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評職稱的時候算不算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學校認定不同。這種級別的課題總經費大約在20多萬,子課題以5個計算,扣去總經費中預留的一部分,平均每個約3-4萬的經費。最後職稱的認定應該是以你總課題經費計算的。
我導師有一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撥80萬,學校配套80萬,總經費160萬,擬定分10個子課題,每個子課題6萬(後續大概會再追加6萬)。這樣算下來,部分課題組成員最後轉教授就是以課題經費認定的,我們學校似乎就是這樣
❷ 想申報今年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認為選題很好,但前期成果太少,想打個擦邊球,可以編寫嗎
真的讓人頭痛醫院一趟一趟
❸ 評審專家談如何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申報社科課題是社科研究人員最基礎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業的第一步工作,這一步是就像一個人學走路一樣,一定要大膽地學,否則就不會走路。通俗地說,不會做課題申報,就像無米下鍋一樣。一個科研人員總不能一輩子等著、靠著別人去申報課題獲得立項後,把自己加入課題組作為成員之一來承擔課題,而應該學會自己單獨申報課題,當課題負責人,自己主持一個科研課題。因此,學會如何申報科研課題至關重要。下面,我們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為例,對如何申報課題進行一些探討。
設計適合自己研究的選題
選題是成敗的關鍵。因此,每年課題指南公布後,要認真研讀課題指南,並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選題盡量與指南緊扣起來。
題目不要過大、過長。申報課題不要追熱門題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較強研究力量「大撞車」。選題時要考慮所選的相關題目資料佔有是否充分,課題組成員前期研究是否有實力、有基礎,研究隊伍構成是否符合選題。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長的題目不要申報。處理好「自定」題目與「指南題目」的關系。選題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題目,可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區、所熟悉的領域縮小一些范圍,可以將「指南」的題目化解為申請者要做的題目,因為范圍比較大,大題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評委看不懂,可以寫一兩句話指出是根據哪一類題目或范圍演化而來。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學科特點。
課題指南覆蓋26個學科,題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題目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選題?這就需要突出我們的特點,我們有什麼特點?所謂特點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優長學科。以廣西為例,經濟、社會、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如果能從中找到適合的選題,申報命中率就會高一些。從多年來年,廣西申報課題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類課題。從所申報的課題來看,1984~2007年申報立項的9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有8個是與「民族」有關的,當然不一定在「民族問題」學科申報,有的是在社會學學科申報,如《構建西南民族地區庫區礦區和諧社會研究》;有的是中國歷史,如2007年申報立項的《南海絲綢之路與中國-東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從這兩個課題看,地方性――庫區礦區、南海絲綢之路,在廣西、在西南是比較有特點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區有全國最多的少數民族民族種類和人口,地域廣闊,中國――東盟跨境民族經濟文化豐富多彩;優長學科――研究民族經濟、民族文化、中國-東盟壯泰族群,這些領域我們在全國是處於比較優長的。
三是考慮課題組成員的前期成果。
選題要考慮好所申報的選題有沒有前期成果,這個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評委容易通過,如果沒有前期成果,論證再好,評委擔心你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兩年拿不出成果來。所以這個也要考慮好。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前期成果怎麼辦?這就需要組合好課題組成員,找一些有過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師,甚至是院外的老師來合作,藉助的他的成果來增強課題前期成果的份量。這種申報課題、組合課題組成員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師學習的過程。
四是選題要有時代感。
一句話,選題要與時俱進,跟上國內外形勢,不能落後於形勢。
五是貼近理論前沿。
即跟蹤學術前沿,這方面的選題比較有價值,因而容易入圍。如指南這兩年突出「南海問題「、「城鄉一體化問題」、「生態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論問題。
六是選題要有全國性意義。
不能只有本地區意義,或局部意義。當然類似西南地區的范圍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國、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項。
七是與自己研究領域緊密相關。
最好從自己研究的大領域中派生出來若干個子課題作為選題,使自己在這個領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成為這一領域的學術領軍學者
❹ 今年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來了
《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課題指南》公布了23個學科共1696個條目,與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課題指南中的具體條目以星號*標識出來了,而有些方向性的條目也做了進一步的說明。
❺ 兩年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什麼水平
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是現階段國家社科基金中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的項目類別,包括應用對策研究、重大基礎理論研究和跨學科研究三類。
重點支持一批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對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起關鍵作用的重大基礎理論和文化研究課題,著力推出具有原創性或開拓性、具有重要文化傳承價值的經典之作。
從2011年起設立跨學科研究重大項目,旨在鼓勵通過不同學科的視角、知識、方法和人員的交叉融合,研究解決單一學科難以解決的復雜性、前沿性、綜合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