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奧西尼集團為什麼做的這么好
我是恆安集團(賣衛生巾的),百貨廣場西座12樓右,奧西尼之前就在我們對面的辦公室。有需要買衛生巾的可以來這找我哈!
伙計,恕我直言,你這個提問沒重點。你是指什麼做的好? 你說的"好"是個什麼程度?
感覺他們公司好熱鬧,應該有很多項目,我們老闆跟他們老闆認識,搞了幾個免費的wifi開關在公司用,不用密碼就可以上網。還有他們智能家居,都有自己的專利,我們老闆說他們老闆是個干實事的。
有次下班,我聽到這棟兩個掃地阿姨在那逼逼叨說投了錢到奧西尼這個月又賺了多少多少, 真不知道拉她們去投資奧西尼投資業務員的是何方神聖,估計賣衛生巾也會很牛逼!
哥們,由於不清楚你問題的重點,所以我就只說這么點啦,整體感覺這個公司還不錯,而且未來大數據、智能化的時代,我挺看好這個行業,哪天衛生巾不賣了我就去給他們打工。
完全手打,給點懸賞分吧
② 奧西尼是傳銷嗎
直銷和傳銷呢,很多普通人是分不清的!所以國家來給咱們老百姓區別!
在國內,運用直銷(倍增=超過三代)模式的就兩種,直銷和傳銷!有直銷牌照的就是合法直銷,沒有的就是非法傳銷!可以去搜一下:直銷信息管理系統,查看直銷名單 !
③ 珠海奧西尼酒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珠海奧西尼酒業有限公司是2006-11-20在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珠海保稅區綜合服務區C棟519室。
珠海奧西尼酒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400794697953P,企業法人戴玉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珠海奧西尼酒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預包裝食品(酒精飲料)批發兼零售(《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期至2013年08月16日);其他商業批發零售(不含許可經營項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廣東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29022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54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珠海奧西尼酒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④ 奧西尼家族的家族成員
家族內最出名的祖先烏爾蘇斯·基次拓·奧爾西尼(Giacinto dei Boboni,約1106年~1198年8月1日),1191年成為羅馬教皇 切萊斯廷三世(Celestine III,在位時間1191–1198),從烏爾蘇斯開始奧爾西尼家族走向發跡。
⑤ 詢問這幅畫的詳細
《寓言》格列柯 49×64cm油畫
格列柯(El Greco,1545—1614)
西班牙畫家。生於希臘克里特島的伊拉克利翁,1614年4月7日卒於托萊多。原名D.特奧托科波洛斯,由於生於希臘的克里特島,後被稱為格列柯,意即希臘人。早年,在故鄉學畫,1560年到了威尼斯,進入提香的畫室,這使他從中世紀美術的圈子走向一個新的時代。丁托列托和韋羅內塞,P.也都曾經給過他有益的啟示。1570年他到羅馬,醉心於拉斐爾與米開朗琪羅的藝術。他也受到樣式主義的影響,在他的創作中常見的變形與激情,就與樣式主義藝術有一定的聯系。
來源:最初為大主教聖·胡安·德·里貝拉(SanJuandeRibera)名下財產。後來先後輾轉於各地:瓦倫西亞(1611),巴黎(1864?),還曾經是評論家阿斯訏克的收藏(1878年4月11,12日售出,第38件拍賣品),倫敦(1927年3月10日,匿名售出,收購者為羅賓遜,費舍爾和哈丁),倫敦(阿格紐),倫敦(科爾納奇),威斯巴登(1930-1957,阿道夫?派根斯特),里約熱內盧(V.馮?瓦茲朵夫),紐約(斯坦利?莫斯)。最後,普拉多博物館於1993利用維拉.埃斯庫薩的遺產基金將其收購,成為了它最後的主人。
這幅作品又名《寓意作品》。在大不列顛有兩個相似的版本也被認為是真跡:一個收藏於哈伍德之家的哈伍德伯爵收藏館內,另一個則收藏與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內。這兩個版本的作品都比普拉多收藏的這幅年代更久遠,兩者都曾經過處理尺寸被縮小;當然,同樣也有一些質量不夠上乘的復製品,這些則不可能被承認是出自大師之手的。
畫面的中央展示的是一位少年的上身。他正對著畫面,正對著他一隻手拿著的未燒透的木炭吹氣,以便木炭燒得旺起來並點燃他另一隻手裡握著的蠟燭。在他的身後,左邊有個猴子(被鐵鏈鎖住)探出腦袋來觀察火焰。他的右邊,也就是畫的近景,是一個人物的側面,他那鬍子拉茬的臉上流露著嘲弄不屑的表情,頭上還戴著一頂洋紅色的帽子。火焰發出的光集中地映在少年的臉上和右手手掌上,還有一部分微弱的光分散在另兩者的頭上。畫家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手法,在不喧賓奪主地削弱光線的首要地位的前提下,華麗地展現了畫面的背景色調和有助於塑造人物形象的元素。時而不拘一格而又盡顯大師風格的筆觸,顯示了畫家對繪畫技巧運用自如,也顯露出了畫家藝術手法的成熟,從而使得這幅作品被視為作者在十六世紀末世十七世紀初的創作生涯中成熟時期的作品。
關於這幅畫的故事令人有些意外:吹木炭的人物形象在巴薩諾父子工作室出品的作品中常常出現,顯然格列柯在威尼斯逗留期間曾多次觀察。而作品孤立的主題也給羅馬法內西奧宮(格列柯曾在此留宿)的收藏集中一幅人們熟知的畫注入了生命,該收藏集如今位於那不勒斯博物館。另一名字《告密者》也出現在1621年荷爾赫?瑪努埃爾?泰奧多科普里的財產收錄的兩個版本中;其他人將其命名為《點蠟燭的少年》。或許作品的主題在威尼斯藝術圈內的確顯得微不足道,卻蘊含著深刻的人文主義意義。這其實得益於法內西奧宮所崇尚的藝術氛圍,這里的管理員,偉大的收藏家,同時也是格列柯作品的擁有者富爾維奧?奧西尼突出強調這樣的氛圍。1966年時,比亞羅斯托基也援引了老普林尼在談及畫家阿貝爾斯的敵人,一位阿雷漢德羅德藝術家時所說的一段有趣的文字:「人們會贊頌安蒂菲洛,因為他畫出了那幅生火少年圖和光線投射到房間里少年臉上留下的美妙倒影。」
科西奧(1908)則認為:「畫面蘊含著某種流浪漢作品的氛圍,讓人不禁想起一句西班牙諺語:男人是火,女人則是木屑,魔鬼降臨,然後開始鼓風。這幅作品裡,鼓風的不是女人,而是猴子。或許在愛情的時代里融入了歷史,卻沒有了遠遠地從婚禮上的火把中點燃的那支蠟燭。我推想這可以看作是畫終將會遇到的文學寫照。不管怎麼說,作品那顯而易見的詼諧特徵是毋庸置疑的,它最吸引人之處也正在於此。在任何情況下,格列柯的繪畫作品都被看作是舊自然主義的典範,它們呈現的是諸如「好模仿的猴子」一般的大自然藝術。
這幅作品對肖像學還有其他豐富多彩的貢獻。總之,正如大衛?戴維斯在此次展覽總目錄的序言中評述的那樣:格列柯,神秘與光明的結合(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1989)。
⑥ 奧西尼家族的家族的發展歷史
1241年,馬特奧·羅索·奧爾西尼當選羅馬參議員,1277年,喬瓦尼·加塔諾·奧爾西尼(Giovanni Gaetano Orsini,約1225年~1280年8月20日),成為著名的 尼古拉斯三世教皇(Nicholas III ,在位時間1277–1280),尼古拉斯三世對教會事務和政治事務方面的種種問題都抱有比較現實的態度。起初方劑各會內部在如何解釋教士安貧問題上發生爭持,分裂成置產派和靈修派,有些主張修會應隨時代進展而改變會規,不要在乞食,也有主張嚴守原定會規,雙方各執己見,互相指責。1279年尼古拉三世發布諭令,促使糾紛暫時緩和。
尼古拉三世繼續奉行教皇格列高利十世遏制西西里國王安茹的查理一世的政策,免去了查理的托斯坎尼主教和羅馬元老院議員的職務。經尼古拉三世積極活動,促使德意志國王哈布斯堡王朝的魯道夫一世承認羅馬尼阿省屬於教廷所有,以後該省並入教皇國。 尼古拉三世力求在德意志魯道夫和西西里安茹的查理間保持均勢。查理一世進犯義大利,得到佛羅倫薩當權派的支持。1279年,尼古拉三世派遣侄兒樞機主教馬勒布蘭卡到佛羅倫薩進行活動,造成佛羅倫薩政府改組,抑制親查理的勢力的發展。在尼古拉三世的努力撮合下,1280年德意志和法蘭西簽訂一項條約,哈布斯堡王朝宣布和安茹王朝爭奪西西里的斗爭結束。 尼古拉三世也承認樞機主教不僅是宗教領袖,還都各自代表一種政治勢力。1279年阿維尼翁宗教會議通令,任何政府官員如逮住神職人員,拒不引渡給宗教法庭,教會即將該官員革除教籍。教會法庭盡力擴展權利,以致政府法庭只能審理少數民事案件。尼古拉三世在位時,對羅馬梵蒂岡教皇宮的建設十分重視,今日所見教皇宮中許多建築都始建於此時。
17世紀奧爾西尼家族甚至有成員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室成員。1724年,彼得羅·弗朗切斯科·奧爾西尼(Pietro Francesco Orsini,1649年2月~1730年2月21日),成為教皇 本尼狄克十三世(Benedict XIII ,在位時間1724-1730年)。1725年在羅馬宗教會議上痛斥各樞機主教窮奢極欲,教士與世俗同流合污,但這種努力終歸徒勞。本人生活簡朴,可惜把政務幾乎完全委之於聲名狼藉的樞機主教科西亞,該人濫用職權搜刮錢財。18世紀歐洲君主追求專制權力,教廷與統治法蘭西及西班牙的波旁家族關系惡化,本尼狄克對此無能為力。他繼續抨擊詹森主義,但允許多明我會會士講授與詹森派教義接近的奧古斯丁關於天主恩惠的學說。他留下了大量神學著作。
奧爾西尼家族就是在這樣顯赫身份成員的關照下茁壯成長,奧爾西尼家族現在仍然存在,雖然比不上之前家族的繁盛強大,但在羅馬,提起奧爾西尼家族仍然讓人肅然生畏。
⑦ 奧西尼家族的介紹
奧爾西尼(Orsini)家族是一個義大利貴族家庭 ,它是中世紀義大利和羅馬復興中最有影響力的王侯家庭之一。家族曾經先後出現過3位教皇切萊斯廷三世、尼古拉斯三世及本尼狄克十三世,擁有過34個羅馬教會的主教和眾多傭兵和其他重大的政治和宗教人士的成員。奧爾西尼家族和科隆那家族長達幾百年的競爭直到16世紀初期才結束,這造成了羅馬長期處於混亂的無政府狀態
⑧ Lucrezia Borgia
盧克蕾齊亞�6�1博爾吉亞,這個名字已然罪惡昭彰。它屬於某一類墮落行為令人難以啟齒的女性,在流行看法中,它立刻喚起關於一個危險的「致命女人」,關於她的美麗,冷酷,貪婪,淫盪,背信棄義的種種聯想。她的邪惡被渲染到神話般的離奇程度。數不勝數的丈夫與情人,被利用過後又以致命的方式擺脫掉。與她的惡魔兄長凱撒旗鼓相當、天造地設,她與他,再加上他們的父親亞歷山大六世,構成了一個完美的邪惡三位一體。投毒,刺擊,絞殺,被認為是這三人最為熱衷的一部分消遣。然而,時光荏苒,學者們重新研究她的生平,以便確認種種傳言的真偽,盧克蕾齊亞又以一種消極被動、缺乏個性、令人愉快而又蒼白淺薄的形象浮現出來,作為一枚政治籌碼,任由父兄支配——為了在這些抵觸的意見中得出較為正確的結論(假使有的話),就有必要重新考察她為人所知的生平大事,以及,同樣的,重要的人,她與他們的關系。此外,了解她何以聲名狼藉也十分關鍵。
公元1480年4月18日,紅衣主教羅德里格�6�1博爾吉亞,在他的轄區之一、義大利小城蘇比亞格,與情婦瓦諾莎�6�1卡塔內伊迎來了第三個孩子的出世,這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盧克蕾齊亞�6�1博爾吉亞。瓦諾莎在1473年左右,三十齣頭的時候成為羅德里格的情婦。據聞她美貌而出身貧寒,除外形象迄今依然模糊。羅德里格富可敵國,揮霍無度,供養兒女尤其大方。據說婦女們無法抗拒他的魅力,他也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並不顧及在教會內蒸蒸日上的地位。此外,他同樣以自己的西班牙人身份為榮。瓦諾莎與這個男人的關系持續了十年,貫穿她的多次婚姻。末了,她給羅德里格生了四個結實、健康、可愛的孩子,依次是凱撒,胡安,盧克蕾齊亞和喬弗里。
幼小的盧克蕾齊亞,好脾氣而漂亮動人,一頭金發,一雙灰藍的大眼,這可愛的小女孩完全贏得了父親的寵愛。三歲以前,她與弟兄們和母親一起生活,間或迎來她所崇拜的父親的造訪。這時瓦諾莎仍是寡婦,但羅德里格很快將她嫁給一個以外表自負的丈夫,並立刻把孩子們從她身邊帶走,交給一位西班牙表親照應,即阿德里安娜�6�1德�6�1密拉。
盧克蕾齊亞的生活翻開了新的篇章。她自此完全被博爾吉亞家族培養起來,即,培養成西班牙人。博爾吉亞是個古老的西班牙姓氏,家族成員對之寄予深厚的感情。幾乎每一名親隨都是西班牙人,包括盧克蕾齊亞的所有侍女。應當注意這種或許是源於共同血胤的驚人強烈的家族認同感,它使得在子女眼中,血緣聯系有如神聖。博爾吉亞的家庭成員,幾乎可以原諒任何施加於彼此的傷害與罪行。
阿德里安娜�6�1德�6�1密拉是盧多維科�6�1奧西尼的寡妻,奧爾西諾�6�1奧西尼的母親。她撫養盧克蕾齊亞,從三歲到十三歲的初婚。是她負責盧克蕾齊亞的教育,諸如禮儀,宗教,文化,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等等。並且,在她的家中,小盧克蕾齊亞開始接觸羅馬的貴族與上流社會精英,逐漸長成一位始終優雅自持的年輕淑女。
在她九歲的那一年,一個光彩奪目的新人闖進了她的生活。奧爾西諾�6�1奧西尼娶朱莉亞�6�1法爾內塞為妻,她十五歲,甜美可愛,美麗非凡。盧克蕾齊亞看她就像姐姐,兩人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一同享受漂亮衣裳的樂趣,在鏡子前轉上三個鍾頭,一整天時間用來穿穿脫脫。在奧西尼宮的這些年,盧克蕾齊亞,作為一位顯赫的紅衣主教之女,受到了所能想像的一切溺愛與嬌寵,在口碑上亦無可疵議。事實上,在這一時期,關於她,幾乎沒什麼可說的。
公元1492年,紅衣主教羅德里格�6�1博爾吉亞當選為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一切都改變了。盧克蕾齊亞已經十二歲,她受到精心維護,低調而愉快的少女生活到了盡頭,連同她的親人們,被推上政治的前台。盧克蕾齊亞,以及被幼稚的丈夫所遺棄的朱莉亞,由亞歷山大六世安置在新建的馬利亞�6�1德爾�6�1波提科宮。只要教皇樂意,可在任何時候,經由一條連接著聖彼得宮的密道,前來看望他的女兒,以及他的最新一任情婦,朱莉亞。羅馬城中飛短流長,教皇的寵妃,長久以來以「基督的新娘」聞名。令人驚訝的是,私情並未影響三個女人間的親密情誼。在這種怪異的相安無事中,年輕的盧克蕾齊亞習得了適應人生的一堂早期課程。
然而,教皇與朱莉亞的曖昧關系,成了所有糟糕紀錄的發端,並將玷污盧克蕾齊亞的餘生。以前的教皇也有情婦,但從來不曾像亞歷山大六世一般招搖。老頭子與年輕美女的韻事激怒了義大利人,閑言碎語不脛而走,大肆塗污著博爾吉亞的名聲。
而盧克蕾齊亞也將踏上她驚險人生的奧德賽航程,自她初婚直到生命終結。十一歲前,她已兩度同西班牙貴族正式訂婚,兩次都被亞歷山大六世解除,然後,在1493年2月,盧克蕾齊亞被他許配給喬萬尼�6�1斯福查,婚事由此人的表親,紅衣主教阿斯卡尼奧促成。婚約規定,婚後一年內,盧克蕾齊亞不得被帶離羅馬,而在同一時期內,不得在「實質上」履行婚姻。此外,嫁資高達31,000杜卡。同年6月12日,婚禮在梵蒂岡的奢華慶典中舉行。婚禮之後,盧克蕾齊亞依舊同阿德里安娜、朱莉亞住在波提科宮,她的生活幾乎沒有變化。
種種跡象看來,這並非一樁幸福的婚姻。喬萬尼是個漶漫,神經質的男人,年齡還是妻子的兩倍。他試圖挑動米蘭反對博爾吉亞,而教皇絕非一無所知。他所期待的政治、外交的利益全然落空,喬萬尼顯而易見地浪費了盧克蕾齊亞的寶貴價值,而教皇受夠了。此外,盧克蕾齊亞在佩扎羅很不快樂,她更適應已不再那麼險惡的羅馬的生活。喬萬尼害怕了,他對自己的姻親們不抱任何期望。公元1497年1月,他從戰場返回羅馬,發現妻子特別熱情,親友們格外友好,認定這是不祥的信號,立刻喬裝改扮飛奔回佩扎羅,接著又要求妻子追隨他而來。盧克蕾齊亞拒絕回到那「鄉下人」的愚蠢宮廷。隨後,教皇判決離婚。
這成了盧克蕾齊亞名譽的重大轉折點。喬萬尼�6�1斯福查在多方施壓下勉強同意離婚,但他非得簽署一份「性無能」的證言。無法圓房是教皇所稱的離婚理由,然而喬萬尼育有多個私生子女,而且第一任妻子死於難產。「性無能」假說很難成立,他也憤怒地否認這一說。帶著破碎的自尊,滿腔的愁苦,他反戈一擊,甩出一個驚天指控,而這將永遠纏附著博爾吉亞家族。
他對盧多維科�6�1斯福查說,教皇所以迫使他與盧克蕾齊亞離婚,乃是為了把她留給自己享用。當時她年僅十八歲,加諸於她的控告,立刻被博爾吉亞的反對者們迫不及待地採信了。對此,歷史學家們各執一端,過去,幾乎所有人都深信確有其事,但,如今,發展出了全新的觀點。喬萬尼要麼是渴望著復仇,要麼他相信是真的,他是一個來自於冷漠家庭的冷漠男人,根本理解不了博爾吉亞成員之間的親密與溫暖。無論如何,始自與父亂倫的指控迅速擴展到她與哥哥們,凱撒和胡安。當時公眾之於盧克蕾齊亞的看法,在一份紀念雅各波�6�1薩納扎羅的碑銘中集中反映:她被稱作教皇的「女兒,新婦與兒媳」。
事實上,博爾吉亞的兒女之間,確實存在著相當特殊的關系。盧克蕾齊亞愛她的三個兄弟,也為他們鍾愛,其中又與胡安和凱撒特別親厚。然而,兩位長兄之間更多是嫉恨而非友愛。亂倫指控一經傳出,就立刻傳為二人不和的主因。真實緣由更可能是亞歷山大六世對胡安異常偏愛,不顧凱撒的長子身份,並就智力,才幹,儀表而言,在二人中更為優越。當他們的異母兄弟,彼得羅�6�1路易身死,胡安跳過繼承順序,取得了甘迪亞公國,這深深刺激了凱撒,而為了籌備胡安的婚姻,教皇把他打扮得如此豪華,一位首飾大師辛勞數月製作他的珠寶。胡安,這極端傲慢自負的年輕人,連同他榮膺的地位,叫凱撒怒火中燒。而盧克蕾齊亞敬慕他,把他當成一位羅曼蒂克的英雄。她也愛凱撒,但看來他們的早年關系總欠缺一點「親熱」。正是凱撒,將妹妹捲入一系列構成博爾吉亞邪惡傳奇的事件中。
一個相關事件中,凱撒站在梵蒂岡宮的陽台上,用弩弓射殺手無寸鐵的囚犯,而盧克蕾齊亞始終陪在他身邊。這一插曲,連同亂倫,共同招致了盧克蕾齊亞的可怕名聲。確實,她在場,但問題是她為什麼在場?同時代的人都相信,因為她與凱撒是一丘之貉,她樂於出席觀賞如此卑劣的表演。其他人認為她害怕凱撒,但未必如此,因為,假使她確實願意,她有充分機會逃到佩扎羅去。答案或許很簡單。盧克蕾齊亞幾乎是發自本能地希望取悅她的家庭,她正是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愛她的家人,無論他們做了什麼。
盡管驚人的親密,日趨明朗的是這並非基於亂倫的關系。污名始自一個被博爾吉亞棄置不顧並公開羞辱的丈夫,甚至離婚後他就失去了佩扎羅公國,因為這是一處教皇領地。從婚姻一開始,他就不得不與妻子的家庭爭奪她的忠誠,最後在困惑與痛苦中作出駭人的指控。這不是真的。喬萬尼�6�1斯福查本人的忠實部屬,圭多�6�1博斯圖摩斯,見證了這起婚姻的始終,他從不憚刻薄地譏刺亞歷山大六世,然而,不曾稍稍暗示盧克蕾齊亞與父兄亂倫的可能。
合乎邏輯的推論是,這一譴責更多是想像而非事實的產物。人們僅知道關於博爾吉亞的流言。人所共知,一個故事或流言,越廣為傳播,就越為誇張離奇。博爾吉亞家族被視作一個時代貪婪腐化的縮影,此外,教皇的女兒頗具吸引力,也使亂倫顯得較為可能——幾乎是很可取的——在家庭內發生。人們恐懼並期待,這寄寓在博爾吉亞們心中的黑暗秘密,將結出什麼樣的果實。這使日後發生的一切故事變得更加丑惡。
當亞歷山大六世開啟了離婚議程,盧克蕾齊亞即避入羅馬的聖西斯托修道院。離婚是莫大的丑聞,她攜侍女們離開她的宮殿,躲進這以虔誠著稱的僻靜之所,不曾詢問或告知她的父親與兄弟。謠言紛紛,說她打算當修女。教皇企圖把她帶離修道院,但出於聖西斯托女院長的堅持,未曾成功。
父女處於緊張膠著狀態中。盧克蕾齊亞第一次反抗她的父親,這也反映了她的人格。——她知道離婚基於一些虛假的理由,但她不得不順從並扮演自己的角色。
與此同時,關於她又傳出一個流言,其真實性至今仍在爭辯之中。人們普遍相信,在修道院,她從父親的一名信使,彼得羅�6�1卡爾德隆懷了孕。彼得羅是一名年輕英俊的西班牙人,也是教皇的寵兒,人們在台伯河裡發現了他,謀殺的時間,正是傳說中盧克蕾齊亞生產的前後。亞歷山大六世,凱撒和胡安,都被認為可能是孩子的父親,其實它存在與否都成問題。盧克蕾齊亞不太可能在那段時間內懷孕,因為,假如確實如此,當她站在紅衣主教的法庭前,發誓自己仍然貞潔,那時她已身懷六甲了。此外,彼得羅之死,並不必然「證明」他曾令盧克蕾齊亞懷孕;僅僅謠言就足以激怒博爾吉亞們,採取行動了。同一時期,教皇與一無名女人生下了一個孩子,寫下兩道詔書申明它的身份,公開稱為凱撒的孩子,私下,承認是自己的。被看成盧克蕾齊亞私生子的,就是這著名的羅馬嬰兒,說是她從父親,凱撒,胡安,彼得羅中的任一人所生。其實,恐怕還是頭戴教皇冠冕者得了一個私生子,不希望為人所知,這才是最有可能的解釋。
在修道院中,盧克蕾齊亞收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胡安�6�1博爾吉亞被可怕的謀殺了,屍體扔在台伯河中。歷史上,一般認為凱撒�6�1博爾吉亞應對謀殺負責,動機諸如盧克蕾齊亞引起的嫉妒,喬弗里的妻子桑齊亞(她同時與胡安凱撒有染)引起的嫉妒,及父親偏愛胡安所引起的嫉妒。在當時,凱撒並不被看成嫌犯,但他在紀年史中被指為兇手。據說謀殺調查突告終止,就是因為教皇要為長子洗清罪責。此外,盧克蕾齊亞已確知長兄犯下了該隱的罪行,仍與之關系密切,這顯示她要麼冷酷無情,要麼軟弱消極。
然而,一個不同意見可能更符合邏輯。或許,亞歷山大六世與盧克蕾齊亞相信凱撒是無罪的。強大的奧西尼家族,是教皇眼中的嫌疑者之一。非常可能,博爾吉亞們確信奧西尼有罪,決心復仇而非調查起訴。無論他們的設想正確與否,凱撒是否無辜、奧西尼是否有罪,這都與盧克蕾齊亞的品質無關。她覺得,應當相信(為什麼要懷疑?)強大的父親的調查結果。她的所作所為,顯示出一個深情的姊妹,喪失至親而心亂如麻,因而立刻回到急需她的家中。傳統看法認為反映了她的(邪惡)性格,或相反,毫無性格的,就都不成立了。
獲准離婚,並公開宣布為處女,這意味著另一樁婚姻提上日程。1498年,盧克蕾齊亞與比斯切格利公爵阿爾方索結婚,他是那不勒斯前任君主,阿爾方索二世的私生子和現任君主的侄兒,而喬弗里美麗的妻子桑齊亞,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婚事是為了凱撒接近他的結婚目標,那不勒斯國王弗雷德里科的女兒卡羅塔,但從這樁政治婚姻中萌生了真愛,成就了一雙出人意料的幸福愛侶。阿爾方索受過良好的教育,年輕,直率,溫柔,驚人的俊美。可以說,盧克蕾齊亞的真實性格,第一次完全顯露出來。她享受著婚姻,並在阿爾方索的鼓勵下,在宮廷里聚集了一群藝術家與知識分子。夫妻倆彼此忠實,直到這場婚姻悲劇性的最後幾個月,沒有任何丑聞纏上她的名字。
是盧克蕾齊亞的家庭突然結束了她的幸福。那不勒斯的卡羅塔拒絕嫁給凱撒,而法蘭西國王許給他一位公主。那不勒斯不再有價值;法蘭西取代了它。政治風向的轉變,意味著盧克蕾齊亞的婚姻失去了意義。阿爾方索了解凱撒的本性,為生命起見逃到了熱納扎諾,希求科倫納家族保護,並給妻子遞信,請她趕來會合。當時盧克蕾齊亞已懷有六個月身孕,終日為他的別離悲泣不已。為阻止她去見他,教皇攔截了阿爾方索的所有書信,並派盧克蕾齊亞前去管理教皇領地斯波萊托。最後,她的哀求融化了阿爾方索的心,他回到妻子身邊,兩人重新寓居在羅馬的宅邸。約拿�6�1布卡杜斯,亞歷山大六世的典禮官,在他的日記中,簡要記載了緊跟著年輕人返回羅馬所發生的災難。他寫道,1500年7月15日晚上十點,阿爾方索在聖彼得宮的台階上遇刺,襲擊者隨後與四十個騎馬者逃走。他勉強還活著。盧克蕾齊亞挽救丈夫的方式,表現出她絕非脆弱無能。她把他帶到梵蒂岡的博爾吉亞塔樓上,安排可靠的人把手,和桑齊亞兩人不間斷地守在他身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看護他,甚至親手為他做飯,以防投毒。然而,一切努力終告徒勞。第一次襲擊之後,一個月,阿爾方索被成功地謀殺了,就當他從幾近致命的傷勢中,良好恢復時。
為確保他的安全,盧克蕾齊亞與弗雷德里科國王,為他返回那不勒斯籌劃著,一旦他恢復得足以成行,就立即出發。她愛阿爾方索,她知道凱撒得對襲擊負責,決心挫敗兄長要他死的計劃。最後出手的,是對凱撒忠心耿耿的刺客堂�6�1米凱萊托。盧克蕾齊亞和桑齊亞受了騙;為了阻止他們扣押醫生,她們沖到隔壁向教皇求情,而她們一離開,刺客就把阿爾方索勒殺。
盧克蕾齊亞完全崩潰了。她拒絕受到安慰。她的家人對整樁事件保持緘默,但她不願接受謊言,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她的悲慟溢於言表,令凱撒與教皇大為光火。他們把她遣到她的屬鎮奈比,連同她與阿爾方索生的兒子羅德里格。布卡杜斯的日記中,證實了她的痛苦。他寫道:「教皇的女兒,赴往奈比……經歷了她的丈夫,阿拉貢的阿爾方索新近的死亡所帶來的創痛和驚駭之後,為了獲得一些安慰和休憩。」
她沒有以血還血地償報阿爾方索的死。為了阻止它的發生,她已經做了可能的一切,現在,她真摯地為心愛的人悲痛愈桓。我們看到,在這一事件中,這個女子絕非冷酷。她不是一條毒蛇。相反,這是個溫柔而深情的女人,她的人生卻不屬於自己。在她的天性與教養所允許的范圍內,她反抗了父親和兄長。最後,她返回她的家庭,重新取得一個位置,這樣做更可能是人之常情,而不是善惡不分。
下一樁重大事件,是盧克蕾齊亞的第三度、也是最後一度婚姻。伊莎貝拉�6�1德�6�1伊斯特,對凱撒施展誘惑,盡管他發動了征服羅馬涅的戰爭,並囚禁了她的幾位親屬。這是她為自保的權宜之策,但亞歷山大六世因此受到啟發,可以讓伊莎貝拉的兄弟,阿爾方索�6�1德�6�1伊斯特做盧克蕾齊亞的第三任夫君。統治費拉拉的伊斯特家族,是義大利最高貴、最受尊敬的姓氏之一,感到震驚;由於盧克蕾齊亞的可怕名聲,他們冷淡拒絕了議婚。然而教皇堅持著,並加上一筆超過200,000杜卡的巨額嫁資,同時露骨地威脅,拒絕將導致對費拉拉的進攻,這樣,盧克蕾齊亞再次與一位阿爾方索訂婚。
由此,我們進入了盧克蕾齊亞人生的最後一章。她積極參與進談判中,為獲得埃爾科萊公爵(阿爾方索的父親)的允婚,她甜言蜜語地說服教皇,答應他所提出的一切條件。費拉拉遣來外交人員,調查她的生平,確定她的惡名在多大程度上屬實;而呈報給埃爾科萊的,則是一名天性高尚純良的婦女,渴望從羅馬的生活中解脫。——盧克蕾齊亞,正是作為阿爾方索�6�1德�6�1伊斯特的妻子,她在和比斯切格利公爵的短暫婚姻中,第一次表現出來的特質,才得以充分發展起來。
婚禮通過代理人舉行,滿載著令人吃驚的財富,盧克蕾齊亞啟程前往費拉拉。現在,她需要鼓起全部勇氣,應對一個強烈抵制她到臨其中的家庭。然而,她僅僅需要應付旅行和抵達後一星期左右的時間。之後,她所要做的就是展示她的非凡魅力及優美的品行。這種魅力折服了小姑伊莎貝拉,甚至嚴厲而苛刻的公公,埃爾科萊公爵也愉快地驚嘆於新兒媳的、優雅歡快的美,寫信給教皇表示,他發現年輕的盧克蕾齊亞是一件瑰寶。伊斯特家族,以及整個費拉拉,都覺得無法將盧克蕾齊亞,與傳說為她披上的惡魔外衣聯系在一起。
她確實擁有美好的人格,這是幸運的。婚後不到兩年,教皇突然死亡,毀滅了凱撒;當她顯赫一時的家庭,無力自保、也保不了她的時候,她並沒有被伊斯特家族趕出門——她已經贏得了他們的感情。甚至,她還設法保護了每一個博爾吉亞家族的成員,只要她能做到。是她的人格令她在費拉拉站穩腳跟。
埃爾科萊公爵死後,公元1505年,盧克蕾齊亞成為費拉拉公爵夫人。她迅速走進宮廷生活的核心,吸引了當時所有的偉大詩人與卓有教養的人。她的丈夫,在宮廷中長大,卻並不對文化感興趣,盧克蕾齊亞則維持並提升了費拉拉的光榮。對於為伊斯特宮廷工作的藝術家們,她是一位慷慨仁慈的保護人。她主持節日與日常的宴會。她開始以「好公爵夫人」而著稱。
進入她宮廷的有一位威尼斯人,彼得羅�6�1本波,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者、詩人,傾倒於公爵夫人的迷人魅力。相當著名的是她與本波發展出一段彼此相敬相愛的感情。假定這種感情成為一段戀愛,這也僅僅為盧克蕾齊亞增添了品味良好的聲譽。
彼得羅為她抒寫的愛慕詩篇令她歡喜。他的感情,部分撫平了她的丈夫,在婚姻最初幾年的冷遇所造成的傷害。他們彼此通信,甚至在羅曼史結束很久以後還保持著。
通過研究她寫給彼得羅的信,可以描繪處在這一人生階段的盧克蕾齊亞。她是一位高雅的女人,還有些纖細的羅曼蒂克情感。她寫給彼得羅的詩是精緻優美的文學混合物,但顯得缺乏深度。因為她承受著「財富的重荷」,通過與彼得羅的關系,她紆解了這一負擔。她的通信顯示她是一位高雅,有教養,有品味的女性,最終,在痛苦的人生經歷中成熟了。從早年開始,她溫柔快樂的性情,屢屢受到親人被剝奪的打擊,這一切痛苦鍛造出她的剛毅精神,卻沒有損失她令人愉快的天性——通信反映了她的成熟。
盧克蕾齊亞在費拉拉的生活並不很長,卻是一個典範。無論何時,阿爾方索公爵外出的時候,她都留下與小叔伊波利特紅衣主教處理各種事務。她行使一個受理公民請願的法庭的職責。這一切證實了她的責任感與管理能力。她作為示範,作為公爵夫人統治費拉拉。費拉拉的史學家們,給與她的美麗,謙遜,貞潔與卓越以至高的贊美。費拉拉人愛戴他們的公爵夫人。當她年紀上了三十,她仿效母親的榜樣,獻身於宗教與慈善工作。她成了虔誠的信徒,每年都多次退隱到聖�6�1貝爾納迪諾修道院,那裡可以與她同名的侄女、修女盧克蕾齊亞會面;她是凱撒的一個私生女,由姑母在費拉拉養育。1519年6月24日,盧克蕾齊亞死於一次不成功的妊娠。在去世前一夜,她還給教皇列奧十世寫了一封動人的信,表達了對死亡的接納、渴望以及內心的平靜。費拉拉公爵夫人在丈夫與人民的真誠哀悼中逝去。她的善良與仁慈,贏得了這些人的尊敬和感情。
無偏見的考察盧克蕾齊亞的一生,展示了一位與流行印象幾無相似之處的女子。一部反博爾吉亞的宣傳機器,在她的時代馬不停蹄地運轉,而她成了犧牲品。她家族的敵人勤奮傳播的故事,被當作事實接受下來,而對她人格的高度贊美則被忽視了好幾個世紀。對盧克蕾齊亞一生大事的研究,澄清了她不是一個殘忍邪惡,醉心於肉體享受的妖婦。她不是父親與兄弟們的亂倫愛人,也不是由父兄支配的,軟弱消極的政治籌碼。一旦確信必要,她都盡其所能地反抗他們,但在她所處的時代,她並無多少選擇。她的人生以一個溫柔歡樂的女孩開始,被她的悲劇經歷,鍛造成一位優雅仁慈而高尚的女性,作為深受愛戴的公爵夫人,統治費拉拉直到生命結束,享年39歲。
著眼於她的一般印象,這一研究揭示了將流行見解當作事實所造成的謬誤。盧克蕾齊亞�6�1博爾吉亞的名字,蒙受了數世紀羞恥而不當的污辱,而她數量有限的支持者,為她洗雪的努力也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確實,一個殘酷的嘲弄:這個女子,家族中最無害的一個,卻承受了幾乎是最惡劣的聲名。
⑨ 奧希替尼奧西替尼AZD9291該如何服用啊
咨詢下香 港德華中西葯房的專業葯劑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