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企業的財務管理體制是集權型或分權型或集權分權結合
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企業集團 財務管理體制的建立方法
企業集團是一個由多元法人主體共同構建的企業組織形式,其產權結構的復雜性決定了對其進行財務管理的困難性。因此,如何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進行重構與創新,真正發揮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以促進集團穩健、快速地發展,構建一種能夠讓企業集團資源配置得以優化,實現企業集團資源與效益正比增長的財務管理體制顯得尤為重要。
一、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模式概述
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模式分為三種類型:集權式、分權式和集權與分權結合式。
1集權式
集權式指企業集團母公司的財務管理部門對子公司的所有財務決策都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子公司沒有財務決策權,母公司財務部門成為集團公司財務的「總管」,不但代為子公司進行財務決策,在特定的情況下還直接參與子公司執行決策的過程。子公司在財務上被設定為母公司的二級法人。母公司擁有所有重大財力決策事項的決策權和對子公司所有財務機構設置與財務經理人員任免權。
集權式管理模式下,集團公司較容易調動內部生產資源,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體資源的利用效益,充分利用母公司的人才、智力、信息資源,使決策統一化、制度化。通過集團產品結構、組織結構的整體優化,如通過統一采購或統一銷售等方式發揮整體資源的整合優勢以實現優勢互補,易於健全機構、完善內部目標控制制度,集團內部的各項決策均由母公司制定和部署,集團內部可充分展現其規模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資金成本、風險損失,獲取經濟效益最大。特別是對於那些生產型的跨國企業集團,有利於實現內部結算價格,有利於集團內部採取避稅措施及防範匯率風險。
但在這種模式下,由於子公司沒有任何財務許可權,不利於發揮子公司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母公司事無巨細地對子公司的日常財務活動進行管理,不利於企業整體的長遠規劃和發展。
2、分權式
與集權式管理模式相對應的另一種極端的財務管理體制是分權式管理模式。在分權式管理模式下,母公司只保留對子公司的重大財務決策事項的決策權或審批權,而將日常財務決策與管理權完全下放到子公司,子公司只須將一些決策結果提交母公司備案即可。子公司相對獨立,母公司不幹預子公司的生產經營與財務活動。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是基於結果的考核,它是建立在一種完全的委託-代理責任基礎上的。作為委託方的母公司,一方面需要有明確的財務目標與管理要求,另一方面要對子公司的經營者完全賦予財權和相應的責任;而作為代理方的子公司,一方面要對子公司的財務情況負責,另一方面要向母公司報告實施或落實其責任的全部財務計劃,由母公司對其財務計劃的執行進行監控,並對執行的結果進行嚴格考核。分權並不意味著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所有權利都下放,從根本上說,母公司為了發揮企業集團的協同效應,從戰略角度出發,必須擁有對子公司的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權。
分權式以尊重人的獨立性與人們之間的相互信任為前提,因此,有利於提高員工參與管理、參與民主理財積極性,從而激活創造集團公司經濟效益的原動力。但分權式存在不利於協同效應發揮、戰略管理很難落實等諸多不足。
3、集權與分權結合式
集權與分權結合式的管理模式強調分權基礎上的集權,是一種集資金籌集、運用、回收、分配於一體,參與市場競爭,自下而上的多層決策的集權模式。
這種模式從形式上看好像只是前面兩種模式的折中,但實際上並不是說集團母公司與子公司間只是簡單地平分集團的財權,企業集團應根據集團發展的階段,用公司章程的形式,合理地確定集團母公司與子公司間在理財許可權上的分配。在劃分財務決策權的范圍時,應遵循重要性的原則來決定是否由母公司做出該項決策。在這種模式下,資金管理成為集團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即「以資金為紐帶」。集團母公司主要是加強對資金的籌集、投放和協調等方面的管理。這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克服了極端集權式和極端分權式的不足,在現代企業集團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應用。
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集權與分權的辯證分析
母子公司的財務特徵決定了分權的必然性,而基於公司集團的規模效益、風險防範又要求集權。事實上財務決策權的集中與分散沒有固定的選擇模式,同時,選擇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財務管理體制的集權和分權,需要考慮母子公司之間的資本關系和業務關系的具體特徵,以及集權與分權的「成本」和「效益」的關系。
作為整體的公司集團,其成員間往往具有某種業務的聯系,特別是那些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的企業集團,要求成員保持密切的業務聯系。如果說成員企業間業務聯系的必要程度是母子公司有無必要實施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因素,那麼,母子企業間的資本關系特徵則是母子公司能否採取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一個基本條件。考慮財務管理體制的集中與分散,除了受制於上述因素外,還取決於集中與分散的「成本」和「效益」差異。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子公司積極性的損失和財務決策效率的下降,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發生的子公司財務決策目標及財務行為與母公司總體財務目標的背離以及財務資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集中的「效益」主要是容易使母子公司財務目標協調和提高財務資源的利用效率,分散的「效益」主要是提高財務決策效率和調動子公司的積極性。
三、集權與分權結合模式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必然選擇
1、這一模式是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現代企業制度是一種以產權為依託,對經濟主體在產權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責任進行合理有效的組織、調節的制度安排,它具有「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特徵。企業集團母子公司間關系以合理的產權制度安排為基本依據。母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最大股東,享有作為終極股東的基本權利,特別是對子公司投資的受益權、子公司管理者的選擇權、子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權等。但是,子公司不是母公司的分支機構或分公司,子公司的經營權是其行使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保障,它以自己的經營資產對其盈虧負責。母子公司間的產權關系確認了兩個不同主體的同時存在,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的根本要求。對照西方國家對母公司與子公司關系處理的原則,結合我國企業集團現實與產權制度的改革實踐,企業集團的核心企業對緊密層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實行的「集權」和「分權」,都是不利於利用股份制這一形式來構建現代企業制度與現代企業集團的。現代企業要做到管理科學,必須首先要求從決策與管理程序上做到科學、民主,因此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三權分立的制度必不可少。這一管理規則的作用就在於加強決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強化決策執行的剛性和可考核性,強化監督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現代企業制度和企業集團要求的管理是一種綜合管理、戰略管理,因此母公司財務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母公司財務部門的單一職能部門的財務管理,當然也不是子公司財務管理部門的財務管理,它是一種戰略管理。母公司財務管理應當以產權管理為核心,以財務管理控制為主線,以財務管理制度為依據,體現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產權制度管理的思想。集權與分權結合模式的財務管理模式比較符合這一原則。
2、這一模式是母子公司組織結構的要求
母子公司組織結構可以分為U 型組織
B. 財務管理模式的特點有哪些
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管理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有:
1、籌資管理 2、投資管理 3、營運資金管理 4、利潤分配管理
財務管理是指運用管理知識、技能、方法,對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以及分配進行管理的活動。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會計是指以資金形式,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連續地反映、監督和參與決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後核算,重在「算」。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C. 新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環境有什麼特點
論文關鍵詞:財務管理;應對策略;環境與趨勢 (控全局提供)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形成和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和管理方式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新形勢下如何使我國的財務管理同國際接軌,如何通過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還沒有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國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帶來了財務事業的拓展,也為財務實踐和理論提供了發展餘地,在全球化、信息化、數字化的變革時代,加入WTO,跨國經營趨勢又在客觀上為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財務是組織財務活動和處理財務關系的一種經濟管理行為。隨著社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財務管理的內容和職能也在不斷擴展。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它貫穿於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影響企業的產品開發、生產、經營、銷售和企業的人事任免等,因此,可以說,抓住財務管理,就抓住了企業的主線。
一、新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面對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與電子商務等對國內企業舊的財務管理觀念和方式的沖擊,當代財務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已經明顯不完全適應21世紀財務管理的環境變遷,在指導企業財務管理實務方面捉襟見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當代財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工業經濟、以有形資產管理為主的基礎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無形資產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已經大大超過有形資產的價值。(2)當代財務管理的手段落後,隨著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網路財務勢在必行。(3)當代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范圍狹窄,僅限於財務風險,而對於風險投資的管理極少論及。(4)現行財務制度呆板,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對等、不相容等等。
二、企業財務管理的環境分析
任何企業的財務活動都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這些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受環境影響和制約的。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即理財環境是指對財務活動及其管理產生影響的內、外部各種條件或因素。在這些條件或因素中,一部分是屬於企業內部的、可控制的,主要包括內部的組織形式、治理結構、管理制度及人員素質、會計信息系統等;一部分是屬於外部的、不可控制的,更多的只能是適應它們的要求和變化。這部分主要包括經濟環境、金融市場環境、稅收環境、宏觀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
1.經濟全球化浪潮
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與各國開放政策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隨著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規模擴大,以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在21世紀可預見的時期內,經濟全球化將呈現出新特徵:一是網路經濟將帶動電信、銀行、保險和運輸等全球服務業市場繼續擴張,己經形成的時間上相互連續、價格上聯動的國際金融交易網路,隨著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斷創新,交易量迅猛增長。二是跨國公司己突破反壟斷法約束,全球購並將涉及更多領域,規模不斷擴大,跨國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又將使生產、營銷、消費日益具有全球性。
2.知識經濟的興起
1996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識經濟」這一概念,並對「知識經濟」下了明確的定義,即「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經驗的生產、分配和使用上的經濟」。這標志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知識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對傳統產業的高度滲透,全面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含量,促進產業不斷升級;二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對高新技術產業,美國又稱為「新經濟」,認為美國近十多年的經濟持續穩步的發展,主要歸功於「新經濟」,而「新經濟」的發展又帶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從而建立了一種良性循環的經濟發展格局。對企業財務管理來說,知識經濟改變了企業資源配置結構,使傳統的以廠房、機器、資本為主要內容的資源配置結構改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資本為主的資源配置結構。那麼,對於知識資本如何進行確認、計量和管理又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3.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電子商務是由美國IBM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兩者結合的成果。與傳統商業模式相比,電子商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傳統的財務管理也演化到網路財務時代。網路財務的最顯著特點是實時報告,可以進行在線管理。網路財務的前景是誘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問題同樣讓人擔心。
4.企業重構
企業重構自20世紀80年代從美國興起以來,愈演愈烈,現已成為席捲全球的浪潮。從它的外在形式和歷史演進看,它分為3種形式,同時也是3個階段:(1)80年代的公司內部重構,即壓縮管理層次,使管理更靈活機動,剝離公司非核心業務,增強公司核心能力,從而大大提高公司的全球競爭能力。(2)90年代公司之間的購並與重組,這次公司購並浪潮與20世紀前幾次購並浪潮有著明顯不同的特點。一是跨國購並呈上升趨勢;二是購並集中在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3)9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的虛擬企業。有人認為虛擬企業就是網路公司,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網路公司僅僅是虛擬企業的一種。所謂虛擬企業,按照德國斯圖加特大學H.J.Bulllger教授的解釋:「虛擬企業是這樣一種網路組織:由於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高度發達,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已突破傳統的長期固定的合作關系,如合資企業、跨國公司等等,而通過網路,應用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進行分散的互利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達到,這種合作關系便宣告解除。因此,這是一種暫時的、空間跨度很大的合作形式。
三、新環境下應對企業財務管理挑戰應採取的對策
1.加強財務管理理論研究
研究未來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在。對21世紀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研究,也同樣是為了進一步改進與創新當前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導財務管理實務。我國理論界對於21世紀財務管理的發展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財務管理理論的研究相對滯後,嚴重製約了財務管理的發展。這主要表現在:①財務管理理論研究附屬於會計理論研究,財務管理實務仍處於一種無序狀態;②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缺乏;③我們目前企業組織結構正處於大變革階段,缺少比較成熟規范的企業改制、公司改組、兼並與收購、跨國經營等財務管理理論與案例研究。但隨著市場經濟進一步從無序走向有序,財務管理也越來越受重視,企業管理也將由原來的「生產導向型」或「市場導向型」為中心,轉移到以「財務管理導向型」為中心。因此,對於如何發展我國財務管理理論,筆者建議採取如下對策:①建立一支穩定、高水平的財務管理研究隊伍,倡導財務管理理論研究;②切實加強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教育,加快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③理論界與實務界合作,開展企業財務管理調查研究工作,進行案例研究,共同促進財務管理發展;④進行科研攻關,加強對企業改制、公司改組、兼並與收購、跨國經營等財務管理專題研究。
2.新形勢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的選擇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以現代企業制度為保證,合理配置企業集團資產,發揮集團優勢,提高資本的運營效率。企業集團公司對集團內成員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可分為「集權式」、「分權式」和「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三種。
第一,「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採用本模式的企業集團,財權絕大部分集中於母公司,母公司對子公司採取嚴格控制和統一管理。集權式的特點:財務管理決策權高度集中於母公司,子公司只享有少部分的財務決策權,其人財物及供產銷統一由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資本籌集、投資、資產重組、貸款、利潤分配、費用開支、工資及獎金分配、財務人員任免等重大財務事項都由母公司統一管理。
第二,「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採用本模式的企業集團,子公司擁有充分的財務管理決策權,而母公司對子公司的管理以間接管理為主。分權式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在財權上,子公司在資本融入、投出和運用,財務收支費用開支,財務人員選聘和解聘,職工工資福利及獎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決策權,並根據市場環境和公司自身情況做出更大的財務決策;在管理上,母公司不採用指令性計劃方式來干預子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而是以間接管理為主;在業務上,鼓勵子公司積極參與競爭,搶占市場份額;在利益上,母公司往往把利益傾向於子公司,以增強其實力。
第三,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絕對的集權和絕對的分權是沒有的,集團總部指導下的分散管理模式是強調分權基礎上的集權,是一種集資金籌集、運用、回收與分配於一體,參與市場競爭,自下而上的多層決策的集權模式。此模式既能發揮集團母公司財務調控功能,激發子公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能有效控制經營者及子公司風險,有利於克服過分集權或分權的缺陷,有利於綜合集權與分權的優勢,是很多企業集團追求的相對理想模式。
D. 簡述國際財務管理的特點
國際財務管理的特點主要就是要有一定的智能操作性質,保證這種系統信息的嚴謹性以及處理問題過程時的管理程序。
E.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分析》畢業論文 寫法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和理論分析
2006-9-12 【大 中 小】【列印】
摘 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趨勢,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面對這一日益龐大的隊伍,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在這些與跨國公司有關的問題中,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問題,成為跨國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理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鑒於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中外國際比較,事實上,在各種模式下都有成功的例證。而跨國公司在選擇其財務管理模式時,需要從全球長遠的角度分析現在與未來的環境、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把財務管理模式的確定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上。
關鍵詞:跨國公司 財務管理模式 分權 集權
一、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實證研究
跨國公司的財務活動涉及母國和東道國,其財務管理模式,一方面反映跨國公司與母國、東道國之間的財務關系;另一方面反映跨國公司總部與各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關系。我們這里只討論跨國公司內部財務管理模式,即跨國公司總部與各子公司之間的財務關系。一個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不是由財務部門獨立設計的,而是跨國公司管理模式在財產部門的具體體現。根據集權與分權的程度,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有以下三種類型:分權式、集權式和混合式。
(一)分權式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子公司財務上是相對獨立的,其經理一般擁有較多的財務決策權,子公司的業績用其所在東道國的貨幣評價。國內的跨國公司在財務管理上基本上都是採用完全獨立的分權模式,即各分、子公司負責自己的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集團一般只對下屬跨國公司進行工作指導,並在一定時期組織對下屬公司進行事後的審計。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國外大多數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基本上與我國目前的這種管理模式相似。多數人認為,由於新經濟是創新型經濟,是強調個性的經濟,為了充分發揮子公司的積極性,應對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必須對子公司加大放權的力度,更多地實行分權式管理。在這方面成功的例子是美國的IBM.眾所周知,IBM是生產計算機的著名大型跨國公司,在世界100多個國家設有子公司。它是世界上第一家因研製電腦而獲得巨大發展的企業,其主要產品反映當代尖端技術發展水平。但是20世紀70年代末,IBM遇到國內同行、日本及歐洲經濟共同體計算機製造廠商的嚴峻挑戰。它在計算機行業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為應對這一形勢,IBM加大了產品開發力度,於1980-1983年期間在跨國公司內部先後建立了15個專門從事開發小型計算機新產品的風險組織。這些組織被稱為「獨立經營單位」或「特別經營單位」,是自主權較大的單位,在產銷、財務、人事方面都有自主權,甚至可以設立自己的董事會,自行籌集資金等,總公司除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審議其發展方向外,對其經營活動一律不加干涉,這些風險組織自主權大,開發新產品速度快,很快開發並生產出了商品化的個人電腦,大大增強了IBM在小型機方面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IBM總部將分布在世界各國的131個子公司按地區改組成8個地區事業體。對地區事業體採取分散化管理原則,使他們在開發、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比原有子公司具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對新建的亞洲和太平洋集團的戰略中心(日本IBM)在組織上和經營上給予完全自主權。
由此可見,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的最大優點就是子公司的靈活性強,它能根據市場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從而保證了其財務決策的及時性和合理性。通過分權,母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將得以分散,母公司的管理者也將有時間和精力進行集團發展的戰略管理。分權還有助於培養子公司的資金成本意識和風險意識,使之更謹慎地分配和使用資金。
但分權模式也有其不足之處:各子公司財務管理各自為政,缺乏一體性;跨國公司財務管理不講配合,缺乏全面性;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監管不力,缺乏有效性。這一切都會影響跨國公司整體財務目標的實現。因此IBM的成功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不能由此得出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就是跨國公司所要採取的最佳模式的結論。
(二)集權式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母公司負責籌資、投資和分配的決策,財務政策的制定及財務人員的安排,國外子公司享有很少的決策權,主要是執行和貫徹母公司統一的財務政策。子公司的業績用母公司的會計體系和母國貨幣進行考核評價。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體現了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行全過程式控制制的觀念。通過集權,母公司能夠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行規范,使母公司的決策在子公司得以貫徹執行,從而有利子公司整體優勢的發展。
信息技術、網格技術的發展使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更加快捷和方便,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弊端———信息的不對稱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克服,母公司實行集權式管理具備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有些跨國公司的集權管理不是在削弱,而是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
特別是1993年以後,在全球掀起以BPR(業務流程重組)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革命風潮後,全球絕大多數大型集團(全球500強中的80%以上)幾乎都進行了跨國公司業務流程重組,並建立了集中式財務管理模式。
以美國楊森制葯集團(在中國設有西安楊森)為例,其財務管理模式是一個二級的集中管理模式。設在各地或各國的子公司,在本地將財務與業務數據輸入後直接通過遠程通訊傳遞到集團總部,集團總部按不同的崗位職責分別設專人進行審核,審核後進行記賬處理。業務正常進行均以年初預算為依據,非常規性的成本或費用支出均要申述理由報集團批准後執行。
可以說公司總部完全掌握和控制各地公司的業務與財務信息,各地公司按當地本位幣進行財務核算,總部則可以按不同的貨幣進行記賬處理,並進行各種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分析,同時可以隨時生成合並報表,掌握整個集團的財務狀況。
綜合有關實證可見,新經濟對跨國公司實施集權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不但可以使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而且使集權式財務管理的缺陷得到了相當程度的彌補。對於大多數跨國公司來說,仍會通過強化集中財務管理模式,保證跨國公司整體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跨國公司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但集權制也有明顯的缺陷:母公司集權後,子公司往往靈活性較差,不能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反應;而且,過長的信息傳遞時間也影響了母公司決策的及時性。
因此,對產品創新周期要求極為迫切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跨國公司,分權管理的程度可能會逐漸擴大。
(三)混合式
這種管理模式是集權式和分權式相結合的產物,重大的財產決策權集中在跨國公司總部,而日常的財務決策權由子公司掌握,母公司總部的財務專家只向子公司提供指導、咨詢和信息服務。
根據母公司權力集中程度的不同,這種管理模式又可分為集權為主、分權為輔和分權為主、集權為輔兩種形式。集權為主、分權為輔的模式主要體現了集權制的優點,同時還能部分避免由於權力過度集中而造成的下屬企業缺乏積極性和活力的現象。它有利於母公司對各子公司實施有效的控制,尤其適用於處於發展初期的跨國公司。而分權為主、集權為輔的模式則應是發展已相對成熟,並且規模較大的跨國公司的選擇。這種模式不但體現了分權制的優點,而且加強了集團內部的協調。
二、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模式的理論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
確定最優財務管理模式需衡量由信息不對稱、不完全引起的錯誤決策成本。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總公司對成員公司面臨的情況很難全面掌握,因此,信息不對稱引起的成本很高;反之,實行財務分權,缺乏信息引起的成本則降低。
確定最優財務管理模式還要考慮由財務主體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模式,容易協調和控制總公司和成員公司的目標,進而由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降低;反之,實行財務分析,則由目標不一致引起的代理成本升高。
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得信息傳遞更為簡便,成本降低,進而缺乏信息引起的錯誤決策成本大大降低,從而導致財務管理模式趨向集權化。
(二)核心競爭力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據核心競爭力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實現財務資源的優化配置是財務管理模式的典型體現,而優秀的財務管理模式也為企業建立和發展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獲取持續競爭優勢提供有利的支持。為了保證跨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母公司通常要對那些與集團核心競爭力、核心業務密切相關的經營活動實施高度的統一管理與控制;對於那些與集團核心能力、核心業務關系一般甚至沒有影響的成員企業,往往實行分權管理。一般地,集團總部對核心企業和控股層企業的控制明顯要嚴於參股層、協作層企業。
(三)價值鏈
波特教授認為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那麼,企業所有的各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便構成了創造價值的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公司不同的聯合方式對其價值鏈有著不同的影響,進而創造不同的價值鏈優勢。跨國公司按其聯合方式不同可分為:橫向型跨國公司、縱向型跨國公司和混合型跨國公司。橫向型跨國公司內部的各成員公司無論在產品、組織結構和行業上都非常相近,甚至完全相同,適合採用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縱向型的跨國公司已開始涉及多元化經營,即跨部門經營,而各成員公司的經濟效益又有較強的相關性,適合採用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模式。混合型跨國公司的各成員公司之間在生產和業務上彼此相關性不強,甚至完全不相關,適合採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四)企業生命周期
企業生命周期理論認為,企業分為孕育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階段。在孕育形成期,實行分權式財務管理,因為控股公司總部缺乏足夠的資金來源和財務專家,往往較多地將財務管理決策權下放給子公司經理。在成長階段,實行集權式財務管理。因為控股公司有了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較多的財務專家,就要集中重要的財務決策,並通過信息交流和規定的報告程序,來統一管理和協調各子公司的財務活動。進入成熟階段,通常將集權和分權相結合。因為控股公司的管理通常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子公司經營的規模和重要性需要加緊控制其財務決策;另一方面,由於子公司增長所引起的財務選擇權不斷增多,這使得控股公司無力也無需對每項任務決策都進行控制。
(五)管理跨度
根據管理跨度理論,管理者受其時間和精力等限制,在企業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後,就有必要實行分層次的授權管理。因此,當跨國公司規模不大,經營范圍較小,業務比較單一,子公司數量不多,而集團內部關系較為簡單時,財務管理就可以相對集權;而若跨國公司規模較大、經營業務多樣化,或子公司數量較多、從而集團內部關系較為復雜,母公司難以統一管理子公司或統一管理的效率過低,那麼,就會採取相對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
(六)權變理論
所謂權變,即權宜應變。由於市場和企業的外部環境越來越變幻莫測,企業就需要不斷變更自己的管理方式來適應這種變化,權變管理於是應運而生。其特點就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管理方式。因此,又被評為以現實為中心的管理方式。所以,如果子公司面臨的外界環境變化大,宜採用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
除了運用以上討論的幾個理論外,跨國公司在設計其財務管理模式時,還應該結合其實際生產經營狀況,考慮跨國公司的股權結構、發展戰略、生產技術特點、地理分布、產品種類、企業文化、市場競爭等因素。
參考文獻:
1.王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現代財務理論前沿專題[C].大連:東北財大出版社,2000
2.薛媛媛。論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模式及其選擇[J].技術經濟,2003(2)
3.石連運。論新經濟對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J].齊魯學刊,2002(5)
4.徐國華,張德,趙平。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5.[美]MichaelE.Porter.陳小悅譯。競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F. 企業分權管理模式的特點是()。
企業管理體制三種模式特點? 一、集權的職能制結構簡稱U型結構 亦稱 直線一職能制機構 特點: (1)企業的第二集機構按不同職能實行專業分工 (2)實行直線一參謀制 (3)企業管理權利高度集中 (4) 整個企業統負盈虧 二、分權的事業部制結構 簡稱M型機構 亦稱聯邦分權制 特點 : (1) 企業的第二級機構不是按職能二十按企業所經營的事業,包括按產品,按地區,按顧客等來劃分部門,形成專業化生產的經營單位,即事業部 (2)實行分權化管理 (3)事業部是一個利潤責任中心 三、子公司型分權型 簡稱H型結構,這是一種較事業部更為徹底的分權結構 特點: (1)母公司與子公司不是行政上的隸屬關系,而是資產上的聯結關系 (2)子公司與事業部不同 在法律上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獨立企業
G. 財務管理模式的設計原則
1、 集權,分權適度原則。集團公司財務總部集權過多, 會影響子公司的理財積極性,但分權過度,也容易出現先失控現象。通常的選擇是首先保證集團公司財務總部集中必要的財務管理許可權,特別是重大財務管理決策權,在此基礎上實行適當的分權。
2、權責利均衡原則。分權能否達到目的,與權責利關系處理密切相關。給予子公司,分公司的許可權大,但承擔的責任小,就容易產生濫用權力的現象,反之,給予的許可權小,但承擔的責任大,則不利於調動子公司,分公司的積極性,因此權責應是對稱的,均衡的。
3、 機構的設置要與集權分權的程度相適應的原則。集團內各成員企業及其下屬單位的財務管理機構設置哪些職能部門,應與享有的財務管理何承擔的責任相適應,這也是財務部門履行好職責的重要保證。
H. 關於國際財務管理組織模式,如果企業的目標是技術水平,則往往採用什麼(集權模式、分權模式)
怪就國際財務管理組織的模式如果企業目標是技術水平
I. 國際財務管理和國內財務管理在理財環境和風險方面有哪些不同
投資需注意一下幾點:
1、透明程度是大前提。
所謂透明,一是信息披露要充分,二是允許質疑,三是不造假。
2、人是否靠譜,是根本。
所謂人,是指平台的核心團隊、創始人、合夥人,是什麼樣的人?是認真做事業的。
3、項目質量,體現了專業度。
所謂項目,就是大家的錢具體投向的借款項目。比如某個借款人的借款等。
4、平台的安全,是基礎。
所謂平台安全,就是所使用的網站、手機APP的穩定、高效和數據安全。
(9)國際理財分權管理模式特點擴展閱讀:
投資風險的識別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投資風險的識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由於風險的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決定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都屬於風險識別的范圍;同時,為了准確、全面的發現和識別風險,需要風險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財務部門等方面密切配合。
(2)投資風險識別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一般來說,投資活動及其所處的環境隨時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所以,根據投資活動的變化適時、定期進行風險識別,才能連續不間斷地識別各種風險。
(3)投資風險識別是一個長期過程。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發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在投資風險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風險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大量的跟蹤、調查。對投資風險的識別不能偶爾為之,更不能一蹴而就。
(4)投資風險識別的目的是衡量和應對風險。投資風險識別是否全面、准確,直接影響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進而影響風險管理的成果。識別風險的目的是為衡量風險和應對風險提供方向和依據。
J. 研究財務管理模式的方法哪些內容
財務管理模式即企業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體制,是指存在於企業集團公司整體管理框架內,為實現企業集團公司總體財務目標而設計的財務管理模式、管理機構及組織分工等項要素的有機結合,主要涉及母子公司之間重大財務決策許可權的劃分,包括融資決策權、投資決策權、資金管理權、資產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等。根據企業財權配置的不同方式,理論上將財務管理模式分為"集權型管理模式"、"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和"混合型財務管理模式"。不可否認的是,集權型財務管理模式大有"獨步天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