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采購風險的風險防範
在訂立進口買賣合同時,大多數買方代表都非常注重合同的談判階段,在6大主要交易條件即貨物的品質、數量、包裝、價格、交貨和支付當中,當事人尤其關注貨物的質量和成交價格,而對合同談判前的信息收集、調研和風險防範意識重視不夠。俗話說,防範於未然,的確,有防範的預案遠勝於事後的補救,如果在簽約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力爭從源頭上預防違約,就能夠有效地規避合同風險。1安排好采購計劃,在時間上要預留空間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在固定資產投資立項和審批上,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在項目未得到批復前,由於計劃、資金得不到落實,采購無法啟動。而一旦獲得批准,工程建設完成的後門被關死,從設計到采購直至安裝、開工,進度安排往往都十分緊張,留給進口采購的周期常常得不到保證。因此,在合同談判階段,總是想方設法要壓縮交貨期,甚至達到了每日必爭的程度。這不但將導致采購成本的上升,而且難以保證合理的生產周期,進而增加了采購風險。如果自項目啟動後,預先選擇好合理的時機,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在具備一定條件時,先做預詢價工作和正式簽約前的一些准備工作,一旦項目獲准,就可以節省時間,同時也使自己具有較多的談判空間和迴旋餘地,使買方處於主動地位。2市場信息調研和行情分析市場經濟環境下,供求矛盾和價格行情直接受市場供求關系作用影響,所以在采購前對市場形勢和行業變化需進行深入研究,了解市場供應的需求狀況,調查可供選擇的供貨商的競爭程度,對於他們正常交貨時間和交貨風險的潛在因素進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夠防範於未然,降低交貨期的風險。以鋼材采購為例,自2004年初開始,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投資過熱,能源市場的高價走勢,導致世界范圍內連續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和旺盛需求,全球主要鋼材供貨商生產任務十分飽和,報價提供的交貨期與往常相比一再延長。此時,只要能預先掌握市場行情,突破常規,提前1至2個月采購,其結果可能就會滿足供貨周期需求,甚至會提前交付。3 供貨商資信調查在啟動商務程序之前,選擇誠信、合格的供應商,是保障合同順利履行的前提條件,在某種意義上說,這比採用嚴格的合同條款更為重要。供應商的誠信一般表現在貨真價實、信守合同承諾、按期交貨方面。正常情況下,國外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一般報價比較真實,簽約後能夠保證供貨質量和交貨時間。同比,小型供應商或代理商的履約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出現遲交貨或發生質量問題的幾率相對較大。所以,在與這些公司開展業務前,一定要進行資信調查。資信調查的方式,可以通過專業信用管理公司或行業協會、商會等機構實施,也可以通過一些與供應商有過合作的第三方(如保險公司或外運公司)進行了解,必要時還可以安排人員到供貨商工廠所在地或對其產品實際用戶進行考察調研。
② 采購風險對企業有什麼影響
企業風險管理中風險來源的原因按照風險的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
(1)企業外部風險包括:顧客風險、競爭對手風險、政治環境風險、法律環境風險、經濟環境風險等;
(2)企業內部風險包括:產品風險、營銷風險、財務風險、人事風險、組織與管理風險等。
立足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來進行企業風險評估,主要評估企業內部風險,兼顧企業外部風險。
而從市場經濟角度來說
第一為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是指因投資不當造成投產企業經營的效益不好,投資資本下跌。企業對此應採取:在項目投資前,一定要各職能部門和項目評審組一起進行嚴格的、科學的審查和論證,不能盲目運作。對外資項目更不能作風險承諾,也不能作差額擔保和許諾固定回報率。
第二為經濟合同風險。經濟合同風險是指企業在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對方違反合同規定或遇到不可抗力影響,造成本企業的經濟損失。因此,企業在進行經營和產品合同簽訂後的履約及賠償責任問題。合同簽訂後還應密切注視其執行情況,要有遠見地處理隨時發生的變化。
企業風險管理
第三為產品市場風險。產品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變化、產品滯銷等原因導致跌價或不能及時賣出自己的產品。產生市場風險的原因有三個:(1)市場銷售不景氣,包括市場疲軟和產品產銷不對路;(2)商品更新換代快,新產品不能及時投放市場;(3)國外進口產品擠占國內市場。
第四為存貨風險。存貨風險是指因價格變動或過時、自然損耗等損失引起存貨價值減少。這時企業應馬上清理存貨,生產時要控制投入、控制采購、按時產出,加強保管。有些觀念保守的企業擔心存貨貶值,怕影響當前效益,長期不處理,結果造成產品積壓,損失越來越大。
第五為債務風險。債務風險是指企業舉債不當或舉債後資金使用不當致使企業遭受損失。為了避免企業資產負債,企業應控制負債比率。許多企業因股東投資強度不夠,便以舉債擴大生產經營或盲目擴大征稅,結果提高資產負債率,造成資金周轉不靈,還會影響正常地還本付息。最有可能導致企業資不抵債而破產。
第六為擔保風險。擔保風險是指為其他企業的貸款提供擔保,最後因其他企業無力還款而代其償還債務。企業應謹慎辦理擔保業務,嚴格審批手續,一定要完善反擔保手續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七為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進出口及其他對外經濟活動時,因本國與外國匯率變動,使企業在兌換過程中遭受的損失。企業平時就要隨時注意其外幣債務。密切注視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化,以便採取相應措施。特別是在銀行有外幣貸款的企業更應如此。
③ 采購存在哪些風險如何避免風險出現
回答:
一、外部風險
1、采購合同風險
公司在決定接受客戶定單的同時,首先考慮的是有無原材料,是決定定織還是采購,不管哪一種,只要決定了,都要做合同,這就要求我們掌握合同方面的知識,預防合同詐騙。合同詐騙往往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很難與正常的合同糾紛相區別,利用合同詐騙已經成為詐騙人慣用的手法。
2、市場價格風險
供應商操縱市場,相互串通,有意哄抬價格。
公司對市場行情摸不準,認為價格合理時批量采購,但不久,該種物資可能出現跌價。
3、原材料質量風險
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導致公司所生產的產品性能達不到質量標准,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並且可能使公司在該品種所涉及的經濟、技術、人身安全、公司聲譽等方面引起客戶懷疑。
如果原材料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產品的整體質量和公司經濟效益,影響產品的生產與交貨期,降低公司信譽和產品競爭力,直接威脅到公司的生存與發展。
4、采購過程中遇到意外風險
由於自然、經濟政策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風險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如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不能正常供貨等等。
5、技術進步加快帶來的風險
由於社會技術進步引起原有已采購的原材料貶值。因信息技術發展,所采購的設備已經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損失,如計算機。
二、公司內部自身存在的風險
1、采購計劃風險
采購部門或人員制定的計劃不科學,導致采購中的計劃風險,即采購數量、采購目標、采購時間、運輸計劃、使用計劃、質量計劃等與目標發生較大偏離。
2、合同中己方過錯引起的風險
己方過錯包括:
已方的合同訂立者未嚴格按法律規定操作,使公司蒙受損失。如情況不明,盲目簽約;違約責任約束簡化,口頭協議,君子協定;鑒證、公證合同比例過低等等。
私下有不正當行為。如賣方採取不正當手段,對采購人員行賄,套取公司采購標底;給予虛假優惠,或以某些好處為誘餌公開兜售假冒偽劣產品。
合同日常管理混亂。如合同存在殘、缺現象,履行時找不到合同文本,或只有復印件沒有原件,使公司難以判別對方是否違約;公司自身因合同管理混亂造成違約而被對方追究。
3、驗收風險
由於人為因素,原材料在進入倉庫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進行審核和驗收。如在數量上缺斤少兩;在質量上魚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種規格上貨不對路,不符合合同規定要求;在價格上發生變形等。
4、儲備風險
庫存儲備不能及時供應生產之需要。
庫存儲備過多,造成積壓,使公司大量資金沉澱於庫存中。
公司「零庫存」策略因無貨或供貨不及時而受到干擾。
5、采購責任風險
公司經辦部門或個人存在責任心不強或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或者采購人員假公濟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糾紛,給公司造成損失。
三、避免風險的方法
主要的手段有:
作好年度采購預算及策略規劃;
慎重選擇供應商,重視供應商的篩選和評級;
嚴格審查訂貨合同,盡量完善合同條款;
拓寬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暢順利;
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運用供應鏈管理優化供應和需求;
加強過程跟蹤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處理,以減低采購風險。
充分利用專業化的信息網站,有助於采購人員更方便、更准確地獲取信息,為評判供應商和產品提供依據。
同時公司對貢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采購應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可採用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以分散采購風險。
至於預算,由於采購預算是基於物料成本及銷售預測等數據推算出來的,以接單式生產為主的公司應注意一些關鍵器件能否在要求的時間發貨,適當運用MRPⅡ系統以及現貨結合的方法以減少風險,在項目開發前充分與所有原材料供應商溝通,使供應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
拓展資料
采購風險:
采購風險通常是指采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具體說來,如采購預測不準導致物料難以滿足生產要求或超出預算、供應商群體產能下降導致供應不及時、貨物不符合訂單要求、呆滯物料增加、采購人員工作失誤或和供應商之間存在不誠實甚至違法行為。這些情況都會影響采購預期目標的實現。
網路:采購風險
搜狐:采購中會遇到哪些風險?
④ 在公司采購部工作會承擔哪些風險有哪些風險由財務部承擔
文員應該是單證類的吧,他肯定知道公司經營相關。就算不去制止舉報。至少要明哲保身辭職。
⑤ 企業采購內因性風險有哪些
1、企業物資采購內因型風險:
(1)計劃風險。
(2)合同風險。
(3)驗收風險。
(4)存量風險。
(5)責任風險。
2、企業物資采購外因型風險:
(1)意外風險。
(2)價格風險。
(3)采購質量風險。
(4)技術進步風險。
(5)合同欺詐風險。
⑥ 企業采購付款環節易出現的風險有哪些應該如何控制這些風險
1、供貨廠家資質審查。排除資質不全或不在營業范圍的供貨廠家,防止付款收不到貨或質量較差等情況出現。
2、付款批次。切勿全額付款。可採用預付款3+6+1方式(30%+驗收款60%+質保款10%)和3+3+3+1方式(預付款30%+發貨款30%+驗收款30%+質保款10%)可盡可能規避風險。其中注意,付驗收款之前或同時收全額增值稅發票更為妥當。另外開承兌匯票有利於公司資金周轉。
3、合同條款約束及違約補償。最好建立根據采購金額大小建立相應合同模版。合同上應詳細約束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到貨日期、運輸方式、包裝(是否回收)情況、保密約定、違約情況等,一旦出現意外可降低損失。
希望能幫到你。
⑦ 企業招標采購風險存在哪些風險
企業招標采購風險主要有政策風險、自然意外風險、質量風險、履約風險、計劃風險、合同風險、驗收風險、庫存風險等
風險可以概括為:在某項事件的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多種不同的結果,其中某些結果將對事件主體產生損失。這種損失的可能性就稱為風險。風險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識別和評估。簡言之,風險是指可以評估的事物發生損失的一種可能性。
⑧ 是否到任何一間保險公司購買保險都沒有風險
保險公司確不是主要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更為重要,何為合適?前提是要做到清清楚楚的購買,然而現實中很多代理人為了促成保單在介紹險種時不能全面正確的說明,而客戶有時也是想當然的理解,造成最終所買險種實際並非自己心中所想的。建議不要完全聽信單一代理人所言,可以通過一些第三方機構(如這里的知道以及第三方的保險中間站)來求證一下,這樣會有一定保證,另外千萬不要帶著任何疑問投保,不要怕羅嗦,不清楚就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