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管理 > 銀行保險怎麼管理團隊

銀行保險怎麼管理團隊

發布時間:2021-08-05 11:06:29

『壹』 如何從根本上認識壽險營銷團隊的管理

轉載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內容提要:保險具有社會管理功能這一論斷的提出,是對保險業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內在特質的客觀認識,是對保險業參與社會風險管理並扮演重要角色的科學總結。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主要體現在:穩定經濟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激活儲蓄機制;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有利於構建國家公共事務應急體系;緩解社會矛盾;推動科技創新。全面科學認識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有利於更好地指導保險實踐,推動保險業的全面進步。

一、對保險功能認識的演變歷程

時至今日,我國關於保險功能的學說主要經過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可稱之為「單一功能說」,也即傳統的保險功能說,認為保險只具有經濟補償(或給付)的功能;第二階段可稱為「二元功能說」,這種學說除了認識到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之外,認為保險還具有資金融通的功能;第三階段可稱之為「三元功能說」,以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上任後關於保險功能的闡述為代表,認為現代保險同時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等三項功能。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同樣,對保險功能的認識,也取決於當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因此,對保險功能的認識是一個動態的演進過程,而每一次認識的提高又會反過來促進保險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尤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逐步推進,對保險功能的認識經歷了由簡單到成熟、由單一到豐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功能的內涵、外延不斷地得到擴大。「三元論」的保險功能說就是這一認識過程發展的必然結果。

商業保險最初發軔於14世紀後半葉義大利的海上保險,是從行會合作保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會員既是保險人又是被保險人。此時尚沒有引進精算技術,仍處在保險的低級形態,保險的唯一功能就是經濟補償,體現為會員之間的保險分配關系。由於缺少科學合理的數理技術支持,保險的功能發揮受到很大限制。17世紀後半葉,保險精算學產生,使理論意義上的人壽保險轉化為現實意義上的人壽保險,開創了人壽保險發展的新局面。從數理技術上來說,保險作為一種風險轉移手段,主要是運用風險匯聚機制,集合具有風險厭惡偏好的投保人並收取保費建立保險基金,對少數發生保險事故的被保險人進行經濟補償和給付,從而實現風險在投保人之間的分散,這就是保險的經濟補償和給付功能。保險經營技術的解決,大大促進了保險經濟補償功能的發揮。這一階段,社會對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有了充分認識,傳統的「經濟補償說」主要形成於這個階段。

此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市場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金融市場逐漸成為經濟生活的主動脈。現代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對儲蓄資源進行時間和空間的配置,實現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作為金融產業鏈中的一環,保險業承載和發揮了資金融通的功能。保險業的金融功能主要體現在:一方面通過承保業務獲取並分流部分社會儲蓄,另一方面又通過投資將積累的保險資金運用出去,滿足未來的支付需要。保險體系吸收的資金(特別是壽險)大部分是長期資金,這是其區別於銀行儲蓄資金的主要特點。隨著保險業的壯大,西方發達國家中許多商業保險公司作為「契約型儲蓄機構」,發揮資金來源穩定、期限長、規模大的優點,通過持股和相互參股方式,成為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和穩定力量,作為金融中介最活躍的成員之一,其資金融通的功能逐漸深入人心。這一階段一直延續至今並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

對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認識,也是伴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和保險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深化的。一般來說,不同時代、不同經濟背景的學者,對保險相關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認識難有統一,但對於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的認識則出現顯著的趨同現象。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保險業的發展日益呈現國際化、專業化的顯著趨勢,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保險作為金融業三大支柱之一,在發揮傳統經濟補償和資金融通功能的同時,也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人現代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發揮著協調社會經濟生活、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經濟學家彼得。F.德魯克說,保險和風險管理對於促進西方世界在18、19和20世紀的經濟進步所起的作用與企業和商業起到的作用同等重要。彼得。L.伯恩斯坦在《抗爭命運:值得注意的風險》一書中也指出,一個社會理解、度量和管理風險的能力是現代社會與古代社會的主要區別之處。因此,此次吳定富主席高度概括和總結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可視作對保險業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內在特徵的客觀認識,是對保險業參與社會風險管理並發揮重要作用的科學總結。

二、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內涵、體現及提出意義

(一)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內涵

從本質上講,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主要是通過促進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來推動經濟發展的。對於金融推進經濟增長的方式,理論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一國的金融體系通過提高資本積累率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因此要倚重儲蓄性金融機構和積極引進外資;另一種觀點認為,金融通過提高社會資本配置的效率,來幫助經濟發展,因此金融機構對於生產率和經濟效率的促進功能,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並不亞於資本積累。而保險恰恰具有這兩種觀點所主張的特點,保險業通過集聚風險補償基金提高了社會的資本積累率,同時參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特有的交換機制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整個社會的資本配置效率,客觀上起到了「穩定器」和「助推器」的雙重作用,為社會經濟健康運行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傳統的保險單一功能說,認為保險人僅僅是一種風險傳遞機制。但事實上,保險這一功能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可能還沒有保險的其他要素重要。因為,保險不僅僅是簡單的財務平衡表,還為經濟活動和長期增長提供其他有力支持。美國保險學者小哈羅德。斯凱博在1998年就曾指出,保險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諸如替代政府安全保障、推動貿易和商務、鼓勵減損、促進風險的有效管理等七種重要服務。現代企業理論的利益相關者學說也為保險業的社會管理功能提供了理論支持。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由股東、債權人、職工、管理人員、關聯企業和顧客等企業利益相關者組成的共同組織,是這些利益相關者之間締結的一組契約的集合體。因此,現代企業在公司治理中必須考慮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才能實施有效治理,這種理論強化了企業的社會管理責任。保險企業在構建公司治理結構和日常經營時應注重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不僅追求經濟效益,還要追求社會效益,充分發揮社會管理功能,促進社會整體進步。反過來,社會經濟的進步又會推動保險業的發展,二者存在相互促進的客觀聯系。一般來說,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市場經濟的各個子市場之間存在很大差別,保險市場也是如此。如果其他條件相同,一國的保險市場越發達,越有效率,對經濟的繁榮貢獻就越大。

因此,經濟補償是保險的基本功能,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是保險的衍生功能。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將得到不斷加強,發達國家保險業的發展實踐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二)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體現

1.穩定經濟生活,為社會提供「安睡保險」。保險通過預先確定的支出將未來不確定的可能損失固定下來,從而穩定個人、家庭和組織機構的財務狀況,有利於形成經濟安全的心理預期,為經濟生活平穩運轉創造條件,客觀上起到了古典經濟學描述的「守夜人」角色的作用。現代保

險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原來許多不可保的風險逐漸變成可保風險,保險服務的領域和深度不斷得到拓寬,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將越來越凸現出來。

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減輕政府負擔。保險還被廣泛用於解決政府公共政策問題。人壽保險對於構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經合組織(OECD)早在1987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就曾指出:壽險保單的銷售無疑減輕了許多國家的社會福利制度的壓力。同年,瑞士再保險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10個經合組織國家的社會保障開支和壽險保費之間存在反比關系,即保險業有效地分擔了部分社會保障財務的壓力。在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已經成為影響當前擴大內需、啟動消費的主要制約因素,解決不好勢必影響我國經濟長遠發展和社會穩定。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內企業加入WTO之後面臨的競爭加劇,社會保障資金不足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據有關專家測算,我國養老、醫療、失業三方面社會保障基金的支付缺口每年大約為673億元。同時據社會保障部門估計,轉製成本大約為20000億元左右。如此大的債務規模再加上每年的社會保障資金缺口,短期內完全要政府解決確實不現實也不可能,但社會保障卻不能產生斷層。另一方面,我國地區間發展很不平衡,生活保障需求呈現多樣化、多層次的特點,老年護理、企業年金、健康、醫療、教育費用等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商業保險需求,具有極大的潛力,這為我國商業保險充分發揮社會管理功能,減輕政府壓力、促進國企改革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3.促進資本有效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保險人在進行承保和資金運用活動時,要收集有關企業、項目和經理人的大量信息。一般單個儲蓄者或投資者缺乏時間、資源或能力來收集這樣大量的信息,而保險人具有優勢,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本和承擔風險。同時,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上行使「用手投票」或「用腳投票」的權利,對於經營者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有力地制約著經營者的違規行為,形成有效的外部治理,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利於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合理配置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解決委託——代理難題,推進資本的合理配置,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在保險業發達的國家,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尤其是壽險公司,作為金融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對於金融市場的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4.激活儲蓄機制,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儲蓄率和經濟增長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其傳導機制存在多種途徑。保險作為金融中介之一,在提高資金融通的效率方面有三個優勢,能有效地提高金融系統的運行效率:一是降低結合儲蓄者和借款人的交易成本;二是創造資金流動性;三是有利於形成投資的規模經濟。與商業銀行相比,保險公司的長期負債和穩健的現金流量,是政府和企業理想的長期融資渠道。一國金融體系的發達程度與其對市場的依賴性成正比,與其對金融中介的依賴性成反比,也就是說取決於信息對稱的程度。因此,保險公司的金融中介作用,在新興國家金融市場比在發達國家金融市場更大。對於我國還不完善的金融市場來說,保險業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具有巨大的潛力。

5.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現代經濟的專業化程度越高,對金融的專業化和靈活性要求也越高。如果可供選擇的保險商品種類豐富,保障充分,貿易和商務就會順利進行,反之則會受到極大的阻礙。例如,出口信用保險是政府促進對外貿易、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手段,素有「商務活動的潤滑劑」之稱,也是保險企業開拓市場、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領域。據統計,目前全球貿易額的12%- 15%是在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下實現的,日本為50%,英國為45%,法國為21%,韓國也達到14%。在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已經初步發揮了作用,但整體水平較低,獲得出口信用保險保障的出口貿易額僅占出口總額的1.1%,投保企業只佔全國外貿企業總數的2.7%,這說明我國保險業對外向型經濟的推動不足,在該領域具有極大的潛力。

6.有利於構建國家公共事務應急體系。一個國家有無完備的公共事務應急體系,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准。美國風險管理和保險專家C.小阿瑟。威廉斯博士指出,災害降臨到富國和貧困國家的幾率是相同的,比如日本的地震、孟加拉國的洪水,但一個社會如果能夠控制和減輕這些災難,該社會便可以更好地把資源運用到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現代社會里,各種巨災風險和突發事件如影隨從,對一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我國1998年的洪災、2003年2月和5月的新疆伽師地震、今年的非典型肺炎事件等。而且,隨著科技進步和世界政治力量的演變,巨災風險不可測的程度加深,而且一旦發生,危害程度更加嚴重,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將遠甚於從前,如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2001年「9. 11」恐怖事件、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等等,都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必須考慮建立必要的公共事務應急體系加以應對。現代商業保險通過設立新型險種、創造巨災債券等保險衍生產品、綜合運用再保險等方式,有助於化解巨災風險造成的消極後果,在一個國家的應急體系構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我國為例,非典疫情爆發後,各家壽險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非典保險,為社會提供了風險規避機制,緩解了人們的焦慮心情,對穩定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截止到2003年5月12日,我國壽險公司共接受非典索賠 236例,賠付104例,總賠付金額為88.68萬元。

7.緩解社會矛盾,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的正常運轉。社會和經濟的運轉時常存在許多不和諧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社會風險管理機制,尤其是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消除各個要素彼此之間的摩擦,減少沖突,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的正常運轉。保險業對此也大有可為。如,責任保險有利於當事人履行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解決糾紛,協調民事關系。發達國家有完備的責任保險體系,如產品責任保險、僱主責任保險、執業責任保險及公眾責任險、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等,被保險人一旦出現責任事故,可以很快通過保險公司解決,不必糾纏於曠日持久的官司,減少了社會的摩擦和沖突,整個社會運轉效率高。近年來,我國醫療事故糾紛頻繁發生,巨額訴訟案例呈上升趨勢,國內務家保險公司陸續推出了醫療責任保險,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醫患各方和社會的普遍歡迎,盡管還有許多地方有待完善,但充分說明了保險參與社會管理大有作為。

8.推動科技創新,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高風險、高投入是高新技術的一大特點,為了保障風險投資的安全和持續投入,必須從制度設計上予以保障。保險業作為風險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推動高新技術的發展上具有獨特的優勢。當前,國際上盛行商業保險與高科技聯姻,保險公司通過科學合理地計算風險投資的保障費用,承保高新技術項目,萬一項目不成功時,由保險公司承擔部分風險;保險公司還通過開展高新技術轉讓保險,促進科技成果進入技術市場和提高成交率,提高企業採用高新技術的積極性,有力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三)全面認識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意義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全面科學認識保險的功能,有利於更好地指導保險實踐,推動保險業的全面進步。

1.有利於提升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加快保險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勢頭迅猛,持續保持了年均30%的增速,保險各項功能得到較大發揮,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長遠來看,我國保險業具有巨大的潛力。但橫向看來,當前我國保險市場的整體規模還很小,與發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與國內證券業、銀行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在金融業和社會中地位較低。據統計,截至到2002年底,全國保費收入3 053.1億元,保險業總資產為6 494.1億元;而截止到2002年10月底,全國證券公司資產總額為6 660億元,同期證券市價總值為38 329.13億元,流通市值為 12484.56億元;截止到2002年9月底,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為193 778億元。因此,充分認識並發掘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將保險業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社會各界增強對保險業的認同感,有利於保險業更好地走入千家萬戶,服務社會,造福民眾。

2.有利於促進保險經營主體拓展經營思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社會管理功能的提出,從認識上延伸了保險服務的外延,對於保險經營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利於引導保險公司更好地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在經營活動中勇於創新,關注被保險人利益,積極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塑造保險業的誠信和負責形象,更好地發揮商業保險應有的作用,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3.有利於正確處理保險業發展與監管的關系。保險監管機關的指導意見和言論往往對保險經營主體有較強的「窗口效應」,影響深遠。促進保險業發展是當前保險監管工作的首要任務,監管的目標是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更好地實現被保險人的利益。保險業充分發揮社會管理功能,也是加快保險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保險監管者對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認識,有利於保險監管機關系統內統一監管認識,理順保險監管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處理好「有為」與「無為」之間的關系。我國未來保險監管發展的趨勢是,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並重,更加重視指導性規章和意見的作用,這些都需要保險理論上的拓寬和創新為其支持。保險社會管理功能的提出,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窗口指導」效應。

三、充分發揮保險社會管理職能的對策

(一)保險理論界要加強研究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為保險實踐提供理論支持和指導。理論研究者必須用發展與開放的眼光來審視保險功能的內涵,深化對保險功能的認識,將保險業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緊密聯系起來,並以此來指導和推動保險實踐的創新活動。

(二)保險經營主體在經營實踐中,應開拓創新,全面發揮保險業的社會管理功能。當前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保險公司建設。推進國有保險公司體制改革,完善股份制保險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制度,強化公司內控制度建設,注重控制經營風險,完善經營管理考核體系。時機成熟時可推動保險公司上市,有利於保險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償付能力,更好地適應國際化競爭,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險業唯有自身健康,才能為社會提供健康服務。

2.產品創新。注重發掘市場需求,堅持消費者導向,創新產品結構,滿足社會的保障需求。尤其是注重發展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醫療責任保險、老年護理保險、子女教育婚嫁保險、消費貸款保證保險等險種,積極探索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為我國進出口事業提供保障;探索農業和農村保險的新路,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支持。

3.理順保險銷售體制。充分發揮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的市場作用,完善保險市場主體結構,改革保險營銷員制度,加強對保險兼業代理點的管理,理順保險手續費問題,樹立品牌經營意識,在全社會培育誠信經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誤導欺詐問題,切實保護被保險人的利益,努力提升保險業的社會形象。

4.延伸保險業服務的觸角。配合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抓住擴大內需和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提高承保大型風險項目的水平,為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工程項目提供保險保障;探索保險資金運用的新渠道,可考慮通過購買債券和參與信託投資計劃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資金運用風險管理;開發新險種,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5.探索高風險保險領域。積極探索巨災風險、高新技術風險的保險融資技術,建立巨災、高新科技發展保障基金,通過商業保險主導、政府適當扶持的途徑,提高社會的風險化解能力,為國家建立公共事務應急體系提供有力支持,為高新技術的發展保駕護航。

(三)保險監管機關應堅持市場化取向,樹立發展觀念。創新監管體制,完善監管方式,加強監管手段,為保險業發揮社會管理功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當前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建章立制,加快保險法律法規的建設,堅持依法監管,依法行政,出台《保險法》配套細則,盡快出台保險違法違規處罰辦法。二是正確處理「有為」與「無為」的關系,凡是市場能解決的問題,堅決還權於市場,合理界定監管者和市場發揮調節作用的效力邊界,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保險監管部門應加強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系統內要合理劃清總部機關和地方保監辦之間的許可權,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保險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綜合治理、聯合監管的水平。三是加強基礎研究,結合國家宏觀經濟發展趨勢,重點研究保險業的產業政策,制定保險業發揮社會管理功能的長遠發展規劃;四是理順保險市場關系。在現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尚不能形成明顯效力之前,應加強保險業務合規性檢查,嚴厲查處保險市場的各種違法違規現象,正本清源,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貳』 銀保部團隊經理貪污怎麼辦

這是屬於違法行為,建議向當地的公安機關檢舉揭發,對於這些犯罪分子絕對不能同情。

『叄』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組織架構:

中國人壽總部有:

董事會辦公室/投資者關系部、戰略規劃部/轉型辦公室、辦公室(黨委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扶貧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黨委組織部)。

營銷發展部、收展發展部、個險企劃部、個險運營部、培訓部、綜合金融部、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

基金銷售管理部、健康保險事業部、投資管理中心、財務部、資產管理部、精算部、流程與運營部、核保核賠部、金融科技部、法律與合規部、風險管理部等在內的30個部門,約150個處室和6個團隊。

中國人壽總的組織架構調整方針是12個字:「強總部、精省域、優地市、活基層」,對於總部組織架構的調整安排,其提出強化前台、優化中台、精簡後台。

所謂前台指三大中心:大個險發展中心、多元發展中心、投資管理中心。

所謂大個險發展中心即將個險的1個部門(原為個險銷售部)擴展為6個部門,包含營銷(營銷發展部)、收展(收展發展部)、企劃(個險企劃部)、培訓(個險培訓部)、綜合金融(綜合金融部)、運營(個險運營部)。

多元發展中心則指將團險(團體業務部/戰略客戶部)、銀保(銀行保險部)、健康險(健康保險事業部)和基金銷售(基金銷售管理部)等部門形成與大個險協調發展的整體布局。

而投資管理中心則淡化行政色彩,實行市場化,設置了戰略資產配置團隊、戰術資產配置團隊、境外投資團隊、另類投資團隊、投資運營團隊、投資風險管理團隊六個團隊。

(3)銀行保險怎麼管理團隊擴展閱讀:

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779.76億元,個險渠道實現保費2905.56億元,佔比76.87%。上半年中國人壽銷售渠道總人力190萬人,個險代理人157.3萬人,佔比82.7%。

半年報數據還顯示,個險渠道總保費為2905.56億元,其中新單保費為646.52億元(期繳新單保費645.29億元),續期保費2180.23億元。

在中國人壽個險、銀保和團險三大主要業務渠道方面,中國人壽這種加大個險的做法似乎是一種必然。

中國人壽綜合金融部也納入大個險板塊,服務大個險,新增了生態圈協同與推進、高端客戶多元化、一攬子金融產品打造與支持職能等。而原來客戶服務部客戶資源整合運用也遷出至大個險綜合金融板塊。

網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

『肆』 如何帶好銀保理財隊伍

當前,我國銀行業與保險業的合作模式,無論從業務代理的推介環節還是從產品種類的開發環節都無法充分滿足客戶的現實需求。雙方目前僅局限在銀行充當保險公司代理中介這一層面上。即:銀行通過向保險公司收取

手續費的模式介入保險領域,保險公司通過銀行代售來完成保險銷售業務。

這種銀行僅擔當代理中介的合作方式,更確切地說是銀行代理保險業務,與真正意義上的銀行保險還有一定距離,無論是業務的組織形式還是產品品種都處於初級階段。

一、從銀保合作的動因來分析,有著優勢互補的發展空間。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保險業務(含郵政代理保險),是經由銀行、郵政、基金組織以及其他金融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保險公司最初產生辦理銀行保險業務的動因,一是藉助銀行信譽,增大客戶接觸面;二是藉助銀行網點銷售,降低營銷成本。進一步說,就是保險公司想要藉助銀行的良好信譽、客戶眾多、網點遍布等資源優勢。而銀行最初開辦銀行保險業務也是本著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為出發點,則是在增加中間業務收入的同時,豐富業務品種,為客戶提供更廣泛、更全面的服務,從而提高競爭力。

二、銀行應該把發揮資源優勢,加強銀保業務中的信息咨詢工作作為發展自身優勢的品牌工程。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最簡單的形式是通過銀行的分銷渠道來銷售保險產品,而開發混合產品、戰略合作、設立合資、控股公司等則是銀保合作的更高級形式。因此,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銀保合作必然涉及到整體戰略定位,同時,還要涉及到體制、機制等一系列問題。有鑒於此,在現階段,我們國內銀行應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加強銀保業務中的信息咨詢工作。

首先,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應該扭轉觀念--銀行的服務對象首先是客戶,而不僅僅是保險公司。銀行應是在替自己的客戶挑選保險產品,而不是在替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目前銀保合作中,銀行處於地位上的優勢,但辦理業務中卻處於被動。有些銀行選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銷售保險公司提供的產品,但對保險知識和保險產品卻不甚了解,對於銷售的保險產品也不像銷售銀行自有產品那樣積極。其實,銀行不妨扭轉一下觀念,既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作最終目標是不同金融產品、服務的相互整合,互為補充、共同發展是銀行和保險公司聯手開發金融市場的需要,銀行期待和保險公司實現雙贏,那麼,銀行在雙方的合作中應有更主動的作為。這種主動作為首先就是轉變觀念,即意識到是在滿足自己客戶群體的保險需要,替自己的客戶挑選保險產品。這樣,銀行在營銷產品理念上就變被動銷售為主動銷售了。

其次,在前文中所提及的銀保合作動因的交匯點--銀行自身資源優勢上,客戶眾多以及客戶對於銀行的信任,加上廣泛的網點,使銀行具備了保險公司所不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市場資源,因此銀行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銷售保險產品同時,加強銀保業務中的信息咨詢工作,收集、分析市場信息。我們知道,市場供給是由市場需求所決定的,那麼,保險產品的銷售狀況實際是由對保險產品有需求的市場(客戶)來決定的。目前,保險公司在藉助銀行的銷售渠道銷售保險產品後,似乎和保險產品的最終用戶之間缺少溝通的環節,而銀行也僅扮演了一個銷售的角色,對客戶真正的需求了解較少。銀行要做到了解市場,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對於銀行來說,加強市場信息咨詢工作比較容易實現。在銀保業務中,銀行掌握著大量的市場信息,不僅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考察保險公司、選擇保險產品;同時也可以將市場需求信息提供給保險公司,便於其根據需求開發新的保險產品。此外,這也為銀行自身開發銀保產品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邁向真正意義上的銀行保險奠定基礎。

三、從戰略角度來說,在銀保業務的過程中,成為銀行業務與保險公司相互促動的良好平台。因此,銀行必須全面加強市場信息咨詢工作,從而掌握充分、准確的市場信息,屬於一體化戰略的組成部分。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現存的一些問題。具體來說:一是,可以促進銀保業務健康發展。目前隨著保險公司的不斷增多,保險公司之間無序化競爭加劇,使得銀行代理渠道成為稀缺資源。保險公司為了要爭取網點,搶規模,付給銀行的手續費越來越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對股東的收益貢獻,也減少了其用來維護客戶、進行客戶服務方面的資金。如果銀行通過市場信息的分析,給予必要的市場引導,可以避免保險公司因惡性競爭而退出無利潤市場、主動收縮銀行保險業務,進而影響銀行收益的情況。 二是,可以改變銀行在銀保合作中的被動狀況。掌握充分、准確的市場信息,將會使銀行占據市場主動,與保險公司共同服務於客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平等合作奠定基礎。

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是奠定未來銀行業混業經營的基礎性嘗試工程,在目前情況下,各家銀行可以通過強化銀行現有的及潛在的信息咨詢功能來不斷地探索雙方合作的新領域,這是保合作的重要現實意義所在。

『伍』 銀保團隊建設包括什麼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隊伍是業務發展的基礎,隊伍基礎建設則是銷售團隊發展的基石,銷售隊伍基礎建設已成為保險主體贏得市場競爭優勢的根本所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全面審視市場發展環境,分析當前團險隊伍基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並進一步在隊伍制度、管理模式、專業素質、信息化建設、團隊文化、合規經營等各方面加快發展步伐,大力提升保險主體在團險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是所有團險銷售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推薦閱讀
保險周刊:
新華保險H股上市重挫9.82%破發
保監會點名批評14險企
人保壽險資本金將超200億元
人保太保平安暫停商業車險1個月
國家鼓勵機構研發鮮活農產品保險
北京非京籍職工納入生育保險
保險發展策--建言保監會新主席
存在的問題
目前,團險隊伍基礎建設現狀與市場競爭要求的「專業、專才、專家」的標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推廣工作進度緩慢。在團險銷售隊伍基礎建設中,《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可以說是構建整個團險銷售隊伍的制度基礎。當前市場上各大保險公司的個險渠道和銀保渠道都已實施了對應的銷售人員管理辦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銷售隊伍管理體系,為相應渠道隊伍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完善通暢的管理制度平台。但是由於團險渠道的保費規模較小,隊伍人數偏小等原因,大多數保險機構的《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的推廣情況並不樂觀,大都停留在制度出台層面或推廣初期階段。
2.團險銷售人員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推廣進度較慢。在團險銷售隊伍基礎建設中,銷售人員信息支持系統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當前,大多數保險機構的團險渠道尚未全面推廣使用團險銷售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團險銷售人員的入司管理、業績統計、薪酬計算、職級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主要依靠傳統方式開展,造成基層機構對團險銷售人員管理效率低下,降低了基層保險機構對團險銷售人員的管理和能力。
加強團險銷售隊伍
基礎建設的對策
1.加快《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推廣力度。團險隊伍管理制度建立是開展隊伍管理工作的前提。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要求各家保險主體要進一步加快《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的實施推廣力度,建立統一的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對團險銷售人員發展所涉及到的招聘入司、合同簽訂、業績分算、考核晉升、薪酬分配、團隊建設等各方面工作提供統一、規范的人員管理制度支持。
2.積極推進團險渠道銷售隊伍省級集中管理。根據當前我國團險市場發展趨勢,團險渠道要積極推進團險渠道隊伍省級集中管理。一是在推廣實施《團險銷售人員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在統一規范的前提下,逐步建立以各保險機構省級公司為中心的隊伍管理、業務處理體系和以地市級公司為單元的銷售、客戶服務體系,明確各級公司團險渠道銷售隊伍的組織架構、職級晉升標准,實現團險銷售人員的統一規范管理、便捷靈活服務,提高渠道專業化隊伍建設水平。通過團險渠道銷售人員省級集中管理,實現對全省團險銷售人員的人員管理、業績核定、傭金發放、職級考核及表彰獎勵等多項工作的統一管理。二是按照「高標准、高素質、高績效」的原則,加強團險渠道新人的招募培養工作,針對業務領域實施隊伍分類管理,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精英銷售隊伍。根據市場發展要求,建立專職客戶服務隊伍,向客戶提供統一規范和個性化相結合的售後服務,樹立專業服務的良好形象,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三是加快團險銷售信息系統建設。針對團險渠道管理手段落後、存在大量手工操作風險隱患這一情況,要進一步加快開發推廣團險渠道的銷售人員管理系統、銷售支持系統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實現對銷售隊伍、銷售支持和客戶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切實提高團險隊伍的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3.多措並舉大力提升團險銷售隊伍專業素質。首先,應根據市場發展要求,制定團險銷售人員、團險客戶服務人員的錄用標准,根據法人業務、中介代理業務、企業年金業務、政策性業務不同類別,確定相應人員的工作標准和行為規范,引導團險銷售隊伍和客戶服務隊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符合相應工作崗位要求。其次,要大力加強教育培訓工作。按照專兼職結合的原則,加強團險講師隊伍建設,建立統一規范的教材體系和培訓實施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專題培訓,發揮團險渠道各級管理層、銷售精英「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團險隊伍專業素質。
4.打造具有特色的團險隊伍團隊文化。團隊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大力推進團險銷售團隊文化建設,是打造團險隊伍核心競爭力的戰略舉措。一是要打造「內鑄忠誠、外樹誠信」的團隊經營理念,加強團險銷售團隊的誠信體系建設,形成
「忠誠光榮、誠信光榮」的氛圍,把團險真正當作播撒幸福的事業,堅定對團險事業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團險事業中。二是建立共同的團隊願景與目標,將個人成長願景與團隊發展願景緊密結合在一起,激發銷售團隊成員的潛能,在整個團隊里營造積極向上、努力晉升的團隊文化。
5.加強合規經營增強業務可持續發展能力。依法合規經營是保險機構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前提。「越是快速發展,越要規范經營;越是合規經營,越能促進發展」,已成為各家保險機構的發展共識。團險銷售人員隊伍建設發展要堅持把風險防範作為隊伍建設發展的生命線,堅持以防為主、以控為先、事前防範、事中控制的風險管控原則,加強對團險人員銷售風險與管理風險。

閱讀全文

與銀行保險怎麼管理團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