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私募基金的復合策略有加杠桿嗎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完善,近些年私募行業不斷壯大,從2003年的私募基金合法身份都未明確發展到今天,在備案制助推下私募基金迎來大擴容時代,截止2016年2月末,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近26000家,管理規模達5.5萬億。
私募行業蓬勃發展,朝陽永續有幸參與和見證這一盛事,自2006年舉辦中國私募基金風雲榜,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十屆,成為國內陽光私募基金的孵化搖籃。見證著一批批行業中堅力量,我們發掘出了矽谷基金管理人—短線操作高手楊永興;見證了金中和投資、彤源投資、瑞天投資、展博投資、混沌道然等一批優秀的陽光私募投資顧問。見證了具有近20億管理規模的國富投資氣定神閑;見證了重陽投資久經市場錘煉的優秀投研團隊;見證了股災期間成功逃頂的澤泉投資。私募江湖,傳承有序,人才輩出。
私募行業欣欣向榮,私募產品的豐富多樣化,私募基金管理和評價也一直是專業基金研究者和投資者關注的熱點,但由於非公開渠道發行、信息披露相對不透明等因素制約,讓私募蒙上一層神秘面紗,使得投資者既好奇又敬而遠之。
備案制讓私募成為資管正規軍,但在此之前,一些第三方平台就開始為神秘的私募陽光化進程作出努力,比如朝陽永續,其私募資料庫最早的數據可追溯到2003年,嚴謹的數據處理、檢驗流程,成就了目前國內最全私募資料庫。現如今,憑借強大的技術支持,朝陽永續私募雲平台上眾多私募的業績記錄、歸因分析,可以幫助機構打造優秀產品孵化體制。
而專業獨特的私募評價體系成就朝陽永續有別於市場的評價優勢:以評價投資經理的風格歸因為邏輯,界定經理的風格,與可能存在的風險暴露點,這才是能真正體現投資實務中最具直接操作意義的所在。數據分析、處理的整個過程,均有雲計算來完成,有效規避了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確保數據及評價結果的客觀准確,流程快捷高效。
私募發展到現在投資的策略也呈現多樣化,並逐漸朝著海外對沖基金的方向發展。如今新產品的不斷涌現,投資風格多元化。朝陽永續基於對私募行業的跟蹤以及對管理人投資策略的研究,我們將目前私募行業各類型投資策略進行了系統梳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股票策略、事件驅動、管理期貨、套利策略、宏觀策略、債券基金、組合基金、多策略等九大類。
一、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約有近7成的私募基金採用該策略,該策略有股票多頭、股票多空、股票市場中性三種子策略。目前國內的私募基金運作最多的投資策略即為股票策略。
1、股票多頭策略
股票多頭策略是通過持有股票來實現盈利目標,基金經理對看好的股票選擇在低價時買進、高價時賣出,賺取中間的差額,而基金的業績則由所持有的股票組合決定;如果組合中所持股票均來自同一行業,那這就是業內常說的股票多頭策略中的股票行業策略了。
代表機構:和聚投資、展博投資、朱雀投資等
2、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也是目前對沖基金的主流策略,即在持有股票多頭的同時採用股票空頭進行風險對沖的策略,在資產配置中會同時包含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在應用上,多空策略並不局限於股票市場,在利率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外匯市場、信用市場都有多空策略的用武之地,而且有眾多成功案例。就策略執行而言,多空策略除了投資於股票和期貨外,各類金融衍生品也是得力的工具。
代表機構:重陽投資、中睿合銀、睿策投資等
3、市場中性策略
市場中性策略是指同時構建多頭和空頭頭寸以對沖市場風險,在市場不論上漲或者下跌的環境下均能獲得穩定收益的一種投資策略。市場中性策略主要依據統計套利的量化分析。
代表機構:系數投資、金鍀資產、大岩資本等
二、事件驅動策略
事件驅動型的投資策略就是通過分析重大事件發生前後對投資標的影響不同而進行的套利。基金經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並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發生,然後擇機退出。該策略在我國目前有效性偏弱的A股市場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該策略目前有定向增發、並購重組、大宗交易等策略分類。
1.定向增發
私募基金將募集的資金專門投資於定向增發的股票。定向增發通常有良好的預期收益,一方面定增的行為對上市公司有股價利好,另一方面,定增由於拿到了「團購價格」,因此有折價的優勢。目前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了定增策略的產品線,如豐利財富、西域投資等均發行了定增策略的產品。
代表機構:財通基金、同安投資、通晟資產等
2.並購重組
該策略是通過押寶重組概念的股票,當公司宣布並購重組時對股價形成利好後獲利。私募行業內使用該策略最典型的機構就是由原公募一哥王亞偉操刀的千合資本。王亞偉從2012年底奔私以來喜拿重組股的風格依舊不變,其披露出的重倉股中總是不乏重組概念。
代表機構:千合資本
3.大宗交易
目前的大宗交易市場主要是套利交易,除少數機構投資者之間換倉外,大部分交易屬於套利交易。大宗交易套利基金就是通過大宗交易平台大量購買上市大小非股東,然後在集合競價的交易平台快速賣出,利用兩個交易平台成交差價獲取套利空間的基金。
代表機構:瑞安思考投資、世誠投資
三、管理期貨
這種策略以掛牌交易的各類金融期貨和商品期貨產品為投資對象,基金經理採用歷史數據建立程序交易模型來判斷買賣時機。比較常見的程序交易方法是跟隨大市的趨同交易,並設立止損點控制風險。管理期貨基金主要投資於與基礎資產相關性不高的衍生品,因此與基礎證券市場的相關性比較低,可以在幾乎所有道德組合配置計劃和對沖基金組合中提供分散性,這也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
管理期貨領域的策略可以分為趨勢策略、套利策略、復合策略3個大類。
代表機構:富善投資、千象資產、凱豐投資
四、套利策略
在對沖基金中,「套利」指對兩類相關資產同時進行買入、賣出的反向交易以獲取價差,在交易中一些風險因素被對沖掉,留下的風險因素則是基金超額收益的來源。優點是凈值波動小,不過當市場品種出現較大波動時套利基金容易虧損。
套利策略主要有可轉債套利、固定收益套利、ETF套利、股指期貨套利、復合套利等子分類。
目前ETF的套利空間已經非常小,採用ETF套利的基金已經非常少。可轉債套利策略是指基金管理人通過轉債與相關聯的基礎股票之間定價的無效率性進行的無風險獲利行為。固定收益套利策略常被形容成「壓路機前撿硬幣」。由於標的價格變動微小,該策略通常會運用高杠桿來提高收益率,以滿足對沖基金的絕對回報要求。
據朝陽永續私募數據顯示,目前機構有:申毅投資、盛冠達投資、艾方資產機構。
五、宏觀策略
這一策略主要是利用宏觀經濟的基本原理來識別金融資產價格的失衡錯配現象,再結合多空倉操作來達到獲利的目的,而為了增強收益通常也會選定時機進行一定的加杠桿操作。在使用的工具上,宏觀策略既可以是基礎資產,比如股票、債券,也可以相應的產生衍生工具,比如股指期貨、商品期貨,甚至期權、互換等等。宏觀策略不僅具有最為廣泛的投資范圍(各類資產),同時具有最為廣泛的投資工具(基礎資產和衍生工具),而且具有最為靈活的投資手段(做多和做空),可以說,宏觀策略最為靈活,但同時對基金經理的要求最高。
代表機構:泓湖投資、樂瑞資產、從容投資等
六、債券基金
債券基金主要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通過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進而尋求穩定收益的策略。由於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較為敏感,基金經理需對債券組合的風險暴露進行調整,隨著國債期貨的推出,投資組合可結合國債期貨來減少凈值波動。固定收益基金通常收益空間較小,一般會配合結構化產品來擴大收益區間。
代表機構:鵬揚投資、合晟資產、耀之資產
七、組合基金
組合基金策略類似我們常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理念,將資產配置的觀念應用於單一基金上,充分發揮組合基金的多元化效益,分散投資風險。組合基金最大的優勢是基金管理人可根據市況建立並調整投資組合,均衡各類策略和風格的管理人,使基金產品能更好地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
常見的也是當前非常火爆的組合基金有FOF和MOM。FOF,也叫基金中的基金,組合基金間的配置通常是由專業機構進行篩選和合理組合來完成的,它可以同時涵蓋多隻不同策略的基金,業績相對更加平穩;MOM,也叫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與FOF直接篩選基金不同的是MOM篩選的是投資管理人,通過篩選出多元投資風格的優秀投資管理人來構建投資管理人組合,然後將資金交給投資管理人組合進行投資。
B. 私募基金屬上海海歸引進單位嗎
證券類私募基金的發行正在進入冰封期。管理著逾兩百億規模私募基金的老張(化名),盡管去年的業績超過50%,他的一隻新發基金,卻在一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發行失敗。
不是該銀行拒絕推他的產品,實際上銀行渠道很賣力地推,客戶卻熱情不高。這只產品面向全國銷售,最終只獲得了不到5000萬的認購。
經歷了從5000點到2000多點的「閃電熊」,尤其是屢遭千股跌停的A股市場,業績說話也不靈。這與去年相比已經是天堂地獄的差別。去年4月,老張每日在渠道間奔走,不停地路演,各渠道搶著幫他發產品,「錢像水一樣流過來。」因為是老牌私募,有良好的業績和口碑,2015年他發了近百隻產品。
在牛短熊長的市場環境下,私募似乎總是遇到一個怪圈——在行業大擴張之後,隨即進入行業洗牌和整頓。此次又是一場戛然而止的牛市,2016年也是最嚴監管年,這都意味著2016年私募進入一個艱難時刻。在這樣的背景下,老牌私募因自身優勢可能會更加壯大。
猜想一:「馬太效應」加劇行業洗牌
老張雖然遭遇到了發行寒流,但是因為去年的業績較好,他的基金幾乎沒有遭遇贖回,只是新客戶較少。但是,北京另一家規模過200億的大型私募人士透露,在熊市中,銀行方非常害怕承擔責任。「當下發行對他們來說沒有半點好處。業績好了只有兩個月獎金,也沒有管理費分成,但是如果引進了一個差的產品則算重大失誤。」他說,「曾經有銀行就是因為產品出事,私募業務的負責人因此被開除,該銀行的私募業務被暫停多年。」
據悉,目前銀行渠道已經很少賣私募產品了,對於其不了解的草根私募,銀行更是高掛免戰牌。
在目前私募的發行格局中,銀行僅佔40%,另兩大渠道是券商和第三方機構,分別占據40%和20%的發行規模。然而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目前這兩個渠道的發行也不給力。據悉,券商資管平台如中信、國泰君安、華泰、招商等,雖然仍然在發行產品,但更加挑剔了。某券商私募業務負責人透露,目前其平台對私募產品要求有四:第一,已經在其平台上有半年以上的運行記錄;第二,私募自己找一個主力營業部進行推廣,該營業部需要承攬一定規模的發行量;第三,私募關鍵負責人背景必須過硬,或名校,或海歸,或有20億元資產規模的管理經驗。「草根私募想要發行基本沒戲。」
同樣,即使是券商力推的產品,銷售壓力也很大。上述另一家券商私募業務人士介紹,多隻正在發行的產品檔期延長。
在市場寒冬下,口碑好、規模大、老牌、股災中回撤小的私募,還可能獲得機構投資者的認可。比如老張的產品雖然在銀行端門可羅雀,但是今年他依然拿到一家央企的資金,有望合作發行專戶。
格上理財研究中心認為,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是成熟投資者,願意在市場低位入場,但是能爭取到這部分資金的必然是業績穩健的老牌私募。因此,馬太效應在中國其實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為投資者結構在逐步改善,只是在熊市年份,馬太效應更加明顯。
「我們目前八成的收入,都來自於老牌私募。經歷了市場多年的考驗,在這次的艱難時刻,存活下來的還是老牌私募居多,他們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強。」一位券商PB業務人士透露。
猜想二:兩類產品悄然崛起
2016年A股很難再有系統性行情,「上有頂,下有底」的震盪局面已成共識。
上述券商PB業務部門的人士透露,其平台上多家量化對沖基金處於「渙散」狀態。「資金來了也做不了,有的產品甚至成立了,但因為做不了又解散了。」
深圳知方市投資總經理劉釗認為,目前股指期貨的高貼水和流動性不足,對量化對沖產品有較大影響,很多策略准備不足,就做不下去了,需要增加新的策略。
另一類產品卻有望在2016年崛起。管理期貨型產品,即所謂的CTA策略,有望成為私募規模發展的救命稻草。CTA基金作為一種主要投資商品期貨、期權、股指期貨的私募,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相關性較小。其投資范圍也非常廣泛,投資品種遍及農產品、能源、金屬、外匯、股指和利率等多個領域,能夠有效分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同時,也可以做空,但是與滬深300的相關性較小甚至為負相關。
國內一家知名券商介紹,CTA確實是當前渠道推銷的重點私募類產品,也是目前少有的受資金青睞的產品之一。
相比於CTA,一根更粗的「救命稻草」,可能是保本型的私募產品。自從市場陷入低谷,保本型的產品在公募基金中強勢回歸,最近一個季度,公募保本基金發行成立規模逾660億,超過此前三年多成立的保本基金規模。素來保本型較少的私募基金,也開始逐漸增加對保本產品的重視。
根據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銷售機構不得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因此之前幾乎沒有私募發行保本型產品。但是目前部分私募正通過各種產品設計突破這一規定。記者獲悉,上海部分知名私募正與擔保公司簽訂保本協議,一旦虧損,由擔保公司向投資者承諾保本。這一結構與公募保本基金模式雷同,但不同的是,公募保本基金通常還與擔保公司簽訂反擔保協議,即擔保公司擔保後,可向公募基金公司追償。這也是過去私募基金未能發展出保本產品的原因——作為資本金較少的私募基金,沒法簽訂反擔保協議。
然而,記者了解到的私募保本基金,採用了特殊的產品結構,使得私募基金無需簽訂擔保協議。「我們旗下的投資公司與私募基金擔任產品的聯合投顧,只給予私募基金很小比例進行權益類投資,大部分資金由我們進行固定收益類投資,這樣風險較小,我們也能獲得一部分管理費,不再和他們簽訂反擔保協議。」一位知情人士介紹。
據悉,已有多家知名私募正在打算發行這類產品。「因為權益類投資比例很小,很明顯這類產品做不出什麼收益,但是,至少能留住客戶,這是2016年我們的目標。」上海某規模近200億的私募人士透露。
除此之外,記者還獲悉另外一種產品模式打算採用另外的保本結構,即選取一些質量較高的非標產品,將其利息作為安全墊,去投資權益市場。不過,對此有私募人士表示較為難做,因為在經濟下行之時,優質標的稀缺。
不過,劉釗認為,目前彌補量化對沖的產品類型都有限制。「股指期貨的市場容量大,單家私募做個幾百億沒有問題,但是CTA策略全市場的保證金余額在活躍的時候也只有幾百億,完全比不上股票市場上萬億的日交易量。如果策略有效,一家CTA私募最多也只能做到10億的規模。」
猜想三:最嚴監管年增長將放緩
自2002年誕生第一隻證券類私募基金以來,我國證券類私募基金已經有13年的歷史。前幾年發展緩慢,但近年來,私募發展逐漸步入黃金時期。2013年中,新修訂的基金法頒布,私募基金納入監管。2014年2月私募登記備案制度實行,與此同時,投資工具也在增加,因此私募的數量越來越多。2014年-2015年,久違的股債牛市到來,私募數量開始井噴,產品發行也爆發式增長。根據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已登記的私募達到10965家,管理規模達到5.21萬億元。
不過,近期對於私募的監管開始趨於嚴格。2015年底,基金業協會頒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一系列規則。此外,還密集展開對失聯私募機構的排查,迄今為止已有三批。在登記備案方面,2015年底,基金業協會表示,對於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不含「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等相關字樣的機構,中國基金業協會將不予登記。原來「寬進」制度正悄然改變。記者獲悉,目前,基金業協會在審核登記資料時,重點排查經營范圍,對於一些不合規的經營范圍,直接將申請材料駁回,因此,業內感覺到登記的周期在變長。而且有市場傳言,對於一些遲遲不發產品的私募,已有的登記資格或將取消。一級市場方面,2016年初,北京停止對PE的注冊,新三板停止對PE機構的掛牌融資。
由此看來,2016年對私募的監管升級。1月21日,基金業協會表示其將繼續強化自律檢查,繼續協助相關部門開展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加強對非標債權業務的關注。對低質量、不合規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採取自律措施。還將出台《私募基金管理人從事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辦法》,推動明確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和投資顧問機構的民事責任、刑事責任和相關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在蓬勃發展期之後,監管層正逐漸加大對私募基金的監管力度,旨在規范資本市場,保護投資者,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但監管升級,也意味著私募的准入門檻在提高,對於已登記但不規范的私募而言,私募牌照或成燙手山芋。記者發現,在互聯網上已經出現轉讓私募牌照的現象。預計2016年私募數量的增加將放緩,但行業質量將提高。
2016「大資管」新路徑
金融體系正經歷著結構性變化。與之相對應,一系列的分化在資產管理行業中悄然產生,而這種分化,在2016年將尤其突出。
一方面,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各類資產管理機構正在做出特色各異的配置選擇;而另一方面,監管層對於金融機構跨界業務的態度變化,則讓不同的機構勾勒出截然不同的願景。
從2013年正式開啟的「混業」和「大資管」之門,使各類機構在資管領域座次重排。2015年,「後起之秀」基金子公司管理總規模逼近10萬億元大關,與發展多年的公募基金、券商資管體量相當。
但隨著規模的積累,一些問題也開始涌現,業務層面的重整提上日程。中國基金業協會一位監管層人士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透露,2016年的一項重點工作將是「落實資產管理業務中新制定的『底線』。」2015年,由於市場變化,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出現包括場外配資在內的一系列新問題,「監管機構對於新的問題形成了一整套新的負面清單,亟待落實。」
此外,2016年,注冊制、深港通、戰略新興板等多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即將落地,這些都將帶給資產管理行業新的轉型升級空間。未來,「大資管」業務將如何發展?對此業內卻有截然不同的答復。
規模激增下的模式抉擇
在前不久舉辦的一次內部交流會上,北京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和深圳一位量化投資機構負責人相互間爭論就頗為激烈。
前者正准備登陸新三板和進軍公募業務,為做大盤子而緊鑼密鼓籌備。後者則意在精品店,與「大而強」的思路截然相反。
雙方爭執的焦點正是資管行業面臨的模式選擇問題。過去的幾年裡,「大資管」規模突飛猛進邁向百萬億大關,同時監管層在「底線監管」原則下不斷推行金融領域市場化的改革,推動了混業經營趨勢的加速,這都促使資產管理機構走向了分叉路口。
國內主流的公、私募機構,乃至券商、信託和保險資管等,如何做出新的業務選擇?究竟要開展財富管理還是資產管理?要全方位混業還是小而精的專業化之路?
對於「全面發展」與「小而精」的提問,上海重陽投資一位負責人透露,「重陽計劃籌備公募,同時准備著手海外業務。」與發展思路相似的還有凱石投資陳繼武、鵬揚投資楊愛斌等「私募大佬」,也在私募業務之外鍾情拓展公募業務。富善投資總經理林成棟則表示:「我們目前更加專注於服務好高凈值客戶。」
券商資管中也呈現出同樣的分化現象。
面對統一監管趨勢下競爭加劇和以定向資管計劃為主的通道業務即將關閉的雙重壓力,有實力的大中券商已開始「去通道化」,回歸主動管理。而許多小型券商仍舊延續通道為主的戰略。最具代表性的是,華福證券前三季度總規模排名第五,主動管理業務佔比僅3%。
在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眼中,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正逐步走向融合,在「大資管」行業中,除了上市銀行、保險公司擁有大體量優勢外,其更看好管理精緻的私募或是科技類公司出身的機構。
「大資管」時代下,資管行業上下游間不斷融合,行業邊界逐步模糊,無論採取哪種模式都對機構自身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洗禮」下的反思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杠桿強化推動下的牛市,跌宕起伏,過往的發展思路再一次面臨轉型陣痛,監管細節也隨之做出新的調整,對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來說可謂一次洗禮。
「證監體系積極修訂了新一年監管的底線,對於場外配資、杠桿匹配和投資顧問等業務進行了細致的梳理,並且明確了合規范疇。」上述基金業協會人士指出。「比如在去年迅猛發展的私募,就出現了違反合同約定、內控制度差、法律意識淡薄等現象,因此證監會及其會管單位在內的多家監管機構聯合施力治理。」
目前,工商管理部門和地方監管部門對於私募類機構的工商登記、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監管,均試行了最新的管理辦法。目前已叫停「中字頭」機構的工商注冊,深圳、上海相繼宣布暫停互聯網金融平台注冊,北京開始暫停「投資類」企業注冊登記等。
而另一個直觀的變化則是,全國股轉系統收緊了私募類機構掛牌新三板。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化、差異化在大波動中顯得更為重要。部分機構過於『散戶化』的思維和『同漲同跌』行為,對於資本市場的穩定是非常不利的。」
「對公募基金而言,當下首要的是抓住投資能力這一核心,以產品為導向,做好投資。非公募業務則應當逐步改善風險控制、人才流失、治理結構等方面的問題。」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許義明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采訪時表示。
逐夢新制度藍海
2016年,即將落地的注冊制、戰略新興板等多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策更將深刻影響機構的配置與策略。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負責人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注冊制帶來的不僅是供給側量的沖擊,更為重要的,是對市場價值理念以及結構的影響。資管機構將更關注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左方,市場更加青睞相對安全、相對低風險的資產,行業龍頭的價值將逐步凸顯。
資產管理機構對於企業的關注由右側向左側轉移,即更多關注企業資產的質量。這也意味著,資管行業的投資布局會更注重長端的突破,帶來並購、資產證券化、PE、REITS等投向比例的提升。
根據多位業內人士預測,由注冊制和戰略新興板帶來的新資產證券化路徑,或是2016年各類機構下大力追逐的業務領域。
「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例如財通基金等公募基金已經逐步形成了有序參與上市公司資本運作的業務模式;一級市場投資類機構,則在布局各類一級市場的產業鏈條進行資產證券化運作。部分債券類私募基金,除了為資產端提供融資之外,還從事類投行業務,幫助所投資企業進行後續的資產運作。」上述投資經理表示。
C. 如何從當前的股票市場分析到私募基金的八大策略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逐漸完善與私募行業的快速發展,私募基金的投資策略也越來越多樣化,並逐漸朝著海外對沖基金的方向發展。基於對私募行業的跟蹤以及對管理人投資策略的研究,我們將目前私募行業各類型投資策略進行了大體的梳理,大致分為股票策略、債券策略、市場中性、事件驅動、宏觀期貨、量化套利、組合基金以及復合策略等八大類。
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約有八成以上的私募基金採用該策略,內含股票多頭、股票多空兩種子策略。由於資本市場發展的緣故,國內的私募基金運作最多的投資策略即為股票策略,持續披露凈值的產品數量超過3200隻,規模佔全市場比重的85%左右。
純股票多頭是指基金經理基於對某些股票看好從而在低價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該策略的投資盈利主要通過持有股票來實現,所持有股票組合的漲跌幅決定了基金的業績。按選擇股票的角度劃分,主要分為價值投資、成長投資、趨勢投資、行業投資。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與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金融工具的推出,國內陽光私募基金正逐步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對沖基金,在投資組合中加入對沖工具成為越來越多基金經理的選擇,股票多空策略也應運而生。
代表機構:朱雀投資、民森投資
債券策略:
債券策略的私募基金主要以債券為投資對象,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由於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化較為敏感,基金經理需對債券組合的風險暴露進行調整,隨著國債期貨的推出,投資組合可結合國債期貨來減少凈值波動。固定收益基金通常收益空間較小,一般會配合結構化產品來擴大收益區間。
2012年的債券牛市行情中,債券型基金大行其道,也推動了債券策略私募基金的萌芽。由於在投資范圍和杠桿使用上的限制,許多債券型私募通過有限合夥和基金專戶來發行產品,更多的是成立結構化產品,以傳統的管理型產品來運作的數量並不多。
代表機構:樂瑞資產、鵬揚投資
市場中性策略:
市場中性策略是指同時構建多頭和空頭頭寸以對沖市場風險,在市場不論上漲或者下跌的環境下均能獲得穩定收益的一種投資策略。市場中性策略主要依據統計套利的量化分析,市場中性策略又分為阿爾法套利和貝塔套利。阿爾法套利:做多具有阿爾法值的證券產品,做空指數期貨,實現迴避系統性風險下的超越市場指數的阿爾法收益;貝塔套利:在期指市場上做空,在股票市場上構建擬合300指數的成分股,賺取其中的價差。
國內的私募管理人一般在選股方面具有較多心得,但在市場系統性下跌中也會不得不遭遇凈值的大幅調整,允許信託賬戶做空之後,越來越多的傳統私募基金開始嘗試轉型,朱雀、翼虎、鼎峰、重陽等私募就是其中的代表。當然,也有一些管理人從一開始就立足於市場中性策略,如寧聚、盈融達、尊嘉等私募。
在2014年11月、12月金融股獨漲的極端行情中,以往通過做多中小市值、做空滬深300期貨來獲得雙向收益的市場中性策略私募遭遇「黑天鵝」事件,尊嘉、寧聚等一批私募機構甚至出現20%以上的回撤幅度,此前構造的穩健收益特徵遭受空前打擊。隨著中證500股指期貨放開,大部分市場中性策略私募都紛紛將對沖標的轉向中證500,對沖效果也更為理想。
代表機構:富善投資、盈融達
事件驅動策略:
事件驅動型的投資策略就是通過分析重大事件發生前後對投資標的影響不同而進行的套利。基金經理一般需要估算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並提前介入等待事件的發生,然後擇機退出。該策略在我國目前有效性偏弱的A股市場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事件驅動型策略主要分為定向增發、並購重組、參與新股、熱點題材與特殊事件。
事件驅動策略私募產品普遍有1.5年-3年的封閉運行期,相比一般私募產品流動性更差。另外,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股票一般會通過證券公司來承銷,因而近年來券商資管產品中參與定增投資的數量占據主導。今年以來,隨著新三板市場火爆起來,越來越多的私募也開始關注和參與這一市場,數十隻新三板私募基金應運而生。
代表機構:澤熙投資、永安基金
宏觀期貨策略:
宏觀期貨策略包含宏觀對沖和管理期貨兩類細分策略。
宏觀對沖策略主要是通過對國內以及全球宏觀經濟情況進行研究,當發現一國的宏觀經濟變數偏離均衡值,基金經理便集中資金對相關品種的預判趨勢進行操作。宏觀對沖策略是所有策略中涉及到投資品種最多的策略之一,包括股票、債券、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商品期貨、利率衍生品等。操作上為多空倉結合,並在確定的時機使用一定的杠桿增強收益。目前受制於國內外匯管制以及利率市場尚不完善,宏觀對沖基金參與外匯品種的較少,但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完善,宏觀對沖策略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
管理期貨被稱之為最「分散」的策略,由於基於管理期貨基金本身的特性,其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投資機會,從商品,黃金,到貨幣和股票指數等。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管理期貨基金的決策一般對計算機程序較為倚重,可以實現與傳統的投資品種保持較低的相關性,來達到充分分散整體投資組合風險的目標。
代表機構:凱豐投資、泓湖投資
量化套利策略:
量化套利策略的核心是利用證券資產的錯誤定價,即買入相對低估的品種、賣出相對高估的品種來獲取無風險的收益。套利策略一般也會結合多空手段來實現市場中性,優點是凈值波動小,不過當市場品種出現較大波動時套利基金容易虧損。套利策略主要有期現套利、跨市場套利、跨品種套利、ETF套利等。
由於這種投資策略需要計算機技術和金融工具緊密結合,而且在模型的前期開發、構建直到實戰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國內從事這一投資策略的機構大多有在海外從事量化投資的經驗,可追溯業績的時間也不夠長。
代表機構:禮一投資、申毅投資
組合基金策略:
組合基金分為FOF(Fund of Funds)、MOM(Manager of Manager)兩種形式。FOF即基金中的基金,通常由專業機構篩選私募基金,構造合理的基金組合,從而實現基金間的配置。MOM是在FOF的基礎上發展衍生出的新型組合基金投資策略,FOF是直接投向現有的基金產品,MOM則可以理解成把資金交給幾位優秀的基金經理分倉管理,更具靈活性。
從運作模式上看,MOM與直接認購其他基金的FOF(產品較為類似,但是FOF產品存在三個劣勢,一是兩款產品的架構上存在雙重收費;二是底層的配置資產並不透明,投資者難以了解;三是當資本市場出現大的下跌時,容易發生流動性風險,難以贖回母基金的份額。MOM則可以避免這些缺點。
隨著海外組合基金理念的引入,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到組合基金的運作中來,尤其是去年開始的牛市行情以來,部分商業銀行和券商陸續有MOM產品推出。其中,萬博兄弟資產無疑是國內組合基金策略私募中的佼佼者,他們從宏觀經濟研究以及宏觀的資產配置入手,再是依靠准確齊全的資料庫以及科學有效的評價體,遴選出最具投資價值的私募基金團隊,之後還具備良好的風控能力,以控制產品凈值的回撤。
代表機構:萬博兄弟、平安羅素
復合策略:
隨著期貨品種的加入及對沖策略普遍應用,很多陽光私募機構將多種投資策略結合使用,以期增加獲利空間。如將定向增發、商品期貨同時吸納,在兩個相關性極低的領域進行復合投資。具體而言,可以採用多策略管理人模式,將基金資產分配給不同管理人打理,例如同安投資自行負責選擇定向增發項目投資,並運用期指期貨對沖系統性風險;另外選擇多家期貨公司,以其自營團隊進行商品期貨套利操作,獲取穩定收益;再另選基金經理進行現金管理。與組合基金不同的是,同安投資並非獨立的第三方,而是在資產配置的同時,還負責部分資產的直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