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基金會能夠幫扶學生公益組織,或者如何能獲取資金支持謝謝啦
黑蘋果青年,
益微青年,
中國扶貧基金會「公益未來」項目,
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等等
Ⅱ 現在中國有哪些公益組織呢
1、公益中國·慈善聯盟
公益中國·慈善聯盟;英文名稱「Alliance of Charities in China」,縮寫為」ACC」,面向全球慈善機構、NGO組織發起聯盟倡議;聯盟由知名人士及公益中國組委會發起。
2、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中國大學生公益聯盟」 China Student Alliance (簡稱CSA)致力於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促進大學生公益社團間的交流,發布大學生公益活動信息。
3、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
河北進德公益基金會(原名北方進德)是於1997年5月在石家莊創辦的非公募基金會,是中國首家天主教非營利機構(NGO/NPO)。
4、公益中國
公益中國,是由廣而告之有限公司創辦的綜合性公益網站。以構建「公益心」為己任,圍繞公益三大元素「人、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力圖打造最廣闊的公益平台,宣傳最廣泛的公益思想,呼籲社會和平與和諧,讓「公益」能夠更加深入人心。
5、感恩中國
感恩中國【owecn.com】(其中owe英文翻譯中文的意思是及物動詞感恩的意思,cn是代表中國,統稱為感恩中國)
用心經營網站,用愛回報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有感恩、知恩的心!感恩中國倡議:用自己的愛心回報社會, 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構造和諧社會。
Ⅲ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開展的公益項目有哪些
紅十字
Ⅳ 尋求公益項目的名稱和公益理念
公益是個人或組織自願通過做好事、行善舉而提供給社會公眾的公共產品。在這里,做好事、行善舉是對個人或組織行為的價值判斷;行動的結果是向非特定的社會成員提供公益產品。
公益活動是現代社會條件下的產物,是公民參與精神的表徵。公益活動要生產出有利於提升公共安全、有利於增加社會福利的公共產品。在組織公益活動時,要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努力形成參與者多贏共益的良好氛圍。因而,公益活動至少應包含公民、公共、公德、公意和共益等五個要素。
下面是海內外一些著名的公益組織,它們往往以基金會、協會、慈善信託、社團等機構或組織出現。
內江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
內江市義務工作者聯合會(「內江市義工聯」)是在共青團內江市委工作指導下,由志願為青少年及社會提供義工服務的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社會團體公益組織,2014年7月注冊成為四川第一個非營利性義工法人社會組織。內江市義工聯的業務主管單位為共青團內江市委,在內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團市委的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而創建,為促進社會發展,參與社會治理,實現社區服務;有效促進政群關系,整合跨界資源的互助平台,成為社會有意義的工作行為的社團組織。秉承「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宗旨,倡導「奉獻、參與、互助、友愛、進步」的服務精神,傳播「助人自助、愛心儲存、樂動奉獻」的互助理念,伴隨內江的騰飛,力爭取得長足的發展和令人矚目的成績,走出了一條具有內江特色的義工發展之路,成為內江市一張靚麗的新城市名片,把內江打造成公益內江,文明內江的全新城市景象。
快樂點公益網
快樂點致力於整合公益資源,為組織、個人和企業搭建互動交流平台,提供個性化服務。快樂點期待成為公益界的創新工廠、新媒體公益內容的全產業鏈供應商。葫蘆島市志願者聯合會常務會長、葫蘆島市愛心協會秘書長王安遲: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是獨立的非政府的人道主義團體。它是各國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的國際性聯合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公益中國愛心滿世界
《公益中國愛心滿世界》慈善機構成立,首次亮相是在北京朝陽劇場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慶六一大型晚會,由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主持,更有眾多影視明星和著名書畫家到場助興,並奉獻愛心。
整合公益資源,為組織、個人和企業搭建互動交流平台,提供個性化服務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堅持公正和不偏不依的立場,在世界各地工作,以幫助那些受武裝沖突或國家內部動亂影響的人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一個人道組織,其總部在日內瓦。它的使命是由整個國際社會所賦予的,即:落實國際人道法規則的監督者。它是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創始機構。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國家始終保持對話,但它在任何時候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只有能獨立於任何政府和權威以外,才能為武裝沖突的受害者的利益工作。而服務於戰爭受害者則是人道工作的核心
科教扶貧
由江蘇和陝西退休教師幹部發起,為救助失學青少年和普及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在秦巴山區開展科教扶貧活動,於2005年11月籌建。宗旨:主張物質救助與智力扶持相結合,「東西連手城鄉互助企校合作正規與非正規教育並舉」,募捐圖書衣物開展「1助1」結對助學,推動新型半工半讀教育試點總結經驗不斷發展,籌建千鄉萬村閱覽室形成農村科技文化學習社區,通過救助失學青少年和普及職業技術教育,促成農村自主經濟互助合作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生產,加快生態農林資源開發走向繁榮家鄉共同富裕道路。我們願與所有政府部門學術研究機關和社會企事業公益組織或項目竭誠合作!
Ⅳ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公益項目
我想申請中華社會救助基金醫療求助。
Ⅵ 目前世界上有那些慈善組織
國際慈善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Project Orbis -- ORBIS) 是一個致力於為世界各國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復光明的國際性慈善機構,它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見光明」。
樂施會
樂施會(Oxfam)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發展和救援組織的聯盟,它由十三個獨立運作的樂施會成員組成。1942年Canon 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1896年 - 1987年)在英國牛津郡成立,原名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德國納粹黨佔領希臘人民。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 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 樂施會是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的組織。「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 樂施會於1976年由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志願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注冊成為獨立的扶貧,發展和救援機構,先後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推行扶貧及救災工作,開展綜合發展、緊急援助、教育、衛生和水利等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樂施會在中國的項目由香港負責統籌,確保符合國情、社情以有效推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簡稱UNICEF),原名「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1946年12月11日創建,最初目的是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並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母嬰和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1965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由於「促進國家間的手足情誼」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宣明會
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是一個發揚人道與博愛精神的國際慈善團體,其宗旨是以愛心服事貧苦及有需要的人們,與他們一起面對貧窮和災難,合力克服困境,使其走上康莊之路。 世界宣明會於1950年創立,起源於對一個孤苦女孩的愛心。因此,宣明會特別關心兒童的處境與福樂,著重幫助孤兒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並是關注女童教育、性別平等和環境保護問題。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1月,其創立者為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其妻子梅琳達·蓋茨。該基金會屬非營利性質,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2015年9月24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消息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22日在美國西雅圖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基礎上結成合作夥伴。
亞洲基金會
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 是一個非營利國際發展機構,它成立於1954年,總部位於美國的舊金山,在亞洲有18個地區辦公室。其活動宗旨在於通過提供資助和項目服務,幫助亞洲各國的發展。
亞洲基金會的項目致力於解決亞洲國家自己提出的在21世紀影響它們的關鍵問題:公共管理、經濟發展、婦女賦權、環境和地區協作。此外,亞基會還通過」向亞洲贈書」和專業交流項目等多種途徑,促進亞洲的和平、公正和繁榮。
國內慈善組織: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後,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Ⅶ 為藍公益組織主要有什麼公益項目
「為藍」開展的項目包括 「智慧吃」,「低碳行」和「蔚藍海洋」。鼓勵消費者優先考慮節能產品,減少資源密集型產品消費;鼓勵商家開拓創新,生產或提供對環境友好的產品;影響政府出台相關政策來為追求低碳生活提供便利。
Ⅷ 非盈利組織,公益事業,基金會的區別,以及轉型問題.
非營利組織是社會組織的本質特性,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區別於企業。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有三類: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非營利組織主要從事的是公益事業,但社會公益事業不是非營利組織專有,政府、企業也可從事公益事業。基金會不能轉制為企業,其工作特點是以公益目的聚集社會資金,將其投放到公益項目中,為社會提供福祉。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當然要獲取薪酬,但成本不能超過收入的10%,薪酬標准目前都不高。目前相比之下,還低於企業。非營利組織可以投資辦企業,但企業必須是獨立的法人,非營利組織在企業取得的收益應用於公益目的。
Ⅸ 壹基金的公益計劃及項目
緊急救災計劃:搭建由民間專業救援隊、災害管理機構和相關企業等聯合組成和共同參與的三大夥伴網路,分別為「壹基金救援聯盟」、「壹基金聯合救災」和「企業聯合救災平台」。壹基金採取「提前備災、聯合行動、快速救援」的策略,通過建設屬地化社會力量災害應急機制,以當地民間和專業的力量為主,分別針對重大災害和中小型災害,主要面向兒童及其他弱勢群體開展緊急救援和賑災行動,同時推動民間救災力量的發展,促進民間公益組織參與災害治理體系的建設。2011-2014年期間,壹基金及其合作夥伴在全國23個省區市先後針對地震、洪災、旱災、凝凍、火災等災害,開展救災行動201次,直接受益達到105萬人次。
防災減災計劃:以兒童為主要目標群體,以減災教育為主要內容,通過支持民間救援隊、公益組織、教育機構等社會力量,進入社區和學校開展「抗震減災示範校園」、「減災小課堂」、「人人來減災」三個方面的活動,有效提升災害多發地區兒童應對災害及日常安全風險的能力,維護兒童的安全。
減災小課堂:2014年,「兒童平安--減災小課堂」項目分別通過雅安和岷縣的兒童服務站、全國14個省的40家民間公益組織、以及36支中國平安支教志願者團隊,在24個省的168個項目學校/教學點開展活動,對1134名學校教師和公益志願者進行了培訓,為全國32,182名兒童提供減災教育。
人人來減災:2014年,「人人來減災」結合國家減災日和國際減災日開展活動。國家減災日期間,共有來自19個省的463支團隊響應了活動,開展了203次各類落地倡導活動,直接影響717,595人,共有893萬的微博互動和閱讀量。國際減災曰期間,共有64支大學生團隊和救援隊開展118次落地倡導活動,直接影響24,942人。
抗震減災示範校園:在龍門山地震帶上,「減災示範校園」項目以針對兒童的減災教育為核心,結合開展教師培訓、減災主題活動、校園應急管理和配備校園應急物資。項目第一批覆蓋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及漢源縣30所學校,共培訓90名項目骨幹教師,開展46場校園主題活動和59場應急疏散演練,597名教師共開展減災小課堂1,292課時,受益兒童10,893名。
災後重建計劃:在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壹基金配合各級政府部門,聯合國際和國內領先的科研及災後重建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機構,開展以防災減災為主導思想的災後重建工作,幫助災區群眾實現平穩過渡安置,重建家園,提升當地學校和社區應對災害的能力。該公益計劃的重點內容為抗震減災示範學校和幼兒園、抗震農房和社區減災中心等。
凈水計劃 :2014年,凈水計劃與37家民間公益組織和16個可口可樂裝瓶廠合作,為全國20省的166所農村學校提供了176台校園凈水設備,幫助66,026個孩子在學校期間喝到了更干凈的水。同時,超過200位志願者和20家高校社團在凈水計劃學校開展了兒童水衛生教育活動。到目前為止,培訓直接受益12,000人次。
凈水計劃聯合本地教育、衛生等部門和學校的共同參與。通過在學校內安裝納濾級膜技術的凈水設備,使得學校飲用水滿足相應國家標准。通過組織水與衛生健康培訓和發放水杯,提升項目學校兒童的飲水安全意識和健康衛生習慣。聯合相關科研單位、企業、政府、各地民間公益組織和公眾,搭建人人公益的項目平台,發揮各自專業特長,通過對本項目的評估研究、城市公眾參與和傳揺倡導,推動社會公眾對整個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問題的關注,以最終實現農村學校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
壹樂園公益計劃:通過向農村學校的兒童提供游戲、音樂和體育設施,改善教學方式,豐富他們的音樂和體育教育,在快樂中獲得全面發展潛能、實現公平發展的機會。該公益計劃同時也關注兒童在災後過渡安置期獲得必要的社會心理支持需求,通過支持民間公益組織建立兒童服務站,為災後兒童提供專業的陪伴和服務。
壹樂園音樂教室&運動匯:2014年,在全國貧困地區的農村小學(包括四川省雅安市六縣二區、甘肅省岷縣和漳縣、雲南省魯甸縣以及全國其他災後和貧困地區),以兒童為本,聯合5個專家團隊27家民間公益組織及志願者,改善75個項目學校35,452名兒童的音樂教育空間,以及137個項目學校56,692名兒童的室外運動設施,同時針對學校師資力量進行培訓,提升農村學校教學綜合能力。
壹樂園兒童服務站:2014年,壹樂園兒童服務站在四川雅安、甘肅岷縣、雲南魯甸持續開展工作,共資助52家民間公益組織在災區建立了62個社區服務站點,超過270名社工等工作人員和2,146名志願者,共為災後社區26,193名兒童提供超過673,090次服務。
海洋天堂計劃:海洋天堂公益計劃以自閉症、腦癱、罕見病等特殊需要兒童為主要關注群體,通過支持康復機構和家長組織,搭建研究機構、公眾和企業聯合的行動網路,有效促進社會接納和公共政策的完善,提升他們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他們的權利得到保障和實現。
2014年,共有115家民間公益組織開展了193次社會融合活動,5,917名特殊兒童受益,共6,227名家長和337個志願者團體參與,開展了6場能力建設活動,171家民間公益組織參與,295名從業人員接受培訓。4月2日世界自閉症曰,海洋天堂計劃的公益夥伴在全國53個城市舉辦了217場公益倡導活動,共有2,919人次特教老師、987家公益組織、476家媒體共同參與。同時,通過微博互動共有695萬人次關注自閉症等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