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政事業類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行政事業類項目支出預算管理,包括:林業支出項目支出、教育支出項目支出、科學支出項目支出、行政管理費項目支出預算等。
中央級行政事業類項目是指按照事權劃分原則納入國家林業局部門預算,由國家林業局組織或委託實施的在本級行政事業費開支的項目。主要包括:由國家批准設立的有關事業發展專項計劃、基金項目,經常性專項業務費項目,以及大型修繕、大型購置、大型會議等項目。
2.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有哪幾類
行政單位收入包括財政撥款收入和其他收入。行政單位依法取得的應當上繳財政的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處置和出租出借收入等,不屬於行政單位的收入。
事業單位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應注意:
(1)財政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從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應計入其他收入或事業收入。
(2)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不計入事業收入;從財政專戶核撥給事業單位的資金和經核准不上繳國庫或者財政專戶的資金,計入事業收入。
(3)上級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4)附屬單位上繳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
(5)經營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6)其他收入包括投資收益、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現金或存貨捐贈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存貨盤盈收入、收回已核銷應收及預付款項、無法償付的應付及預收款項等。
3. 行政事業單位貨幣資金風險主要包括哪些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格,財經紀律觀念淡薄,辦事不講規則、程序、手續,憑習慣、經驗辦事。
2.財務工作缺乏連續性,經常有「領導換,會計變」的現象,客觀上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波動,造成亂賬現象發生。
3.少數單位對發票、支票等重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按財務管理要求制定票據管理制度。大多數單位即使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也往往流於形式,造成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
4.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時,與新的財經法規和制度銜接不好,與單位情況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相適應。財務管理制度不符合實際、不便於執行,直接損害到財務管理的權威性。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主要在兩方面:1.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等不相容職位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互串,單位對出
納工作監督不到位,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使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現象在部分單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具體表現有:(1)各種行政事業
性收費、罰沒收入以及學會的會費收入等不入賬。(2)租金等其他應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應交存財政專戶的收入不及時入賬。收款不用合法收據,用白
條代替。(3)通過虛列支出、資金返還等方式將資金轉到本單位財務部門賬外,設置小金庫。2.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
流量管理不嚴,普遍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置、出租、出藉以及調撥、報廢等方面管理不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下,並造成了
國有資產的流失。具體表現:(1)固定資產管理較為混亂,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隨意性很大,設施和設備購建論證不充分,造成閑置。(2)有的單位沒有
明確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維護工作流於形式。有的單位不按要求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理和盤點,或者是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致
使總賬與明細賬不相符、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不相符。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的控制
1.目前,我國事
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投入,國家是事業單位凈資產的終極所有者,但國家並不要求償還其提供的資產,也不要求分享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將這些資產交給公
共事業單位自行經營和管理。國家對其投資,但並不對其進行財務管理。2.事業單位一般對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表現積極,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
研究相對不足,造成投資的所有者缺位,資金使用管理薄弱,導致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少數單位超支浪費現象嚴重,超標購買小汽車、公款旅遊、公款吃
喝、公款進行高檔消費,致使單位的會議費、招待費、車輛燃修費居高不下。
(四)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主要有
以下幾個:1.重視預算收支,忽視預算編制和評價,使現有資金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認為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就是從財政「要錢、花
錢」的過程,對編制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採取應付的態度,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遇事才跑財政的局面,導致預算推行難度大。2.因為忽視預算編制,因而
形成了財務決策的隨意性,產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亂」現象,致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大打折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支出審批制度不嚴格,隨意擴大開支范圍,
巧立名目發放獎金,提高補貼標准;隨意改變資金的用途,「專款不專用」的現象經常發生。3.部分單位雖然編制了預算,但對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不進行跟蹤審
計,即使跟蹤調查,也是分析膚淺、總結簡單,效益考核基本是走過場,成本考核幾乎是空白,從而使好多項目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
(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一些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部分單位內部未設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內部審核監督僅由一人或多人專職或兼職代理。部分單位內部未實行統一的財務管
理。2.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夠合理,業務交叉過雜,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確。3.會計事前、事中、事後審核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部分單位未設內
審機構,已建立內審機構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更多的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制度「印在紙上,掛在牆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內部監督執行大
打折扣。遇到具體問題時過分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4.個別單位為了小團體利益,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數據上做文
章,或假賬真算,或真賬假算,造成賬實不符、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以達到偷漏稅金、隱瞞資產、虛假業績的目的。一些應當建賬的單位不建賬目,不按制度規
定設置會計科目,保管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及有關的合同、協議等資料,想混水摸魚、僥幸過關。5.有的把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違反了
「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規定。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相互約束機制
事業單位要在國家宏觀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對現金的管理,財產的審批,審批許可權的分配,財務
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都要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制度制定要體現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即制度的制定必須結合
單位實際,不能生搬硬套,內部財務制度的條文在表述上應盡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並與日常會計核算的實務緊密聯系。應用完善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約束財務行
為,減少或避免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要加強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不相容職務一定要分開,保證資金安全。
所有資產都要定期核對,切實做到賬賬、賬實相符。還應經常對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當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有變動和修改,或評價發現內
部控制出現薄弱環節時,應當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1.事業單位領導要帶頭認真學習有關財政、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財務管理和依法理財的能力。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
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定期聽取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匯報,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督促下屬部
門和職工增強財務管理意識,保障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2.要加強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
素質。要有計劃地吸收一些年輕的、具有會計或審計專業學歷、懂業務的人員充實財會和內審崗位,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力量。3.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和政策水平,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形勢的需要。對在單位理財活動中有突出表現的人員,應加以獎賞和重用。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政檢查、外部審計並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有條件的應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或確定專職的內部審核監督人員。嚴格財務管理程序,明確職能,強化責任,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支
出標准。並定期開展內部財務檢查,
對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全面審查,向單位行政辦公會或職工大會通報檢查結果並提出改進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事業單位在加強內部控制的同時,要主動接受來自外部的監督。要認識到內部監督有其局限性,來自外部的財政、審計、稅務、紀檢以及上級部門的財經監督可使單
位管理更加規范和合規合法,彌補內部監督的不足。財政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對各種專項資金要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加強監
督,掌握資金流向,把各種專項資金管好、用好。對各種財政違法行為,一經查出,嚴肅處理,堵住各種漏洞,防治腐敗。要特別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
對預算外資金來源、金額和去向等的合理性問題進行核查,對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考核,防止預算外資金濫收和違規使用等現象。
(四)強化預算管理,加大預算約束力度
財務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預算、執行預算和監督、考核預算執行情況三部分內容,可見,預算工作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預算管理應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
價並重的原則,徹底改變「只重預算執行,忽視編制和評價工作」的預算管理方式,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法、績效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
外綜合統籌,將全部收支編入預算。另外,要進一步細化預算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切實保證預算與實際相符。同時,要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
廣泛採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進行評價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五)積極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保證財務管理科學、高效
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通過改變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和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可以強化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從源頭上遏制行政事業單位腐敗,杜絕胡亂花錢、鋪張浪
費現象,達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資金控制為目標,以加強財務收支監督為重點,可以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高效理財為
取向,將所有賬戶及會計業務處理權集中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監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必要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職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4. 行政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賬務處理
請教各位高手:我單位是事業單位,在沒收到財政專項撥款時,用單位預算外資金...各位幫忙先謝謝了 ...事業單位應該掛其他應收款其他的和樓上的一樣 ...
5. 行政事業單位閑置資金能做銀行理財產品嗎
不能,個人的錢可以。投資是有風險的。國家不會允許
6. 什麼是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辦法
財政部門制定的關於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的制度規定。
財政專項資金,是國家財政部門下撥的具有專門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資金。這種資金都會要求進行單獨核算,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如財政部印發的《中央本級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就是一個規范中央級項目支出預算的制度。
(6)行政事業項目資金理財擴展閱讀:
構成分類:
目前對專項資金的構成尚沒有統一的界定,從財政資金管理的情況看,在日常操作中,一般採用的是「扣除界定法」,即扣除經常性經費以外的,由財政安排或追加以及上級單位撥付的財政資金,全部作為專項資金。
從支出性質分類,專項資金包括個人部分和公用部分(如:專項購置、專項修繕等);從支出用途分類,可以將專項資金分為基本建設支出、專項業務費、專項支出購置、專項修繕和其他專項等。
在財政部印發的《中央本級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中規定,項目支出預算是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或專項資金支出計劃)。項目按照其性質可以分為基本建設類項目、行政事業類項目和其他類項目。
專項資金分類與中央項目支出分類基本一致,只是在資金來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別。地方專項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財政部門安排的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上級補助或上級撥款的資金、政府性基金及轉移支付資金等。
7. 何為形行政事業性資金行政事業性資金檢查的主要項目是什麽
行政事業性收費是經國家或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由規定部門收取的費用,目前共有公安、工商、經貿、科技、外經貿部門、衛生部門、文化部門、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部門、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國土房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建設部門、城市規劃部門 、林業部門、農業部門、水利部門、保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等19個部門允許按批准規定項目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
8. 行政事業單位的一個項目資金的錢用到另外一個項目,都是正常開支,請問責任大嗎
要看項目資金的性質和金額。
如果是國投項目,你說的情況肯定不行的!項目審計(中期審計和完工審計)要求非常嚴格,是由投資方指定的審計機構,不是內部審計,一點都馬虎不得。審計不能通過,項目無法驗收,也無法結算,嚴重的還要追究單位領導的刑事責任。這與正常開支與否沒有關系,審計只認發文和證據,才不幫你判斷是否應該或正常呢。建議趕緊把洞補上。
如果不是上面情況,且金額較小,就想個說辭自圓其說吧。一般這類項目不用外部審計,只需要驗收即可。
9. 什麼叫行政事業類項目收入支出
一、2008年部門決算報表體系由哪幾部分構成?
2008年度部門決算報表體系包括基礎數據表、填報說明、分析報告和分析表4個部分。其中,基礎數據表包括主表、附表和補充資料表,主要反映預算單位資金收支、資產負債、人員機構、資產配置使用以及事業發展成效等信息;填報說明主要用於解釋和說明決算匯編的基本情況、公式審核情況以及決算編報中的特殊事項,以對部門決算報表與單位會計賬的差異進行說明,提高決算數據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分析表是通過設定的分析表樣和決算軟體的自動提數功能,重點從部門預算執行情況、財政性資金收支和有關政策性指標的落實等方面,對部門決算數據進行分析,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清晰、直觀的決算分析資料;分析報告是在基礎數據表、填報說明和分析表的基礎上,全面反映部門(單位)年度預算執行情況、事業發展情況的綜合財務報告。
二、2008年部門決算基礎數據表具體由哪些報表組成?
基礎數據表根據反映的內容不同,分為主表、附表、補充資料表3個部分。
1.主表部分:主要反映預算單位財務收支、預算執行以及資產負債情況,除「收入支出決算總表」和「資產負債簡表」外,各表均按政府支出功能分類科目進行填報。具體分為:
(1)綜合收支報表(4張):全面反映預算單位各項收入、支出和資金結余情況。
(2)支出明細表(3張):反映預算單位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具體用途,需按支出經濟分類科目填報明細情況。
(3)項目收支表(3張):反映預算單位項目資金收支余情況,需按具體項目名稱填報明細情況。
(4)財政性資金錶(4張):反映預算單位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一般預算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撥款和預算外資金的收支余情況。
(5)資產負債表(1張):反映預算單位年初和年末的資產負債情況,按單位執行的會計制度選擇填列。
2.附表部分:主要反映預算單位資產、機構人員、非稅收入等與財政預算管理密切相關的信息。具體分為:
(1)國庫集中支付撥款報表(1張):反映預算單位本年度實行國庫集中方式的財政性資金指標使用和結轉情況。
(2)事業基金、專用基金變動情況表(2張):反映事業單位凈資產中事業基金、專用基金增減變動情況。
(3)資產情況表(2張):反映預算單位各項資產變動及國有資產收益情況,根據當前國有資產管理需要設置各項指標。
(4)機構人員表(3張):反映預算單位機構、人員和學生學員明細情況,按照目前機構人員編制、經費供給方式以及教育部門統計口徑設置指標。
(5)非稅收入表(2張):反映預算單位徵收並已上繳或應繳未繳財政部門的各項非稅收入情況,按照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後政府收入分類科目進行填報。
3.補充資料表部分:主要反映財政財務管理需要的統計信息,具體包括:
住房改革補充資料表(1張):反映預算單位住房公積金業務收支和增值收益分配使用情況,僅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填報。
行政政法補充資料表(2張):反映預算單位政法經費的支出決算情況,由有相關科目支出的單位編報。
教科文補充資料表(1張):反映科學事業單位收支及科研人員、科研產品、地震事務等相關業務指標統計情況,由科學事業單位、地震事業單位編報。
社會保障補充資料表(3張):反映醫療機構業務收支及重要業務指標統計情況,由衛生部門、中醫管理部門所屬社會保障醫療機構編報。
三、2008年部門決算調整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08年按照「體系不變,格式微調」的原則,部門決算主要做了如下調整:
1.簡化國有資產相關報表。為提高國有資產統計數據的真實准確性,對國有資產相關報表進行了簡化,取消了資產情況表中本年增加、本年減少及年末數的其中項,並按照國家標准《固定資產分類與代碼》(GB/T 14885-94)及其第一號修改單對固定資產的指標分類及填報口徑進行了規范,設計增加了固定資產單位價值合理區間的審核。
2.調整附表中相關人員分類。為准確統計單位年末人員基本情況,對附表中人員分類及相關填報口徑作了進一步明確,其中基本數字表中的年末實有人數進一步細分為一般預算財政撥款開支人數、一般預算財政補助開支人數、經費自理人數,機構人員情況表中的年末實有人數增加了按經費供給方式進行的分類。
3.調整非稅收入征繳情況表。為准確反映實行分成體制的非稅收入進行分成上繳的情況,在「已繳國庫」和「已繳財政專戶」指標下新增了「繳入本級國庫」、「繳入非本級國庫」及「繳入本級財政專戶」、「繳入非本級財政專戶」指標;根據2008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調整情況,將彩票公益金收入調整在「政府性基金收入」反映。
4.刪減部分補充資料表。為進一步加強補充資料表利用率,提高補充資料表信息質量,同時避免數據重復,對補充資料表進行了適當精減,減少了《教科文事業發展情況補充資料表》和《水利建設基金水利工程基本建設支出明細表》,同時增加了補充資料表與主表部分的審核。
四、2008年部門決算軟體審核公式的作用和把握原則有哪些?
2008年部門決算軟體審核公式分為基本平衡公式、邏輯性公式和核實性公式三種類型,其作用和把握原則如下:
1.基本平衡公式:用於審核表內平衡關系。軟體中公式報錯表現為紅色。應保持公式審核全部正確,不出現報錯信息。
2.邏輯性公式:用於審核表內、表間相關數據邏輯關系。軟體中公式報錯表現為橙色。原則上不應出現報錯信息。如有公式報錯,單位經核實並出具相關文件依據等,可保留報錯信息,並在填報說明中列示有關依據。
3.核實性公式:用於審核表內、表間有關數據的合理性。軟體中公式報錯表現為綠色。如有公式報錯,單位應根據會計賬簿和有關台賬進行核實,有錯調整,無錯保留,並在填報說明中進行說明。
五、單位設置多套賬應如何填報部門決算報表?
一個獨立核算的單位只能報送一戶單戶報表,如果單位設置了多套會計賬,應將各套會計賬數據合並後填列一戶單戶報表,或使用決算軟體的報表匯總功能,將各會計賬數據進行單戶錄入並匯總後,使用「報表類型修改工具」 (「報表類型修改工具」在部門決算報表軟體程序下的「輔助工具」中)將匯總報表修改為「單戶」,而後調整上報該「單戶」報表即可。
六、如何使用「會計科目與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
為加強部門決算報表與單位所執行的11種會計制度的銜接,統一報表的填報口徑,單位應根據所執行的會計制度參照《會計科目與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進行了相關報表的填報。其中執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在填報「基本建設類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6-2表)及其他涉及基建資金的報表時,應參照《國有建設單位會計科目與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明確的填列方法填列;執行其他會計制度的單位在填報「收入決算表」(財決03表)、「支出決算表」(財決04表)及「資產負債簡表」(財決08表)時,應參照相應的會計制度與部門決算報表對應關系表所明確的口徑進行填列。
七、2008年部門決算編報范圍包括哪些?
2008年部門決算編報范圍與部門預算一致,即不包括未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范圍的單位以及由財政直接列支的未撥付到部門預算單位的資金。具體為:
(1)納入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范圍:按照預算編報口徑編報部門決算,即: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范圍的部門和單位,同時納入部門決算范圍;未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范圍的單位,也不納入部門決算編報范圍,以便於進行預決算對比分析。未實行部門預算的地區,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范圍編報本套決算。
(2)納入部門決算編報的資金範圍: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范圍單位的全部資金都應納入部門決算編報范圍,其中一般預算財政撥款、政府性基金撥款、預算外資金撥款等財政性資金應與財政部門與預算單位的撥款對賬單核對一致;由財政部門列收列支的未撥付到部門預算單位的資金不納入部門決算編報的資金範圍,但該部分資金須另行在財政部門的代編表中反映。
八、2008年部門決算中基本建設類資金如何反映?
執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應將基本建設類資金與行政事業類資金合並填報部門決算報表,並應將基本建設類資金的收支情況單獨填列「基本建設類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6-2表)反映。對於通過「結轉自籌基建」科目轉入基建賬的自籌資金收支,為避免重復反映,單位應按基建實際收支數反映,不反映單位內部轉賬過程,即行政事業類收支中不再反映轉賬部分的資金。如果單位有發展改革部門安排的基本建設資金,但未執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仍應填列「基本建設類項目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6-2表)並單獨反映該部分資金的收支情況。
九、獨立核算機構的概念應該如何把握?
獨立核算機構數是指納入決算編報范圍的經各級政府編制管理部門批准且財務上實行獨立核算的單位數。獨立核算單位採取單戶錄入時獨立核算機構數為「1」,且與獨立編制數相等;財務統一核算單位進行匯總錄入時,獨立核算機構數為「1」,且大於獨立編制數,此時的獨立編制數反映實行財務統一核算的實際機構數。此外,對2008年部門決算獨立核算機構的填報進一步明確要求為:第一,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獨立編報單位預算的單位,在部門決算中都應列為獨立核算機構,應編報單戶決算報表;第二,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方式的預算單位,由於其作為預算執行和會計核算的主體地位不變,應列為獨立核算單位,逐戶上報決算;第三,對於實行鄉財縣管、由鄉鎮中心小學集中核算的村辦小學(不包括派出的教學點),可按獨立編制機構反映,而不作為獨立核算機構報送決算。
十、2008年部門決算報表的錄入級次有何要求?
2008年部門決算報表錄入級次確定的原則是:納入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預算單位都應採取逐戶編制和錄入報表的方式。對錄入級次的具體要求為:
1.省、市級預算單位原則上應逐級進行分戶錄入,系統垂直管理的部門(單位)必須逐級進行分戶錄入。
2.縣級預算單位原則上應分戶錄入到二級預算單位,且應按財務管理關系或預算管理級次逐級匯總並建立決算數據的樹型結構。
3.鄉鎮級預算單位原則上應分戶錄入到一級預算單位。
4.按以上要求進行錄入導致錄入級次、錄入方式改變的,單位在分戶編制報表時需在報表封面中「新報因素」項內選擇「3 報表類型改變」,同時要確保拆分的分戶錄入數據與原匯總錄入數據銜接一致。
十一、如何填列封面信息中的部門標識代碼?
部門標識代碼按照單位財務或歸口管理的部門、機構比照國家標准《中央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及其他機構名稱代碼》選擇填報。部門標識代碼以「三位數」表示,以「1」開頭的為人大、政協、檢察院、法院機構代碼;以「2」開頭的為黨委直屬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代碼;以「3」開頭的為政府各部門代碼;以「4」開頭的政府直屬機構、辦事機構、事業單位代碼;以「5」開頭的為國家級經濟實體代碼;以「6」開頭的為綜合性行業協會代碼;以「7」開頭的為全國性人民團體、民主黨派機關代碼。單位應准確選擇相應的部門標識代碼,如代碼庫中無對應機構則在相應機構分類下選擇「其他」部門填報。
十二、行政單位能否同時執行行政、事業會計制度?
根據有關規定,一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是一個預算執行主體,也是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按照《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預算單位應根據單位性質,選擇執行相應的會計制度,一個預算單位不能同時執行兩種會計制度。
十三、經費差額表和調整表的使用范圍有哪些?
經費差額表和調整表一般僅由一級預算單位使用,其中經費差額表由一級預算單位代資金使用單位編制報表或單位向非本級財政部門編制報表時使用;調整表由一級預算單位對上下級單位收入、支出匯總虛增數進行剔除時使用,不得用於調整基層單位上報的收入、支出和結余數據。經費差額表需以正數,調整表需以負數填報相關表,一般不填報財決08表、財決附06表和財決附07表等按單位整體情況反映的報表。
十四、事業單位動用住房改革支出財政撥款結余如何列報決算?
為規范和統一事業單位動用住房改革支出財政撥款結余的決算填報方式,根據財政預算管理和有關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本年如動用事業基金中歷年滾存的住房改革支出財政撥款結余,編報決算時應在「一般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7-1表)的「本年支出」欄反映實際用途,在「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欄反映資金來源。「收入支出決算表」(財決02表)同此反映。
十五、行政事業類項目支出決算表(財決06-1表)中的項目名稱如何填報?
財決06-1表中的項目名稱需根據部門預算安排的具體項目名稱進行填報,對於項目較細較多的情況可填報到項目大類。當年完工的一次性項目需在項目名稱中標注「當年完工項目」;自籌資金安排的項目可打捆反映,且需在項目名稱中標注「自籌項目」。
十六、省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資金在部門決算報表中如何反映?
根據《江西省省級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試點預算結余資金處理的有關規定》(贛財庫[2006]46號)規定,從2006年底起省級部門對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資金的賬務處理按新規定執行,即省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經財政部門核准後應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當年進行賬務處理,將其確認為當年的收入並增加相應的資產(增設「財政應返還額度」會計科目予以反映)。因而省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資金應在部門決算收入表中的「財政撥款收入」指標項內進行反映,即「財政撥款收入」應為預算單位當年實際收入數與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數之和,同時,預算單位實際結轉下年使用的年終結余數還應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財政應返還額度」項內填列。
十七、財政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如何填報?
預算單位應在確保與財政部門對賬一致的基礎上,根據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填報「財政性資金國庫集中支付預算執行情況表」(財決附01表)。表中「待核批結轉預算指標」指本年度未執行完的預算內、外指標(省級預算單位填報時該指標僅指預算內指標),包括年終預算指標結余和用款計劃結余兩部分,且其中待核批結轉的預算內指標應與資產負債表中的「財政應返還額度」年末數一致。
十八、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等收入征繳情況的填報有哪些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在填報本單位征繳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或政府性基金等收入情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行政事業單位在年終前應按規定將其征繳的各項應繳預算款和應繳財政專戶款全部上繳國庫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各類收入匯繳專戶年終余額必須為零。
2.編制決算報表前,單位應就各項收費或基金等收入的征繳數額與財政部門進行認真核對,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填報。核對內容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專項收入、彩票資金收入、罰沒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等的實際繳存數額(包括繳存國庫及繳存財政專戶)。
3.填報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征繳情況時,需按實際徵收的收費或基金項目進行選擇填報,如報表中無對應收費項目,單位可選擇對應部門的「其他」項填報。
4.實行分成體制的非稅收入,單位應根據實際徵收數額分繳入本級和繳入非本級進行填列。如果實行分成體制的非稅收入使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目級科目(如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中央與地方分別使用「103013301」與「103013302」目級科目),單位應根據各級分成比例拆分填列。
十九、部門編報決算時需注意哪些問題?
部門在進行本部門、本單位的決算編報時需注意以下問題:
1.全面反映預算單位收入支出、資產負債及各項資金管理情況。單位作為單戶錄入報表時,應填報反映單位整體情況的全套報表,不得出現漏填資產負債表、人員機構表、基本數字表等的情況。
2.准確填報單位決算數據。各級預算單位應在與財政部門進行充分對賬後,准確填報決算數據,並應確保上下年度決算數據的銜接。與財政部門對賬的內容包括單位預算內財政撥款收入、預算外財政專戶核撥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及政府性基金等非稅收入征繳入庫(戶)數、國庫集中支付年終結余等。
3.真實反映單位財務信息。填制部門決算報表應以單位會計賬為基礎,做到與會計賬目、與部門預算緊密銜接,真實反映單位財務信息,不得出現瞞報、漏報、虛報行為。此外,單位上報部門決算數據應與其向財政部門報送的其他相關報表數據相銜接,如單位年末實有人數應與其上報的「地方財政供給單位人員信息系統」的相關數據一致;單位基建資金佔用和來源數額與「財政性資金投資基本建設項目決算報表」中的相關數據一致。
4. 認真審核單位決算數據。部門應認真審核、分析所屬單位上報的決算數據,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督促糾正不規范財務會計行為,加強指導本部門財政財務管理水平提高。主管部門要重點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審查及財務管理規范性的檢查。
5.規范部門決算報送程序。單位應按財務管理關系或預算管理級次上報部門決算,不得出現重復報送的情況。特別是條管單位、駐外單位不得重復報送部門決算,造成人員、機構等的重復(如存在非本級財政撥款,只向撥出單位報送經費差額表)。
二十、部門編寫部門決算分析報告應包括哪些內容?
部門決算分析,是以部門決算報表為主要依據,採用適當的分析方法,對照一定的評價標准,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狀況、資產負債情況等重要指標的比較分析,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績效做出判斷、評價和預測的一項管理活動。部門決算分析應達到正確評價本部門、本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提示部門、單位在經營與財務上的利弊得失,合理推斷部門、單位的發展趨勢,為改進部門、單位的管理水平提供必要決策支持的目的。因此部門、單位在編報部門決算報表的同時,撰寫決算分析報告是非常必要的。
部門決算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
1.本部門本單位的基本情況。包括部門、單位的主要職責,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當年事業開展情況等。
2.本部門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分析。包括收入支出結構分析、收入支出趨勢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資產負債情況分析、其他指標分析等。
3.本部門本單位財政財務工作情況及下年度工作計劃。
4.本部門本單位財政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5.部門決算報表填報說明。
二十一、財政部門編寫本地區部門決算分析應注意哪些問題?
財政部門編寫本地區部門決算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決算分析應能結合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結合財政體制改革等內容,對部門事業發展及政府財政支持與事業發展間的關系進行深入分析。
2.決算分析要通過對部門決算報表的分析,發現部門、單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財政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並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
3.決算分析要通過文字、數字、圖示、表格等多種分析方式,採用比較分析、趨勢分析、結構分析等多種分析方法,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充分挖掘決算數據價值。
4.決算分析報告中要體現本地區本年度部門決算工作開展情況的總結,以及對改進部門決算工作,完善部門決算報表的意見和建議。
二十二、2008年部門決算報表報送要求有哪些?
省直部門和各設區市財政部門需按規定時間及時上報部門決算數據(包括紙質報表和電子數據)。省直部門和設區市財政局可在省財政廳進行集中會審時先上報電子數據,會審結束後,上報正式的紙質報表。正式上報的部門決算報表(以「萬元」為單位,保留兩位小數,省直部門按預算科目分「類、款、項」列印,各設區市財政局按預算科目分「類」列印)、部門決算分析說明等相關資料統一用A3紙列印裝訂,並應確保紙質報表與電子數據相一致。正式上報的紙質報表應按照上報文件、填報說明、分析報告、決算報表的順序裝訂,並應在封面上加蓋單位公章及單位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