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威廉姆斯管理創新方向和原則知道的回答一下,謝謝
威廉姆斯採用九個原則來培育企業的創新文化。
1、要想營造並保持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威廉姆斯給企業提出的第一個建議是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2、威廉姆斯建議,企業在管理創新過程時要謹記合作的原則,但指定一位經理負責為各種創意把關。「合作就像火,」威廉姆斯談到,「使用得當,可發揮出驚人的力量,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可能把你的房子燒毀。」
3、威廉姆斯建議,當員工覺得自己得到了支持,同時也覺得安全無憂之後,公司應該贊賞他們的工作,而不只是贊美贏家。只要員工的工作出色,就應該給予嘉獎,即便他們的工作並沒有給你帶來下一個大項目或者大合同,「要給他們傳達出這樣的明確信息:不管結果如何,你都站在他們一邊。」
4、公司還應該界定符合其核心使命的行為范圍。「對你和員工而言,界定這些行為是很有幫助的『過濾器』,可以用來評估你每天的工作。」威廉姆斯談到。界定並堅持這樣的行為,也就是明確哪些行為是對員工及其工作有利的。比如可對創意的是非曲直提出質疑,而非懷疑創意提出人的動機,要留有爭論的空間,並全神貫注於一個共同目標:最佳創意。
5、公司營造出這樣的創新文化後,就可以實施確保企業每天都創造利潤,同時確保項目不會偏離企業目標的行動步驟了。「確保公司以創意為中心的最佳途徑,就是聘用專注於創意的人才。」威廉姆斯談到。「因為創新文化並不是管理層發號施令的結果,而是企業每個人的日常行為『製造出的產品』。聘任喜歡創新的人才,嘉獎他們的工作,公允並迅速地辭退不適應企業環境的人,創新文化自會興旺起來。」
6、為保持公司的創造力而聘任恰當的人才是個漫長的過程。不過要避免聘任很多具有「相似創造力」的人。威廉姆斯將其稱之為「創造力冗餘」(creative rendancy),其危險在於,企業會因此形成同質性的文化,在這種文化環境中,人們不再對各種觀點提出質疑。「同質性的文化很強大,最終甚至會形成你聘任的人都擁有同樣的世界觀、以同樣的方式解決問題的結局。」威廉姆斯談到。「但是,要想讓『創造磨盤』順暢運轉,摩擦是必不可少的。富有創造性的人需要一個鼓勵爭論的環境,需要一個周邊的人會對自己的假設提出質疑,並能為自己的創意增添價值的環境。」
7、「夢之隊」組建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鼓勵那些「創新靈魂人物」暢所欲言了,這樣做可以讓他們擁有更多自主權,並能幫助公司把控方向。「對富有創造性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在一個無法把自己的絕妙創想變成現實的環境中工作更令人沮喪的了。」威廉姆斯談到。「如果他們沒能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潛能,你會聽到他們發聲的。而傾聽他們的聲音就是你作為領導者的本職工作。」
8、在這種創新環境中,最佳領導者會「放開韁繩」,給員工創造展示身手的空間。富有創造性的人會從反復試驗中學習。但對很多領導者而言,對未知保持「心安理得」——也就是把心態從完美主義調整到勇於試驗——則是個挑戰。「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威廉姆斯談到,「所以,我們正在完善計劃的時候,它可能已經過時了。要想知道某些方案是否行得通,唯一的途徑就是試驗。你需要快速思考、迅速學習和調整,之後再來一遍。」
9、對領導者來說,最後一項工作就是讓全員明確了解組織的優先事務。「核心事務包括一兩個表明公司特性的事務,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它們都不會改變。」威廉姆斯談到。在馬丁公司,這兩個核心事務就是創意的質量和我們相互對待的方式。
而其他的事務——從產品到流程,從企業機構到溝通模式——則都是外圍事務。這些事務應該是不斷變化的,而且商榷的大門始終開敞。「當員工能將核心事務與外圍事務區別開來時,他們便會全身心維護核心事務,並對外圍事務的改變保持開放心態。」威廉姆斯談到。「這就是一家公司的理想境界。」
② 什麼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演變過程
(一)什麼是風險管理
1.美國COSO2004年版發布的《企業風險管理——總體框架》認為:「風險管理是一個流程,在一個實體進行戰略決策和執行決策的過程中,由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施,旨在識別可能影響實體的潛在事件,管理風險,以使其處於該實體的風險容量之內,並為實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理解這個定義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風險管理是一個流程,是降低和控制風險的一系列程序,涉及對企業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風險的識別與評價、風險管理方法的選擇、風險管理方案的實施以及對風險管理計劃持續不斷地檢查和修正的一個過程。其次,風險管理的工作需要所有員工的參與。最後,該定義表明了風險管理的目的並不是不惜一切代價降低風險,而是盡量使風險減低至可以接受的容量范圍內。而且,企業風險是無法徹底消除的,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只能做出合理而非絕對的保證。
2.2006年4月,亞洲風險與危機管理協會專家組,通過五輪投票將風險管理定義為「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在實現未來戰略目標的過程中,試圖將各類不確定因素產生的結果控制在預期可接受范圍內的方法和過程,以保障和促進組織的整體利益實現」。
3.ISO31000:2009標准將「風險管理」定義為「一個組織針對風險所採取的指揮和控制的協調活動。」
風險管理就是運用管理手段,對風險所實施的指揮和控制協調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抓住機遇,規避威脅、減少損害,從而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伴隨著風險的產生與發展,風險管理的意識與能力也在不斷地發展與變化。
(二) 風險管理意識的產生與發展
人類是大自然造就和哺育的,並通過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而成長起來。人類一出現,風險就相伴而生,相伴而行。在原始社會,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開荒種地,生產糧食,以應付來日飢荒之風險;人們設法製作各種工具用以應付毒蛇猛獸的侵襲,屬於風險預防措施;他們將住處安排在山洞或其他適合的位置,以免被洪水沖淹或野獸侵害,就屬於風險避免的措施。
人類早期風險管理意識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即人與獸斗爭階段、人與神斗爭階段和互助共濟階段。
1.人與獸斗爭階段,當時社會處於原始的未開化時期,生產力極其落後,人們面臨的主要風險是來自毒蛇猛獸的威脅,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猛獸的襲擊。另一方面,為了更有效地打擊猛獸,人們開始研製一些原始的工具,這便是最古老的人類風險應對意識萌芽。
2.人與神斗爭的階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與獸的斗爭退居次要地位,而自然災害和疾病成為威脅人類安全的主要風險,這時就進入了人與神斗爭的階段。這時當人們無法解釋自然界中某些現象以及疾病纏身時,便認為這是神的意志。當災害來臨時,他們只有祈求神的保佑,因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一個又一個神話故事。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強烈的安全需求,促使人們的風險應對意識逐步增強。
3.互助共濟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產生了原始的保險意識,即互助共濟思想。在與各種風險抗爭的實踐中,人們明白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道理,逐漸形成了風險管理的意識。
(三) 東西方古代風險管理思想演變
1. 中國古代的風險管理思想
早在夏朝後期,《夏箴》有雲:「天有四殃,水旱飢荒,其至無時,非物積聚,何以備之。」這告訴人們,自然災害何時發生難以預料,需要隨時儲量備荒。《周禮·倉人》則說:「谷有餘則藏之,以待凶年而頒之。」墨子主張「必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和「有力以老人」。荀子提出「節用裕民,而善藏其餘」,「歲雖凶敗水旱,使百姓無凍餒之患」。這些論述,是要把剩餘產品(主要是糧食)積蓄起來,遇災荒年代使得百姓不受飢寒;在平時,社會鰥寡孤獨和殘疾人等都能得到國家的保護和社會的扶助。在此思想指導下,我國歷代都有賑濟制度。周朝有「委積」;戰國時代魏有「御廩」;韓有「敖倉」;漢代有「常平倉」;隋朝有「義倉」;宋朝有「社倉」等,這些賑濟制度本質上是建立後備、應付飢荒的一種風險對策。約公元前1700年開始,我國在長江從事貨物水運的商人們為了避免在販運貨物過程中因意外事故的出現使貨物全部遭受損失,採取了將一批貨物分裝於幾條船上的做法。這樣,若一條船發生意外,則貨主只受到一部分損失,而不至於全部貨物受損,這實質上是風險預防、風險分散、損失分攤的一種風險處理方法。
2.西方國家的風險管理思想
在西方,古代巴比倫、埃及、希臘和羅馬等文明古國也很早就有互助互濟、損失補償的風險處理方法,並逐漸演變成為現代保險。約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組織,參加這一組織的成員訂立契約,互相遵守。當某個成員不幸死亡時,由生存的成員所繳納的會費支付喪葬費或救濟其遺屬。此種類似的組織在古羅馬和希臘都曾盛行過。
對於財產風險,早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橫越沙漠的商隊就開始對於丟失的駱駝採用互助共濟方式進行補償;而在幼發拉底河沿岸則早已出現了冒險借貸,並在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1750年間)中有所規定,《漢謨拉比法典》中還有關於對付火災風險的規定。公元前916年的「羅地安海商法」所確定的共同傷損制度是對公元前2000年以來一直流行的這種海上風險處理方法的肯定。按照這個原則,在貨物和船舶發生共同危險時,由船長作出拋棄貨物或器具的決定,因拋棄而引起的損失由全體船員、貨物關系人共同進行分攤。
古希臘、古羅馬和古埃及等奴隸制國家對秘密安全已有了風險意識,採取了風險防範措施,防止發生泄密問題。如公元前1世紀,古羅馬人就運用植物汁作密寫墨水,以防範他人知曉。公元5世紀,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記載的希波戰爭中就有運用隱寫術傳遞軍事秘密信息,防範秘密被泄露風險的做法。
(四)現代風險管理的發展與應用
風險管理意識的形成和增強是風險管理產生的思想基礎,高度的物質文明是風險管理產生的物質基礎,社會矛盾的激化以及動盪的局勢是風險管理產生的社會基礎,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近代的科學管理思想為現代風險管理產生做好了最後的准備。
1.現代風險管理產生的背景
隨著18世紀工業革命的出現,社會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新技術、新工藝的普遍運用,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社會財富不斷涌現,國際貿易和國際市場空前擴大,新的風險危害也不斷增加。尤其是隨著社會化生產程度的提高,使得原來較為鬆散的社會聯系變得十分緊密,這又進一步促進了人們安全需求的提高。在現代企業中,由於以下原因,風險管理意識得到了普遍增強。
一是巨額損失幾率增加。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企業的積累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生產中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經濟損失。如英國一家工廠,由於電焊不小心,引發一場火災,直接造成3000多萬英鎊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對一些「高」、「精」、「尖」技術部門,一次風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往往達到驚人的程度。
二是損害范圍擴大。由於社會化生產程度的提高,使得企業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市場的不斷擴大,一些企業的營銷范圍由地區擴展到全國,由國內擴展到國外,這使得事故風險雖在某一局部范圍內發生,但其影響波及的范圍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時間上都是很大的。如一個大型銅鐵廠被毀損,可能會波及到千里之外的礦石供應商和鋼材使用商,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業。又如20世紀30年代出現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整個世界經濟遭到了災難性的破壞。另外,高技術的運用,在推動人類社會巨大發展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損害,如環境污染、臭氧層的破壞、網路手機詐騙、基因食品出現等。不僅給人類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也會極大地威脅人類的生存。
三是利潤最大化沖動。一個企業是否能取得預期利潤,是企業能否生存的根本標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的直接沖動在於獲得最大利潤。然而只有高風險的行業才能獲得超額利潤,如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運用,新產品、新材料的開發和試制都可能產生巨額利潤,也可能導致巨額損失。這就迫使人們採取各種可能的措施,趨利避害。
2.現代風險管理的發展
風險管理的發展主要是由企業安全管理思想帶動的。企業安全管理思想隨著工業化進展早在19世紀已經開始萌芽,它是伴隨工業革命的誕生而產生的。現代工業文明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空前發展,社會財富因此迅速增長並高度集中。與之相伴的是意外事故不斷增加,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日益嚴重。這不僅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有時甚至危害到企業的生存。於是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1906年,美國US鋼鐵公司董事長B·H·凱里,從公司多次事故教訓中提出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將公司原來的「質量第一,產量第二」的經營方針改為「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產量第三」。這一改變保障了雇員的安全,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他的思想和實踐獲得了成功,並震動了美國實業界。1912年,在芝加哥創立了「全美安全協會」,研究制定了有關企業安全管理的法律草案。1917年,在英國倫敦也成立了「英國安全第一協會」。
被稱為「現代經營管理之父」的法國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在其代表作《一般管理與工業管理》(General and Instrial Management)一書中提出,企業經營有六種職能的基礎和保證,他能控制企業及其活動所遭遇的風險,維護財產和人身安全,從而創造最大的長期利潤。法約爾率先把風險管理思想引入企業經營中,但並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20世紀20年代初期,美國企業開始充分利用保險這一風險轉移機制來保護資本。一些企業改變了把企業的風險管理看成是一種副業,有財會部門代辦,或採用交給保險經紀人及代理人的傳統做法。在西方國家的大中型企業中,逐漸出現專門負責保險和安全的管理人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對企業存在和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面的識別、預測和評估,然後對所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造成後果的嚴重性、處理所需支付的費用等進行綜合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制訂和實施最優風險處理方案。企業的這些活動無疑直接促進了風險管理這一學科的產生,並迅速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可以說風險管理是直接從一般企業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和保險管理中延伸和發展起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工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企業越來越趨向大型化,生產中發生的事故及其影響已不再是孤立的,局部的事件,一旦發生事故便會造成連鎖的巨大災難。因此,生產中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於是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和研究機構相繼成立。起初,安全工作的內容主要是檢修設備和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訂立一些安全制度以及處罰辦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手段被用於安全管理領域。例如,系統工程學的原理運用於風險識別和風險衡量,人們已經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並採取了一些措施,後來經過不斷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過渡到全面風險管理。
193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索羅門·許伽納博士認為,風險管理是在對風險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因素進行考慮、預測、收集、分析的基礎上,以最經濟合理的方法制定出包括識別風險、衡量風險、積極管理風險所造成損失等一整套科學系統的管理方法。1932年,由企業風險管理人員共同組成了紐約投保人協會(Insurance Buyer of New York),他們交換風險管理信息,並研究管理技術。於是,企業的保險管理逐步普及,並開始採用處理風險管理的其他手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各經濟單位一直把保險作為唯一處理風險的方法,並且僅憑直覺和經驗來判斷所面臨的風險,及處理風險的方法是建立在對風險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運用,使得人們對風險的分析發生了質的飛躍,為完整的風險管理理論體系的建立做好了最後的准備工作。
到了20世紀60年代,很多學者開始系統研究風險管理。1963年,美國出版的《保險手冊》刊載了梅爾和赫奇斯《企業的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一文,1964年威廉姆斯和漢斯出版了《風險管理與保險》(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一書,引起歐美各國的普遍重視。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運用,使風險管理從經驗走向科學。風險管理的研究逐步趨向系統化、專門化,風險管理終於成為管理科學中的一門獨立學科。
風險管理作為一門新興的管理學科,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對風險管理出發點、目標和運用范圍等強調的側重點不同,學者們對風險管理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應用領域的拓展兒不斷演變。但人們對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的認識逐步趨向一致,如風險管理是一項事前的准備工作,而非事後彌補工作。風險管理必須集中管理以發揮決策效益,分散執行、分工協作才能使風險管理工作獲得最佳效果。
3.現代風險管理理論形成
2009年11月15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3個用於風險管理的標准:ISO 31000:2009《風險管理——原則與指南》、ISO指南73:2009《風險管理——術語》、ISO/IEC 31010:2009《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技術》(以下簡稱標准)。我國也於2009年底發布了國家標准GB/T2453:2009《風險管理原則與實施指南》。
標準定義了風險的概念、確定了風險管理過程、規范了風險評估程序、指出了風險管理的11項重要原則,明確提出風險管理的首要原則是創造並保護價值。並明確指出「風險」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其中的「影響」有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可能存在機會,也可能有威脅。風險管理就是管理不確定性、減少威脅、放大機會、創造條件改變風險傳導的過程,使其有助於目標的實現。
ISO 三個「標准」的發布,標志著人類對風險管理取得了重大進展。是人類在管理領域的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成果,它的發布將改變世人對風險純負面的認識;「標准」將世界各國管理風險的先進理論及方法融為一體,開辟了人類管理風險、管理未來的新紀元。
近幾年國內外重大事件的爆發再一次驗證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2008年爆發的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有的金融銀行由於防範不利,准備應對風險措施不足,從而被風險擊斃;有的則獲益良多,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收益組織充分運用了風險管理手段,預測到風險可能發生,採取了有利應對措施、調整了投資結構,當危機爆發後主動應對,變威脅為機遇,獲得較好收益。汶川地震中,安縣桑棗中學因長期開展防災逃生的應急訓練,當地震突發時,2200多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安全轉移,創造了大地震中的「零傷亡」奇跡。大量的事實說明,有無風險意識及防範風險措施,後果大不相同。
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式變化的需要,提高人們的風險意識及管控風險的方法技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於2010年9月頒布了國家級「風險評估職業」培訓證書。該證書旨在通過系統專業培訓,使學員具備風險評估崗位要求的技能,協助組織開展全面風險評估應對工作,從而抓住機遇,規避威脅,為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③ 德隆威廉姆斯這幾年的墜落到底什麼原因
離開爵士,來到籃網第一賽季,打的還算可以,至少還是聯盟TOP15的球員。
後來球隊戰績不好,個人也不思進取,慢慢就墮落了,場外緋聞也多。
去年來到小牛,更是徹底淪為普通的首發球員。
④ 威廉姆斯與威廉斯的區別
雖然我現在讀初二,但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音譯不同是個方面
2.英語中是Willims,其實M不發音,按照讀音來應該是威廉斯,但中國人翻譯喜歡逐字翻譯,便成了威廉姆斯。
⑤ 風險性監管 含義
解釋一:
風險性監管(Risk-based Supervision)是指監管當局根據對銀行風險評估的結果,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確保銀行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系統來鑒別、衡量、監測及控制風險的監管方法。
解釋二:
風險性監管(Risk-based Supervision)是西方發達國家自70年代以來普遍運用的用以管理銀行金融風險的科學而系統的管理方法。美國著名學者威廉姆斯(C. Arthur Williams Jr)和漢斯(Richartcl M. Heins)在《風險監管與保險》一書中對風險性監管作了如下定義:風險監管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與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將風險導致的各種不利後果減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學管理方法。其主要通過風險識別(risk identification)、風險衡量(risk evaluation)、風險控制(risk control)和風險決策(risk decision)四個階段來達到「以盡量小的機會成本保證處於足夠安全的狀態」的目標。
⑥ 德隆威廉姆斯為什麼隕落這么快
德隆打法太傷腳踝和膝蓋,巔峰期的大幅度拉球變相,導致2個腳踝磨損嚴重,然後再遇到傷病,之後就失去爆發力了,還有就是在當時的爛隊籃網,可能心氣也都磨沒了。
⑦ 威廉姆斯綜合症
威廉姆斯綜合症是一種非遺傳性症狀。在活著出生的嬰兒中,大約每兩萬人就有一個患有威廉姆斯綜合症,發生前無法預測。它帶來生理和發展雙重問題,包括過度的社會人格,以及身體上的問題:心臟缺陷、腎臟損傷及缺乏協調性等,或許還會伴隨肌肉無力。在一些病例中可以發現的不同的大腦損傷問題。
威廉姆斯綜合症由第七號染色體缺失兩對基因造成。擁有威廉姆斯綜合症的病人通常熱愛音樂並且極度友善。 患有嬰兒高鈣血症( IHC )的孩子很典型地表現出與威廉姆斯綜合症的孩子一樣的行為及教育問題。因此在在對病症的描述中,將他們歸在一類。患嬰兒高鈣血症的孩子血液中鈣含量很高,並且在各方面發育遲緩。
在幼兒及剛出生的嬰兒中,從以下跡象可以看出他們患有威廉姆斯綜合症: 1 吸吮有困難,導致餵食困難 2 血液中鈣含量高 3 嗜睡 4 身體發育遲緩 5 斜視 另外,所有患威廉姆斯綜合症的人似乎都有心臟問題,主要是主動脈瓣上狹窄( supravalvular aortic stenosis ) , 這一種情況有時會發展為更為復雜的心臟問題。也許最明顯的跡象是威廉姆斯綜合症兒童(以下簡稱威廉兒童)普遍的面部特徵,這些特徵被稱為「小精靈特徵」。他們有很典型的寬大的嘴和大而鬆弛的下唇,鼻尖向上翻,稍稍凸出的臉頰和不規則的牙齒,牙縫很大。
精神跡象:1 饒舌且話語不連貫 2 情緒大幅波動 3 保持注意力時間短 4 過於沉迷某種興趣 5 對噪音過於敏感
所以,你不能這么武斷的判斷他是否患有此病。 看看上面的情況,實在覺得像,就去醫院檢查吧。
⑧ 美國學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漢斯在什麼時候提出風險管理的觀點
風險管理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德國,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興起,50年代以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組織管理功能的特殊性的一部分。由於風險存在的普遍性,風險管理的涵蓋面甚廣。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盡相同的定義。
克里斯蒂(JamesC.Cristy)在《風險管理基礎》一書中提出:「風險管理師企業或組織為控制偶然損失的風險,以保全獲利能力和資產所做的一切努力。」
威廉姆斯(C.ArihurWilliams,Jr.)和漢斯(RichardM.Heins)
在1964年出版的《風險管理與保險》
第一版中提出:「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風險所致
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⑨ 錫安威廉姆斯未來的成就會有多高會不會超過奧尼爾
NBA圈最熱門的話題是交易截止日期前球隊的騷操作。籃網先後簽下格里芬和奧爾德里奇填補內線空缺。西部湖人的反手是超級雙,直接奪走了兩對本賽季場均18分14籃板的猛男德拉蒙德。但是不用擔心,告訴你一件可怕的事情——NBA歷史上最具統治力的中鋒沙奎爾·奧尼爾的記錄,將被新加盟的錫安·威廉森打破!錫安將在一個超級記錄中超越奧尼爾。這個時代還有誰能阻止他?在鵜鶘戰勝凱爾特人的比賽中,錫安22投11中拿下28分8籃板3助攻4搶斷。這是連續第24場比賽獲得至少20分,命中率超過50%。目前的紀錄保持者是奧尼爾的25場比賽。而距離在奧尼爾之外,錫安只有一尺之遙。本賽季只有20歲的錫安能貢獻每場26分,命中率62%,其中20分是他在油漆區得到的。
在NBA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信哥」揚尼斯·阿德托昆博得分+14.3分。正負數值達到+10.2,在NBA排名第一,意味著只要他在場上,球隊就開始贏球。場均上場僅25分鍾,拿下19.2分7.8籃板1.8助攻,命中率62.5%,三分球命中率66.7%。看到這個數據而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在聯盟打了很多年的老兵。如果教練沒有限制自己的上場時間,誰知道他的數據會上升多少?
⑩ 德隆威廉姆斯人品
人品怎樣不知道。不過德隆最被人詬病的是發動兵變,趕走受人尊敬的老帥斯隆,不久後自己也被交易到籃網。這次事件是德隆目前職業生涯的轉折點,離開斯隆的爵士體系之後,狀態和表現明顯下滑,和保羅兩人誰是第一控衛的話題沒人再提,還多次抱怨網隊的隊友水平不夠。和教練、隊友的相處都有問題,這也讓一些球隊經理不敢打他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