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財務管理流程包括哪些
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管理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有:
1、籌資管理 2、投資管理 3、營運資金管理 4、利潤分配管理
財務管理是指運用管理知識、技能、方法,對企業資金的籌集、使用以及分配進行管理的活動。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會計是指以資金形式,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連續地反映、監督和參與決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後核算,重在「算」。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B.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從籌集到使用的流程
相信以下節選的管理辦法可以解決你的疑問。
第十三條 企業和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國家給予的財政補貼轉入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在銀行開設的養老保險基金專戶;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費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費,轉入社會保險管理機構在銀行開設的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專戶,實行專項儲存,專款專用。對存入銀行的基金按照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城鄉居民儲蓄利率計息,所得利息分別並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基金。
第十七條 各級社會保險管理機構要建立健全基金的財務、會計、統計、內部審計等基金管理的各項制度,編制基金年度收支和管理服務費預、決算,報當地人民政府在預算中列收列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編制的基金和管理服務費收支的預、計算和會計報表、統計報表,按規定時間上報勞動部。
第二十一條 基金保值、增值的方式:
(一)購買國庫券及國家銀行發行的債券;
(二)委託國家銀行、國家信託投資公司放款。
第二十二條 各級社會保險管理機構不得經辦放款業務,不得經商、辦企業和購買各種股票,也不得為各經濟活動作經濟擔保。
C.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九章 監督與檢查
第三十八條經辦機構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社會公告基金收支和結余情況,接受相關部門和社會監督。
第三十九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等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財政專戶、收入戶和支出戶的基金收支和結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並向同級政府和基金監督組織報告。
第四十條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對單位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一)截留、擠占、挪用、貪污基金;
(二)擅自提高或降低農村居民個人繳費標准;
(三)未按規定標准支付養老保險待遇或擅自變更支出項目、調整支出標准;
(四)將個人賬戶儲存額用於非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
(五)未按時將基金收入存入財政專戶;
(六)未按時足額將基金從財政專戶撥付到支出戶;
(七)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
D. 養老保險基金結算流程是怎樣的
一、養老保險收入:
1、上級撥款(主要用於養老金的發放)。
2、企業繳納養老保險費(現由財政局與總局財務處結算)。
3、職工、安置人員、自由職業者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上繳上級)。
4、異地職工轉移來的養老保險費。
二、養老保險支出:
1、養老金支出:用於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的發放。由社保業務員每月和民政部門、勞動部門核對後,上報總局進行增減變化,請示總局撥款,款到後,由業務員打出明細表,由審核人員審核簽字後再由社保局長簽字,然後由財務人員辦理銀行發放業務。
2、職工外轉養老保險費支出:由勞動部門辦理轉移手續後,接收方提供養老保險賬戶,由業務員辦理手續,社保局長簽字後,再由財務人員到銀行辦理轉款手續。
3、職工死亡後養老保險費支出:職工由於病、意外死亡,自已所繳的養老保險費或退休人員退休後沒領取完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個人部分養老金的,由親屬攜帶死亡證明等相關材料,業務員辦理手續,社保局長簽字後,由財務部門開出支票到銀行支款。
4、喪葬補助金支出:社保機構每月上報離退休人員增減變化表和申請喪葬補助金審批表上報總局,由總局下撥資金,業務員按審批程序審批後,由社保局長簽字,財務開支款票據到銀行支取。
E.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第四章 基金支付
第十九條基金應按照新農保制度規定的項目和標准支出,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整支出項目和隨意改變支出標准。
第二十條基金支出包括:養老金待遇支出、轉移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上解上級支出、其他支出。
養老金待遇支出是指按規定支付給參保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待遇支出。
轉移支出是指參保農村居民跨統籌地區流動而轉出的基金支出。
補助下級支出是指上級經辦機構撥付給下級經辦機構的補助支出。
上解上級支出是指下級經辦機構上解上級經辦機構的支出。
其他支出是指經財政部門核准開支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一條養老金待遇支出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是指政府規定計發標准,並由各級財政為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農村居民全額予以補助的養老金待遇。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指參保農村居民達到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時,按照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支付給參保農村居民的養老金待遇,以及參保人死亡時一次性支付其合法繼承人除政府補貼外的個人賬戶資金余額。
第二十二條在保證資金安全、方便群眾、便於提高管理層次的前提下,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在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共同認定,或由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採取招標等方式選擇的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設立基金支出戶(以下簡稱支出戶),原則上一個統籌地區只能開設一個支出戶。
支出戶的主要用途是:接收財政專戶撥入的基金;支付基金支出款項;暫存該賬戶的利息收入;劃撥該賬戶資金利息收入到財政專戶。
支出戶除接收財政專戶撥付的基金和該賬戶的利息收入外,不得發生其他收入業務。
第二十三條經辦機構應根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核批的基金年度預算及分月支出計劃,按月在規定的時間內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用款申請,並註明支出項目,加蓋本單位公章。財政部門對用款申請審核無誤後,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基金從財政專戶撥入支出戶。對不符合用款手續的,財政部門應責成經辦機構予以糾正。
F.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財務如何管理
(1)區縣管理中心內設財務管理部門或相應專業工作崗位,配備專職會計和出納,財務人員應有大專以上學歷或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經過市級以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會計工作,在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按照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於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調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會計制度有關內容的通知》執行。
(3)建立預決算制度。每年年初,區縣管理中心要編制本年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計劃和單位經費收支計劃,報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審核,經市級業務管理部門審批後執行。每年年末,進行基金和經費收支決算,編制財務活動報告,向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和市級業務管理部門報告執行情況。
(4)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和單位經費必須分戶儲存,分賬管理,專款專用。
(5)養老保險費收繳。財務和稽核部門對區縣與鄉、鄉與村(繳費單位)保險費收繳環節進行監督,完善財務手續,核對《繳費明細表》與《收款收據》是否相符,督促保險費及時足額上繳。
(6)養老保險金給付。嚴格執行保險金給付有關政策規定,確保給付金額准確無誤,及時足額下撥發放保險金。財務和稽核部門對區縣實行社會化發放的有關單位,發放保險金支付環節進行監督,避免錯發、拖欠等現象。
(7)責任金核算。責任金是凈保費(收取的保險費扣除管理服務費)及對其應付利息的積累額。區縣管理中心必須 嚴格按規定標准和方法核算並足額結轉責任金,不得自行改變核算標准和方法。
年末責任金=上年責任金+年內養老保險費收入-年內養老保險金支出+年內應付利息。
年內應付利息=[上年責任金×360(日)+年內養老保險費收入日積數-年內養老保險金支出日積數]×責任金核算標准(年復利率)÷360(日)
責任金只用於養老保險金支出,嚴禁挪作他用。
(8)調劑金核算。調劑金是保險基金運營收益和其他收入之和,減去經批准彌補經費不足及金融機構手續費等支出和按標准計提應付利息後的余額。區縣管理中心必須嚴格按規定的標准和方法進行核算並如實結轉調劑金,不得自行改變核算標准和方法。
年末調劑金=上年調劑金+年內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年內應付利息-其他支出調劑金主要用於調劑責任金的虧損,部分可用於彌補管理費不足。使用調劑金必須經區縣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報市級業務管理部門審批。
經審批動用調劑金彌補經費不足,在基金戶記借「其他支出」及貸「銀行存款」科目,在經費戶記借「銀行存款」及貸「事業收入」(根據來源單列明細科目)。
(9)貨幣資金的管理。保險基金戶,原則上不能滯留現金必須在銀行辦理轉賬結算業務;單位經費戶,現金往來及備用金的留用等,按財政和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會計檔案按規定及時整理、立卷、歸檔、保管。人員調動要按規定嚴格履行交接手續。
G.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五章 基金結余
第二十四條基金結余是指基金收支相抵後的期末余額。
第二十五條基金結余除根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商定的、最高不超過國家規定預留的支付費用外,全部用於購買國家債券或轉存定期存款。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動用基金結余進行任何其他形式的投資。
第二十六條當地人民政府在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給予補貼。
H. 如何加強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北京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以下簡稱「農保基金」)的財務管理行為,加強農保基金管理,維護保險對象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實施條例》、《北京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指導意見》(京政辦發〔2005〕62號)和《關於實施北京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指導意見的具體辦法》(京勞社農發〔2006〕75號)文件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北京市轄區內負責管理農保基金的財政部門和負責農保基金收繳、支付工作的勞動保障部門經辦機構(以下簡稱「經辦機構」)進行農保基金財務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由政府組織引導,農民自願參加,以個人賬戶為主,建立待遇調整機制,採取積累式的養老保險制度。本辦法所稱農保基金是指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利息以及通過其他合法方式籌集的專項資金,用於保障參加保險人員年老後的基本生活。 第四條 農保基金財務管理的任務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按規定籌集和使用農保基金;建立分會財務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基金的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並如實反映基金收支狀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加強監督和檢查,確保農保基金安全。 第五條 農保基金納入區縣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以下簡稱「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占、挪用, 也不得用於平衡財政預算。
I.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第三章 基金籌集
第十三條基金按照國家規定按時、足額籌集。地方政府應組織引導參保農村居民按當地繳費標准繳納養老保險費。各級財政部門應根據財政補助標准和行政區域內參保農村居民人口數安排補助資金,納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並按規定程序及時辦理撥付手續。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和擅自減免。
第十四條基金收入包括:個人繳費收入、集體補助收入、政府補貼收入、利息收入、轉移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收入和其他收入。
個人繳費收入是指參保農村居民按照規定的標准繳納的新農保養老保險費收入。
集體補助收入是指鄉(鎮)、村等集體經濟組織對參保農村居民個人繳費給予的補助收入,以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的資助收入。
政府補貼收入是指財政給予基金的補貼收入。
利息收入是指用基金購買國家債券、存入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所取得的利息收入。
轉移收入是指參保對象跨統籌地區流動而劃入的基金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是指下級經辦機構接收上級經辦機構撥付的補助收入。
下級上解收入是指上級經辦機構接收下級經辦機構上解的基金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社會組織和個人對基金的捐贈以及其他經財政部門核準的基金收入。
第十五條政府補貼收入包括政府對基礎養老金的補貼收入和政府對個人繳費的補貼收入。
政府對基礎養老金的補貼收入是指各級財政因按規定標准補助符合待遇領取條件參保人新農保基礎養老金而給予基金的補貼收入。
政府對個人繳費的補貼收入是指地方財政因按規定標准補助參保人個人繳費而給予基金的補貼收入。
第十六條在保證資金安全、方便群眾、便於提高管理層次的前提下,統籌地區經辦機構應在同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共同認定,或由同級財政部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採取招標等方式選擇的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設立收入戶,原則上一個統籌地區只能開設一個收入戶。
收入戶的主要用途是:暫存個人繳費收入、集體補助收入、轉移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下級上解收入、該賬戶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收入戶除向財政專戶劃轉收入外,不得發生其他支付業務。收入戶月末無余額。未按規定執行的,財政部門委託各開戶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於期末將全部基金收入劃入財政專戶。
第十七條基金征繳收入應定期繳存財政專戶。具體時間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定。
第十八條收繳個人繳費和集體經濟組織補助資金應使用省級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基金專用收據。
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對基金的捐贈資金應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捐贈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