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險代理公司的業務運營管理崗主要協助運營工作管理:
1、負責公司相關保險業務流程的建立及優化,配套管理辦法的制定和實施;
2、負責機構運營人員的崗前培訓,日常作業督導、契約作業抽查、數據復核;
3、負責保單品質管理及防範;
4、負責與供應商協調相關業務流程、協助機構與供應商協調緊急事件,協助提供保單資料及宣傳資料;
5、配合IT部門提出核心業務系統的建設需求和使用監督;
6、出具公司各部門需要的業務報表;
7、協助部門負責人出台業務銷售政策及協議管理;
8、確保公司收入數據及發佣數據的准確性。
二、此類崗位月薪在4000-6000元。
三、熟悉保險行業流程,建立相關流程,可以成為高端管理人士。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保險公司內控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財產保險行業經營中面臨的風險包括以下幾點:
(一)保險業法規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各保險公司根據《反洗錢法》的要求,已經開始相應地制訂框架性的反洗錢制度,指導分支機構逐步開展反洗錢工作,但是由於保險法規是以保險業最大誠信原則和保險利益原則作為控制風險的准則,即各保險公司主要從控制經營成本和風險角度出發,圍繞保險風險標的,按照投保人、被保險人、投保標的、理賠案件等方面的不同風險,由相關部門控制業務風險。[2]而反洗錢風險的控制重點在於客戶身份識別和資金交易監測,以防止客戶身份和資金異常,這與保險公司控制業務風險有明顯不同,因此開展反洗錢內部控制存在制度缺陷。
(二)保險公司在業務流程管理上存在漏洞
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保險展業、業務承保和理賠等。由於我國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市場發展的不健全,保險公司在一些業務流程上存在管理上的漏洞,給洗錢分子留下不小的空間。
1.保險展業階段。保險展業就是保險公司進行市場營銷的過程,即向客戶提供保險商品和服務。保險展業的方式包括直接展業、保險代理人展業和保險經紀人展業。我國還處於經濟轉型期,且年輕的保險市場在局部和個別地方由於信用和市場規則的缺失,在展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惡性競爭等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一些新成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為搶占市場,克服其本身無品牌和實力的缺陷,主動採取「二高一低一擴大」(即高手續費、高返還、低費率、擴大保險責任)的手段拉攏客戶;面對這些分支機構的惡性行為,成立較久的保險公司為了保持業務規模以抑制過快的市場份額下降,以免影響公司的市場地位和形象,同時為完成上級公司下達的保費收入必成指標,不得不非理性的被迫參與市場的惡性競爭,也採取「二高一低一擴大」的手段,甚至有的業務人員為了拉攏客戶公開聲明可以幫助客戶洗錢,這種惡性競爭的環境導致保險公司在展業方面的管理較混亂,也極大地方便了洗錢分子將其「黑錢」放置到保險系統,完成洗錢過程的處置階段。
2.業務承保和理賠階段。業務承保是指保險人對投保人提出的保險申請經審核同意接受的行為。理賠是保險業務流程的最後一個階段。保險公司應該在核保、合同變更和理賠環節對投保財產價值、投保財產風險狀況等信息,以及合同關系人之間的利益方面加以專業控制,進行嚴格的客戶身份識別。但是由於我國保險市場規則的缺失,一些保險中介機構為了拿到傭金和手續費,甚至指導那些達不到資格的投保人如何提供虛假資料以順利通過審查,這與反洗錢相關規定中要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的要求相差甚遠;理賠時,保險公司為了穩定自己的市場份額,對投保人提出的無理要求有姑息的成分,為洗錢分子「甩干」進入洗錢過程的「黑錢」創造了機會。
(三)保險公司的組織架構、治理結構不完善
從組織架構看,我國保險公司多數實行總、分、支公司管理模式,總分支機構之間通過授權而開展經營活動,這種組織架構本來應該會強化高層管理人員對組織的控制能力,但由於公司治理結構和體制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公司內部現代化管控手段的不到位,還沒有形成規范明晰的責、權、利的體系和機制,更沒有預警機制和現代化的手段約束基層機構負責人的違法違規行為,公司內部上下級機構以及他們的負責人之間存在嚴重的博弈。[4]從治理結構來看,2006年1月,中國保監會發布《關於規范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試行)》,為我國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建設指明了方向,但由於影響公司治理結構的因素非常多,既包括資本、職業經理人、監管機構,又包括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建設現狀和與保險公司治理機構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等,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優化進程相對緩慢,部分保險公司還是存在嚴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和關鍵人模式。[5]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並有效實施反洗錢內控體系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三、加強保險業反洗錢的對策建議
保險業反洗錢的主要困境是無約束機制和利益問題,因而要有效地遏制保險業洗錢,相關的監管機關和各保險機構應通力合作,全面圍剿保險洗錢活動。
(一)監管機關:激勵與約束應並存
1.加強監管工作。我國已經建立了反洗錢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監管機關要在這個制度下合理分工、加強配合、互通信息,形成合力。首先,要完善保險市場各項基礎性制度。反洗錢各項制度在保險行業的有效實施要以良好的保險市場環境為基礎,而保險公司內控制度的健全及治理結構的完善離不開保險監管部門的努力,因此保監會等監管機關要積極制定相關規定,加強對保險中介機構的監管,健全保險業法律體系,確保反洗錢義務能夠得到有效履行。其次,人民銀行反洗錢部門應與保險監管部門、保險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2007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反洗錢法》,正式建立了我國預防、監控洗錢活動的基本法律制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制裁、打擊洗錢犯罪的法律條款共同構成了我國全面預防、控制和打擊洗錢犯罪活動的基本法律框架,形成了一道全面預防監控洗錢活動的反洗錢「法網」。中國保監會也於近日公布了《保險公司合規管理指導意見(草案)》,明確將反洗錢列入保險公司合規管理部門的主要任務之一,要求保險機構從事超過一定數額的現金交易須向保監會報告,發現涉嫌洗錢的交易應主動向保監會或司法部門報告。對於人民銀行反洗錢部門來講,在接受保險機構的大額及可疑交易報告的同時,應加強與保險業監管機關及保險機構之間的合作,以便有效防範犯罪分子利用保險機構來洗錢,有效提高反洗錢工作的效率。
2.建立保險業反洗錢利益補償和利益激勵機制。反洗錢是一種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領導的行政行為,其動力主要來自於社會的正義感。反洗錢行為會使反洗錢的積極參加者付出一定的經濟或其他成本,而我國又規定罰沒收入和追繳的贓款要全部上繳國庫。如此一來,保險機構不但失去一筆可觀的保費收入,還增加了核保、監管、報告等成本,而這些成本並不能得到直接的補償,且在我國目前以保費作為保險公司業務評價的體制下,參與洗錢還可增加一定時期的保費。對於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公司,追求短期利益,會使其樂於看到資金流到自己的手中,而懈於追究資金的性質及來源,不願去監控資金的流向,更不願意去建立一套顯然要增加保險機構成本但又不直接創造利潤的反洗錢體系。所以,有效反洗錢要建立相應的利益補償機制和完善的獎懲制度,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獎提供保險洗錢重要線索的人員,同時對合夥造假進行洗錢的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員要實行嚴懲,並建議實行收繳黑錢利益部分返還制度。
(二)保險機構:他律更應自律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險公司除了被動接受監管機關的監管外,更應主動完善治理機制,嚴格設定內設組織機構的職責邊界和議決事議程,提高經營管理層專業化、科學化和規范化的管理水平,建立和實施公司內部總分支機構各類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和事後責任追究制度。在反洗錢方面,保險公司內部也應該建立並完善反洗錢的內控制度,制定內部反洗錢工作操作程序,設立專門的反洗錢工作機構或者指定其內設機構負責反洗錢工作,配備必要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明確專人負責對大額現金和可疑交易進行記錄、分析和報告等。
2.加強保險中介機構反洗錢的管理。隨著保險業的發展,保險的中介力量也在不斷壯大,現已成為推動保險業務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看到保險中介組織對於擴大業務積極性教育的同時,保險公司也應注意到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中介機構在展業階段進行的客戶身份識別是保險公司反洗錢至關重要的一步,由於保險中介組織經營目的和價值取向的差異以及人員的良莠不齊,保險公司在充分利用保險中介機構進行業務開展的同時,也應對保險中介組織的業務加強管理,以更好的履行反洗錢義務。
3.完善保險產品設計,提高保險業聲譽。在發展業務的同時,保險公司也應不斷完善保險產品的設計,對現有保險產品存在的可能被洗錢者利用的漏洞進行監督、預防,制定嚴密的防範洗錢的處理程序;完善保單條款,如在團險業務中,保險公司應要求投保人提供被保險人名單,並提供有效證明,確認被保險人同意投保團體保險事宜;投保人退保時,保險公司應要求投保人提供有效證明表明被保險人知悉退保事宜,退保金通過銀行轉賬方式支付並退至原繳款賬戶,並設立不同等級的解約防範措施,杜絕黑錢從保險系統流過;積極研發出更優質的,且能有效預防成為洗錢工具的新型保險產品,增強保險產品的競爭力,提高保險業聲譽。
4.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員工反洗錢意識。保險洗錢猖獗的原因之一是保險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基層展業人員更加註重與其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業務指標完成情況,對於洗錢的危害和嚴重後果認識不足。《反洗錢法》出台後,仍有許多保險公司管理人認為只要本公司員工不參與洗錢就可以,忽視保險公司被利用為洗錢渠道的可能性。因此保險機構自身要加大對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反洗錢宣傳和培訓,通過對其職業道德的提升讓其認識到洗錢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一旦曝光會對公司聲譽造成重大打擊,乃至承擔法律責任的嚴重後果,進而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認真履行反洗錢義務。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為保險公司建言獻策
建築工程中的合理化建議
結合公司五小四新節能減排活動,同時根據公司工程業務的不斷增加、市場的透明度的不斷提高、利潤空間的不斷變小的現狀,分析建築行業的費用構成,主要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措施費、間接費等組成,建築企業自身能夠控制掌握的只有措施項的特點,故提出以下幾條合理化建議:
一、廢、舊、短方木的拼接與重新利用。
廢舊方木梳齒機加工接木機對接
建築工程常用的方木為6cm*8cm*300cm,6cm*8cm*400cm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根據工程現場情況具體加工成所需的尺寸,總之大部分要從長變短,下一工程可用量為願購買量的三分之一,剩餘部分則要當作垃圾處理掉,這樣會造成極大浪費。根據木材的特點以及木材傢具的加工工藝,我們採取如下圖所示的工藝:1.先把廢舊方木整理歸類,採取兩兩相接或是三個相接;2.是利用梳齒機對要接的方木進行如圖所示的加工,然後圖上建築膠水;3.是用接木機把塗過建築膠水的兩根或三根短方木放在接木機上拼接。這些拼接好的木頭可再次用於木模。拼接所需費用為260元/每方,實際購買費用為1200元/每方,每方可節約資金800餘元,實現變費為寶,既節約了資源,同時降低了成本。在36街坊15號樓的施工中,項目部對去年的廢舊方木進行了拼接,節約木料50餘方,節約資金4萬多。
二、用電——節能燈+調節電壓
在工地的生活區,宿舍或走道上的燈泡,做成節能型。將原來用的是40W的白熾燈,現在全改為11W的節能燈。生活區里只在工人休息時間——中午和晚上23點以前使用220V的電流電壓,其餘時間都用變壓器將電壓調至36V。
作業區,在項目砌體工程階段,工人們基本不安排夜間施工;機電安裝採用的也是節電型機械設備;對功率大的塔吊等設備,都是滿載才吊運,杜絕空運轉,有效節約了電能。
三、用水——沖洗車輛用循環水
為了控制工地揚塵,工地上的車輛得經常沖洗。在工地,所有車輛都開到沖洗平台上沖洗。在沖洗平台的中間做沉澱池,四周埋好排水溝,沖洗後的水經排水溝迴流到沉澱池,再經過濾、集中,然後循環使用。對生活區及作業區的水龍頭的出水速度和時間進行了調節,擰開龍頭,出水做到頗緩節水。同時對工地的公共廁所定時沖洗,避免長流水。工程養護採用塑料薄膜封閉養護,代替人工灑水養護,既節約用水,同時節約用工,同時保證養護效果,保證工程質量。
集團型建築施工企業流程管理的思考
流程管理已成為業界的時髦話題,我們施工企業能否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面臨的管理挑戰
思想觀念受傳統的意識束縛。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集團型建築企業普遍採用的職能制組織結構的缺陷日益暴露。
企業組織結構單一、雷同,大部分企業依靠的還是按照職能部門劃分的、標準的、金字塔式的傳統控制模式。金字塔型組織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所產生的,在21世紀以信息流動前進的活動為主流的社會架構中,就金字塔形態組織的適用與應變而言,只能處於破綻百出的窘態。
建築企業信息化管理發展滯後
只有少數企業通過資源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為數不少的建築企業雖然進行了可觀的投入,但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相當多的建築企業對實施信息化還沒有真正入門,對信息管理還處在觀望中。在已經通過資源投入並實施建築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也有不少進入了信息化的誤區:如企業的很多信息彼此孤立,不能方便地實現信息共享和交換;趕時髦,別人上網它上網,別人上辦公自動化系統,它也上辦公自動化系統;認識上將信息化的實施簡單地認為是利用常規的編程技術,得到一個昂貴而無價值的信息系統;在應用上只是被動地接受軟體廠商提供的產品,並滿足於應用這些產品。
母子公司關系不順
集團公司的一個突出標志是具有一個完善而高效的公司總部。公司總部的基本職能有兩點:在集團內合理地配置資源(戰略決策)和評價、監督成員企業的經營者(激勵)。但從集團公司的功能上看,大部分集團公司的規模和完善程度都還很有限,戰略管理能力較弱,缺乏制定、實施中長期戰略規劃的能力。這一狀況造成戰線長、信息失靈並增加了組織控制的成本。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多級法人體制實際上是多級的投資中心,集團總部對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並不是通過子公司的董事會,而是直接由總部來實施的,這種格局是對公司組織資源的浪費。
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諸多困惑
首先是「老三會」(黨委會、工會、職代會)和「新三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困惑。新三會是公司制企業治理機構的主體框架,在創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必須堅持;老三會是傳統企業制度中的精髓,是我國政治制度在國民經濟基層單位的具體體現,在公司化改組過程中也不可廢棄。其次是「董事長是總經理的上級」現象。集團型建築企業普遍存在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法人地位決定了其要負起全面負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日常工作的職責,而不是總經理。與此同時,經理班子、董事會、股東的相互制衡結構失去了,原由經理班子領導的管理、生產縱向的行政負責系統成為了在董事會這個企業決策機構領導下的董事長領導總經理的管理。
流程再造的步驟
建築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建築企業的競爭主體已經由單個企業轉向企業集團之間的對抗,集團型企業之間的激烈對抗程度遠非「單兵作戰」時期所能相比。為了維持生存,企業必須不斷地進行改善和更新,尋求競爭力的新載體,才能獲得競爭優勢,適應環境的變化。企業流程再造的有效途徑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第一步,首先要進行集團總部的管理流程再造,對公司的管理和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將集團公司重要管理流程業務流程規范和優化,有效地完善經營管理、防範風險、提高工作效率、創造並保持競爭優勢,更好地實現集團的發展目標。流程項目分兩期進行,第一期為集團公司管理經營進行診斷。分析其中的問題並按其影響和發生頻率進行解決步驟的排序,從總體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向性建議,明確制立經營的核心流程、初步定義其相互間的邏輯關系。第二期對集團公司重點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重點協助解決公司在戰略規劃、計劃管理、風險控制以及財務管理、預算管理、資金管理、成本控制等管理流程中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對於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
第二步,將此項工作成果推而廣之,對集團公司其他的業務板塊和單元進行流程梳理。重點是項目組織的流程管理,作為一種成熟的管理技術,流程管理的思想在項目組織中的應用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第三步,在我們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上自主開發或選擇合適的ERP軟體系統,將流程再造的成果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固化並有效的實施。
第四步,在系統使用過程中,不斷根據公司市場環境、戰略、組織架構、經營策略、管理手段等的變化進行調整和完善,最終實現系統對各種管理決策全面的支持。
推行過程中的關鍵點
管理團隊的建設。流程再造是企業由人治向法治轉變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是長期、持續性的工作;流程再造並不是對過去的否定,而是改進,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因此,企業從領導到員工,都要形成一個非常穩定的管理團隊,團隊的信仰要以人為本,而不是以錢為本或以物為本,如果管理團隊的基本素質不高,就不具備流程再造的基礎。
員工激勵機制的重建。企業流程再造不僅僅是對流程進行再造,而是要將以職能為核心的傳統企業改造成以流程為核心的新型企業。管理規則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流程,流程表示企業的工作程序,流程被規范化以後,在一段時間內是固定不變的。如優化薪酬與福利;為員工創造學習與晉升機會;為員工提供優越的工作環境(硬環境、軟環境和人文環境);高級管理人員的股份期權制;建立員工參與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制度等。
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建。流程再造的另一個前提條件是要求有很好的企業文化,或者稱為企業的人文環境。如企業的價值觀、魅力型的領導、樹立以員工為核心的團隊管理思想、建立員工間的溝通體系、建立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制定員工的行為規范。
綜上所述,流程再造不僅要對現在正在執行的流程進行優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自我更新、自我優化機制。集團型建築企業由於規模較大或者跨地域經營等原因,其管理難度要遠遠大於單個企業。因此,流程對於集團型企業來說更復雜,流程管理的價值也更大。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確保保費達成的舉措
當今中國保險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化,對保險企業的後端運營提出越來越大的挑戰。從企業外部環境來看,客戶行為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尤其進入互聯網時代,保險消費者對便捷、融合、信息一致化、一體化的服務需求正在逐步增加,挑戰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
同時新技術層出不窮,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這些技術蘊含著巨大的潛力,讓企業效率獲得進一步提升成為可能,如何有效運用新技術提升企業效能成為企業亟待研究的問題。而從企業內部環境看,受市場與政策影響,保險公司承保和投資兩端的利潤正在受到擠壓,如何降低成本維持利潤決定著企業能否長期存活。而伴隨業務規模擴大、業務結構不斷調整,企業快速創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後端運營的工作量和復雜度不斷上升,考驗著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
總結來說,客戶行為的改變,新技術的發展,利潤壓力與結構調整都對保險公司後端運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保險企業必須擁有卓越的運營能力,實現三大目標:客戶體驗一致便捷、運營成本效率有效優化、運營質量風險有效防範。
當前全球保險運營轉型呈現五大趨勢
運營模式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從界面、交付、到管理。為實現卓越運營的目標,全球保險企業正在積極尋找運營變革的途徑,以客戶為中心,實現一致化、便捷化、共享化、價值化。目前正經歷五方面調整和轉變:
1、以客戶為中心的端到端視角彌補傳統服務范圍小、客戶理念不足的缺陷
傳統企業受制於職能部門與條線、條線與條線間的隔離,客戶服務理念格局有限,往往只能提供有限范圍內固定的服務,如簡單的作業服務和客服。盡管各條線秉持「不出錯」的准則,但從全流程角度看,不乏存在斷點造成客戶體驗缺失。
為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體驗,保險公司需要以客戶為中心,從原本小范圍有限服務,轉換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全盤統籌管理。以全球領先保險集團安聯保險為例,通過將原本三條業務條線獨立運營的業務條線模式轉變為整合前端獲客與後端運營的共享協同模式,將三大業務條線融合並配套建立客戶統籌管理機制,最終實現向端到端的客戶視角的轉型。在此過程中,該企業建立起一套由客戶需求牽引服務的機制,包括建立客戶需求聆聽機制、客戶需求統籌管理機制、以客戶為中心的指導原則以及運營日常管理監督和優化機制,支持成功轉型。
2、提供一致的客戶界面,杜絕傳統客戶信息分散、服務標准不一致的問題
提升客戶體驗,同時便於內部管理,保險企業還需要做到統一客戶界面,實行數據的扎口管理。傳統保險企業盡管各業務條線、各渠道或多或少掌握著客戶信息,但受制於技術不足、跨條線融合欠佳等局限,這些信息之間並未實現有效互通,客戶一旦跨渠道,高品質服務難以銜接,客戶體驗受到影響。因此,為客戶提供統一一致的客戶界面以及標准化的服務至關重要。
統一一致的客戶界麵包含兩層含義,首先,企業需要給客戶提供統一的服務信息知識,包括產品類型、產品條款、業務辦理渠道及流程等知識性信息,確保多個渠道對同一類問題的回答口徑一致。其次,企業需要給客戶提供統一的客戶信息數據,包括客戶個人信息、購買記錄、溝通記錄等,確保多個渠道對客戶信息的共享實時同步,體現服務連貫性。
實現統一一致的客戶界面,企業首先需要從內部打通渠道間的隔離,其次建立統一的數據標准,包括數據口徑、統計方法等,再者必須做到不同渠道請求數據的數據源要一致,確保多渠道擁有統一的數據目錄。
3、簡化流程,依託新技術使運營智能化,代替傳統復雜的流程
簡化流程是保險公司發揮「集約化」效果的必由之路,傳統流程多以現場、紙質、層層授權為基礎,流程前後台交互繁多。以產險代理人渠道理賠流程為例,傳統流程中僅授權這一項就要涉及保險代理人與後台運營的多次往返。如果企業能夠將單證授權等操作步驟集中處理,那麼優化後的流程能夠使前後台分工清晰,多次交互改為一次完成,使成本下降、效率提升。
利用新技術使運營智能化也已成為保險企業提升運營能力的關鍵趨勢。某日本領先壽險與醫療險公司將人工智慧(AI)光學字元識別(OCR)技術運用到客戶信業務獲取、保單管理與理賠管理流程中,同時運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於審批流程中,提升智能化運營水平。如今,新技術已經覆蓋了該企業60%的運營業務,帶來了約20%的運營成本下降。
4、最大程度地實現專業化共享,彈性調度,扭轉傳統模式下資源分散的局面
如今,中國很多領先金融機構的運營版圖正在日漸拓展,在此背景下,更好地共享資源成為發展的關鍵一步。有效共享資源能夠幫助企業高效控制並利用客戶數據,便於最大限度地發掘客戶潛力,為新業務奠定堅實基礎,為老業務提供生根條件,並最大限度地集中調配資源,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再以全球領先保險公司安聯保險為例,為實現專業化共享與彈性調度,建立了統一的需求接受界面和任務分發平台,實現作業扎口管理,把控客戶數據,同時集中分配,集約化工作,提高企業資源的利用率。
5、運營要向產品化和專業化過渡,改變傳統成本中心的設置
保險企業隨著內部管控系統的發展與業務的推進,運營不應當僅僅扮演成本中心的角色,對運營的價值管理應成為常態。在此趨勢下,運營部門將成為向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的供應商。
實現運營的價值具體可以通過如下三種途徑實現:首先,運營部門可以整合內外部資源,成為保險公司信息資源中心;其次,可以從對內服務轉向同時服務於內外部客戶,將服務產品化,完成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變;再者,可以區別於銷售部門,擁有自己的收費方式和專有品牌,提供有償服務。
卓越運營轉型勢在必行,多業務條線的全球保險集團早已構建了集團運營板塊,確保統籌協調和資源共享。中國的保險公司應該及時參考上述方向轉變傳統運營觀念,構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理賠體系。
中國保險公司如何實現運營升級?
理念既已轉變,那實踐中保險公司應當盡快採取哪些舉措?我們建議首先要明確運營優化的目標。運營轉型是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其轉型的動因主要來自於對商業模式的演化。在商業模式日新月異的今天,保險公司需要不斷思考運營轉變,設定在客戶體驗、成本效率和質量風控方面的新目標。常見的量化目標主要是客戶滿意度的提升、綜合成本優化和風險差錯率的降低。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效平衡三項目標之間的優先順序尤為重要。
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以客戶為中心,從如下四大方面做起:界面統籌、流程精益、資源共享、透明管理。
1、界面統籌
客戶界面指向客戶提供服務的渠道的物理存在,包括電話中心、移動APP或微信、門店、業務員等。客戶界面統籌、信息互通共享是卓越運營轉型成功與否的核心點,保險公司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當前,盡管很多保險公司構建了線下線上多元化的客戶服務界面,但各界面功能定位、相互的引流和支撐、以及界面建設的統籌規劃仍需思考。
BCG的保險客戶調研顯示,未來客戶對於線上界面的接受程度更深,超過一半的客戶願意通過線上平台完成各項活動。基於此,我們認為移動端除信息推送外,將承載更多服務功能,增加客戶粘性,而其他界面將輔助移動端更好完成各種復雜的活動。然而目前多數保險公司存在移動端多而雜的現象,各個業務單位快速推出、缺乏協同。一些不成功的APP或微信公眾賬號也沒有及時退出,給客戶造成了困擾。
如何優化統一現有的客戶服務界面?如何統籌規劃即將開發的界面?我們建議保險公司建立「五大機制」,同時聚焦「兩大關注點」。
A、五大機制
產品體系:即在開發移動產品前,保險公司需預先明確移動應用需形成哪些分類?同時不同產品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構建產品體系作為准繩。
需求准入和退出機制:保險公司對移動生態體系的願景和實現順序需要有明確規劃,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開發過程中,企業可以允許許可權范圍內各專業子公司或職能部門依據需求開發移動產品,但同時也要設立相應的退出機制,設定產品效果驗收的時間節點,對效果難以達標的產品盡快停止開發以防止不必要的投入。
質量控制機制:保險公司應當從內容、功能、易用性、界面設計等維度把控產品質量,塑造卓越用戶體驗。該機制也可以作為退出機制的重要參考。
資源配置機制:保險公司需要在開發、分發、運維的資源投入上形成合力,避免重復投入造成資源浪費。
部門協作機制:在問題和新需求出現時,各條線、各部門應當建立高效協作機制,這種機制必須打破部門間的隔閡,從而實現快速響應和迭代。
B、兩個關注點
移動應用開發能力:開發能力是決定被開發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保險公司需要時刻關注當前開發過程運用哪些領先的開發理念和工具。同時,界面的簡潔、操作簡易、後台系統高效是移動端被接受的基礎。
移動應用推廣運營能力:提高用戶量以及使用頻度對提升移動產品的使用活躍度至關重要。因此產品在開發和後期迭代過程中,保險公司需要時刻思考如何提高移動應用的客戶流量和易頻率。其中積分體系的設立也有助於移動界面的推廣。舉例而言,澳洲的QANTASASSURE與澳洲航空聯合推出積分計劃,其移動健康管理平台通過積分激勵良好的健康行為,並將積分作為價值返還給客戶,同時幫助客戶尋找最合適的保險產品。
2、流程精益
流程優化主要有六大手段:第一,流程是不是簡化了?第二,流程是不是標准化了?第三,哪些流程環節可以通過集中化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第四,哪些操作能外包?第五,部分流程環節是不是可以應用更多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手段,甚至是應用機器人(RPA)、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第六,管理是不是可以更加優化,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投入?德國安聯是流程創新的典範,在過去的10年中啟用NPS監控客戶體驗,為流程優化輸入需求,並不斷地通過端到端的精益化流程優化機制,實現流程創新。整個公司通過這方面的努力,達到了約15-20%的成本節約。
3、資源共享
資源集約共享是指通過資源組合方式的優化和資源投入的統籌安排,提高營運體系的整體效能。通過共享,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時提升客戶體驗。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資源共享已不再局限於集團層面物理中心的建設,通過雲平台建設,可以實現邏輯上的集約。
資源雲平台的定義:基於網路,以按需求、易拓展的方式,實現共享式運營服務的平台模式。對客戶而言,這個平台能夠帶來一致的體驗;對於公司而言,這個平台能夠確保資源的靈活調配,提升效率;對於企業員工而言,這個平台能夠精準撮合,最大化發揮員工能力,提升技能。
雖然在保險運營領域,「雲運營」的概念還未廣泛落地,但在其他行業早就有成熟應用。以滴滴為例,資源調度平台幫助撮合乘客和司機達成交易,同時通過後台時間、GPS定位等數據跟蹤分析乘客群體用車規律,進而為司機群體服務,該平台同時也是管理平台,協助管理車隊和司機。由此可見,需求統籌、精準撮合、閉環管理是雲平台運轉的核心特點。
BCG項目經驗顯示,許多保險公司在資源共享方面均存在多個機會:界面、責任相同的作業、簡單的基礎作業服務和客戶社區都可以進行跨條線共享,推動卓越運營。
4、管理透明
運營工作容易「毀於細節」,科學、精細、透明化的管理是運營安身立命的基礎。當前的運營指標體系旨在服務考核,主要在較為宏觀的層面上反映工作結果,從數量上透明反映運營工作效率這方面仍不夠。搭建運營價值管理體系,需要從運營目標出發、以價值驅動為導向,將效率、質量、風控、服務、重點項目等核心運營指標層層分解,並將不同層級的指標體系與運營各管理層級(集團、子公司、分公司、中支)和管理單位(運營管理相關部門、後台中心等)的權責范圍對應,形成邏輯嚴密、覆蓋全面、以數字為基礎的價值管理體系。價值管理體系的形成是運營從成本中心向價值中心過渡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談價值創造有些過早。
數據質量直接影響價值管理的有效性,因此運營價值管理體系的搭建需要建立明確的運營數據的收集和分享機制。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普遍面臨數據質量治理問題,包括各分公司或部門數據口徑不一致、參數設置缺乏統一標准及單一負責人、數據在系統里未形成「可採集點」、大量人手處理導致數據滯後等。未來要提升運營數據質量,需要從治理及技術兩個方面著手。
在治理上,運營數據的來源往往涉及多個條線及部門(運營、人力資源、財務、各業務條線等),需要成立跨條線數據管理工作組對運營相關數據進行梳理,並委任各「數據類別」的負責人,由負責人牽頭統一「數據類別」的定義、計算方法、獲取路徑。在系統上,根據數據負責人的要求,進行重點運營數據的自動化,包括更新、採集與報表;資料庫從各個生產系統剝離,整合為中央運營數據平台,減少重合。
除了以上的四大方面外,我們認為建立快速敏捷的運營優化體制至關重要,通過敏捷性項目組的方式確保運營隨著商業模式的轉變而快速轉變,通過專業化分工實現運營的穩定,形成「雙速機制」,在變革和維穩中找到平衡點。
運營優化是持久戰,我們堅信具有良好運營體系的保險公司將日益顯示出其競爭優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企業為什麼要實施流程管理
企業管理過於細化,組織機構臃腫,業務流程分割嚴重,企業適應性單一等問題,使企業效率很難提高,對市場環境和顧客需求變化也無法做到迅速應變。企業流程管理方面的問題,催生了對業務流程管理)的需求。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內部溝通不暢,資源閑置、重復勞動
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領導、部門和業務人員的手中,經常是此人急需的情報正保存在彼人的文件夾中,此部門的"機密計劃"早就被彼部門做過多次,同樣的工作,被不同的人重復著,對市場的了解也一次次"歸零"重來。
2.內部分工過細,流程執行復雜化
企業發展規模擴大,通過細化分工來加強管理,保證有效領導。這時,一項產品或服務的提交活動,要經過若干個部門、環節的處理,層次重疊、冗員多、成本高、浪費大、對市場反應遲緩等缺陷,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若企業經營處於遲緩狀態,就會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處於被動局面。據了解,美國的一家大型保險公司,隨著業務的迅速發展和管理工作的日益復雜化,客戶索賠竟然要經過250道程序,結果客戶怨聲載道,客戶數量不斷下降。
3.員工"見樹不見林"
過細的專業分工,員工技能「偏於一隅」,工作重心放在個別作業的效率提升上,而忽視整個組織的使命;部門間的利益分歧往往會促使個體的短期利益凌駕於組織發展目標之上,產生"見樹不見林"的思維盲點、僵化的本位主義和管理的"真空地帶",從而弱化了整個組織的功效。
4.部門「本位主義」,執行效率低下
各個部門按照專業職能劃分,執行任務時,從本部門的實際利益出發,只關心本部門的工作,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本位主義和相互推諉的現象。拿設計和營銷部門來講,如果溝通配合不力,就會導致設計的產品不符合顧客的實際需求;同樣,若設計部門和製造部門缺乏溝通,就會導致許多新設計無法被順利生產出來。這些都是整個流程上不增值的環節,勢必會造成業務流程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
5. 組織機構臃腫,層層審批
為了把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銜接起來,需要許多管理人員作為協調器和監控器。每進行一項工作都要經過項目管理組織的層層審批、眾多領導簽字,這不但會降低工作效率,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企業增速提效,借力Ultimus BPM流程管理軟體
Ultimus BPM suite 軟體提供強大的流程建模、流程設計和部署、流程分析優化等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功能。它提供操作簡單的流程建模與開發環境,並不需要程序撰寫,加上彈性的整合功能、強大管理工具與簡單的 Web 用戶操作界面,讓客戶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Ultimus 產品能允許流程專家實時發布流程,以便更容易且更快速來應對業務狀況的變化。
安碼流程研發中心(簡稱Ultimus PDC)是業務流程管理軟體(BPM)領域全球排名領先的美國Ultimus Inc.創建的中國大陸地區唯一流程管理軟體及流程管理應用解決方案研發機構,為中國大陸及亞太地區的Ultimus BPM的客戶和潛在客戶提供管理信息化方案咨詢、管理信息化實施、培訓等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