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應當注意以下方面:項目的資金投入,項目的規劃時間,項目投入的人員,天氣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經濟因素等方面。
② 項目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內容
投資風險評估報告要包含投資決策所關心的研究內容:
一.企業詳細介紹
二.目詳細介紹
三.品和服務模式
四.融資需求
五.運作計劃
六,競爭分析
七.財務分析等內容
投資風險評估報告的編寫原則:
一.客觀性
項目評估是在項目主辦單位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再研究,其結論的得出完全建立在對大量的材料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之上。在評估實施過程中,既要對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依據及全部數據進行查證核實,又要根據項目評估的內容和分析要求,深入企業和現場進行調查,以搜集新的數據和材料,以專家的學識確保所有項目資料客觀詳實。同時項目評估涉及項目投資的工藝設備、技術物資支持、財務分析以及未來市場預測等多個領域,評估人員必須以宏觀地理解和掌握相關學科知識為前提,客觀公正地評價和處理評估中的每一個細節,並在評估報告中客觀公正地表述出來。
二.科學性
首先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項目評估是項目建設前的一項決定性工作,它的任何失誤都可能給企業、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評估人員必須持有對國家、對企業高度負責的、嚴肅的、認真的、務實的精神,以戰略家的眼光,將項目置於整個國際國內大市場進行縱向分析和橫向比較,堅決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等現象的發生,使項目建成後確實能夠創造良好的效益,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在評估工作中,注意全面調查與重點核查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經驗總結與科學預測相結合,以保證相關項目數據的客觀性、使用方法的科學性和評估結論的正確性。
三.必要性
要性評價又稱背景分析,即分析項目在科學研究和經濟建設中的意義和地位,從而明確目標項目是否有建設的必要。該指標突出考察的是項目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所能做出的貢獻大小。在這方面它要重點評估兩個子指標:
1.項目的投資方向。
2.產品的市場需求。
四.可行性
即考察項目是否具有建設的可能。如果項目缺乏建設的技術、經濟或其他物質基礎,那麼一切都是空話。在新建、改建或擴建項目的財務效益和國民經濟效益方面,「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內部收益率」和「凈現值」四個指標必須達到規定的衡量標准,這些都要一一作出分析和評價。在項目經費管理方面,要重點考察投資估算的准確性和項目資金的落實情況,並且要對項目的投資風險作出科學的評估,以避免出現重大投資失誤。
項目評估報告的結尾是重要的,它包括兩項議題。一是要在上述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對項目是否可行作出結論;二是對可行的項目建設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以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或對不可行的項目指明存在的問題,為項目主辦單位改進下一步的項目設計工作提供指導和參考。
③ 項目投資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包括什麼
風險投資項目的風險是指在風險投資活動中投資者不希望的結果出現的潛在可能性,或者說風險投資項目失敗的可能性。由於風險投資的對象大多是具有較高增長潛力的項目,從技術的研發、產品的試制與生產,到產品的銷售和企業管理控制等環節要經歷許多階段,而投資風險存在於整個過程中並來自於多個方面,所以風險投資的失敗率極高。因此,對投資項目的風險進行客觀的評估和分析,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是風險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
風險評估是分析確定項目風險的過程。因為任何投資,其風險都是客觀存在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隨處可見。因此投資方進行風險評估,通常是為了深入了解項目整體運營系統中,究竟面臨什麼風險?有多大風險?有什麼措施和途徑可以減少、化解、規避風險?
由於風險投資過程是一種投資期限長、投資結果高度不確定的創新過程,且主要風險包括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和環境風險、政策風險等多種側面和環節。因此風險投資主體很難獲取關於整個風險投資過程的比較完整、准確的信息,即信息是不完全的。投資主體雖然對未來情況(如對某些定性評價指標)有所了解,但對如概率、可能的風險損失、投資收益變動等定量指標很難做出估計。也正因為項目風險具有廣泛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因此如何識別和預測風險?如何將風險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如何衡量各個風險對項目成敗影響程度的大小?如何將各個風險指標系統的整合起來得出項目風險整體評價?就成為投資方風險評價工作的重點和關鍵。
④ 投保標的的風險評估是什麼意思
風險選擇原則要求保險人充分認識、准確評價承保標的的風險種類與風險程度,以及投保金額的恰當與否,從而決定是否接受投保。
保險人對風險的選擇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盡量選擇同質風險的標的承保;二是淘汰那些超出可保風險條件或范圍的保險標的。
事先風險選擇 事先風險選擇是指保險人在承保前考慮決定是否接受承保。此種選擇包括對「人」和「物」的選擇。所謂對「人」的選擇,是指對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評價與選擇。所謂對「物」的選擇,是指對保險標的及其利益的評估與選擇。
2.事後風險選擇 事後風險選擇是指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物的風險超出核保標準的保險合同作出淘汰的選擇。 保險合同的淘汰通常有三種方式: 第一,等待保險合同期滿後不再續保; 第二,按照保險合同規定的事項予以注銷合同; 第三,保險人若發現被保險人有明顯誤告或欺詐行為,可以中途終止承保,解除保險合同。
⑤ 金融企業風險評估的評價目標包括哪些
企業風險評估是對所收集的風險管理初始信息和企業各項業務管理及其重要業務流程進行的風險評估,具體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三個步驟,其目的在於查找和描述企業風險,評價所識別出的各種風險對企業實現目標的影響程度和風險價值,給出風險控制的優先次序等。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要採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如問卷調查、專家咨詢、管理層訪淡、集體討論、情景分析、統計分析、模擬分析等。
⑥ 如何對商業項目項目進行風險評估
對於項目啟動之前的風險評估一般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量,一方面評估信息化建設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需要評價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
影響項目成功可能性的風險因素包括(我們通常稱之為A類指標):企業戰略對信息化的需求、決策層的態度、信息化項目的准備情況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信息化項目之所以可能成功,在於業務的驅動力大小。如果企業的業務對於信息化要求迫切,決策層大力支持,項目准備充分,信息化項目成功啟動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圖2信息化項目的成功的可能性和實施難易程度的分析(示例)
(資料來源:AMT-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接下來,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有哪些因素導致了項目的實施難易程度的不同。根據我們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七個方面的因素(我們通常稱之為B類指標):
企業的IT規劃能力
IT規劃其實就是給出了IT建設的一個宏觀計劃,給出了一個企業未來IT藍圖。通過IT規劃,能夠更加明確IT建設的目標,並且就此目標企業上下達成一致,IT究竟能為企業帶來什麼,解決怎樣的問題,企業應該做哪些工作,如何來完成這些工作。如果一個企業的IT規劃能力非常強的話,那麼企業在進行項目的時候就會非常了解自己現在的業務需求,並清楚現在的定位和目標。合理的IT規劃,可以理清企業搞信息化的思路,做出合理的期望,也就相應地降低了信息化建設的風險。
企業的信息資源化水平
企業信息資源化水平主要是指企業信息管理規范的完善程度,如企業的編碼體系是否完善、數據管理規范、信息安全管理規范、軟體開發管理體系是否健全等等。企業信息資源化的完善程度以及利用水平直接影響到了信息化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
企業的業務流程水平
企業進行信息化應用往往都是通過信息系統與業務流程的緊密結合來提高企業的業務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在信息化應用過程中,企業往往都會對相應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如果企業的業務流程相對規范和科學,那麼這種調整的工作和難度就不大;如果企業原來沒有一套清晰合理的流程,那麼在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則需要大量的工作來完善相關的流程。
業的組織結構情況
企業的業務流程與組織結構必須能夠與IT系統相匹配。在信息化項目應用過程中有效的組織保證對於信息化項目的實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企業的組織結構狀況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
員工
在信息化應用過程中,人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這里講到的人不僅僅是企業員工的素質,還包括員工對於信息化的認識,對於信息化的支持程度,員工是否有樂於變革的心態等等。因為信息化系統一旦上線,原有的業務操作模式就會有所改變,這要求員工能夠很快地適應這種新的手段的應用。如果他們不能用,那麼無論實施方與企業做了多大的努力,IT作為工具的效用也是無法發揮的。因此,"意識決定一切"這句話充分反映了人的因素對於信息化項目成功實施的重要作用。
現有應用系統情況
企業現存應用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後續項目開展的難易程度。有一個比較優良的系統,並且預留了與未來系統的介面,比那些信息孤島要好處理得多。
企業經營業績
企業經營業務對於項目實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有了資金的大力支持才能保障項目的順利進行。良好的經營業績保障了項目資金的充足。
⑦ 為什麼說金融企業特別需要做風險評估
風險是隨著銀行的誕生而產生的,並且不會消失。風險一旦發生,不僅會給單個銀行帶來沖擊,甚至對整個銀行業都有不利影響。如果要對風險進行防範,首先要預警風險。
⑧ 如何進行項目風險評估
在實施的不同階段,從開始到結束,實施方的消極態度會直 接導致項目的失敗。 "誠實的自我評估、確定目標並向著目標穩步前進,所有這些構成了一個連續的 過程,而這也正是管理的趣味所在。" 管理者成功地解決難題之後,征服感油然而生。但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可以抵 消這種趣味的事情似乎和趣味一樣多。 接觸過信息化建設的人士都知道,一個信息系統的實施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 的,上一個比較完整的ERP系統,少則半年,多則一兩年,甚至三四年。如此漫 長的實施過程,已經足以把企業內人們對信息化最初的憧憬和熱情消磨殆盡。中 國有句俗話,叫"日久見人心",所隱含的無非就是時間可以作為衡量事物真實性 的最好的手段。同樣的,放在信息系統實施里,一開始不成問題的事情,到了後 來都會蛻變成問題,並且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糟糕程度也不斷地增加。因此, 如何有效地管理實施過程,降低企業的實施風險成為保障信息化建設成功的一個 重要環節,這也就是我們在這里探討的主題。 如何有效地降低實施過程的風險呢?首先需要了解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可能碰到 哪些風險。 按照一般意義,我們常常所說的風險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不可預知的,一種是可 預知的。既然是不可預測的風險,有預防的想法,恐怕也是無從做起,只能是在 風險到來的時候直接對問題做出反應。而這里我們主要針對的是那些能夠預測的 風險,在明晰它們的基礎上,想辦法去控制和降低它們。 信息化項目的項目特性,註定了實施過程中的風險有綜合風險,也有階段風險。 圖1 信息化項目的風險包括項目的綜合性風險和階段性風險 (資料來源:AMT-企業資源管理研究中心) 所謂綜合風險,是指貫穿整個實施過程,甚至貫穿整個信息化項目過程的幾大類 風險。根據我們的研究,歸納總結出這么幾種:缺乏共識、項目驅動力風險、信 息不對稱/欺詐風險、財務風險、人力資源風險、業務中斷風險。 接下來我們就缺乏共識和項目驅動力風險這兩項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缺乏共識,是IT項目中最常見的風險,帶來的後果各種各樣。對於IT建設來說, 項目組內部(包括企業方與實施方)、企業內部能就關鍵問題達到共識,顯得至 關重要。有一句話是這么概括的,在一個解決方案上達成共識比這個解決方案本 身的先進性重要得多。為什麼共識會在IT項目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一個角色 呢?業內人士聚在一起討論信息化建設,常常會說信息化建設風險很大,然而最 難以預測和掌握的是人的因素,技術的問題總是會有解決方案。而達成共識其實 就是解決人的問題,減輕或者降低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由於人而引起的 不必要的阻力。再來看看項目驅動力風險。項目驅動力其實包含了兩層意思,一 個是指項目啟動的誘因,例如是否是由業務需求驅動,還是出於別的一些原因的 考慮;另一個隱含的意思是企業高層對IT項目的推動作用。大家都知道信息化 建設是"一把手工程",領導的支持程度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成敗。 對於階段性風險,顧名思義,就是在信息化建設各階段(如選型階段,項目啟動, 需求調研等)中出現的、帶有濃厚的階段色彩的風險。舉例來說,在項目啟動階 段,可能出現計劃殘缺,思維混沌的風險。對於任何一個項目來說,有明確的項 目目標以及詳細的項目計劃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明確的項目目標,決定了整個項 目的基調,一個詳細的項目計劃,使得後面的每項活動都易於控制和掌握。對於 IT項目來說,更是如此,作為一個新興的項目管理領域,IT項目的管理是不夠 成熟的,而IT的本身又是極難衡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項目啟動階段就明 確了IT項目的目標和計劃顯得猶為重要。 "項目不是在結束時失敗,而是在開始時失敗。"做過項目的人大概都會對這句話 感觸良深。在項目開始前,或者在項目的啟動階段,多做些工作並且把工作做踏 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前杜絕一些可預測風險發生的一個有效手段。 在進入項目實施前,項目目標明晰和項目計劃落實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僅僅這些 措施是不夠的。我們提倡,在項目啟動階段,企業應該對現狀做一個評估,看看 一旦啟動信息化項目,各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對可能發生的困難要有預 估,並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如何在項目啟動之前對項目的潛在風險進行量化評估 對於項目啟動之前的風險評估一般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量,一方面評估信息 化建設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需要評價項目實施的難易程度。 影響項目成功可能性的風險因素包括(我們通常稱之為A類指標):企業戰略對 信息化的需求、決策層的態度、信息化項目的准備情況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 狀。信息化項目之所以可能成功,在於業務的驅動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