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方投融資平台靠什麼盈利賣的地錢交給財政局,銀行借的錢又都去搞公益項目。請問平台的收入從那裡進
首先,地方投融資平台,很多都是地方政府/財政局下的企業。
第二,具體要看它做什麼項目。地方投融資平台,不僅做公益項目。一般來講,收入一部分靠財政撥款;另一部分是項目收入,比如有些會有物業費、過路費、停車費等。很多項目,前期由地方平台做。待項目做完後,再由政府按一定的資金回購。也就是政府來付款。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❷ 政信金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優勢是什麼
優勢有很多,相比銀行理財,利息更高,因為銀行也要抽成,總共7%-9%的利息,投資者拿到4%-5%就不錯了,少了銀行這個中間環節,投資者的收益更多;首先,地方政府的財政來源是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財政支出包括地方行政管理和各項事業費,地方統籌的基本建設、技術改造支出,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城市維護和建設經費,價格補貼支出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並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平台企業主要承擔四大職能: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職能,二是融資職能,三是國有資產管理職能,四是投資職能。這類型的企業都是通過地方政府劃撥的土地等資產組建一個資產和現金流可以達到融資標準的公司,必要時再輔之以財政補貼等作為還款承諾,將融入的資金投入市政建設、公用事業等項目之中。因此,具有幾個特點:
1、背靠政府信用,城投平台都是100%隸屬於當地人民政府,均是大型國企。
2、政府平台主觀上不願意違約,如果哪家平台敢延期還款,整個區域都會被拖累,再融資非常困難,影響當地的基建和融資環境。
3、政府會協調還款,比如疫情期間延期的政信,也都在處置中,根據經驗,城投債務一旦出現問題,還從未發生過政府不採取救助措施的先例,從過去10年多政信實務實踐的經驗來看,政府平台出現兌付問題的情況是很少的。
❸ 關於銀監會對政府融資平台的限制性規定
針對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授信增長快、風險隱患大,銀監會提出了監管要求:嚴禁發放打捆貸款,嚴格按項目逐個進行調查、評估、審批、放款,不得與地方政府簽署無特定項目的大額授信合作協議,已經簽的不允許執行;結合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加強對融資平台還款能力及貸款風險的評估和把控;項目貸款的期限一般不應超過項目建設期加上10年,最長一般不得超過項目建設期加上15年;搭橋貸款只能用於非生產性項目,嚴禁對生產性項目發放搭橋貸款;原定計劃內資金到位後即應歸還搭橋貸款本息,不得給予優惠利率,不得長期佔用,更不得用作項目資金。
其餘可以看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10〕19號}。
❹ 地方政府可以向保險機構違法違規舉債嗎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中國保監會、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支持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指導意見》,支持保險機構更加安全高效服務實體經濟,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達到盈利目的的。
❺ 在四部委出台清理地方融資平台後,政府該通過何種途徑向城投公司撥款
如果是撥款,那就是列入財政預算的,與清理無關。
四部委的文件主要是針對有銀行貸款的,關注的是債權的安全性,你不見劃分標准里還分純公益性的,准公益性的,非公益性的嗎?以後純公益性的一般就是財政撥款了,無法再貸款。
如果說是城投公司還想借款,就是做成實體,即有經營現金流入的,包括指定的土地出讓收入( 這點就是可以做文章的了)
❻ 地方融資平台的潛在風險
2010年,隨著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數量和融資規模的飛速發展,地方政府投融資平台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膨脹。大規模的投融資也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居高不下的舉債。「地方債」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有消息稱,地方債務在短短幾個月內,已經從4萬億飆升到7萬億。據有關專家分析,高達7萬億甚至更多的地方債務,可能會拖垮中國經濟剛剛復甦的腳步。
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銀監會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議上介紹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同比增長70.4%。佔一般貸款余額的20.4%,全年新增貸款3.05萬億元,佔全部新增一般貸款的34.5%。這離世界公認的警戒線60%已經很接近了。可見在2009年,為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地方政府圈錢之猛。
來自銀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09年5月末,全國各省、區、直轄市合計設立8221家投融資平台公司,其中縣級平台高達4907家。而從地方平台公司貸款債務與地方政府財力對比看,債務率為97.8%,部分城市平台公司貸款債務率超過200%。 央行2011年6月1日晚間公布的《2010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介紹了其2008年以來對全國各地區政府融資平台貸款情況的專項調查結果。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台1萬余家,較2008年年末增長25%以上。其中,縣級(含縣級市)平台約佔70%。同時,平台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對於平台貸款的具體數量,央行在報告中並沒有披露。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提到,「平台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按照2010年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47.92萬億元來算,截至2010年末,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不到14.376萬億元。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地方融資平台最大的風險,在於把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產生的債務信貸化。
❼ 實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型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第一類融資平台公司是政府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名義上是公司法人,實際為事業體制,隸屬於政府某一職能部門,較多採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組織結構。
第二類融資平台公司,通過土地運作、儲備、開發及國有資產劃撥,整合了一定的社會資源,主營業務集中於各類園區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及其他衍生資源。
第三類融資平台公司,隨著開發業務發展及管理成熟,路橋等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水電氣公交等民生產品供應等更多的資源被劃入成為子公司,多元業務板塊逐漸形成母子架構,主營業務重心也逐漸由總部下移至子公司。同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積累一定的融資渠道和投資管理能力,但主營業務發展仍呈現自發性與被動性,缺乏戰略層面的業務整合和市場化運作的能力。
第四類融資平台公司,對公益性項目、經營性項目和准經營性項目開始建立區分機制,形成幾大核心業務板塊,總部管控能力有所加強,主要負責戰略投資、產業監控、資源整合、人才培育與服務支持。這類公司各業務板塊分別由不同的子集團進行專業化經營管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融投資運作經驗,但對政府信用資源和銀行系統性融資的依賴度仍然較高。