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保險行業有哪些創新發展模式
從全球視野來看,目前成熟的保險體系中,保險市場越發達,保險中介的地位和作用越明顯,如今,中國保險業迅猛發展,保險中介在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和強制管理後,如今也已經逐漸成熟,尤其這兩年,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也讓保險中介的作用更加重要,也因此,保險中介領域的創新發展模式這幾年也值得關注。
互聯網中介平台這幾年風生水起,有一度也為投資人看好,其中以微保、水滴保險為核心,不過,大多數互聯網保險中介平台目前還存在著問題,普遍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同時因為線上保險平台存在一定的服務品質問題,這也成了當下很多人不看好純互聯網中介平台的原因。
線下門店式保險平台,以華泰為代表,這種模式在國外比較成熟,也是未來保險中介趨勢,但問題是這種模式對於人員專業度、服務品質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說,線下門店式未來大有可為,不過當下進程相比互聯網平台要發展緩慢。
品牌門店式平台,以保險之家為代表,走社區化運營,看中品牌價值與服務專業、規范標准。品牌化趨勢可以說是更具有市場前瞻性和規模化優勢的模式,不過對於目前中國保險中介市場來說,大多數中介公司的意識還停留在銷售導向,所以目前品牌模式是剛剛起步,保險之家是品牌門店式的試水者,也一直在改變銷售導向的單一經營模式,未來發展如何,也同樣值得關注。
⑵ 國外互聯網保險模式有哪些
保險公司自有網站直銷、在線比價網站、在線風險交換、逆向拍賣平台、移動式保險等創新的互聯網保險模式。
自有網站直銷
直銷是國外互聯網保險通常採用的方式,互聯網的普及讓這種直接把保險產品銷售給客戶的模式獲得新的突破。在網路平台上,產品一目瞭然,服務流程完整,且注重客戶的體驗。
成功的B2C平台如美國第四大汽車保險公司,也是美國最大的直銷保險公司Geico,完全摒棄了中介模式。
在Geico的網站上,各種類型、明碼標價的保險產品一目瞭然,人們可以方便地進行在線詢價。
Geico對客戶進行差異定價,比如是否為學生、駕駛人員的背景、客戶的忠誠度等都會成為影響價格的因素。除報價外,服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Geico提供車險的在線報案和理賠服務:對案件進行分類、允許就近選擇汽車修理地點、單獨介紹玻璃索賠的方法、告知索賠記錄對保險政策的影響等。此外,其移動應用包含了查找最近的拖車、提醒下次續期扣費的時間和金額、提供客戶冠名的游戲供客戶下載使用等功能,增加了客戶體驗,提高了客戶黏性。
在線比價(聚合)網站
比價網站在北美和歐洲地區都有使用,比價網站的優勢在於能讓潛在客戶獲得多家公司同一標准下的報價。世界著名咨詢公司埃森哲在2013年的一項調查中發現,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表示可能會使用比價網站作出投保決策。
英國的比價網站最發達,英國首個在線車險服務於2000年推出,英國車險業務也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比價網站車險保單銷售比例日益增加。2012 年,來自互聯網和比價網站的車險銷售額己經佔到英國車險的44%。當然,比價網站為了打造品牌,也開始提供除了比較報價以外的服務,英國消費者己經將比價網站作為重要的財務建議來源。
在線風險交換
社交媒體催生出了個人P2P保險計劃。所謂個人P2P保險計劃,就是指通過社交媒體來創建團體,消費者可通過這些團體彼此承保風險或者與保險公司協商更好的保險條款。如開始於德國的Friendsurance、英國初創公司jFloat計劃、美國的Peercover計劃,都是通過科技讓希望獲取保險的人走到一起,並找到願意提供保障的人。
逆向拍賣平台
逆向拍賣平台是指保險公司或其分銷渠道在線提供保險的競價,由消費者選擇承保人的互聯網保險方式。如美國公司iX-change開發的基於網路的財產險及意外險逆向拍賣平台。
移動式保險
移動技術己經使保險公司可以隨時隨地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移動技術在互聯網保險的模式創新上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遠程信息處理技術進行保險創新,如美國Progressive Insurance Company的UBI保險創新(根據汽車的里程等使用數據確定保費的保險)。美國和歐洲的保險公司也引入了基於遠程技術的車險業務。
另一種是針對保費低而繳費頻次高的保險產品的創新。金額不大但頻繁收付費會增加保險公司的成本,也提高了產品定價。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網或者以簡訊確認合同的方式進行承保,保險公司可以向更多客戶提供負擔得起的產品。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小額保險公司己經提供從意外險到壽險的一系列移動保險服務。
⑶ 如何創建有效的社交媒體市場策略
現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最強大的營銷工具之一。約90%的年輕人都使用社交媒體與品牌進行溝通互動,且這一數字還在增加。社交媒體將成為瞄準市場的一項重要策略,因此,不論你在社交媒體領域鑽研多年,還是剛開始嘗試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宣傳,不斷學習來更新社交媒體策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通過提出和闡述9個要點,來幫助你盡最大可能將社交媒體的推廣宣傳變得更加具有影響力,且更高效。
6.選擇平台
每個普通用戶在不同平台平均擁有五個不同社交媒體賬號。如果你想要有效瞄準目標受眾,那麼你需要在幾個不同的社交網路上聯系他們。這就意味著,你不可能在每一個平台上都有很強的存在感。由於資源和時間限制,想在每個平台都保持高曝光率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
擁有一個六個月內未更新的賬號甚至要比從未開通過這個賬號要業余得多,所以請謹慎選擇平台,盡量不要多而雜,且半途而廢。
在為企業選擇合適的社交平台時,需要考慮這些因素——平台的定位和作用,以及它與企業業務間的關系。比如,Facebook非常適合用來建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而LinkedIn則最適合於B2B(Business-to-Business,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路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業務的發展。在選擇平台時,還可以回顧第一點提到的用戶人口統計數據,以確定選擇最有價值的平台。
7.內容生產
要想讓社交媒體戰略取得成功,則需要生產「混合內容」。因此,需要開發流程來進行內容生產,並盡可能提高它的價值。
為了確保內容的最大優化,它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可視化:視覺類內容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次數幾乎是其他類型內容的40倍。將圖片作為社交帖子的一部分是已知社交媒體營銷的最佳實踐方法之一;
(2)情感:大多數品牌都不願意分享極具爭議或是觀點性內容,但這恰恰是社交媒體上最容易引起受眾共鳴的內容。創造出能引起興奮、感嘆、快樂的情感的內容,可以鼓勵受眾進行參與和分享;
(3)實用性:人們喜歡分享他們認為可能對他人有幫助或是能起到教育作用的內容。Berger和Milkman在研究中發現,人們喜歡分享有用的內容以進行自助,幫助他人以及社交交流。因此,設法為社交媒體上的關注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非常重要。
8.與其他數字策略整合
社交媒體營銷並不完全等於品牌營銷。超過一半的營銷相關從業人員表示,使用社交媒體能夠提高銷售額,是需要將社交媒體整合入企業的數字營銷策略中的重要原因——使社交媒體充分發揮作用。
藉助GoogleAnalytics等追蹤工具,可以輕鬆了解網站流量及站點行為與何種營銷渠道相關。這些數據將幫助你思考如何讓這些不同的策略共同起作用,以實現整體營銷目標。
一般來說可以整合的營銷策略有:
(1)PPC(Pay-per-click,指「按效果付費」模式)和廣告展示;
(2)電子郵件營銷;
(3)搜索引擎市場;
(4)線下營銷。
9.追蹤分析
跟蹤分析是隨著時間推移用來改善社交媒體營銷策略最重要的方面。跟蹤分析能夠讓你詳細了解哪種內容及策略能夠起到作用,以及哪些不適用,從而對策略進行調整和改進。
那麼,如何衡量廣告的成功?盡管80%的營銷人員都使用互動指標(即點贊量和分享)來評估成功與否;與此同時,56%社交媒體的成功基於網站流量。也許你會將這兩種指標結合使用,而關注的具體指標與目標緊密相關——提高品牌在受眾中的認知度可能與社交指標保持一致,而引薦流量則對應銷售量。
以下是一些用於衡量社交媒體營銷結果的常用工具:
(1)Facebook,Twitter等本地分析工具(65%的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2)類似HootSuite和Buffer這樣的社交媒體管理平台(62%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3)網路分析,如GoogleAnalytics(59%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4)專用社交媒體測量平台(22%企業選擇使用該項)。
衡量ROI則需要更廣泛地查看數據及參考參與指標。
總結
這份指南囊括了許多需要慢慢消化的內容,但如果你在閱讀每個小節時,將這當作實踐的起點並加以思考,實施起來將更容易。需要記住的是,一個正在進行的成功社交媒體營銷策略需要:關注目標和分析,並隨著時間推移進行相應策略調整,這些能確保你在繼續吸引目標受眾的過程中做得越來越好。
相關閱讀
中國第一家
專注媒體融合的研究院
傳遞信念信心
剖析實踐實驗
探求對策方法
投稿:
即可關注
點下方【寫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和態度
歡迎將此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⑷ 目前社交媒體保險營銷的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多加點的陌生人,然後朋友圈什麼的多分享關於一些保險知識,以及健康,財務保障方面的知識,適當的分享一些較好的產品。
⑸ 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交媒體
第一,社交媒體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特別是對於企業。
第二,你們怎麼看待社交媒體?雲華互動CloudOne:社交媒體的「雙向性」、「體驗性」、「扁平化」、「數據化」特質,不僅僅一個營銷工具或媒體,更是企業鏈接用戶的平台和基礎。
第三,社交媒體對於您自己的企業或品牌,在商業模式中哪些部分可以進行融合?
更要要考慮當下現狀,2017年之前內容運營、跟熱點、送獎品等很紅火,經歷完了社交媒體人口紅利期後,社交媒體用戶歸於冷靜,很多社交媒體大號面對的就是掉粉、運營疲軟等現像。
最後,為了實現社交媒體達到商業目的,雲華互動CloudOne 的「社交媒體商業化」是指,企業通過有策略地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如,微信、微博等)來構建專屬的社交媒體商業運營環境,並通過有效運營最終形成基於社交媒體的新型商業模式,達成企業創新轉型的過程
⑹ 廣州華多之所以能成為全球領先的社交媒體平台,主要原因是什麼
1.擁有最大的用戶量和最強大的營收能力;2.擁有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完善的互動體驗;3.由用戶、主播及公會共同組成的活躍直播生態系統;4.強大的技術實力,以AI驅動公司發展。
⑺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當前,互聯網保險產品雖有不少創新,但真正能夠引起市場普遍關注並形成影響力的產品很少。一些帶有噱頭的貼條險、好人險、戀愛險、高溫險等雖然可以歸結為具有創新元素,但是或有悖於傳統觀念或不利於正能量的傳播,均已被叫停。而我們說真正思維的創新,一是給用戶創造價值,二是讓一切交易回歸人與人之間的本質,並且圍繞這兩個核心來改造傳統金融保險商品的定價和設計,而不是盲目的去做一些對用戶沒有太多價值的創新。目前來看,基於場景的創新型互聯網保險產品已經相繼出現。例如手機碎屏險、旅遊險、飛機延誤險、個人資金賬戶安全險等等。未來,越來越多類似的需求將會出現,且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使用場景中。
另外,在2016年互聯網人身險保費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理財型產品成為主角。由於超過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2016年萬能險成為理財市場新寵,並成為不少中小保險公司擴張保費規模的利器。一些公司通過負債端期限短、收益高的萬能險搶占市場進行「長險短賣」,而資產端又集中投資於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來「短錢長配」,從而引發期限錯配。萬能險雖是保險,但它帶有很強的理財產品的特點,再加上向銀行借款,這樣一種較為激進的方式去買股票,可能會造成股票的價格波動,給保險資金的安全性帶來了極大隱患。這樣的做法也會損害整個保險行業的聲譽,會讓投保人對保險資金的安全產生擔憂。因此,萬能險在2016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監管新規。當下,保險業應正本清源,不忘初心,注重產品與服務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看來,互聯網銷售的保險產品種類繁多,但多數是傳統保險產品,也就是用互聯網銷售傳統的保險產品。互聯網是渠道,但又不僅僅是渠道。渠道往往是單向的,主動和主導的,而互聯網保險卻可以是雙向的,是交流和互動的。保險公司花了很多渠道成本,獲得的是一張保單,並沒有獲得客戶。為什麼沒有獲得客戶呢?因為沒有和客戶互動。保險投保人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保險產品、保險價格都是不可變更的,投保人被推銷,你就決定買和不買,是被動的。而購買保險之後如果不出險,那就與保險公司基本上沒有接觸(互動)。
可以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平台,保險產品的開發者不一定是保險公司,可以是投保人、保險專業人員等共同商議。保險產品價格可以精算,精算師提供服務。這些保險參與者應該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交流、溝通、互動,使消費者能夠主動參與保險活動,而不只是被動接受。
智能互聯時代變革傳統保險
伴隨著保險資金投資渠道逐漸放開,保險業務整體穩健發展、監管政策的全面完善,保險作為「社會穩定器」、「經濟助推器」的作用日益凸顯。2017年將會是互聯網保險市場強勁發展的一年,智能互聯時代,保險營銷模式迫切需要變革。在用戶、購買方式、購買決策以及購買環境更新變化的趨勢下,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方面:
第一,保險以人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本身為中心。現在的保險是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真正以人為中心,未來的保險則一定是以人為中心。我國的保險行業正處在發展之中,還有很多人還沒有樹立起保險意識,不明白保險其實是一種保障,而不是電話里的業務推銷員的強推。保險,應該是以人為本,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產品為中心。我們的保險從業者需要切身實地的為我們的用戶考慮,制定合乎個人實際的保險服務,當我們真正的為用戶解決了問題,滿足了需要,才真正體現了保險的價值。保險用戶相互影響,互相討論,險企了解用戶各自的需求,制定私人化的服務,形成一個保險到用戶,用戶到用戶,用戶到保險的完美閉環,促進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前傳統經濟正走向社群經濟,社群化下與用戶的動態溝通能夠幫助保險企業了解、預測、創造不同用戶群體的不同需求,實現精準營銷。傳統營銷中消費者是被動地接受,而在移動互聯時代,消費者不僅承擔消費角色,還承擔了部分生產者的角色(即出現了產銷者的概念),消費者們的創造力以新產物的形式得到了分享和釋放,讓用戶互相影響,形成良好的保險環境。通過社交媒體的網路口碑效應,近距離促進用戶購買決策過程,實現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動態溝通和良性循環。
第二,保險業不再有營銷員,都變成了經紀人。保險公司的經營,未來不再是人海戰術,而是更精細化的經營。營銷員身份轉變,搖身變成經紀人,進行私人化的服務(類似私人醫生的概念),以形成讓客戶資源穩定的良好局面。經紀人的核心工作是預判風險、進行保險方案設計以及事後的服務。保險不再是賣出去,而是幫助用戶決策風險的處理方式。
今天的保險市場,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消費者,都更加的理性。保險公司想發展和進步,靠以往以險種的生產和銷售為中心的推銷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勢必會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環境甚至不同的想法,制定不同的險種,即私人定製保險。經紀人會幫助不同的消費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年份購買保險制定不同的價格,實現專屬。這個經紀人不光要懂保險,還要懂稅務、法務,需要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服務。保險經紀人只有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真正從用戶的視角考慮對保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才能實現共贏。
第三,保險產品的本質是服務而不是保單。保險產品銷售成功,僅僅是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發生關系的起點,售後服務質量對客戶未來的行為(包括口碑傳播)將變得異常重要。消費者需要升級自己的體驗,保險用於消除個體性差異,而不是被強迫,也就是說,服務將成為保險公司制勝的法寶。短時間內,資產類產品會促進消費者意識快速提升,但是終究會最快走向穩健成長;政策類保險會因為新技術而顛覆,比如當前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被看好,未來車險的承諾會逐步由保險公司變為車商。
第四,互聯網保險不應該僅僅是銷售渠道。今天多數保險公司都將「互聯網保險」看做一個銷售渠道,也僅當作銷售渠道。盡管2016年互聯網保險銷售額再創新高,這也僅僅是多數保險公司通過與各大電商的合作甚至簡單的銷售合作取得的成果,多數保險公司還沒有真正基於互聯網思維進行產品創新,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場景」搭建,沒有基於新生代用戶的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也沒有基於互聯網進行「獲客」推廣或售後服務,所以傳統保險公司的理念轉變勢在必行。如果保險公司僅根據各大電商平台的需求被動設計並供應產品,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保險公司將有可能淪為保險產品的「單一供應商」,將部分失去或者徹底喪失話語權。看看今天各大電商跟航司合作的情形或者保險公司在航意險方面返還給電商平台的「高比例」技術服務費就應該知道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