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險機構應如何在普惠金融事業中找准自身定位,發揮行業優勢履行社會責任
「發展普惠金融」被確立為國家戰略已有6年時間。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於近日聯合印發的《2019年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報告》量化描繪了我國在普惠金融方面的階段性成就,除了有效推動賬戶普及、金融服務物理可得性以及力爭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之外,小微企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可得性也實現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普惠金融在我國正步入一個新階段——更多服務領域被發掘、更多主體參與其中,參與者關系從競爭轉為多元合作,這也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從各個層面的探討和實踐不難看出,業內在普惠金融內涵、可持續性、產品定價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共識。而如何防範多主體協作過程中的業務異化和風險以及如何提高合作的高效性,成了普惠金融領域的新課題。
『貳』 銀保監會要求嚴防涉惡組織和個人進入銀行保險業嗎
2018年8月7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對銀行業、保險業開展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嚴格准入,嚴防涉惡組織和個人進入銀行業和保險業。
通知要求,各級監管機構相關部門要及時接收、處理舉報線索,並按職責進行處理或移送相關部門處理,包括對非法放貸、暴力討債、非法設立金融機構和非法開展金融業務等問題的舉報;對銀行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涉惡問題的舉報;銀行保險機構在日常經營中發現的涉惡線索等。
『叄』 保險對未來的金融市場影響
現在的金融職場上,學歷熱仍然是一個主流,好一點的金融機構,對於人員招聘的要求,
幾乎都是碩士以上學歷,名校畢業等等。這種表面的浮華,更多地集中在京滬穗深這些經
濟發達、金融從業機會較多的地區。學歷和專業,成了HR們遴選人才的主要指標。筆者畢
業那年,曾經參加過招商銀行的招聘會,剛剛遞過簡歷,就被扔了回來,"我們不需要本科
生!"當時是刺激頗大,現在想想,其實在我現在服務的投資銀行也是在重復著這樣的老路
子。沒有辦法啊,人實在太多了,多到來不及詳細地考察其到底有何才學,為了簡化工作
程序,減少工作量,只有拿學歷卡人了--畢竟,在中國,研究生還沒多到上街掃地的地步
,而學歷的高低,仍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知識體系、發展空間。
對於金融學專業方向、院校選擇方面,一定要重點考慮以下幾點:
一、未來發展的行業選擇--什麼專業方向更符合你在目標行業的職業發展目標,選擇好所
應報考的專業方向;
二、未來發展的空間選擇--在國內(外)哪些地區更能夠讓你一展所長,明確未來所要工
作生活的地區;
三、未來發展的人際定位--什麼樣的學校,在你所要服務的行業更能給你深厚的人脈背景
,畢竟,現代中國校友資源也是很重要的資源。
而這其中,我認為又有三個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就近原則、專業化原則、發展預期原則
。就近原則,即你所要報考的院校,應該在你未來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區或附近,在該地區
有一定的影響力的,這樣在你畢業之後會方便你到該地區擇業。專業化原則,即你所報考
的院校,在傳統上要具有優良的金融學教育積淀,最好是財經類專業院校,或是金融經濟
類傳統較好的綜合類大學,這樣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經濟界有一定的校友資源,人際遍及你
未來可能就業的領域,在專業化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金融業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未來
就業好處頗多。發展預期原則,對於未來所要從事的職業的定位,是你選擇專業方向首先
應當考慮的。從目前金融業內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是服務專業化、業
務多樣化。金融混業是個大趨勢,因此,從當前的金融學科專業分布來看,比較有潛力的
專業方向有:公司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場、保險精算、證券投資等
。對於數量分析、微觀金融前景看好,宏觀方向如果有志於做研究工作也是不錯的選擇。說到這兒,考研的意義究竟何在?我個人以為,一種工具而已。一個讓你進入一個行業(
或一個行業的高端部分),體驗另一種人生的敲門磚,一個用來登高的階梯,一個實現你
個人價值取向的准備階段。當然,這一切開始於你對一個行業的信心,對於一個行業未來
發展的看好。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聯系著整個資本鏈條的循環往復,其地位至關重要
。也許,這便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專業的一個原因。金融專業畢業生就業去向從近幾年就業情況來看,金融學專業畢業通常有這樣幾種將趨向:
一、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二、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咨詢顧問公司、大型企業財務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五、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
六、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
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九、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
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相關分析:
1998年以來,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健發展,對
於金融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由此,銀行及相關證券、保險等行業管理機構
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開啟了在國家統一分配製度打破之後的新一輪對金融專
業大學畢業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金融行業監管部門的人才舉措,影響著所轄行業內的
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大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
一、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對於金融研究生而言應是首選。首先,中國金融
學是立足於宏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宏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
;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個中層以上的職位。其局
限在於: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
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二、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很好的選擇。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到股
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我的幾個大學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
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並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
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
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
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
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
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
策等方向上。
三、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
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益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商業銀行
來說還是較弱的,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不過目前這類單
位的工資水平待遇等比商業銀行好,而這也成為吸引畢業生眼球的亮點所在。
四、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
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運行,如果想
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
理人員都年薪過百萬。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碩士學歷,相對於銀行等金
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有興趣,可以選擇證券
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專業方向,如果是學財務管理、法律碩士專業(本科是金融經
濟)的,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信託業重新崛起,對於金融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的畢業生
來說又添一新的選擇,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員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線",在
投行業有一句話是"公司80%的利潤是不到5%的員工所創造的"。上述三家當下用人思路是積
極"挖角",在金融行業內人員流動性最強的當屬這三家。有志於風險管理、終日奔波、常
年胃痛、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調侃之餘,不能否認,這個行
業給你的回報與投入相比還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此行業,應該更有發展。
五、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做上數年,有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經驗之後,
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迅速成長、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契機下,還是大有可為的。保險精
算專業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
,當然,希望獲得穩健回報的朋友不妨作為一個選擇來考慮。
六、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目前其設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漸消退。金
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
,進入到這個行業中應該更有作為。
七、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亦可,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如
果全程做過"IPO"籌備工作,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更加有益,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
較高,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於做學術的同學的首選,這顯而易見就不多說了。引申(針對經濟法專業而言)積20餘年改革成就之餘蔭,在此21世紀之初葉,中國的社會經濟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當
然,事物的發展方向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有些彎路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現
代中國社會的各類經濟關系呈現紛繁復雜局面,民商經濟立法日新月異。與此同時,作為
現代經濟核心的金融業中的各類經濟關系也在轉變、調整、發展、前進……
由此,在金融行業中,對於法律專業人才、財務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銀行成立
了法律事務部,負責相關的債權糾紛、產權變更、訂立經濟合同以及金融產品研發環節的
法律顧問、管理工作,而金融經濟類本科生在經過法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階段學習之後,
其復合型人才的優勢在金融業內是顯而易見的,這時,一個教育項目JM(法律碩士)成為
很多金融經濟類本科生讀研的首選。這是一種既通金融又懂法律的高級人才。由於工作需
要,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以及一些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對於具有經濟、法
律雙重學歷的或相關工作經歷的人才是極為青睞的。
很多國家行業監管部門、政府機構,對這種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已經能夠體現在其年度人
員錄用考試的資格要求中。
證券公司研究部門更是以其行業產業研究及政策研究的雙重需要,對於工程類專業背景的
JM們,有較高的需求。另外,據我這兩年對國內的各個基金及基金經理的研究中發現,有
近三成(甚至更多)的基金經理現在具有法律、法學的碩士博士頭銜,而其本科多為經濟
金融或工科專業,當然這裡面有一個文科專業學位較易取得的原因在內,誠然也確實有一
部分人士是考取了法律專業研究生之後,在一定的從業經歷下,成長為業內精英的。
在實際工作中,經濟與法律的緊密聯系,是這樣一個社會人才需求的基礎和根源,從經濟
發展對社會的專業化分工需求來看,未來民商經濟方面的律師在經濟、金融領域的作用有
日益擴大的趨勢,這也是近幾年來,金融經濟專業的畢業生對JM、司考趨之若騖的主因之
一。
結論
一、相比照金融專業學生生源數量的增漲而言,近年來國內金融業對金融專業畢業(本科
、研究)生的需求,是呈下降趨勢的。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對金融專業本科生的需求上。
由於金融研究生畢業生數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業對金融本科生實用性的質疑,對於本科
畢業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則有所上升。在與其他經濟管理專業的比較中,對
會計與財務專業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經超過了對金融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此
消彼漲,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漸消退。
二、法律、計算機信息專業畢業生的金融從業進入口徑擴寬。法律專業研究生層面的有關
情況我在上面已有詳述,這里就不多說了。計算機信息專業畢業生的大量引入,實際上與
現代信息化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在證券公司這個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個證券公司的
交易系統出現問題,那麼將是一場災難啊!這樣,大量的計算機專業人士加入到金融業中
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金融、法律、財務、計算機專業考研報考人數呈逐年遞增趨勢,這反映了一定階段國
家個人收入調節機制和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的狀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4個專業的火暴看
漲,與金融行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在2000年之前,金融業全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水平是
國內各行業中最高的,今天的專業冷熱分化很大程度上起始於1995-2000年之間的經濟景
氣度,收入水平無疑是專業化分工的無形的指揮棒。而1995年之後的網路火熱,金融信息
化的構建更加深了人民群眾對於計算機信息專業的看漲行情,從行業到收入水平到專業化
分工,你不相信嗎?事實正是如此。現在,當年的積弊已經體現出來了,出現了較大的人
才飽和與專業分工不對稱情況,可以預見一下,在未來10年內,金融專業、計算機專業的
需求是趨淡的;相比之下,法律、財務尚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當然這里我是以研究生這個
層次的專業化發展趨勢來探討的。
四、天生我材必有用,關鍵是相信自己。專業現在並不是局限一個人求得發展的瓶頸了,
在一個現代投資銀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經濟財務專業的人員,他們專業各
異,有機械、通信、物理、法律,然而有一個相同點,他們都是相信自己,不服從命運安
排,努力奮斗的人!這樣的人,不論他是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海歸也罷,專業在這
里並不能說明什麼了,實際上大學所學的東西與我們的實際工作脫節太大,大到根本無法
照搬來用,不具有可操作性,那麼最重要的顯然已經不是專業了,而是對一個職業、一個
行業的熱愛、激情、勤奮、執著,這才是最重要的!在這里希望各位考研加油站的朋友努
力奮斗,自強不息!
就寫到這兒吧,上述分析或評價主要是根據我及我的同學、朋友在金融從業、考研等方面
的一點經歷體會做出的,未必全面准確,或有缺失,或有錯誤,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若能對大家有所啟示,也算有點意義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伍』 金融領域存在的八大事實是什麼為什麼會存在這八大事實如何解釋應對策略是什麼
一、金融和諧發展中的八大矛盾
( 一) 金融組織架構與經濟發展多元化的矛盾。近年來隨
著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一些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
陸續從農村撤離,形成了農村信用社「一獨」支農的格局, 這與
地域廣闊的農村、數量龐大的農民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相比顯
得十分不適應。
( 二) 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失調的矛盾。有資料顯示, 目
前, 我國國內金融市場融資格局中, 以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
比重高達96%, 而直接融資佔比還不到4%。這樣, 就很難發揮市
場在配置資金方面的優勢, 不利於資金的高效優化配置。
( 三) 農村金融與城鎮金融發展速度不一的矛盾。我國經
濟是典型的二元結構, 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與此相
對應, 我國的金融業發展也具有二元結構特點。城鄉金融發
展速度極不協調,且呈逐年加劇之勢。目前佔全國80%以上的
農業人口, 只能享受到佔全部貸款6%的農業貸款的扶持。本應
加速發展的農村經濟因資金大量「失血」而受到遏制。貸款的投
放日趨向大中城市的大企業、大項目和壟斷行業集中。
( 四) 中央銀行管理體制與分支機構履行職責相互掣肘的
矛盾。具體表現在「三個不一致」: 職責范圍與管轄區域不一致,
業務管理與行政隸屬不一致, 工作責任與對應權力不一致。省
會中支承擔管理全省人行金融業務的職能, 但對省內中支( 除
所在城市轄區支行外) 沒有行政隸屬關系。大區分行只承擔所
在省( 市) 業務的責任, 但有轄區人事管理調配、內審監督權。
這種體制增加了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 降低了管理效率。
( 五) 實行分業監管與金融業綜合經營的矛盾。目前我國實
行的是與分業經營相適應的分業監管體制。在加入世貿組織、
金融全面對外開放的新形勢下, 銀行、證券、保險三者之間業務
相互滲透, 金融綜合經營己成事實。而一行三會的監管體制, 將
不可避免地出現監管缺位, 從而增加了金融風險隱患。
( 六) 金融監管激勵不足和金融產品創新嚴重滯後的矛
盾。近年來,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 我國銀行業的金融產品逐
步走向多樣化, 除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外, 出現了個人消費信
貸、中間業務、同業拆借、銀行債券等新的金融業務。但是與發
達國家銀行相比, 我國金融業務的創新能力還處於一個比較低
的水平。創新產品主要靠模仿同業的產品, 缺乏自己的技術含
量, 而且創新業務產品種類較少, 難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 七) 金融風險監管責任和權力不統一的矛盾。一方面,
垂直監管的體制降低了地方政府對風險監管處置積極性; 另
一方面, 作為最後貸款人的人民銀行風險資金救助制度又弱
化了其它金融監管機構的責任。這種責權不一的體制, 對金
融風險的有效監管和高效處置都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 八) 金融業全能化競爭與人員素質不適應的矛盾。習慣
於面向國民、分業經營的金融從業人員, 無論在服務意識、服
務能力上, 還是在高科技應用、經營管理上都與外資銀行有
相當大的差距。這一問題不解決, 我們與外資銀行的競爭就
很難取勝, 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二、推進金融和諧發展的路徑
( 一)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健全金融體系。工作重點是改
造國有大銀行、改革中小銀行、增設「草根」銀行。具體是繼續
推進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 改進國有商業銀行貸款授權
授信制度, 適當下放貸款審批許可權; 組建風險投資機構, 扶持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而風險也大的中小企業成長; 在推進
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時, 拓寬農發行經營范圍。建立農業政策
性保險機構, 成立農業產業化風險基金, 構建農村資金迴流機
制; 大力組建各種合作金融機構, 滿足社會各層次的金融需要。
( 二) 大力完善金融市場。繼續擴大債券市場規模, 增加
投資機構主體, 拓展個人投資渠道, 促進儲蓄轉化為投資。豐
富債券品種, 鼓勵企業發行債券。對一些發展前景好的企業
可發行長期債券, 繼續擴大股票市場規模, 鼓勵企業上市融
資,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規范發展民間借貸, 使之成為支持經
濟發展的有益補充。通過多種途徑, 為直接融資的發展提供
足夠的空間, 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合理比例關系。
( 三) 調整中央銀行管理體制。建議以「經濟區域」設置改
為以省為單位設置, 實現央行管理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相適
應。實現人民銀行體制與政府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設置相
對接, 使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的工作更易得到他們的支持和
配合, 有利於更好地發揮人民銀行在地方金融的牽頭作用。
( 四) 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應順應綜合經營發展的影響一: 加息政策使基層商業銀行增加融資成本, 減少
盈利能力。目前現存的商業銀行縣級機構, 貸款權較小, 每
年大量資金以吸儲上存方式從農村流向城市。在存差逐漸
增大的情況下, 加息政策導致存款成本增長大於貸款利息
收入的增長, 勢必增加融資成本, 減少盈利能力。與此同時,
加息政策使金融機構「倒單」業務量增加, 一些剛存入或存
入時間不長的存款會取出來重存, 以期增加利息收入。
影響二: 准備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農村經濟
的發展。上調存款准備金利率, 使基層金融機構, 尤其是農
村信用社在人行存款增加, 可用信貸資金減少, 無疑給農村
信用社帶來一定資金壓力, 在農村信用社主要支撐縣域信
貸市場的情況下, 勢必削弱新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供給, 在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同時降低農村信用社
資金運用效益, 減少農村信用社盈利水平。
影響三: 加息政策不利於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由於貸
款利率的多次上調, 企業實際利息等財務費用的支出將會
增加, 加大了縣域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加重了企業經營負
擔。雖然貸款利率每次上調幅度較小, 但是頻繁的上調貸款
利率, 對於經營不是很景氣的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利於
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縣域中小企業貸款
難問題, 反而使縣域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更加突出, 對
縣域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影響四: 加息政策對農戶貸款和城鎮居民住房貸款形
成一定壓力。貸款利率的多次上調對於農戶貸款和居民購
房貸款來講, 就意味著還款負擔的逐步增加, 新增的利息負
擔將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使本來不寬裕的日子更加緊巴。
雖然按銀行規定, 房貸利率到2008 年1 月1 日起才能執
行, 但頻繁上調貸款利率的政策效應給居民帶來的壓力遠
遠大於利息負擔。
影響五: 匯率政策不利於招商引資和外貿出口企業的
發展。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浮動幅
度, 有利於加速人民幣升值。當人民幣升值後, 外商在境內
投資的成本加大, 在短期內招商引資勢必會受到人民幣升
值的影響, 外商直接投資將會減少。人民幣升值後, 由於出
口成本增加, 外貿出口企業利潤率、國際市場競爭力必然降
低, 對企業產品出口帶來不利影響。
影響六: 貸款利率浮動政策加重了企業負擔, 抑制了企
業投資需求。目前基層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門檻」越來越高,
農村信用社主要支撐縣域信貸市場。為追求更大的利潤, 在
缺乏競爭機制的情況下, 農村信用社對貸款利率一律實行
上浮, 並且利率浮動水平較高, 從而進一步增加了企業財務
費用支出, 導致企業融資成本增加, 致使企業一些投資項目
推遲或取消, 延緩了企業技術改造和擴大再生產進程, 在一
定程度上影響了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陸』 為什麼說銀保聯合是金融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新的趨勢
1、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現在通訊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經融合作層出不窮,成為金融界關注的一個熱點。在金融合作中,銀行和保險公司聯手,互惠互動,共拓市場儼然已成為大趨勢。
2、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合作,將豐富銀行的金融服務內容。使銀行有能力為客戶提供全方面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有利於銀行提高競爭能力。
3、銀行通過開展保險代理業務能從保險公司取得傭金,隨著代理業務的不斷擴大,傭金將有可能成為銀行重要的經濟來源,使銀行能大量回收網點的建設成本。
4、銀行通過與保險業開展合作,能擴大並穩定銀行自身的客戶群,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同時雙方在消費信貸等領域的合作,使保險成為銀行化解一部分貸款風險的有效手段。
5、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可以利用銀行網點昨晚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能使用較低的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達到較高效率的覆蓋市場和客戶的目的。
6、保險公司藉助銀行與客戶之間已經形成的信任關系,有效的縮短了保險產品和廣大客戶之間的距離,並藉助銀行的品牌和形象優勢,擴大保險公司對市場的開發深度。
7、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合作,能夠充分發揮銀行和保險公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利益均享的特點,其積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綜上,銀行和保險業由競爭走向合作、聯合發展是必然之路,是充分發育的成熟的經融市場的客觀要求。在西方成熟的保險市場上,銀行保險呈迅速發展之勢,中國保險市場作為世界保險市場的一部分,不可能不順應世界保險發展的大趨勢。
『柒』 銀行保險業金融機構涉黑涉惡禁止行為有哪些
一是對非法放貸、暴力討債、非法設立金融機構和非法開展金融業務等問題的舉報;二是對銀行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涉黑涉惡問題的舉報;三是銀行保險機構在日常經營中發現的涉黑涉惡線索;四是本通知第三條所列明的重點打擊活動領域行為線索。
『捌』 金融行業的風險主要有哪些
對於金融風險的種類,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會有不同的認識或不同的關注點。
對於經營金融者來說,金融風險是指所從事的經營活動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此類風險主要有利率風險、外匯風險和管理風險,尤其是信貸風險。
所謂利率風險是指由於預期利率水平和到期實際市場利率水平的差異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所謂外匯風險是指因匯率變動而蒙受損失或喪失所預期的利益的可能性。
所謂管理風險是指由於金融機構或經營者經營管理不善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所謂信用風險,亦稱信貸風險,是指債務人不能按期償還債務本息,使債權人受到一定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8)銀行保險機構應嚴防金融市場領域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管理過程:
金融風險的管理過程大致需要確立管理目標、進行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及處置等三個步驟:
(一)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金融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是在識別和衡量風險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進行控制和准備處置方案,以防止和減少損失,保證貨幣資金籌集和經營活動的穩健進行。
(二)金融風險的評價。金融風險評價是指包括對金融風險識別、金融風險衡量、選擇各種處置風險的工具以及金融風險管理對策等各個方面進行評估。
(1)風險識別。金融風險識別是指在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法對潛在的、顯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和實施全面的分析研究。
(2)風險衡量。是指對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損失范圍、程度進行估計和衡量,並對不同程度的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後果進行定量分析。
(3)金融風險管理對策的選擇。是指在前面兩個階段的基礎上,根據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選擇金融風險管理的各種工具並進行最優組合,並提出金融風險管理的建議。這是作為金融風險評價的最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