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3年保險行業有哪些變化
你好,2013年保險行業主要有以下七點變化:
一、持續增長
2013年12月23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的《2013年1~11月保險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保費收入增長趨勢進一步延續,2013年前11月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逾一成。
二、壽險費率改革
自2013年8月5日起,中國市場普通型(即傳統型,與分紅、萬能、投連等新型產品相對應)人身保險預定利率正式邁入3.5%時代。同時,該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普通型年金保單,其預定利率上限自過去的2.5%抬升至最高4.025%。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買到保障型產品了,保險公司相關產品的銷售也有了大幅提高。2013年第三季度,我國普通型壽險新單保費同比增長52.3%,為2000年以來最高增速。
三、重大疾病經驗表
2013年11月14日,保監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同時宣布自2013年12月31日起,重疾表將被用於重疾險產品的法定準備金評估工作。這也是我國第一張重大疾病經驗表,此前我國壽險公司一直藉助於再保經驗數據研發重疾險。此次新重疾表提供了各年齡重疾死亡占總死亡的比率,有利於壽險公司精細化定價和評估,壽險公司再研發新的重疾險產品很可能將其作為精算依據。
四、人身險傷殘新標准
2013年6月,中保協聯合中國法醫學會共同發布了《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准》,該標准從2014年1月1日起實施,將成為商業保險意外險領域殘疾給付新的行業標准。
這一新標准對人身保險殘疾覆蓋門類、條目和等級進行了「擴容」。在殘疾等級設置方面,原標准為7個傷殘等級34項,而新標准則擴展增加至10個傷殘等級共281項傷殘條目。大幅增加對保險消費者的殘疾保障程度。
五、泛鑫保代騙局
2013年8月上旬,上海最大的保險代理公司泛鑫保代的美女老闆陳怡捲款出逃。根據上海保監局有關負責人2013年8月15日通報,該局在近期檢查中發現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擅自銷售自製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和古今中外所有的龐氏騙局一樣,泛鑫也是以「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法,不斷吸收擴充新投保人以獲取傭金來支付老投保人到期的利息,製造公司可持續盈利的假象,進而騙取更多投保人見有利可圖而蜂擁進場。
六、三馬賣保險
2013年,由阿里巴巴的馬雲、中國平安的馬明哲、騰訊的馬化騰聯手設立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正式「開張」。眾安在線注冊地在上海,注冊資本金10億元。其中,阿里巴巴集團持股比例為19.9%,成為其最大股東。騰訊控股和中國平安分別持股15%,攜程持股5%,其餘股東多為網路科技公司和投資公司。
七、噱頭保險涌現
此外,2013年,互聯網保險還有一些產品創新,比如安聯「賞月險」、平安「脫光險」等,紛紛將網路消費者熱衷的事物、話題作為保險產品創新的對象。互聯網金融,在2013年是最熱的單詞之一。無論「三馬賣保險」也好,各類創新產品的噱頭也好,關鍵還是看保險機構如何通過大數據技術,結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去贏得市場。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貳』 電子商務三馬是誰
三馬指代中國互聯網人物,分別是:馬雲、馬化騰、馬明哲。
馬雲: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
馬化騰:中國最大的即時通訊、在線互動平台創始人;1998年馬化騰與他的同學張志東「合資」注冊了深圳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2019年3月,馬化騰以388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0位。
馬明哲: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作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自公司於1988年成立開始,用20年時間,成為中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業務范圍覆蓋產險、壽險、銀行、證券、、資產管理、基金等全金融領域,進入世界500強。
(2)三馬賣保險逆襲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馬雲相關的從業經歷:
1、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銀泰集團、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多家民營快遞企業聯合成立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同時啟動中國智能骨幹網(CSN)項目建設,馬雲出任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3、2015年10月23日,《2015信中利·胡潤IT富豪榜》發布,51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350億元資產蟬聯中國IT業首富,在13年裡財富增長540倍。
4、2015年10月26日,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在北京發布,馬雲以218億美元財富,排名第二。
5、2015年11月4日,馬雲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第22位。
『叄』 保險公司會實現月工資,並且可以拿一輩子
7月23日,采訪了多位從業超過15年的頂級營銷員,在他們看來,互聯網金融攪動的不僅僅是銀行業,對保險業的震動絕不亞於銀行,如果國內的營銷隊伍不尋求提升和突破,那麼五年內會有200萬營銷員被淘汰掉。
數據何來?
在業界看來,互聯網金融一旦發威,200萬營銷員將會被逼走有些聳人聽聞,但這絕非不可能。「中國的保險業粗放式經營是毫無疑問的,保險代理人隊伍良莠不齊、廣受詬病也人所共知。在超過300萬代理大軍中,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中低端代理人,流動性太高,出單率偏低,人情保單、忽悠保單太多。而當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後,超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事實上已經沒有保障型保險可買,有購買能力的中間階層,他們對於互聯網消費將大大提升,從實物消費到金融產品消費,延續了20多年的陌生拜訪尋找客戶的方式,能夠製造多少有效保單,值得懷疑。」
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國內保險代理人隊伍萎縮的現象已經出現。7月5日,保監會官方網站發布的2012年保險中介市場發展報告稱,去年全國財險公司通過營銷員實現保費同比下降達3.9個百分點,原因之一就是保險公司電銷、網銷等新興渠道直接業務的不斷增加,導致產險公司營銷員業務繼續收縮。
「從去年開始,保險公司加大壽險增員力度已是頭等大事,但是直到現在,代理人渠道人員流失還是難以遏制,在沒有辦法增員的前提下,只好增加人均產能;財險方面,因為車險產品網銷渠道早兩年就已經發展得很快,代理人營銷渠道的頹勢更難以挽回。」7月24日,上海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營銷總監表示。
7月23日,復旦大學保險系一位精算博士以保監會發布的數據作了一個粗略的測算,去年壽險公司通過營銷員渠道所實現的保費占總保費的比例由2011年的44.6%增至48.6%,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總保費達到4754億元,同比增長17%,增量約為800億元;而如果以全國保險代理人335萬總數不變,人均產能18.12萬元,同比增加5.66萬元,增幅為31.2%,則總保費規模約為6070億元,兩者保費相差1300多億元;即使按照全國保險代理人不變,人均產能同比例增長17%來測算,那麼總的規模保費應約為5192億元,也要高出現有保費400億元,這些數據含蓄地表明,2012年國內的保險營銷員隊伍流失相當嚴重,也印證了現在國內保險營銷精英的擔憂。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情況是在「三馬」還未賣保險的情況下出現的。7月21日,上海正式對外宣布外灘金融集聚帶將建設以互聯網金融和民營金融為主體的金融創新試驗區,由馬雲、馬明哲、馬化騰等合資設立的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將正式進軍互聯網保險銷售。它能「撬」走國內傳統代理人渠道多少保費,雖然沒有數據佐證,但是已有相關人士指出這塊業務至少能夠有上千億元的保費蛋糕可挖。
變革之道
國內保險代理人渠道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封殺」或將很快成為現實,而在保險圈裡面正流傳著一條關於馬雲大談保險背後的爭論。「要警惕馬雲談保險背後的動機,他為何要加入互聯網保險銷售,還參加了6月2日首屆外灘國際金融峰會,大談保險、談癌症?未來意外、重疾等標准化程度高的保險,都會被網路銷售替代,想想京東商城、蘇寧國美網上商城、淘寶等殺死了多少實體店,百思買就是例子之一。未來,低端的保險營銷員肯定要被網路營銷踢出局,同時大家不要誤以為大家保之類的就是網路銷售,那隻是實體銷售營銷員的新型溝通方式,並沒有價格優勢。」在近期,這條關於馬雲大談保險經的微信在保險營銷圈子裡瘋狂流傳。
保險營銷群體最大的擔心是,未來可能營銷員跟客戶講觀念、講保險利益,苦口婆心講半天,但是客戶沒有投保,反而就跑到馬雲開的網路保險商城去下單了,因為客戶已經搞明白要怎麼買保險,而且網上賣的肯定比營銷員賣的便宜20%。「保險營銷員的出路是提升自己的外延價值,給客戶網路上給不了的東西,不然,保險營銷員只有改行。」
在歐美發達國家,互聯網金融早已經興起,為什麼國外的保險代理人市場卻沒有出現今天國內代理人渠道如此恐慌的局面?這是因為國外的保險市場經過一兩百年的市場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獨立的保險經紀人極少出現詐騙現象,代理人能夠給客戶帶來全方位的財富管理規劃,即使作為咨詢,客戶也會支付咨詢費,而國內的保險代理市場依然相當混亂,拼市場、拼價格是保險公司所用的手段,誠信缺失、人情保單、假保單是代理人隊伍中屢見不鮮的現象。
「在未來,國內的代理人只有走高端路線,給客戶提供一整套全方位的財務規劃、風險解決方案,以及當客戶在發生理賠的時候,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其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專業的代理人只有準確將一個保險產品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告訴客戶,為客戶利益負責,才能夠真正在這個市場上做大,售後服務對於客戶來說至關重要,這恰恰是互聯網保險所不能夠提供的。」
在這個市場上,即使代理人隊伍龐大,真正優秀的代理人佔比卻很少,如果大部分的代理人沒有足夠的堅持下去的勇氣,去直面互聯網保險銷售帶來的巨大挑戰。或許在未來五年,被淘汰掉的代理人將數不勝數。
美樂家環保超市和保險公司的區別:
1、保險推薦一名客戶最多提成5年就結束,美樂家推薦一名顧客終生獲得提成;
2、保險推薦一名顧客後所獲得的提成是逐年減少,美樂家推薦一名顧客所獲得的收入是逐年增多;
3、保險有個人業績壓力,小組業績壓力,美樂家沒有任何壓力,只是換個品牌消費
4、保險要定期考核,考試不過關一切歸零,美樂家不需要任何考試,永遠累積;
5、保險永遠要不斷拓展新顧客,無法留住顧客,永遠忙碌,無法休息,美樂家顧客持續回購率高達95%以上,永遠留住顧客,讓顧客月月回頭,老顧客持續購買,新顧客在不斷進來,真正做到有錢有閑。
6、保險是年租型的生意,一年才拿一次提成,美樂家是高環保日用品月租型生意,每個月拿一次提成;
7、保險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嚴格的工作時間,美樂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工作場地,工作時間;
8、保險有很大的業績壓力,很嚴格的考核制度,美樂家無業績壓力,考核制度較為寬松,更人性化;
9、保險更適合業務精英從事,少數人成功,美樂家則人人可為;均富排名第一;
10、保險是收入一陣子,服務一輩子,美樂家是服務一陣子,收入一輩子;
11、保險需要銷售,且產品單一,競爭激烈,美樂家倡導消費致富,產品多樣化,系列化,可以滿足居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剛進入大陸市場不久,市場空白;
12、保險離職或辭世後一切歸零,所有資源歸公司,無繼承,美樂家可以傳子傳孫,永遠繼承;
美樂家的通路趨勢
台商到大陸做生意為什麼總是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比大陸人聰明,而是因為那些東西在台灣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模式。美樂家也是一樣,在台灣10年的發展,擊敗了多少公司,包括全球15個國家創造了11億美金的年營業額,不是一般公司能做到的。我是生意人,消費者直購同樣是生意,我選擇趨勢,因為我看得懂。
如果你對朋友難以開口,那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還不了解美樂家的優勢。美樂家就是一家工廠,自己研發產品,它97%以上的產品都是自己研發的。美樂家不僅僅自己生產,而且自己設立運輸通路,郵購設施。所謂的產銷合一,直接招收消費者。所以創造了《消費者直效行銷》cdm,這是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到的。並且每月訂貨340元有回饋5%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越用越便宜,願意分享產品。
所謂行銷--就是找到一個方法,讓消費者自己主動的購買產品,而不是傳統的銷售。美樂家裡沒有賺朋友的差價格,所有人拿到的折扣是一樣的。而不是傳統公司拿7折,賣原價,賺取利潤。在美樂家不賺朋友的錢。美樂家是消費型致富的方式,是一個發展趨勢。
在美樂家有很簡單的4句話:
1-反正都是你要用的東西(美樂家的產品沒有奢侈品,都是日常需要的)
2-環保安全又無毒(現在污染的多厲害,癌症比率高的嚇人)
3-30天100%滿意退貨保證(公司在中國可以享受此保障)
4-你辦會員試用看看(締結)
消費致富:優質高濃縮產品--獲得的是健康--又省錢(可以自己去算),---看懂了便是事業。日用品循環消費通路是一個趨勢,時間會證明一切。對於那些還迷茫的直銷人,沒有什麼多餘的話,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對你的要求,就是要有一種使命感,去幫助大陸更多的直銷人,告訴他們,什麼才是真正的保障,什麼才是長長久久的事業。最後祝你美樂家事業成功與我們共創美好未來!
你知道顧客回購率高達95%的公司嗎?
您是否為每月都要完成那不多不少的業績而大傷腦筋?
為領取部門的差額獎或是推薦獎而不得不又添一些可用可不用的產品?
您是否為下級部門不會銷售產品,只有大堆大堆買回去自用而於心不忍?
你是否已經感覺到雖然直銷產品很好,但對於我目前的收入狀況確實是有點超前消費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肆』 推動我國第三次科技革命向前進的三位馬家人士,除了馬雲、馬化騰,第三位叫什麼名字
2012年,一份由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明哲,「三馬」交出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的籌備申請在業界掀起一陣巨浪。]堪稱跨金融業和IT業的重磅新聞,由於三家公司當家人都姓馬,被業內戲稱為「三馬賣保險」。
『伍』 三馬賣保險的公司情況
眾安在線注冊資本金10億元,注冊地上海,阿里巴巴控股19.9%、中國平安和騰訊各持有15%,不設分支機構;將從事網路安全、電子商務、網購消費者權益保護、社交網路等互聯網相關的財產保險業務;目標客戶包括所有互聯網經濟的參與方,如互聯網平台與服務提供商、電子商務商家、網路購物消費者、社交網路參與者、公司客戶和個人客戶等。來自不同行業的翹楚共謀一事,讓業內外興奮不已。外界稱「三馬」聯手意味著新模式的誕生,將由此開啟一個新的網路金融時代。
『陸』 請問馬雲、馬化騰、馬明哲,三馬賣保險的公司叫什麼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
「三馬」聯手的新公司命名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注冊地上海,馬雲領導的阿里巴巴控股19.9%、平安15%、騰訊15%、攜程5%。
眾安在線的一大特色是,除注冊地上海之外,全國均不設任何分支機構,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服務,主攻責任險、保證險等兩大類險種。
(6)三馬賣保險逆襲互聯網金融擴展閱讀:
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事件經過:
2012年 4月,阿里巴巴馬雲、騰訊馬化騰、中國平安馬明哲,交出物聯網金融創新結晶「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的籌備申請。
2013年2月,中國保監會正式發布批文,同意由馬雲的阿里巴巴、馬明哲的中國平安和馬化騰的騰訊參與設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進行籌建,籌建期為一年。
2013年2月28日,保監會網站發布批文,批准中國平安、阿里巴巴、騰訊等9家公司發起籌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專業網路財產保險公司試點。注冊資本為10億元,注冊地點位於上海。隨後,眾安財險日前在其官方微博中正式發布團隊招聘啟事。
2013年3月,拿到保監會的批文後,「眾安在線官博」注冊並上線,添加了「互聯網基因、保險業新兵、創新家、公益人」等標簽。
『柒』 三馬聯手賣保險的事件影響
「三馬」聯盟是一種突破,「三馬結盟」下產生的「眾安」必定將成為各路資本急涌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案例。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旗下擁有大量企業及個人客戶;中國平安擅長於保險產品研發、精算、理賠,是國內保險業最強大的「新貴」;騰訊則擁有廣泛的個人用戶基礎、媒體資源和營銷渠道。「三馬」聯盟可以優勢互補,從而實現銷售模式的突破。
「通過眾安,平安不僅可以探索金融營銷新途徑,還可以共享阿里、騰訊數以億計的客戶資源。」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稱,阿里、騰訊也可將平安客戶「再利用」。
於中國平安而言,可通過這家新公司,探索金融營銷革命、突破產品及渠道同質化的瓶頸。同樣,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也可將中國平安的金融客戶進行 「二次開發」。中國平安旗下設有銀行、證券、信託、基金、壽險、養老險、健康險等諸多子公司,這些都可以轉化成為它們的網路客戶。
除了平台建設費用,用傳統渠道1/10成本就能銷售保險帶來很大利潤空間,網銷業務也被公認是業務快速增長新渠道,很多公司網銷保費多翻番增速甚至超過400%。
『捌』 馬明哲的個人逸事
「三馬同槽」賣保險獲批 全程網路銷售成亮點
「三馬結盟」是各路資本急涌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案例,背後折射的是大多數行業在傳統銷售渠道遭遇瓶頸下的緊急突圍。
就拿中國保險業來說,目前正陷入銷售「寒冬」,面臨的瓶頸主要表現在產品同質化、渠道同質化,產品沒有競爭力和吸引力。
於中國平安而言,一方面可通過這家新公司,探索金融營銷革命、突破產品及渠道同質化的瓶頸;另一方面將藉助這次合作,未來得以共享阿里巴巴、騰訊數以億計的客戶資源,大大拓寬了潛在客戶群體。
『玖』 互聯網將如何改變保險業
2009年初,某保險集團董事長詢問內部「我們網上怎麼沒有賣保險」?於是產品流程系統等很快就緒,但拖著沒上線,原因是集團旗下壽險董事長擔心沖擊傳統業務、沒點頭。
此之前只有泰康在嘗試堅持網銷長期險,這一段歷史時期可以概括為:大保險公司開荒,第三方平台澆水,電商平台助力,其中部分先行者堅持下來,靈活應變,已逐漸收益。
2年時間,行內基本確立了三種業態:官網直銷B2C、第三方平台分銷B2B2C、代理人上網A2C,與代理人、銀保、電銷、經代等「傳統」模式比肩而立。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
1、 異彩紛呈
保險公司組建專門組織架構,從項目組到專業科室、獨立部門,聯合IT部門建平台上產品;或者聯合淘寶等大平台,爆款迭出,第三方專業(中民、慧擇等)和兼業平台(攜程、中航協、移動等)業務穩步增長;監管態度明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在網上買保險……
2、亂象橫生
保險公司一窩蜂上網銷,不乏動機不純者:或因原模式滯漲的被迫選擇,或好高騖遠,或攀比心態,安心踏實求證、開放擁抱互聯網的少之又少。
因此無規劃、閉門造車者有之,圖快上官網商城者有之,創新乏力,多個險企IT部門找供應商要3個月上一個商城網站,多為模仿、少見創新。浮躁,拉著馬車上鐵軌,一跑就散架。
3、暗流涌動
以三馬眾安為首,傳言第二個互聯網險企將落地深圳,國壽、太平洋、新華、太平、安邦、陽光、生命、前海等已開辦或籌辦獨立電商公司,其他行業也紛紛試水借道電商涉足保險,去哪兒、可可西、蘇寧……
4、產品單薄
「低價值、低粘度、標准化」的車險、旅遊意外險、醫療險、理財險為主,少見長期、高額保險,復雜保險雖有,但交易全程並非在線完成。主要原因是業界尚無統一認識、沒有敢於突破性嘗試,客觀原因則是網路生態的基礎配套措施尚不夠完善。
網銷產品單一化、創新不足,是制約保險電商爆發式增長的最大瓶頸之一。
5、機會誘人
2011-2013年保險試水真正觸網,金融互聯網概念風起雲涌,大數據、雲、SNS、移動、支付、微信等鋪天蓋地,不停挑逗保險公司那顆沉靜的心,可穿戴和車載設備又催生了UBI的新機遇。
之前華泰、眾安、泰康、人保等產品創新的嘗試已初見端倪,高額、長期保險在線銷售將是新機會,自會眼花繚亂。
互聯網將如何改變保險行業
或許有人預見到了這一波互聯網的浪潮,卻看不清到底是如何改變的。
互聯網將提供大量的新生事物,沒有哪個行業主體能全部覆蓋、包攬所有的事兒,競爭+合作、合縱連橫將是新景觀。
先來看一個企業經營的基本公式:
無論是保險等「傳統」行業,還是電商「互聯網」企業,只要企業經營活動是圍繞著這個公式來進行,那麼就不存在「顛覆」一說,只是重點、策略各有側重罷了。
相對而言,傳統企業雖說在P和T這兩方面不如互聯網企業,但這五項工作都一樣,最重要的是最終的經營目標都是等式的左邊:M,也就是說這個是普適的公式:發現或創造市場、需求,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之,從中賺取利潤。如果這個公式和理論基礎不存在或變了,才能叫做顛覆吧。
商業模式是這五項的偏重、路徑不同,本質並無二致:藍海是模式找到了新P後用產品和服務V來滿足,核心競爭力則是R、T、C的獨特之處。
互聯網更注重擅長P、R,比如發現新市場、粉絲經營;而傳統行業則偏於V、T、C,關注營收、利潤、報表是否好看。
圍繞這個公式,互聯網將全面改良整個保險業生態環境,包括既有消費市場、代理人、經代中介、電商平台、保險公司、監管機構這六大要素,還會催生第七個業態要素:公共基礎資源供應商,權且稱之為「非常6+1」。
1、 消費市場:需求多樣化,消費個性和思想行為受到重視
互聯網的信息對稱功效,讓消費者地位上升,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且保險消費意願由隱形而顯性,消費主動性、頻次和金額提升,帶來更廣泛的保險產品創新空間:「保險生活化」成為重要的創新方向,「服務即產品」從隱性理念上升為顯性指標,消費者不再為買保險而買保險,保險隨著互聯網潤物細無聲滲入衣食住行娛購醫甚至感情生活,從經濟補償升格為對沖負面體驗的工具,由此將衍生出無數花樣翻新的保險產品,或許很多保險產品看上去根本不像保險,更像是服務標准,比如大熱的賞月險和大冷的太陽險等(好奇這兩個產品都出自同一公司,待遇咋差恁遠捏),以及脫光險、小三險、懷孕險(結婚有風險,戀愛需謹慎!),這意味著P和V的增加,同時也昭示著一個令人掉眼睛的道理:在商品社會里,幸福和快樂可以用金錢來量化。
另外,互聯網讓保險經營企業有機會捕捉到夢寐以求的「售前」數據,在交易之前就能了解目標客戶的個性和偏好,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更為個性化的服務和方案,這意味著R、V的提升和T、C的降低。
2、 代理人:加劇優勝劣汰導致結構性變化
超過300萬的龐大代理人,將是互聯網帶來唯一令人不安的變數。保險公司、代理公司管理失位,讓這個龐大的群體爭議頻頻。無疑,作為成本最為昂貴的銷售渠道,其陣地已被互聯網蠶食,生存空間遭遇嚴峻挑戰:
代理人在價值鏈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將弱化,以往與保險公司討價還價的籌碼,將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逐步喪失殆盡,比如「客戶是誰的」、「我的工作是自己說了算還是被管著」,比如保險公司將通過網路提供售前增值服務以換取代理人對客戶名單的控制權,以及應用LBS技術管控代理人的展業軌跡。
專業技能和展業效能無法提升的代理人勢必被淘汰,而先知先覺者主動求變,通過互聯網來獲得客戶,或提升專業能力、服務水平,承攬更多品牌、更多品類的金融產品,還會有些代理人將不再獨立銷售,而是與互聯網結合,成為銷售鏈條中的部分環節,催生「O2O」模式,還會有些代理人將轉向三四級城市、鄉村等互聯網不發達的市場。
隨著互聯網和整個保險產業鏈發展迅猛完善,代理人規模會縮減、能力提升,在地域和消費者層次分布更為均衡,意味著R、V的提升,同時T和C降低,從而優化經營。
3、 經代中介:大眾市場集中度增加
數以萬計客戶粘度高的兼業經代,和以法人業務為主的專業經代,暫不會受制於互聯網。但面向大眾市場的經代中介市場份額太小,人才沉澱、資金實力不如其上游的保險公司,沒有話語權,沒有充裕的資源投入轉型,加之歷史包袱沉重、不願看也看不懂互聯網,在「金融脫媒」的大趨勢下將被無情洗牌出局,唯一的優勢是靈活。
而互聯網則可以讓「靈活」發揮到極致,保險電商將以分銷為主,早期觸網的中介電商平台因此而存活並有機會做大。未來此類專業垂直平台也不會太多,最多3~5家,看看誰會是「剩者為王」。
此類平台的致命弱點是用戶體驗差,產品眾多但多受保險公司制約難以改善,影響到轉化率R;二是運營成本C高,比如與保險公司的交易對接,就是個頭痛的事兒;三是高價值保險產品在線交易的主導權不在自己手上,能否突破需要看別人臉色。
因此,與新興產業元素合作提高P和V、強化內功提升R同時降低C,需要重點考量,否則其邊際成本將無法對抗保險公司直銷業務,被邊緣化成為保險公司的附庸,投資價值不大。
4、 互聯網電商:客大欺店或反客為主
「電商平台」擁有金融保險機構垂涎欲滴的巨大資源:海量的消費數據、關聯的行為偏好和商品數據、支付交易入口和潛在的信用數據、龐大的關系鏈和話題積聚……成為與金融保險機構利益交換的籌碼,但貪婪可能導致無法達到降低保險銷售成本的初衷,成為為人詬病的房地產第二。
所以設法繞開監管、自己涉足金融保險也不出奇:淘寶率先網羅數十家保險公司吆喝開市,仰仗其大流量用理財類萬能險打響頭炮,傳統保險網路銷售卻無一例外起色不大。網易搜狐網路等也搔癢難耐跟著起鬨,騰訊惦記金融不出奇,自營保險路數尚不清晰,其山頭林立的內部經營結構讓保險公司眼冒金星。
雖說轉化率低、產品單薄這兩個硬傷一直未能有效解決,但流量仍是吸引甚至要挾保險公司的法寶。攜程、去哪兒、可可西攜一眾中小旅遊垂直平台,依靠精準流量在航旅意險細分領域悶聲發財,甚至開始惦記專業的保險牌照。
保險所需信息量大、細致,數據含金量高,且因其「非標」而充滿想像力,存在巨大的衍生金融和其他關聯商品市場空間。所以保險雖只是金融的一部分,但電商平台卻格外用心:一是寄望於保險產品的創新重點提升V,二是通過「大數據」經營來提升R。
因此,多品類、多品牌、多規格的金融和保險產品創新,是電商平台願意看到的,也願意為此做點事情。但其專業程度不足,守著數據金礦未必挖得到寶,那就放下身段、更開放地跟其他新業態合作,淘寶保險孜孜以求想做壽險就是個例子。
5、 保險公司:洗心革面兩條腿走路
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決策層逐步意識到:保險觸網首先要產品創新,但模仿華泰退運險、眾安眾樂寶、人保手機險、泰康樂業保、安聯賞月險等,等於永遠跟著別人的節奏跳舞,遠遠不夠。
產品創新首先需要人才和經營觀念的變革。鑒於目前市場上沒有保險互聯網人才,一要打破僵死的薪酬框架,二要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三要改良原有的制度體系,否則即便招來了人也留不住,留得下也干不出事情,優化改良P和V的初衷終將落空。
產品創新不僅僅意味著保險產品形態和價格的變化,更需要洞察互聯網全局的視野,以及精算思路、口徑、風控理念的變化,挑戰的是現有的產品研發以及配套業務運營體系,如快速響應要求原有一板一眼的研發流程、決策鏈條要縮短,這意味著權力的再分配,將極大挑戰現有的管理體系和人性,才能適應互聯網環境下要求極高的T。
更苛刻的是,產品創新往往意味著價值觀的改弦更張和考核機制的變化,這一點往往是保險公司高管和股東難以接受的:
能不能彎下身腰、脫離殿堂,把自己當成白痴?
或者拋棄已有的所謂資源,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地去創業?
願不願意讓自己高大上的衣冠楚楚,變成極具個性、特立獨行的代言人?
肯不肯從保費業績要求變成粉絲經營的純投入?
是否承受得起二十齣頭的毛頭小青年拿著數十萬甚至百萬年薪而不嫉妒?
或許現實不會這么嚴峻,不過得問問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行嗎?不行,就別碰互聯網!
風格保守的保險公司,極有可能無法兼容兩種文化環境而導致人格分裂,於是對於互聯網這個「新渠道」,最好的處理方法不是作為平行部門或者業務單元,而是乾脆分立出去,最少也得是個事業部,或者乾脆獨立為電商公司,甚至在文化、體制上都需要與原有的池子分隔開來。
成立網銷部、找幾個互聯網背景的人搞營銷、自建商城、把產品搬上網去賣的保險公司,必死!用簡單思路新增銀保、經代這類地面傳統渠道可行,但無法觸及深層本質、到互聯網上玩不轉。
文化、環境的改變將是保險公司(也包括其他傳統行業)觸網的重大課題。電商團隊喜歡從互聯網行業吸收新鮮血液,狼性十足,與四平八穩亦步亦趨的原有團隊血型基因不同,甚至互相視對方為屌絲,風格沖突、難以融合,造血不成反失血,此類案例已屢見不鮮,切記吸取教訓!
最近網傳馬明哲巡視旗下金融科技公司不著正裝、某保險IT團隊取消晨會、各保險電商公司職場獨立,或棄用母公司共享資源等,都是這個兆頭。
即便如此,仍會有不少保險公司艱難跋涉。隨著互聯網讓生態圈扁平化,品牌影響力在線上比線下影響力更大、馬太效應愈顯,如小品牌無法做到在某個細分領域有個獨特的三招五式,而去紅海里跟大品牌同質化競爭,在線上比線下死得更快!
互聯網提供了信息、數據的便利性,將使保險公司對於用戶屬性和行為偏好等數據極度渴求,以滿足發現藍海的戰略目標,產品創新色彩繽紛,任何不爽都可能作為保險標的——保險定義的內涵將大大擴充,而且計費周期可能是周、日,折騰精算師們和IT基礎架構,之前BI+AI+CRM等積累真正派上用場,甚至涉足數據領域,投資、收購與保險完全無關的數據概念企業,佔領行業的「制高點」,控制新的互聯網入口:硬體,拚命做大P、降低未來競爭成本C。
進軍硬體,意味著數以千億級、曾一度被認為難以互聯網化的企業財產險市場,有望被互聯網改變:工控設備的智能化、網路化,將使企業生產運營關鍵環節的風險數據成為保險公司預知風險、快捷理賠的利器,同時還能大幅度提升競爭門檻、降低保費成本。有一天,企業保險將不再以「年度」作為承保有效期,而是五年、十年的長期合同下、以分鍾計的風控周期和動態保費,以及打通上下游生產、消防安保、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儲運,甚至ERP等……總之,連接一切!
這也意味著以三馬眾安面向藍海為起點,保險公司主體形態的變化:大而全的綜合型保險公司之外,極可能誕生面專營某些特定市場(如母嬰或學生)、渠道(純網路渠道如弘康),甚至某些事件(天氣、金融衍生)的輕型保險公司,專門為某些特定細分市場提供風險對沖服務。
保險企業經營導向和手法將從「產品導向」轉而關注「用戶和需求導向」,「我有什麼賣給你」的思路逐漸改為「誰要什麼、我如何提供」的想法,甚至學習互聯網研究和滿足人性需求的做法,為大數據下的少數客戶個性化服務,而不是面向全人類。
現有保險公司將會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讓自己變輕:從現在的IT和局部運營外包,逐步把銷售運營、產品研發、客戶服務等逐一外包,自己專注於最核心的品牌、產品和內控等,同時催生新的專業市場主體。
未來三五年,網上大眾消費市場上只會飄揚著三五桿大旗,大量新生細分市場領域則會彩旗飄飄!其商業模式的特點,是藉助互聯網提供的、幾乎是無限廣泛的數據維度,P和V將爆發性增長。
保險公司暫時不會全盤拋棄現有業務,「兩條腿走路」將是大部分保險企業的觸網後的選擇:輪子得換但車不能停,換不了的話,就讓慢快車、高鐵和動車都在一個軌道上跑。
6、 監管機構:基於數據高效、前瞻、主動監管
保監會並非人們印象中的「惡婆婆」,提升行業生產力水平是其首要KPI,想方設法做大市場蛋糕比抓誤導更重要。因此推進、扶持保險借力互聯網的政策將會越來越開放,甚至會主動提供便利條件、鼓勵跳出現有條條框框的創新。
同時保監也明白:創新與風險同在,因此如何讓監管工作也能「高科技」,提升監管效率,甚至解決「後知後覺」這一長期痛處,互聯網當仁不讓成為首選的手段,近期緊鑼密鼓的「中保信」將有望成為提升監管效率的良方。
中保信這個大一統的平台,從回收車險平台開始,將匯集產壽的承保、理賠數據,不僅可以提升監管效率,其統計分析結果還可以共享給保險企業供其做決策依據,促進行業整體發展。
隨著保險公司交易自動化、運營大集中的趨勢,行業中可望誕生真正的交易平台,運行的實時交易數據,再加上中保信平台上的結果數據,將更有利於全行業發展,進而實現「事中」的監控,讓事後監管提升到「防患於未然」,甚至推出「保險指數」來預測市場發展、調度全局,監管更為科學、前瞻、全面,體現專業和智慧,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央與地方、監管與主體、官方機構與行業協會之間的大量博弈,會讓這個大一統的過程充滿變數。不過生產力的發展,不就是這樣披荊斬棘走過來的嘛!
7、 +1:新興行業配套產業鏈百花齊放
保險生態圈本身尚不健全,缺失基礎性商業元素、第三方中介弱小、缺乏行業價值共識、各自為政的IT行業標准、缺失信用和醫療等公共基礎數據,社保與商業保險隔牆而立等等,原因或因為發展階段不成熟,或者因為燈下黑或短視,或者因為市場格局不夠開放,也有商業基礎薄弱的歷史所致。
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加之市場的力量、監管的引導,以及資本的助推等生產關系要素,一方面將迅速打破壟斷和藩籬,另一方面創造大量的新生市場主體。
首先跟保險行業發生關系的公共資源,將是在數據的獲取、傳輸、存儲、處理、分發這個鏈條上有所作為的「數據運營商」,在這個范圍內,來自車載智能終端、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設備、電子病歷等垂直數據入口讓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或User Behavior Insurance)成為現實,「遲早與保險行業產生交集」這一願景讓此類創業企業成為風投追逐的熱點,甚至不排除有遠見的保險公司直接投資,甚至參與制定底層的數據格式和傳輸標准、與互聯網行業爭搶數據制高點也不出奇。
而有可能搜集和評估消費者信用的平台,也將成為保險公司關注的焦點。社保、醫療、資產、信用等公共基礎數據需要專業化運營(下圖綠色部分),將帶來商業投資機會。
同時,健全的生態環境還需要獨立的、第三方的評級機構如kaopubao.com,建立對保險企業、產品和服務進行評級的通用標准,逐步成為非官方的基本價值標尺、公信力和影響力;有能力匯聚、經營大量零散的長尾數據的第三方平台,將使用BI技術融合資信、醫療、社保,保險反向團購成為現實。加之互聯網將讓業態集中度更為明顯:消費者逐步趨向於一站式采購(上圖藍色)而不是到處搜索對比,可能誕生垂直的大型專業市場平台,淘寶如能解決其專業性問題就具備這個潛質,而前文所提的kaopubao.com則需要解決流量問題。
為了解決保險公司與分銷平台之間的高成本低效率的交易對接問題(上圖灰色交叉線網),將出現居於第三方、專門做交易接入的純服務平台(上圖橙色部分),類似於證交所,能吃透、執行行業標准化,提供產品發布快速部署和交易接入、結算以及交易數據服務,融合了大數據+雲平台概念,通過SAAS提供「軟體及服務」。該平台極具投資價值,但能夠看到並實現者寥寥。
當數據的品質和數量得以保證時,產品研發、獲客、導購、交易、理賠等業務,將逐步外包給專業供應商,實現高度智能化、自動化,進而在另一個方向上擠壓代理人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