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思維偏理科 金融 法律 哪個好
考慮就業吧。金融好。至於金融和法律的簡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現在的經濟是法治經濟,經濟離不開法律,法律也應該服務經濟。僅就研究而言,都應該定方向,有融合。
❷ 宜賓學院怎麼樣
宜賓學院,比較一般的本二,普本二,底子比較差勁的學校。但是學校的硬體設施一直在改善,年年翻修,這點還是不錯的。但是師資力量相對比較薄弱了,老師大部分還是比較負責用心的。
1. 宜賓學院(Yibin University)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賓市,是2001年5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賓師范高等專科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和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1984年建立)合並組建的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2. 學校還是教育部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首批試點院校之一,四川省整體轉型發展改革試點院校之一。
3. 2001年5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賓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含四川省宜賓師范學校)合並組建的一所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宜賓學院。
4. 宜賓學院的大一新生要做早操,6:30就要起床了(女生可以順延十分鍾,因為女生寢室在山下,操場在山底,所以條件極差),軍訓時間也偏久,要一周以上。
5. 再講講對宜賓這座城市的看法,首先宜賓學院離城區很近的,交通比較方便,做10多分鍾的公交就進城了。而且學校離流杯池公園也很近,差不多走路半小時就到了,可以去玩一玩。
❸ 中南大學和四川大學選哪個好
如果學的是工科,就選中南大學『;如果學的是文理學科,就選四川大學。
❹ 四川文理學院有什麼系
四川文理學院現設有文學與新聞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文化與傳媒學院、音樂與演藝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37個本科專業,20個專科專業和40多個成人高等教育專業。
一、文學與新聞學院
文學與新聞學院堅持教學改革,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實施「重專業基礎、強職業技能、寬就業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能說、會寫、善干」的合格人才。
二、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原則,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主。
三、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
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建立了涵蓋試講、說課、教學見習、課程論文、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社會調查、社會服務、模擬法庭、模擬會議、畢業實習等形式的教學方法。
四、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秉承「善學習、善服務、善經營、善創業」的「四善理念」,「內修、外圓」的系科訓言,「博學、求是、和合、卓越」的系科精神;堅持「職業型、服務型、應用型」的「三型」人才培養模式,「寫、說、算、變、創」的「五種技能」培養方略以及「三線三面」的教學質量監督體系。
五、數學與財經學院
六、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辦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科研強系;立足於服務地方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
七、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與化學工程系的前身是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化學系,是一個以化學、化學工程、制葯工程、工程造價等專業為主的綜合性系科。
八、音樂與演藝學院
九、體育學院
體育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原則,以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培養厚基礎、寬介面、強素質的體育專業人才。建立了「看課—院內見習—說課—集中實習、分散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論文設計」的實踐教學體系,並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質量標准。
十、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秉承學院「質量興校、科研強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素質、富創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
十一、計算機學院
十二、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現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特殊教育、應用心理學等4個本科專業及方向,有現代教育技術、初等教育、學前教育、心理咨詢等4個專科專業。
十三、文化與傳媒學院
文化與傳媒學院以夯實傳統文化底蘊,富有藝術審美情趣,練就專業表達技能,培養現代傳媒人才為培養目標,重視「雙基」即文化藝術的基礎理論和實踐運用的基本技能,強調「二度」即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博覽群書的知識寬度,依託「二體」即項目活動的實踐載體和個性發展的人文本體。
十四、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擔負著學校各系(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除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任務。在馬列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主渠道的作用,也是學校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陣地。
十五、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
❺ 李剛的藝術簡歷
1983-1985年就讀於魯迅美術學院國畫系,師承關東畫派的奠基人王盛烈教授、孫恩同教授等藝術名家。多年在家鄉從事文化藝術和教育工作。
2000年移居北京,受聘於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作兼職教授。
1994-2014年,作品在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中央電視台、法國巴黎盧浮宮等大雅之堂陳列、展出、收藏。作為我國領導人會見外賓常見的背景畫。並有多幅作品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國家元首。
1986-2014年,先後在新加坡、法國巴黎等國以及中國沈陽、北京、大連、朝陽、台灣等地區舉辦過十三次大型個人畫展。作為國、省級專家團成員,出訪過亞、非、歐、美、澳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數十幅作品參加國際文化交流展。獲蘇聯政府「文化交流榮譽使者獎」;獲倫敦博物館「中英文化交流貢獻獎」;獲巴黎國際名人中心「金盾獎金牌」;獲國際美術家聯合會「20世紀國際藝術名家教授成就大獎」和「國際金獎藝術家榮譽稱號」等多種獎項。影響力遠播海內外。
1991-2015年出版過60多種個人畫集(文集),為全國幾十家期刊作封面人物。
1986-2011年,多次捐助希望工程、中國扶貧基金會、世界兒童和平牆、修我長城、奧運會、亞運會、四川地震災災區、台灣三大宗教聖地等多項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獻人民幣達數千萬元。
❻ 四川二本院校名單
1 報考四川高校(主要介紹二本院校)
四川高校中 211院校有 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財大,四川農大
其中,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西南交大設有國家級研究生院(全國56所) 第一個省級研究生院是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
按照教育部劃分的學校類型,從高到低依次為研究型(四川大學),研究教學型(電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石油,成都理工),教學研究型(成都中醫,四川農大,四川師大),教學型(西南科大,西華大學,四川理工等高校)
網上各種版本的大學排名很多,缺乏權威性且商業性太濃,目前國家教育部只發布過全國一級學科排名,四川省內高校共有23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位居全國前10名,其中,四川大學的口腔醫學、西南交通大學的交通運輸工程、西南石油大學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三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 川內高校位居全國前10名的23個一級學科(括弧內數字為該學科全國排名)
四川大學:口腔醫學(1)、輕工技術與工程(4)、水利工程(5)、生物醫學工程(6)、新聞傳播學(7)、數學(7)、核科學與技術(7)、中國語言文學(9)、物理學(9)、理論經濟學(10)、臨床醫學(10)、葯學(10)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1)、土木工程(8)
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1)、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9)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3)、信息與通信工程(8)
成都中醫葯大學:中葯學(2)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
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學(5)
西華師范大學:林學(5)
四川農業大學:畜牧學(8)
省屬二本學校主要有西華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中醫葯大學,西南科技大學
其中,理科最強是成都理工大學,工科最強是西南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求精,成都理工大學求大。文科最強是四川師范大學,名聲最好是成都理工大學,科研最強是西南石油大學,規模最大是四川師范大學,就業最好是西南石油大學,發展最快是西南科技大學(有不可逆的人為因素)
理工科推薦報考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兩校在理工類二本學校中全國名列前茅,其中西南石油大學部分專業在一本招生
文科推薦報考四川師范大學師范類專業
部分學校基本信息
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目前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地學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2個學院,1個體育教學部,同時設有研究生部、沉積地質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以理工為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哲學、農學、教育學等9個學科門類,有 62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在校學生總數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19637人,碩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編教職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人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4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1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3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8人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作者: 221.237.186.* 2008-1-17 20:00 回復此發言 2回復:<轉>報考四川高校(主要介紹二本院校) 西南石油大學:
學校現有教職工2193人,其中專任教師1302人。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17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475人。教師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教育專家30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2人,帶頭人後備人選28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6人,省部級優秀教師、師德標兵6人,省部級中青年骨幹教師48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6人,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獲得者1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78人,5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校設有 17個教學院系(部)、44個本科專業,是全國較早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現有省級研究生院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具有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予權,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53個;有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 個,國家重點學科3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重點學科7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和技術中心等25個,其中有聯合國援建的「中國石油天然氣油井完井技術中心」、加拿大政府援建的「中國-加拿大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培訓中心」和 「石油天然氣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天然氣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油田化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學校沒有設置分校,二級學院等辦學點,學校連續10年就業率超過95%,是66所全國就業先進高校之一(四川共3所)
四川師范大學:
原四川師范學院(南充),1956年遷到成都,1985年更名為四川師范大學,1999年,原成都煤炭幹部管理學院並入我校。現有2個國家級基地,設有16個學院,49個本科專業,2個博士授權點(2006年獲得授權),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4個碩士授權點,17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研究室。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2萬餘人,研究生1600多人,成人脫產生602人,函授生6,412人,師資隊伍中,有正教授159人,副教授372 人
西南科技大學:
學校有50餘年辦學歷史,由四川建材學校於1979年升格為四川建材學院,1992年更名為西南工學院,2000年與綿陽經濟技術高專合並為西南科技大學。學校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專科學生2.4萬餘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文學與藝術學院、網路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體育學科部。設有與合肥萬博社會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獨立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在工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農學、管理學、教育學等8大學科門類,設有60個本科專業、3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有3個專業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開展聯合招生、培養博士研究生。學校所有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學校現有國防重點學科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部省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校級科研機構20個。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60餘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副高級職稱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員600餘人,從董事單位等聘任院士22人,有一批博士生、碩士生導師和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西華大學:
原四川工業學院與成都師專於2003年合並組建為西華大學。設有19院系,57個本科專業,現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6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9個省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實驗室,現有全日制本專科生2.5萬人,研究生1000餘人,教師隊伍中,有正副教授500餘人
成都中醫葯大學:
成都中醫葯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6年,是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葯高等院校之一。現有16個本科專業,博士授權點16個,有碩士授權點27個。設有博士後流動站2個(中葯學、中醫學;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中葯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部省級重點學科14 個。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葯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體育部等12個院(部),並設有省級研究生院。現有在校學生 1萬餘人,其中研究生1300多人,師資隊伍中,有正高級職稱者160人、副高347人,博士生導師88人
❼ 四川省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1、四川九寨溝景區
九寨溝是世界自然遺產、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是中國第一個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
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輯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和物力修鑿的。
❽ 張傑個人簡歷
張傑,1982年12月20日出生於四川成都,中國內地流行歌手。
2004年參加第一屆「我型我秀」獲總冠軍出道,2005年推出首張專輯《第一張》並憑借成名曲《北斗星的愛》獲得全球華語榜中榜」年度傳媒推薦大獎」等獎項。2008年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並憑借專輯《明天過後》首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2010年,張傑發行專輯《這,就是愛》,開始擁有「It'slove 這就是愛」個人專屬演唱會品牌,並在韓國Mnet亞洲音樂盛典上獲得「亞洲之星」獎,同年作為流行歌手代表受邀擔任博鰲亞洲論壇表演嘉賓。2012年,張傑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啟了第一次巡演的歷程。2013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2014年8月16日受邀參加南京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表演,與張靚穎、韓國演員金秀賢、俄羅斯歌手噶麗婭獻唱開幕式主題歌《點亮未來》。2014年11月24日,在第42屆全美音樂獎(AMA)上獲「年度國際藝人獎(International Artist Award)」,是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藝人。
至2015年已發行11張唱片,舉辦18場個人演唱會,在中歌榜、中國TOP排行榜、全球華語榜中榜、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等音樂頒獎禮中先後32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5次獲「最佳男歌手」獎。
除歌唱事業,張傑也熱心慈善公益,2012年捐資200萬作為北斗星空愛心基金創始基金,啟動「張傑音樂夢想教室」公益項目,並獲得「中國兒童慈善獎—-突出貢獻獎」。至2014年6月已陸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28所「張傑音樂夢想教室」。
❾ 成都理工大學是怎樣的一所學校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經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的主體原成都地質學院和成都理工學院,曾是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的重點高校。2000年學校管理體制轉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現為四川省重點大學。校園面積2888畝,校舍建築面積70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3億元。
成都理工大學是一所以能源、資源環境、基礎工程、電子信息等學科為優勢特色,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2個學院,1個體育教學部,同時設有研究生部、沉積地質研究院、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科專業以理工為主,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哲學、農學、教育學等9個學科門類,有65個本科專業、5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工程碩士招生領域、20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8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和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在校學生總數2.5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萬餘人,碩士研究生3004人,博士研究生585人。在編教職工210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2人,教授190人,副教授419人,其中有3人成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獲「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1人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2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6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和「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獲高校青年教師獎,4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1人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8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0人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23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8人獲四川省青年科技獎。
學校是我國重要的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1個與西南石油大學共建)和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校52年來,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近1000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等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750項(次),發表論著1萬余篇(部)。學校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文化活動,近年來組隊參加 「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 英語演講等重要賽事,獲得國際獎9項、省部級和國家級獎勵400餘項;獲得全國大學生田徑、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錦標賽前八名20餘項次,省市高校田徑、籃排球、健美操等團體和個人前八名近40餘項次;獲得全國、省市級大學生藝術專業比賽含金獎在內的各類獎勵50餘項次。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接待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名外國專家及留學生來校講學、留學,出訪近500餘人次,開展了300餘項科研合作。學校還多次主辦國際學術會議;主辦學術期刊6種,其中核心期刊4種。有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等獨立學院和多個聯合辦學點,與資源、能源、環境、建築、軍工和高技術等領域的國家大型企業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學校博物館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以地學類為主的自然博物館,館藏標本6萬余件,其中不乏國家以及世界級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馬門溪龍」化石、「重慶大竹魚」化石、「隆昌鐵隕石」等。博物館已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校首批建設的數字博物館,並獲得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級別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愛國主義基地稱號。學校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書刊154萬冊,中文電子全文圖書約70萬種,中外文電子全文期刊2萬多種,並且集藏、借、閱、咨一體化和印刷性文獻與數字化信息相統一。學校檔案館館藏豐富、管理規范、分類科學,是四川高校少數獲「科技事業單位檔案館國家一級」稱號的檔案館之一。
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傳統作風、「不甘人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和「窮究於理、成就於工」的治學理念,以服務行業、服務桑梓為己任,為國家輸送了9萬多名各類畢業生,他們絕大部分已成為所在部門的技術或管理骨幹,涌現出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學者和管理專家,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位於成都市成華區中央、滬蓉高速公路起點、多條重要交通干線交匯處,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
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學校師生員工抓住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新一輪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以豪邁的熱情和高昂的鬥志,為建設顯著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多科性大學而努力奮斗!
地址:成都市成華區二仙橋東三路1號 郵編:610059
網址:http://www.ct.e.cn
理工校徽
理工校徽
成都理工大學校徽用兩個圓形和一隻變形恐龍、中英文的「成都理工大學」字樣和阿拉伯數字1956等部分組成,顏色為深藍色(C:100,m:60,y:0,k:0)。
內圈的恐龍由該校現存馬門溪龍化石外形變形而來。馬門溪龍系中國第一、亞洲第一巨型恐龍,為我校鎮校之寶,它是歷史的象徵、文化的象徵,最具知名度和代表性。中華民族自詡為龍的傳人,但只有恐龍才是實實在在的「龍」。2002年是新世紀的第一個馬年,今年確定恐龍作為校徽標志具有特殊意義,含有激勵我校師生員工發揚「龍馬精神」之意。恐龍外形象一個字母「C」,其中還包含了字母「U」、「T」,分別是英文Che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成都理工大學)的三個首寫字母。總之,校徽採用馬門溪龍圖案,其寓意是希望我校也像馬門溪龍一樣獨具特色,沖出國門,走向世界,跨入中國西部乃至世界名校行列,並寓意我校前程似錦、燦爛輝煌。
阿拉伯數字「1956」代表了我校的創建時期是1956年。
外圈的中英文成都理工大學幾個字,中文指明了主體,而英文適應了涉外需要;中文在上,英文在下,表示中文永遠都是我們的至上母語。中文採用手寫體,具有傳統的中國風格與氣派;大寫的英文採用宋體,顯得莊重大方。
整體上看,校徽結構優美、色調清新、內容深邃、簡潔明快,極富個性特色和時代特徵,是一個給人新意、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的校徽。
理工校訓
一、內容:「窮究於理,成就於工」。
二、涵義:
1、「窮究」:深入鑽研,根尋源,不舍追求。見《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另見朱熹:「格物窮理」;見成語:「窮經皓首」等。
2、「於」:在於、及於、對於、自於等等。
3、「理」:事理、物理,包括道德倫理、人生哲理、科學真理、事物法理以及理想、理性、理論、理念等等。將尋常所說的道德、道理等盡包其中。
4、「成就」:完成、成功,造就、成全,成材、成器等等。指在正確的理想、理念、理論指導下取得的成績。
5、「工」:實踐、實干,工作、工力,過程、擅長,巧智、巧用,藝術境界等等。如「能工巧匠」、「巧奪天工」、「無意而工而無不工」等等。
八字可直譯為:在事理物理處窮究鑽研,在實踐實干中獲得成就。亦即:窮究於事事物物之理,成就於實踐實干之工。
三、優點:
1、海涵包容,厚重博大。「窮究於理,成就於工」,將倡導師生員工「厚德、博學、篤行」,「勤奮、求實、創新」等意盡數包涵,理論容量大,文字張力強。
2、獨特表達,新穎別致。「八字箴言」文白夾雜,古今融通,歷史感與現代感兼融,目前少見;既有內斂之力,又有外顯之效,經讀、耐讀,反復咀嚼,回味悠長。
3、雅俗共賞,深淺由人。專家學者不以為淺,市井百姓不以為深。
4、唯我獨有,他人莫屬。「窮究於理,成就於工」,自然嵌入「成都理工大學」中的三個關鍵字,渾然天成,意境深遠,他人縱然艷羨,也將因我獨特而無法照抄或移植。
5、深化「理工」,升華「理工」。傳統以為,「理」、「工」不過專業門類之謂,即「哲、經、法、理、工、醫、農、文、管」等。但由上可知,「理」、「工」含有更深刻哲理寓意,「理」即事事物物之理,「工」即實踐實干之工,只要窮究物理,實踐實干,成在其中矣。因而校訓亦可直接用於教導學生怎樣做「理工人」,同時又使我校校名「成都理工大學」具有更新更深的含義。
歷史沿革
成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6年。1956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成都建立我國第三所地質高等學校——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成都地質勘探學院是在在原重慶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地質工科部分的基礎上,先後調集北京地質勘探學院、長春地質勘探學院等多所高校的部分教師及幹部組建而成。1958年11月,學校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93年5月,學校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0年2月,學校劃轉為省部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1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成都理工學院為主體、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成都有色地質職工大學合並組建成都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名譽校長: 劉寶珺
書 記:譚書敏 校長: 劉家鐸
副書記: 劉家鐸、羅映光、 劉京美
副校長: 王迎川、高衛東、黃潤秋、倪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