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與控制的意義
如何有效地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普遍面臨的現實難題和管理瓶頸。 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以及德國最大影視傳媒集團基爾希集團宣告破產等,這一系列的倒閉破產事件,大都是因為忽略了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範和控制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甚至資金斷流。可見,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的長期發展,就必須要學會有效地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和特徵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的資金運動(包括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活動)中所面臨的風險。一般意義上的財務風險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風險,是由於籌資決策導致的風險。但財務風險的界定應該具有廣義性,即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制約,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和持續再生產能力的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導致實際財務狀況偏離預定財務目標的可能性,統稱為財務風險。 在不同的環境和階段中,企業財務風險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財務風險進行不同的分類:一是按其財務活動的主要環節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二是按其可控程度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三是按能否通過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為不可分散風險和可分散風險。四是按風險可能產生的結果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五是按風險涉及的層次和范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六是按風險所涉及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七是其他分類為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表現在五個方面:客觀性。即財務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迴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繫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時時都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收益性或損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財務風險的存在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說,收益性與損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國企業里,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也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可能會威脅企業的收益,也就會影響企業收益。激勵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採取措施防範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二、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分析 由於企業經營活動所面臨的自身條件和社會經濟環境是十分復雜的,因此,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內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它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籌資規模策略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以及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和籌資順序安排不當。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變動、物價風險。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 財務管理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而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市場風險因素也會對財務風險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企業不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映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二)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 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的能力與效果。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在我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於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三)財務人員缺乏風險意識 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和市場環境的多變性決定了財務風險的客觀性。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我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現象。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大量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佔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四)財務管理決策缺乏科學性 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必然加大了企業財務決策失誤的風險,而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例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於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也必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益,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三、防範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構建財務風險識別與預警系統 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等指標最具有代表性。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於經營穩定的企業,由於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於凈利潤。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與自身歷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對比挖潛,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發展能力等各項財務指標及現金流量動態;對風險信號進行監測,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預付賬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提出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 (二)改進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管理 要從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及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入手,全面改善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例如,在物資采購方面,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生產組織方面,開展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降成本活動,開發新產品,優化品種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開展節能攻關和操作競賽,提高操作技能,應用節能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提高重點耗能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工序能耗;銷售方面,注重產銷銜接,以銷定產,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積極開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戶,加速貨款回籠;加強業務整合,實施物資招投標管理、銷售、采購資源高度集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抵抗風險的水平。 (三)通過資金預算控制控制財務風險 強化資金預算控制是從根本上保證資金運作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控制財務風險的客觀要求。預算是面向未來的財務計劃,在企業管理中處於核心地位,其實質是減少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種內控機制。為了滿足各部門、各環節對資金的合理需求,准確測算和供應資金,實施資金「月計劃、旬平衡、日安排」的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資金運營管理制度,實施風險抵押責任承包,加強對各部門、各環節的資金佔用量的嚴格控制,監控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對資金實行追蹤問效管理,按預算供應和配置使用資金,保證資金正常運作,降低交易風險,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資金價值最大化。 (四)利用科學管理方法防範財務風險 目前,財務管理理論界和實踐界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防範財務風險的科學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分散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於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它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多種經營方式下,某些產品因滯銷而產生的損失,會被其他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從而可避免單一經營產生的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迴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式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迴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一般來講,長期投資的風險大於短期投資風險,股權投資風險大於債權投資風險,所以,企業選擇投資方式時,盡可能採用風險低的債權投資和短期投資。轉移法,即企業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轉嫁風險。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是指企業通過購買財務保險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非保險轉移是將某種特定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對企業閑置的資產,採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處理方式,將資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承租方或購買方。
『貳』 保險公司如何防範財務風險
保險公司一個「互保」過程,就是各個保險公司之間都有相互擔保的情況在里邊。當一家公司出現風險的時候多家保險公司一起承擔,另外,根據國家<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經營壽險的公司是不容許破產和倒閉的,如果有一天公司實在無力經營了,可以交出經營權,由同行業的其他公司接管,繼續經營。若沒有公司接管的話,可以像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讓中國政府接管!
『叄』 1、保險類企業財務風險有哪些特點,和一般企業的財務風險有哪些區別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特點主要包括現金流動性風險、會計核算工作風險、費用控制風險和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等。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主要包括現金流動性風險、會計核算工作風險、費用控制風險和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等。
一、我國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一)會計操作缺乏規范化
目前,保險公司採取的賠付方式主要是先收取保費,而一般情況下,兩者之間間隔的時間都相對較長,因此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均勻分配各種效益的情況。在各個保險公司中,一般是由總公司將會計人員委派到各個分公司中,而這些委派人員的物色,則還是通過分公司進行決定。且委派人員的各種待遇和福利,均是由分公司進行決定,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會計人員的操作能力急劇下降。同時,對於會計人員而言,保險公司還要求其具備一定的預期能力,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計人員的主觀性就會大大增強,因而容易導致保險公司獲取一些不真實的財務信息。另外由於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缺乏一致性,在處理財務工作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且做出的判斷也容易出現失誤,這就給保險業的財務風險管理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資金運用缺乏合理性
在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中,一般資金風險主要指的是劃撥和運用保險資金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其缺乏有效的增值利用。通常資金風險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我國保險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投資方面還存在期限短、品種單一以及工具稀少等缺陷,因而導致了資產與負債之間缺乏一定的協調性。二是在執行核賠核保制度的過程中,不夠嚴謹,容易出現逆向承保、通融賠付的情況。三是運用保險資金的的方式單一,且渠道也較窄,一般都應用於證券買賣以及銀行存款等。四是保險公司一般通過集中管理的方式,對保險資金進行管理,但是在一些分公司中,由於經常出現多頭開戶、分散資金的情況,這對資金周轉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同時也會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從而使其經濟業務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缺乏充足的提存准備資金
一般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保險人需先支付一定的保費,如果處於生效期間的保險合同,一旦保險人出現財物損失或者人身事故,保險公司就可以此向保險人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因此在保險人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費之後,保險公司為了確保有充足的賠付資金用於應對突發事故,就會准備一定的提存金。但目前保險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還缺乏較為充足的准備金,這給保險公司的償付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且在發生了客戶退保的情況,其自身對於財務情況也缺乏較為深刻的認識。
(四)監督機制與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目前保險公司在分析財務情況的過程中,通常是通過財務部門提供的相關報表和報告來進行的,這些資料中,包含了保險公司的虧損與盈利情況,以便為公司的管理者以及監管部門對公司的財務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同時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制定出方案加以解決。但是有一些保險公司,為了逃避懲罰,或者偽造經營業績,就會做出一些掩飾財務報告的行為,這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另外由於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制定出了一定的監管制度,因而使得信息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對於有效發揮財務風險管理的作用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在管理上還存在較多的漏洞。
二、我國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改進對策
(一)規范會計核算操作
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的依據就是會計核算,且財務風險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監管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保險公司在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會計核算操作加強規范,同時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財務工作人員加強教育和培訓,這樣才能不斷的增強他們的業務素質以及管理水平。同時還應讓財務工作人員樹立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以及法律意識,在管理和統計數據的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程序嚴格進行。另外財務部門還需對公司的負債率進行嚴格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平衡公司的負債率和現金流。
(二)加強管理資金運行
目前,我國的保險業在運用資金的過程中,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保險公司必須加強管理運行資金,並對資金風險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部門來對資金進行決策投資,同時安排專業的人員組成投資決策小組,對保險公司的投資項目以及資產分配做出決定。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工作人員的崗位許可權進行明確,且在運行資金的過程中,需要將管理與操作分開,這樣才能促使資金風險有效降低,從而確保資金的運行安全。另外還需要執行資金託管機制,對於託管的雙方,必須將法律關系明確清楚,要相互寫作進行資金的運行,這樣才能達到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目的。
(三)健全財務監管制度
在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管理的制度加強建設,這樣才能確保運營過程中,保險公司能夠有效的、合理的防範和規避各種財務風險。而保險公司還要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並結合自身發展與經營的情況,建立一定的會計工作流程以及財務監管制度,同時加以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保險公司在對財務風險加強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財務主管部門還需加強管理總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財務情況,在管理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就必須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和處理,這樣才能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從而達到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加強內部控制
在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控制指的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風險管理機制,而加強內部控制,則能確保財務風險有效的降低,從而達到財務管理強化的目的。保險公司在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的過程中,必須將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虧損情況以及收入情況如實的反映到財務報告中,並且要對自身的償付能力進行准確的評估,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從而保障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同時還需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並對會計核算的工作進行規范。也可組織一些專家預測和評估財務風險,這樣就能為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從而避免發生較多的財務風險。
(五)加強建設信息化管理
隨著網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保險公司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推廣和使用計算機,並且要不斷的加強建設財務管理系統,並對預算的執行、編制以及考核等進行全方位的管理,這樣既能夠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提供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財務風險管理改進的過程中,加強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肆』 論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策略txt全集下載
論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管理及策略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伍』 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有哪些
1、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
3、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 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資產獲利能力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經 濟效率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
4、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償債能力,減少直接風險損失。
5、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拓展資料:
財務風險是包含有企業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和股東收益的可變 性。隨債務、租賃和優先股籌資在企業資本結構中所佔比重的提高,企業支出的固定費用將會增加,結果使企業喪失現金償付能力的可能性也增大了。企業財務風險的另一方面涉及股東可能得到的收益的相對離差。總之,企業的財務風險包含了股東未來收益的可變性和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這兩方面都同企業的經營風險,即預期營業收益離差直接相關。
上市公司財務風險主要表現有:
(1)無力償還債務風險,由於負債經營以定期付息、到期還本為前提,如果公司用負債進行的投資不能按期收回並取得預期收益,公司必將面臨無力償還債務的風險,其結果不僅導致公司資金緊張,也會影響公司信譽程度,甚至還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滅頂之災。
(2)利率變動風險。公司在負債期間,由於通貨膨脹等的影響,貸款利率發生增長變化,利率的增長必然增加公司的資金成本,從而抵減了預期收益。
(3)再籌資風險。由於負債經營使公司負債比率加大,相應地對債權人的債權保證程度降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從其他渠道增加負債籌資的能力。未來的經營收益就越穩定,經營風險也就越小。
參考資料:網路--財務風險
『陸』 財產保險公司財務安全運營分析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如何有效地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是企業普遍面臨的現實難題和管理瓶頸。安然事件、中航油事件以及德國最大影視傳媒集團基爾希集團宣告破產等,這一系列的倒閉破產事件,大都是因為忽略了對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防範和控制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甚至資金斷流。可見,如果一個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的長期發展,就必須要學會有效地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概念和特徵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的資金運動(包括籌資、投資、資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活動)中所面臨的風險。一般意義上的財務風險是指因借款而增加的風險,是由於籌資決策導致的風險。但財務風險的界定應該具有廣義性,即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制約,影響企業正常經營和持續再生產能力的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從而導致實際財務狀況偏離預定財務目標的可能性,統稱為財務風險。在不同的環境和階段中,企業財務風險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因此,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財務風險進行不同的分類:一是按其財務活動的主要環節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二是按其可控程度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三是按能否通過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為不可分散風險和可分散風險。四是按風險可能產生的結果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五是按風險涉及的層次和范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六是按風險所涉及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七是其他分類為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表現在五個方面:客觀性。即財務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迴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繫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時時都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收益性或損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財務風險的存在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說,收益性與損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國企業里,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也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可能會威脅企業的收益,也就會影響企業收益。激勵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採取措施防範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二、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分析由於企業經營活動所面臨的自身條件和社會經濟環境是十分復雜的,因此,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內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它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籌資規模策略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以及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和籌資順序安排不當。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變動、物價風險。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而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市場風險因素也會對財務風險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企業不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映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二)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的能力與效果。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在我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於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三)財務人員缺乏風險意識企業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和市場環境的多變性決定了財務風險的客觀性。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我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現象。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大量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佔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四)財務管理決策缺乏科學性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必然加大了企業財務決策失誤的風險,而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例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於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也必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益,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三、防範和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一)構建財務風險識別與預警系統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等指標最具有代表性。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於經營穩定的企業,由於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於凈利潤。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與自身歷史水平、同行平均水平、行業先進水平指標對比挖潛,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發展能力等各項財務指標及現金流量動態;對風險信號進行監測,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預付賬款增加,成本上升,要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提出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二)改進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管理要從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及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入手,全面改善企業內部的財務運作狀況。例如,在物資采購方面,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保證原材料穩定供應;生產組織方面,開展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降成本活動,開發新產品,優化品種結構,生產高附加值產品,開展節能攻關和操作競賽,提高操作技能,應用節能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提高重點耗能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工序能耗;銷售方面,注重產銷銜接,以銷定產,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積極開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戶,加速貨款回籠;加強業務整合,實施物資招投標管理、銷售、采購資源高度集中管理,提高企業整體抵抗風險的水平。(三)通過資金預算控制控制財務風險強化資金預算控制是從根本上保證資金運作效率的有效途徑,也是控制財務風險的客觀要求。預算是面向未來的財務計劃,在企業管理中處於核心地位,其實質是減少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種內控機制。為了滿足各部門、各環節對資金的合理需求,准確測算和供應資金,實施資金「月計劃、旬平衡、日安排」的精細化管理,健全完善資金運營管理制度,實施風險抵押責任承包,加強對各部門、各環節的資金佔用量的嚴格控制,監控資金的流向和流量,對資金實行追蹤問效管理,按預算供應和配置使用資金,保證資金正常運作,降低交易風險,減少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實現資金價值最大化。(四)利用科學管理方法防範財務風險目前,財務管理理論界和實踐界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防範財務風險的科學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分散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於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它企業共同投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多種經營方式下,某些產品因滯銷而產生的損失,會被其他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從而可避免單一經營產生的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迴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式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迴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一般來講,長期投資的風險大於短期投資風險,股權投資風險大於債權投資風險,所以,企業選擇投資方式時,盡可能採用風險低的債權投資和短期投資。轉移法,即企業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採取措施轉嫁風險。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是指企業通過購買財務保險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非保險轉移是將某種特定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對企業閑置的資產,採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處理方式,將資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承租方或購買方。
『柒』 保險公司財務包括哪些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特點主要包括現金流動性風險、會計核算工作風險、費用控制風險和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等。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主要包括現金流動性風險、會計核算工作風險、費用控制風險和資產負債匹配風險等。
一、我國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一)會計操作缺乏規范化
目前,保險公司採取的賠付方式主要是先收取保費,而一般情況下,兩者之間間隔的時間都相對較長,因此在會計核算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均勻分配各種效益的情況。在各個保險公司中,一般是由總公司將會計人員委派到各個分公司中,而這些委派人員的物色,則還是通過分公司進行決定。且委派人員的各種待遇和福利,均是由分公司進行決定,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會計人員的操作能力急劇下降。同時,對於會計人員而言,保險公司還要求其具備一定的預期能力,而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會計人員的主觀性就會大大增強,因而容易導致保險公司獲取一些不真實的財務信息。另外由於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缺乏一致性,在處理財務工作的過程中,就會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且做出的判斷也容易出現失誤,這就給保險業的財務風險管理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資金運用缺乏合理性
在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中,一般資金風險主要指的是劃撥和運用保險資金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使其缺乏有效的增值利用。通常資金風險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我國保險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投資方面還存在期限短、品種單一以及工具稀少等缺陷,因而導致了資產與負債之間缺乏一定的協調性。二是在執行核賠核保制度的過程中,不夠嚴謹,容易出現逆向承保、通融賠付的情況。三是運用保險資金的的方式單一,且渠道也較窄,一般都應用於證券買賣以及銀行存款等。四是保險公司一般通過集中管理的方式,對保險資金進行管理,但是在一些分公司中,由於經常出現多頭開戶、分散資金的情況,這對資金周轉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同時也會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從而使其經濟業務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缺乏充足的提存准備資金
一般在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保險人需先支付一定的保費,如果處於生效期間的保險合同,一旦保險人出現財物損失或者人身事故,保險公司就可以此向保險人支付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因此在保險人支付一定數額的保費之後,保險公司為了確保有充足的賠付資金用於應對突發事故,就會准備一定的提存金。但目前保險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還缺乏較為充足的准備金,這給保險公司的償付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且在發生了客戶退保的情況,其自身對於財務情況也缺乏較為深刻的認識。
(四)監督機制與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目前保險公司在分析財務情況的過程中,通常是通過財務部門提供的相關報表和報告來進行的,這些資料中,包含了保險公司的虧損與盈利情況,以便為公司的管理者以及監管部門對公司的財務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同時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制定出方案加以解決。但是有一些保險公司,為了逃避懲罰,或者偽造經營業績,就會做出一些掩飾財務報告的行為,這對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另外由於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制定出了一定的監管制度,因而使得信息的流通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對於有效發揮財務風險管理的作用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在管理上還存在較多的漏洞。
二、我國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改進對策
(一)規范會計核算操作
保險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主要的依據就是會計核算,且財務風險管理的工作主要是監管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保險公司在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會計核算操作加強規范,同時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財務工作人員加強教育和培訓,這樣才能不斷的增強他們的業務素質以及管理水平。同時還應讓財務工作人員樹立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以及法律意識,在管理和統計數據的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程序嚴格進行。另外財務部門還需對公司的負債率進行嚴格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平衡公司的負債率和現金流。
(二)加強管理資金運行
目前,我國的保險業在運用資金的過程中,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保險公司必須加強管理運行資金,並對資金風險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部門來對資金進行決策投資,同時安排專業的人員組成投資決策小組,對保險公司的投資項目以及資產分配做出決定。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工作人員的崗位許可權進行明確,且在運行資金的過程中,需要將管理與操作分開,這樣才能促使資金風險有效降低,從而確保資金的運行安全。另外還需要執行資金託管機制,對於託管的雙方,必須將法律關系明確清楚,要相互寫作進行資金的運行,這樣才能達到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目的。
(三)健全財務監管制度
在改進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管理的制度加強建設,這樣才能確保運營過程中,保險公司能夠有效的、合理的防範和規避各種財務風險。而保險公司還要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並結合自身發展與經營的情況,建立一定的會計工作流程以及財務監管制度,同時加以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保險公司在對財務風險加強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財務主管部門還需加強管理總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財務情況,在管理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就必須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和處理,這樣才能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從而達到提高財務風險管理水平的目的。
(四)加強內部控制
在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控制指的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風險管理機制,而加強內部控制,則能確保財務風險有效的降低,從而達到財務管理強化的目的。保險公司在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的過程中,必須將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虧損情況以及收入情況如實的反映到財務報告中,並且要對自身的償付能力進行准確的評估,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財務風險,從而保障公司經營的穩定性。同時還需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並對會計核算的工作進行規范。也可組織一些專家預測和評估財務風險,這樣就能為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從而避免發生較多的財務風險。
(五)加強建設信息化管理
隨著網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保險公司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的推廣和使用計算機,並且要不斷的加強建設財務管理系統,並對預算的執行、編制以及考核等進行全方位的管理,這樣既能夠降低人力成本,又能提供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財務風險管理改進的過程中,加強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捌』 淺論企業如何防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於內外環境及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所獲取的財務收益與預期目標發生偏離而形成的使企業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如市場價格的不穩定、供求關系的變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外部環境及人、財、物等內部環境的復雜性都決定了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風險的存在。正確認識財務風險,加強財務風險防範,健全財務風險機制,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保持穩步發展的內在要求。 一、 正確認識財務風險 獲取收益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的基本出發點,而風險則是未來情況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引起的,與獲取收益相伴的一種客觀現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的日益加劇,會使企業在獲取收益方面伴隨更大的風險。一般來講,風險與收益的大小成正比。風險越大,固然可能獲利越大,但成功的機會就可能越小,冒風險會招致失敗的可能性。企業經營者既不能盲目追求收益不考慮風險,也不能懼怕風險。不想冒風險並不能保證企業穩定與安全,企業經營者如果遵循消極、保守的理財思想,只想維持現狀,不敢冒任何風險,這種做法本身就潛伏著更大的風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進則退,不進取就必然招致被淘汰的風險。企業經營者應當掌握應付風險的本領,提高風險承受能力,理智地應對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按財務活動的基本內容劃分,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四項。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剔除自然災害因素外主要有: (1)經濟波動風險。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往往存在著周期性的波動。在經濟高漲時期,市場購銷兩旺,企業效益普遍提高;反之,在經濟蕭條時期,市場疲軟,企業虧損面就會擴大,因此,經濟蕭條時期風險往往較大。 (2)價格風險。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由於市場價格的波動,可能使企業蒙受損失。如在通貨膨脹情況下,物價上漲,尤其是與企業生產經營直接相關的材料價格上漲,必然帶來生產成本的提高,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 (3)產品質量風險。企業經營產品的品種、質量與社會需求不符可能導致企業蒙受損失。 (4)匯率風險。由於匯率波動在結算過程中引起貨幣貶值導致企業蒙受損失。 (5)政策風險。國家產業政策、財稅金融政策的變化,對企業產品的銷售、資金籌集等產生不利影響。企業要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上對風險進行定量評估,合理預計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損失的程度,為風險的預防與控制提供依據,並採取相應措施,及時應對市場變化。 二、著力防控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要求企業經營管理者必須研究風險的管理辦法,並運用這些方法去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一般來講,可採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降低風險法。降低風險法一方面是通過付出一定的代價來減少發生損失的可能性,降低損失程度。如通過給予客戶銷售折扣,加速應收款賬的回收;另一方面是採取措施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如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有利於降低銷售風險。 (2) 分散風險法。企業可通過聯營、多元化經營來分散市場競爭的風險。具體來講,企業可通過與其他企業聯營,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或者多投資一些不相關的項目,多生產經營一些不完全相關的產品,使高利與低利項目、旺季與淡季、暢銷產品與滯銷產品,在時間、數量方面互相補充和抵消,從而降低風險。這種多元化經營可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強企業經營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盡量避免在市場結構性不景氣時,因主營產品被淘汰而使企業面臨巨大風險,從而達到防範風險的目的。 (3)轉移風險法。指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單位共同承擔的辦法,主要包括:一是投資社會保險。即企業通過事先向保險公司交納保險費,用於意外損失的補償,這實際是將一部分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二是簽訂長期合同。即通過簽訂長期合同,明確購銷雙方在一定期限內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方法可將一部分風險轉移給對方。三是轉包經營。即通過租賃經營或承包經營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單位或個人。 (4)緩沖風險法。通過設立償債基金、壞賬准備金等,以緩解一旦遭受損失對企業造成的重大沖擊。 (5)規避風險法。若某項財務活動風險很大,且很難正確把握經營業務活動,要權衡利弊得失,盡量規避風險。 (6)恪守信譽法。企業籌資方式主要有商業信用和銀行借款。企業一方面可以利用商業信用獲取短期資金,但長期拖欠債務,會導致企業信譽下降,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另一方面是利用企業信譽通過銀行獲得貸款,但如果不能按期歸還借款,則會加大資金使用成本,加劇資金使用風險。因此,企業在籌資過程中一定要恪守信譽,加強資金管理,防止資金危機。 (7)合理分配利潤法。企業稅後利潤的分配包括向投資者發放股利和企業留存收益兩部分。這兩部分的比例要處理適當。一方面股利發放的多少,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另一方面留存收益的多少,直接影響企業的再投資規模和企業的技術更新改造能力。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合理選擇固定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等,保持企業持續、穩步發展。 三、健全財務風險機制 財務風險機制是指在財務風險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種功能體系,是降低財務風險的關鍵,也是強化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營管理者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控制財務風險的發生: (1)對財務風險進行事前控制。企業在實施某一方案進行決策時,既要考慮可能獲得的利益,又要兼顧風險,通過對財務風險的存在及其原因分析,運用概率分析法、風險決策法、彈性預演算法等,制定留有餘地的管理辦法,保證發生意外時企業能有效應對。 (2)對財務運行過程進行事中控制。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運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計算、監控企業財務風險狀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控制出現的偏差,有效遏制不良事態的發展,將風險降到可以控制的程度,減少經濟損失,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如研究賒銷賬款的情況,確定回收辦法,加速資金回籠。 (3)對財務風險進行事後控制。對於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要建立風險檔案,從中吸取教訓,以避免同類風險的再次發生;對於已經發生的損失,應及時消化處理,若長期掛賬,勢必給企業今後的發展留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