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北大學2院怎麼樣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在校內簡稱二院,現更名為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於 2005 年 12 月由原機械工程系與自動控制系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及工業設計系合並後組成,原機械工程系是中北大學最早所設系之一。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成立於 2005 年 12 月,由原來的機械工程系與自動控制系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及工業設計系合並後組成。 學院有機械工程系、工業工程系、過程式控制制系、機械自動化系和工業設計系5個系。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包裝工程、工業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設計6個本科專業;擁有制圖與零件2個基礎課程組以及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院實驗教學中心和數控實習基地3個教學實驗室。
學院目前有「機械工程」博士後流動站1個;「機械設計及理論」二級博士學位授予權1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與科學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工程力學4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機械工程」、「工業工程」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予權。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1999年)和「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2008年)是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擁有山西省先進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2000年),機械基礎山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山西省深孔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
學院「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級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防項目28項,科研經費4000多萬元。在研科研項目100多項,國家基金2項,省部級項目20多項,科研經費1500多萬。學院成立以來獲省部級獎11項,發表論文500多篇,SCI、EI檢索收錄1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共13部,已授權專利9項,申請專利22項。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十一五」期間,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獲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成果13項,省教學名師5人,編寫省部級以上教材44部。
『貳』 中北大學是不是211
中北大學不是211高校,中北大學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軍總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創辦的我黨我軍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校」。
中北大學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體系。學校總佔地2995畝,建築面積12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近29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7億元,學校擁有紙質圖書館藏230多萬冊、電子圖書近136萬冊。56個中外知名資料庫資源。
(2)中北大學獲批基金項目擴展閱讀:
中北大學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國防科工局「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方向)5個,省重點學科24個,山西省「1331工程 」一流學科1個,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1個,山西省優勢學科攀升計劃支持學科2個,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
擁有博士後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博士點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碩士點6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涉及5大類別,13個領域,本科專業85個。工程學、材料學、化學學科群ESI排名位列全球前1%,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獲評B+。
『叄』 李曉慧的李曉慧副教授碩導
教育背景
2012:英國諾森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78-1981:攻讀鄭州大學電機系學士
工作履歷
1982-今:擔任原南京動專及現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
學術兼職
《江蘇電機工程》期刊編輯委員會委員
南京電機工程學會工業電氣化專委會委員兼秘書
研究方向
智能電網
新能源發電及微電網技術
基於DSP的測量、控制和繼電保護系統研發
教學工作
本科生教學:電路原理、電工學、供配電系統
繼電保護及二次迴路、專業英語
教學改革和教學獲獎
2008年獲得南京師范大學首屆「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中北學院教師教學一等獎
學術成果
縱向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51177074, 2011年
橫向科技開發、科技服務項目
電力系統諧波分析儀
開關櫃監視和保護系統研發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近幾年發表的部分論文)
1. Xiaohui Li, Huaren Wu, Danning Wu, 「DGA Interpretation Scheme Derived from Case Study,」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 Vol. 26, No. 2, pp. 1292-1293, Apr. 2011,(SCI收錄).
2. Huaren Wu, Xiaohui Li, Danning Wu, 「RMP Neural Network Based Dissolved Gas Analyzer for Fault Diagnostic of Oil-filled Electrical Equipment」,IEEE Trans.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Vol. 18, No. 2, pp. 495-498, Apr. 2011,(SCI收錄).
3. Huaren Wu, Xiaohui Li, Min Zhang, D. Stade, H. Schau, 「Analysis of a Liquid Metal Current Limiter,」IEEE Trans.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Vol. 32, No. 3, pp. 572-577, Sept. 2009,(SCI收錄).
4. Huaren Wu, Xiaohui Li, D. Stade and H. Schau, 「Arc fault model for low-voltage AC systems,」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 Vol. 20, No. 2, pp. 1204-1205, Apr. 2005,(SCI收錄).
5.李曉慧,吳華仁,劉晶晶.廣域阻尼控制器和STATCOM控制器協調設計,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39(16),121-125,(EI收錄).
6.盧旻,吳華仁,李曉慧.運用細菌群體趨葯性優化的電力系統廣域阻尼控制,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0,38(15),7-11,(EI收錄).
7. Xiaohui Li, Huaren Wu, and Jingjing Liu, 「Coordinated Design of Wide Area Controllers and FACTS Controller for Enhancement of Power System Stability,」PowerCon2010, Hangzhou, China, Oct. 24, 2010,(EI收錄).
8. Min Lu, Huaren Wu, and Xiaohui Li,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EITS 2009, Shenzhen, China, Dec. 19, 2009,(EI收錄).
9. H. Wu, D. Wu, Q. Wang, and X. Li, 「Switched-Control Based Wide-Area Damping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2009 SUPERGEN Conference, Nanjing, China, Apr. 6, 2009, (EI收錄).
10. Huaren Wu, Qi Wang and Xiaohui Li, 「PMU Based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PowerCon2008, New Delhi, India, Oct. 12, 2008,(EI收錄).
11. Huaren Wu, Xiaohui Li, Min Zhang, D. Stade and H. Schau, 「Analysis and Design of GaInSn Current Limiter,」The 2006 IEEE Instr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Forty-First IAS Annual Meeting,(EI收錄).
12.Huaren Wu, Xiaohui Li , 「Calculation of Maximum Arc Energy for Low Voltage Power Systems,」IEEE PES, Power System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2006,(ISTP收錄).
13. Huaren Wu, Xiaohui Li, H. Schau and D. Stade,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ling of GaInSn Current Limiter,」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Power System Contro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ET Hong Kong, 2006,(EI收錄).
『肆』 中北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3年12月,中北大學共建成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中國兵器工業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工程中心15個,包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防科技工業先進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個 ,中澳聯合研究中心1個,校企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
中澳聯合研究中心(1個):電力工程中澳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鎂合金關鍵技術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精密塑性成形國防先進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技術依託單位)、國防科技工業民爆制備工藝技術研究應用中心(成員單位)、物聯網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與羅克佳華共建)、中國兵器無損檢測診斷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北方風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北方興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之彩科技有限公司
國家級研究所(1個):中北大學國家區域創新戰略研究所
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山西中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1個):電子測試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1個):地下目標毀傷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中國兵器工業實驗室(1個):傳爆葯性能檢測中心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動態測試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高射速武器國防特色學科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鎂基材料深加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微納慣性感測與集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個):山西省集成精密成形工程研究技術中心、山西省現代無損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微米納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高分子復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鑄造新工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光電信息與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工程塑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防火防爆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自動化檢測裝備與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起重機數字化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有色金屬液態成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激光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深孔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動態測試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先進製造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信息探測與處理山西省重點實驗室、超重力化工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納米功能復合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煤電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
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中北大學「創新研究中心
校企合作聯合實驗室(2個):施耐德聯合實驗室、位置應用技術聯合實驗室 十一五規劃以來,中北大學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254項,各類項目總數3600餘項,科研項目總經費近22億元,獲得國家科技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獎96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近6000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330餘部。
2010年至2013年,中北大學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累計達70餘項,國家863項目12項,國家973項目10項,國家國際合作項目8項。在國防科研方面,承擔總裝備部預研項目400餘項、科工局國防項目100餘項,其中我校牽頭負責的科工局重大專項2項、總裝演示驗證項目1項,086重大項目1項。此外,2012年,該校劉俊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2013年,劉有智教授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科研成果 獎項 獲獎時間 獲獎者 備注 電子測壓蛋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991年 祖靜 第一單位 新型三軸加速度慣性感測器與實時數據壓縮儲存動態測試系統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4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多功能反應裝甲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6年 劉天生 第二單位 XXX發射葯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08年 肖忠良 第一單位 納機電矢量水聽器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0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電子衍射測晶體結構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1年 王建邦 第二單位 防大口徑穿破甲彈裝置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3年 劉天生 第一單位 彈載全彈道動態參數快速存儲測試系統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5年 祖靜 第一單位 可燃葯筒粘結在線無損診斷方法設備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2001年 路宏年 第一單位 可燃液體爆炸試驗裝置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2001年 張景林 第一單位 XX粘貼質量在線無損診斷的方法及設備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1999年 王明泉 第二單位 粘接強度檢測系統 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涉密 涉密 第一單位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科研成果 獎項 獲獎時間 獲獎者 備注 尼龍11樹脂 一等獎 涉密 胡國勝 第一單位 火箭掃雷系統 二等獎 1990年 劉天生 第二單位 XXX(涉密)傳爆葯安全性試驗方法 二等獎 1996年 張景林 第一單位 XXX(涉密)子母彈 二等獎 2001年 王堅茹 第一單位 某模塊化、系列化技術研究 二等獎 2011年 熊繼軍 第一單位 某大構件輕量化關鍵技術及應用 二等獎 2011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化工廢氣超重力凈化技術的研發與工業應用 二等獎 2011年 劉有智 第一單位 包覆材料厚度超聲檢測技術 三等獎 1996年 路宏年 第一單位 火箭發動機脫粘檢測系統 三等獎 涉密 涉密 第一單位 某框架溫成形技術 三等獎 2006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6項)科研成果 獎項 獲獎時間 獲獎者 備注 XX(涉密)關鍵製造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年 徐宏 第一單位 XXX(涉密)黑匣子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年 熊繼軍 第一單位 涉密 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大型復雜鋁鑄件熱工藝過程模擬及新工藝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 涉密 第一單位 大型鑄件內部缺陷檢測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 王召巴 第一單位 頂防護輕型反應裝甲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 涉密 第一單位 高效彈葯及高射頻低後坐發射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 薄玉成 第一單位 戰略導彈再入過程動態數據測試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 劉俊 第一單位 復合感測器及微型集成測量系統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某導彈遙測匹配裝置自動檢測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XXX(涉密)產品結構內視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韓焱 第一單位 XXX(涉密)拋撒角速度及角速度測試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馬鐵華 第一單位 侵徹過載測試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火箭發射動力學—起始擾動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年 涉密 第一單位 固體火箭發動機裝葯包覆狀態無損檢測技術及設備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 王召巴 第一單位 單管大口徑機槍低後坐浮動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 涉密 第一單位 鈍感傳爆葯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 涉密 第一單位 坦克動力系統零部件動態設計技術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年 涉密 第一單位 破甲彈葯尾翼等溫成形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 涉密 第一單位 軍用發動機關鍵零部件CAD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 涉密 第一單位 輕武器動態優化、模擬及可靠性技術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 涉密 第一單位 XX(涉密)再入過程動態數據測試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 劉俊 第一單位 創傷彈道研究專用激光測速靶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李仰軍 第一單位 等溫擠壓技術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4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XX(涉密)飛控數據實時檢測存儲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 劉俊 第一單位 彈用集成硅微加速度計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靶場設備導彈前框瞬態高溫測量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 周漢昌 第一單位 XX(涉密)壽命可靠性研究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0年 周桂春 第一單位 XXX(涉密)飛行姿態測量系統 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0年 任勇峰 第一單位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科研成果 獎項 獲獎時間 獲獎者 備注 導彈數據記錄設備 一等獎 2001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高能X射線數字成像系統與技術 二等獎 2002年 韓焱 第一單位 難加工零件溫冷近凈成形與改性技術 二等獎 2002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炮射導彈測試彈技術 二等獎 2005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直齒圓柱齒輪精密塑性成形工程化應用研究 二等獎 2005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基於數字平板探測器的工業DR/CT成像檢測技術與系統 二等獎 2006年 韓焱 第一單位 激光打孔 二等獎 2009年 涉密 第一單位 山西省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共5項)科研成果 獎項 獲獎時間 獲獎者 備注 生物動力系統的建模與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0年 靳幀 第一單位 微感測器軸心差角四點法與雙彈頭沖擊差分法靜動態特性測試技術 山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2009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車輛用鎂合金大型承力構建控製成形技術及裝置 山西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0年 張治民 第一單位 XX-xx(涉密)彈載數據記錄裝置 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1年 張文棟 第一單位 可調諧脈沖激光波長和入射方位相幹探測裝置 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8年 張記龍 第一單位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2月, 中北大學圖書館有中外文圖書和電子圖書291萬冊,中外文期刊24627種。館藏文獻包括數、理、化、外語等基礎學科和工程技術、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兵器工程、自動控制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化學工程、測試技術及儀表、交通、環境科學等應用技術學科,同時收藏了人文社科、管理科學、體育等文獻資料;擁有電子資源資料庫32種,包括CNKI學術期刊及優秀碩博論文庫、萬方數據及萬方學位論文、超星數字圖書館、重慶維普、SDOL、Ei等中外文電子資料庫。 學術期刊 據中北大學出版中心網站2015年11月信息顯示,中北大學共編輯出版有《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測試技術學報》、《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等4個學術刊物。
《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79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前身為《華北工學院學報》,期刊以基礎理論、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為主要刊登內容,設應用基礎研究、機械與動力工程、自動化與計算機、化工與環境工程、電子與電子信息、材料科學與管理工程等欄目,曾獲國家教委科技司全國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司全國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中國教育部優秀期刊三等獎、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多次獲山西省高校學報一等獎、山西省一級期刊、兵器工業總公司優秀期刊三等獎等諸多榮譽,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美國《工程索引》(EI)、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科學文摘》(SA)、荷蘭《文摘與引文資料庫》(Scopus)等全文收錄。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85年,是由中北大學主管、主辦的社科綜合類學術性期刊,雙月刊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等中國國內重要檢索資料庫收錄,設政治理論、哲學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學理論、外語研究、語言文字學、經濟與管理、法學研究、體育理論、民俗學與區域文化研究等欄目。
《測試技術學報》創刊於1986年,是由「中國兵工學會」與「中北大學」合辦,是「中國兵工學會測試技術學會」會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2年起,《測試技術學報》連年被評為山西省一級期刊。2009年《測試技術學報》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設聲與超聲測量、在線測試、測量儀器、ADC、DAC和數據採集、實驗技術與標准、動態測試系統、環境測量、數據壓縮、人工智慧與神經網路、電磁測量、微波測量、測控技術與匯流排技術、雜訊與振動測量、遙感、遙測與遙控、VXI儀器、無損檢測、光電測試、生物測試、量子測試、分析測試、材料測試、軟體測試、火炸葯測試、感測器技術、微型機械電子系統等欄目。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測試科學與儀器》)創刊於2010年,是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中北大學主辦的英文類國際性學術期刊,旨在報道國內外最新測試與儀器技術動態,關注測試與儀器科學技術的熱點、難點問題,為從事信息獲取與轉換研究的科學工作者提供學術觀點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伍』 中北大學數學與數學應用專業怎麼樣
中北大學數學系
中北大學數學系前身為數學教研室,屬於太原機械學院基礎部,1988年數學教研室隸屬於理學系,系主任孫顯奕,教研室主任胡學康;2000年9月,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科專業,並開始招生;2002年7月,成立數學系,系主任高玉斌,總支書記潘晉孝;2004年,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並開始招生;同年開始招收應用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7名;2005年,數學系隸屬於中北大學理學院,2007年開始招收基礎數學碩士研究生。目前本系有基礎數學、應用數學兩個碩士點、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個本科專業,有5名博士生導師,13名碩士生導師,數學學科具有教授自評權。
數學系目前下設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函數與方程四個課程組,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兩個專業課程建設組、一個基礎數學實驗中心。山西省數學會生物數學專業委員會掛靠本系。
近年來,數學系在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實驗室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取得較大成績,教學科研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科學研究的層次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被評為校品牌專業,數學系評為校優秀教學管理系部,《線性代數》課程相繼被評為校精品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數》等課程評為校精品課程或優秀課程。
近5年來,在各類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1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79篇,目前承擔科研項目3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共8項,出版教材(教學用書)共8部。
1997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有向圖組合結構的研究
2000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群與圖理論及其應用
2002年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 項目:非線性種群動力學建模與研究
2003年山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項目:非線性種群動力系統研究
2003年山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非負矩陣的組合理論
2004年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非線性種群動力系統研究
2004年山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項目:非負矩陣的組合理論
2005年山西省科技進步自然科學類二等獎,項目:非負矩陣的組合理論
『陸』 省部級重點院校有哪些中北大學是嗎
中北大學(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學校簡介(由於學校發展快於官方網頁更新速度。在此聲明,這是最新情況)
(原華北工學院、太原機械學院)位於晉商之都——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創建於 1941 年,是工業與信息化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學科專業涵蓋工、理、文、經、管、法、教 7 大門類,在國防科技領域和區域經濟建設中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從05年開始試行11省一本招生,到08年已有24個省進入一本招生
學校現任黨委書記 師謙教授,校長 張文棟教授,校慶日為 9 月 8 日。
學校佔地1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5.52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林木蔥郁,環境幽雅。擁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現代教育技術與信息中心、生活服務中心等教學、科研、公共服務設施。現代化的圖書大樓設有大型電子閱覽室、音像資料室、情報學術交流室和學生專業閱覽室,擁有中外文圖書和電子圖書 200 多萬冊。
學校面向全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 31000 人,其中本科生 26000 多人,博士、碩士研究生 2000 多人。學校設有 10 個學院 32 個系,以及研究生院(籌)、國防科學技術研究院、後備軍官教育學院(招收國防生)、信息商務學院、全國示範性軟體學院和成人教育學院。擁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和教授自評權。除學歷教育以外,學校還具有工程碩士、同等學力和教育部在職培養等研究生培養資格。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22858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425人。設有10個學院及研究生院(籌)、後備軍官教育學院(招收國防生)、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點58個,本科專業59個(其中國家管理專業9個)。具有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11個領域的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12個專業的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電子測試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共建)、「地下目標毀傷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國防科技精密成型工程中心(共建),三個國家級實驗室「儀器科學與動態測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動態測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鎂基材料深加工教育部工程中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擁有國重(培育)學科,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國防科工委重點專業等 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現有專任教師1642人,其中有正教授職稱者226個;副教授508個;另有教輔高級108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32人,碩士學位的教師946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1.7%。有兼職院士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全國勞動模範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人員60多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專家20人,在國家級學會擔任理事以上職務的39人,山西省高校教學名師獲得者1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獲得者1人。
「十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國家級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863」 、 「973」 、國家攻關項目等) 80 多項,各類項目總數 1600 多項, 2005 年來每年科研經費都達到 1.2 億元以上。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獎勵 124 項。發表學術論文超過 6000 多篇,其中被 SCI 、 EI 等收錄 800 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 100 多部。
60 多年的辦學歷史和濃郁的文化積淀,學校以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為國家培養出各類優秀人才 7 萬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中大畢業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隊和企事業等用人單位的歡迎,畢業生就業率長期保持在 90% 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國高校前列。 每年中國兵器,航空,航天等部門都在中北進行專項招聘會,並且中國航天科技總公司還在中北設立獎學金,該獎學金設立的學校(除中北外)均系985院校,以表彰其對國家航空事業的作用。
學校不斷擴大國際國內學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 30 多個國家的教育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學校每年按計劃派遣教師出國攻讀學位、做訪問學者或考察學習;聘請不同專業的長期外籍專家和教師來校任教或講學。學校主辦和承辦多種國際、國內和區域性的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兩院院士來校進行學術講座和交流,與全國各地多家企事業單位及科研院所保持著良好的產學研合作關系。
『柒』 中北大學是不是國家工信部特殊人才培訓基地
中北大學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共建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但不是國家級特殊人才培訓基地,是省級人才培訓基地。具體如下。
中北大學(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位於山西太原,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中國航天核心院校,屬國家二級保密單位,被譽為中國的"軍工泰斗"和"人民兵工第一校"。
教學資源
國家級示範中心(基地)(3個):
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首批全國移動互聯網創新教育基地
重點中心(2個):
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留學預備教育中心(全國第5個)
國防工業出版社山西高校教材建設研究中心
省級示範實驗室(7個):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物理實驗室、中北大學電工電子技術實驗室、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動態測試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大學數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 安全工程特色專業人才培養實驗區、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研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測控技術與儀器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計算機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正申請國家級)、兵器工程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基礎力學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4個):兵器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機械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化工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微米納米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
省級研究生培養基地(3個):高分子物理與化學、精細化工、電子信息
省級協同創新基地(5個):現代化工節能減排協同創新基地、 新型儀器儀表技術協同創新基地、鎂鋁合金高性能構件製造及應用協同創新基地、 智能信息感知與處理技術協同創新基地、煤層氣井新型壓裂技術協同創新基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學科(8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 工業工程、材料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兵器工程
國家管理專業(9個): 測控技術與儀器、安全工程、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自動化、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 測控技術與儀器、安全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 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級品牌專業(10個): 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安全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
『捌』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丹陽校區在哪
丹陽校區校址:丹陽市正德路8號
於2017年9月正式啟用丹陽校區,佔地總面積900畝,規劃建設總建築面積38.75萬平方米。自2017年 9月開始,學院每年招收的一年級新生在丹陽校區學習,2020年9月全部遷址丹陽辦學。
丹陽校區基礎設施完備,教學科研條件優越,是一所現代化的智慧校園、生態校園、人文校園、低碳校園、開放校園的嶄新校區。
(8)中北大學獲批基金項目擴展閱讀: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成立於1999年,由百年名校南京師范大學與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是首批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獨立學院和經江蘇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公益性事業單位。
學院下設8個系科,分別為人文系、外語系、經濟與管理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工學系、美術系、音樂系,共有38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法、文、理、工、管、藝等門類。
學院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超過80%,青年教師有多人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和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玖』 中北大學的材料怎麼樣
中北大學的材料專業是一個很好的專業,屬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科研能力強大,是中北大學基礎雄厚的學科之一。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與博士後流動站,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等二級學科,其中材料加工工程為山西省重點學科。
學院設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國管專業)、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復合材料與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為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山西省品牌專業,並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為山西省特色專業,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為校品牌專業。
(9)中北大學獲批基金項目擴展閱讀:
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後承擔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863」、國家「973」、國家攻關、重大科技專項、國防重點基礎科研項目、國防技術基礎、總裝預研等項目,科研總經費超1.5億元;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發表被SCI、EI收錄論文180多篇,出版專著17部等,授權專利100多項。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後與英國萊斯特大學、日本琦玉工業大學、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外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