展服務業保險。以運載貨物、倉儲設施、運輸工具、交通設施等為重點保障對象,發展物流保險業務。推進旅行社責任保險、旅遊場所責任保險、遊客人身意外保險,支持皖江旅遊業發展;鼓勵開拓會展、體育、演藝等領域的保險業務。
四是加快發展農業保險。在示範區率先實現重點種植業、養殖業品種的應保盡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鼓勵開展涉農保險業務;開展政策性森林保險試點。
五是構建風險管理機制。鼓勵保險公司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數據信息庫,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咨詢、決策、技術支持等專業服務;支持保險公司與再保險機構合作,有效分散重要產業轉移承接過程中的高風險;探索建立有財政支持的、多層次的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
第二,發揮資金融通功能,為皖江示範區建設提供多層次金融服務。一是引導保險資金投資示範區。加強與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溝通,建立保險資金與重點項目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推動保險資金投資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以及重要承接產業項目。二是發揮保險的融資促進作用。鼓勵創新「保險+信貸」融資模式;積極發展項目融資領域的保險業務;穩步發展住房、汽車等消費信貸保證保險;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鼓勵開展國內信用險業務,探索中小企業履約保證保險試點。三是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
第三,發揮社會管理功能,推動示範區和諧社會建設。一是參與平安社會建設。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深入實施交強險制度,建設機動車輛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機制;大力發展安全生產等領域的責任保險業務。
二是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鼓勵保險公司為個人、家庭、企事業單位等提供養老保障服務;支持保險公司參與示範區企業年金業務;參與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探索開展保險機構經辦新農保試點;完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險制度;探索養老保險延遲納稅試點。
三是提高社會健康保障水平。鼓勵發展城鎮職工醫療、城鎮居民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特殊人群意外醫療等方面的經辦管理業務和商業補充保險;支持保險公司開展補充工傷保險;探索商業保險參與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有效方式,支持保險公司參與醫療健康管理;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保險。
四是參與社會事業管理。支持商業保險服務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鼓勵保險公司向政府職能部門提供理賠、精算、代理等管理服務;探索保險公司在示範區投資醫療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試點。
第四,完善保險市場體系,推進保險創新。一是加強保險市場體系建設。根據示範區建設需要,合理配置保險資源,穩步設立專門服務開發園區、產業承接集中區建設的保險分支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引導保險公司在示範區設立保險研發產品中心等後台服務機構;爭取保險公司法人機構落戶示範區或設立區域管理總部;探索開展村鎮相互制保險試點;加強示範區保險人才隊伍建設。
二是推進保險產品與服務創新。積極發展群眾有需要、經營有效益、風險有管控的新產品、新業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網上保險等新的保險服務和營銷方式,為保險消費者提供多渠道保險服務;加強示範區市場主體間的合作,探索開展區內保險查詢、承保、理賠一體化服務。
三是加強保險市場監管。加大現場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防範化解風險,依法保護被保險人利益;在示範區實施常態化保險監管派駐制度,爭取優先開展保險監管機構延伸試點。
第五,建立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為發揮保險功能作用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各保險企業要盡快明確本系統、本單位服務示範區建設的具體目標和任務,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的投入力度,加強市場開拓與保險創新,提高保險服務的全面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省級保險機構要加強與總公司的溝通聯系,爭取在機構設立、人員配備、產品開發、資金運用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政策傾斜;三是各地行業協會要做好協調服務工作,推動執行報批報備的保險條款與費率,制定落實保險服務標准,加強重點業務領域的行業自律,規范保險招投標行為,合理開發利用保險資源。(中國保險網)
一、安徽保險業「十五」期間發展概況
(一)安徽保險業「十五」期間取得的主要成績
1、保險市場體系日漸完善,保費收入增長較快
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保險機構1765個,比2000年底增加1501個。其中省級分支機構16家,比2000年底增加11家;市縣級分支機構345個,比2000年底增加86個;營銷服務部1404個,基本上覆蓋到了全省各鄉鎮地區。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從無到有,截至2005年底,共有各類專業中介機構56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451個。2005年保費收入133.2億元,是2000年的3.5倍。其中,2005年財產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31.67億元;人身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101.57億元。2005年保費總規模全國排名第13位;保費收入增幅列全國第23位。
2、服務領域不斷拓寬,社會效益日益凸現
安徽保險業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不斷拓寬保險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新領域,在發展縣域保險業務、開展農業保險、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縣域發展戰略成效顯著。從2002年實施縣域發展戰略以來,到2005年底,全省保險縣域業務保費收入達96.5億元。二是農業保險試點取得突破。省政府已致函中國保監會申請組建國元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宿州市煙葉保險試點、岳西縣茶葉保險試點、池州森林火災保險試點工作已經開展。三是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有所進展。積極開展小煤礦僱主責任險試點工作,努力開拓律師責任險和火災責任險。四是推動建立「861」項目保險服務體系。制定了《安徽保險業策應「861」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就保險業參與「861」行動計劃做出整體規劃,成立了「861項目保險辦公室」,加強與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召開了安徽保險業服務「861」項目座談會,搭建保險業和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平台,為保險業全面介入「861」行動計劃創造了條件。
3、監管工作和行業自律得到加強,保險市場逐步規范
安徽保監局把加強保險監管,防範和化解風險作為重要工作職責,將日常監管、協作監管與長效監管有機結合,從源頭上防範和化解風險。一是注重日常監管。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按照整規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的原則,深入開展了整頓和規范保險市場秩序工作,重點查處了違規支付手續費、誤導客戶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同時,加大現場檢查力度。2001-2005年,共對130多個保險分支機構和保險中介機構進行了現場檢查,對81個機構給予了處罰,給予32個機構警告,對29個機構進行了通報批評,對13名高管人員進行了監管處罰,出具監管意見34件,實施監管談話153次,保險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二是加強協調監管。建立了金融監管協作機制,與人民銀行、銀監局、證監局共同簽署了《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就實行監管信息共享,定期召開金融監管工作聯席會,交流監管工作意見,商討業務交叉領域的監管問題等做出約定。三是實施長效監管。通過建立安徽保險業信用體系、強化行業自律和內控管理,保險市場逐步規范。
4、保險功能作用較好發揮,保險業的社會地位進一步提高
「十五」期間,我省保險業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圍繞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不斷滿足經濟社會對保險的需求,在經濟補償、促進外貿出口、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等諸多方面,充分發揮了保險的功能和作用。2001-2005年,全省保險業共支付賠款和給付105.6億元,為全省出口企業承保出口金額10億美元,賠款支出580萬美元,全行業提供就業崗位5萬余個。
(二)安徽保險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十五」以來,我省保險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必須看到,保險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與全國平均水平、與周邊省份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2005年,我省保費收入增幅低於全國5.34個百分點,在中部六省中增幅列第五位。與銀行、證券業相比,保險業在全省金融體系中的發展也相對滯後。由於保險業在地方經濟中所佔份額過小,社會對保險的認知程度尚低,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影響還有待提高。
同時,我省保險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市場有效供給不足,保險的功能與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二是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競爭不充分;三是管理基礎薄弱,創新能力不強;四是保險服務質量不高,誠信建設有待加強。

網址

❹ 國務院加快保險業發展

2014年8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今後較長一段時期保險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范,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的現代保險服務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對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帶動擴大社會就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保障社會穩定運行、提升社會安全感、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堅持改革創新、擴大開放,堅持完善監管、防範風險,使現代保險服務業成為健全金融體系的支柱力量、改善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撐、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機制、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和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抓手,使保險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渠道,成為政府改進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的有效工具。
《意見》提出了9方面29條政策措施。一是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把商業保險建成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創新養老保險產品服務,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二是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運用保險機制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發揮責任保險化解矛盾糾紛的功能作用。三是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四是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拓展「三農」保險的廣度和深度。五是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獨特優勢,促進保險市場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發展,推動保險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加大保險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六是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深化保險行業改革,提升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鼓勵保險產品服務創新,加快發展再保險市場,充分發揮保險中介市場作用。七是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推進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加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八是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全面推進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保險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社會的保險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氛圍。九是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保險監管協調機制,鼓勵政府通過多種方式購買保險服務,研究完善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加快發展的稅收政策,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加強對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的用地保障,完善對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政策。
《意見》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促進現代保險服務業有序健康發展。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❺ 為什麼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都設立金融辦公室

一、銀監會、人行都是垂管部門。本級政府開展工作不好協調呀。
二、保險業等行業在地縣市還沒有部門管。
三、說實在的,中國的機關設置太隨心所欲,我也不敢苟同。

金融辦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地方金融工作的政策和各項決定、決議等,督導、檢查落實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金融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引導鼓勵和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的改革創新、拓展業務,加大對地方經濟和各項事業發展的支持。
二、研究分析宏觀金融形勢、國家金融政策和本市金融運行情況,制定本地金融及金融產業發展的中短期的規劃和工作計劃。提出改善金融發展和安全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的服務,促進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和穩定。
三、積極協助上級政府和監管機構對本地金融機構的管理或監管。協調、支持和配合上級派駐監管機構對各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及行業自律組織的監管;負責全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及法規體系,監管信用中介機構;監督管理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指導本地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工作;認真做好配合協調和信息交流工作,協助協調解決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發展中應由地方政府需解決的問題。
四、負責組織協調規范、整頓和維護本地金融秩序,防範化解地方金融風險,促進地方國有金融資產的監督管理,維護地方國有金融資產出資人的權益;組織協調地方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監督檢查地方國有金融資產運營情況。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擬訂和協調規范、整頓本地金融秩序的有關事務,確保地方金融安全、穩健和規范運行。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經營業務活動。加強社會信用和金融信用建設,研究建立地方金融安全區的政策和措施,促進本地金融安全。
五、負責本地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重大事項,研究制定本地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措施,協調處理有關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積極協助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和扶持上市公司的工作,並對資本的資金運作進行監管。跟蹤監測本地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運行情況,匯總分析相關的統計資料;指導協調上市公司配股、增發等再融資工作;指導、規范上市公司購並、資產重組、股權交易等行為;會同有關部門提出促進本地上市公司發展、結構優化的政策性建議。協助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管。負責組織、指導本地企業境內、外上市工作;篩選、培育擬上市企業,指導企業准備上市工作,協調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六、研究擬定本地金融業發展總體規劃。組織推進金融市場發展和拓寬融資渠道;研究分析全市金融運行和行業發展動態,及時提出金融決策參考意見和建議。負責收集本地金融、保險、證券系統的業務報表和業務統計工作;指導下級地方政府金融工作。
七、承辦上級政府和監管機構交辦的其它事項。

閱讀全文

與縣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