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據證監會有關規定,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在公開披露前,不得上報所屬集團公司或者控股股東等實際控制人。
從立法本原上看,該說法是不錯的,因為如果提前報送給股東或實際控制人,難免不造成內幕交易或信息泄露的後果。只是具體表述不太准確。
關於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的監管,主要是交易所的職責,其規則,也主要由交易所制定。在上交所《上市規則》的「第二章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有以下規定:
「上市公司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同時向所有投資者公開披露重大信息,確保所有投資者可以平等地獲取同一信息,不得向單個或部分投資者透露或泄漏。
公司向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第三方報送文件涉及未公開重大信息,應當及時向本所報告,並依照本所相關規定披露。」
❷ 新會計准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有利,非常有利。簡單的說是資產搞活,幾十年改革的目標終於輕松實現了,以前是把國企搞死,現在是把死的搞活。
財政部發布了39項會計准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的新規則,新會計准則體系於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施行,並鼓勵其他企業執行。新會計准則體系的建立是中國會計改革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新會計准則與舊會計准則相比有許多重要變革,將對上市公司產生重要影響。
一、新會計准則中的變革
(一)基本准則的變革
在基本准則當中,最引人注意的變化是關於公允價值(fair value)的引入,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公允價值法是資產評估的方式之一,其他幾種方式為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變現現值法和現值法等等。按照公允價值法,對資產的評估「是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所以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利潤操縱空間。另外,國內評估機構對於公允價值的經驗也比較欠缺,在實際操作當中可能會有一定困難。
在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公允價值已經運用的較為普遍,所以,此次國內引入公允價值,是國內會計准則和國際接軌的重要標志。為了防止公允價值被濫用而出現利潤操縱,准則規定了公允價值的使用前提,也就是公允價值應當能夠「可靠計量」。
(二)跌價准備計提變革
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存貨跌價准備」、「固定資產跌價准備」、「在建工程跌價准備」、「無形資產跌價准備」,從2007年開始計提後不能沖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
盈利上升時,多計提跌價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跌價准備沖回。這是上市公司調節盈利的手段之一。會計准則變動後,上市公司不能沖回上述准備。
(三)債務重組方法變革
在新的會計准則中,債務重組將規定:由於債權人讓步,債務人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而原來是計入資本公積;並且引入公允價值,以實物抵債,將以公允價值計量。於是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高每股收益(EPS)。
(四)股權激勵
新會計准則下,激勵機制對當期利潤有負面影響。
在近期發布《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准則的徵求意見稿,財政部採納了國際會計准則與美國的會計處理方法,採用公允價值法計算期權成本費用,對實行股權激勵的公司的業績影響偏負面。
例如:按照新的會計准則,如果A公司總股本1萬股,市價2元,向管理層發行100份認購期權,認購價格為1元。按照期權定價模型,其認購期權價格為1.5元。於是,公司必須在利潤表中列示100×1.5=150元的費用,相應降低EPS幅度0.015元。而且上述費用不能抵稅。
(五)存貨管理變革
新會計准則下,存貨管理辦法變革,可能對於採用「後進先出」法公司,對於生產周期較長的公司產生一定影響。
新的存貨記賬方法,取消「後進先出」法,一律使用「先進先出」法記賬。對於原先採用「後進先出」,存貨較大,周轉率較低的公司,會造成毛利率和利潤的不正常波動。
例如:採用「後進先出」法的電器設備公司,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下跌過程中,一旦變革為「先進先出」法,成本將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當期利潤下降。
二、新會計准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一)多項新准則影響企業利潤
現行准則規定,債務重組中獲得豁免或少償還的負債只能計入資本公積,而新准則規定,以現金或非現金資產及債轉股等方式償還債務,其原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
對於存貨的計賬方法,新准則中也做了調整。「後進先出法」被取消,企業一律應採用先進先出法。對於原本採用「後進先出法」的企業而言,轉換計賬方法,至少會引起毛利率的波動。而具體的影響,則還取決於其存貨周轉情況、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因素。
(二)壓縮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
新會計准則較多地壓縮了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的選擇項目、限定了企業利潤調節的空間范圍,規范和控制企業對利潤的人為操縱、粉飾經營業績,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第一,存貨發出計價,取消「後進先出法」,一律採用「先進先出法」。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選擇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明顯的影響。當存貨的價格上漲時,採用後進先出法,將使得當期的成本費用上升,當期利潤減少;而採用先進先出法,企業當期的成本費用下降,利潤增加。當存貨的價格下降時,則作用相反。以往企業通過變更對存貨的計價方法就可以達到調節當期利潤水平的目的。由於後進先出法不能真實的反映存貨的流轉,新准則與國際准則保持一致,取消了後進先出的存貨計價方法。這項准則變動將使得企業無法再將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作為利潤調節手段,促使企業的存貨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歷史成本,減少人為操縱的因素。
第二,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不得轉回,只允許在資產處置時,再進行會計處理。通過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回是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慣用手段。企業在虧損會計期間通過轉回前期所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可以達到減少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的目的;在盈利會計期間,進行反向操縱,大幅計提減值准備,增加當期費用,降低當期利潤,以便以後期間利潤下降時再予以轉回。
(三)抑制關聯方操縱
關聯方操縱是企業進行盈餘管理的途徑之一,新會計准則對其的抑製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大對關聯交易的披露。企業在利潤操縱中往往傾向於利用確乏公允性的關聯交易,將利潤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從而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新准則對關聯方的定義做出了明確的擴展,包括了一系列對企業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三大類。且無論是否發生關聯方交易,存在控制關系的關聯方企業都應當在報表附註中披露母子公司的關系,明確指出需要披露的層次具體包括母公司、最終控制方、對外公開提供財務報表的最低中間控股公司。此外,關聯方發生交易,取消金額或比例的披露選擇,要求企業必須披露交易金額,重大交易須同時披露交易金額和交易額占該類總交易額的比例;對未結算項目要求披露詳細信息及金額;強調只有在提供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企業才能披露關聯方交易採用了與公平交易相同的條款。新准則一方面加大了關聯交易披露的范圍和內容;另一方面將以往較為概括的要求明確化和具體化,增強了關聯交易的透明度。
第二,擴大了合並報表范圍。新准則規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納入合並報表范圍,而不以股權比例作為衡量標准。此外,新准則中規定,合並財務報表的種類不僅包括舊准則中規定的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利潤表和合並利潤分配表,而且還包括合並現金流量表、合並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表和附註三個部分,其中對合並現金流量表編制的規范及時有效地填補了現行實務當中的理論空白。 這一規則的變革遵循了實質性會計原則,使得合並報表是對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構成的企業集團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信息的真實反映,阻斷了一些企業利用分離若乾子公司,縮小持股比例,將經營狀況不好的業務從合並范圍中剔除,從而粉飾企業集團整體業績的慣用伎倆。
綜上所述,與現行17項會計准則相比,新會計准則體系由一項基本准則和38項具體准則組成,其規范的交易和事項的內容比較全面。新會計准則先在上市公司中實行,這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適用范圍還存在差異。除極少數事項外,新會計准則體系已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實現了趨同。顯然、新會計准則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對上市公司將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也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幫助。
❸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下列金融資產的後續計
財政部頒布的新的會計准則,將在多方面給滬深上市公司帶來巨大變化,這種影響首當其沖的就體現在對公司凈利潤的沖擊上。在新的會計准則體系中,債務重組損益確定、資產減值規定、上市公司投資股票計價方式等變革對上市公司乃至整個證券市場的影響將最為深遠。
炒股按市價計入當期利潤規則:根據新會計准則,上市公司投資股票等交易性證券,將採用公允價值——交易所市價計價。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使上市公司在短期證券投資上的收益浮出水面,部分上市公司業績因此得以提升。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定,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以成本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後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按照這一規定,上市公司進行短期股票投資的,將不再採用原先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量,而將純粹採用市價法。
新的投資准則,修訂了調整投資的分類方式。調整後的投資分類為:交易性證券投資、持有到期投資和權益性投資,其中交易性證券投資類似於原先的短期證券投資。期末按交易所市價計價(視為公允價值)。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當期損益,而不再採用現行的單邊調整的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簡單而言,上市公司進行短期證券投資時,按照目前的會計准則,只要報告期末沒有出售,即使賬面實現了盈利也不能體現為當期收益。而新准則按公允價值入賬,賬面盈利就能直接計入當期收益。
舉例而言,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以每股5元在二級市場買入了1000萬股股票,到年底該股票上漲到了10元,按照原先的會計方法,該公司的5000萬元賬面所得是不能計入當期利潤的,在報表中,這部分股票仍然是按照5元的成本計入資產。但按照新的會計准則,這部分股票將按照10元計價,並且將為公司增加5000萬元投資收益。
但對於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會計准則一般不把它認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而是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於該類資產的計量,新會計准則規定,取得時按照成本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對於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
操縱利潤行為被封死規則: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第17條明確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此前的會計准則,允許資產減值准備轉回,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利潤操縱空間。
減值沖回,一直是某些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常用手段。操作手法有兩種:其一,在今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使得今年大幅虧損),明年沖回,從而做出明年扭虧為盈的財務報表,避免退市;其二,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其後幾年緩慢沖回,製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報,操縱利潤。
在舊的財務准則規定中,上述兩種沖回手段,都是合法的。然而,日前頒布的關於資產減值的新准則,則明確規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沖回。該規定封死了減值沖回這一上市公司操縱利潤主通道。
財政部會計司司長劉玉廷在此前一次研討會上一針見血地指出,明確所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是考慮到目前借減值准備的計提和轉回操縱利潤的問題很大。
分析人士指出,新的資產減值規定,是一項不得已而為之的重大變革。此前,資產減值損失是可以轉回的。雖然不得轉回的規定,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存在實質性差異,但這符合中國上市公司監管現狀。對證券監管部門而言,不得轉回更利於監管;對財政部、國資委等部門,此項新規也大有裨益;尤其是提倡向股東分紅的國資委。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新規意味著,那些喜歡採用大幅計提減值准備進行利潤調節的公司,都將在2005年年報,或2006年的財務報表中,大幅沖回過去年度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因為,如不趕在新准則正式實施的2007年1月1日前沖回,這些隱藏的利潤將再也不能合法地體現在財務報表中。這一操作,將產生一個有趣的結果:這些上市公司的業績,將出現驚人的提升。
據統計,2006年上市公司可轉回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分別約為23億元和62億元。
重組將產生巨額利潤規則:新會計准則,詳細規定了可能產生損益(根據慣例,主要為利潤)的債務重組四大情況:第一,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實際支付現金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二,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債務人應當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第三,當債務轉為資本,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總額之間有差額,也可產生損益;第四,修改其他債務條件,使得重組債務的前後入賬價值之間存在差額,也可產生損益。
《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第一,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第二,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新的會計准則關於債務重組的規定,基本回到了我國1998年時的情形,與美國現在的相關規定大致相同。上市公司可能因此獲得巨額利潤。對於債務重組的新規,業界專家如此評價。
這位專家表示,對作為債務人的上市公司而言,新的債務重組准則意味著,一旦債權人讓步,上市公司獲得的利益將直接計入當期收益,進入利潤表。對滬深股市無力清償債務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債務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可能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
在新的會計准則下,上市公司以往通過債務重組所獲收益計入資本公積的財務操作,將改為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成為利潤來源。
根據新的會計准則,作為債務人的上市公司,如果支付了1億元現金,卻償還了2億元的債務,那麼,將實現1億元的利潤;如果支付了公允價值為1億元的非現金資產,卻償還了2億元的債務,也將實現1億元的利潤;如果債權人同意債轉股,並且將債務打折,也會獲得相應利潤;修改了其他債務條件,亦也可能獲得利潤。
根據目前上市公司債務重組的慣例,債權人一般都會根據上市公司實際償債能力,對債務打折。因此,不管讓步多少,上市公司都將獲得利潤。據有關機構測算,由於這一財務計算方法的變更,2006年上市公司可增加收益約為63億元。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再次運用了公允價值來計量。由此產生的結果是,這一交換將再次產生利潤。此前採用的賬面價值計演算法,基本不產生利潤。如果上述兩個條件不能同時滿足,則仍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作為換入成本,不確定損益。上述規定特別指出,若交易雙方存在關聯關系,可能導致發生的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分析人士認為,新准則引入公允價值計演算法,對股票投資者意義重大。因為公允價值計算,更符合公司實際情況,而且能夠產生利潤。他舉例說,某上市公司持有上海市長寧區某房產,在1999年買入時,價值8000萬元。隨著近幾年上海房地產價格的大幅飆升,該房產的市值已高達1.8億元。現在該上市公司將該房產換出,如果按照原來的會計准則,仍將以8000萬元的賬面價值來計算。現在,若採用新的准則的公允價值計算,則會產生1億元的利潤。對投資者而言,這是非常有好處的。
❹ 科創板12個規則
如下:
1、著重設計更加合理的股份減持制度,保持控制權和技術團隊穩定,對尚未盈利公司股東減持作出限制,優化股份減持方式,為創投基金等其他股東提供更為靈活的減持方式,強化減持信息披露。
2、要求科創板公司的並購重組應當圍繞主業展開,標的資產應當與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具有協同效應,嚴格限制通過並購重組「炒殼」「賣殼」。
3、要求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股票交易,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的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並參與證券交易滿24個月。未滿足適當性要求的投資者,可通過購買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
4、將科創板股票的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新股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5、科創板股票自上市後首個交易日起可作為融券標的,且融券標的證券選擇標准將與主板A股有所差異。
6、不再要求單筆申報數量為100股及其整倍數,對於市價訂單和限價訂單,規定單筆申報數量應不小於200股,可按1股為單位進行遞增;市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5萬股,限價訂單單筆申報最大數量為10萬股。
7、可以根據市場情況,按照股價所處高低檔位,實施不同的申報價格最小變動單位,以降低低價股的買賣價差,提升市場流動性;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對有效申報價格範圍和盤中臨時停牌情形作出另行規定。
8、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將設置科創板上市委員會與科技創新咨詢委員會。
9、上交所,放寬科創板戰略配售的實施條件,允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1億股以上的發行人進行戰略配售。
10、科創板引入盤後固定價格交易。盤後固定價格交易指在競價交易結束後,投資者通過收盤定價委託,按照收盤價買賣股票的交易方式。
11、上交所表示,規范「商譽」會計處理,科創板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確認商譽,足額計提減值損失。
12、上交所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5套市值指標。
❺ 現行資產減值准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應從哪幾方面入手
新會計准則中資產減值的問題及完善
在新會計准則中,資產減值准備成了理論界備受關注的焦點。新准則借鑒了有關國際會計准則並結合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實際,對各項資產減值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進行了全面規范,這一變化將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資產價值產生重大影響。現就該准則執行中涉及的問題及對策分述如下:
一、資產減值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利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操縱
資產減值會計一直都是上市公司進行盈餘管理的重要工具。2001年上市公司全面實施「八項計提」進一步擠掉上市公司資產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政策選擇的餘地,上市公司不切實際地計提減值准備,進行巨額沖銷和巨額轉回,在會計年度間隨意調節利潤。虧損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資產減值來進行盈餘管理,避免ST和下市。新准則對減值損失的轉回作了新的規定。在確定資產減值損失時,同我國現行制度和准則仍保持一致,但在轉回問題上,准則規定「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不得轉回是針對長期資產減值而言,流動資產如存貨、短期投資、應收款項等的減值問題由其他的准則來規范。新的資產減值准則關掉了企業通過長期資產進行利潤操縱的大門,但是企業仍然有其他的選擇進行盈餘管理。
(二)關於引入資產組的問題
對於一些以單項資產為基礎計提減值准備在操作上有困難的情況,准則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就我國的企業管理現狀和上市公司的監管機制看,資產組屬於全新概念,引入資產組的概念將面臨一系列困難。其一,資產組概念的運用,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現金流量預算管理水平。我國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沒有編制長期現金流量的慣例,而這恰恰是採用資產組所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對現金流量的測算普遍缺乏經驗。其二,資產組的劃分缺乏明確的標准,劃分方法不同,直接影響到資產減值准備應該計提及計提多少等問題,容易誘發盈餘管理行為。其三,我國的企業規模普遍不大,中小企業居多,在辨認資產組時仍然會面臨諸多實際困難。另外,會計人員素質不高,電算化程度參差不齊,採用資產組將給中小企業造成沉重的負擔。
(三)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計算的復雜性
存貨可變現凈值、短期投資市價、長期投資可回收金額、固定資產可收回金額等資料是企業確認和計量資產減值准備的基礎。其中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其結果會因人而異。可收回金額中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確定需要預計未來一定期間現金流入量和貼現率,而貼現率是一個十分不穩定的因素,導致資產減值准備計提彈性過大,使計提不僅缺乏衡量標准,而且缺乏制約手段。同時使資產減值准備確認缺乏權威性。企業外部人員對企業的資產形態、使用價值知之甚少。因此,注冊會計師、證券監管機關、審計機關等部門對企業確認的減值進行再確認缺乏權威性。
(四)減值損失轉回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新准則詳細規定了哪些資產減值准備可以轉回、哪些一經確認不允許轉回,這不僅與現行的國際會計准則之間產生了比較大的差異,而且體現了我國在制定準則時的規則導向性。雖然更為詳細的准則有利於會計人員執行,但同時我們也還要考慮如此詳細、具體的准則究竟能否有利於避免會計人員的利潤操縱還是相反。聯系「安然事件」的發生,其原因之一就是美國的會計准則是以規則導向性為主的。而太過詳盡的會計准則非但沒有遏制住美國上市公司「打擦邊球」的行為,反而使他們充分利用了現有會計准則的漏洞造成會計信息的「規則性失真」。另外,在第8號准則中規范的相當一部分非流動資產的減值一經確認即不允許轉回且不考慮例外情祝,那麼即使以後年度這些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得以恢復且高於賬面價值,資產負債表上也只能按賬面價值反映,這樣很可能會造成一部分資產的價值長期被低估。這樣一來,雖然會計核算體現了謹慎性原則,但是以犧牲信息相關性為代價的。
二、完善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資產減值會計的確認和計量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除了應其有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有較強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在會計環境方面,①是要加快具體會計准則建設;②是要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等,為資產減值計量屬性的選擇提供可靠的保障;③是要加快會計人才市場的培育和完善,規范會計職業體系,在會計教育方面為會計職業判斷提供良好的外圍環境。「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國際專業會計師組織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大中華總監葉慧俐表示中國頒布的新會計准則,標志著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正式建立。在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中國將大量需要熟悉國際會計准則的人才。而根據目前狀況,國際化高端財會人才將長期走俏,但是中國有13.5萬名注冊會計師,ACCA近幾年在中國僅培訓了約2000名掌握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會計師,缺口很大,應當加緊培訓會計師,以適合新准則和我國經濟和諧發展的需要。
(二)積極發展和健全資產交易市場
資產減值問題的核心是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但是在現階段,公允價值的公允性很難保證,這是因為相同的資產,在市場中會有不同的價格;合同協議價格的公允性很難保證,即使中介機構的公信力較高,由中介機構鑒定會導致高額的報告成本。因此健全活躍的資產交易市場是確定資產價位的最重要方面。而目前我國的資產交易市場還不夠完善和透明,從而使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缺乏客觀的資料基礎。因此,必須進一步健全和發展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生產資料市場、舊貨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和金融市場等,使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有較為客觀的依據,同時也可增強其可操作性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
(三)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從內部抑制盈餘管理
公司治理結構是指「影響公司管理行為的各方當事人基於和約關系而形成的一種制度安排,其實質是各方當事人相關權利、義務和收益的安排」。但是就目前來看,上市企業普遍存在著大股東相對集權,中小股東獨立於企業外部的現象。《公司法》規定:各機構之間要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但現時看來,並沒有發揮作用,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經理控制著會計政策的選擇和會計信息的披露。經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操縱財務報告的編制,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因此,要防範利潤操控,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之間的相互制約機制,協調運轉的作用,從內部著手,有效地遏制住盈餘管理的發生。
(四)加強對可轉回資產減值准備的審計監督
根據新准則的規定,資產減值經計提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但是不得轉回只是針對長期資產而言,流動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在以後會計期間恢復時可以轉回,所以說新的資產減值准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途徑關掉了進行利潤操縱的大門,但是他們仍然可以通過流動資產的減值准備進行盈餘管理。因此,應該加強對流動資產減值准備的審計監督,這種審計監督既包括縱向的,也要注重企業間橫向的審計監督,特別是同等規模水平的企業在職業判斷和估計上的差異比較,分析其合理性,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人為操縱利潤的行為,杜絕企業利用資產減值進行盈餘管理的現象。
(五)完善經營者考核和激勵的機制
上市公司之所以進行利潤操縱,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政府的監管政策有關,管理者被聘以後往往從短期利益出發,進行不適當的盈餘管理。建議把對資產減值會計的執行情況納入考核體系內,適當降低利潤等指標所佔的比例,提高反映社會責任等指標的比例,抑制目前經營者急功近利,注重形式而非經濟實質的浮躁心理。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是十分必要的。各種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方法有理論根據,但實施中的難度也是不可忽視的。我們應當加強會計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提高確認資產減值准備的可操作性,使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在規范市場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❻ 如何識別上市公司製造的虛假財務信息
一、虛擬資產,隱藏債務,以虛增所有者權益
2.識別方法
從主營業務收入與應收賬款關繫上分析是否存在「白條」利潤。該問題分析一是看本期應收賬款發生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大小,二是看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收入及其利潤的增長比例。如果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大,或者收入和利潤大幅度增長,應收賬款卻以更大比例增長,或者收入和利潤下滑,而應收賬款卻大幅度增長,都說明公司實際經營資金流入不足,資金大量沉澱,白條利潤存在,如果這種狀況長期不得以改善,將會嚴重影響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甚至導致公司無法持續經營狀況發生。另外,在進行該問題分析時,要特別關注報表附註中應收賬款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主營業務收入前五名單位及其金額,從中分析有否通過關聯交易虛構收入和利潤現象。
三、巧鑽會計政策漏洞,人為調節資產或收益
1.常用手法
會計政策是公司編制財務報告時所採用的具體原則、基礎、慣例、規則和實務,不同的會計政策能夠產生不同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在現有的以會計准則為企業會計規范的模式下,對某一經濟事項的會計處理往往有很多的會計處理方法。比如管理者可以選擇在存貨發出計量時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還是個別計價法,廠房設備折舊時採用直線折舊法還是加速折舊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由於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對公司的財務報告有很大影響,從而為管理層操縱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提供了機會。公司往往藉助於多種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後果,其主要方式有:
(1)改變折舊政策。如通過延長折舊年限的方法,或者通過改變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如改加速折舊法為直線折舊法)等來降低當期折舊費用,以增加當期利潤,同時又可以高估資產的賬面價值。
(2)通過改變存貨的計價方法和六大減值准備的計提比例,人為調節各期利潤和資產賬面凈值。
(3)通過改變壞賬准備的計提比率或計提范圍來降低當期費用,增加當期利潤和應收賬款的可變現凈值。
(4)運用不恰當的股權投資方法,人為調節收益。根據會計准則規定,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如果採用權益法,當被投資企業出現虧損時,投資企業必須按投資比例確認投資損失。但一些公司卻相機致宜,對於虧損的被投資企業,應採用權益法核算卻採用了成本法,不確認投資損失。
(5)運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借款費用包括借款利息、匯兌損益以及相關的金融手續費。按制度規定借款費用根據其借款的用途可將其計入開辦費、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某些上市公司藉此人為調節借款費用,應計入費用的卻予以資本化,從而達到人為調節利潤之目的。例如2001年被中國證監會處以警告並罰款100萬元的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報中,以多計資本化利息,少計財務費用等手段虛增利潤3415.17萬元。
2.識別方法
從會計政策的改變分析公司是否人為調節利潤。該問題分析主要從會計報表附註中對公司採取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政策變更情況說明入手,看公司有否濫用會計政策,以達到人為調節利潤的目的。一方面,看公司是否通過改變會計政策以增加利潤,如改變折舊計算方法、改變主要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壞賬准備計提比例、減值准備計提比例或沖回減值准備等增加利潤的現象。另一方面,看公司是否利用國家會計政策變更的機會,集中處理歷史遺留的壞賬,造成上市公司業績的劇烈變化,看是否將超期的應收款不予轉銷,該提折舊的資產不提折舊等現象。
四、利用關聯交易人為調節利潤
1.常用手法
當上市公司為維護形象或達到增資配股目的需要增加利潤時,往往利用關聯交易來虛增利潤。其一,關聯購銷。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出售產品,價格高出正常公允市價,而且是掛賬銷售(應收賬款)。而大股東往往最終未將產品銷售出去,形成企業集團的內部利潤。其二,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如廣電股份1997年11月將6926萬元的土地以21926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15000萬元的收益,同年12月又將賬面凈資產為1454萬元的一家下屬公司整體產權以9414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其母公司,確認了7960萬元的營業外收入。僅此兩項交易就帶來了22960萬元的收益,占該年度利潤總額9733萬元的235.9%。若剔除這兩筆交易,該公司1997年度實際上虧損了13227萬元,是關聯交易的「魔力」掩蓋了廣電股份的巨虧。其三,資金往來。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無視法規規定,進行資金拆借,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數額巨大的資金,而上市公司則通過計收資金佔用費來粉飾會計報表。如2001年猴王集團,三九醫葯、美爾雅,st九州等上市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大股東和關聯方佔用資金而遭譴責和懲罰。其四,上市公司與關聯企業之間通過不良資產抵債,或以非公允價格進行非貨幣交易等手段為調節器,以達到虛增資產,少計負債,虛增利潤之目的。
2.識別方法
(1)從往來賬項變動情況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及其風險。此問題分析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從中分析是否存在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又計提資金佔用費形成歷年利潤的現象,該事實發生,會一方面虛增公司資產;另一方面虛增公司利潤,從而導致公司資金緊缺,營運能力下降。所以,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時,要特別關注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中的其他應收款「應收關聯公司的款項」。
(2)利用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及其與同行業對比,分析公司經營狀況。利用財務報表資料進行有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分析公司的償債能力;利用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分析企業資本營運能力;運用營業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收益率等指標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將各項財務指標與同行業進行橫向數據的比較,分析公司在同行業中的狀況及業績,分析指標是否異常,藉以分析其業績的真實性。
(3)通過有關指標對比,判斷是否存在不確認或少確認費用以虛增利潤的現象。從借款額度與借款費用增長比例,判斷借款費用的處理是否存在隱匿、轉移現象;從銷售收入與銷售費用的增長,判斷是否存在少計銷售費用的現象。如果銷售收入成倍增加,但倉儲費、運輸費等卻分文沒有增加或增加的比例很小,按一般邏輯也能推出該公司有造假現象。
五、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
1.常用手法
掩飾重大交易或事實有兩種做法,一是利用報表項目進行掩飾,在會計報表項目中,以「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作為調節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飾,通常是對重大事項如訴訟、擔保事項等隱瞞或不及時披露。
2.識別方法
從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了解公司的未來發展實力。投資者在取得有關財務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時,應關注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如公司所在行業說明,公司面臨的機遇與風險說明,公司重點投資計劃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說明,或有事項和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說明,關聯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說明,企業合並、分立的說明等。這些說明事項有助於投資者理解和分析財務報告。
上市公司提供的會計信息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會計信息與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債權人的信貸決策、對企業經理人員的評價、對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評估、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等,都密切相關。因此,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狀況,不僅影響到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投資者、債權人等群體的經濟利益,而且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然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現象卻大量存在,其數量之多、危害之大令投資者震驚,其對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制約效應,已經顯現。因而,有效解決會計信息造假問題,已成為我國會計界、經濟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❼ 附答案,關於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准備的單選題
這個很簡單。其實那個所謂的內部交易的減值根本就是干擾項。因為准則有專門的說明「無論順逆流交易,有關的為實現的內部交易損失不應予以抵銷,應由減值資產全額承擔」。什麼意思?就是說在內部交易的時候,我們只抵銷內部利潤,而不去管內部交易損失,這是因為在企業某項資產發生減值的時候,企業個別報表已經計提了相應的減值准備,同時減少了當期損益。所以不必再重復抵銷。
而且這種內部交易你說真要抵銷怎麼抵銷?800的東西我600就買了,那麼那差額200算作營業外收入?顯然也不合適,這也不符合謹慎性原則。而且如果增加了,也等於變相的減值轉回了。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綜上所述,這其實就是游戲規則。會計准則就那麼規定的,大家就要按照這個規定玩兒。
❽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存在什麼問題
由於我國企業界普遍存在高估資產價值的現象,因此,資產減值問題已越來越受到普遍的重視。企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將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資產的質量,使資產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規避風險。同時,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使利益相關者相信企業資產已得到優化,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更具信心。我國目前關於資產減值准備的規定不僅是為了使企業減少當期應納稅款,增加自身積累,提高其抵禦風險的能力,也是為了避免資產的虛增導致企業利潤的虛增。同時保證企業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和可比性,確保資產的真實,符合資產定義的要求。筆者擬就我國現行資產減值存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粗淺的討論。
一、資產減值的確認
我國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中規定:資產減值是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可收回金額的差額。計提的范圍包括應收賬款、存貨、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委託貸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消耗性生物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融資租賃中出租人為擔保余值、金融資產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氣礦區權益等。
資產減值的認定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是判斷資產是否存在減值的跡象;第二步,若存在減值跡象,應當估計可收回金額,即進行減值測試。准則規定,企業必須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是否有減值的跡象。除此之外,要求在任何有跡象表明資產可能減值的時刻,都應計量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所以減值測試不一定只在資產負債表日才做,而是在企業財務會計年度的任意時段都有可能進行。但是,並不能據此以為在正常企業財務會計年度中一定會有減值准備。若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則不必進行減值測試。但是,對於因為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准則規定,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二、資產減值會計的必要性
企業通過確認資產減值,可提高資產質量,真實地反映企業未來獲取經濟利益的能力,提高其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中通過資產減值,可使利益相關者相信企業資產以得到優化,對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更有信心。
(一)資產減值會計是資產定義的要求
根據准則對資產的定義,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顯然,資產的根本目的是為獲取未來的經濟利益。那麼,資產的賬面價值就應當為企業要求得到的最低的可收回價值。計提資產減值准備,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定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也進一步遵循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因此,資產減值會計使資產以真實價值反映,是資產本質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會計實質重於形式、穩健性原則的具體應用。
(二)資產減值會計是現實的要求
企業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公司質量高則能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而企業質量主要體現在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上,其中,資產質量又主要表現為資產盈利和變現能力。通過確認資產減值,有助於全面、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盈虧問題。
(三)資產減值是會計目標的體現
如果資產的持續獲利能力下降而仍以歷史成本反映在賬面上,就不能為各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資產減值能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資產減值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如長期投資減值可能導致投資收益降低;2.資產減值對企業營運能力的影響,如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等;3.資產減值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影響,如應收賬款中的壞賬准備。因此,資產減值會計與會計目標是一致的,能真實反映資產的質量,為決策者提供客觀信息。
三、我國現行資產減值准備存在的現狀及問題
資產減值政策賦予了企業更多的職業判斷的權利,目的在於使企業更穩健地確認當期收益,更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但由於我國考慮的因素較少,在實際工作中操作性很差,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新的問題:因職業判斷所依據的條件和衡量的標准不一樣,或出於某種特殊目的的需要,新政策也有可能成為企業盈餘管理的手段。同時企業還可以通過對當年資產減值准備提取方法的選擇,少提或多提減值准備,以影響當年的盈利。就現階段來說,我國的資產減值仍存在以下問題:
(一)引入資產組概念後面臨的難題
就我國的企業管理現狀和上市公司的監管機制看,資產組屬於全新概念,引入資產組的概念將面臨一系列困難。
1.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難以確定,盡管准則中規定了確定資產組組合的原則,並指出確定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時應保持一致性,不應隨意更改,但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方式靈活多變,企業的特點各不相同,在確定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時,沒有一個確定的標准,這就增加了執行難度。
2.我國企業規模普遍不大,中小企業居多,在辨認資產組時仍然會面臨諸多實際困難。資產組概念的運用,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現金流量預算管理水平。而我國規定小企業可以不編制現金流量表,不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准備,但如果辨認資產組時需要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准備,就會加大其成本,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3.資產組如何劃分無法確認,標准很難合理地確定,容易導致盈餘管理。在實務中很少有資產能按照單項來確定其是否減值,資產組能否被確定為一個組關鍵是這個資產組能否獨立地產出現金流。另外,會計人員素質不高,電算化程度參差不齊,採用資產組將給中小企業造成沉重的負擔。
(二)資產減值的確認基礎比較困難,確認方式多樣
我國資產減值准備按兩個基礎確認,一是按單項計提;二是當企業難以按單項計提時,則按資產組計提。但從我國企業的實際管理水平看,對資產組的規定要在企業中得到很好的實施有較大的難度。資產減值的確認方式按單個資產、資產類別、全部資產、現金產出單位等方式進行。資產減值的確認方式不同,其結果也不同。由於資產確認方式的多樣性、主觀因素和不確定因素較大,企業管理當局就可以通過機會主義的會計政策選擇,提供虛假會計信息,誤導信息使用者。
(三)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的復雜性
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存在較大的主觀性,其結果會因人而異。資產減值的核心問題是可收回金額的計量。我國資產減值准則借鑒了國際准則的做法,要求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按照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然而,公允價值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預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樣就有很大的主觀性,導致資產減值准備計提彈性過大,使計提不僅缺乏衡量標准,而且缺乏制約手段;使企業外部人員對企業的資產性態、使用價值知之甚少。同時,注冊會計師、證券監管機關、審計機關等部門對企業確認的資產減值准備再確認缺乏權威性。
(四)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不明確
1.企業總市值小於凈資產賬面價值時,該跡象是屬於企業整體的跡象,可能是整體資產高估或負債低估,但卻不容易明確歸屬。2.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並不一定沒有減值跡象。這可能是忽略了一些公司目前正在發生或預計未來會發生的事件,而該事件對現在的財務報表沒有影響,但對未來的財務報表卻有重大影響。3.有些可歸屬到個別資產的跡象,並不表示該個別資產必須計提減值。例如,有資產部分實體毀損使其公允價值將抵達50%,但此跡象並不意味著公司必須就該資產計提減值,公司應先計算該資產的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再決定是否計提減值。
(五)商譽減值測試較為困難
和其他資產的減值相比,商譽的減值測試尤為困難。商譽要結合其所屬的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而這本身就蘊含了大量的操作性問題,資產組的所屬認定、分配的過小和過大都將直接影響商譽的減值測試結果,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利潤表。由於這里包含了太多的主觀判斷因素,財務人員和審計人員也缺乏客觀的標准,為公司進行利潤操控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
四、關於資產減值問題研究的建議及對策
目前資產減值會計不能發揮其實質效用的狀況,其原因不外乎企業內部和外部兩種。由於現階段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健全,企業獲得上市資格具有一定難度。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初次發行股票或配股都規定了一系列必備的條件,企業為了發行新股或配股,就會有財務包裝的動機。在經濟環境方面,我國相關的會計規定不夠完善,現有規定可操作性不強。我國目前的資產信息和價格市場尚不透明和完善,從而使准備金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資料基礎。雖然不少上市公司披露了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金額、計提比例、計提依據和計提方法,但其披露只是對制度中相應條款的重復。筆者針對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評估減值時應考慮重要性原則
財務會計信息是否值得提供受成本效益原則和重要性原則的共同制約。根據我國基本准則的規定,企業對交易或事項應當區別其重要程度進行會計處理。對資產、負債、損益等有較大影響,從而影響使用者作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對於次要的會計事項,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不誤導使用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適當簡化處理。因此,在進行資產減值測試時,還應考慮重要性原則。
(二)統一計量標准,減少人為的判斷和估計
由於公司治理結構、會計准則的不完善以及會計信息市場的不完備,會計政策選擇權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賦予企業一定的會計彈性,便於企業通過專業判斷和會計選擇向市場傳遞公司的特有信息,也是我國最初設立資產減值准備的目的之一。然而,現在我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的發展時間畢竟還很短,各項措施都極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不宜賦予企業過多的選擇權。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對資產減值的試用范圍作較詳細的規定,盡可能縮小會計人員人為估計和判斷的范圍,避免企業執行會計政策的主觀隨意性,統一和規范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方法和計提比例,盡可能減少同類業務處理方法的多樣性和選擇權。
(三)資產減值損失轉回要體現資產的價值
雖然資產減值轉回的政策在我國被嚴重濫用,但作為一種實用的修正政策,它的存在能夠提升企業財務數據的准確性。如果未來資產價值得以恢復,那麼轉回已確認的減值損失就應該是自然的。為了防止企業利用減值准備調節利潤,對於什麼情況屬於以前計提減值准備的資產價值回升而轉回的准備,什麼情況屬於企業過去濫用謹慎性原則而轉回的秘密准備,筆者認為,可以制定相關制度提供區分的標准,對於不能合理解釋的減值准備的轉回應採用追溯調整法予以調整。為解決現存問題,關鍵並非在於是否禁止轉回,而是應進一步完善會計准則,同時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法規來規范資產減值轉回的使用。
(四)加強企業對相關信息的披露
在現行有關法規中規定,上市公司變更會計政策對本年度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有重要影響時應該予以說明,但是由於並未細化到何種變更,所以大部分上市公司對大額計提或轉回、不提或少提資產減值准備的原因都沒有詳細的披露,即使投資者想進一步了解企業資產的減值情況,也無從下手。因此,完善法律法規,規范企業信息披露標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強上市公司對相關信息的披露,對於改善利用減值准備進行利潤操控的現象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筆者建議監管部門將信息披露作為上市公司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考核,以限制人為的操縱利潤。
(五)借鑒國際會計准則的要求
國際會計准則相對於我國會計准則而言,對資產減值的規定更加具體和全面,操作性更強。我們應借鑒國際會計准則的有關資產減值准則的內容,進一步完善資產減值會計,但應注意不能完全選擇國際會計准則或美國財務會計准則,而應根據我國的情況和需要,對《國際會計准則》進行吸收和轉換,使它順利成為在我國具有適用性的國內規則。
總而言之,通過對資產減值的研究可以看出,資產減值會計的運用,提高了中國企業的資產質量,降低了企業運作的潛在風險,充分體現了會計的穩健原則。同時規范了對資產減值一些具體事項的統一,使得各企業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另外,我國還存在著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並不完善,會計人員素質普遍偏低等種種的不足,但是筆者深信,只要堅持不斷地完善我國的會計制度,加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並及時對會計人員進行素質培訓,一定能創造一個健全、完善、優良的市場環境。 (財務顧問網)
❾ 說出一些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會計處理辦法
體現謹慎性原則的會計處理辦法:
1、應收賬款壞賬核算的備抵法-計提減值准備,對資產計提減值准備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因為未來不可預計,當投資的公司經營狀況下降時,應收帳款可能不會全部收回,計提減值准備等於提前上了一道保險,體現謹慎性原則
2、固定資產的加速折舊法-雙倍余額遞減法,資產計提雙倍折舊可能是資產本身消耗比預計要大或者是提前達到報廢年限,加速折舊能避免資產的突然減少起預防作用。
新制度和具體會計准則較過去更多地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擴大了減值准備的計提范圍。新制度和會計准則中規定了企業計提的減值准備由四項增至八項,即增加了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委託貸款減值准備和在建工程減值准備。這些減值准備的提取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及其在會計核算中的全面運用。
(二)縮小了公允價值概念的使用范圍,更多地體現了謹慎性原則。新准則針對當前國內尚不具備成熟的市場的現實和一些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隨意運用公允價值等手段粉飾會計報表的現象,嚴格限制公允價值概念的使用,並規定在非正常的經營業務交易中不確認收益,只確認損失。
(三)固定資產折舊處理採用加速折舊法也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由於技術進步,固定資產不僅存在有形損耗,也存在無形損耗。如果採用直線法,可能會造成企業設備陳舊、更新速度慢。而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法,則可以實現加速設備的更新,同時計提折舊也會更符合實際情況。
(四)關注和反映或有事項的規定也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因為或有資產是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其存在須通過不完全由企業控制的未來不確定事項的發生或不發生予以證實的潛在資產,因此,企業一般不予以反映和披露;而對於或有負債卻必須據實披露,這也體現了謹慎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